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涂层散热片介绍
纳米陶瓷涂层作用

纳米陶瓷涂层作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纳米陶瓷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涂层技术,具有超强的抗磨损、耐腐蚀、耐高温和导热性能。
纳米陶瓷涂层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纳米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建筑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对纳米陶瓷涂层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纳米陶瓷涂层的作用1.抗磨损:纳米陶瓷涂层具有非常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有效地减少表面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特别是在汽车行业中,纳米陶瓷涂层可以保护车身表面不受划伤和颜色褪色的影响,使车辆更加美观和耐用。
2.耐腐蚀:纳米陶瓷涂层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属和其他材料受到酸碱和化学腐蚀的侵蚀。
在海洋、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纳米陶瓷涂层被广泛应用于金属件的防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耐高温:纳米陶瓷涂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它不仅可以保护材料不受高温氧化、热膨胀等影响,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使用温度,扩大其应用范围。
4.导热性能:纳米陶瓷涂层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导热效果,降低材料的热阻。
在电子和通讯领域,纳米陶瓷涂层被广泛应用于散热器和导热器件中,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1.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可溶性金属盐和有机物进行混合,形成溶胶,然后再通过加热脱溶,形成凝胶,最后进行烧结处理,形成纳米陶瓷涂层。
2.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高温高压下进行涂层制备的方法,采用真空蒸发、溅射等技术,将纳米陶瓷颗粒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纳米陶瓷涂层。
3.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形成纳米陶瓷涂层的方法,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1.汽车行业:纳米陶瓷涂层可以应用在汽车车身和零部件表面,提高车辆的抗磨损、耐腐蚀性能,增强车辆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UNINANO纳米陶瓷隔热保温材料--新版本2010-5-7

2010年04月07日
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对比
0.12 0.10 膨胀珍珠岩 导热系数, k (W/m-K) 0.08 0.06 聚氨酯PIR (IV) 0.04 0.02 0 -100 0 100 温度 (°C) 200 300 400 挤塑板(XIII) 硅酸钙 矿 绵
泡沫玻璃
THERMOSAVER 系列
纳米隔热保温材料研究及产业化现状
公司及机构 美国ASPEN 美国JOHNMANVILIE 厦门大学 阶段 产业化 产业化 备注 在各行业较多应用,但价 格昂贵 价格昂贵且不对中国销售
实验室小试
成本工艺问题无量产
国防科技大学
深圳优钠科技
中试线
产业化
因工艺及价格仅供特殊行 业
年产30万平米以上
由于成本和工艺等问题,限制了纳米隔热材料的大面积推广。经数年 研发,UNINANO研究院在配方、工艺等方面的创新,使得纳米隔热保 温材料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且全过程为无溶剂的绿色 工艺,使这种最节能的绝热保温材料大面积推广及应用成为可能。
q3
热 T1
A:使用具较低导热系数隔热材料 冷T3 q2 热 T1 C:使用更厚的具较高导热系数的 隔热材料,厚度增加,蓄热量增 大,加大热损失。
B:使用相同厚度的具较高导热 系数的隔热材料T3大于T2,增 加散热量,加大热损失。
Ts T q 1 d2 1 In 2 d 1 d 2(R C )
热
对流:由于孔 尺寸远远小于 常规隔热保温 材料,孔隙内 气体分子极难 流动,对流减 到极弱
传导:气相、固相
辐射:通过加 入对红外线不 透明的添加剂, 阻断了热量辐 射
2010年04月07日
微观结构
纳米涂层的介绍和用途

纳米涂层的介绍和用途纳米科技在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纳米涂层便是在纳米科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层。
与传统涂层相比,纳米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性能和应用两个方面对纳米涂层进行介绍和归纳。
一、性能纳米涂层的性能优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硬度纳米涂层采用的是纳米材料,其硬度远远大于传统涂层。
比如,钻石样纳米涂层的硬度可以达到40Gpa以上,而传统金刚石涂层也只有10Gpa左右。
这意味着纳米涂层可以更好地保护表面不受刮伤和磨损。
2.低摩擦纳米涂层可以大大降低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甚至可以降低到0.01,这是传统涂层难以达到的。
这种性能可以让机械设备运行更加流畅,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耐腐蚀纳米涂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抵抗酸、碱、盐等腐蚀物质的侵袭。
这种特性可以降低设备的修理和更换成本。
4.高透明度纳米涂层可以达到高透明度,和传统涂层相比,能更加真实地展示物体外表的颜色和纹理,甚至可以用于保护玻璃表面。
5.高绝缘性纳米涂层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可用于电子元器件的表面保护,同时还能减轻电子设备的体积,提高物体的整体性能。
二、应用纳米涂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领域纳米涂层可以应用于机械设备表面,如地铁的轨道表面,可减少摩擦,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纳米涂层还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高温部位的涂层,以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2.生物医学纳米涂层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可以用于人体假肢和金属植入物的涂层,避免对人体的刺激和腐蚀。
同时,纳米涂层还可以用于医疗设备的表面保护,使得设备更加耐用和健康。
3.电子领域纳米涂层可以用于电子设备的保护,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纳米涂层还可以用于电池的保护,降低电池损坏和漏液的风险。
4.建筑领域纳米涂层可以用于建筑物的表面涂层,如玻璃表面涂层,可防止建筑物玻璃受到风化、紫外线、冲击和腐蚀。
碳纳米涂层的散热原理

碳纳米涂层的散热原理
碳纳米涂层是一种新型的散热材料,它将碳纳米管和多种其他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高效的散热效果。
碳纳米涂层的优点在于可以更轻巧、更薄、更安全,同时具有较高的无机抗腐蚀性。
它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散热性能,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热峰值,使元件受到更少的损伤。
1、介电散热: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能更有效地将方向上的电磁辐射转化成热能,并以此产生内热,提高外部传热的效率。
2、隔热减少传热:碳纳米涂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屏蔽热传播,减少来自周围环境的温度对元件的影响。
一方面,它可以阻止热量的滞留,另一方面它可以把元件的热量封闭在管内,即使环境温度非常高也不会使其失效。
3、化学降温:碳纳米管的表面带有可吸附水分以及水蒸气的特性,可以产生化学反应下降温度。
这种特性使得碳纳米涂层能够能够从全新的角度把热量进行散热,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热源的温度。
以上是碳纳米涂层的散热原理,由于它具备良好的介电性能以及特殊的反应特性,碳纳米涂层可以有效抵抗热量的辐射,降低元件的热量温度,是能源效率非常高的一种散热材料。
精碳散热降温纳米涂料及散热纳米粉简介

精碳散热降温纳米涂料特性(二)
大减LED灯成本,三种节约散热器成本情况: ①、单珠小于0.06瓦、铝基板直径大于8CM的LED灯,直接在铝基板 背面喷涂散热涂料即可取代散热器散热,免去散热器; ②、单珠功率大于0.5瓦LED灯,可用喷涂客户指定颜色的散热涂料 的压铸铝散热器取代拉伸铝散热器,其成本只有拉伸铝散热器的四 分之一,且更加美观耐用; ③、相同材质散热器,采用只有原来一半大小并喷涂散热涂料的, 其散热效果比原来还好,节省材料;或者,相同散热器,以前用于3 瓦LED灯,喷涂散热涂料后可以用于6瓦甚至9瓦的LED灯。
用于散热器内表面领域: 所有散热器内表面喷涂散热纳米新材料后,大大提高辐射散热效果, 加热均匀,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目的。
精碳散热降温纳米涂料特性(一)
精碳散热降温纳米涂料及其所成涂层的主要特性: 散热原理:不同微晶体结构纳米小颗粒经过科学匹配,形成高密度核点
以及较佳的毛细现象,同时优化气泡频率与气泡直径,使材质散热表面 达到最大化,使热沉向表面化扩张,实现了高速、高效散热,大大优越 于辐射散热。 降温明显:3瓦LED灯的散热器、灯罩喷涂消热降温纳米液后,铝基板降 温10摄氏度以上;LED灯功率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长效耐用:保持5年以上降温,涂层具有耐温、耐候、抗腐、易洁性能。 附着力强:精碳散热降温纳米涂层对所有干净表面,特别是塑料、铝合 金等物体附着力强,百格测试达0级;涂层薄,色泽丰满。
美观多彩:透明或各种颜色任您选择,可将散热器做成任意颜色。 绿色环保:安全环保产品,精碳散热降温纳米涂料已通过SGS(含
ROHS)认证。
精碳散热降温纳米涂料在LED灯的应用
精碳散热降温纳米涂料在散热器的应用
辐射散热,提高热能传播,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节能减排
空调外机散热纳米涂料使用方法

精碳空调外机散热抗腐纳米涂料
使用说明
主要特点:高散热系数高比表面积高效率降温
主要功效:增强散热,耐候抗腐,易洁抗垢,杀菌防霉,抗辐射抗老化,延长散热翅片寿命,减少空调用电量。
用法:
1、开机检查空调是否正常,然后进行节能处理。
2、打开空调外机壳顶盖,用酸性涤尘清洗剂将空调外机散热翅片彻
底清洗干净之后才能实施喷涂。
3、将精碳空调外机散热抗腐纳米涂料搅拌均匀后倒入喷枪容器即可
喷涂,若抗腐剂太稠影响施工,可加5~10%(按重量)自来水稀释。
4、喷枪对准空调外机散热片,先由内往外,再由外往内,对散
热翅片各喷涂一遍,涂层均匀覆盖散热翅片即可,喷涂要求:
喷枪口径1.3~1.5mm,枪口距离喷射目标10cm,雾状散射喷
涂,空压6㎏/cm2;空调在喷涂完毕后即可正常开机使用,涂层厚度控制在20~30微米(喷涂一遍大约15微米);喷涂完毕后马上用清水清洗喷枪,涂层在喷涂2小时后表干,3天后完全干固,不要在雨天施工;空调内机散热翅片只做清洁不喷涂抗腐剂。
环保性:本品是环保水性溶剂,不含任何有毒物质,喷涂工具的清洗或皮肤被抗腐剂沾溅,用清水清洗即可。
保质期:常温保存一年,若已兑水稀释,当天内用完。
纳米涂层技术

一、纳米材料与纳米涂层简介1、什么是纳米材料?(1)纳米(nanometrer)是一个度量单位,1纳米(nm)等于10-9米。
(2)纳米材料(nano material),就是指用直径达到纳米级(1~100nm)的微小粒子制成的各种材料。
2、为何纳米材料的性能比普通材料更优?●当构成物质的颗粒尺寸进入纳米尺度,特别是几个纳米时,因其内部粒子间的结构形态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使得一系列的物理性能都更加优化,甚至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比如硬度、韧性、耐热性、防腐性能等等。
3、纳米涂层(也称纳米薄膜)●纳米薄膜具有的光,电,热以及机械方面的性能等方面的独特功能。
第二章、我们的纳米涂层1、我们的纳米涂层属于金属陶瓷材料,有金属和陶瓷双重特性,如下所述:(1)涂层硬度极高,是刀具,模具钢材硬度的3倍以上,甚至可达4000HV以上(陶瓷特性)(2)涂层细腻光滑,与钢材之间的摩擦系数小(陶瓷特性):(3)涂层与金属不易粘黏,可以防止积屑,提高被加工件表面质量(陶瓷特性):(4)良好的韧性,耐冲击,耐碰撞,可用于冲压模具(金属特性)(5)良好的热稳定性,部分涂层甚至可以承受1000℃以上的工作温度(陶瓷特性)(6)涂层晶粒极其微小,结构极为紧密,故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性能(7)涂层无毒无害,且环保,可用于医疗器械,人工环节食品加工的刀工具(例如:果汁刀片机)等(8)可导电,导磁(金属特性)2、应用中表现出的优点主要有:(1)刀具,模具的耐磨性大大增强,使用寿命提高3~10倍,甚至更高,使得客户成本大大降低;(2)减少换刀,修模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产品表面质量提高,且不良率下降;(4)涂层的厚度很薄,仅为3µm左右(0.0003mm),故一般不会影响刀具,模具的尺寸精度。
三、涂层特性表四、涂层应用推荐表五、对工件的要求1、材质(1)一般要求是金属材料,如模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不锈钢、铜、铝合金等。
纳米涂层有哪些好处及如何选择纳米涂层材料

纳米涂层有哪些好处及如何选择纳米涂层材料随着近年来三防手机的不断涌现,SONY,MOTO,爱立信,三星等都曾参与过手机防水的研发和使用,就连陆虎都小试牛刀做过三防机,手机防水一度成为3C类产品的新亮点,特别是iphone7和APPLE iWatch 2的发布,更是把纳米涂层推向一个小高潮。
实际上纳米涂层或者说类纳米涂层也在其它行业已有运用,比如建材,陶瓷,纺织品,不锈钢等行业,只不过制备的方法不同,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同,有一些采用了SiO2,有些是使用了TiO2,原理基本都是制备出较坚固和双超疏表面,即超疏水和超疏油,有一些材料还可以防灰尘沉积。
超疏表面在微观来讲实际上是个粗糙面,由于制备所使用的核心原材料也都是不溶于水的,再加上极细微的凹凸颗粒排列的表面形成空气垫,使水气和油水子无法真正接触物体表面,从而达到斥水的效果。
纳米涂层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应该是从手机使用开始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过去3-5年由于手机纳米防水镀膜机的兴起让纳米涂层名噪一时,但手机纳米镀膜技术相对简陋,不良率还是居高不下,由于其施工方式是直接对成品手机整机进行真空喷涂,按其喷涂原理来说其目的也是要让手机PCBA部分真正被纳米涂层包裹,试想整机从外到内的喷涂实际上还是比较受手机外观本身密封性的影响。
即使在电子产品防水这条路上前行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止,伴随着iphone7和三星S7的发布,纳米涂层以新的姿态重现,那就是直接将纳米涂层应用于产品的PCBA上是可行的,是成功的做法,国内较早提倡直接将纳米涂层应用于PCB上的公司如青山新材早前已经与日本资深纳米技术研究团队研发出直接用于PCBA上的TIS纳米涂层原材料,并根据客户的运用不断改进,时至今日已进入收获期。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公司也逐渐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但目前各种纳米材料的性能差异还是比较大,也是因为这样的现状使生产商对各种纳米涂层产品的认识过程缓慢,褒贬不一。
纳米涂层的应用对于制造商来说曾经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那就是纠结到底用还是不用,有用还是没用……目前已有所改善,颇有些媳妇熬成婆的感觉,自苹果发布的iPhone7之后企鹅智库有过一项针对5万网友的投票调查,其中手机防水功能成为用户购买理由的第二大理由(如下图),这说明就电子产品而言,特别是便携式电子产品防水疏水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消费者比较喜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纳米涂层散热片工作原理及优 势 小结:两者优劣势比较
外形结构 环保方面
传统铝挤散热片
纳米涂层散热片
铝挤立体,齿形状,铝型材使用较 片状,两边折起,结构简单,
多,质量较重
铝型材使用较少,质量较轻
有阳极氧化(电镀)工艺,会产生 有电泳工艺,其中液体或固态
液体或固态化学废品,不会排放有 化学物品循环使用,不会排放
裸机
26.8℃ 52℃
25.2℃ ---
方案一
26.4℃ 43.4℃
17℃ 8.2℃
B款
纳米涂层散热片 A款(0.15mm)、B款(0.16mm)
四、纳米涂层散热片种类及应用案例
1. 纳米涂层散热片种类
纳米涂层铝材系列:铝板厚度0.5、0.8、1.0、1.2、1.5、2.0mm等
四、纳米涂层散热片种类及应用案例
二、纳米涂层散热片工作原理及优势
1. 导入构想
结合铝本身的特点(纵向热传导能力较强,但横向的热辐射能力较 差),而分析石墨/碳刚好是横向的热辐射能力强,期望导入一种铝材和 纳米碳结合起来的复合型散热片。
这是一种散热型纳米涂料与铝型材经UV固化的新型散热介面材料, 它基于石墨的短板,提升纵向的导热系数,并充分利用碳原子的热辐射 优势,让整个导热过程变得更顺畅,效果更好。这种新型散热片在纵向 导热系数达到260,横向上达到400~450,并且在表面上增加热辐射能力 。
金属
钢 铁 黄铜 铜 银 汞 铂 金 铅 石墨/碳 铝
化学符号
混 Fe Cu,Zn Cu Ag Hg Pt Au Pb C AL
相态
固 固 固 固 固 液 固 固 固 固 固
比热容 (J/Kg.℃)
450 450 380 385 235 139 135 129 125 710 880
一、传统散热片的工作原理
二、纳米涂层散热片工作原理及优
势 3. 纳米涂层散热片优势---外形结构简单、轻薄、易加工
散热片表面的纳米涂层,耐 高温、耐腐蚀,附着力强。 分别有要求厂家做对应的可 靠性测试,并提供对应报告。
二、纳米涂层散热片工作原理及优
3. 纳米涂层散热片的优势---性价比高、更加节能减排
1. 纳米涂层散热片充分利用了铝的高热传导性 和纳米碳的高热辐射性,使散热效果更佳。
76.9
71.1
主控IC温升
57.8
51.7
IC降温幅度
---
6.1
纳米涂层 48*48*2.3mm
四、纳米涂层散热片种类及应用案例
2. 纳米涂层散热片应用案例 D-Link的PLC产品(项目名称PI699EA.1R199A-3)之前使用普通的 铝挤散热片,使用更改结构后的新型纳米涂层散热片,最终使主芯 片温度下降1~2℃,且原材料大大减少,成本也由5.7元降到1.6元。
2. 散热片工作原理
传统铝挤散热片:在考虑材质的时候除了导热系数外,还须考虑散热器
的热容量,综合这两项参数,铝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所以,导热材料一 般采用铝合金。其特点是体积大、质量重,比热容大,热传导佳。但铝挤 结构和铝材料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另外两个热传递方式--对流、热辐射效 果较差,散热片本身大量的热能散不出去。
热传导系数 (W/mK)
80 401 429 317 34.8 129 237 226 209 201 155
由此可以看出,银和铜是最好的导热材料,其次是金和铝。但是金、银 太过昂贵,所以,目前散热片主要由铝和铜制成。但由于铜密度大,工艺 复杂,价格较贵。
一、传统散热片的工作原理
1.2 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 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 或释放的内能。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通常用符 号C表示。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传统铝挤散热片
变更前信息: 物料编码:507000000318 物料重量:10 g 物料单价:RMB 5.7 芯片温度:104 ℃
新型纳米涂层散热片
变更后信息: 物料编码:507000000424 物料重量:4 g 物料单价:RMB 1.6 芯片温度:102 ℃
五、纳米涂层散热片标准化和选型
纳米涂层散热片的几个特点:
东莞有成品加工厂,涂料也 在东莞生产。工厂规模相对 较小(实地考察)
东莞有成品加工厂,纳米涂 料从台北空运。工厂规模相 对较大(实地考察)。
关(键 涂工 料艺上铝板)喷态 温涂) 烘工喷 烤艺在 ,:金 固将属 化纳表 成米面 型涂, 。料然(后液高
水性电泳工艺:将纳米涂料 溶在液体里,金属表面通过 表面压差吸附,然后高温烘 烤,固化成型。
培训课时
2小时
一、传统散热片的工作原理
1. 几个概念 1.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对流: 对流指的是流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造成流
体从固体表面将热带走的热传递方式。具体应用到实际来看, 热对流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即: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一、传统散热片的工作原理
热辐射: 热辐射是一种可以在没有任何介质的情况下,不需要接 触,就能够发生热交换的传递方式,也就是说,热辐射其实就是 以波的形式达到热交换的目的。
五、纳米涂层散热片标准化和选型
基于以上几点,后续对纳米涂层散热片的标准化和选型方向为:
1. 铝板材的厚度,尽量追求高性价比。先规划0.5mm、1.0mm、1.5mm、2.0mm等 厚度,其中优先推荐的厚度1.0mm;散热片要求高时,可选用1.5或2.0mm;有其 它特殊散热要求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 结构成型方面,尽量追求外形简易、加工简便。15mm*15mm以下尺寸的,直 接采用平面铝板结构;20mm*20mm以上尺寸的,平面铝板两边90度折起为优先; 散热片要求高时,可两边90度折起后再单边折1/4,不推荐可四边90度折起;有 其它特殊成型要求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 固定方式,尽量采用导热膏固化方式。如果一定要固定到PCB上,采用弹簧 销钉方式(成本最低、组装方式最简单)。 温馨提示:新项目选型打样时,需求人不可直接联系厂家打样,须先经过器件 工程师审核、统一安排,同时需提供对应芯片的功耗参数。原因有:1) 器件工 程师需审核散热片的规格是否符合标准化;2)器件工程师需均衡各厂家打样次 数和费用,进行滚动打样。
2. 纳米涂层(铝板)散热片应用案例
原机散热方案:25*25*4mm铝挤
纳米散热片:25*39*0.35mm纳米碳铝箔
四、纳米涂层散热片种类及应用案例
2. 纳米涂层散热片应用案例
传统铝挤 65*50*8mm
原铝挤
纳米涂层
65*50*8mm 48*48*2.3mm
环境温度/℃
19.1
19.4
主控IC温度
纳米涂层散热片各厂家情况对比
公司名称
潢填科技
中科智恒
艾新科
技术专利情况
实用型技术专利证书(纳米 碳涂料配方和加工工艺)
发明技术专利证书(纳米碳 涂料配方和加工工艺)
实用型技术专利证书(纳米 碳涂料配方和加工工艺)
工厂情况
目前工厂在台湾,大陆地区 没有。工厂,规模相对较大 (参考公司简介)。后续规 划在东莞设成品加工厂。
一、传统散热片的工作原理
热传导: 物质本身或当物质与物质接触时,能量的传递就被称为热
传导,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热传递方式,由能量较低的粒子和能量较 高的粒子直接接触碰撞来传递能量。相对而言,热传导方式局限于 固体和液体,因为气体的分子构成并不是很紧密,它们之间能量的 传递被称为热扩散。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
为1度(K,℃),在1秒钟内(1S),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单位为瓦/米·度 (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
一、传统散热片的工作原理
常见金属的导热系数表
金属
化学符号
铁
Fe
铜
Cu
银
Ag
金
Au
铅
Pb
石墨/碳
C
铝
AL
1070型铝合金
1050型铝合金
6063型铝合金
6061型铝合金
相态
固 固 固 固 固 固 固 固 固 固 固
2. 纳米涂层散热片,加工更加环保,化学物品 循环利用,从而避免有害的化学物或气体的排放。
3. 纳米涂层散热片的外形结构简单,加工工艺 更简单,使用铝型材更少,预计年节省铝型材 20000000*20克*60%=240吨以上,整体比传统的铝 型散热片更加节能、减排。
4. 纳 米 涂 层 散 热 片 的 铝 材 大 大 减 少 ( 平 均 减 少 60% 以 上 ) ,使 散 热 片整 体成 本 下 降 , 平均 能 降 20~30%预计年节约15KK*0.10(平均价差)=150万 以上;
毒废气。
任何形态的有毒物质。
节能方面
耗材多、材料重,材料加工、产品 耗材少、材料轻,材料加工、
运输能耗相对更大
产品运输能耗更少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能力
果一般,而材料成本相对较高,整 均发挥极致,散热效果佳,成
体性价比低
本相对较低,整体性价比更高
三、各厂家的技术特点及加工工艺介绍
六、其它注意事项
散热片与芯片之间的导热介质,其导热系数、热阻等直接会影响到 整体的散热效果。常见的有导热胶、导热硅胶等。
导热胶:膏状物,厚度薄,热阻低,可快速固化,能起到固定散热片作用,
不易拆卸;其导热系数可以达到0.8 W/(m·K),使芯片与散热片接触更加充分。
六、其它注意事项
导热硅胶:软胶状,厚度与热阻成正比,易拆卸,需要通
二、纳米涂层散热片工作原理及优势
2. 纳米涂层散热片工作原理
纳米涂层散热片:导热材料一般采用铝合金,将μm厚度级别的纳米碳材料 均匀涂布于铝合金基材上,领用碳原子间(5300 W/m·K)的高导热效能,进 行热传导,再藉由碳原子高热辐射效能,将热能转换为红外线射频,传递 散热效能。其表比热容一般,但面积大、质量轻,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均极佳,整体散热效果相对传统铝挤散热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