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结四格漫画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结四格漫画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结四格漫画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数的认知:认识0-100的数字,并能够拼读它们;2. 数的排序:能够将一组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 数的比较:了解并能正确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4. 加法和减法:掌握0-2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5. 乘法和除法: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6. 图形认知:认识并能够描述常见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7. 长度与容积:理解长度和容积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8. 时间和日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和日期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四格漫画:1. 第一格:小明和小红在数学课上认真听讲,老师讲解的内容是数的排序。

他们开心地掌握了从小到大排列数的规则,互相交流着自己排序的经验;2. 第二格:小明和小红在家里做作业,遇到了一个加法问题。

他们一起思考,小明说:“我们可以先把两个数字相加,再把结果写出来。

”小红点点头,他们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答案;3. 第三格:小明和小红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遇到了一个乘法问题。

他们用心算的方法计算出了答案,并迅速在答题卡上填写。

主持人称赞他们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4. 第四格:小明和小红在图书馆看了一本绘本,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图形。

他们辨认出了书中的形状,并在书页上画出了相应的图形,小红兴奋地说:“我还会画正方形和长方形呢!”在这个学期,我们二年级的同学们通过学习数学,掌握了许多有趣的知识。

我们从认识数字开始,逐步学习了数的排序、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图形认知、长度与容积、时间和日期等内容。

通过四格漫画的形式,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学习的过程和成果。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加努力,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用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在数学这个领域中取得进步,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小达人!。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认识厘米和米,了解其基本单位换算。

2. 学习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线段、物体长度。

3. 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理解“长度相同”的含义。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2. 掌握竖式加减法的书写格式,理解其运算过程。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差值等。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 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 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3. 学习画角,如直角、锐角、钝角等。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 学习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 掌握2-6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拼图、物品组合等。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
1. 学习除法的意义,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

2. 掌握6-9的除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分糖果、分配任务等。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用画“正”字的方式。

2.统计图表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用表格来实现。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2.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3.除法算式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所得的数是商。

5.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是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

2.平移是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3.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3.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先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XXX和千克的认识1、克是重量单位,1克等于1千克的1000分之1.2、千克是重量单位,1千克等于1000克。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来表示物品的重量。

二、XXX和千克的换算1、将克换算成千克,要将克数除以1000.2、将千克换算成克,要将千克数乘以1000.3、在换算时,可以画图帮助分析,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XXX和千克单位来称量物品的重量。

2、在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时,需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画图或列算式来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选择合适的单位和方法来求解。

XXX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以下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内容的一些主要内容:
1.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要求掌握三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三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三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3. 三位数的拆分与组合:要求能够将一个三位数按照十位、个位进行拆分,并能够根据拆分的数进行组合。

4. 两位数的整十整百加法和减法:要求能够进行整十整百的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5. 百位数的理解:要求理解百位数的意义,即它在一个数中的位置具有的大小。

6. 两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两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7. 足够多的加法与减法:要求通过足够多的练习,巩固和提升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操作熟练度。

8. 第一组数的加减法:要求能够通过第一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观察出规律并推广到其他运算中。

9. 数量的对比: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数量进行大小的判断,并能够进行比较。

1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学习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以上仅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练习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重点辅导一、解决问题: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乘、加减混合、乘除混合)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54-(8+22)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算分布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第二个数,必须要加上小括号。

【应用小天地】:【类型一】“多多少”,“少多少”,求其中一个数的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重点辅导即“+”、“-”的问题1、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甲数+5=乙数20+5=252、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苹果-7=梨25-7=18(个)3、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

小青有多少张照片?4、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5、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6、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7、动物园有20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8、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9.少年宫新购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重点辅导【类型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问题:可以连续减两个数,也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即:“--”“++”问题例题: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方法一:先算:王师傅一共卖出面包的数量列式:17+25=42(个)再算:还剩下面包的数量列式:80-42=38(个)综合算式为:80-(17+25)=38(个)方法二:先算:王师傅第一次卖出面包后剩下的数量列式:80-17=63(个)再算:王师傅第二次卖出面包后剩下的数量列式:63-25=38(个)11、图书馆有90本书。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一、整数和小数1. 整数的认识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学生将开始认识整数。

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学生将学会使用正整数、负整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整数的概念。

2. 小数的认识除了整数,二年级的学生还将开始接触小数的知识。

通过认识十分位、百分位的概念,学生将学会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长度、质量、容积和时间1. 长度的认识学生将学会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学习如何进行长度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尺子、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2. 质量的认识在质量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千克、克等质量单位,并学习如何进行质量的比较和换算,以及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

3. 容积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学会进行容积的换算,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容积的概念。

4. 时间的认识在时间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学习如何进行时间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读写。

三、图形和位置1. 图形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椭圆等基本图形,学会辨认各种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拆、拼接等操作。

2. 位置的认识通过图形的位置变换,学生将学会认识左右、上下、里外、远近等基本的位置词语,以及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调查、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培养学生对真实生活中数据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2. 数据的整理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直方图、饼图等手段直观地呈现数据。

五、加减法1. 个位数的加减法学生将学会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进位、退位的规则,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运用。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在掌握了个位数的加减法后,学生将开始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会进位、退位的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数据收集整理1、第2页,求总人数就是把人数加起来;没有选择的同学,最有可能选择的是人数最多的那一种。

2、第3页,投票。

一个对勾表示1个数据,一个圆圈表示1个数据,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

3、第6页6(3),买哪几种水果合理,选择水果时至少两种。

4、第6页6(3),现在每个小长方形表示2份报纸,原来长方形的数目要除以2。

第二章表内除法(一)1、除法解决的是平均分的问题。

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一种是几个。

24页4题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5页6,9题。

3、算除法,想乘法口诀。

有的乘法口诀可以列两个除法算式,有的只能列一个除法算式。

第三章图形的运动1、将一个图形对折,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对称)的,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画的时候用直尺,画虚线,穿透这个物体。

2、平移后的物体和之前的相比,(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3、一些汉字或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

33页第2题。

第四章表内除法(二)1、比较大小时,先把计算结果标出来,然后根据题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注意,排列是算式,不是结果。

40页第3题。

2、应用题中,购物是必考题,仔细看题,列式计算。

42页例3。

第五章混合运算1、混合计算要注意脱式计算。

先算哪一步,可以在算式下面轻轻画一条横线。

注意数字和数字对齐,符号和符号对齐。

如果遇到难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法时,可以再草稿纸上算出结果,再写到卷子上。

47-49页例题。

2、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要注意,只列一个综合算式,不写单位不写答,而且要脱式计算。

列式时,先要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找准关键字(和表示相加,差表示相减,积表示相乘,商表示相除),再进行列式。

3、列综合算式。

先算最上面的算式,再和其他数进行计算,最后直接写出得数。

注意,第一步的算式一定要加上括号。

49页3题,51页6,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解决问题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
(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 = 54-(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5、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6、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7、最大的一位数:9,最小的一位数:1
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两位数:10 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

最大的三位数:999,最小的三位数:100 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最大的四位数:9999,最小的四位数:1000 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最大的五位数:99999,最小的五位数:10000. 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

他们的最低位都是个位。

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

方法:两位数的看个位上的数估算,三位数及三位数以上的看十位上的数估算。

(四舍五入)
五、克和千克
1、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1公斤。

1kg=1000g.进率是1000.
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6、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千克"换成"克".
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注意在笔算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作10再减.
2、估算方法:估算是整百数:看十位,①十位小于五的(4、
3、2、1、0)就
少看,直接把个位、十位舍去写作“0”。

(四舍)如:532≈500
②十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5、6、7、8、9)就多看,把个位、十位写作“0”的的同时还要在百位上加上1.(五入)如:567≈600
估算成几百几十数(整十数):看个位,①个位小于五的(4、3、2、1、0)就少看,直接把个位舍去写作“0”。

(四舍)如:532≈530
②个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5、6、7、8、9)
就多看,把个位写作“0”的的同时还要在十位上加上1.(五入)如:
567≈570
出现“大约”“可能”“大概”时,就需要估算,要用“≈”符号。

七、统计
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便于更好、更清晰地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代表5个单位,也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一格代表多少。

数很大时有的一格可以代表10个单位。

八、找规律
1、一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①把最后的放在最前,其余的往后移。

②把最前的放在最后,其余的往前移。

2、数列的变化规律:①等差数列;②前两个数的和相加等于后一个;③倍数关系;④每个数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