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 选修一 腐乳的制作 作业
人教版选修1腐乳的制作作业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选修1 课时1.2 腐乳的制作一、选择题(10小题)1.毛霉属于( )A.真菌B.病毒C.细菌D.植物2.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A.蛋白酶和脂肪酶B.蛋白酶和淀粉酶C.脂肪酶和淀粉酶D.肽酶和麦芽糖酶3.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与其他三项有明显区别的是( )A.青霉B.酵母C.曲霉D.毛霉4.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度过低,会出现()A.口味太淡B.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C.重量减轻,影响经济效益D.会影响腐乳的风味及质量5.关于腐乳制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水量为70%的豆腐适宜制作腐乳B.卤汤中酒精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C.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D.加盐腌制时,盐的浓度要求极高,以更好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6.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是()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④发酵时间⑤豆腐含水量⑥盛豆腐的容器的大小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7.腐乳制作过程中,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用盐腌制之前需进行“搓霉”处理,即将豆腐块表面的毛霉搓平,贴在豆腐块的表面,形成“皮”。
“搓霉”处理的目的是( ) A.有利于腐乳成形B.促进腐乳块之间粘连起来C.防止腌制过程中杂菌污染D.留出毛霉在腌制中继续生长的空间8.关于腐乳发酵原理,不正确的是(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B.装瓶后腐乳胚上各种微生物会继续发酵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9.将豆腐和辅料制成腐乳,原料与产品中能量与营养价值相比较(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B.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10.下列有关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②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③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④将核酸分解成核苷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题(2小题)11.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 _____。
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练习:专题1第2课时腐乳的制作

第2课时腐乳的制作目标导航 1.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
2.分析说明腐乳制作的过程及各步骤需要的条件。
一、腐乳的制作原理1.主要微生物——毛霉(1)毛霉的生物学特征: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
(2)毛霉的作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酶等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发酵机理制作腐乳的过程主要是豆腐所含的蛋白质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
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前期发酵①主要变化:毛霉在豆腐(白坯)上的生长。
②条件:发酵温度为________。
③作用:a.使豆腐表面由一层菌膜包住,形成____________。
b.毛霉分泌以________为主的各种酶,有利于将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
(2)后期发酵①实质: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②主要变化二、腐乳的制作过程1.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2.具体操作(1)让豆腐上长出毛霉①选材: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________左右最适宜,水分过多腐乳不易成形,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②切块:将所选择的豆腐切成3 cm×3 cm×1 cm的小块,若切的过小________________,过大则中间部分很难形成腐乳。
③接种:将切好的豆腐块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空隙,并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该温度下________生长迅速,____________等其他微生物生长较缓慢。
为了提高毛霉的纯度,也可以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2)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加盐,加盐量要随着层数的加高而________,近瓶口的表层要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一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专题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豆腐乳的制作,不.正确的说法是()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C.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D.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在豆腐上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解析:选C豆腐上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 ℃,因此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春天或秋天进行。
2.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A.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解析:选C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其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
3.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下列不是其作用的是()A.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C.使腐乳中的蛋白质变性D.使后熟期安全度过,延长保质期解析:选C卤汤中的酒一般为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后熟期安全度过,延长保质期。
酒中含有的酵母菌,可分泌酶,引起复杂的生化反应,生成的酒精、有机酸和脂肪酸发生反应生成酯,从而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4.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是()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④发酵时间⑤豆腐含水量⑥盛豆腐的容器的大小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解析:选C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由酒和各种香辛料组成。
酒的种类和用量均可影响腐乳的品质。
盐的用量也关系到腐乳的风味和质量,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盐浓度过高,则影响腐乳口味。
豆腐含水量过高时,腐乳不易成形。
发酵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时间。
5.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温度控制在15~18 ℃,并保持一定湿度B.腐乳制作中,盐、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不仅起防腐杀菌的作用,还能调节腐乳的风味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解析:选D盐、酒和香辛料可以调节腐乳的风味,也有防腐杀菌的作用。
《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2. 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可行的腐乳制作方案;3.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作业任务。
2. 查阅资料:各小组利用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和整理有关腐乳制作的相关资料,包括腐乳的历史、制作过程、注意事项等。
3. 讨论和制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制定一份可行的腐乳制作方案,包括选材、发酵菌种、发酵温度和时间等关键因素。
4. 实验准备:根据制定的方案,各小组进行实验准备,包括购买豆腐、准备发酵容器、消毒工具等。
5. 实际操作: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腐乳的制作,并记录下整个过程,包括温度、湿度、发酵时间等关键因素。
6. 总结和报告:制作完成后,各小组进行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和预期的差异,形成一份完整的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案、过程、结果和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需完成一份完整的报告;2. 报告内容:需详细记录整个制作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和预期的差异,提出改进意见;3. 提交时间:请在规定时间内(如周末前)提交报告至教师邮箱;4.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尊重原材料,不浪费;保持实验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四、作业评价:1. 报告质量:评价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科学性;2.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能否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实际操作,能否记录下关键因素;3. 团队协作精神:评价小组内成员的协作精神,能否共同解决问题;4. 创新性:评价学生能否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提出新的制作方法和改进意见。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报告后,教师将对报告进行批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2. 对于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将与学生进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3. 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大家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
最新 人教版 选修1 腐乳的制作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腐乳的制作作业题组一腐乳的制作原理1.下列微生物参与豆腐发酵的是( )①根霉②酵母菌③毛霉④曲霉⑤小球菌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 B解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根霉、酵母菌、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下列关于腐乳发酵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B.装瓶后腐乳坯上的各种微生物会继续发酵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答案 D解析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竞争关系。
3.(2019·江苏南京月考)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腐乳时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B.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C.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D.毛霉可利用其产生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答案 B解析腐乳的制作是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的过程,A正确;毛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18 ℃,B错误;腐乳制作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C正确;毛霉可利用其产生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正确。
题组二腐乳的制作过程4.如图为腐乳制作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A.毛霉为需氧型真菌,因此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过程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D.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答案 C解析毛霉是异养需氧型真菌,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A正确;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腐败变质,B 正确;加卤汤、密封腌制,可防腐杀菌,同时使腐乳具有一定的香味,在此条件下毛霉不能生长、增殖,C错误;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D正确。
《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了解腐乳的基本概念、制作原理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亲手操作掌握腐乳制作的实践技能。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生物发酵过程的理解。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腐乳的制作》课程教材,了解腐乳的历史背景、制作原理及所需材料。
理解腐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制作准备准备所需材料:豆腐、盐、容器等基本材料和工具,按照课堂指导的要求,完成制作前的清洁和准备工作。
3. 动手实践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腐乳的初步制作:(1)将豆腐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将豆腐块均匀撒上适量的盐,以起到防腐和提味的作用。
(3)将处理好的豆腐块放入清洁的容器中,留出空间供其发酵。
(4)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和豆腐的变化情况。
4. 观察记录学生需每天观察并记录豆腐的变化,如外观、气味、质地等,分析其原因,并尝试通过文献或网络查询资料来加深理解。
三、作业要求1. 认真完成理论学习部分,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理解。
2. 准备材料要齐全,严格按照教师指导进行制作准备和动手实践环节。
3. 记录要详细,每天观察到的变化要如实记录,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4. 作业过程中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刀具时需注意安全操作。
5. 家长需陪同并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评价。
2. 根据学生动手实践的规范性、操作能力和记录的详细程度进行评价。
3. 考虑学生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对变化原因的分析和理解程度。
4. 结合家长反馈,综合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提高。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励其继续努力。
《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2. 掌握腐乳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技术;3.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准备:(1)选择合适的豆腐坯(硬且结实的豆腐);(2)选择适合的微生物(毛霉、酵母菌等);(3)准备调料(盐、酒、香料等);(4)实验器具(玻璃瓶、搅拌器、温度计等)。
2. 制作过程:(1)将豆腐坯切块,大小适中,并用刀划出网格;(2)将豆腐块放入玻璃瓶中,均匀地洒上调料;(3)在豆腐块上均匀地撒上微生物(毛霉、酵母菌等);(4)用保鲜膜密封瓶口,并确保密封良好;(5)将玻璃瓶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发酵。
3. 观察记录:(1)每天观察豆腐块的发酵情况,记录温度、湿度、微生物生长情况;(2)记录腐乳的口感、颜色、香味等变化;(3)观察不同微生物对豆腐块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整个制作过程;2.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卫生安全,避免交叉污染;3. 实验完成后,要清理实验器具,妥善处理废弃物;4.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形成书面报告。
四、作业评价:1.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2. 评价学生对腐乳制作原理和过程的掌握程度;3. 评价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书面报告,总结自己在制作腐乳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2.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3. 教师可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为后续生物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腐乳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原理,包括霉菌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分解过程;2. 熟练掌握腐乳的制作流程,包括选料、腌制、发酵、装瓶、调味等步骤;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练习:1.2 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2腐乳的制作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青霉B.曲霉C.毛霉D.根霉解析: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
答案:C2.在腐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分泌的“多种酶”起了关键的作用。
下列属于“多种酶”的是()。
A.限制酶B.蛋白酶C.呼吸酶D.DNA聚合酶解析:在腐乳发酵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分解蛋白质的是蛋白酶,分解脂肪的是脂肪酶。
答案:B3.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腐乳制作过程中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以防杂菌污染解析:一般说来,做腐乳所用的豆腐含水量应为70%左右,含水量过大,不易成形。
答案:B4.下列有关腐乳制作中的卤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卤汤是决定腐乳类型的关键因素B.卤汤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C.卤汤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并有增加腐乳营养的作用D.卤汤也有防腐杀菌的作用解析: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前期发酵是相同的,只有后期成熟因卤汤中香辛料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风味的腐乳,且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都有杀菌作用,卤汤有调味作用,但不会增加营养。
答案:C5.中国各地生产的腐乳风味不同,多带有浓厚的当地气息。
如四川大邑县的唐场腐乳以麻辣香酥见长;河南柘城的酥制腐乳则醇香浓厚;桂林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特点是块小、质地松软、橙黄透明。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A.香辛料的种类B.盐的浓度C.容器的大小D.酒糟的有无解析:盐的浓度高低,会影响腐乳的口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添加酒糟而使腐乳糟香扑鼻;容器大小不影响腐乳的风味。
答案:C6.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腐乳的制作题型一腐乳的制作原理1.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明显区别( )A.青霉B.酵母菌C.曲霉D.毛霉答案 B解析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而青霉、曲霉、毛霉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B正确。
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②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③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④将核酸分解成核苷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解析毛霉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能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②③正确。
3.腐乳自然发酵中,毛霉起主要作用的原因是( )A.在毛霉、青霉、曲霉和酵母菌中只有毛霉为孢子生殖,孢子繁殖速度快B.毛霉的孢子小,数量多,适于在豆腐上繁殖C.毛霉分布广泛,且生长迅速D.只有毛霉的蛋白酶活性高且数量比其他多答案 C解析在腐乳自然发酵中,毛霉起主要作用的原因是毛霉有发达的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生长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种群优势。
4.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这是因为其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 ) A.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答案 C解析豆腐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腐乳发酵时,蛋白质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5.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由( )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B.细菌繁殖形成C.人工加配料形成D.毛霉的菌丝体形成答案 D解析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毛霉生长繁殖于豆腐块表面,形成大量的菌丝体,进而形成一层致密的“皮”。
题型二腐乳的制作过程6.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菌种生产腐乳的B.在家庭制作腐乳过程中,不能有除毛霉外的杂菌参与,因此必须严格灭菌C.加盐腌制既可以调味,又可以避免腐乳腐败变质D.用于制作腐乳的玻璃瓶需用沸水消毒答案 B解析传统制作腐乳的毛霉可以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到豆腐上,A正确;在家庭制作腐乳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但是以毛霉为主,B错误;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盐还能够调味,C正确;用于制作腐乳的玻璃瓶需用沸水消毒,D 正确。
7.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是( )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④发酵时间⑤豆腐含水量⑥盛豆腐的容器大小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答案 C解析在腐乳制作过程中,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香辛料的用量、豆腐的含水量等对腐乳的风味和质量均可产生影响。
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其变硬,在后期制作时不会过早酥烂,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①正确;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②正确;发酵温度一般在15~18 ℃,发酵的时间要适宜,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若含水量过大,腐乳不易成形,若含水量过小,则抑制毛霉的生长,③④⑤正确。
8.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下列关于装瓶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入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B.动作要迅速小心C.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D.整齐摆放好豆腐答案 A解析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要防止杂菌污染,故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B 正确;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A错误,D正确;封瓶时,为防止瓶口被污染,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C正确。
9.豆腐上长出毛霉之后,下一步要加盐腌制,其中不属于加盐的作用的是( )A.调味B.可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C.促进毛霉的继续生长D.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答案 C解析加盐腌制时,盐既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又能抑制包括毛霉在内的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B、D正确,C错误;另外盐也是一种调味剂,A正确。
10.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中的卤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卤汤是决定腐乳类型的关键因素B.卤汤是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C.卤汤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并有加强腐乳营养的作用D.卤汤也有防腐杀菌作用答案C解析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前期发酵都是相同的,后期因卤汤中香辛料的不同,才形成了腐乳的不同风味,且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都有杀菌作用,但卤汤不能加强腐乳的营养。
11.腐乳发酵中具有防腐杀菌作用的是( )①花椒②食盐③酒④茴香⑤红霉素A.①②③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花椒、食盐、酒、茴香有防腐杀菌作用,而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不用于腐乳发酵。
12.在腐乳的实验室制作过程中,不需要严格杀菌的步骤是( )①让豆腐上长出毛霉②加盐腌制③加卤汤装瓶④密封腌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加盐腌制时,盐分抑制了杂菌的生存,这两个时期都不需要严格杀菌,①②符合题意;但加卤汤装瓶和密封腌制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严格杀菌,③④不符合题意。
13.请根据腐乳制作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加盐腌制时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盐时要控制用量,盐的浓度过高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的浓度过低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卤汤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酒精含量过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含量过低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辛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________________。
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密封,密封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蛋白酶和脂肪酶(2)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时要多一些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会影响腐乳的口味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3)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12% 腐乳成熟的时间将延长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调制腐乳的风味和防腐杀菌(4)用沸水消毒瓶口被污染解析(1)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用于腐乳发酵。
(2)加盐腌制时要注意的是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时要多一些。
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则会影响腐乳的口味,盐的浓度过低则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3)配制卤汤加酒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香辛料的作用是调制腐乳的风味和防腐杀菌。
(4)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密封,密封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14.绍兴腐乳独具特色,它采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经严格筛选,再经浸泡、冲洗、磨煮、滤渣、点浆、压坯、划坯成型,再将白坯放入竹笼后喷洒万分之二的毛霉菌种,在20 ℃左右的气温下,经5 d左右的前期发酵,即可腌制,加盐量为毛坯的30%,一层毛坯加一层盐,在室温20 ℃左右的情况下,经10 d腌制即成腌坯。
正常腌坯色泽黄亮、坚硬,四角方整,由毛霉形成一层表皮,即可装入坛中,进行后期发酵。
入坛时加入佐料即黄酒、红曲酱、酱籽及花椒等,用荷叶封口后堆叠,经5~6个月即可成熟。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总结出腐乳的制作流程图:制腐乳坯→①→加盐腌制→②→密封腌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腐乳的制作原材料是什么?____________。
其中哪种有机物含量比较高?____________。
毛霉可利用所产生的酶将其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腐乳时用含水量为________左右的豆腐较适宜;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腐乳的后期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能防止杂菌生长,利于后期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完成了腐乳制作,则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评价腐乳的质量。
答案(1)①让豆腐上长出毛霉②加卤汤装瓶(2)黄豆蛋白质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3)70%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4)腌制中的盐、卤汤中的酒、香辛料以及瓶子消毒和装瓶密封时用酒精灯火焰处理瓶口等,都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5)色泽、口味、块形解析(1)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2)腐乳制作的原材料是黄豆,其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3)制作腐乳时用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较适宜;用盐腌制时,如果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而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