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硬件设计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51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设计

目录一、绪论1.1 前言 (1)1.2 EPS的特点 (2)1.3 EPS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 (3)二、 EPS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1 EPS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4)2.2 EPS的关键部件 (5)2.2.1 扭矩传感器 (5)2.2.2 电动机 (6)2.2.3 电磁离合器 (6)2.2.4 减速机构 (7)2.3 EPS的电流控制 (7)2.4 助力控制 (8)2.5 回正控制 (9)2.6 阻尼控制 (9)三、EPS系统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3.1 微控制器的选择 (10)3.2 硬件电路总体框架 (10)3.3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11)3.3.1 H桥上侧桥MOSFET功率管驱动电路设计 (12)3.3.2 H桥下侧桥MOSFET功率管驱动电路设计 (13)3.4蓄电池倍压电源 (14)3.5电机驱动电路台架试验 (15)3.6 结论与展望 (16)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自诊断的研究4.1 故障自诊断的基本原理 (17)4.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自诊断 (17)4.2.1 系统各组成部件的故障辨识 (17)4.2.2 转矩传感器故障自诊断 (18)4.2.3 电机故障自诊断 (20)4.2.4 车速和发动机转速信号故障自诊断 (21)4.2.5 电磁离合器故障自诊断 (22)4.2.6 控制单元电源线路故障自诊断 (22)4.2.7 控制单元故障自诊断 (23)4.3 故障代码显示控制及安全防范措施 (23)4.4 实例分析 (26)4.5 结束语 (27)致谢 (27)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设计绪论1.1前言转向系统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转向特性、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汽车助力转向依次经历了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式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式转向系统等阶段,国际上已有一些大的汽车公司在探讨开发的下一代线控电动转向系统。
在国外,各大汽车公司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或称Elec-tric Assisted Steering-EAS)的研究有20多年的历史。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的设计讲解

汽车电动助⼒转向机构的设计讲解汽车电动助⼒转向机构的设计引⾔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转向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机械式转向系统(Manual Steering,简称MS)发展为液压助⼒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HPS),然后⼜出现了电控液压助⼒转向系统(Electro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EHPS)和电动助⼒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
装配机械式转向系统的汽车,在泊车和低速⾏驶时驾驶员操纵负担过于沉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GM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在轿车上采⽤了液压助⼒转向系统[1]。
但是,液压助⼒转向系统⽆法兼顾车辆低速时的转向轻便性和⾼速时的转向稳定性,因此在1983年⽇本koyo公司推出了具备车速感应功能的电控液压助⼒转向系统。
这种新型的转向系统可以随着车速的升⾼提供逐渐减⼩的转向助⼒,但是结构复杂、造价较⾼,⽽且⽆法克服液压系统⾃⾝所具有的许多缺点,是⼀种介于液压助⼒转向和电动助⼒转向之间的过渡产品。
到了1988年,⽇本Suzuki公司⾸先在⼩型轿车Cervo上配备了Koyo公司研发的转向柱助⼒式电动助⼒转向系统;1990年,⽇本Honda 公司也在运动型轿车NSX上采⽤了⾃主研发的齿条助⼒式电动助⼒转向系统,从此揭开了电动助⼒转向在汽车上应⽤的历史。
第1章概述1.1电动助⼒转向的优点与传统的转向系统相⽐,电动助⼒转向系统最⼤的特点就是极⾼的可控制性,即通过适当的控制逻辑,调整电机的助⼒特性,以达到改善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的⽬的。
作为今后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向,必将取代现有的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转向系统和电控制液压助⼒转向系统[2]。
相⽐传统液压动⼒转向系统,电动助⼒转向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只在转向时电机才提供助⼒,可以显著降低燃油消耗传统的液压助⼒转向系统有发动机带动转向油泵,不管转向或者不转向都要消耗发动机部分动⼒。
【03】4-1-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

3.电机总成
安装在转向器上的电机总成由一个蜗杆,一个蜗轮和一个直流电机组成。 当蜗杆与安装在转向器输出轴上的蜗轮啮合时,它降低电机速度并把电机 输出力矩传递到输出轴.如图所示。
4.转向器
转向器通过蜗轮降低动力转向电动机的转速,并控制器(VCU)的作用 1)EPS控制动力转向ECU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判断车辆当前的状况,并测 定施加到动力转向电动机上相应的助力电流。 2)动力转向ECU温度传感器 动力转向ECU中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ECU是否 过热。如果温度传感器检测到ECU过热,则动力转向电动机上的助力电流会 减小。 3)诊断 如果动力转向ECU检测到EPS故障,则与出现故障的功能相关的主警 告灯点亮,提示驾驶人出现故障。同时,DTC(诊断故障码)存储到存储器 中。 4)安全保护 如果动力转向ECU检测到EPS故障,则组合仪表上的主警告灯点 亮,且蜂鸣器鸣响。同时,动力转向ECU使PS警告出现在复式显示器上以提 示驾驶人,并进入安全保护模式。EPS和手动转向以相同方式工作。出现故 障时,安全保护功能被激活,ECU会影响各种控制。
2.扭矩传感器
扭矩传感器由二个带孔圆环,线圈,线圈盒及电路板组成。它获得转向盘 上操作力大小和方向信号,并把它们转换为电信号,传递到EPS控制盒。二 个带孔圆环一个安装在输出轴上,一个安装在输入轴上。当输入轴相对输 出轴转动时,电路板计算出输入轴相对于输出轴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当 转动转向盘时,扭矩被传递到扭力杆,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出现角度偏差 ,电路板检测出角度偏差及方向,通过计算得到扭矩大小和方向并转换为 电压信号传递到EPS控制器中。如图所示。
谢谢观看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
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成概述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EPS)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新一代车辆动力转 向系统。它由扭矩传感器、电机总成、转向器和控制器(VCU)组成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是根据转向盘的转向力(即扭矩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等控制信号,确定转向助力的大小和方向 ,并驱动电机辅助转向操作。如图所示。
P-Eps(PinionElectricPowerSteering)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P-Eps (Pinio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电动助力转向。
也可以叫EPAS。
其最大优点是可以随速控制助力,在低速时提供较大助力,保证轻便转向;在高速时减小助力,提供驾驶员足够的路感。
EPS只在转向时发挥作用,因此不像液压转向会一直对发动机造成额外负担,从而减小油耗,同时没有不可回收件,更加绿色,从各方面满足环保的需求。
【图1.EPS结构】1)传感器:包括方向盘扭矩传感器,测量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上的扭矩;方向盘转角位置传感器,测量方向盘的角度位置,为自动回正功能提供支持,另外ESP稳定控制,主动巡航,自动泊车等系统也需要更精确的方向盘转角信号,因此有时由这些系统提供CAN信号给EPS。
2)执行器:EPS顾名思义,采用电机作为执行器,目前主要考虑的有直流有刷和直流无刷电机。
有关这两种的区别其他帖子里有过介绍。
3)减速机构:电机输出的扭矩经过减速机构加载到转向系统上。
形式有蜗轮蜗杆式,循环球式,差动轮系和摇臂机构等等,前两者比较常见,也跟EPS的形式有关(参见EPS分类)。
4)电子控制单元:EPS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跟车上其他部件通信,处理传感器信号,通过程序计算出需要的助力大小,并转换成控制信号输出给驱动电路,驱动电动机输出扭矩。
5)转向机构:跟常规转向机构类似。
EPS的分类:主要分3大类,根据电机在转向机构中耦合位置和方式的不同。
1) C-EPS转向柱式(Colum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直接在转向柱上安装,可以从常规转向改进而来,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噪音大,振动不好控制,会直接传到方向盘上,传递扭矩也较小。
2) P-EPS小齿轮式(Pinio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结构较紧凑,且提高了系统的刚度;但电子部分工作环境差(安装位置距离前桥近),要求耐温,防水,抗干扰等性能高,提高了成本。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的设计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助力转向系统的分类 (1)1.2 EPS系统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1)1.3 EPS的分类 (1)1.3.1 转向轴助力式 (1)1.3.2 转向小齿轮助力式 (2)1.3.3 转向齿条助力式 (2)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 (3)1.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3)2 EPS方案设计 (5)2.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选型 (5)2.2 机械部分系统方案设计 (5)2.2.1 机械部分设计要求分析 (5)2.2.2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5)2.2.3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布置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7)2.2.4 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8)2.3 控制部分系统方案设计 (8)2.3.1 控制部分性能要求分析 (8)2.3.2 控制部分方案设计 (10)3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 (12)3.1 整车性能参数 (12)3.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和计算 (12)3.2.1 齿轮齿条转向器计算载荷的确定 (12)3.2.2 转向器基本部件设计 (15)3.2.3 齿轮轴和齿条的材料选择及强度校核 (21)3.2.4 齿轮齿条转向器转向横拉杆的运动分析 (24)3.2.5 齿轮齿条传动受力分析 (25)3.2.6 间隙调整弹簧的设计计算 (25)3.2.7 齿轮轴轴承的校核 (27)3.2.8 键的计算 (28)4 EPS的关键部件和控制策略 (29)4.1 EPS的关键部件选型 (29)4.1.1 电动机 (29)4.1.2 电磁离合器 (29)4.1.3 减速机构 (30)4.1.4 扭矩传感器 (30)4.1.5 电流传感器 (31)4.2 EPS的电流控制 (31)4.3 助力控制 (32)4.4 阻尼控制 (32)4.5 回正控制 (33)5 EPS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34)5.1 微控制器的选择 (34)5.2 硬件电路总体框架 (34)5.3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35)5.3.1 H桥上侧桥臂MOSFET功率管驱动电路设计 (35)5.3.2 桥臂的功率MOSFET管驱动电路 (36)5.4 蓄电池倍压工作电源 (37)5.5 电机驱动电路台架试验 (37)6 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摘要电动助力转向 (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系统,是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仅能节约能源,提高安全性,还有利于环境保护,是一项紧扣现代汽车发展主题的高新技术,是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部件结构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部件结构概述在汽车领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 ec tr i cP ow er St ee ri ng,E PS)是一种利用电动机和传感器来辅助驾驶员转向操作的系统。
它取代了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低的能耗。
本文将介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部件结构,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技术的理解。
主要部件1.齿轮传感器(G ea r S e n s o r)齿轮传感器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用于检测转向齿轮的位置和转向角度。
通过实时监测转向齿轮的运动状态,齿轮传感器能够向电控单元提供准确的转向信号,以便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意图进行相应的助力输出。
2.扭矩传感器(T or q u e S e n s o r)扭矩传感器用于测量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上的转向扭矩。
它通过感知方向盘的转动力矩,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以便电控单元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扭矩来调整助力输出。
扭矩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于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3.电机(M o t o r)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电机负责提供助力输出。
根据转向齿轮的位置和转向角度以及驾驶员施加的转向扭矩,电控单元会控制电机输出适当的助力力矩。
电机通常采用直流无刷电机(B L DC),它具有快速响应、高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4.电控单元(E l e ct r o n i c C o n t r o l Un i t,E C U)电控单元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它接收来自齿轮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输出。
电控单元负责计算出适当的助力输出,并通过控制电机来实现转向助力。
同时,电控单元还能根据不同的驾驶模式或驾驶场景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适应性的转向助力。
5.助力转向装置(P o w e r A s s i s t U n i t)助力转向装置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由电机、减速器和转向齿轮组成。
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也 就是我 们常 说的E P S ,也 可 以 称 为
“ 电 子 控 制 助 力 ” 、它 是 存 E P S 控 制
号 驱 动 电 路 、 锅 甚 板 电机 驱 动 电 路 、 离 合 控 带 l J 电 路 、 电流 反 馈 电 路 、敝
发 动 帆 脉 冲
车速信号 l点火信号
I U 戡
—
勰 _
助 l b 机
l
l
: 二
L
减 述 机 构
卞 轮
『 r— 乍
j 专 国 荫 轮\输i ¨ 轴
迎接¨ 々— _ 二 转向f ‘ i 浆
图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基本结构
图2 系统硬件原理框图
● 谭 群林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 株洲4 1 2 0 0 1)
会 根 据 转 向轴 的 转 动 力 矩 、转 向等 数 据 ,向E P S 控 制 器 发 出 动 作 指 令 , 助
力 电 机 就 会 根 据 具 体 的 需 要 ,输 出 相
应 大 小 的转 动 力 矩 、从 而 宴 现 助 力 转 向 。如 果 不 打 方 向 盘 . ̄ J E e s 系 统 就 不 工 作 ,处 于 等 待 调 用 状 态 ,而 且 , 助 力 电机 的 助 力 输 出 也 随 着 车 速 的 提 高 而 减 小 .当 车 速 超 过 设 定 值 时 会 停
三类: ( 1 ) 机 械 式 液 压 动 力 转 向 系 统: ( 2 )电子 液压 助力转 向系统 :
( 3 )另外 c t r o n i c P o w e r S t e e r i n g ,
EPS系统

实现助力(基本功能)
车辆状态信息
转矩传感器信号
转向模
切换
诊断故障(基本功能)
式判断
开关
转向盘转角
控
制
电机补偿(扩展功能)
转
模式判断模块
角
器
阻尼补偿(扩展功能)
估
摩擦补偿(扩展功能) 辅助回正(高级功能)
主动回正 回正补偿
计
Tor
转 向
Text Tm
电机
常规助力控制
U
系
控制模块
回正控制
Td
二、EPS的控制策略
支架
齿条支撑 防尘罩
半行程 65mm 压紧机构
齿条
输入轴齿轮
半行程 65mm
横拉杆
一、EPS的结构
5.2.1安装支架
转向器壳体
安装支架 橡胶垫
转向器辅 固定螺栓
齿条
副车架衬套
一、EPS的结构
5.2.2输入轴
转向器输入轴密封罩总成 输入轴防护罩
深沟球轴承
小齿轮轴密封圈
齿条
小齿轮轴
小齿轮轴挡圈
小齿轮轴调整螺塞
30
40
V5(0 km/h)60
70
80
90
Kj与车速的关系
电流 补偿
100
二、EPS的控制策略
3.2、阻尼补偿 该控制用来克服电机的阻尼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公式:补偿电流Id = 电机转速n / 电机转速分辨率 × kb × 电机电流分辨率
车速
电机转速
5 4 3 2 1 0
0
Id
2.3、极限位置电流控制策略
(1) 当如下条件持续0.5 秒时,启动电流限制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电动助力转向(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简称EPS) 作为一种新型转向系统, 因其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和企业的青睐, 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简称HPS) 。
本文以传统的转向柱助力式EPS 为研究对象, 建立EPS系统数学模型,给出了汽车电动助力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根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器可靠设计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以P87C591 单片机为主控单元的EPS系统,系统采用闭环电流控制方案, 利用目标电流技术调节电机端电压达到控制电机电流力矩的目的。
EPS 控制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把信号处理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进行分层设计,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在进行PWM 驱动频率的选择时,考虑开关时电流脉峰对开关管及电动机安全的影响。
最后通过研究分析了EPS系统的经济性、系统硬件电路板空间与发热功耗及可靠性合理地选择散热片及其参数,提高了驱动效率和稳定运行能力。
实验表明,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电动助力特性, 满足电动助力转向要求,证明了这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 单片机; H桥驱动; PWM斩波; 控制系统Hardware Design of the Electric Power Assisted Steering System050607337 Zhangqiang Instructor:Helinlin Associate professorAbstractElectric power steering is a new power steering technology for vehicles. Merit such as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at the person has accepts the respectively big automobiles of world company and the enterprise favour , home and abroad developing trend is to use electric power-assistance to change to the hydraulic pressure power-assistance vergence substituting tradition step by step.The mathematic model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established systematically with dyadic EPS of the tradition vergence postpower-assistance for the object of study,has given an automobile out electric systematic power-assistance dynamics equation , has combined classics control theory and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parameter carries out validity in applying to reality having studied , testifying this system on systematic power-assistance.This paper presents an elect ricpower steering system controlled byP87C591 microp rocessor. The motor given torque is computed by expertcontrol system. The practical output torque is closed-loop controlled.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key technologies for reliable design of EPS controller were analyzed.The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the power drive circuit were hierarchically designed to improve theanti jamming capability and reliability. The PWM frequency was selected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switching currentpulse on the safety of the transistors and the motor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 Besides paralleled for the economy , the heat dissipation and the reliability.It srelevant parameters were selected to improve the drive efficiency and the stableoperation capability.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esystem designed has good ste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eets the request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Key wordsElectric Power Steering; Microprocessor; The bridge drives H ;PWM chopped wave; Control System目录第1章概述··11.1 EPS系统简介··11.2 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21.3 EPS系统的特点··3第2章EPS系统模型··72.1 EPS系统的结构及原理··72.2 建立EPS动力学模型··82.3 EPS的动力学方程··82.4 直流电动机··11第3章基于高性能P87C591单片机控制方案制定··123.1 单片机控制方案··123.1.1 P87C591单片机芯片简介··123.1.2 单片机控制系统··143.2 EPS工作流程图··163.3 助力电流控制系统··173.3.1 控制策略··173.3.2 电机目标助力电流算法··173.3.3 助力电流闭环控制··18第4章EPS控制系统设计··214.1 EPS 控制器模块化设计··214.2电机控制电路设计··224.2.1 H桥驱动芯片IR2110功能简介··224.2.2 H 桥功率驱动电路·244.2.3 电机保护电路··254.3 PWM斩波··264.3.1 PWM控制原理··264.3.2PWM斩波电路··274.3.3驱动频率的选择··28第5章汽车转向技术的发展趋势··325.1 线性转向系统··325.2 转向技术发展趋势··32结束语··33致谢··34参考文献··35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硬件设计第1章概述1.1 EPS系统简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
该技术发展最快、应用较成熟的当属TRW转向系统和Delphi Sagiaw(萨吉诺)转向系统,而Delphi Sagiaw(萨吉诺)转向系统又代表着转向系统发展的前沿。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是未来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
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工作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
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挑战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符合现代汽车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思想,该系统由转向传感装置、车速传感器、助力机械装置、提供转向助力电机及微电脑控制单元组成。
该系统工作时,转向传感器检测到转向轴上转动力矩和转向盘位置两个信号,与车速传感器测得的车速信号一起不断地输入微电脑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通过数据分析以决定转向方向和所需的最佳助力值,然后发出相应的指令给控制器,从而驱动电机,通过助力装置实现汽车的转向。
通过精确的控制算法,可任意改变电机的转矩大小,使传动机构获得所需的任意助力值。
1.2 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转向系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 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特性, 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 始终是各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研究课题。
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 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 汽车的操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汽车转向系统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 个基本发展阶段。
1 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机械式的转向系统, 由于采用纯粹的机械解决方案, 为了产生足够大的转向扭矩需要使用大直径的转向盘, 这样一来, 占用驾驶室的空间很大, 整个机构显得比较笨拙, 驾驶员负担较重, 特别是重型汽车由于转向阻力较大,单纯靠驾驶员的转向力很难实现转向, 这就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但因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 目前在一部分转向操纵力不大、对操控性能要求不高的微型轿车、农用车上仍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