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MRI检查课件

合集下载

第九部分 心脏MRI

第九部分 心脏MRI

4 , 性 预 测 值 为 9 , 断 准 确 性 为 8 。 6 阴 8 诊 9
Krme 等 认 为 心 肌 静 息 和 负 荷 试 验 灌 注 成 像 对 于 怀 a r
疑冠心病 的患 者是一 种 有用 的筛选 方 法 , 以作 为 临 可
床 常 规 检 查 方 法 。Ihd 等 通 过 与 P T 对 比研 究 , s ia E 发 现 心 脏 首 过 灌 注 成 像 可 以 作 为 测 量 绝 对 心 肌 血 流 量 的
延 迟 增 强 是 本 次 心 脏 MR 的 重 点 , 1 I 有 0篇 报 道 。 Hu od 发 现 非 缺 血 性 心 肌 病 患 者 不 同 的 病 理 情 况 nl 等
首 先 针 对 心 脏 MRI 全 和 技 术 问 题 . rr h 安 Qu e g i  ̄
等 探 讨 了 装 有 心 脏 起 搏 器 和 埋 藏 式 复 律 除 颤 器 患 者 行 1 5 RI的 安 全 问 题 。通 过 观 察 并 未 发 现 患 者 MR .T M
脏 起 搏 器 和 埋 藏 式 复 律 除 颤 器 患 者 行 M RI是 安 全
象 。Vi mi a等 发 现 心 肌 淀 粉 样 变 患 者 常 现 延 s wa t r 迟 高 信 号 及 胸 腔 和 心 包 积 液 , 于 判 断 多 发 性 骨 髓 瘤 对 患 者 的 预 后 有 重 要 意 义 。Hu e 等 通 过 延 迟 增 强 M R br 和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发 现 建 立 良好 侧 支 循 环 的慢 性 冠 状 动 脉 阻 塞 患 者 通 过 冠 状 动 脉 血 管 成 形 术 恢 复 局 部 心 室 功 能 的 可 能 性 较 大 。 通 过 与 心 电 图 对 比研 究 , aik等 Bs a 发 现 延 迟 增 强 心 脏 M R 可 以 准 确 评 价 心 肌 梗 死 的 存 I 在 与 否 、 位 及 透 壁 程 度 , 于 指 导 【管 成 形 术 很 有 帮 部 对 l i L 助 。C lb ee 发 现 肺 动 脉 高 压 患 者 右 室 入 口处 和 a rs 等 a 室 间 隔 可 现 延 迟 强 化 。 肌 纤 维 化 的 程 度 与 右 室 体 心 积 和肺动 脉压 力成正 相关 , 右室射 血分数 成负相关 。 与 Grse o i 发 现 心 肌 致 密 化 不 全 患 者 的 强 化 分 布 asd no等 主 要 发 生 在 室 间 隔 中段 和 心 尖 部 。 MR 冠 状 动 脉 成 像 不 是 今 年 的 热 点 。 F a c n rno e 通 过 MR 发 现 R P A 由 于 前 期 的 溶 栓 治 疗 更 容 易 TC

影像诊断学心脏和大血管

影像诊断学心脏和大血管

aortic valve
water-bottle
雪人型 sabot
snow-man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基本影像表现 一、心脏增大 (二) 房室增大-左心房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 • “double density sign” • a prominent bulge of the left atrial contour(left atrial appendage ); • up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left mainstem bronchus; • marked post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esophagus.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所见--MRI
Heart
myocardium endocardium valves atria ventricles pericardium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造影所见--冠状动脉DSA
(1) Rt. coronary a. Post descending branch atrial branch
2. CT检查
常规, 超速CT扫描(多层面、电子束)和CTA
3. MRI检查
成像方位和脉冲序列
4. USG检查 5. 核医学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一、心脏大血管普通摄影解剖 (一)标准摄影位置的心脏大血管解剖-后前位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一、心脏大血管普通摄影解剖 (二)标准摄影位置的心脏大血管解剖-左侧位
oblique (斜位心)
perpendicular (垂位心)

心脏MRI检查ppt课件

心脏MRI检查ppt课件

av RA
LV
Ao rpa lpa
LA
IVC
LV
43
心脏磁共振扫描层面的选择
心脏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众多,其特点是多层面、多方位, 目前尚未广泛一致的最佳方法。首先扫描冠、矢、轴 三个方向 的基本定位像。结合临床诊断疾病的需要选择。 应用较多的有 以下一些方法:
1. 横断面成像
9. 其他
2. 冠状面成像
膜功能,计算射血分数、每博输出量、室壁 收缩期增 厚率及心肌重量等) 心肌灌注成像:注射不同对比剂(了解心肌有无缺血或
梗塞并可行负荷试验) 血流扫描:血流通畅情况(流量及瓣膜返流定量分析)
10
冠脉成像:CT显示冠脉优于MR(三维重建显示冠脉主 干及分支全貌、钙化、软斑块)
对比剂三维血管成像:注射对比剂后通过不同重建技术 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显示血管及病 变( MIP ) 最大密度投影、( MPR ) 多平面重建、(SSD) 表面重建、( VR )容积重建、( VE )仿真内窥 镜技术)
4
1985, Denmark
5
问题:
心脏跳动、血管搏动、呼吸运动导致磁共 振信号大量丢失,成像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解决办法
心电门控 呼吸门控
屏气扫描 实时扫描
最佳解决办法 — 需要高性能的梯度场! 需要具有专用技术和成像序列的磁共振 扫描系统。
6
高性能的梯度场带来的结果
梯度场强度越大-切换率越快-爬升时间越短 工作周期 100 % 成像速度越快:最短TR 最短TE 最短采集时间 成像高分辨率:最大采集矩阵 最薄2D/3D层厚 最小扫描野 最大层面内分辨率
39
导航回波技术(Navigator Echo Acquisition)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CT、MRI、PETCT等》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CT、MRI、PETCT等》
医学影像技术课件:CT、 MRI、PET/CT等
这个医学影像技术的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CT、MRI和PET/CT等常见影像技术 的基本原理、图像质量控制以及常见检查部位和诊断。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
1
CT技术简介
CT(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X射线和
CT图像质量控制
2
计算机技术创建人体的详细断层图像, 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医学领域。
PET/CT图像质量控制
保证PET/CT图像的准确性 和对比度,包括校准、伪 影处理和图像融合等。
PET/CT常见检查部尔茨海默病等。
结语
本课件简要介绍了CT、MRI和PET/CT等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图像质量 控制以及常见检查部位和诊断内容。以这些技术为基础,医学影像技术在疾 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确保CT图像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包括
校准、噪声控制和伪影消除等。
3
CT常见检查部位及诊断
头部、胸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检 查和相关疾病的诊断,如肺部感染、 肿瘤和骨折等。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MRI技术简介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 和无线电波技术生成详细的人 体图像,非常适用于软组织的 观察。
MRI图像质量控制
确保MRI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 度,包括参数设置、磁场均匀 性和对比剂使用的优化。
MRI常见检查部位及诊断
脑部、关节、脊柱等部位的检 查和相关疾病的诊断,如脑卒 中、关节退行性变和椎间盘突 出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技术
PET/CT技术简介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 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结 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优势, 用于癌症和心脏病等领域。

mri课件ppt课件

mri课件ppt课件
MRI技术具有无辐射、无创伤、无痛苦、成像清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生物学、药学等领域。
MRI原理
MRI技术基于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和外 加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施加射 频脉冲激发原子核产生共振,然后检 测共振信号并重建图像。
原子核在磁场中会受到洛伦兹力,产 生能级分裂,当外加射频脉冲的频率 与原子核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原子核 受到激发产生共振。
诊断报告
医生根据图像处理结果和 患者病史等信息,撰写 MRI诊断报告。
报告解读
患者或家属可向医生咨询 MRI检查结果,了解病情 状况。
03
MRI图像解读
图像特点
高分辨率
MRI图像具有高分辨率, 能够清晰显示组织的细微 结构。
多平面成像
MRI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 ,如横断面、矢状面和冠 状面,有助于全面观察病 变。
循环系统
心包疾病
MRI可以检测心包积液、心包肿 瘤等心包疾病,为医生提供更准 确的诊断依据。
大血管疾病
MRI可以检测大血管的狭窄、阻 塞和动脉瘤等病变,有助于医生 制定治疗方案。
05
MRI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CT与MRI的比较
分辨率
MRI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 ,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器官和组
织结构。
软组织对比度高
MRI利用不同组织间的弛 豫时间差异产生对比,使 得软组织对比度较高。
常见病变表现
肿瘤
MRI图像上肿瘤常表现为形态不 规则、信号不均匀的异常信号影

炎症
炎症常表现为软组织肿胀、积液等 ,MRI图像上表现为信号增强。
出血
出血在MR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影 ,根据出血时间的不同,信号强度 也会有所变化。
06

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方法(讲义)

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方法(讲义)

肺充血
正常
肺充血
2、肺淤血
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静脉内, 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及左心功能不全。主要X线表 现如下: ⑴ 肺门影增宽,边缘模糊 ⑵ 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 ⑶ 肺透明度下降 ⑷ 血液重新分布----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
双房影
双边影
左 心 耳 隆 起
双边影
右前斜、左侧位 向后增大:食道左房段压迹加深、后移
左侧位
左前斜位
向后上方增大,左主支气管受压、变窄、抬 高
2)右房增大
后前位: 右房段向右隆突,高度大于心右 缘的1/2
左前斜位:右房段延长,向前膨突
3)左室增大
后前位:向左、下方增大
①左室段延长; ②心左缘超过锁中线 ③心尖下移
有时难以区别故统称为增大
1、心脏增大
衡量心脏是否增大最简单的方法--心胸比率
心脏最大横径 胸廓最大横径
正常值: 等于或小于0.5
心脏增大程度评估: 0.50~0.55——轻度增大 0.56~0.60——中度增大 0.60以上 ——重度增大
2、 各房室增大
1)左房增大
心脏正位位 向右增大:右心缘“双房影” 或“双边影” 向左增大:左心耳隆起
增强CT横断位层面
长轴位
短轴位
3、MRI检查及应用
MRI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使人体组织成像 1.5T以上MRI仪才能完成心大血管成像 目前心血管MRI时间分辨率达20ms/帧图像, 可达到实时成像。
MRI成像技术及应用
(1)流空效应(“黑血”技术) 自选回波序列 流动 的血液在激励时刻内跑到扫描取样层面以外,因而不形成信 号-呈黑色,而心肌、 大血管壁呈灰色或灰黑色;
Diagnostic Imaging of Circulatory System

《医学MRI基础》课件

《医学MRI基础》课件

2
MRI成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和放松,遵循医生的指示,确保成像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MRI成像后的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有关MRI结果和后续治疗方案。
第四部分:MRI临床应用实例
头部MRI成像
用于检查头颅部结构,例如脑 部损伤、肿瘤和血管病变。
胸部MRI成像
用于检查胸部结构,识别肺部 疾病、心脏异常和血管病变。
MRI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
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诊断各种类型的癌症。
MRI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MRI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例如深入研究人脑活动、磁共振波谱学等。
第三部分:MRI成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MRI成像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脱掉金属物品,遵循扫描准备指引,及时告知医生任何疾病或药物过敏情况。
• 相比超声波,MRI提 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 相比正电子发射断层 扫描,MRI可以提供 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 息
结语
1 MRI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MRI技术将继续发展,不断提高成像质量、快速扫描和生物示踪等方面的应用。
2 MRI在未来医学中的作用
MRI在早期诊断、治疗计划制定和手术导航等方面将在未来医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医学MRI基础》PPT课 件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医学MRI的基本原理、应用、注意事项、临床实例、优缺 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学习医学和相关领域的人员深入了解MRI技术。
第一部分:MRI 基本原理
1 什么是MRI?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 aging )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对人体组织进行成 像的医学技术。
腹部MRI成像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课件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课件

VS
预测模型
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根据患者 的磁共振图像预测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分子成像与功能成像
分子成像
MRI技术结合分子探针可以实现对肿瘤分子水平的成像,为 肿瘤的早期发现、靶向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功能成像
MRI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反映肿瘤的代谢、灌注和细胞活性等 信息,有助于了解肿瘤的生长方式、侵袭能力和预后评估。
Part
05
磁共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骨关节疾病的诊断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 磁共振简介 • 磁共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磁共振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磁共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磁共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磁共振的未来展望
目录
Part
01
磁共振简介
磁共振的发展历程
1
1946年核磁共振现象被 发现
4
如今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 为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手 段之一
总结词
磁共振成像在骨关节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关节结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位 置和程度。
详细描述
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韧带、肌腱等软组织的结构,对于诊断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等骨关节疾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磁共振成像,医生可以观察到关节炎症、积液、关 节间隙狭窄等病变表现,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脑炎和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可以辅助诊断 脑炎和脑膜炎等感染性疾 病。
脊柱疾病的诊断
STEP 01
颈椎病
STEP 02
腰椎病
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晰地显 示颈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 位置,有助于医生判断病 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准备工作:
1. 皮肤处理:去污后酒精擦洗 2. 电极摆放:未过期非金属心电电极
胸骨旁 第二肋间
锁骨中线第三肋间
四个依右图示粘贴于前胸壁表面
胸骨旁
字体颜色与导线接头颜色对应
第四肋间
心尖
3. 精确的心电门控来减少心脏伪影,力求心电波形如下图示
4. 利用腹带呼吸
监视并作为屏
气指示信号
23
心电触发及门控技术(ECG trigger gating)
心电触发技术利用心电图的R波正向触发信号采 集,每一次数据采集与心脏每次搏动周期同步。选 择适当的触发延迟时间,可获得心动周期不同相位 上的图像。
门控技术是采用域值法,根据心电图与心动周期 的关系设上下域值即“门”,数据采集在“门”内, 超出“门”不采集。
++
+++ +++ ++
++++ +++
+
++++
++++ ++++ ++++ +++ +++ +++ ++ ++++ ++ ++++ ++++ ++++
9
心血管影像诊断技术CT与MR对照
Ï扫描速度快:超高速CT毫秒级;螺旋CT和MR亚秒级。 Ï消除运动伪影:心电、呼吸门控,导航技术。 Ï功能成像:都能进行电影成像(了解心脏舒收功能、瓣
19
横排法(三点电极)
20
4.双排法(四位电极) 四位电极设置可按如下方法: (白)胸骨左缘二肋间 (黑) 左锁中线四肋间 (绿)胸骨左缘五肋间 (红) 左锁中线六肋间
原则是以显示最强、最佳的 ECG 波形为准
21
双排法(四位电极)
22
心电极放置可能影响ECG曲线的因素
● 胸方位 ● 心脏疾病或损伤 ● 病人年龄和身体大小 ● 肺状况影响(积液) ● 放置不当(骨骼、肋骨上) ● “T”波被干扰升高而错误触发
7
Cardiovascular MR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血管检查的特点和优越性:
●无创伤性、无放射性、无需碘类对比剂 ●软组织高对比 ●可以任意角度、任意方向成像 ● 3D成像能力 ●4D高分辨率成像(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超快速实时成像(交互式) ●综合多功能心脏检查
8
心血管临床不同诊断方法评价
4
1985, Denmark
5
问题:
心脏跳动、血管搏动、呼吸运动导致磁共 振信号大量丢失,成像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解决办法
心电门控 呼吸门控
屏气扫描 实时扫描
最佳解决办法 — 需要高性能的梯度场! 需要具有专用技术和成像序列的磁共振 扫描系统。
6
高性能的梯度场带来的结果
梯度场强度越大-切换率越快-爬升时间越短 工作周期 100 % 成像速度越快:最短TR 最短TE 最短采集时间 成像高分辨率:最大采集矩阵 最薄2D/3D层厚 最小扫描野 最大层面内分辨率
15
5. 线圈摆放:上缘与肩胛骨上缘平齐,并使线圈的上下两片对齐 6. 心电导线: 利用脚先进使之
尽量在磁体内最短(右图) 7. 屏气训练: 呼气末屏气 8. 如需增强,最好留置套管针 9. 详细介绍整个检查过程,取得病人的大力配合
16
心脏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技术
心电同步技术:
心电图导联电极的放置 心电触发及门控技术(ECG trigger gating) 脉搏触发技术( pulse trigger ) 反向门控技术(retrospective AC) 心电向量门控技术( VCG-Vectorcardiogram )
12
FUNCTION
CEMRA
MRCA
MR
Tagging
FLOW
13
心脏磁共振检查禁忌症
(Contraindications)
1. 安装心脏起博器(非防磁性)患者 2. 心脏瓣膜(金属瓣)置换术后患者 3. 体内血管金属夹(非防磁性)患者 4. 颅内术后动脉夹(非防磁性)存留患者 5. 颅内眼球内金属异物或体内其他金属异物 6. 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患者
1
心脏大血管 磁共振成像技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李 沙
2
相关内容
● 磁共振心血管检查的特点 ● 心脏磁共振检查禁忌症 ● 心脏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技术 ● 心脏磁共振扫描层面的选择 ● 心脏大血管常用扫描序列 ● 心脏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及科研应用
3
磁共振心血管检查的特点
独特性和难点:
1. 运动伪影(心跳、血管搏动、呼吸) 2. 机器孔径、病人配合问题 3. 影像技术操作内容多 6. 对工作人员培训较为复杂
心脏形态学 左室功能 - Global 左室功能 - Regional 瓣膜病变 心包病变 速率/流量测量 显示粥样斑块 心肌灌注 冠状动脉 颈动脉病变 主动脉病变 外周血管病变
介入 超声 核医学 心脏磁共振
+ ++++ ++++ +++
+ +++ ++
++++ ++++ ++++ ++++
+++ +++ +++ ++++ ++++ +++
膜功能,计算射血分数、每博输出量、室壁 收缩期增 厚率及心肌重量等) Ï心肌灌注成像:注射不同对比剂(了解心肌有无缺血或
梗塞并可行负荷试验) Ï血流扫描:血流通畅情况(流量及瓣膜返流定量分析)
10
Ï冠脉成像:CT显示冠脉优于MR(三维重建显示冠脉主 干及分支全貌、钙化、软斑块)
Ï对比剂三维血管成像:注射对比剂后通过不同重建技术 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显示血管及病 变( MIP ) 最大密度投影、( MPR ) 多平面重建、(SSD) 表面重建、( VR )容积重建、( VE )仿真内窥 镜技术)
Ï其它技术:MR黑血技术,MR标记技术(Tagging)等
11
磁共振心脏检查有哪些内容?
● 形态学检查 -心脏解剖的高分辨率成像
● 心脏功能学检查 -评价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收缩末期和舒张
末期容积,心输出量,以及瓣膜性能
● 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 ● 冠脉解剖和血流 ● 心肌代谢 ● 高分辨率血管壁斑块成像
17
常用线圈
u体线圈 u心脏专用相控阵线圈
18
心电图导联电极的放置
心电极安放的位置对成像质量有直接影响。临床有 多种粘贴方式,常见如下: 1. 心电长轴法(斜线法)
胸骨右缘二肋间,左锁骨中线五肋间和左腋 前肋六肋间三个导联与心脏长轴一致。 2. 横排法 左胸V5、V6及左后胸部。R波好,干扰小。 3. 竖排法 左锁中线上下依次排列。
24
使用门控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