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
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的监测内容及应用解决方案

农业⼤棚环境监控系统的监测内容及应⽤解决⽅案农业⼤棚环境监控系统的监测内容及应⽤解决⽅案1.前⾔1.1国内外农业温室⼤棚系统的现状我国是⼀个农业⼤国,⽬前在⼴⼤农村,农业温室⽐⽐皆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式逐步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式向现代集约型经营⽅式转变,农业科技⽰范园,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和⾼新科技应⽤的⽰范窗⼝,应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温室的结构档次在逐步的提⾼,建设⼀种可提⾼温室内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产成本,减轻⼯作⼈员劳动强度的农业温室⼤棚智能监控系统,是⼴⼤温室作物⽣产⼈员的迫切需求。
⽬前,虽然也有不少单位或个⼈引进了⼀些国外的计算机智能监控系统,如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施肥灌溉监控系统,⼯⼚化育苗智能监控系统等,这些系统真正实现了温室控制的智能化和⾃动化,但往往存在投资过⼤.系统维护不⽅便等各种发展制约瓶颈,再者就是要求温室的管理操作⼈员本⾝有较⾼的⽂化素质和较丰富的⼯程技术经验,⽬前我国⼴⼤农民还不具备,这也限制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的推⼴应⽤。
开发低价位、实⽤型的农业温室⼤棚智能监控系统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动化、智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很⼤的市场潜⼒。
据调查,⽬前市场上迫切需要的是⼀种低成本、操作使⽤简便的实⽤农业温室⼤棚智能监控系统。
针对这⼀要求及我国⽇光温室量⼤、⾯⼴的特点,研究⼀种既符合我国农业⽔平实际⼜适合农民经济承受能⼒、技术上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农业温室智能集成监控系统是⾮常必要的。
智能化农业温室⼤棚是集农业科技上的⾼、精、尖技术和计算机⾃动控制技术于⼀体的先进的农业⽣产设施,是现代农业科技向产业转化的物质基础。
它能营造相对独⽴的作物⽣长环境,彻底摆脱传统农业对⾃然环境的依赖性。
⽬前,计算机监控在农业温室⼤棚种植中得到了越来越⼴泛的应⽤,并正在成为农业温室⼤棚监控的核⼼。
智能化农业温室⼤棚研究是当今兴起的⼀门横跨⽣物学、计算机科学、电⼦科学、机械设计和环境控制等⼏⼤学科的综合了多种⾼新技术的边缘学科。
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y nf 94 @si a O u ei 5 n .C Mo
.
1 6. 0
维普资讯
20 0 6年 8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8期
所 以 ,笔 者 在 模 糊 控 制 理 论 的基 础 上 ,研 究 了模 糊 控 制 技 术 ,建 立 模 糊 控 制 器 。 该 控 制 器 以 各 个 环 境 参 数 为 输 入 ,进 行 模 糊 处 理后 , 向执 行 电机 发 送 控
收 藕 日期 : 2 0 —1 - 6 0 5 2 0
2 客 户 端 计 算 机 节 点 的 设 计
客 户 端 计 算 机 是 整 个 系 统 与 生 产 管 理 人 员 的 交 互 工 具 。生 产 管 理 人 员 利 用 计 算 机 查 询 系 统 内各 个 节 点 的 状 态 ,获 取 各 路 传 感 器 的信 号 , 以便 做 出
相 结 合 , 以增 加 稳 态 控 制 性 能 。
式 智 能 控 制 系统 。 CN 总 线 的优 点 是 支 持 多 种 方 式 A 工 作 , 系统 中 任 意 节 点 均 可 在 任 意 时 刻 主动 地 与 其 它 节 点 互 通 信 息 ,支 持 点 对 点 、一 点 对 多点 和 全 局 广播方 式接收/ 发送 数 据 。 采 用 总线 仲裁 技 术 , 它 根 据 节 点 的 优 先 级 来 避 免 总线 冲 突 。 由总 线 上 的 智 能
现 温 室 环 境 参 数 控 制 过 程 的智 能 化 。 关 键 词 : 园艺 学 ;温 室 环 境 控 制 系统 ;设 计 ;CN总 线 ;模 糊 控 制 ;P D 制 A I控 中 图分 类 号 :¥ 2 .;S 2 6 53 1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 1 8 (0 60 - 0 0 — 0 0 3 8 X 2 0 )8 1 6 3
我国几种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架构方案

20 0 6年 5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5期
我 国 几 种 温 室 环 境 控 制 系 统 的 架 构 方 案
白春 雨 ,时 玲 ,张 亚 静 ,何 根 旺 ,
(. 1 云南 农 业 大学 工程 技术 学 院 ,昆 明 6 0 0 ;2 太 原 理 工 大学 机 械 工程 学 院 ,太 原 521 . 002) 3 0 4
图 2所 示 。这 种 系 统 所 有 性 能 都 集 中 在 单 片机 上 ,
1 温 室 环 境 控 制 系 统 模 式
1 1 基 于 P C 的 温 室控 制 系 统 . L 基 于 P C 可 编 程 逻 辑 控 制 器 ) 温 室 控 制 系 统 L( 的
单 片 机 系统 一 旦 出现 故 障 ,整 个 系 统 都 会 失控 ,植
可 选方案 。
温 室 的 网络 化 分 布 式 控 制 。其 上 位 机 的功 能是 :介 人 互 联 网 、P C 采 集 数据 上 传 的 管 理 、设 定 点 的 下 L 载 、控 制 算 法 的优 化 与生 成 等 。 其 缺 点 是 投 资 大 , 基本都在万元 以上, 业用户难 以接受 。 农
通 过 先 进 的 现场 总线 技术 ,可 实 现 多 台 P C L 、多 个
收稿 日期 :2 0- 40 0 5 0— 6 作 者 简 介 : 白 春 雨(1 8 -)男 , 西 朔 州 人 , 士 研 究 生 。 E m i ) 91 , 山 硕 (— a l
s bc @1 .C B。 x y 26 O
线 复 杂 ,可 靠 性 差 ,故 障率 高 ;且 信 号 的 输 人 、输
出一 般 为模 拟 量 或 开 关 量 , 自动 化 程 度低 。 由于 温 室 控 制 环 境 噪声 大 、环 境 恶 劣 。单 一 的 C U控 制 系 P 统 难 以达 到 预 期 的控 制 效果 。 现 在 已 很 器 卜— 执行 机 构 .
priva温室控制原理

Priva温室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实现温室环境控制的先进技术。
其控制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感器数据采集:Priva温室控制系统通过安装在温室内的多种传感器来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
这些传感器会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2. 数据分析与决策:温室控制系统使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算法和模型,将环境数据与预设的目标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来调整温室内的条件。
3. 控制执行: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Priva控制系统会通过自动化设备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这些设备包括加热装置、通风设备、灌溉系统、光照调节器等,它们可以向温室提供合适的热量、湿度、CO2浓度和光照等。
4. 反馈和调整:温室控制系统通过再次监测环境数据,收集控制操作后的反馈信息。
如果环境参数仍然偏离预设目标,系统将进行自动调整,并不断优化控制策略,以使温室环境保持在理想的状态。
总的来说,Priva温室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分
析、控制执行以及反馈调整的过程,实现对温室环境的精确监测和自动化调控,以提供最佳的种植环境和最大限度地优化植物生长条件。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

本课题运用STC89C52单片机、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M4QA045电动机、ULN-2003A集成芯片、湿敏电阻,以及四位八段数码管等元器件,设计了温湿度报警电路、M4QA045电机驱动电路、电热器驱动电路,实现了温室大棚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和报警系统,解决了温室大棚人工控制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且费时费力、效率低等问题。
该系统运行可靠,成本低。
系统通过对温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参量的采集,并根据获得参数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达到了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的目的。
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的产量,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STC89C52单片机、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ULN-2003A集成芯片、温室、自动控制、自动检测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1.2选题的现实意义第2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2.1系统硬件电路构成系统整体框图§2.1.2系统整体电路图§2.1.3系统工作原理§2.2温度传感器的选择§2.2.1 DS18B20简介§2.2.2 DS18B20的性能特点§2.2.3 DS18B20的管脚排列§2.2.4 DS18B20的内部结构§2.2.5 DS18B20的控制方法§2.2.6 DS18B20的测温原理§2.2.7 DS18B20的时序§2.2.8 DS18B20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3单片机的选择§2.3.1单片机概述§2.3.2 AT89C2051芯片的主要性能§2.3.3 AT89C2051芯片的内部结构框图§2.3.4 AT89C2051芯片的引脚说明§2.3.5使用AT89C2051芯片编程时的注意事项§2.4 RS-485通信设计§2.4.1串行通信的分类§2.4.2串行通信的制式§2.4.3串行通信的总线接口标准§2.4.4 RS-485的硬件设计§2.5小结第3章系统软件的设计§3.1系统主程序§3.2系统部分子程序§3.2.1 DS18B20初始化子程序§3.2.2 DS18B20读子程序§3.2.3 DS18B20写子程序(有具体的时序要求) §3.2.4 DS18B20定时显示子程序§3.2.5 DS18B20温度转换子程序§3.3 DS18B20的流程图第4章总结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湿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基于PLC系统下的大棚温湿自动智能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大棚温湿自动控制系统摘要:讨论了在温室控制中引入PLC技术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特点、组成、硬件设计、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及通信问题。
分布式的控制结构,使各子系统相对独立,管理与控制功能分开,易于实现群控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且易于扩展。
系统成本低廉,性能稳定,通用性好,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温室大棚;PLC;集散控制;温湿控制Title Design the agricultur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glasshous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Abstract:The method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composed by PLC technology in glasshouse control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t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constitutes,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 real - time dynamic surveillance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system.The distributed control structure makes all sub - systems independent relatively , separates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unction , and easy to realize the swarm control management , greatly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and expandable of the system. It has the characacters of low cost , stable function , wide adoptability , etc , which matches the conditions of China and has charming application foreground.Keywords:Glasshouse agriculture; PLC;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warm control management目录引言 (1)一研究背景 (1)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2 系统概述 (2)2.1系统设计任务 (2)2.2系统总体设计 (2)2.3 系统工作原理 (7)2.4 温湿度传感器 (8)3 系统硬件设计 (9)3.1 PLC简介 (9)3.2 总线简介 (9)3.3电磁阀的简介与安装 (10)3.4湿度传感器 (13)3.5温度传感器 (14)3.6 喷灌系统的设计 (15)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4)图1 (25)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的设施园艺绝大部分用于蔬菜生产。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介绍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介绍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介绍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是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光照以及风速、风向、雨量等气候因素,来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同时对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种营养元素进行动态的配方管理。
托莱斯智能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信息采集信号输入部分,它包括室内、室外温度、湿度、CO2浓度及光照等;
二是信息转换与处理部分,主要功能是将采集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标准量信息进行处理,输出决策的指令;
三是输出及控制部分,控制风机、喷雾系统、遮阳系统及窗的开关等系统,使作物的生长实现车间化的生产控制过程。
托莱斯智能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优点:
A:实时监控:分为自动监控、手动监控、视频监控、监控采集设置
B:信息管理: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对比分析、报警信息查询等。
C:设备管理:可以远程设定风机、天窗、湿帘等农业电气设施的工作状态。
D:系统设置:可设定各传感器参数报警区间阀值
E:专家系统:为种植户提供植物生理、病虫防治,水肥浇灌等方面科学种植的指导
F:用户管理:可查看所有系统登录账户的情况及登录记录以及新增不同权限用户。
托莱斯智能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采集温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与预设值作比较,有不相符合的情况则启动相关设备调节温室温度。
智能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使温室大棚种植管理智能化
调温、精细化施肥,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人力、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
温室中光照度的实时检测及自动控制系统之欧阳治创编

201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温室中光照度的实时检测及自动控制系统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F110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讲师年月日摘要温室大棚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设施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突破了传统农业种植受地域、季节、气候、自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为农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而光照作为植物生长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农作物制造养分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温室小气候的主导因素。
因此,使用光照度计对温室大棚里的光照度进行测量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采用PWM调光技术,完成了温室中光照度的实时检测及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并用Proteus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做出了实物模型。
通过对本设计系统进行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测量精度高,不仅实现了温室大棚中光照度的测量的需求,还能对温室内光照进行有效的监控。
关键词:温室光照度检测光照度控制 STC89C52 PWM目录摘要I1 绪论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 1.2 国外研究现状21.3 国内研究现状31.4 本设计主要内容42 方案分析62.1 光照传感器的方案分析62.2 调光方式的方案分析73 硬件设计93.1 硬件选型及电路设计93.2 版图设计154 软件设计164.1 软件流程图164.2 程序调试174.3 仿真分析18结论23致谢24参考文献25附录:程序代码28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农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良好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和生态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温室技术的出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了农业的高效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作者:————————————————————————————————日期: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摘要针对农业环境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分布式智能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
该系统体系结构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仪的主从式结构,系统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农业温室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温室内外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为农作物创造最优化的生长条件。
实时多任务系统使系统的通信,环境参数采集,控制可以同时进行:由于现场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依靠精确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本系统采用存储大量现场经验和知识的专家系统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采用专家系统从理论上去验证和分析系统,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降低了开发难度。
系统硬件主要由环境因子实时监测模块、智能决策模块组成。
软件部分采用COM组态方式实现,包括数据库管理模块、人工控制模块等几部分构成,具有操作简便,可靠性高,便于升级扩充等特点,已实现产品化。
本系统软件采用组态方式实现,文中介绍了如何利用COM来实现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组态软件。
传统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的分布式软件模型的要求,组件化的程序设计思想是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洼,可扩展性而出现的。
组态软件则是为了满足控制系统现场情况的多变性而出现的。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减少控制软件设计中的重复劳动,所以控制软件设计成为组态方式成为一种趋势。
利用COM的思想,采取模块包装的方式来实现组态软件使得这样的软件能够直用于不同的控制系统。
关键词:温室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组态软件单片机1绪论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加强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为主体的农业高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是下个世纪我国农业领域能否掌握科技进步主动权的关键。
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是促进我国农业高科技研究开发及其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
温室设旌的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能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温室内的高温、高湿作业环境,又需要作业的自动化技术。
随着温室面积的扩大以及自动化装备的应用,如何进行温室的群管理,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环境的精确控制成为目前研究的关键问题。
针对温室环境的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管理技术、温室群管理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应用,并正向无人化方向发展。
.从计算机局域网到互联网,已形成了世界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由于信启.资源量大、更新传递速度快、遍及世界各地等特点,近年来它的应用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同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近几年来,随着低价格、高性能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低价格和高速度,人们在寻求将温室的计算机检测控制信息形成网络化,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实现温室群的高效率栽培管理,环境控制的精确化、节能化以及设备成本的降低。
本文主要介绍并分析远程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在温室环境控制上的应用。
国外研究现状温室设施使用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技术可实现设施环境检测和控制,即在远离温室现场的场所,通过网络进行温室设施的温度、湿度等设施环境的确认.也可以变更加温器等环境控制没各的设定值。
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可以自动通报到牛产者的电话或者传呼机上,远程进行紧急处置。
使用该技术主要有以下的优点:1)可以利用网络的高效率管理,实现分敞控制功能,使坏境均匀化、节能.实现精确控制。
2)降低设备成本,节省人力。
3)实现温室的群管理。
日本的四国电力集团丌发了“OPENPLANET(简称OP)”这一适合于双方向的远程监视控制系统。
陔系统主要由检测控制用LAN、信息采集单元、数据记录单元、分散控制器、OP服务器计算机等组成。
由软件编程做成的模拟实物机器的“虚拟机VM”,可以在网络间任意传送。
用PC机或PDA及移动电话可以把这个“虚拟机”呼出来进行操作。
OPENPLANET技术让“无论何地,分昼夜,只要机网相联,便能遥控自如”的构想变为方便易行的现实。
该系统可以实现温室的群管理。
结合人工智能及其专家系统领域的研究优势.采用中央控制计算机与单片机智能控制器的主从式体系结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农业温室专家系统,研制了了这套分布式智能型温室控制系统。
系统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实行实时控制.多任务的控制方式提高了温室系统的灵活性,高精度传感器保证了控制精度;分布式体系结构使得控制部分与温室部分可以分离丌宋,两者通过一根总线进行多讥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使得系统能够很方便的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或昔手动控制。
1.系统软件采用组态化设计。
由于控制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温室数目,温室设备种类的变化,对温室控制软件有着更好的要求,即要求它能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软P旧l态。
组件化程序设计方法强调真正的软件重用和高度的互操作性.它侧重于组件的产生和装配,这样使得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的现场状况,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束预制软件,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重用性。
2.温室控制系统的特点及结构2.1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特点智能温室控制主要是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胍速、风向、雨量等气候因子,基于温室专家系统和用户参数设定,通过一些控制措施米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因子,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合适温室生态环境(该环境是按不同作物生长的要求进行统筹优化后制定的),即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制定出检测标准,通过对温室环境的实时检测,将测得参数进行比较后自动调整温室各个控制设各状态,以使各项环境因子符合既定要求。
目前对温室环境控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单因子控制和多因子综合控制。
(1)单因子控制是相对简单的控制技术,在控制过程中只对某一要素进行控制,不考虑其它要素的影响和变化(2)多因子综合控制也称复合控制,可不同程度弥补单因子控制的缺陷。
该种控制方法根据作物对备种环境要素的配合关系,当某一种要素发生变化刑,其它要素自动做出相应改变和调整,能更好地优化环境组合条件.是温室控制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由于控制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温室数目,温室设备种类的变化.对温室控制软件有着更好的要求,即要求它能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软件组态。
能够把大部分的开发工作集中在用户提出项目需求之前进行,这样可以保证用户提出需求或者调整需求后迅速生成或者改动系统。
通过组态系统的实现.可以降低项目承接后的软件开发工作量,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测试以及软件的易用性进行改进。
2.2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各部分功能按照系统要达到的控制目的,温室控制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1)信号采集输入部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风向、雨量等环境因子的捡测:2)信号转换与处理部分:将采集的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和操作人员可识别的量,并由汁算机进行相关处理;3)输出及控制部分:控截风机湿帘、遮阳网、窗的丌关等系统。
4)灌溉控制:包括定时灌溉,时间由控制室调整制定.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温室内进行手动控制灌溉系统的各个部分功能和关系如下:1)计算机为管理机,完成参数设置、数据存储、处理及管理功能。
2)每个温室具有灌溉控制和气侯控制2个从机。
3)从机为控制机,采用单片机系统,直接实现各个模块的控制功能,并能在主机关机的条件下实现所有的控制功能。
4)串行通信采用RS一485接口实现一对多通信,主要是主机向从机发送控制参数,从机将现场采集数据传给主机。
5)数据采集实现对传感器及运行设备的检测。
6)控制器及其设备根据系统输出的信号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
输入输出部分包括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将采集的信号转换后输入到从机.输出模块将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控制器及其设备部分。
系统组成及硬件实现过去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上采用了主机一终端模式(Host—TerminalMode),该模式通过一个主机作为控制中心,负责对其它各子系统进行控制管理,该种模式不灵活,且投入较大。
我们的温室控制系统由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控制仪组成,一台计算机与多台单片机进行实时通汛,用户通过上位机对温室进行监控以及控制。
计算机与控制仪之间采用RS485总线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使得数据传输准确,快速。
目前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该控制系统采用了所i胃服务器一客户模式。
所谓分布式系统是指在整个系统中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中心处理系统,而是由许多分布在各温室中的可编程控制器组成,每一个控制器连接到中心监控计算机上。
由每个子处理器处理所采集的资料并进行实时控制,而由主处理器存储和显示子处理器传送来的资料,主处理器可以向每个子处理器发送控制设定值和其它控制参数。
本系统采用了分布式的体系结构,采用一台计算机控制多台控制仪,系统之间通过串口总线进行通信。
计算机通过与控制仪通信获取温室环境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里面预制的专家系统对温室进行实时多任务控制。
专家系统包含了温室模糊控制算法,PID调节算法,经验系数等数据。
每一个控制仪控制一个温室,控制仪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和现场调节等功能。
控制仪包含了采集,控制等电路,采用微控制器实现,而且外扩的键盘和LCD使得可以在现场直接观测系统运行状况,并且做出适当的调节。
控制仪外扩存储器,可以储存运行参数及保存历史数据,使得控制仪可以独立于计算机工作以及针对历史数据进’亍相应的系统调整,数据查错等处理。
总结本文采用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温室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使得系统的多个决策可以并行的运行,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反应速度;存储大量现场经验和知识的温室专家系统的采用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实用性,可靠性;软件组态的方式可以让软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温室系统中,减少了重复编码工作,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温室控制系统使用了一台微机作监控服务器,多台由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室智能控制器分别控制多个温室。
使用语言开发了控制器C5I软件和通信程序,监控服务器监控软件是在Windowsxp环境下、VisualC.+6.0平台上开发的,通信程序使用Ms comm控件编写,最终灵活地实现了周期性数据采集和非周期性人工干预两种通信方式的完美结合,通信效果相当理想,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建议1)分布式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必须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前进,即系统模型需要演进;2)智能传感器的改进:目前系统使用的传感器已经能够满足设计温室控制的需要,为了能够对温室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是很有必要的了;3)丰富上位机的管理功能:由于实际应用的要求,目前的管理软件的功能主要是数据的采集,同济以及温度管理等与温湿度环境参数控制,随着控制设备的增多,还需鉴根据用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4)不断完善控制策略,不断将专家的管理经验加入到控制策略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