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四点

合集下载

各种灌肠法及注意事项

各种灌肠法及注意事项

各种灌肠法及注意事项灌肠,是一种通过将液体引入直肠以清洁或治疗目的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清除肠道内的毒素和废物,促进消化道健康。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灌肠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 温水灌肠法:- 准备1-2升温度为37-38摄氏度的温水。

- 准备一个灌肠袋,并将其挂在适当的高度。

- 将灌肠管轻轻插入直肠,确保灌肠管无空气泡。

- 打开灌肠袋的夹子,让温水缓慢流入肠道。

- 当感觉到肠道充满时,关闭夹子,保持灌肠液体在肠道内约15-20分钟。

- 尽量保持平躺位,然后排空肠道。

- 清洗灌肠袋和灌肠管,以备下次使用。

2. 盐水灌肠法:- 准备一升温度为37-38摄氏度的生理盐水。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3. 双氧水灌肠法:- 将3%的双氧水与等量的温水混合。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4. 银翘灌肠法:- 准备银翘散15克至30克。

- 将银翘散与2升温水混合。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5. 醋灌肠法:- 准备3-5%的醋液。

- 执行步骤与温水灌肠法相似。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灌肠液体,如温水、生理盐水、双氧水、银翘散或醋液,根据个人情况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灌肠液体。

- 灌肠时要注意卫生,确保灌肠袋、灌肠管和双手的清洁。

- 灌肠时要使用润滑剂,以减少不适感和刺激。

- 灌肠时保持轻柔和缓慢,避免过度施加力量或过份快速,以避免损伤直肠。

- 初次进行灌肠时,尽量减少灌肠液体的量,逐渐增加,以避免过度刺激。

- 注意灌肠的频率,不宜过于频繁,以免影响正常排便功能。

- 灌肠后,保持休息,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便肠道吸收灌肠液体和充分排便。

- 若在灌肠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停止灌肠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结:灌肠是一种帮助清洁肠道和促进消化道健康的方法。

常见的灌肠方法包括温水灌肠法、盐水灌肠法、双氧水灌肠法、银翘灌肠法和醋灌肠法。

在进行灌肠时,需要注意卫生、润滑、轻柔和缓慢,并选择合适的灌肠液体。

还要注意灌肠频率和休息,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

灌肠的注意事项

灌肠的注意事项

灌肠的注意事项
1、灌肠过程中插入肛管时,为避免患者紧张,可嘱患者深呼吸,与患者沟通谈话,以减少插管时的阻力和对黏膜的刺激。

使患者放松,便于插入肛管。

2、注入速度要缓,不得过快过猛,以免刺激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

3、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可跟患者主动沟通,以判断患者意识状态。

4、保留灌肠液。

灌肠结束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其尽量保留溶液10-20分钟再排便,让干结的粪块,在肠道里多“泡”一会儿,以充分软化粪便,利于排便。

5、灌肠排便后,叮嘱患者在床上平卧休息30分钟。

6、老年便秘患者灌肠中及灌肠后,要格外提高警惕,严防因患者用力排便造成心源性猝死。

7、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常排便。

注意补水,饮食上多食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灌肠

灌肠

灌肠告知书
根据你的病情需要,需要进行灌肠处置,现将有关事项向你说明如下:
1、目的:①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等做准备;
②通便。

2、注意事项:
①请您左侧卧位。

②请您准备好卫生纸及便器,并注意为患者保暖。

③灌肠时如有便意,请您张口呼吸,或要求护士减慢灌肠液流入速度。

④灌肠结束时,请您平卧,并保留适当时间,以利于粪便排出。

3、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情况:
①肠道黏膜损伤
②肠道出血
③肛周皮肤擦伤
④其他情况
在操作过程中,护士会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如有不适请及时与操作者沟通,以便给予相应的处理,最大限度避免以上意外情况的发生。

一旦出现以上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将采取一切措施,积极处理。

患者(受委托人)知情并愿意接受处置。

科别:姓名:床号:住院号:
责任护士:患者或家属签字(若家属签字,请注明关系):
告知时间:年月日
XXX人民医院护理部。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清洁肠道、排除毒素、治疗
便秘等目的。

下面将介绍灌肠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准备好灌肠器、温水、润滑剂、消毒酒精、手套
等工具和材料。

2. 清洁肛门:患者取仰卧位,将肛门周围清洁干净,用消毒酒
精擦拭肛门。

3. 准备灌肠器:将灌肠器连接好,注入适量温水,确保水温适中。

4. 润滑:在灌肠器的头部涂抹适量润滑剂,以便插入肛门时减
少不适感。

5. 插入灌肠器:患者取侧卧位,将灌肠器缓慢插入肛门,插入
深度约为10-15厘米。

6. 注入水液:缓慢注入温水,让患者感到轻微的膨胀感,然后
停止注入。

7. 肠道清洁:保持患者侧卧位,让水液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让患者排出水液和排泄物。

8. 反复操作:根据需要,可以反复进行灌肠操作,直至肠道清洁。

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水温: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冷,一般在37-40摄氏度为宜。

2. 控制注入速度:注入水液时要缓慢,避免过快导致不适感或伤害。

3. 注意肠道清洁:在进行灌肠前要确保肠道清洁,避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4. 注意插入深度:插入灌肠器时要注意深度,避免插入过深导致伤害。

5. 注意排出水液:在排出水液和排泄物时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卫生,避免污染。

6. 注意消毒:灌肠器等工具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灌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上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进行灌肠操作时,最好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及禁忌症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及禁忌症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及禁忌症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其中大量不保留灌肠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以及它的一些禁忌症。

先来说说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

清洁肠道是其重要的一个目的。

比如说,在进行外科手术之前,通过灌肠可以把肠道内的粪便、积气等清理干净,减少肠道内的细菌数量,降低手术中感染的风险。

这就像是给肠道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为手术创造一个相对清洁的环境。

还有,对于一些肠道检查,比如结肠镜检查,灌肠能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

把肠道中的“障碍物”清除掉,医生就能够更准确地发现可能存在的病变。

对于便秘的患者,尤其是粪便嵌塞的情况,大量不保留灌肠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它可以软化粪便,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患者排出积存的粪便,缓解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在某些中毒的情况下,比如食物中毒,灌肠能够迅速清除肠道内尚未被吸收的有毒物质,减少毒物在体内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的症状,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高烧不退的患者,通过灌肠可以降低体温。

这是因为灌入的液体能够吸收热量,然后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说完了目的,咱们再来说说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禁忌症。

首先,如果患者有急腹症,比如胃肠道穿孔、腹膜炎等,是不能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的。

因为灌肠可能会导致肠道压力增加,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其次,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也不适合。

灌肠操作可能会刺激肠道,导致出血加重。

另外,妊娠的妇女也要谨慎。

尤其是在怀孕早期,灌肠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

而在怀孕晚期,灌肠则可能会刺激胎儿,引发早产等问题。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由于灌肠可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也属于灌肠的禁忌症。

还有,患有肝性脑病的患者也不能轻易灌肠。

因为灌肠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总之,大量不保留灌肠虽然在医疗中有其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是随便就能进行的。

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灌肠的相关 注意事项
主讲人:张三
目 录 CONTENTS
0 1
概念
0 3
操作要点
0
分类
2
0 4
注意事项
灌肠法
灌肠术 :是指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
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 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 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
分类
1:大量不保留灌肠 2:小量不保留灌肠 3:保留灌肠 4:清洁灌肠
溶液的准备
1、大量保留灌肠常用0.1%—0.2%肥皂水、等渗盐水或温开水— 成人500—1000ml/次,溶液温度一般39℃—40℃为宜,中暑病人 用4℃等渗盐水。 2、小量不保留灌肠“1、2、3”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 60ml、温开水90ml)甘油或液状石蜡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溶 液温度38℃(肛管20—22号) 3、保留灌肠肛管应选20号以下,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和氢醛 :肠道杀菌:用2%山檗碱,0.5%—1%新霉素及其他抗生素溶液 。溶液不超过200ml,溶液温度38℃。 4、清洁灌肠:肥皂水灌肠然后用生理盐水灌肠数次,直至排出液 清晰无粪便为止。压力要低,每次灌肠后让病人休息片刻,溶液 量约为500ml,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40cm。
注意事项
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 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 不得超过30cm.直肠,结肠和肛门等手术后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 灌肠。 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 分钟测体温。 3:灌肠过程中发现患者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应停止灌肠。
清洁灌肠
操作要点

灌肠技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灌肠技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灌肠技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之老阳三干创作
灌肠分为不保存灌肠和保存灌肠,不保存不雅察又分大量不保存灌肠法和小量不保存灌肠法.
一、保存灌肠法
1、目的:
(1)将药物自肛门灌入,保存在肠道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2)用于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传染.
2、注意事项:
(1)按照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采取合适的卧位.
(2)肠道疾病患者在晚间睡眠前灌入药液为宜;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及大便失禁不宜做保存灌肠.
(3)灌肠前应将药液摇匀.
二、不保存灌肠
(一)大量不保存灌肠
1、目的:
(1)为手术、临蓐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注意事项:
(1)注意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2)掌握好灌肠液的量、温度、浓度、流速和压力.
(3)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番笕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克不及超出500ml,液面距肛门不超出30cm.
(4)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存30min后再排便,排便后30min丈量体温.
(二)小量不保存灌肠
1、目的:
(1)排除肠道内积气,减轻腹胀.
(2)为腹部或盆腔手术后患者及老、幼患者解除腹胀和便秘.
2、注意事项:同大量不保存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及禁忌症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及禁忌症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及禁忌症在现代医学中,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灌肠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缓解便秘等症状。

灌肠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灌肠而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及禁忌症。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1.1 排毒养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不健康,体内毒素积累越来越多。

大量不保留灌肠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达到排毒养颜的效果。

1.2 缓解便秘便秘是很多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身体健康。

大量不保留灌肠可以通过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缓解便秘。

1.3 辅助治疗疾病大量不保留灌肠还可以辅助治疗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炎、痢疾等。

通过灌入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二、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禁忌症2.1 肠道感染如果患有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肠炎等,大量不保留灌肠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因此,患有肠道感染的患者应避免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2.2 肛门或直肠疾病如果患有肛门或直肠疾病,如痔疮、肛裂等,大量不保留灌肠可能会刺激病变部位,加重病情。

因此,这些患者也应避免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2.3 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应特别注意保健,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大量不保留灌肠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或流产。

因此,孕妇应避免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三、如何正确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3.1 选择合适的器具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应选择专门的灌肠器,避免使用其他不适合的器具。

灌肠器的尺寸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以免造成不适。

3.2 注意温度和速度在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应注意灌入液体的温度和速度。

温度过低可能导致肌肉收缩,影响灌肠效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烫伤;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肠道受不了突然的刺激。

因此,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温度和速度。

3.3 配合药物治疗在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配合使用药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四点
灌肠的目的主要有四点:
一是为手术、分娩以及检查的病人做好肠道的准备。

二是灌肠可以改善病人的肠蠕动,软化粪便,解决便秘,排除肠内积气以及缓解腹胀。

三是灌肠可以稀释及清理肠道内的有害物质,解决中毒症状。

四是灌入的低温液体可以让高热病人的体温降低。

灌肠的注意事项有四点:
一是伤寒病人的灌肠量不能多于500毫升,液面和肛门的距离不能大于30厘米;二是急腹症、妊娠早期以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不能进行灌肠;
三是肝性脑病病人不能使用肥皂水灌肠;
四是病情如果是降温灌肠的话,灌肠后半个小时再排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