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部编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文段一北国的落叶,渲(xuàn)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黄金色,或者竟是朱红绀(ɡàn)赭(zhě)。
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
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
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毡(zhān)。
而在这地毡之上,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丫,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这便是北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观。
文段二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
梧桐叶子开始簌(sù)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
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声。
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地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文段三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lán)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填空。
2019最新部(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训练卷及答案【名师版】

2019秋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训练卷金秋时节一、主题感悟(40分)1.秋天的美景(1)用“\”划去下列词语中不是同类的词语。
A.金黄颜色紫色火红B.花红柳绿硕果累累大雁南飞五谷丰登C.西红柿橘子柿子梨子D.高粱稻谷玉米白菜(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它把____________给了枫树,______________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秋天的发现(1)诗人苏轼在树叶枯黄的秋天发现果实成熟之美,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绍翁在寂寞思乡之际想到童年有趣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____________在上学的路上发现水泥道上铺满梧桐的落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
(3)作者毕国瑛在秋天听见了黄叶向大树道别、蟋蟀向阳台告别的声音,你在秋天还会听见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3. 秋天的感悟(1)秋天是萧瑟的,但是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秋天的美丽,正如杜牧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树叶枯了,花儿谢了,但它们仍有自己的美丽和傲骨,就像苏轼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风瑟瑟、寒气袭人容易引起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思乡之感,如叶绍翁看见秋天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文段一当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的铃声响起时,学校就热闹非凡了。
我的教室在三楼,站在走廊上俯视,瞧,在那棵枝繁叶茂、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樟树下,站着一队整齐的队伍,左手挎腰鼓,右手持鼓槌,只见他们右手轻轻一挥,便响起了清脆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那铿锵有力的鼓点舞动着每一位腰鼓手的澎湃激情。
宽敞明亮的舞蹈房中,舞蹈队的同学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那美丽的舞姿有时像燕子从空中掠过,有时像流水婉转,有时像斜风细雨,让人驻足长留。
文段二鸡打鸣,天蒙蒙亮,我就背着书包往学校里跑。
若隐若现的,星星眨着眼睛。
我快走,星星也紧跟着我快走;我停住脚步,星星也站住不动。
寂静的巷道里,我模糊的身影移动着,嚓,嚓……前边传来脚步声,小巷子里又跑出几个人影来。
小伙伴们呼唤着、追赶着,奔跑到学校。
太阳公公喊星星回家睡觉了,我们坐在教室里摇晃着身子背诵课文。
文段三每天清晨,老师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叶圣陶童话》里选文章读给我们听,我们都很爱听。
老师还读过《凡卡》《爱的教育》等。
那些生动的文章,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一字一句地读着,声音温柔而又清脆。
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沉默着。
这时候,几十颗小脑袋和老师一起思索着。
我们的眼睛里常常含着泪水,回味着文章中的情景,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练习。
(1)三个文段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______生活。
(2)文段一抓住_______和_______活动的两个场景,突出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重点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和_______嬉戏的情景。
(4)文段三主要叙述了“我们”迷恋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沉浸在感人的故事情节中。
3.【语言积累】从这三个文段中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说说你的体会。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训练第二单元阅读主题本组教材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和一篇略读课文《池子和河流》。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明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而想到的收获,是不可能的。
《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各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角和鹿腿》这则寓言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
《池子和河流》这则寓言讲述了池子和河流的观点不同,导致了它们最后的结局不同。
阅读方法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而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还要学会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精彩片段(一)阅读《守株待兔》,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B.因释\其耒而守\株C.因\释其耒\而守株2.用自己的话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二)阅读《陶罐和铁罐》片段,回答问题。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有答案)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类文阅读美丽的季节你悄悄走来,默默无声。
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走来,走进花园。
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
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
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走来,走进果园。
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
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你悄悄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
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远远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
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
这一红一黄,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我赞美你啊,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光彩夺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硕果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作者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秋天的景色。
果园里有红扑扑的______和______,黄澄澄的______,紫盈盈的______。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景物描写得优美生动的,并填空。
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作者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对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作物寄托了人们秋天收获的______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美丽的秋天有人喜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春天,有人喜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夏天,有人喜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冬天,但我更喜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天。
在我眼中,秋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幅绚丽的画……如果说春风像慈母,那么秋风就像一位(和谐和蔼)的父亲,时不时用那双略显(粗糙粗心)的大手轻轻拍打我的脸庞,带给人多么亲切的感觉!在秋风的吹拂下,湖水犹如淡蓝色的绸缎,泛着粼粼波光;树叶也沙沙作响,仿佛在弹奏着动听的小曲儿……碧绿的树叶渐渐换上火红的衣裳,伴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在空中绕几个圈儿,缓缓落地,好像在跳(优秀优雅)的华尔兹呢!在铺满落叶的林间小道上散步,脚下软绵绵的,边走边欣赏着一派辉煌的秋天景象,好不惬意啊!秋天更是个丰收的季节。
你瞧,金黄的稻穗一浪接着一浪,在灿烂的阳光下光彩夺目。
扑面而来的阵阵(浓郁浓厚)的稻香,令人垂涎欲滴。
农民们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如雨的汗水滑过他们的脸庞,滴入土壤,仿佛又种下了希望的种子……秋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透着爽朗清新;秋天是一幅绚丽的画,五彩缤纷,引人入胜。
当枫叶变红的一刹那,当菊花盛开的那一刻,当大雁南飞的时候,便是秋姑娘来问候你啦!1【词语运用】用“\”划掉文中括号里搭配不当的词语。
2【语文要素】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有很多。
读到“绚丽”时,我想到了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读到“粼粼波光”时,我的眼前浮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画面;读到“垂涎欲滴”时,想到每次闻到妈妈做红烧肉的香味,我就会馋得___________,从而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3【品读句子】文中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比喻C.想象◆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写秋天的某一个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梳理内容】短文从()、()和()这三个方面展现了秋天的美。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 主题素养阅读(含答案)

第二单元主题素养阅读阅读目录1.阅读时,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2.能主动理解,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感受别样的秋色。
选文一第一场秋雨①一直盼望着秋雨。
②今天早上,我推开窗户,顿时传来一阵阵“沙沙”的声音,我抬头一看,云妈妈大概承受不了这群淘气的孩子,所以只好将它们都放了出来,这群孩子飘飘洒洒地从天而降。
它们既不像夏雨那么粗犷,也不像春雨那样细腻,而是给人一种安逸静美的享受。
啊,这是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雨。
③秋雨声好像在传达秋意。
我迫不及待地冲到了雨的世界里——秋雨来到了大树旁边,它们把树叶刷洗了一遍,叶子变成了金黄色,伴着“唰唰”声飘落下来。
秋雨又来到了果园里,它们在果园旁转了几圈,顿时,一个个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挂满了枝头。
秋雨又来到了农田,马上,雪白的棉花和涨红了脸的高粱出现了。
秋雨又来到了花园里,一朵朵千姿百态的菊花露出了笑脸,有黄色的、红色的……④雨停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我喜欢这秋天的雨。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
读到“迫不及待”这个词时,我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结合前文“秋雨声好像在传达秋意”和后文的“冲”这个字,可以知道“迫不及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内容,连一连。
春雨的特点安逸静美夏雨的特点细腻秋雨的特点粗犷3.第2自然段中“淘气的孩子”指的是__________,它们给人的感受是__________。
4.秋雨都来到了哪些地方?请用“__________”画出来。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能不能改成“挂在”?为什么?顿时,一个个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挂满了枝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对比阅读】句子1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句子2 秋雨又来到了花园里,一朵朵千姿百态的菊花露出了笑脸,有黄色的、红色的……句子1和句子2都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都抓住菊花的进行细致描写,都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主题阅读(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主题阅读金秋时节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主题达标。
(39分)1.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12分)()的天空()的落叶()的谷粒()的菠萝丰收的()美丽的()2.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15分)果实()()()()尽染一叶()() 天()云()五()丰() 金桂()()(1)秋天的果园,______________,丰收在望。
(2)勤快的爷爷每天早出晚归,他耕作的几亩农田年年都______________。
(3)秋天的山峰______________,风景如画,登山的游人流连忘返。
3.用提示的方法理解加点的词语。
(12分)(1)它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联系上下文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词典注释:①光线充足(多指室外);②明显;清晰。
借助词典注释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主题探究。
(22分)1.描写秋天的古诗会让你感受到秋的魅力:杜牧笔下深秋的枫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认为秋天是最好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让客游在外的叶绍翁产生了思乡之情,他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我还能写出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文段一北国的落叶,渲(xuàn)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黄金色,或者竟是朱红绀(ɡàn)赭(zhě)。
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
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
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毡(zhān)。
而在这地毡之上,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丫,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这便是北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观.
文段二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
梧桐叶子开始簌(sù)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
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声。
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地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文段三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
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lán)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段季节地点(地域)景物
一秋天北国
二
三
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填空。
(1)三个文段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_______的景色。
(2)文段一抓住落叶的______、形态和______来突出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把落叶比作“________________”,仿佛看见自己“航行在草地里”,航行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三通过描写流云的___________、小河的__________、原野的__________来表达人们丰收在望的喜悦。
3.【品析词语】在正确的选项上画“√”。
(1)联系上下文可知,文段一中“疏落”的意思是。
(A.疏忽大意 B.稀疏零落)
(2)通过想象画面可知,文段二中“簌簌”的意思是。
(A.树叶落地的声音 B.风吹树叶的声音)
(3)联系生活实际可知,文段三中“橘黄”的意思是。
(A.亮黄色 B.像橘子皮的黄色)
4.【体会情感】三个文段中,作者浸润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不同,文段一中作者写北国的落叶,表现了北国秋叶的(),文段二中作者笔下的秋叶载着作者年轻时的(),文段三中作者写北大荒的秋景,渲染了一派()的气氛。
A.欢乐、祥和
B.悲壮、果敢
C.童真、憧憬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
群文阅读
1.落叶
秋天南京落叶
秋天北大荒流云、小河、原野
2.(1)秋天(2)颜色数量北国秋天的悲壮气氛(3)载着梦的小船一粒种子的希望里(4)色彩多变清澈透明热闹非凡
3.(1)B√(2)B√(3)B√
4.B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