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合一”的宿命悲剧——从祥子的堕落到老舍的自沉
3命运悲剧中的文化宿命_老舍_骆驼祥子_与贾平凹_高兴_主人公城市生存悲剧之思

∋ 29∋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 4 期
祥子变得鬼面兽身。 # [ 4] ( P88) 祥子成为那个病 态社会中病态人的典型, 他成为一个被社 会物质和阶级双重压迫的悲剧形象, ∀ 最终 成了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 ( 从 根本上 说, 祥子 的悲剧是 %病 态社会 & 中 %病态的人 & 的悲剧, 因此, 其悲剧根源也 主要在于 %病态社会 & 和 % 病态的人 & 两个 方面。 # [ 5] ( P82) ( P121) , 老舍从社会政治学角度来 一、 祥子与刘高兴怀着朴素的生活信仰, 逃 塑造骆驼祥子, 让他变成了因为城市阶级 离物质贫穷的乡村, 期望通过体力劳动开始都市 压迫和被腐朽阶级思想腐朽的人物, 使得 新生活 , 然而结局都被城市拒绝 , 这是两人无奈 祥子多了政治学和历史学价值, 少了些文 的农民城市奋斗悲剧轮回 。 化性价值, 此乃老舍的时代局限。 祥子与刘高兴均来自乡村, 带着乡间 伴随着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一 的质朴, 怀着对城市美好生活的信仰, 渴望 个特殊的人群出现了, 这是一个被遮蔽、 被 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一个美好的未来, 摆 误解却为我国城市化、 现代化作出了巨大 脱乡村的物质穷苦, 在城市中立脚, 赢得城 贡献的群体, 那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流入城 市的认可。 市打 工 的 农 民, 在 今天 被 冠 名 为 ∀ 农 民 ∀ 骆驼祥子是个从乡间来的农村青年 , 工 #。这个称谓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 他 % 生长在乡间, 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 , 体, 他们是农民但不种地, 从事工人的工作 18岁的时候跑到城里来, 带着乡间小伙子 却没有工人的社会地位, 是一个尴尬角色。 的足壮与诚实, 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 反映了当下社会发展转型期中农民工角色 事他几乎全作过了 & 。他的 %人生理想: 做 矛盾和生存矛盾。然而正是这些是农民不 一个自食其力的有着自己漂亮车子的体面 像农民, 像工人而不是工人的群体却成为 的车夫! 找一个诚实干净的乡下姑娘。结 当下城市工业劳动力大军的主体。尤其进 婚, 成家, 生子, 体体面面地过日子 & # [ 2] ( P121) 入 21世纪, 农民工群体成为我们国家经济 这个从乡村田野走来的祥子, 浑身散发着 发展的重要的产业大军, 为此 , 反映农民工 乡村世界的土腥味和固执的生活信念, 来 题材的小说也多了起来, 其中贾平凹创作 到城市这个陌生世界。祥子是被乡村世界 的小说 高兴 ! 便是代表, 小说对农民工的 抛弃的无产流浪者, 没有土地、 没有房子 , 城市命运和乡村文明残酷的生存现状做了 一无所有, 只剩下一身强健的身体和乡村 深入的哲理思考。 赋予的文化性格。为了生存, 他来到了被 在小说 高兴 ! 中刘高兴与骆驼祥子 人传说到处都有黄金的都市, ∀ 祥子是一个 具有相同的出身、 经历和悲剧命运。随着 从农村流入城市的破产的青年农民。他来 社会现代化发展, 乡村土地生产成本不断 到城市以后, 充满了自信与好强 , 渴望凭着 提高, 广大农民面临严重的土地产值低效 自己强壮的身体和艰辛的劳动寻找新的出 化。此时乡村, 不是因为地主的兼并与压 路, 创造新的生活。 ( ( 只希望凭着自己 迫, 而是由于工业化时代农业经济边缘化 的力气挣一口饭吃, 做一个自食其力的独 和空心化导致的农民经济困难, 于是大批 立的劳动者。 # [ 3] ( P59) 农民离开虽然肥沃却不能给农民带来更多 然而, 祥子是一个独立于城市生活之 的产值的土地, 纷纷涌入城市 , 这看似是农 外的农民, 他完全生活被农民价值观充斥 民的一种自我主动选择, ∀ 高兴 ! 中的刘 的拉车洋夫中, 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高兴则以一种决绝的方式遗弃乡土, 是一 最终祥子被城市的丑恶所淹没, 变成了一 个自觉认同城市、 积极寻求农民群体解放 个无恶不作的城市无赖人渣。这是一个被 的新世纪乡土中国农民工形象。 # [ 6] ( P81) 实则 城市所压迫和侮辱的农民车夫形象 ∀ 祥子 具有与 20 世纪失去土地的祥子们拥有相 从农村来到城市, 人生命运经过了三起三 同的被动性, 都因强大的社会力量, 祥子和 落。社会上的丑恶吸干了祥子身上的血 , 刘高兴被迫放弃乡村的土地, 进入都市。 则更多的是城乡文化交锋的文化悲剧。 我们不妨仔细看祥子与刘高兴的进城 奋斗史、 悲剧史, 体会他们的苦, 思考当下 城乡二元体制、 传统 /现代二元文化价值体 系对峙的文化困境, 以期对中国城市化、 工 业化进程中农民新生、 社会进步和城乡文 化发展做出一定的思考。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解析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解析《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主要塑造了祥子——一个普通车夫的形象。
他是30年代旧中国进城谋生的破产农民的缩影。
小说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世界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
祥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
他的经历与近代农村破产而成批涌进城市的赤贫农民相似,因而颇具代表性。
在他性格由勤劳善良、正直朴实、有理想有上进心逐渐堕落到吃喝嫖赌、谋财害命、自暴自弃这一过程,赋予了作者对当时把“人变成鬼”的社会的深刻的批判和对落后的国民性、传统文化的反思。
故事的主人公祥子性格的变化是以他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一线串珠地组织构思、安排情节而叙述展开的。
祥子的“三起三落”是故事的发展线索,与虎妞的“爱情”纠葛是故事的中心,作者让祥子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中发展变化,把笔触伸向更广大的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生活面貌,真实地、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景象,又借此自然地揭示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与社会意义。
祥子的“三起三落”可简单归纳为:一起:艰苦奋斗,如愿以偿,买了新车。
一落:好景不长,军阀混战,乱兵劫车。
二起:努力拼命,积攒够钱,再想买车。
二落:时运不济,遇孙侦探,敲诈抢走。
三起:被迫结婚,用私房钱,买辆旧车。
三落:难产死去,无钱下葬,卖掉洋车。
祥子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
平常他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他的性格中也蕴藏着反抗的要求。
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
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贷款,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这是他生活的全部理想——买一辆洋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然而现实生活却在给了他希望后又不断斩断他的退路,使祥子在堕落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内涵

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内涵作者:严方何希凡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09期内容摘要:《骆驼祥子》中祥子身上蕴含着浓郁的悲剧性,他为了实现买车的理想努力的奋斗过、抗争过,但以失败而告终。
在买车的过程中,祥子的人性发生异化,这一异化过程在多种因素合力的作用下而完成,这些因素也正是祥子人生悲剧性的根源。
关键词:悲剧抗争人性异化《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中,老舍成功塑造了人力车夫祥子这一形象。
祥子作为一个破产农民进入城市,把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目标。
在围绕买车三起三落的过程中,祥子经历了诸多的磨难与痛苦。
祥子一次又一次向命运搏斗,但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最终向命运就范。
祥子的人生旅途每经过一站,他都更堕落一次,也越来越接近最黑暗的地狱。
把买车作为理想的祥子最终变成了走兽,这一悲剧结局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祥子这一形象所蕴含的悲剧内涵。
一.性格悲剧:自我实现与自我丧失的抗争祥子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悲剧性结局与祥子自身的性格有内在联系,他的性格悲剧有着深刻的内涵:自我实现与自我丧失的抗争。
在事业上,祥子把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作为奋斗目标,他渴望凭着自己的力气过上安定的生活。
虽然这一理想很渺小卑微,但是祥子希望能实现这一愿望而完成自我实现。
无论奋斗目标是大还是小,自我实现是不易的。
祥子的性格因素内在的渗进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左右着这一进程。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卖力气能吃饭的事儿几乎全做了。
”他正直忠厚、勤劳上进、能吃苦,虽然沉默寡言,但是他却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在生活上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即使病了,他也舍不得花钱买药。
可以说,当祥子性格中正的一面占优势时,祥子也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奋斗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祥子凑足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自己的车子。
这一次祥子完成了自我实现。
祥子性格中的负面因素也在暗暗左右着祥子的命运,在积极的实现自我过程中,祥子又在丧失自我。
《骆驼祥子》:从祥子的堕落历程来分析老舍笔下这一悲剧人物

《骆驼祥子》:从祥子的堕落历程来分析老舍笔下这一悲剧人物展开全文《骆驼祥子》是老舍众多接地气的作品中的一部经典,它讲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故事中的时代背景是一幅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的景象。
祥子是广大劳苦人民的代表,他们有着一定的自由,却被生计“绑架”,因贫穷剥夺了身上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老舍塑造祥子这一角色的想法,缘起于1936年,老舍与一位大学朋友的谈话。
朋友与老舍说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一位车夫买了一辆“洋车”,不久之后卖掉了,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穷困潦倒。
当时老舍觉得可以借此题材写一部小说,于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诞生了。
本篇文章主要从祥子的堕落历程来分析老舍笔下的这一悲剧人物,并浅谈当下社会如祥子一样追逐梦想的年轻人。
老舍祥子——旧社会众多劳苦百姓的缩影故事中,祥子是一位人力车夫,他生活的目标就是能够拉上属于自己的黄包车。
祥子的生活像是大海中的一座浪头,买了自己的车后就是起了浪花;车被大兵抢了,钱被侦探讹了,人被虎妞骗了,就是浪头落了。
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二十年代中国众多劳苦百姓的一个缩影,他们过日子得弯腰弓背。
那个时代,人们的命运被笼罩在社会的压迫之下,吃的亏、受的苦、打破的牙齿、流的眼泪多半都要咽到肚子里。
有的人忍忍,一辈子就过去了,相安无事。
而有的人,受得住气,吃得了亏,可是却奈何不了悲痛中的刺激,人性变了,就像故事中的祥子。
1.与现实社会产生交流——堕落的开端老舍并没有把祥子的悲剧命运全部都推卸给社会的黑暗与压迫,而是从祥子自身出发,描述他与社会的交流。
在交流中,老舍更像是让祥子自己做选择,这是老舍的高明之处。
故事中有一段情节可以体现老舍的高明:祥子刚被侦探骗了钱的时候,曹先生一家为了躲难搬到左先生家,独留祥子一个人守家,祥子害怕,跑到老程家躺下,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算计着:院中又没人,何不去拿件东西呢。
自己那么不容易剩下的几个钱,被人抢去,为曹家的事而被人抢去,为什么不可以去偷那些东西。
浅谈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的悲剧性

浅谈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的悲剧性老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被我们后辈所阅读,熟知。
尤其是小说《骆驼祥子》,其中所表现出的人物命运、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等都是非常清晰的。
阅读过小说之后,小说中主人公祥子的人生悲剧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祥子的梦想被残酷的现实戳破,他的希望被绝望的感觉包围,他的斗志昂扬变成了心灰意冷,他的精神状态从生龙活虎变成行尸走肉的时候,我不禁感慨,在当时的旧社会、旧时代,生命的真谛又在哪里?人生的出路又在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我的论文对小说中祥子的人生命运进行分析和论述。
标签:老舍《骆驼祥子》人生悲剧性《骆驼祥子》是中国著名小说家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叙写的内容是以20年代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为主线,小说中描写了车夫祥子坎坷的人生遭遇,有工作上的不幸,也有其情感上的失落,以至于最终自暴自弃。
小说深刻揭露了旧时代中国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民族劣根性的深刻挖掘。
身处当代的我们,也许无法真正体会到他们的生活苦楚,只是在作品中,可以通过文字去观察他们的悲惨。
作为小说主人公的祥子,他代表了一个阶层、一群人,他们卖着力气,过着贫穷的生活,从不甘堕落到自我放弃。
读过小说后,我会唏嘘他的遭遇,可怜他的人生,也看到了旧社会加在他身上的镣铐和锁链。
以下的内容就是对主人公祥子的悲剧人生进行全方位的展现和说明。
一、祥子出身的不好和其人生的艰辛主人公祥子,他出身不好,自小就生活在农村,后来因为丢失土地从农村来到城里,做起了黄包车夫的工作。
他勤劳肯干,一直梦想着有一辆自己的车,他用自己的努力,辛苦赚得一辆车,感觉和在车厂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他把车收拾的漂漂亮亮,做什么都有干劲。
但是,好景不长,社会就爆发了战争,祥子怀着侥幸心理贪图车费往清华宫拉人,结果被军阀拉去当差,车也化为了泡影。
也许我们会想,祥子如果不贪图车费也许就不会被军阀抢走车,但是,我也想说,即便他不去,他的车也会在战争时期丢失甚至被抢夺,这是一个“必然”。
骆驼祥子-三起三落及其他相关的一些资料全

三起三落:一起: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时,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来赚钱谋生。
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
他认妃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
他咬牙苦干了 3 年,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
他激动得几乎要哭岀来。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
他幻想着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 他也能开车厂了。
一落:祥子每天放胆地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考虑,兵荒马乱的时候,他照样出去拉车。
有一天,仅仅只是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他竟然冒险把车拉到了淸华, 结果在抄便道的途中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捉了过去,给大兵们干活,连车都给兵营收了。
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火了。
二起:祥子把30元钱交给四爷保管,希望攒满后再买车。
祥子没有轻易忘记自己的车被抢的事。
他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辆新车。
为此,他不惜和别人抢生意。
二落:祭灶那天晚上,铺户与人家开始祭灶。
大约9点,祥子拉着先生由西城回家,一个侦探骑自行车尾随他们。
先生吩咐祥子把车拉到他好朋友左先生家,又叫祥子坐汽车回家把太太少爷送出来。
祥子刚到宅,便被侦探抓住,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泄了祥子所有的钱,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彫。
三起:虎妞和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子成了亲。
祥子坚决要出去拉车。
虎妞拗不过他,只得同意。
如今的“人和车厂" 已变为“仁和车厂“。
四爷把一部分车卖出去,剩下的全倒给了一家车主,自己享福去了。
虎妞给祥子100元钱,买下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
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怀孕的虎妞不爱活动、爱吃零食,导致胎儿过大,结果难产死去。
为了给虎妞办丧事,祥子逼迫卖掉了车,祥子的努力全白做了。
老舍生平: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2月3日生于。
父亲是•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城的炮火中。
母亲也是旗人。
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家人的生活。
1913年考入师学校。
1918年毕业后任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骆驼祥子》:祥子人生的变化与其命运悲剧
《骆驼祥子》:祥子人生的变化与其命运悲剧作者:侯慧庆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4期内容摘要: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小说全面而细致地刻画了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描绘了祥子的人生奋斗以及其走向堕落的命运悲剧,进而揭示了民族的劣根性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文明病,挖掘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的本质问题。
关键词:《骆驼祥子》人生变化命运悲剧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创作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在北京社会底层奋斗、挣扎直至堕落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人生故事,描写了祥子代表的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及其悲剧的命运,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及其个人的双层原因,剖析了民族的劣根性,揭示了现代中国都市、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
祥子的悲剧是小说的核心内容,我们在阅读分析祥子的悲剧时,会发现,祥子的悲剧命运的推进总是与其人生某一方面的变化紧密相关的。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是其第一个变化,从祥子变成了骆驼祥子是其第二个变化,祥子最终从一个健壮的、积极的、乐观的、善良的、奋斗的祥子变成了懒惰、贪婪、自私、麻木、缺德的祥子,祥子的每一个变化都推进了其悲剧的深层发展,严格来说,祥子的变化其实就是其悲剧本身。
一.生存环境的改变:从农村来到了城市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
来到城里的祥子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带着进城寻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带着对城市的陌生,来到城市,是祥子人生的一次重大改变,但是,进城初期的祥子,身体健壮、性格憨厚、愿望宏大,思想单纯,但是,祥子对自己来到的这座城市确实陌生的,而且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外在改变造成的外在陌生。
祥子不清楚的是他来到的城市,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而城市的现代化,会不可避免的带来都市文明病,即现代文明病。
20世纪初期,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国,被当成解决当时中国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城市的物质文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物质文明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在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缺失了与之发展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当时的国民精神是鲁迅所描绘的愚昧、麻木、冷漠,表现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劣根性,城市物质文明的现代化过程中忽略了城市精神的解放与重建,“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已停,于是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物质欲望的膨胀会导致人文精神的衰落,这就是现代都市文明病。
祥子的奋斗与堕落历程
祥子的奋斗与堕落历程《祥子的奋斗与堕落历程》祥子,作为鲁迅先生笔下的又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他的奋斗与堕落历程让我们深思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困境。
在这部小说中,祥子经历了从奋斗到堕落的心路历程,让人唏嘘不已。
祥子作为一个普通的北京人,他本来也有着梦想和追求。
但是在社会的残酷现实面前,他只能选择艰难的生存。
一开始,祥子是一个有理想有热情的青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
然而,命运的轮盘并不总是善待弱者。
在种种无奈和挫折下,祥子逐渐迷失了自己,最终走向了堕落的深渊。
祥子最初的奋斗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提升地位。
他不甘平庸,努力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然而,生活的无情和社会的冷漠让他感到无力和绝望。
当他的梦想碎裂时,他开始迷失自我,走上了一条堕落的道路。
祥子的堕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走向深渊。
在生活的磨难和煎熬中,他逐渐变得冷漠和无情。
他的原则开始崩溃,他变得越来越不像曾经那个有理想的祥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堕落的灵魂。
他开始追求短暂的快乐,沉迷赌博和纷乱的社会。
最终,他的命运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堕落。
祥子的奋斗与堕落历程,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困境和无奈。
在现实中,许多人也面临着与祥子相似的境遇,他们奋斗,他们挣扎,但最终却难以摆脱生活的困境。
祥子的故事警示我们,生活并非容易,奋斗也许是意义的起点,但堕落却是通往毁灭的终点。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或许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当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怀握希望,砥砺前行。
不要堕落,不要放弃,要坚持奋斗,不畏艰险。
希望每个人都能坚守初心,不被堕落所诱惑,追求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祥子的奋斗与堕落历程,是一个深刻的寓言,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愿我们都能像祥子一样,坚定地走向光明,永不堕落。
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之路,在生活的跌宕起伏中,收获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骆驼祥子》:人性堕落与个体命运的探讨
《骆驼祥子》:人性堕落与个体命运的探讨1. 引言1.1 概述《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骆驼祥子在旧北京社会中的生活经历,探讨了人性堕落和个体命运的主题。
这部小说深入研究了一个普通底层人物的命运,展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以及个体在追求自由和幸福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讨论。
首先,在第二部分将着重探讨骆驼祥子的人性堕落,描述他最初的善良与渐变堕落之间的转变,并分析他在面对各种社会诱惑时所做出的选择和内心冲突。
接着,在第三部分将聚焦于个体命运与骆驼祥子的关系,解读他作为一个个体在社会中奋斗所遭遇到的困境与挑战,并探讨个体是否受制于社会环境和外部力量的影响以及是否可能摆脱命运束缚。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对于人性堕落和个体命运探讨的观点和结论,并提出个人对于骆驼祥子命运和人性堕落的看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骆驼祥子》中人性堕落与个体命运的探讨,深入分析这部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类内心斗争。
通过理解主人公骆驼祥子的遭遇,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如何寻求自我价值、面对诱惑与选择,并加深对于人类心灵与命运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认识。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骆驼祥子》这部经典作品,也能够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找到一些启示与思考。
2. 骆驼祥子的人性堕落2.1 描述骆驼祥子的起初善良与渐变堕落《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为主线,展示了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个体在面对生活压力和社会诱惑时如何逐渐堕落。
骆驼祥子原本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年轻人,他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在城市的摧残下,骆驼祥子逐渐失去了最初的善良与纯真。
他被无情剥削和社会不公所羁绊。
面对种种困境和压迫,他开始改变自己做事的原则。
他学会了欺骗、抢夺、甚至出卖自己的尊严来谋求生存。
2.2 分析骆驼祥子面对社会诱惑时的选择与冲突在社会中,骆驼祥子面临各种诱惑与冲突。
骆驼祥子的悲情命运与文化冲突
骆驼祥子的悲情命运与文化冲突引言《骆驼祥子》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贫困农民的悲惨命运。
同时,小说中还涉及到了文化冲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骆驼祥子的悲情命运与文化冲突之间的关系。
骆驼祥子的悲情命运骆驼祥子是一个贫困农民,在小说中他经历了各种艰辛和挫折。
他一直梦想着通过勤奋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富有和成功的人。
然而,在社会环境的限制下,骆驼祥子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贫困和社会地位成为他追求幸福的阻碍。
他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桎梏,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小说中对骆驼祥子的描写充满了悲情色彩,他的命运被社会不公和个人努力的无力所左右。
在他看来,自己的人生注定要过着贫困和艰辛的生活。
文化冲突的存在除了悲情命运,小说中还涉及到了文化冲突的问题。
这是因为骆驼祥子所处的社会,正值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的交融阶段。
在传统文化中,人的命运往往受到社会等级和道德规范的限制,一个人的成就和幸福取决于他所出生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而现代思想强调个人的努力和机遇的重要性,人们相信通过奋斗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骆驼祥子恰恰处于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之中。
他通过努力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却无法摆脱社会等级的限制。
他渴望获得成功和幸福,却最终被贫困和社会环境所束缚。
这种文化冲突使得骆驼祥子的命运更加悲惨。
他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对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力感到深深地失望和绝望。
反思与启示从骆驼祥子的悲情命运和文化冲突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反思和启示。
首先,小说中对于社会阶级和贫困现象的描写,让我们认识到社会公平和机会平等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幸福和成功,而不是被出生时的社会地位所束缚。
其次,文化冲突的存在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理解彼此的不同,并在交流中寻求共识和平衡。
最后,小说中骆驼祥子的悲情命运也给我们以警示。
即使面临困境和挫折,我们也不能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 4 - — —
维普资讯
己有了儿子 , 未必不就是那样”[ (0“ 。IP )最大的希望 ]9 给打破” 的直接结果 , 是使祥子对之前困扰他 的虎妞 问题 , 也变得毫不在意 : “ 这样 一 想 , 虎妞 的要 胁 , 乎 不必反 抗 了; 对 似 反
上 自己 的车 , 现在还 是 为这 个 志愿 整天 的苦奔 ; 了 有
要从人物关系的角度再度加 以辨析。 列举一下和祥子的悲剧性堕落关 系密切的人物 和事件 , 首先被想到的可能会是乱兵 的抢掠 、 孙侦探 的敲诈 、 虎妞的婚姻 陷阱以及小福子的死。但这些
都 难 以构 成 根本原 因。
的再度追问, 会体味到他那因“ 靠近” 游离” 与“ 的不同创作态度而产生的创作 实绩互成反比的矛盾 与困惑; 祥子的堕落与老舍的 自沉, 由此具有 了一种 “ 也 人文合一” 带有宿命 色彩 的悲剧意蕴。 的、
这将 带给我 们 更 大的震撼 和反 思 。
[ 关键词] 堕落; 沉 ; 文合一; 自 人 宿命 ; 悲剧
却因老舍 自沉于此而永远令人心绪难平 !当我们尝
车, 直到虎妞难产死去之前 , 他从未因为娶了虎妞就 想放弃这种追求 , 选择 堕落。而当虎妞终于 同意出
钱给他买车时, 他甚至“ 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 , 他
试着将两者的悲剧合并解读 , 发现其 中隐含着一 会 种“ 人文合一” 带有 “ 的、 宿命 ” 色彩 的悲剧意蕴。而
《 骆驼祥子》 带给我们 的最大震撼 , 莫过于祥子
的堕落。已具备优 秀车夫所必需 的一切素 质 的祥 子, 他那点卑微 的愿望——拥有一辆属于 自己的车
— —
真正堕落是始于对买车理想的彻底放弃这一事实而
言, 虎妞 是不 应承 担 过错 的 。
却始终无法实现。经历 了三起 三落, 他最终选 这种悲剧性堕落的根源何在? 面对这个已有众多论者探寻过的问题 , 仍有必
一
看透 了 自 己, 无 须 小看 别人 , 便 虎妞 就 是 虎 妞
由此带来的, 是更大的震撼和反思。
一
、
“ 买车" 失车” 悲剧之后还有 悲剧 与“ :
居然 向她笑了笑 , 一个天真的 , 自内心的笑 , 发 仿佛 把 以 前 的 困 苦 全 一 笔勾 销 … … ” P4 所 以 , 却 …(1) 7 抛
她对祥子在情感上“ 强暴” 为的指责 , 行 单就祥子的
V0 . 8 No 1 11 . M a .0 6 r2 0
“ 文 合 一" 人 的宿 命 悲剧
— —
从 祥 子 的堕 落到 老 舍 的 自沉
孙 玉 君
(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黑龙江 鹤岗 [ 摘
140 ) 51 7
要] 通过对祥子 堕落根源的深入辨析 , 会发现一种更深层的悲剧意蕴; 通过对老舍死因
正 自己跳 不 出 圈 儿 去 , 么样 的 娘 们 不 可 以要 呢 ? 什
… …
命运 , 谋得幸福是绝不可能的, 因而无论 怎样挣扎也 无济于事 , 一种带有“ 宿命 ” 色彩 的悲剧意蕴也就得
以彰显 。
这 同时也说 明了一个问题 : 拥有 车也无法改变 命运的“ 致命 的发现” 对祥子 的堕落起着本 质性 的 , 决定作用, 但决不就是说会起着直接和显在的乃至 击致命的作用 。即, 并不是一经有了这样的发现 ,
那么 , 导致祥子 走 向堕落 的关键性人物 是谁?
择了放弃 , 并走向堕落的深渊。
我认为恰恰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老马祖孙俩 !
祥子面对虎妞的逼婚几近绝望之时 , 在茶馆里 偶遇老马祖孙俩 , 从而: 有了一个致命的发现 , 产生了 更大的绝望。因为那一老一小的遭遇 , 使祥子“ 心中 感到一种向来没过 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 , 似乎 他 看见了 自己的过去 ; 在老者身上, 似乎看到了自己的 将来![ (9 那 一老一少似乎把他 的最 大希 望给 ” ]s “ v) 打破——老者的车是 自己的呀 !这一发现迫使祥子 ” 开始反思和追问: 自从他头一天拉车 , “ 他就决定买
黄包车夫作为一 种职业业 已消亡①, 关于它 的 记忆却因一个“ 祥子” 而永远无法消亡 ; 太平湖作 为
一
识, 但绝不至于对祥子的理想追求——拥有 一辆属 于 自己的车——产生任何影 响。这也被事实证 明, 婚后的祥子尽管委 屈无 限, 仍执拗地要 拉车 、 但 买
个可以吞噬生命 的存在已被填平 , 于它 的话题 关
维普资讯
第1 8卷 第 1 期 20 0 6年 3 月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unl f h nc u ies yo eh o g (oi c ne dt n o ra o agh nUnv rt f cn l y S c l i cs io ) C i T o aS e E i
自己的车 , 他以为就有 了一切。 可看看 眼前这样 ? 自己“ 不肯 要虎
妞, 还不是 因为 自己有买 车的愿 望?买上车 , 省下 钱, 然后一清二 白的娶个老婆 ,可看看小 马儿 , 自 ” “
【 作者简 介】 玉君 (9 3 )男 , 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 系高级讲师 , 孙 17 ~ , 鹤 主要 从事中国现 当代文学 和文学 理论 研究 。 ① 据报 载 , 在个别城市或旅游 区 , 出现 了人力黄包 车 , 叉 但这 只是 一种特殊的存在 , 已不能称其为一般 意义上的职业 。
前两者因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 然难成根本。 自 小说也曾生动描写 了祥子面对虎妞逼婚时的绝望心 理, 许多论者据此将祥子的悲剧性堕落归罪于虎妞 , 将其与乱兵 、 孙侦探并列 为元凶之一。这其实是一 种误判。祥子此时的绝望只是一种情感归属上无从 选择的绝望 , 稍带有一点人格 独立 、 性 自尊 的意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