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技术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分析(1).
基于Zigbee网络的路由算法研究

l ——— 『————。f 丢弃 据 ] — 本数 帧
— — — — — — — ‘ ’ —
N —— _J 0 — — — —
Ye S
已知到 目的节点路径的 中间节点也可以做 出响应;
Y。 Y髂
其次 A D 不存在 A D 中的 “ O  ̄r OV 先驱节点列表
(r usrs” 从而简化 了路 由表结构。在 A D pe r lt , e o i) O V
的核心,根据实际应用 中网络结构的不同, i e Zg e B
一
般采用两种最常用的路 由协议:树状路由协议和
味发展单一的性能强大可靠的通用计算机,而是倾
向于生产廉价的具有有限计算能力并能执行特定任
网状路由协议 。下面就对这两种路 由协议分别代表 性的簇树路由算法和 A D j A —o nD m n O Vr( dhc — e ad O
备都有一定的地址空间分配给后裔结点 。树路由不
需要存储路由表, 简单并且无初始延迟。因此, 任何
一
辑上的信息世界, 改变了人类之间的沟通方式,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则是将逻 辑上 的信息世界 与客观 上 的物
个低资源的设备都可以加入一个 Zge 网络, i e b 但
是路由路径却未必是最优的路径 。Zge 簇树路 由 i e b
( fr t n&C nrl n i eig aut,hnag inh nvri,Lann hn ag106) I omao n i ot gn r cl Seyn azuU ie t oE e n F y J s y i igS eyn 1 18 o
摘
要: 本文针对基于Zg e 网络的路 由算法进行相关研 究, i e b 并分析其优缺点。
ZigBee协议解析无线个人局域网的工作原理与物联网应用

ZigBee协议解析无线个人局域网的工作原理与物联网应用无线个人局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简称WPAN)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igBee作为其一种重要的协议,已经在物联网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ZigBee协议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一、ZigBee协议的工作原理ZigBee协议是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一种低功耗、短距离、低数据速率无线通信协议。
其工作原理如下:1. 网络拓扑结构ZigBee网络可以采用星形、树形、网状等多种拓扑结构。
其中,星形结构由一个协调器(Coordinator)和多个终端节点(End Device)组成,协调器负责网络的组网与管理。
树形结构则是在星形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路由器(Router)节点,实现了终端节点之间的数据转发。
网状结构是最灵活的,不仅可以进行节点之间的数据转发,还可以自动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
2. 网络通信方式ZigBee协议采用两种主要的通信方式,分别是直接通信(Direct Communication)和间接通信(Indirect Communication)。
直接通信是指两个节点之间直接建立通信链路,可以实现低延时的数据传输;间接通信则是通过路由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节点之间距离较远或传输条件较差的情况。
3. 网络协调ZigBee网络中的协调器负责网络的组网与管理,包括网络的初始化、频道选择、路由调度等。
协调器还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用于与其他网络的互联。
4. 节能机制为了实现低功耗的通信,ZigBee协议引入了一系列的节能机制。
其中包括低功耗睡眠模式、快速唤醒模式、层次化网络等。
节点可以在不使用时进入睡眠模式,只有当数据传输时才会唤醒,从而有效节省能耗。
二、物联网应用中的ZigBee协议ZigBee协议在物联网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家居ZigBee协议可以实现智能家居中各个设备的互联互通。
ZigBee自组网地址分配与路由协议技术详解

如果需要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那么信息将沿着树的路径向上传递到最近的祖先节 点然后再向下传递到目标节点。 这种拓扑方式的缺点就是信息只有唯一的路由通道。另外信息的路由是由协议栈层处理的,整个 的路由过程对于应用层是完全透明的
如果一个设备 Cskip(d)的值为 0,则没有路由能力,该设备为终端设备; 如果一个设备 Cskip(d)的值大于 0,则有路由能力,该设备为路由器设备。 网络中分配地址为(n 为当前分配节点个数) 终端:An=Ak+1+Cskip(d)*(n-1) 路由器:An=Ak+Cskip(d)*Rm*(n-1); 下一个路由器设备分配地址为前一个已分配路由器地址加 Cskip 偏移量 CurNodeInfo.NextRouterAddr+ = CurNodeInfo.Cskip; 下一个要分配的终端设备地址为前一个已知分配地址+1 CurNodeInfo.NextEndDevAddr++;
ZigBee 树状路由机制
假设一个路由器要发送数据包到目标地址 D。这个路由器的网络地址个网络深度为 A 和 d。它 首先会判断目标地址设备是否是它的子设备,应当满足: A < D < A+Cskip(d-1) 如果目标设备是它的子设备,下一跳地址就是
否则,路由器将此数据包发向它的父节点。
通常在支持网状网络的实现上,网络层会提供相应的路由探索功能,这一特性使得网络层可以找 到信息传输的最优化的路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提到的特性都是由网络层来实现,应用层不 需要进行任何的参与。 网状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具有强大的功能,网络可以通过“多级跳”的方式来通信;该拓扑结构 还可以组成极为复杂的网络;网络还具备自组织、自愈功能;
ZigBee无线网络原理

ZigBee无线网络原理
ZigBee无线网络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网络通信协议,其原理基于IEEE 802.15.4标准。
它适用于需要将大量节点连
接到一个中心控制器的应用场景,具备自组织、自修复和自动路由等特性。
ZigBee网络由三种设备组成:协调器(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和终端设备(End Device)。
协调器是网络的核心,负责管理网络配置和协调各个设备的通信。
路由器可以转发数据包,并帮助建立路由表,使数据传输更高效。
终端设备是最简单的节点,功能有限且通信范围较短。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并使用MAC层和物理层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
ZigBee网络采用星型、树型或网状拓扑结构,其中协调器处
于网络的根节点,其他设备通过与协调器的直接或间接连接来实现通信。
网络中的节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动组建和拓扑重组,无需手动配置。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ZigBee网络使用CSMA-CA(载波感知多路访问监听)机制来协调节点的发送行为,避免冲突和碰撞。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64位的唯一地址,用于标识设备和建立通
信连接。
节点之间可以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信道进行通信,距离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受限于无线信号传播和环境干扰等因素。
ZigBee网络支持多种应用层协议和功能,例如家庭自动化、
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
它的低功耗特性使得它在电池供电设备、传感器网络等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网络结构和通信机制,ZigBee无线网络可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灵活的网络管理。
ZigBee路由协议分析及仿真实现-毕业论文

ZigBee路由协议分析及仿真实现-毕业论文摘要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的一项新型技术,ZigBee技术具有低功耗、低速率、低延时、低成本等特性,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和超大的网络容量,可以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家居与楼宇自动化、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
由于其独有的特性,ZigBee无线技术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首先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ZigBee协议标准采用开放系统接口(0SI)分层结构,其中物理层和媒体接入层由IEEE802.15.4工作小组制定,而网络层,安全层和应用框架层由ZigBee联盟制定。
本文根据IEEE802.15.4标准规范与ZigBee 标准规范,简单扼要地阐述了ZigBee协议栈的协议栈架构,重点讲解了ZigBee网络层树路由和网状网路由。
然后讲解了NS2网络仿真软件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仿真环境的搭建和仿真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CLUSTER-TREE路由算法和AODVjr路由算法在不同发包间隔下的平均延时、丢包率和控制包数量模拟,获得仿真结果。
AbstractAs a 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 new technology, ZigBee technology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w speed, low latency, low cost features, is a powerful networking capabilities and large network capacity,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home and building automation, industrial control, medical equipment and other fields.Because of its unique properties, ZigBee wireless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technology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ZigBee protocol standard using open system interface (OSI)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physical layer and the media access layer shall be formulated by the IEEE802.15.4 working group, and the network layer, security and application framework layer shall be formulated by the ZigBee alliance.In this paper, based on IEEE802.15.4 standard specification and ZigBee standards,briefly expounds the simple ZigBee protocol stack protocol stack architecture, focusing on the ZigBee network layer routing and mesh networks by the tree.Then explaine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NS2 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and simulation analysis.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CLUSTER - TREE and AODVjr routing algorithm under different contract awarding interval average delay, packet loss rate and the control packet number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KEYWORDS: NS2,ZigBee,CLUSTER-TREE,AODVjr目录摘要......................................................................... I I Abstract. (III)目录 (VI)1 绪论 (1)1.1 背景介绍 (1)1.2 课程设计环境和工作内容 (1)2 ZigBee技术及仿真软件介绍 (3)2.1 ZigBee技术概述 (3)2.2 ZigBee协议栈架构 (3)2.3 ZigBee网络层路由协议 (5)2.3.1 ZigBee支持的网络拓扑 (5)2.3.2 ZigBee网络编址方式 (6)2.3.3 ZigBee网络路由算法介绍 (6)2.4 NS2网络仿真软件介绍 (7)2.4.1 NS2软件概述 (7)2.4.2 trace文件格式介绍 (8)3 仿真环境搭建过程 (10)3.1 Fedora 21安装过程 (10)3.2 NS2的安装过程 (18)3.3 NS2中添加ZBR路由协议的过程 (21)3.3.1 协议底层文件 (21)3.3.2 需要修改的文件 (21)3.3.3 需要修改的具体内容 (22)3.3.4 编译 (27)3.3.5 测试脚本 (27)3.4 gnuplot的安装 (27)3.5 本章小结 (27)4 仿真过程与仿真结果分析 (29)4.1 使用NS2进行模拟的基本流程 (29)4.2 星型拓扑环境搭建和模拟 (30)4.2.1 任务分析 (30)4.2.2 编写Tcl脚本 (30)4.2.3 执行模拟 (35)4.2.4 修改路由算法 (35)4.2.5 再次执行模拟 (36)4.3 星型拓扑仿真结果分析 (36)4.3.1 gawk工具介绍 (36)4.3.2 传输延时 (39)4.3.3 丢包率 (40)4.3.4 控制包数量 (41)4.4 树形拓扑环境的搭建和执行 (42)4.4.1 任务分析 (42)4.4.2 编写Tcl脚本 (42)4.4.3 执行模拟 (47)4.4.4 修改路由算法 (48)4.4.5 再次执行模拟 (48)4.5 树形拓扑仿真结果分析 (48)4.5.1 平均延时 (49)4.5.2 丢包率 (49)4.5.3 控制包数量 (50)4.6 本章小结 (51)5 总结和展望 (53)5.1 总结 (53)5.2 展望 (53)参考文献 (54)致谢 (56)1 绪论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推广了信息的蓬勃发展。
基于ZigBee网络的无线路由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ZigBee网络的无线路由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成为物联网的基础性网络。
WSN主要由大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具备自组织、分布式、低功耗等特点,可以感知环境变化并将所得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基站,用于监控、控制和数据采集等领域。
然而,WSN受限于自身资源限制、无线信号弱和时空关系等问题,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可靠性。
因此,如何设计高效的路由算法,实现节点之间的可靠通信和数据传输,是WSN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ZigBee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PAN)无线网络协议,具有多跳通信、自组织、低功耗等优点。
采用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节能程度。
因此,本文拟研究基于ZigBee网络的无线路由算法,探索如何优化节点之间的通信,提高网络性能,为WSN的部署和应用提供可行性方案。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拟研究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路由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和目标:1.分析ZigBee网络的特点和路由算法的研究现状,探索基于ZigBee 协议的路由算法在WSN中的应用研究意义。
2.研究路由算法在ZigBee网络中的实现原理与方法,重点探讨多跳路由机制的设计和实现。
3.设计并实现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路由算法,评估算法的可行性和优化效果。
4.采用仿真实验和实际场景验证实现的路由算法,分析算法的优化性能和适用范围。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旨在探索基于ZigBee网络的无线路由算法,提高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为WSN的应用和数据采集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同时,本文也未来ZigBee网络和WSN 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算法设计、仿真实验验证和实际场景测试等方法。
ZigBee网络树路由改进算法研究.

ZigBee 网络树路由改进算法研究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zigbee 网络中树路由算法,并提出了基于邻居表的改进树路由算法(ntr):找到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公共邻居节点;建立一种邻居节点选择策略。
ntr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树路由原有算法不灵活的缺点,节省了地址空间,提高了路由效率。
实验表明该算法减少了整个网络的路由费用和延时时间,节约了网络的能量消耗,提高了网络的实时性。
关键词:无线通信;zigbee;树路由;能耗0 引言随着科研领域及产业界的广泛努力,作为wpan(无线个域网)的热点技术之一的zigbee 技术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自从zigbee 联盟颁布了1.0 版本的规范之后,它就在军事、个人通信、紧急和临时场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最新的消息表明,zigbee 联盟与 rf4ce 集团已经制定了适用于各种遥控型音频/视频消费类电子产品的zigbee rf4ce 规范,可以看出zigbee 技术自身以及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将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
目前 zigbee 所使用的路由算法之一的tree 路由算法只是按照单纯的父子关系来进行路由选择。
当一个节点接收到数据后,如果发现该数据并不是给自己的,那么它将根据自己的判断转发给它的父节点或者子节点,然后由其父节点或者子节点按照同样的过程继续传送数据。
整个路由算法完全没有路由发现过程,即完全没有路由开销的浪费。
但是tree 路由算法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其建立的路由并不一定是最优或者最短的路径,同时又会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带来大量的时延,特别是在大规模节点网络中会导致不均衡的流量分配与整体网络能量的消耗。
在文献和文献中,t. kim 和wanzhi qiu 等人提出了利用邻居表建立最短树路由的想法,以此来减少原有树路由的跳数,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路由开销。
但是他们的文章里没有提到邻居表里的邻居节点是如何选择的,如果节点选择不当,也会对增加一定的运算量和存储空间,所以邻居节点的选择策略对于其网络性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zigbee无线方案

zigbee无线方案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
本文将探讨ZigBee无线方案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ZigBee无线方案的原理ZigBee无线方案基于IEEE 802.15.4标准,采用2.4GHz的ISM频段进行通信。
该方案通过创建一个自组织、自适应的无线网络,实现设备之间的低功耗、低数据传输速率的通信。
ZigBee网络由一个协调器(Coordinator)、若干个路由器(Router)和若干个终端设备(End Device)组成。
协调器作为网络的控制中心,负责网络的管理和数据的路由。
路由器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并转发数据,终端设备则主要用于传感器数据的采集。
二、ZigBee无线方案的特点1. 低功耗:ZigBee设备在待机时能耗极低,在传输数据时也能保持较低的功耗,适合长时间运行的应用场景。
2. 低速率:ZigBee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如温度、湿度等环境监测。
3. 自组织网络:ZigBee设备能够自动组网,设备之间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4. 安全性:ZigBee网络支持多种安全机制,如加密、认证等,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并防止网络遭受恶意攻击。
5. 成本低廉:ZigBee芯片和设备的成本相对较低,使其成为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常用无线通信技术。
三、ZigBee无线方案的应用1. 智能家居:ZigBee无线方案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通过ZigBee技术,灯光、窗帘、温控设备等可以相互连接,实现智能化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提升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 工业控制:ZigBee无线方案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部署ZigBee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工作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 物流跟踪:ZigBee无线方案可以应用于物流行业中的货物跟踪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igBee技术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分析(1)
摘要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
ZigBee网络是一种具有强大组网能力的新型无线个域网,其中的路由算法是研发工作的重点。
本文介绍了IEEE802.15.4标准及ZigBee规范的协议模型,重点研究了ZigBee协议网络层的路由算法,分析了Tree路由及Z-AODV路由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ZigBee网格型网络中基于数据特性的路由选择机制,该机制在网络性能和低功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可以平衡节点能量,最后简单介绍了ZigBee节点的硬件实现。
关键词 ZigBee协议;网络;IEEE802.15.4;路由算法;Tree路由;Z-AODV路由
1 概述
ZigBee技术是由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等公司在2002年10月共同提出设计研究开发的具有低成本、体积小、能量消耗小和传输速率低的无线通信技术。
2000年12月,IEEE 802 无线个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小组成立,致力于WPAN无线传输协议的建立。
2003年12月,IEEE正式发布了该技术物理层和MAC层所采用的标准协议,即IEEE 802.15.4协议标准,作为ZigBee技术的网络层和媒体接入层的标准协议。
2004年12月,ZigBee联盟在IEEE 802.15.4 定义的物理层(PHY)和媒体接入层(MAC)的基础上定义了网络层和应用层,正式发布了基于IEEE 802.15.4的ZigBee标准协议。
2 网络层的研究
ZigBee技术的体系结构主要由物理层(PHY)、媒体接入层(MAC)、网络/安全层以及应用框架层组成,各层之间的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ZigBee技术协议组成
PHY层的特征是启动和关闭无线收发器、能量检测、链路质量、信道选择、清除信道评估(CCA)以及通过物理媒体对数据包进行发送和接收。
MAC 层可以实现信标管理、信道接入、时隙管理、发送确认帧、发送连接及断开连接请求,还为应用合适的安全机制提供一些方法。
它包含具有时间同步信标的可选超帧结构,采用免碰撞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A)。
安全层主要实现密钥管理、存取等功能。
网络层主要用于ZigBee的LR-WPAN网的组网连接、数据管理等。
应用框架层主要负责向用户提供简单的应用软件接口(API),包括应用子层支持APS(Application Sub-layer Support)、ZigBee设备对象ZDO (ZigBee Device Object)等,实现应用层对设备的管理,为ZigBee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应用框架模型等,以便对ZigBee技术的开发应用。
网络层的定义包括网络拓扑、网络建立、网络维护、路由及路由的维护。
2.1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
ZigBee定义了三种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Star),主要为一个节点与多个节点的简单通信设计;树型拓扑结构(Tree),使用分等级的树型路由机制;网格型拓扑结构(Mesh),将Z-AODV和分等级的树型(Tree)路由相结合的混合路由方法。
三种拓扑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网络的三种拓扑结构
ZigBee定义了三种设备类型:ZigBee协调器(ZigBee Coordinator,ZC),用于初始化网络信息,每个网络只有一个ZC;ZigBee路由器(ZigBee Router,ZR),它起监视或控制作用,但它也是用跳频方式传递信息的路由器或中继器;ZigBee终端设备(ZigBee End Device,ZED),它只有监视或控制功能,不能做路由或中继之用。
在IEEE标准中,ZED被称为精简功能设备(Reduced-Function Device,RFD),ZC和ZR被称作全功能设备(Full-Function Device,FFD)。
2.2 网络层路由算法的分析
网络层支持Tree、Z-AODV、Tree Z-AODV等多种路由算法。
2.2.1 AODV路由协议
DSDV(destination-sequenced distance-vector)协议是一个基于传统的BellmanFord路由机制的表驱动算法,被认为是最早的无线自组网络路由协议。
DSDV在传统的distance-vector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了序列号机制,用于区分路由的新旧程度,防止distance-vector算法可能产生的路由环路。
DSDV 采用时间驱动和事件驱动技术控制路由表的传送,即每个移动节点在本地都保留一张路由表,其中包括所有有效目的节点、路由跳数、目的节点路由序列号等信息,目的节点路由序列号用于区别有效和过期的路由信息以避免环路的产生。
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协议是最早采用按需路由思想的路由协议,包括路由发现和维护两个过程。
它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源路由机制进行数据包转发。
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在DSDV协议的逐跳路由、序列号、定期广播机制基础上,加入了DSR的按需路由发现和维护机制。
AODV在每个中间节点隐式保存了路由请求和应答的结果,并利用扩展环搜索(expanding ring research)的办法限制搜索发现目的节点的范围。
AODV支持组播功能,支持QoS,而且AODV使用IP地址,便于同Internet连接。
但AODV基于双向信道的假设,路由应答数据包直接沿着路由请求的反方向回溯到源节点,因而不支持单向信道。
与DSDV保存完整的路由表不同的是,AODV通过建立按需路由来减少路由广播的次数,这是AODV对DSDV的重要改进。
与DSR相比,AODV的好处在于源路由并不需要包括在每一个数据包中,这
样会降低路由协议的开销。
AODV是一个纯粹的按需路由协议,那些不在路径内的节点不保存路由信息,也不参与路由表的交换。
2.2.2 Z-AODV能量平衡路由
在ZigBee路由规范中没有过多的考虑能量控制,但是对于ad hoc无线网络来说,能量控制非常重要。
因此提出了能量控制策略来改进ZigBee路由。
它将使节点避免用尽所有能量以至于过早的失去作用。
当节点想要选择路径时,它将考虑路径上的节点的剩余能量。
Z-AODV算法是针对AODV(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算法的改进,AODV是基于序列号的路由,它总是选择最新的路由。
Z-AODV是基于路径的能量消耗的路由,考虑到节能、应用方便性等因素,简化了AODV的一些特点,但仍保持AODV的原始功能。
在路由选择和路由维护时,ZigBee的路由算法使用了路由成本的度量方法来比较路由的好坏。
假定一个长度为L的路由P,则它的路由成本为:为:
其中,表示从节点D
i 到节点D
i 1
的链路成本。
对于链路l,链路成本可
按照下面的表达式计算:
其中,p
l
为链路l中发送数据包的概率。
在ZigBee规范中没有涉及到pl的具体计算方法。
pl可通过实际计算收到的信标和数据帧来进行估计,即通过观察帧的响应序列号来检测丢失的帧,这就通常被认为最准确地测量接收概率的方法。
但是,对于所有的方法来说,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基于IEEE 802.15.4 的MAC层和PHY层所提供的每一帧的LQI通过平均所计算的值。
即使使用其他方法,最初的成本估计值也是基于平均的LQI值。
可以根据驱动函数表来映射平均LQI值与C﹛l﹜值的关系(见表1)。
表1 LQI值与链路成本的关系
能量平衡运算要考虑许多因素来选择路由。
这些因素包括临近节点的能量、节点自身的能量和链路质量。
剩余能量Elocal可以在每一个ZigBee帧中的保留域发送,这样每个节点都能得到它的邻居节点最新的能量分配﹛E1,E2…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