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泄漏事故的危害与应急处置

合集下载

氯气泄漏应急预案

氯气泄漏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氯气泄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氯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1. 事故报告(1)发现氯气泄漏事故后,立即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 现场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2)对泄漏点进行封堵,防止氯气进一步扩散。

(3)疏散泄漏区域内的群众,确保人员安全。

(4)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戒线,限制人员出入。

3. 人员救护(1)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及时送往医院。

(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防止病情恶化。

4. 环境监测(1)对泄漏区域及周边环境进行空气、水质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三、事故后续处理1. 事故调查(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追责。

2. 赔偿处理(1)对事故受害者进行赔偿,确保其合法权益。

(2)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

3. 应急物资储备(1)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队伍的救援需求。

(2)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四、应急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1)成立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2. 技术保障(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3. 资金保障(1)设立事故应急处置专项基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确保资金需求。

4. 信息保障(1)建立事故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关注度。

五、预案实施与修订1. 本预案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氯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氯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氯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背景氯气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制冷、消毒和水处理等领域。

然而,氯气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泄漏,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

为了减少氯气泄漏事故的风险,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方案,以保证现场人员的安全和设施的完好。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氯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以便在氯气泄漏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能够及时快速地做出反应并有效控制事故范围,减轻事故后果。

应急处置流程第一步:现场疏散一旦发现氯气泄漏,立即进行疏散。

疏散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疏散方向和疏散距离。

在疏散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和打火机等易引起火灾的物品。

同时,现场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泄漏区域,以免发生危险。

第二步:紧急切断在确认人员安全疏散后,应立即对氯气的供应进行紧急切断。

切断设施可能在不同的位置,如管道系统、阀门等。

切断供应后,应在切断设施上予以标识,以便操作人员进行确认。

第三步:控制泄漏在完成紧急切断后,应立即进行泄漏控制。

具体的措施包括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吸收、吸附或冷凝处理,以便有效控制泄漏。

同时,在进行泄漏处理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泄漏量和泄漏情况,并对设施和工具进行检修和更换,确保处置效果。

第四步:清理处理在完成泄漏控制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处理。

具体工作包括清除污染物,并对所用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处理和消毒。

在完成清理工作后,应及时进行现场安全检查,以确保现场的安全和健康。

事故预防措施除了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还应加强氯气存储、使用和加工的管理和监督。

以下是针对氯气泄漏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在工业生产中,应加强安全教育和职业健康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对氯气存储、使用和加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密封存储氯气容器和管道应严密封闭,以避免泄漏发生。

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接触火源和其它易燃材料。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一、总体概述:氯气泄漏是一种严重的化学危险事故,对周围环境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应对氯气泄漏事故,保护人员安全和降低损失,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二、事故发生初期处理:1. 保护自己安全(1)迅速穿戴好防护服、防毒面具、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安全。

(2)保持镇定,不要恐慌,避免引发更大的事故后果。

2. 封锁现场(1)迅速将事发区域进行封锁,并设置安全警戒线,确保无关人员远离现场。

(2)通知相关部门和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请示救援指挥部的指示。

三、现场救援措施:1. 制定救援方案(1)救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并向现场指挥部和各救援小组进行汇报。

(2)根据泄漏情况和现场环境,确定救援路径和救援设备,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救援。

2. 紧急处理泄漏源(1)确定泄漏源的具体位置,并对泄漏源进行紧急处理。

(2)采取控制措施,如使用堵漏剂、封堵泄漏口等方式,防止氯气进一步泄漏。

3. 救援人员进入事故区域(1)按照预定方案,由专业救援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后,进入事故区域进行救援。

(2)救援人员应密切配合,统一行动,确保自身安全并救援事务有序进行。

4. 伤员救治(1)对于中毒伤员,应立即将其转移到清新空气区域,并进行急救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或按需进行心肺复苏术,确保伤员生命体征稳定。

四、事故后期处置措施:1. 处理泄漏物质(1)将已泄漏的氯气迅速收集封存,并妥善处置后续处理。

(2)对泄漏区域进行化学清洗,以防止污染扩大和再次泄漏。

2. 检查事故原因(1)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2)对事故责任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 安抚受伤人员及其家属(1)给予伤者及其家属心理安慰和经济补偿,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受伤人员恢复健康。

(2)加强对受伤人员的随访和治疗,确保他们的全面康复。

五、事故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演练(1)定期组织氯气泄漏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

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方案

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方案

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方案简介氯气是一种具有较强毒性的气体,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但由于其致死性很强,因此如果发生氯气泄漏,其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将非常严重。

因此,建立一套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氯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步骤在面对氯气泄漏的情况时,应按照以下步骤执行应急处置:1. 确认泄漏源在发现氯气泄漏或者收到泄漏报警之后,应该尽快确认泄漏源。

可以通过嗅闻、目视等方式来确定泄漏位置和数量。

2. 启动报警系统启动工厂设备内部的报警系统,通知领导和所有工人,并将相应的信息及处理方法组织好,指挥现场应急救援。

3. 疏散人员根据氯气泄漏的情况,现场指挥部应该判断危害范围,并及时疏散人员。

在疏散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接触到大量的氯气。

4. 打开排风装置将现场排风系统打开,将氯气排除出室内。

同时,要防止氯气泄漏现场的气体扩散到周围区域和环境。

5. 用稀释剂淡化氯气在室内通风后,可以使用稀释氯气的方法来控制泄漏。

可选用水、碳酸钠、二氧化碳等稀释剂进行淡化。

6. 冻结管线封堵泄漏若泄漏位置在管道上,可以使用冻结技术,通过制冷剂的冷却将泄漏管道冻结,保持其封堵状态,直到完成修复。

7. 进行修复泄漏事件得以控制后,需要立即进行管道修复工作。

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紧急修理或更换管道,直至泄漏源被完全修复。

结束语需要注意的是,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安全有序的原则,确保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应急处置人员认真执行处置方案,严密跟踪控制泄漏,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最终实现氯气泄漏的妥善处置,保障企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氯气泄漏事故的危害与应急处置详细版

氯气泄漏事故的危害与应急处置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893(解决方案范本系列)氯气泄漏事故的危害与应急处置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氯气泄漏事故的危害与应急处置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由于氯气泄漏事故具有扩散迅速、防护困难、毒性极强、危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以及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只有全面熟悉氯气的理化性质及中毒产生的危害效果,了解影响氯气泄漏事故造成危害的主要因素,就能有针对性地对氯气泄漏事故实施应急救援和处置。

一、氯气的基本性能1、基本性质氯气是带有刺激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为2.48,也就是说它比空气重。

由于这一点,氯气很容易聚集在低洼地点、井巷、地下道等。

氯气沸点极低,常温下为气态,虽然自身不燃烧,但可助燃。

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氯气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泼性,它常加压储存在钢瓶和贮罐中运输,一旦飞逸到空气中就会立即形成云团,使地面、水源和环境受染。

氯气毒性很高,等量的氯气和氨气发生泄漏,氯气的危害范围要比氨气大5-10倍。

2、危害后果氯气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病变。

当空气中的氯气浓度达到10mg/m3时,就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中毒人员就会出现粘膜刺激,如眼睛流泪、结膜充血、刺痛、鼻咽部烧灼感和咳嗽等;当浓度上升到100-180mg/m3时,人员接触30-60min就会引起严重损害,表现为持续性呛咳、胸部紧迫感、声音嘶哑,有时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当浓度上升到300mg/m3时,中毒人员可突然昏倒,意识模糊,如有不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而浓度更高时可引起瞬间死亡。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氯气泄漏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应急救援。

以下是针对氯气泄漏的应急救援预案:
1. 确保人员安全: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迅速撤离氯气泄漏现场,远离泄漏源。

对于附近人员,应迅速进行疏散并指引他们远离泄漏源。

2. 停止泄漏源:尽量寻找并封闭氯气泄漏源,比如关闭相关管道或阀门。

如果无法找到泄漏源或无法停止泄漏,要立即报警求助。

3. 遮蔽防护:对于已经进入泄漏区域的人员,要尽快远离,并尽可能寻找安全的遮蔽区域。

如果无法离开,要用湿毛巾或面罩覆盖口鼻,以减少氯气的吸入。

4. 气体扩散控制:尽量控制氯气扩散范围,打开通风系统,增加通风量,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风扇驱散气体。

5. 通知相关部门:立即通知相关应急救援部门,并提供准确的氯气泄漏情况报告,协助他们进行救援工作。

6. 提供急救:如果有人员直接接触氯气并出现吸入毒气症状,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包括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7. 清理与恢复:在泄漏得到控制后,进行泄漏物的清理工作,确保环境得到恢复,并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与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预案只是一般性建议,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规进行制定。

对于氯气泄漏等危险情况,最重要的是迅速报警求助并遵循专业应急救援人员的指挥。

氯气泄漏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最新版)

氯气泄漏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最新版)

氯气泄漏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最新版)氯气泄漏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最新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保在氯气泄漏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可能涉及氯气储存、搬运和使用的场所。

2. 泄漏警报当发生氯气泄漏时,应立即启动泄漏警报系统以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信号。

在警报信号响起后,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3. 人员撤离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区,远离泄漏源。

撤离时,应尽量避免呼吸到泄漏气体,通过低姿势离开现场以减少进入泄漏气体的机会。

4. 急救措施如果人员暴露在泄漏氯气环境中,并出现呼吸困难、眼睛灼痛、喉咙刺痛等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迅速将受影响的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并避免进一步接触氯气。

- 联系急救中心,向其提供详细的信息,并根据他们的指示采取进一步的紧急处理措施。

5. 停止泄漏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停止氯气泄漏。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气体,在安全距离内操作处理设备。

- 如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关闭泄漏源的阀门或关闭相关设备的电源。

- 联络专业人员或应急救援部门,向其提供详细的泄漏情况,并遵循其指导。

6. 辅助措施为了减轻泄漏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辅助措施:- 在泄漏源附近设置障碍以阻止气体扩散,并指示人员绕过该区域。

- 封锁可能导致气体进一步扩散的通风口或通道。

- 监测并记录泄漏的持续时间、速率和特点等信息。

7. 应急处置团队建立一个专门的应急处置团队,以负责处理氯气泄漏事件。

这个团队应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8. 培训和教育所有涉及氯气储存、搬运和使用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氯气泄漏的风险和应急处理操作规程,以确保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9.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氯气储存和使用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减少泄漏风险的潜在因素。

10.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氯气泄漏紧急处理操作规程的基本指导和建议。

氯气泄漏事件的危害及事故应急处置

氯气泄漏事件的危害及事故应急处置

******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手册二氯气泄漏的危害及事故应急处置氯气属剧毒品,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不论你的身体多么健康,过量吸入氯气都会引起呼吸道的损伤。

尤其在意外事故中,氯气泄漏、污染环境将会危及众多毫无防备的人们,引起社会性灾害事故。

国内急性氯气中毒事故屡有发生,几起严重的“氯爆”和“跑氯”事故,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严重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有人称可能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企业若设在人口密集城区,犹如挂在城市上空的“定时炸弹”;有可能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钢瓶、贮罐若违章运输,那在途中就是一颗“移动的定时炸弹”。

为了了解氯气中毒的危害性、防止氯气中毒的发生及中毒防治处置,现将有关案例介绍如下:(一)国内主要氯气泄漏案例1)违章操作:1979年9月7日温州电化厂由于违章操作,未将液氯钢瓶内10ml石腊油清洗干净后再充装液氯,致使钢瓶在烈日暴晒下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工厂周围居民急性氯气中毒1000余人,其中住院759人,死亡59人。

2)维修制度不健全: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厂2号氯冷凝器出现穿孔、裂管发生爆炸,使装有氯气的钢罐爆炸,当场9人死亡。

后大量氯气向四周扩散,市政府紧急组织疏散厂区周围居民15万人。

为控制泄漏的氯气,重庆市消防总队和驻渝部队先后用高射机枪、火箭炮、坦克等武器,经过6小时紧张而有序的爆破,才将装有残留液氯的贮气罐摧毁。

3)管理不善,缺乏定期维修制度:2001年8月石家庄电化厂,制氯车间的133毫米管道端口崩裂,导致大量氯气泄漏,使厂内100多名工人氯气中毒。

4)违章运输:1994年8月27日陕西省商州市某单位司机将运装液氯罐车停放在路边,由于阀门关闭不严,罐内氯气突然大量外溢约600Kg,扩散至居民区内住宅,致使发生氯气中毒事故(重度中毒10例、中度中毒53例、轻度中毒56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泄漏事故的危害与应急处置
由于氯气泄漏事故具有扩散迅速、防护困难、毒性极强、危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以及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只有全面熟悉氯气的理化性质及中毒产生的危害效果,了解影响氯气泄漏事故造成危害的主要因素,就能有针对性地对氯气泄漏事故实施应急救援和处置。

一、氯气的基本性能
1、基本性质
氯气是带有刺激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为2.48,也就是说它比空气重。

由于这一点,氯气很容易聚集在低洼地点、井巷、地下道等。

氯气沸点极低,常温下为气态,虽然自身不燃烧,但可助燃。

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氯气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泼性,它常加压储存在钢瓶和贮罐中运输,一旦飞逸到空气中就会立即形成云团,使地面、水源和环境受染。

氯气毒性很高,等量的氯气和氨气发生泄漏,氯气的危害范围要比氨气大5-10倍。

2、危害后果
氯气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病变。

当空气中的氯气浓度达到10mg/m3时,就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中毒人员就会出现粘膜刺激,如眼睛流泪、结膜充血、刺痛、鼻咽部烧灼感和咳嗽等;当浓度上升到100-180mg/m3时,人员接触30-60min就会引起严重损害,表现为持续性呛咳、胸部紧迫感、声音嘶哑,有时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当浓度上升到300mg/m3时,中毒人员可突然昏倒,意识模糊,如有不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而浓度更高时可引起瞬间死亡。

需要指出的是皮肤裸露在高浓度的氯气中可造成灼伤或急性皮炎。

二、影响氯气泄漏事故危害的重要因素
1、时间和地域
不同的时间、地域、人口分布、防护状况以及气象条件都有可能造成不同的危害后果,所以同等规模的氯气泄漏事故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要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

2、泄漏的规模
氯气泄漏的规模包括泄漏部位、容器压力、管道直径以及泄漏持续时间等等。

以阀门断裂引起的连续泄漏事故为例。

阀门管道直径和容器压力越大,则泄漏的源强越大,速度也越快,同等条件下其危害就越大。

3、气候的影响
气候条件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湿度和天气睛、阴等。

风速影响氯气云团的危害纵深;风向影响危害地域的方位;湿度和降水对于氯气在大气中的传播与危害效果具有显著的削弱,这是因为氯气遇水后会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后者毒性相对较小。

清晨和傍晚发生氯气泄漏时,毒气云团的迅速扩散和上升,地面浓度会很快减弱,较难形成大范围的扩散。

4、事故区人口密度
人员分布的稠密度直接影响到氯气泄漏事故引起的中毒作作伤亡人数。

如果事故发生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很显然中毒伤亡可能高达每平方公里上万人甚至数万人;如果事故发生在偏僻的农村,受事故影响的人数将会明显降低。

5、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主要主要表现在发生事故时能否进行有效而快速的自我防护。

选用正确防护装具和防护手段,人员快速转移到上风向则危害会减少。

6、其他方面因素、
人们对氯气危害的认识程度,平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急救知识,人员的自身状况,指挥者控制事故危害的意识,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程度以及对事故现场的协同和指挥等,这些都对氯气泄漏事故危害后果有直接的影响。

三、氯气泄漏后的危害范围
1、传播距离
氯气泄漏后通常会形成毒气云团再在空气中向周围传播,毒气云团传播的纵深程度视氯气的浓度和风速而定。

据大量试验证明,当风速为1m/s时,毒气云团从事故发生地传播距离可达5-7km.风速2m/s时可达10-14km,风速3m/s时达16-20km.若风速增大为6-7m/s以上时,则会加速云团的扩散。

土壤和空气的温度升高时则会促使毒气云团蒸发,结果又在染毒地面上加大浓度。

空气的垂直稳定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氯气的传播纵深和它的浓度值。

2、毒气云团的大小
氯气泄漏后形成的毒气云团有各种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受风速的影响很大,通常情况下,当风速小于0.5m/s时,毒气云团可能是个圆形;当风速为0.6至1m/s时,毒气云团成半圆形;当风速为1.1-2m/s时,毒气去团成约90°角的扇形区;如果风速达到2m/s以上时,毒4气云团将会形成约45°角的扇形区。

3、城区扩散特点
城市中楼房和各种建筑物易受阳光的直接照射,它的受热程度比农村要快。

所以,在城区尤其是大城市中,容易出现强气流,这就容易使毒气云团中的有毒气体渗透到庭院、胡同、地下室等,会给居民带来直接伤害。

总之,氯气泄漏事故在城市中滞留的时间要比在开旷地域长的多。

四、氯气泄漏后的应急处理程序
1、应急救生
首先,应成立精干的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搜寻被困或中毒昏迷人员,并通报下风向一定范围内的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并向上风向转移;其次,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第三,要对救出的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处理,视伤情及时组织送医院救治。

2、泄漏处理
进入泄漏现场必须进行全身隔绝防护,偑戴空气呼吸器。

对于大型槽罐泄漏源应首先关闭阀门,切断泄漏源;对于小型钢瓶,必要时可将其搬出仓库,在空旷地域将其浸入石灰水中使氯气充分反应。

对于大型车间内的氯气储罐泄漏则采取如下措施:(1)启动氯气捕消器预案,抢险队迅速将捕消器捕消车运至泄漏现场,实施中和抢险,使氯气浓度迅速降低。

(2)铺设水幕、稀释、降解现场
及周围氯气浓度;有条件时使用低浓度碱水进行中和稀释,效果更好。

(3)采用多支喷雾水枪形成水幕墙,防止氯气向重要目标或其他危险源扩散。

氯气泄漏事故中及时有效的堵漏是控制事故扩大和减轻危害后果的关键所在,正确地封堵显得十分重要,通常的堵漏措施如下:(1)储罐和管道的堵漏可采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法封堵砂眼;使用处封式堵漏袋、粘贴式堵漏密封胶等封堵缝隙;使用各种木楔、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金属堵漏锥等堵封孔洞;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等堵漏裂口。

(2)损坏阀门的堵漏可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等堵漏;对于损坏或老化的法兰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

(3)当储量较大时,可利用工艺措施导流或倒罐,必要时设法转移危险储罐或瓶体。

3、救治处理
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医学救护,通常采取的措施是:(1)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水肿及继发感染。

(2)对昏迷者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术,采用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输氧。

(3)立即脱去污染服装及鞋袜,对皮肤污染者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眼睛受染者采用生理盐水或者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清洗。

(4)吸入后有症状者至少观察12h,对症处理。

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喘乐宁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

4、检测与现场控制
(1)使用气体检测仪测定现场及周边氯气浓度,估算扩散范围。

(2)确认装置或容器险情,划出重度区、轻危区,并设立标志,实施警戒控制。

(3)严格控制各区域人员、车辆进出,并逐一登记。

由于液氯易流动和迅速蒸发,要严密监视液相流动及气态氯气扩散情况,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

5、消毒和现场处理
(1)用雾状水对空气进行消毒,用低浓度碱性水溶液喷洒效果会更好。

(2)用喷雾水、蒸气、惰性气体清扫现场、排空罐及低洼、沟渠处,确保不留残液。

(3)消毒后的污水排放必须经环保部门检测,以防造成二次污染。

(4)残余废气可用排风机排送至水洗塔等后处理装置中。

(5)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6、特别提示
(1)进入现场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指挥及抢险人员集结地。

(2)严格控制人员在重危区逗留时间。

(3)严密监视毒气云团扩散情况,防止灾情扩大。

(4)注意风向变化,适时调整部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