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_快乐的校园_信息窗二
青岛版一年级(五四制)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全册优质课件
海底世界——数数
·
练习设计
先观察,再数一数教室里面东西 的个数。
•谢 谢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 识
• 1~5的认识(信息窗1)
有几枚?
图中的坦克、机器人、小汽车、飞机可以逐一点击数数。
1
2
3
4
5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 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多年,人们叫得 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 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现在,阿拉伯数字已 经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找一找: 街上哪些地方有数字?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说一说: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数字? 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意义呢?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议一议: 通过前面的描述,你有什么感受?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1 4
2 5
3
2
3
4
5
你数1,我写1,1像铅笔把字写。 你数2,我写2,2像小鸭水中游。 你数3,我写3,3像耳朵口朝左。 你数4,我写4,4像红旗迎风飘。 你数5,我写5,5像秤钩来买菜。
1.数一数,连一连。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 谢 谢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 识
9 7 9 3 7 3
9 6 9 2 8 4
9 5 9 1
1 0
10 9
10 8
10 7 4 6 10 3 6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快乐的校园_10以内数的认识1_5的认识教学建议青岛版六三制

《1~5的认识》教学建议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进行科技活动的情境。
图中的主要信息有:1枚火箭、2辆坦克、3辆小汽车、4个机器人、5架飞机等。
借助问题“有几枚火箭?坦克、小汽车、机器人、飞机呢”,引入1~5各数的认识。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5的物体个数;认识1~5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知道1~5各数的组成。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教学中首要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快乐有趣,产生学习的愿望。
因此,教学时可结合学校的课外活动导人,再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对于学生不了解的内容,教师要给予必要的解释。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试着提出关于数数的问题,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按顺序板书出来。
如果学生提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小飞机比小汽车多多少”之类的问题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留待以后解决。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小汽车是遥控的吗”之类的非数学问题,教师可以给出合理的回答,但不要放任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
“你说我讲”中共有3个红点问题。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学习数、读1~5各数,理解其意义。
第二个红点问题是学习1~5各数的写法。
第三个红点是学习数的组成。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有几枚火箭?坦克、小汽车、机器人、飞机呢?”教材对应的呈现了不同个数的物体、点子图、数字卡片,逐步抽象出1~5各数,建立1~5各数的概念,并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通过横档计数器拨一拨,体会后继续数。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去数一数。
在数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数得是否正确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图中的实物有序地去数。
图中有1枚火箭、2辆坦克、3辆小汽车、4个机器人、5架遥控飞机,其他信息也可以作为学生数数的素材。
对能有序地数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
理解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由物到数”和“由数到物”这两个过程。
信息窗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共31张PPT)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情景导入
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问我说
有几个小朋友?有几只 ?
我用●来摆一摆。
你问我说
有几个小朋友?有几只 ?
6
你问我说
有几个小朋友?有几只 ?
6
6
6 像哨子吹一吹
你问我说
有几个小朋友?有几只 ?
7
你问我说
数,把第6 只小鸡用 框起来。
你问我说
把
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6
1+5=6 6-1=5 5+1=6 6-5=1
15
你问我说
把
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6
2+□4 =6 6-2=□4 □4 +2=6 6-□4 =2
24
你问我说
把
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6
3+3=6 6-3=3
33
你问我说
想一想:如果把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当堂检测
4.填一填。
1
2
3
4
5
6
7
6
5
4
3
2
1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当堂检测
5.看图列算式。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15
26
24
36
33
2 4 66 4 2
1 5 66 5 1
当堂检测
6. 说一说下图表示的意思,再计算。
7
3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表示青蛙第1次向 右跳4格,第2次向 右跳3格,一共前
(3)还剩几个包子?
3+4 7
7-1 6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图片素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海底世界、快乐的校园图片
海底世界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
自主练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整理图片
第二单元信息窗
自主练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图片
第三单元信息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自主练习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图片
第四单元信息窗
自主练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图片
第五单元信息窗
(一)
(二)
自主练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图片
第六单元信息窗
(一)
(二)
自主练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图片
第七单元信息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数的组成;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难点是写0-10各数。
二、教学目标: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并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学会比较数的大小,认识“=”、“〉”、“〈”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快乐课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刚入学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往往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青岛版_一年级数学(上)册_全册教案

青岛版_一年级数学(上)册_全册教案一、快乐的校园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5各数。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掌握2~5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2~5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有兴趣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新授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也想和图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玩的很开心。
生2:我数出了天上有5架飞机。
生3:我知道了天上有1个太阳……师:你们真了不起。
想一想,能看着图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生:放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师:这个同学真棒,能大胆发言,提得问题又好。
同桌互相找一找,看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学生认真而有趣的看图)生1:一个。
生2:1、2、3、4,四个。
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一样呢?生1:我数的是正在发射火箭的同学。
生2:我数的是所有发射火箭的同学。
(下面的同学意见不一致,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已发射火箭的上一个同学,但如果看所有发射火箭的就是4个同学。
你们看得范围不同,数的人数也不同,说得都很有道理。
生:1、2、3……可以表示什么呢?师:谁愿意回答?生:1可以表示1个太阳,2可以表示2架火箭,3可以表示3个小朋友,4可以表示4棵树,5可以表示5架飞机……生:这些数怎么写呢?师:谁能教教大家?生:1像……,2像……,3像……,4像……,5像……三、巩固练习1、写1~5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第3题可引导学生先让学生独立的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快乐的校园》PPT课件二

快乐的校园Biblioteka 信息窗数一数,看看谁数的准确。
共有( 4 )个小动物,有( 3 )棵花。
3
12
3
21
4
31
4
22
4
13
5
1
4
2
3
3
2
4
1
4
2
5
12
5
14 23 32 41
圈出4朵花,可以怎样圈?
想一想,画一画
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交友不是为了向对方索取什么。衣服新的好,朋友老的好。 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孙子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不要过分仓促地相信和钦佩德育教员:他们说话像天使,生活却像凡人。——约翰逊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不敢生气的是懦夫,不去生气的才是智者。 为了向别人、向世界证明自己而努力拼搏,而一旦你真的取得了成绩,才会明白:人无须向别人证明什么,只要你能超越自己。 当你飞黄腾达的时候,你的朋友知道你是谁;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你才知道你的朋友是谁。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海底世界----数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教学挂图,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10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10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
4、能运用10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学会数的组成。
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教法与学法指导:1、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数、写数、读数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3、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4、初入学的学生不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何必顺,容易搞错上下左右的位置。
由于学生的手指肌肉不是特别灵活,要把数字些的正确、整齐、均匀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少写几个,经常练习,逐步提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课件、小红花学具:10跟小棒、文具盒、铅笔、橡皮等。
课时安排:10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5页,你说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