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选择的故事
任选两种动物或植物写故事

任选两种动物或植物写故事
故事一:小鸟与大树
从小,小鸟便在大树上生活。
它喜欢在树枝上跳跃、歌唱,感受着大树的温暖和安全。
大树也很喜欢它,每当小鸟唱歌时,大树的枝叶也似乎在跟着舞动,看起来非常的欢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鸟发现大树不再像以前那样茂密,树枝也逐渐枯萎,树叶也变得稀疏。
它担心大树会死亡,于是决定去寻找帮助。
经过一番寻找,小鸟找到了许多同伴,它们一起在大树周围植树造林,为大树收集营养,为树根供水,还巧妙地防止了风雨侵扰。
在小鸟和它的朋友们的努力下,大树逐渐恢复了生气,树枝长出了新的叶子,树上也重新有了鸟儿的歌声。
小鸟心里高兴极了,因为它愿意为大树做一切它力所能及的事情。
故事二:狮子与羚羊
狮子和羚羊是大草原上的两个物种,它们经常发生争斗。
狮子以它的力量和速度著称,而羚羊则以它的机智和灵活著称。
一天,狮子受到了伤势,它的速度受到了影响,也找不到食物来充饥。
羚羊看到了狮子的困境,于是主动过来帮助它。
羚羊给它找来了食物,为它缝合了伤口,照顾了它一段时间。
狮子深深地感激羚羊的帮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从那时起,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和谐,它们经常一起巡视大草原,分享各自的故事。
狮子也变得更加自觉地狩猎,不再伤害无辜的动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看似天敌的物种,也可以相互关爱,相互扶持。
只要我们心存善良,愿意帮助别人,那么我们就能和平地共处。
公主和侍卫的生死抉择

公主和侍卫的生死抉择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了——公主爱上了侍卫,国王对此极力反对,欲杀待卫,公主以绝食抗争,国王作了让步,给了侍卫一个生死抉择:他让侍卫在两扇分别关着一头饥饿凶猛的狮子和一位全国最为年轻美丽的少女的门前作出选择。
如果选择的是关着狮子的门,待卫将被狮子吃掉,如果选择的是关着美女的门,待卫必须娶她。
侍卫知道门后的东西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不知道哪扇门里关着的是什么。
在作出选择前,国王允许公主(公主知道哪扇门里关着的具体是狮子还是美女的秘密)与待卫见面,但不允许二人说话。
待卫站在两扇门前,看到知道秘密的公主用眼神暗示了其中的一扇门,他该如何选择?据说很多恋人会用这个故事来考察对方。
很多心理学、管理学、博奕论的教材也会用这个故事来作案例分析。
公主有两种选择:A、坚守爱情,宁要待卫死也不接受待卫另娶她人;B、放弃爱情,保住待卫的生命。
待卫也有两种选择:Ⅰ、坚守爱情,宁死也不另娶她人;Ⅱ、放弃爱情,保命要紧。
把两人的选择合起来,就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A—Ⅰ、A—Ⅱ、B—Ⅰ、B—Ⅱ、A或者B——Ⅰ或者ⅡA—Ⅰ、B—Ⅱ的情况下作出选择是容易的。
这时,二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并且他们之间知道二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公主只要示意关着狮子的门,待卫就会毫不犹豫的按公主的示意作出选择,为爱赴死(得到A—Ⅰ的结果);或者公主只要示意关着美女的门,待卫就会按公主的示意作出选择,“爱情诚可贵、活命更要紧”(得到B—Ⅱ的结果);A—Ⅱ、B—Ⅰ的情况就有些复杂了,二人的目标不一致了,并且他们之间知道二人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这时公主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就必须想办法通过暗示让侍卫做出错误的选择,而侍卫想达到目标,就必须识破公主的暗示。
A或者B——Ⅰ或者Ⅱ的情况就更复杂了,互相都不知道对方的目标,侍卫选择死,但他可能觉得公主希望他生,他会认为公主暗示的是美女之门,所以他反而会选择另外一扇;而如果反过来,公主相信侍卫会以死抗争,也相信侍卫知道自己不愿意他死,所以为了救他故意指给他狮子之门……侍卫的理解难度远比表述难度大得多。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人参姑娘和山娃的故事

今天我要和大家共享的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一个经典故事——人参姑娘和山娃的故事。
这个故事源自我国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奉献和命运的动人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解读这个神话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背后蕴含的道德与智慧。
一、人参姑娘和山娃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生活着一个名叫山娃的小伙子。
他生性纯朴善良,勤劳勇敢,和睦守规,深受村里人的喜爱。
而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仙气飘飘的小山峰,山峰上生长着一株仙草——人参。
这株人参是天地间的灵草,传说中只有吃了它才能长生不老,保持永恒的美丽与智慧。
山娃和人参姑娘的相遇,让一段传奇就此展开。
在一个初春的清晨,山娃去山上采草药时不慎踩坏了人参的根茎。
人参精灵——人参姑娘露出原形,她美丽绝伦,温婉娴静,一袭白衣如雪,仿若裙仙之主。
而山娃被她的美貌和神秘所吸引,因此起了念想。
他和人参姑娘成了好朋友,每天一起玩耍、聊聊,渐渐地,他对人参姑娘产生了爱慕之情。
然而,人参姑娘却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这个天生的使命始终放在心头。
她深知自己只有在山上吸取日月精华,吃了人参仙草才能长生不老,保持永恒的美貌和智慧。
于是,一天,她离开了山娃,离开了这个生活在尘世间的世界,回到了她原本属于的仙界。
人参姑娘离去后,山娃整日思念她,他辗转反侧,食不甘味,病倒在床。
这时,一个道士告诉他:人参姑娘因为不忍心一直欺骗山娃,所以放弃了长生不老的机会,选择了回到仙界。
山娃得知真相后,决定放弃寻仙长生的幻想,回到现实中努力奋斗。
二、深度评估与主题探讨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以人参姑娘和山娃之间的爱情为主线,探讨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命运的抉择。
人参姑娘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保持美貌和智慧,而山娃则追求平淡的生活,幸福的家庭。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命运的留恋。
从浅层次来看,人参姑娘和山娃的故事可以引发读者对爱情与命运的感慨。
博弈论经典例子(27)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有许多应用,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占有更多资源者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
“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博弈论模型。
笼子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笼子很长,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
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份的猪食进槽,但是按按钮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份的猪食。
问题是按钮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按按钮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
如果大猪先到,大猪呼啦啦吃到9份,小猪只能吃到1份。
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份,小猪吃到3份。
如果小猪先到,小猪司以吃到4份,而大猪吃到6份。
“智猪博弈”的具体情况如下:如果两只猪同时按按钮,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进7份,得益5份。
小猪吃进3份,实得1份;如果大猪按按钮后跑向食槽,这时小猪抢先,吃进4份,实得4份,大猪吃进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猪等待,小猪按按钮,大猪先吃,吃进9份,得益9份,小猪吃进l 份,但是付出了2份,实得-l份;如果双方都懒得动,所得都是0。
比较以上数字,我们知道“等待”是小猪的优势策略,“按按钮”是小猪的劣势策略。
现在来看大猪。
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优势策略,大猪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1份不得;按按钮,得到4份。
所以“等待”就变成了大猪的劣势策略(注意,是现在才变成劣势策略)。
因此就得到“智猪博弈”的结局: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的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会不知疲倦地奔忙于按钮和食槽之间,小猪只是坐享其成地等待,每次都是大猪去按按,小猪先吃,大猪再赶来吃。
“智猪博弈”有许多应用,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占有更多资源者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
欧佩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成员的生产能力各不相同。
沙特阿拉伯的生产能力远远超出共他成员。
同属一个同盟的大成员和小成员,他们的作弊激励是不是一样大?为了简化这个问题,我们只看一个小成员,即科威特。
假定在合作的情况下,科威特应该每天生产100万桶石油,沙特阿拉伯则生产400万桶。
博弈论66个经典例子之六

博弈论经典例子一、囚徒困境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
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
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
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
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
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二、旅行者困境两个旅行者从一个以出产细瓷花瓶著称的地方旅行回来,他们都买了花瓶。
提取行李的时候,发现花瓶被摔坏了,于是他们向航空公司索赔。
航空公司知道花瓶的价格大概在八九十元的价位浮动,但是不知道两位旅客买的时候的确切价格是多少。
于是,航空公司请两位旅客在100元以内自己写下花瓶的价格。
如果两人写的一样,航空公司将认为他们讲真话,就按照他们写的数额赔偿;如果两人写的不一样,航空公司就认定写得低的旅客讲的是真话,并且原则上按这个低的价格赔偿,同时,航空公司对讲真话的旅客奖励2元,对讲假话的旅客罚款2元。
为了获取最大赔偿而言,本来甲乙双方最好的策略,就是都写100元,这样两人都能够获赔100元。
可是不,甲很聪明,他想:如果我少写1元变成99元,而乙会写100元,这样我将得到101元。
何乐而不为?所以他准备写99元。
可是乙更聪明,他算计到甲要算计他写99元,于是他准备写98元。
想不到甲还要更聪明一个层次,估计到乙要写98元来坑他,于是他准备写97元……大家知道,下象棋的时候,不是说要多“看”几步吗,“看”得越远,胜算越大。
博弈小故事——精选推荐

警察与小偷警察抓到两个小偷,或者罪犯.对其中一个A说,你有两种选择,坦白或不坦白.但是有三种结果: 1,你坦白,判3年2,你不坦白,那位B,也不坦白,那么你们俩都判1年3,你不坦白,但是那位B坦白了,那么你将被判10年.那么最后会怎样呢?A和B都会选择坦白.因为他们都会担心做10年.那么这个3年是博弈论设计的叫均衡点.如果罪犯都能较配合的坦白,对警方有好处,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
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
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零和游戏原理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两难选择的故事例子

两难选择的故事例子
马丁是一位旅行者,他要跨过一条河到达另一侧,但是只有一叶小舟,而舟里只够载两个人。
正当他心烦意乱地思考着该如何抉择的时候,他和走廊另一端看见了一位老人和一位年轻少女。
来到这条河的时候,马丁发现其实有三个人需要跨越这条河,而小船只够两人坐。
马丁感到十分困惑,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于是他决定把船划到老人身边,对这位老人说道:“请您上船,我会把您载到对岸去。
”老人看了看马丁,点点头,就上了船。
随后,马丁又来到年轻少女跟前,说道:“我看您不是老人,您应该有更多的力量来渡过河,所以请您留下来帮助老人渡河吧!”年轻少女犹豫了一下,把脸朝下,感觉十分惭愧,就把马丁叫走了。
最后,马丁勇敢地划着小船,独自跨越了河,然后把船还回去,给那位老人和年轻少女一个惊喜。
马丁的故事揭示了,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面临两难选择,要么给自己一个机会,要么给他人一个机会。
通常我们会在两个选择之间犹豫不决,从而变得无能为力。
但是,有时在两种可能性都存在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看出勇敢和同情心,以及一颗无私的心。
尽管有两难的选择,只有你的真心,才能够带你去得到胜利。
两难选择的故事例子

两难选择的故事例子经过多年的人生体验,不论是张三还是李四,甚至是普通的游客,都会遇到这样的状况:“这时候,我只有两种选择,但是我无法取舍。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而且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解决途径。
以张三为例。
他是一名非常有担当的上班族,很少会有这种二选一的状况。
然而,有一次,他却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选择:买一台新计算机,还是把这笔钱拿去安排自己的旅行?张三明白自己面临的状况,他感到有些矛盾:一方面,作为上班族,他渴望拥有一台新的计算机,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另一方面,他也十分期待去放松一下,享受一次轻松惬意的旅行。
于是,他开始反思,仔细审视自己的情况。
他发现,自己工作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负担得起旅行的费用;而购买一台计算机也是可行的,西门子的最新计算机售价也不过800元,而旅行的开销却远比800元要高得多。
这时,他突然明白:自己面临的是一个完全可解决的“两难选择”!以此为契机,张三终于把自己最终的决定抵达:他决定把这笔钱花在旅行上,而日常办公工作则暂时用现有的计算机完成即可。
张三很乐观,也非常满意自己的决策:旅行固然是实用的,但更重要的是,旅行能够让他获得身心的放松,这对于某种程度上改善他的精神状态来说,将会是一种有益的投资。
与张三的遭遇不同的是,李四的情况则相对更为复杂,他也面临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他收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与此同时,他也准备好了另一份更有关系的志愿者工作,虽然后者薪水较低,但工作内容更具有挑战性,而且是他梦寐以求的。
因此,李四也需要进行一番决策思考:追求经济上的安全,还是去实现自己心仪的梦想?这就是他面临的两难选择。
最终,李四最终做出了选择:他先接受了高薪的工作,但他也把志愿者的职位留下,当他有时间的时候,再继续工作。
这也正是李四最为聪明的选择,虽然高薪的工作能够让他获得稳定的收入,但他也可以自由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剩余的时间可以用于安排志愿者的工作,从而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和被他人接纳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选择的故事
上帝给两个人各一粒种子,并许诺说:“三年后,谁培育出人间最大的花朵,以至于我在天堂都能观赏,谁就能获得飞翔的机会。
”
甲立即揣着种子出发。
他发誓要找到世上最肥沃的土壤,最优良的气候条件。
乙没有出发。
因为他觉得脚下的土地蛮不错,随手将种子种入土中。
一个月后,种子发芽、长大、开花了。
那花很平常,既不大,也不奇。
乙没有放弃,而是精心培育、守护。
第二个月,他收获了几十粒种子。
然后,他将种子全部种入附近的土地中。
此时的甲,已走了很远。
乙的种子们又开花了,依然是平常的花朵,只是颜色多了两种。
乙很高兴,他像园丁一样关怀着这种花。
不久,他收获了一小袋种子,并立即将种子播撒在更大的范围。
此时的甲,杳无音信。
乙的种子们又开花了,依然是平常的花朵,但出现了一些变种,颜色也更加多样。
乙很兴奋,他估计奇迹就蕴藏其中。
不久,他收获了数袋种子。
为了更广泛地播种,乙爬上附近的山头,把种子撒向四面八方。
两年过去了。
甲走遍天涯海角,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土地,因为再好的土地都有些可疑,似乎仍有更神奇的土地在遥远的地方召唤他。
因此,他的那粒种子一直揣在怀中,无处发芽。
而此刻乙所在的地方,已是漫山遍野的花朵了。
这些花朵形态各异,多姿多彩;虽然没有一朵堪称大花,但乙不感到失望,因为种花本身的乐趣令他欣喜不已,充满创意,他更加投入这项工作了。
第三年春天,上帝站在天堂的大门边,看见人间有一朵硕大无比的花,乙正在忙忙碌碌。
上帝还看见甲依然揣着种子到处奔波,像个投机分子。
这时候,乙感觉自己身轻如燕……他抬头看见上帝的微笑,于是他像展开了翅膀一样在空中翱翔……
------------
故事中的两个人对上帝的要求分别做了不一样的选择,甲选择怀揣种子一直在寻找最肥沃的土壤,一直没把种子种下去,更别说开出最大的花。
乙选择把种子就种在自己的脚下,不断的播种尝试,终于种出了最大的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妄想一步登天是非常愚蠢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历练、积累你的人生才会开出最大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