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启蒙运动)
外国文学之启蒙文学

第二节 卢梭
著作《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著名论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 于私有观念及私有财产制的产生。 《论科学与艺术》认为人类创造艺术、科学和其他文明 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包含着退步,因为这种风尚、文 明具有“邪恶虚伪的共同性”,在它的束缚下,源自人 的天性的美德不能举步,出自虚伪文明的恶性畅行无阻。 “回归自然”的口号。
基本特点
– 第一,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以自由、平等、
博爱、“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全面批判封建统 治。 – 第二,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启 蒙文学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 物进行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如鲁滨逊、汤姆·琼斯、 拉摩的侄儿、费加罗、维特、浮士德等一系列不朽的 艺术典型 。 – 第三,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 – 第四,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打破了自古以来诗 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小 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书信体、游记体、自传体、对 话体等等,以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法国的哲理小 说成就最为杰出。戏剧方面的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市民
德国:
莱辛 《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
“狂飚突进运动” 狂飚突进运动”
德国启蒙文学在十八世纪70—80年代迅猛发展。作家 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成为这一 运动的中坚。运动参加者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 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 他们受英国感伤主义和卢梭的影响,歌颂大自然,强 调感情。这个运动因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而得名。狂飚突进运动在德国促进了民族意识和个性 的觉醒,把启蒙文学推向更为繁荣的新阶段。该运动 到80年代中期之后便沉寂下来。 席勒 《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 剧” 菲迪南 露易丝 宰相 秘书
《启蒙运动》课件

《启蒙运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启蒙运动》这一历史时期。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十章“启蒙与理性”的第一节“启蒙运动概述”,详细内容涉及启蒙运动的起源、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同时分析启蒙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理念。
2. 使学生掌握启蒙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成就,提高学生的人物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的认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重点: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启蒙时期的画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画作背后的历史背景。
2. 讲解:介绍启蒙运动的起源、发展过程、核心思想及代表人物。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启蒙运动中的一则故事,让学生感受启蒙时期的思想碰撞。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启蒙运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启蒙运动》2. 内容:启蒙运动起源、发展过程核心思想:理性、自由、平等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启蒙运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启蒙运动中的两位代表人物,阐述他们的主要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启蒙运动的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启蒙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小组讨论的主题和引导5.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6.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拓展延伸的建议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于启蒙运动这一课题,难点在于理解其核心思想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第三讲启蒙主义

——《论史诗》
2.反对盲目地模拟古人
“我们可以赞美古人,但不要让 我们的赞赏变成盲从。为了更好地回 顾过去并欣赏那些他们不能加以精确 评价的古代作品,让我们不要对自然 赋予的美闭上眼睛而使我们自己和自 然遭受损失吧。”
弊端:人物性格的类型化、简单化、夸张 化;剧中情境远离观众现实处境,无法达 到教育的目的。
人物性格决定于其处境
“如果人物的处境 愈棘手愈不幸,他 们的性格就愈容易 决定。试想你的人 物所要度过的二十 四小时是他们一生 中最动荡最颠沛的 时刻,你就可以把 他们安置在尽可能 大的困境之中。”
在与普遍性情境的 对比中彰显人物性格
启蒙就是人类从他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中摆脱出来。不成熟状态是指没有别人的指导, 人就不会使用他自己的理解力。要是这当中的原 因不是因为缺少理解力,而是离开他人指导就缺 乏果断和勇气来运用它,这一不成熟状态就是人 加诸自身的了。故而,启蒙运动的座右铭就是: 敢于聪明!勇于使用你自己的理解力!(见《绪 论》19页)
3.戏剧的“情境”说
情境,即指人物性格所处的境遇 和生存的环境。
知识回顾:亚里士多德对情节与性格的认识 “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
‘性格’则占第二位。” “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
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以 来性格喜剧的弊端:
“到目前为止,在喜剧里,性格是主要对 象,处境只是次要的。……过去,人们从 性格引出情节线索,一般是找些能烘托性 格的场合,然后把这些情景串起来。…… 只要人物性格渲染过分些,观众心里就会 想这人物不是我。”
第五章第一节:启蒙主义文学概述

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的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对英国资产阶级而言, 对英国资产阶级而言,主要任 务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务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法国封建社会已腐朽不堪, 法国封建社会已腐朽不堪,尖 封建社会已腐朽不堪 锐的社会矛盾,导致1789年 锐的社会矛盾,导致 年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是启蒙运动的 标本” 中心” “标本”和“中心”。
(一)、英国 )、英国
英国的启蒙运 动是在资产阶 级取得政权之 后发生的。 后发生的。
任务: 任务: 扫除封建主义因素是英国启 蒙运动的一大任务; 蒙运动的一大任务; 同时也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 的一些丑恶现象。 的一些丑恶现象。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小说 这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 这是 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 贡献。 贡献。
第一节 概 述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 二、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 的比较 三、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四、启蒙文学发展概况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 18世纪仍然是欧洲社会、欧洲 世纪仍然是欧洲社会、 世纪仍然是欧洲社会 文化的理性调整时代。 理性调整时代 文化的理性调整时代。 18世纪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大 世纪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大 张旗鼓的进行思想启蒙和张扬 理性的时代。 理性的时代。
后者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 后者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 充满着个性解放的激情 前者则以冷静而又富有哲理的 前者则以冷静而又富有哲理的 眼光透视现实生活, 眼光透视现实生活,更能把握 其本质。 其本质。 启蒙现实主义更鲜明地表现出 启蒙现实主义更鲜明地表现出 客观性、社会性和理性的特征。 客观性、社会性和理性的特征。
发展经历: 发展经历: 1.17世纪末——18世纪30 世纪末——18世纪30年 1.17世纪末——18世纪30年 形成时期。 代,形成时期。 诗歌方面的代表:蒲柏, 诗歌方面的代表:蒲柏,英 国第一个启蒙文学作家。 国第一个启蒙文学作家。 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 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笛福 斯威夫特。 和斯威夫特。
第一节 概述(启蒙运动)

启蒙文学的基本特点4
• 4、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逐渐扬弃了 古典主义关于体裁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 而平等地广泛地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 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 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 的散文时代。为了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 蒙作家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如哲 理小说、正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 抒情小说、教育小说等。
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2
• 约拿旦· 斯威夫特(1667-1745)是一个比笛福更为激进的启 蒙主义作家。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代表作 为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作品全面讽刺、揶揄了英国的 社会现实。作者往往把讽刺的对象夸张变形到残酷甚至荒诞 的程度,与现代的“黑色幽默”有某些相通之处。 • 18世纪30年代至世纪中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进入鼎盛时期。 重要的作家有理查生、斯摩莱特和菲尔丁。前者是英国家庭 小说的开创者。作品以《帕米拉》与《克拉丽莎》最为有名。 作品常常把婚姻自主同中产阶级温和的道德说教结合起来。 他擅长以书信体的形式描写日常生活氛围中人物的心理和情 感的细腻变化,以及贯穿其中的感伤和哀惋情调,实为英国 感伤主义文学的先驱。在结构上突破了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 经历来串联多种事件的传统手法,而集中描写一个完整的事 件。斯摩莱特的作品有《兰登传》与《亨佛利· 克林克》等, 多为流浪汉小说。
欧洲其他国家的启蒙文学
• 意大利喜剧作家哥尔多尼对流行的“即兴喜剧” 进行改革,创造了“性格喜剧”、“风俗喜剧”。 代表作《女店主》。 • 俄国30年代后盛行的古典主义和80年代以后的感 伤主义文学都带有启蒙性质。罗蒙诺索夫是俄国 古典主义文学和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卡拉 姆津是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杰尔查文的诗歌创 作与冯维辛的戏剧创作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启蒙色 彩。拉季舍夫是一位贵族革命家,他的代表作 《从彼德堡到莫斯科的旅行》体现了俄国启蒙文 学所达到的思想和艺术高度。
外国文学史2

6.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1)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人物。 (2)夏多布里昂: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 《基督教真谛》 (3)斯达尔夫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又一先驱 《黛尔菲娜》《柯丽娜》 (4)乔治。桑:法国重要的浪漫主义女作家 爱情婚姻小说、社会小说、田园小说p104上数第 3段 (5)缪塞:法国“莎士比亚”
(3)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4)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 的口号; (5)夸张的手法、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 4.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 (1)“耶拿派”p100上数第2段 “大小施莱格尔”、诺瓦利斯 《雅典娜神殿》 蒂克:《民间童话集》《金发的艾克贝尔特》 (2)“海德堡”派 阿尔尼姆、布伦塔诺 《儿童的奇异角号》
(2)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p135下数第1段 5.无产阶级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毕希纳:德国早期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 《丹东之死》 维尔特:德国工人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工人诗人。 被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 人”。 《刚十八岁》《铸炮者》《我愿做一名警察总监》 6.其他国家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勒凯(瑞士):《绿衣亨利》 安徒生(丹麦):《安徒生童话》
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世界文学史上第 一部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 (2)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p134下数第2段 4.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1)代表作家作品 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 多余人: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 典型。P136上数第1段 小人物: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 社会底层的、被欺凌被侮辱者的典型。P136上 数第2段
《启蒙运动》课件

2023-10-29contents •启蒙运动背景•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启蒙运动的影响和意义•启蒙运动的局限性和挑战•启蒙运动的现代意义和价值目录01启蒙运动背景在中世纪后期,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历史背景。
封建制度衰落宗教改革的影响近代科学的兴起宗教改革的推动和教会权威的削弱,为启蒙运动的反封建和反宗教提供了契机。
近代科学的兴起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思想基础。
03历史背景0201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成为推动启蒙运动的重要力量。
社会背景资产阶级的壮大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矛盾加剧,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反封建的社会基础。
社会矛盾的加剧知识分子在启蒙运动中逐渐觉醒,成为推动思想解放的重要力量。
知识分子的觉醒文艺复兴为启蒙运动提供了人文主义和世俗化的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的影响宗教宽容的氛围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自由的环境。
宗教宽容的氛围教育的普及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传播渠道。
教育的普及文化背景02启蒙运动主要思想自由主义的发展自由主义在启蒙运动中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许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自由主义概述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强调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的影响自由主义对现代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民主、法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自由主义平等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强调人人平等,反对特权和歧视。
平等主义概述平等主义起源于启蒙运动,强调人类本质的同一性,反对社会等级和特权。
平等主义的起源平等主义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民主、法治和社会公正的发展。
平等主义的影响社会主义的起源社会主义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旨在解决工人阶级的贫困和不公问题。
社会主义的影响社会主义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工人权益、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的发展。
社会主义概述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强调公有制、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
03宗教宽容的影响宗教宽容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多元文化、宗教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发展。
十八世纪启蒙文学

《老实人》小说无情地嘲笑了为 神权和王权辩护的哲学,并以高度的 讽刺艺术,对腐朽的社会力量——贵 族、教士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其结论为:“工作可以使我们免 除三大害处:烦闷、纵欲、饥寒”, 因此,“种我们的园地要紧”。
3、狄德罗(17131784):
无神论和唯物主义 者,百科全书派的 中坚,在哲学、美 学、戏剧理论和小 说创作方面都有杰 出贡献。
首创正剧理论。正剧,又称市民剧或启蒙 剧或悲喜剧,它把第三等级的市民和平民 当作主人公来歌颂,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 主张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启 蒙思想。剧本在形式上打破悲喜剧的界限,
狄德罗的百科全书.
文学成就是三部哲理小说: 《修女》(1760),书信体,独白体。 《拉摩的侄儿》(1762),对话体哲理小说。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③启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④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 启蒙运动还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中进行。
二、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广泛而有效地宣传了启蒙思想,启 蒙运动所以这样轰轰烈烈,深入人心,在很 大程度上得力于启蒙文学。
特征: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评论生活、干预 生活,反对封建专制 2、平民精神:将资产阶级及平民作为主 要对象。 3、现实性,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美学 原则。 4、创新性,摒弃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寻求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书信体 小说、教育小说等。
大人国
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 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 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 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国王的 抨击与驳斥。
大人国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 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 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 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 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 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 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 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 船回到英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启蒙文学
• 法国18世纪反封建的浪潮最高,启蒙运动开展得 最为充分,启蒙文学也最为典型。世纪之初的勒 内· 勒撒日的创作已经显示了启蒙文学的某些特征。 作品有《瘸腿魔鬼》、《吉尔· 布拉斯》。 • 从20年代起,法国启蒙文学逐渐汇成潮流,占据 当时法国文学的主流地位。法国启蒙文学是在资 产阶级积极酝酿革命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所 以批判力度最强,最富于民主战斗精神。
第一节
概述
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文化准备。反封 建、反教会。 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 想基础。启蒙学者所崇拜的是“自然理性”,而“自 然”在启蒙学者看来就是“自由”,就是没有受封建 文明所污染的纯真和清明,就其思想内涵说,它不同 于17世纪崇尚君主王权和教条的理性主义,甚至是与 之根本对立。强调反思批判,尊崇知识。 现代文化史、现代社会的真正开端。
启蒙运动诞生的动力之源
• 1、18世纪的欧洲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 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推翻封建制度,铲除封建残 余,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已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 2、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英国工业革 命的展开。牛顿、蒸汽机等。自然科学已基本各自 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起的君主立宪政体 和代议制,英国自17世纪以来的哲学、社会科学等 进步思想文化的发展,对欧洲启蒙运动的诞生产生 了直接的影响。
英国启蒙文学
感伤主义文学 • 主体在英国。产生于18世纪后半期。他们对于 “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为崇尚感情。在创作 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 苦,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代表作家为斯泰 恩与哥尔德斯密斯。前者的代表作是《感伤的旅 行》,感伤主义因之而得名。后者的代表作是 《威克菲尔德的牧师》。感伤主义文学在诗歌领 域的代表是“墓园诗派”。因葛雷的《墓园挽歌》 而得名。 • 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狂飙突进作家以及俄国的感 伤主义文学都受其影响。
启蒙文学的基本特点4
• 4、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逐渐扬弃了 古典主义关于体裁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 而平等地广泛地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 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 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 的散文时代。为了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 蒙作家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如哲 理小说、正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 抒情小说、教育小说等。
法国18世纪上半期启蒙文学1
•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上半期启蒙文学 的代表作家。 • 孟德斯鸠(1689-1755)是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 的启蒙作家。《法的精神》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是第一部著名的启蒙 哲理小说。这部作品是法国启蒙文学的第一部重 要的文学作品和最早的哲理小说。 •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首倡者和领袖。他信奉 自然神论,但又认为“即使上帝是没有的,也必 须捏造一个”。他在戏剧创作上遵循古典主义的 原则。曾创作悲剧《俄底浦斯王》和《中国孤 儿》。伏尔泰在文学上的最重要贡献是哲理小说, 他一生共创作了26部。
启蒙文学的基本特点3
• 3、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启蒙作 家往往是启蒙思想家,特别重视文学作品在批判 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与提高人们道德素养方 面的意义。启蒙文学的批判锋芒非常明确,战斗 性较强,它们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揭露 社会上的种种不平、不合理现象,宣传自由平等 的思想。有些作品还描绘社会政治思想的图画, 唤醒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向往。 • 启蒙作家往往不注意塑造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而把正面人物作为自己的代言人,犯有“把个人 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毛病。
法国18世纪上半期启蒙文学2
• 代表作为《查第格》、《天真汉》、《老实人》。其中 《天真汉》为与卢梭的论战之作。反对卢梭的“回归自然” 之说。卢梭曾经把自己的论文《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 础》送给伏尔泰。伏尔泰回复说
• 我收到了你的反人类的新书,谢谢你。在使我们都变得愚蠢的计划上 面运用这般聪明灵巧,还是从未有过的事。读尊著,人一心想望四脚 走路。但是,由于我一经把那种习惯丢掉了六十多年,我很不幸,感 到不可能再把它拣回来了。而且我也不能从事探索加拿大的蛮人的工 作,因为我的种种疾患让我必需一位欧洲外科医生;因为在那些地带 正打着仗;而且因为我们的行为的榜样已经使蛮人坏得和我们自己不 相上下了。
法国启蒙文学的第二阶段2
• 《修女》是一部自白体书信小说,主人公是一位从修道院逃 离出来的年轻修女苏珊。她为了求得一位开明侯爵的援助, 把个人身世和当前处境以自白的方式写给侯爵。“我真弄不 懂,一个当丈夫的要这么多疯疯癫癫的女子干什么!”小说 猛烈地攻击了封建社会和宗教压迫,热烈宣扬了人人享有自 由和幸福生活的“天赋人权”。 • 《拉摩的侄儿》为一部对话体小说。马克思恩格斯称这部作 品为“辩证法的杰作”。 •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没有严整的故事结构,主要写 雅克和他的主人在法国境内漫游,二人断断续续地分别讲述 了自己的恋爱史,最后是主仆别后重逢,雅克讲完了自己的 恋爱故事。 • 博马舍(1733-1788)是法国18世纪最后一位著名的启蒙作家。 他自称是伏尔泰与狄德罗的学生。他承继狄德罗的“市民剧” 主张,创作了以费加罗为主人公的三部喜剧:《塞维勒的理 发师》、《费加罗的婚姻》、《有罪的母亲》。
欧洲其他国家的启蒙文学
• 意大利喜剧作家哥尔多尼对流行的“即兴喜剧” 进行改革,创造了“性格喜剧”、“风俗喜剧”。 代表作《女店主》。 • 俄国30年代后盛行的古典主义和80年代以后的感 伤主义文学都带有启蒙性质。罗蒙诺索夫是俄国 古典主义文学和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卡拉 姆津是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杰尔查文的诗歌创 作与冯维辛的戏剧创作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启蒙色 彩。拉季舍夫是一位贵族革命家,他的代表作 《从彼德堡到莫斯科的旅行》体现了俄国启蒙文 学所达到的思想和艺术高度。
德国启蒙文学1
• 德国启蒙文学首要的任务是要创造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文 学,为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统一而奋斗,并弘扬自我, 突出个性反抗社会的反叛精神,以促进鄙俗气十足的市民 阶级觉醒。 • 德国启蒙文学起步于20至40年代,到世纪中期开始走向繁 荣。高特舍特主要工作是在古典主义的原则下进行戏剧改 革。莱辛(1729-1781)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伟大代表,德 国民族文学的真正奠基人,现实主义美学家和剧作家。美 学著作《拉奥孔》、戏剧评论集《汉堡剧评》以及一系列 剧作把德国文学引向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使德国民族文 学终于形成。提出了“市民悲剧”的主张。《萨拉· 萨姆 逊小姐》是德国也是欧洲第一部“市民悲剧”。《爱米丽 雅· 迦洛蒂》是莱辛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一部典型的“市 民悲威夫特(1667-1745)是一个比笛福更为激进的启 蒙主义作家。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代表作 为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作品全面讽刺、揶揄了英国的 社会现实。作者往往把讽刺的对象夸张变形到残酷甚至荒诞 的程度,与现代的“黑色幽默”有某些相通之处。 • 18世纪30年代至世纪中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进入鼎盛时期。 重要的作家有理查生、斯摩莱特和菲尔丁。前者是英国家庭 小说的开创者。作品以《帕米拉》与《克拉丽莎》最为有名。 作品常常把婚姻自主同中产阶级温和的道德说教结合起来。 他擅长以书信体的形式描写日常生活氛围中人物的心理和情 感的细腻变化,以及贯穿其中的感伤和哀惋情调,实为英国 感伤主义文学的先驱。在结构上突破了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 经历来串联多种事件的传统手法,而集中描写一个完整的事 件。斯摩莱特的作品有《兰登传》与《亨佛利· 克林克》等, 多为流浪汉小说。
本节阅读书目及习题
• 阅读书目:《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
• 本节习题
• 1、名词解释:感伤主义文学、狂飙突进、魏玛古典主义 • 2、启蒙文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英国启蒙文学 • 英国启蒙文学于20年代正式登上文坛,作 家们宣扬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批判封建 残余和资产阶级的阴暗面,鼓舞资产阶级 的进取精神,力图通过启蒙教育促进社会 改良。 • 现实主义小说。 • 感伤主义文学。
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1
• 丹尼尔· 笛福(1660-1731)是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 奠基人,也是一个资产阶级进取和冒险精神的鼓吹者。仅 仅受过几年教育,终生没有进入名流文人的圈子。他办报 纸,写关于政治、经济、宗教等各方面的小册子和文章。 其中《对待非国教徒的最简便的办法》因讽刺政府的宗教 歧视政策而被捕入狱,并被枷刑示众三次。笛福作长诗 《枷刑颂》予以回击,得到围观群众的理解与支持。1719 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 生,也奠定了这种新型文学形式的基础。 • 笛福的小说多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以普通人的遭遇和 命运,反映了18世纪英国初期资本主义丰繁的现实,表现 了强烈的海外殖民扩张意识。他的小说创作中出现的新的 人物、新的内容和手法,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开辟 了新路。鲁滨逊的形象中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创业 精神,鲁滨逊也成为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理想化的 资产者的形象。鲁滨逊的形象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向上发 展时期要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冒险精神。性格与精神的 真实。
• 《老实人》通过老实人与其老师邦葛罗斯等人的遭遇,讽 刺了“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盲目乐观主义哲学。最后的 答案是:“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三大不幸:烦恼、纵欲和 饥寒。”老实人得到一个宝贵的启示“种我们的园地要 紧。”给人留下了一种既无可奈何又奋斗不息的余音。
法国启蒙文学的第二阶段1
• 18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启蒙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 形成了强大的声势,而且大大加强了它的革命性 和战斗性。形成了百科全书派。狄德罗与卢梭是 这一时期的突出代表。 • 狄德罗(1713-1784)是一位无神论者。他主张打 破悲剧与喜剧的界限,建立一种运用日常语言、 表现市民家庭生活的“严肃喜剧”或“市民剧”, 使戏剧成为善良的学校。创作了《私生子》、 《一家之主》等市民剧。狄德罗的文学成就主要 是他的三部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和 他的主人》、《拉摩的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