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5.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5.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5.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5.中国山水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理论,学生能够识读和理解山水画的构成要素,运用水墨技法进行美术表现,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同时,通过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学生将锻炼创意实践的能力,并深入理解中国山水画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 ⑤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但整体来说,讨论内容较为表面,缺乏深度。为此,我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最后,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虽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但评价标准较为模糊,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优缺点认识不清晰。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明确评价标准,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
板书设计
1.中国山水画定义与特点
- ①自然山水为题材
- ②融合哲学、文化和审美
- ③独特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2.中国山水画组成部分
- ①山
- ②水
- ③树
- ④石
- ⑤云
3.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
- ①水墨技法
- ②勾皴技法
- ③泼墨技法
4.中国山水画意境
- ①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
- ②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通过绘画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中国山水画__初中教案

中国山水画__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和评价山水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山水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难点: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导入本课。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

2. 教师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示范绘画步骤。

3. 教师分析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如意境、笔墨、构图等,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山水画的美。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绘画步骤,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山水画小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性和美感,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热爱。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回家后,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观后感,表达对山水画的认知和感悟。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中国画——山水:教案设计

中国画——山水:教案设计

中国画——山水: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山水画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要求。

3.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1)呈现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画的特点和意蕴。

(2)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表现形式、艺术表现力和技法。

(3)通过课件、实景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和艺术传统。

2.知识讲解和互动探究(1)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要素:构图、形态、笔墨等,并逐一分析和讲解。

(2)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如水墨渲染、淡墨浓染、破墨、点染等,并进行互动探究。

(3)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绘画山水画,并进行绘画实践指导和讲解。

3.创作互动和评价(1)学生自主创作山水画,并在班内互相交流和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作品,进行现场点评或收集教学范例进行评价。

(3)教师进行总结和回顾,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探究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和讲解法: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实景讲解法:通过实景案例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表现力和技法。

3.引导和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绘画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2.考察学生对绘画技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能否真正把握绘画要素和画法。

3.考察学生的创新和表现力,能否自主创作和开拓想象。

4.教师在给予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注重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自身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中国山水画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中国山水画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画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3、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热爱祖国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难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画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师:同学们好!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有一个视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视频)师:山水画不仅能表述一个故事,而且还蕴含了许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中国的文化、精神。

而早期的山水画主要是呈现了真实的景物,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画家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了其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中国山水画》。

二、山水画的画法师:通过描绘自然界中山水树木、天地云气,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变化,山水画画家们把真实的景呈现在纸上,供别人观赏,同时也在这变化莫测的山水间藏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那么山水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师: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些画山水画的运笔方法:(展示动态图片)勾勒法:用巨锋笔式勾画,常用于勾线等。

皴笔法:笔上沾少许墨、色在山石上擦画,此法曰皴擦,常用于多种皴。

师: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绘画的方法:(展示图片)师:我们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山水画有一种朦胧美,那么这种朦胧的感觉是怎么造成的呢?这就是渲染!渲染的方法有很多:平染法:将墨色均匀的平涂在画面上曰平染。

分染法:将墨色涂在画面上,然后用清水笔将边缘染开,形成浓淡自然过渡效果。

师:中国画主要表现意境美,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通过时空镜象的描绘,在情与景的高度结合后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中国画是一种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其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

师:画国画山水画,我们可以概括成五个步骤。

(1)用小号狼毫笔调重墨,勾画出山头的形状。

边勾边皴,皴下不皴上,皴暗不皴明。

(2)由近至远,勾勒出山的大形;对山的暗面加以皴笔。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山水画”一章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基本技法,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元素创作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墨色运用和细节描绘。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运用线条、墨色表现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教材、多媒体设备、画笔、墨水、宣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墨水、宣纸、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3. 技法讲解: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墨色运用、线条勾勒等基本技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4.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现场创作一幅山水画,边画边讲解,让学生跟随步骤学习。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山水画,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单的山水画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画的基本知识(1)起源与发展(2)特点(3)基本技法2. 创作步骤(1)构图(2)勾勒线条(3)墨色渲染(4)细节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要点:(1)构图合理,层次分明;(2)线条流畅,墨色浓淡相宜;(3)描绘出家乡的特色景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
教案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 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技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二、教学准备:
1. 展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3. 示范绘制基本山水画的构图和表现技法,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4.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通过素描、绘画等形式进行实践训练;
5. 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欣赏和评价各自的作品;
6. 总结讲解,强调中国山水画要求学生注重自然的观察和表达。

四、教学延伸:
1. 邀请专业画家来校进行山水画表演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山水画展览,增强他们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组织学生参加山水画比赛,展示他们的绘画才华。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践训练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创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2024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4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中国山水画》教案

CHAPTER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渊源、基本特征和艺术风格。

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构图法则和笔墨技法,能够初步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认识中国山水画中的常用元素,如山、水、树、石等,并了解其在画面中的作用。

通过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写生等方式,积累山水画的创作素材。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山水画创作中追求意境美,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倡导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法则和笔墨技法;山水画的意境营造和审美鉴赏。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笔墨表现出山水画的韵味和意境;如何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体现个性化和创新性。

CHAPTER010204教材内容概述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设色等基本技法。

经典山水画作品的欣赏与解析。

山水画创作实践的要求和步骤。

03山水画特点及风格特点以自然山水为创作对象,注重意境和气韵的营造,追求笔墨的韵味和变化。

风格根据不同流派和时代,山水画的风格多样,如南宗山水的清润秀雅、北宗山水的雄浑厚重等。

经典作品欣赏与解读经典作品介绍选择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进行详细介绍。

作品解读从构图、笔墨、设色等方面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创作背景介绍山水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创作特点和风格变化。

历史意义阐述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对于现代美术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CHAPTER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认知水平学生在美术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美术作品,但对于中国山水画这种较为复杂的艺术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中国山水画艺术-赣美版一、设计意图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通过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敏感性和文化素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和创造美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定义、起源、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色彩、笔法、意境和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如地运用中国山水画的技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作品,也能够独立完成精美的艺术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会欣赏和珍惜自然,关注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教学内容(1)中国山水画概述•定义与分类:什么是山水画,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和形式;•起源与发展: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画面构成:山水画的构图原理、人物、物象和色彩表现;•画笔运用:毛笔、颜料和纸张的使用技巧;•意境表现:描绘自然景物,刻画山水情趣和人文内涵。

(3) 实践操作和评价•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并就作品的构图、色彩、笔法及意境等进行自我评价和交流。

2.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山水画的典型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30分钟)通过讲解PPT或者教材,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定义、分类、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色彩、笔法和意境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结合画家和作品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和学习兴趣。

(3) 技法演示(20分钟)老师做一两幅山水画作品展示过程和技法,强化学生们对中国山水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认识,同时给学生提供参考和启示,鼓励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中国山水画》一课是初中重要的欣赏与造型实践课之一,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中国山水画欣赏方法和基本的造型技能,帮助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

用示范教学手段,引导鼓励学生进行造型表现,培养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与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示图练习能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大胆的进行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鉴于八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认知,教学中应做到放手让学生对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感悟与审美体验。

鉴于学生们欠缺书法的基本功,在造型表现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落墨表现,不要拘泥于太多的专业技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热情。

知识与技能:
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学生能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运用提问法、讲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欣赏中的得到美的体验,领悟山水画的艺术美。

通过示范教学法,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山水画的基础知识树石的绘画步骤和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

教学重点:
1、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2、山水画的树石绘画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技巧和形式表现;在山水画的树石绘画中体会笔情墨趣。

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对比了解、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展示图片:
李可染中国现代画家,他的山水画重视意向凝聚。

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敬,为了更好地表达毛主席诗词《沁园
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用积墨法画出山的厚重,大面积使用了朱砂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歌颂了欣欣向荣的时代。

他的画面结构,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

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
《富春山居图》—元
—黄公望
《万山红遍》—
现代—李可染
寸一寸地刻划出来,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

教师小结:
认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山水绘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

1、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

2、多变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与意境
3、中国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主观感受,观者的文化修养、经历、情绪决定了对山水画审美感受的不同。

二、欣赏分析、用心体会
欣赏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播放古曲平沙落雁)。

1、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
2、讨论法(读画体会意境):
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

总结:作者以最简洁的构图和笔法创造出一个无限开阔、空灵而又古雅的境界。

琴声、雁声、水声化合成诗一般的意境。

作者极其巧妙地利用了皮纸的性能,将沙滩与河水画得若隐若现,使画面满而不闷,简而不空。

三、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家是
如何表现意境的
1、位置经营,构图表现;
2、“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诗意的追求;
3、水墨韵味,墨彩交融
中国山水画技能掌握之树石基础
四、造型表现(作业布置)
1、用中国画工具画一棵树木的造型;
2、用中国画工具画一组山石,注意体现山石的体积与石头的
质感;
3、根据所熟悉的古诗词义,画一幅中国山水画。

五、课堂小结: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山水绘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

在教学中要贯穿这一思想,技能训练是引导学生热爱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切入点。

1、介绍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作品表现方法。

2、多变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与意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中国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主观感受,观者的文化修养、经历、情绪决定了对山水画审美感受的不同,对学生不同感受要给予肯定。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
《中国山水画》




桥陵镇大孔初级中学
马梁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