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营养支持PPT

合集下载

肝硬化(鼓胀)护理查房PPT课件

肝硬化(鼓胀)护理查房PPT课件

05
肝硬化(鼓胀)的康复与健 康教育
康复训练指导
运动康复
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心理康复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 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饮食康复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营养,多摄入高 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避 免刺激性食物。
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生并采取 相应措施。
03
肝硬化(鼓胀)并发症的预 防与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监测病情
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 心率、血压等,以及腹部症状 和体征,如腹痛、腹胀等。
药物治疗
遵循医嘱给予抑酸、止血等药 物治疗,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 良反应。
总结词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 并发症之一,预防和及时处理 至关重要。
提供情感支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 们的诉求,给予关心和安慰,增强患 者的信心和安全感。
心理干预方法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维 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 善心理状态。
பைடு நூலகம்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 进性肌肉放松等练习,缓 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音乐疗法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肝硬化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表 现,如黄疸、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下肢水肿等。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可对肝硬化做 出诊断。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可明确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和性质 。

儿童肝功能异常的护理PPT课件

儿童肝功能异常的护理PPT课件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患儿心理特点及干预方法
患儿心理特点
肝功能异常的患儿可能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表现为哭闹、不配合治疗等行为。
干预方法
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采取安抚、鼓励、引导等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治疗 信心。
家长心理支持策略分享
家长心理压力
家长在面对孩子肝功能异常时,可能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担忧、焦虑、无助等 情绪。
支持策略
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倾听、理解、安慰等,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患儿的护理过 程,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和信心。
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组织
健康知识需求
患儿及家长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较高,包 括肝功能异常的病因、治疗、护理等方 面的知识。
VS
普及活动
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手册、播放 健康教育视频等活动,帮助患儿及家长了 解肝功能异常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 能力。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损伤 、遗传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等。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儿童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异常可能无明显症状,重度异常可出现 黄疸、肝区疼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如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以及肝活 检等方法进行诊断。
肝移植准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于严重肝功能衰竭的儿童,如有条件可考 虑进行肝移植手术。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消化道出血
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门静脉高 压,进而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定期检查
对儿童进行定期的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肝功能异常。

肝硬化护理课件ppt

肝硬化护理课件ppt
营养均衡。
控制饮食量
控制患者的饮食量,避免暴饮 暴食,以减轻肝脏负担。
监测营养状况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如 体重、血浆白蛋白等,及时调
整饮食计划。
03
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总结词:预防与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上消化道 出血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详细描述 1. 饮食调整: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坚硬、刺激性食物,以软食、易消化食物为主。
2.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口腔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01
02
03
3. 避免诱因
避免劳累、紧张、焦虑等 情绪波动,减少出血诱因 。
4. 密切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大便颜色、 性状及出血情况,及时发 现出血征象。
建立信任关系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肝硬化的知识,解 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和不安。
鼓励积极面对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提 高治疗依从性。
生活护理
指导活动与休息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力情况,指 导患者适当的活动和休息,避免 过度劳累。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 温、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肝硬化的症状
肝功能减退
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黄疸等。
门静脉高压
表现为腹水、门-腔侧支循环开放 பைடு நூலகம்。
02
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是否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 及这些情绪的程度和原因。
提供心理支持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 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营养支持处方
• 总能量需求
20-35kcal/kg/d
• 蛋白质需求
1-1.5g/kg/d
(热氮比) 100-150:1
• 糖脂比
2:1-1:1
• 营养支持途径 EN、PN 或 EN+PN
• 监测并发症、评估营养状况
• 调整营养处方
三大营养素
氨基酸 供蛋白质热能
葡萄糖
nonprotein calories, NPC 非蛋白质能量
• 简易计算:20-35 kcal/kg/d
总能量分配
• 蛋白质能量: 12%-15% • 非蛋白质能量:
碳水化合物:50%-60% 脂 肪:25%-30%
应激对代谢的影响
• 静息能量消耗增加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 )
手术后: 5-10%
多发伤: 25%
• 蛋白质能量:15%/总能量 1650×15%=247/4 =61.7g/d=61.7/6.25g氮=9.1g氮
• 非蛋白能量: 1650-247 =1403kcal/d 脂肪∶葡萄糖=1∶1 1403/2=700∶700kcal/d =700kcal/9∶700kcal/4 = 78g脂肪/d∶175g葡萄糖/d
pH值
6.0-8.5
渗透压 mOsm/kg.
H2O
350
6.0-9.0
310
6.5-8.7
273
6.5-8.5
380
7.5-8.7
308-376
常用的糖类制剂
• 葡萄糖:最常用,经济 • 果糖:可替代部分葡萄糖(约占糖供能的10%)
过量 中间产物乳酸 、 尿酸 • 麦芽糖:1分子麦芽糖可产生2分子葡萄糖

肝硬化护理查房ppt课件

肝硬化护理查房ppt课件
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利尿剂
如螺内酯、呋塞米等,用于治 疗腹水,通过增加尿量,减少
体内水分潴留。
其他药物
如抗生素、止血药等,根据患 者病情需要选择使用。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01
02
03
遵医嘱用药
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 指示用药,不可自行增减 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注意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 副作用,如恶心、呕吐、 腹泻等,患者应及时向医 生反馈。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对疾病的认知,改变消极思维模式 ,建立积极应对策略。
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帮助患者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情绪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表达情绪,减轻心理负 担。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倾听与理解
培训家属如何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给予理解和支持。
鼓励与安慰
指导家属在患者面对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增强患者的信心。
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其中,肝功 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于评估肝硬化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02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常用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
01
02
03
04
抗病毒药物
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通 过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
症,延缓肝硬化进展。
保肝药物
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 胱甘肽等,能够保护肝细胞,
协助解决问题
培训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如就医、服药等。
社会支持网络构建途径
病友互助小组
建立肝硬化病友互助小组,让患者之间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提供 支持。
社区资源利用

肝癌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肝癌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04
心理护理
关注肝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
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
疼痛管理
有效控制肝癌患者的疼痛,采 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
治疗等多种方法。
营养支持
针对肝癌患者的营养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必要时 可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并发症预防
密切监测肝癌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
疼痛管理
关注患者的疼痛状况,采 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饮食护理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医生的建议,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 足够的营养。
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口腔卫生
督促患者保持口腔卫生,餐后漱口, 预防口腔感染。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坚硬等刺激性 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不适。
肝癌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 肝癌概述 • 肝癌患者的日常护理 • 肝癌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 肝癌患者的营养与健康管理 • 肝癌患者护理的挑战与展望
01
肝癌概述
肝癌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 瘤,通常由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异 常增生形成。
分类
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癌和胆管细 胞癌两类,其中肝细胞癌是最常 见的类型,占肝癌总数的80%以 上。
诊断
肝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常用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包括超声、CT和MRI等,而血液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是常用 的辅助诊断指标。
02
肝癌患者的日常护理
心理护理
01
02
03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倾 听他们的感受,给予安慰 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肝硬化诊疗指南ppt课件

肝硬化诊疗指南ppt课件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
肝硬化患者可能伴有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缺乏,应适当补充,如维生素B群 、维生素C、钙、铁等。
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支持与护理
心理疏导
肝硬化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 ,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减轻心
深入研究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 治疗效果。
更新和完善肝硬化诊疗指南
随着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需要定期更新和完善肝硬化诊疗指南,以适应 新的临床需求和科学证据。
推动肝硬化诊疗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未来可以推动肝硬化诊疗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提 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01
02
03
地域性
肝硬化在全球范围内均有 分布,但在某些地区如亚 洲、非洲等地区发病率较 高。
年龄与性别
肝硬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中年和老年人群为 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危险因素
病毒感染、酗酒、肥胖、 代谢综合征等是肝硬化的 主要危险因素。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变化
肝细胞坏死
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 肝细胞坏死,进而触发炎症反应和纤 维增生。
THANKS
感谢观看
腹水症状。
抗炎药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炎症反应, 可使用抗炎药减轻炎症损伤, 改善肝功能。
抗凝药
肝硬化患者易出现血液高凝状 态,可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并发症风险。
营养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补充蛋白 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改善 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29
肠外营养
并发症
1.技术性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与留 置相关的并发症)
2.代谢性并发症。 3.感染性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 4.肠外营养本身引起的并发症:胆囊内胆泥和 结石形成;胆子淤积和肝酶学改变;肠屏障功能 障碍,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
30
肠道功能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前
消化吸收营养 分泌某些激素 胃肠运动功能
8
二、营养支持目的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 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 病的发展与转归。 免疫营养、营养治疗。
9
营养作用的再认识
营养支持 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和结构、降
低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生存率等。 营养支持治疗或营养治疗
营养支持 Nutrition support

芳香氨基酸(AAA):

苯丙、酪、色氨酸,主要在肝脏代谢
支链氨基酸(BCAA):

亮、异亮、缬氨酸,主要在肌肉中分解代

5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主要是糖、脂肪和蛋 白质)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 利用等,通常称为能量代谢。
基础能量消耗(BEE)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 安静的状态,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 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
17
控制血糖带来的问题:
到底血糖控制水平多少为好?6.1?8.2?11?
严控血糖能降低?
严控的害处
死亡率 撤机时间 入住ICU 时间或住 院时间
低血糖休克、 脑出血
18
控制血糖的策略
控制感染源 注意生长激素的使用 准确计算葡萄糖需要量减少经外周静脉输注葡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GA1:营养良好者占25.58% SGA2:轻~中度营养不良者占51.16% SGA3:重度营养不良者占23.26% 即所研究肝硬化患者中营养不良者占74.42%
25.58% 51.16% 74.42%
23.26%
焦秀娟,姜慧卿,韩忠厚,等.肝硬化病人营养指标评估的临床意义.肠外与 肠内营养, 2003, 10(4):226-228.
Franca Alberino, Angelo Gatta, Piero Amodio, et al. Nutrition and Survival in Cirrhosis. Nutrition, 2001, 17(6):445-450.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肝脏疾病营养支持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内容
为何要重视肝脏疾病的营养支持?
肝脏是机体营养物质代谢中心,营养代谢障碍是各种急慢性肝脏 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终末期肝病及肝移植患者中发生率高达 90%以上;营养失衡可加重肝脏损伤,合适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患 者肝功能与疾病转归,营养评价是预估肝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75.3% 21%
38.3%
58%
300例门诊肝硬化病人采用Mendenhall的PCM评分 (protein calorie malnutrition) 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75.3%的肝硬化患者并发一定程度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CM), 38.3%为中、重度PCM
随肝功能损伤加重,PCM发生率明显增高,Child-Pugh C级患者中 重度PCM发病率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患者(21% vs 58%)
为何要重视 肝脏疾病的 营养支持?
100 %
65 ~ 90 %
20 %生率
临床上大约20%的轻度 肝病(肝功能代偿期) 患者并发营养不良
晚期肝病(肝功能失代 偿期)营养不良发生率 剧增至65~90%
肝移植候选病人及接受 肝移植患者则几乎 100%伴有营养不良
Srinivasan Dasarathy and Arthur J. McCullough. Malnutrition and Nutrition in Liver Disease. Clinical Hepat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Hepatobiliary Diseases. 2010, Chapter 91: 1188.
慢性肝病患者骨营养不 良的临床分析
慢性病毒性肝炎组20例,肝炎肝 硬化组23例,检测血清钙、磷、 甲状旁腺素(PTH)和降钙素(CT) 水平与骨密度
肝炎组低血钙发生率(35%)、 高血磷发生率(10%)、PTH增 高发生率(5%)、骨密度降低发 生率(85%) ,而肝硬化组则分 别达(60.9%, 34.4%, 52.1%及 91.2%)
Carvalho L, Parise ER.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status of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rq Gastroenterol. 2006, 43(4):269-247.
43例肝硬化病人应用SGA标准进行营养评估
图3:中度(Group2)及重度(Group1) 营养不良患者在6、12及24个月时 的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营养者 (Group3)及营养过剩者(Group4)
图4:重度(Group1)营养不良患者 在6、12及24个月时的存活率明显 低于中度营养不良者(Group2)、正 常营养者(Group3)及营养过剩者 (Group4)
肝脏疾病可出现何营养代谢紊乱?
各种类型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激素 代谢紊乱,不同肝病表现出特点各异的营养代谢紊乱,但临床以蛋 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最常见
对肝脏疾病如何进行营养支持?
全面准确对病人营养评价基础上,针对不同原发肝病与相应 营养失衡进行个体化干预
结论:
胆汁淤积患者以热量营养不良 为主,非胆汁淤积患者以蛋白质 营养不良为主
F.E. Zaina, M.B. Parolin, R.W. Lopes, et al.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in Liver Transplant Candidates.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2004, 36:923–925.
219位成年肝移植候选人 人体学测量+生化检测
评估营养状况
结果:
非胆汁淤积组:%F示71.1%高 于正常,%TSF示61.6%营养不 良,%MMC示58%营养不 良,64.9%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 胆汁淤积组:%F示77.8%高于 正常,%TSF 66.7%营养不 良,%MMC示47.6%营养不 良,53.9%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 胆汁淤积组和非胆汁淤积组 %MMC、血清白蛋白、%F值 差异显著
Anne S Henkel and Alan L Buchman.Nutritional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liver disease. 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Gastroenterlogy and hepatology. 2006,3(4):202-209.
肝硬化组中Child-Plugh分级A、 B、C级间低血钙发生率有显著 差异
邴玉芝,姚宏昌,张自新,等.慢性肝病患者骨营养不良的临床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4, 7(1):46-47.
212例肝硬化住院病人临床随访 2年或直至死亡,测量三头肌皮 褶厚(TSF)和中臂肌围(MAMC)
为指标评估营养状态
四项不同研究中酒精性与非 酒精性肝硬化蛋白质-能量营
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发生率
即便采用各种营养评估方法中 阳性率(对照人群营养不良检 出率)最低的人体测量学,酒 精性与非酒精性肝硬化营养不 良发生率仍分别高达 34-62% 及27-67%
四项研究均显示,酒精性和非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其营养不良 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