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地铁失火安全风险评估

地铁失火安全风险评估

地铁失火安全风险评估
地铁失火可能导致以下安全风险:
1. 人员伤亡:地铁失火可能导致乘客和地铁工作人员的伤亡。

火灾中的高温、烟雾和毒气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烧伤等严重后果。

2. 引发恐慌和踩踏事故:地铁失火可能引发乘客的恐慌和拥挤,进而导致踩踏事故。

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可能争相逃生,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

3. 火势蔓延:地铁车厢和隧道内的可燃物质较多,一旦失火,火势可能迅速蔓延,甚至沿着隧道扩散。

这可能增加乘客逃生的困难,并使灾情更加严重。

4. 系统瘫痪:地铁失火可能导致线路中断和列车停运,进而打乱公共交通秩序。

这会给城市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引发交通堵塞和拥堵。

5. 经济损失:地铁失火可能造成列车和设备的烧毁,造成财产损失。

同时,地铁停运也可能给城市经济带来损失,尤其是对于依赖地铁运输的商业区域。

针对地铁失火的安全风险,应加强以下措施:
1. 配备有效的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火灾蔓延。

2. 增加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难设施,确保乘客能够快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3. 提供乘客火灾应急培训,加强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和逃生能力。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地铁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5. 增强地铁消防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迅速响应并控制火灾。

6. 加强地铁安全监控和管制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火灾安全隐患。

7.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应对地铁火灾紧急情况,确保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理灾害。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研究摘要:城轨交通网络化运营新模式具有设备设施关联性强、安全管控难点多、客运组织管理复杂,以及运营服务管理更注重统一性、联动性、协调性和共享性等特点,需借助新技术、开发新系统、研制新装备,突破单线运营模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前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呈现出高速质量发展的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与建筑、车辆和轨道等30多个学科高度融合,涉及设计和技术管理人员较多、项目协调难等特点。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环境复杂,使得运营突发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和救援紧急性较高,缺少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1.1环境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环境风险包括内部小环境、外部大环境两个方面。

内部小环境特指地铁运营空间内环境,例如,目前多数地铁车站内部或设置了办公场所或进行了商业开发,而相关场所装修用材料均为可燃、易燃性,火灾荷载较大;外部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种。

前者主要指地质不良、水灾、地震以及季节因素,后者特指社会政治因素。

1.2管理因素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消防安全管理内容缺乏针对性、内容不够健全、无法真正落实等问题。

运营单位虽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没有配备足够的高业务水平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安全应急操作技能培训,安全检查巡查长期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无法保证安全隐患的彻底整改。

1.3设备因素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安全事故中,电气火灾、机械故障占比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地铁内使用设备电缆、电气系统的区块较多,电缆线路老化、使用不符合规定、电气设备故障短路以及内部排风机、灯光照明、空调机长期超负荷运转等问题,均易导致地铁隧道内部事故。

1.4人员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人员风险因素涉及乘客、工作人员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多数地铁站地形构造复杂度较高,若乘客没有遵守乘车规则,就极易导致意外事故。

浅析城市地铁站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消防对策

浅析城市地铁站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消防对策
2地 铁 基 本 特 点 .
21 .构筑 形式。地铁为深埋 双涵洞形地下建筑 , 洞中间用梁 、 柱分 开, 分设上下行三轨车道。各车站 间距一般为 10 m左右 , 50 车站设有乘 客候 车厅和站 台, 面积约 20 m 00 2地铁的供电 、 0 0 ~5 0 m 。 通信线路 , 全部 用 电缆在地下敷设 。通信 电缆一般设在 中间墙体上 ,动力 电缆设在侧 墙, 高压牵引 电缆则设在三轨上。 2 通风系统。 . 2 一是 自然通 风。 依靠站 台、 候车室等出人 口与地 面的
1前 言 .
自 16 年英国伦敦建 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至今 , 83 地铁作为解决城 市交通 问题 的主要手段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 , 世界各国主要城市 的地铁 已形成规模 , 国的地铁建设起 步晚发展快 , 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南京 、 广 州 、 阳等城市都已经建设地铁并投入运行 。 沈 但是由于地铁运 营方式 的 特殊方式 , 一旦发上火灾 , 其后 果非常严重 , 救护也很困难 , 以地铁 的 所 消防安全 问题不容忽视 , 必须研究地铁火灾危险性 , 制定 出切实有效 的 消防对策 。
科技信息
专题 论 述
浅析 碗 市 地 铁 站火 灾危 险 性 分 析 及消 防对 策
湖 北省公 安 消防总 队武 汉市 支队沌 口大 队 杨 建峰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城市地铁站 的火灾危 险性进行分析 , 点阐述城 市地铁 站在 建筑结构防灾设计、 重 监控报警与消防 系统设计、 地 铁 车 辆 防 火设 计 、 急 方 案 、 火战 术 及 装 备 运 用 等 方 面 的 对策 研 究。 应 灭 [ 关键词 ] 地铁 火灾危险性 消防对 策
火设计 、 火灾 时的应急方案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 建立 和完善地铁 的综 合防火系统 。 41建筑防火方面 。严格 执行国家 、 . 地方 、 行业颁布 的消防法律法 规、 标准规范 、 章制度 以及规程 、 规 程序等 , 吸收国外 先进经验 , 地铁车 站的布局应 合理 , 采取防火墙 、 水幕或防火卷帘 门等措施 , 进行必要 的 防火防烟分隔。 建筑 的主体和装修物的裸露 部分 , 内设施 、 站 设备 、 办公 生活用品应 采用不燃或难燃体 , 严格限制各种 塑胶制 品的使用。 地铁变 电站 、 高压电缆应在地面建筑敷设 , 电站 的变 电器 室等重要设备 间应 变 进行防火分隔。 4 . 地下 车站的行 车值班室或车站控制室 、 .1 1 变电所 、 配电室 、 通信 及信号机房 、 通风和空调机房 、 消防泵房 、 灭火 剂钢瓶室等重要设备用 房,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 0 . 0 . h的楼 0 房与其他部位隔开 , 建筑 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隔墙上 的门及窗应采用 甲级 防 火 门 及 甲级 防火 窗 。 41 .. 2地下车站站 台和站厅乘客疏散区应划 为一个防火分区。其他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建模与风险评估分析的开题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建模与风险评估分析的开题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建模与风险评估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地铁交通系统,其运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一旦发生严重的事故,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对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和市民日常生活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建模与风险评估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方方面面入手,综合考虑列车本身的构造、车辆所处的不同阶段、环境与气候等因素,大规模建模,分析当前状态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项目旨在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的建模和分析体系,通过对列车运行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研究,得到列车运行中的关键参数,建立物理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 数据收集方法: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行业组织、交通运输部、地方政府等多个渠道,收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相关数据(包括参数、构造、技术标准、安全规定等)。

2. 建立模型方法:综合数据收集的结果,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的物理数学模型,对列车的轨迹、速度、加速度、动力系统等关键参数进行仿真模拟,并结合实际数据不断修正和完善模型。

3. 风险评估方法:在建立好的模型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如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风险矩阵分析等对列车运行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不同因素对安全性的影响,并加以比较和评价。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1.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的物理数学模型,深入探究列车运行的相关因素。

2. 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识别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和风险隐患,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3. 发布研究成果,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五、研究计划1. 文献阅读和数据收集(2个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从多个渠道收集列车的相关数据。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姓名学号专业层次学习中心指导教师年月日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任务书目录摘要 (6)第一章绪论 (7)1.1研究背景 (7)1.2研究目的 (7)1.3研究意义 (7)1.3.1理论意义 (8)1.3.2实践意义 (8)1.5研究方法 (8)1.5.1文献分析法 (8)1.5.2比较研究法 (9)1.5.3专家咨询法 (9)1.5.4区间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 (9)第二章国内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9)2.1国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9)2.1.1伦敦地铁风险评价 (10)2.1.2日本地铁风险评价 (10)2.2国内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10)第三章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3.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1)3.1.1操作性原则 (12)3.1.2科学性原则 (12)3.1.3主导性原则 (12)3.1.4可比性原则 (12)3.1.5全面性原则 (12)3.2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3)3.2.1火灾危险源控制 (13)3.2.2地铁防火能力 (13)3.2.3地铁灭火能力 (14)第四章初建的指标进行优化筛选 (14)第五章建立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4)5.1确定评价对象 (15)5.2选取评价指标 (15)5.3分类分析指标 (15)5.4构建并修正评价指标体系 (15)第六章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5)6.1层次分析法 (16)6.2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6)6.2.1确定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的目标 (16)6.2.2识别影响地铁火灾风险的主要因素 (16)6.2.3构建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6)6.2.4地铁火灾风险的评价 (16)6.2.5地铁火灾风险控制措施 (17)第七章总结 (17)参考文献 (18)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地铁也随之走向繁荣的发展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火灾事故风险评估及对策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火灾事故风险评估及对策措施
中图 分 类 号 : 9 1 X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Ur a a lt a sto r ik a s s m e t a o nt r e s e b n r i r n i ff e rs s e s n nd c u e m a ur s i
Z a .h a in pn h oYis u ,B iJa .ig ,YIJ n u
第 8卷 第 9期 21 0 2年 9月
中 国 安 全 生 产 科 学 技 术
J un lo aey S in e a d T c n lg o ra fS ft ce c n e h oo y
Vo _ . l 8 No 9

S p.2 2 e 01
文 章 编 号 : 63—1 3 2 1 )一 9— 19一 5 17 9 X(0 2 0 0 6 o
ta k ta i c i e tfr c ie tha p n sa n e a r c rf c a cd n e a cd n p e si sa x mpl hef u tte fsf t v l ain meh d o alta st i e,t a l e o aey e a u to t o fr i rn i r
w t o g i g l h all e N : o r s t n i n e r e c v rp  ̄o n le a u t n c lu ai n.1 h al i Ch n q n i t i i O 2 d o t i n a me g n y f e e n e v c ai ac l t h g r n ao i o o i tr i g
轨道交通运 营过程火灾事故 风险进行评估 。并对重庆市轻 轨 2号线 临江 门车站进行 紧急情况下 人员疏散计算 , 判断轻轨临江 门车站发生 火灾等 紧急 事故 时, 能否确 保乘客 的人身安全 。结 合轨 道交通现状给 出相应对策措施 , 降低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 , 确保乘 客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 关键词 : 轨道交通 ;风险评估 ; 火灾事故 ; 人员疏散

《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仿真研究》范文

《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仿真研究》范文

《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仿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地铁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对S市地铁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并研究人员疏散仿真,对于提高地铁火灾防控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1. 火灾风险识别S市地铁火灾风险主要来自于列车、车站、电气设施等方面。

其中,列车火灾是最常见的风险源,主要是由于电气短路、乘客携带易燃物品等原因引起。

车站火灾则多由于电气设备老化、人为纵火等因素导致。

此外,电气设施的过载、短路等也是不可忽视的火灾风险。

2.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针对S市地铁的火灾风险,我们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通过分析历史火灾数据、地铁运营数据以及设备设施情况,确定了火灾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同时,利用概率风险评估模型,对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进行了估算。

3. 火灾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将S市地铁的火灾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其中,低风险区域主要为地铁线路中相对安全的区段;中风险区域则包括部分车站和列车;高风险区域则为电气设施密集、人员密集的车站和隧道等。

三、人员疏散仿真研究1. 仿真模型构建为了研究地铁火灾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情况,我们构建了人员疏散仿真模型。

该模型包括了人员特性、环境特性、疏散设施、疏散行为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模拟人员在火灾情况下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疏散设施的布局和运行情况,来评估疏散效果。

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我们进行了多次仿真实验,模拟了不同火灾场景下的人员疏散情况。

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我们发现疏散设施的布局、疏散指示的清晰度、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等因素都会影响疏散效果。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疏散策略和措施,以提高疏散效率。

四、对策与建议根据S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仿真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地铁火灾防控工作,定期检查电气设施、消防设施等,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铁火灾的发生给城市交通系统和居民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地铁乘客的安全,本文对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探讨了相关的因素和措施。

引言:地铁火灾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大面积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评估和减轻地铁火灾风险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地铁火灾的风险和危害,为城市地铁系统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一、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估是通过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考量和分析,来量化评估地铁火灾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主要步骤包括:确定评估指标、收集数据、建立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辨识、风险量化和风险评价。

在确定评估指标方面,可以考虑城市地铁系统的人员流量、车辆老化程度、消防设备的完好程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因素。

收集数据方面,可以通过地铁系统的日常巡检记录、乘客调查问卷等手段获取相关的数据,为模型建立提供依据。

评估模型的建立是通过采用一定的模型方法,将各个评估指标进行加权、综合分析,得出火灾风险评分。

二、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控制措施在了解地铁火灾风险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控制措施:1.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系统,包括消防水源、喷淋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等。

2.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对能力。

3.定期进行消防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4.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保障乘客的疏散安全。

5.加强对乘客的火灾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乘客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6.加强地铁系统监控和排查,发现潜在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三、结论本研究对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分析了相关的评估方法和控制措施。

在城市地铁系统中,保障乘客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目录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1.1研究背景 (4)1.2研究目的 (4)1.3研究意义 (4)1.3.1理论意义 (5)1.3.2实践意义 (5)1.5研究方法 (5)1.5.1文献分析法 (5)1.5.2比较研究法 (6)1.5.3专家咨询法 (6)1.5.4区间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 (6)第二章国内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6)2.1国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6)2.1.1伦敦地铁风险评价 (7)2.1.2日本地铁风险评价 (7)2.2国内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 (7)第三章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8)3.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8)3.1.1操作性原则 (9)3.1.2科学性原则 (9)3.1.3主导性原则 (9)3.1.4可比性原则 (9)3.1.5全面性原则 (9)3.2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0)3.2.1火灾危险源控制 (10)3.2.2地铁防火能力 (10)3.2.3地铁灭火能力 (11)第四章初建的指标进行优化筛选 (11)第五章建立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5.1确定评价对象 (12)5.2选取评价指标 (12)5.3分类分析指标 (12)5.4构建并修正评价指标体系 (12)第六章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2)6.1层次分析法 (13)6.2城市地铁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3)6.2.1确定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的目标 (13)6.2.2识别影响地铁火灾风险的主要因素 (13)6.2.3构建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3)6.2.4地铁火灾风险的评价 (13)6.2.5地铁火灾风险控制措施 (14)第七章总结 (14)参考文献 (15)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地铁也随之走向繁荣的发展方向。

随之,越来越多的城市走向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沿阵地,相继加入了地铁建设的阶层。

众所周知,城市地铁是一座城市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志,这是因为其在道路交通系统的地位十分重要,承担着运输人口、物资的重任,是缓解现代化大都市中,由于车辆过多而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十分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人员密集,移动性大,入口和出口减少,火灾时供氧不足,难以排出大量烟雾,烟雾和散热慢等原因。

因此,地铁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带来了出行的便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如火灾隐患,这对于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而评估地铁发生火灾的风险,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地铁火灾发生的频率,在最大限度上防止火灾的发生,保障公共人们的出行安全。

关键词: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层次分析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脚步的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也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而作为我国城市现代化标志的典范,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的城市交通拥堵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西安有很多交通,公共交通等大城市需求量很大。

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所具备的安全性、准时性、快速高效,环保卫生,交通密集,节省土地。

降低噪音。

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

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地铁是一个轻松的城市。

交通拥堵的重要工具。

作为现代城市的生活中心,其流通网络运行特征决定了其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是地铁运输系统的生命周期。

地铁的安全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包括铁路,车辆,电机,信号和运输等许多系统。

链接轻微疏忽可能导致严重事故。

自从1856年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以来,发生了各种地铁事故。

统计1903年至2010年,共发生90起事故,造成国内外地铁对社会的社会影响。

其中,24起火灾,16起恐怖袭击,38起设备故障和17起旅客事故。

火灾事故占总事故的25%,设备故障占总事故的38%。

这两起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

1.2研究目的根据前人对地铁火灾事件的分析,中国地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开展并不乐观。

因此,我们将加强对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研究,不断更新和保存救援计划,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支持。

这是一个日益受到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响应系统的必要手段。

在地铁发生事故后。

在应急响应系统的领导下,现场工作人员迅速进入应急预案中建立的应急响应模式,利用一切手段和力量快速控制和扑灭火灾,我们将保护我们的财产和生命。

1.3研究意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7年3月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熟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十三五“规划”的有关情况。

李富民代表在中国“十二五”期间介绍了中国的各种交通工具。

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货物运输变得更快,综合运输系统不断完善,总体发展要求得到了适应。

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运力达到3800公里,成为世界第一。

1.3.1理论意义在中国,地铁人群在高峰时段非常拥挤,特别是在假期。

由于地铁的特点,地铁是最大的,建筑的形式相对封闭。

难以及时排出火灾产生的热量。

由于地铁内部温度过高,乘客的健康状况可能会受损,可能会受损。

地铁的结构和隧道本身的一部分。

同时,很难从地铁火灾中按时吸烟。

大量的烟雾不仅会影响乘客的安全疏散,还能帮助乘客及时救援消防员。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火灾或地下水的物理损坏造成的损坏,有必要考虑地铁的安全性,以便地铁在安全的环境中可靠运行。

通过对地铁事故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铁火灾的因素很多,如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

因此,在分析地下通道火灾的影响因素时,应根据火灾,火灾,火灾和火灾的危险来判断地下通道火灾的风险评估。

它必须减少。

发生火灾时有效。

应对火灾并减少伤害。

1.3.2实践意义火灾一直是地铁管理人员重点管控的对象,因为地铁火灾一旦发生,不仅对地铁正常运营带来阻碍,对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带来损害。

因此,通过综合评估地铁的消防安全风险,可以掌握地铁的火灾风险情况,促进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地铁的安全性。

地铁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地铁火灾风险评估准确,客观地掌握火灾隐患,为消防提供依据。

1.5研究方法1.5.1文献分析法收集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数据,收集对地铁有一定影响的事故,分析事故原因,选择地铁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为建立进一步的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奠定基础。

1.5.2比较研究法分析国内外在地铁火灾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国内外的不同做法,从中得到启示,进而构建适合我国地铁火灾风险评价工作实际的评价体系,以指导实践。

1.5.3专家咨询法与专家进行了三次调查和咨询:首次选择地铁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以调查表的形式编制,分发给地铁风险管理和消防安全专家,以及本研究的风险指标通过统计问卷数据获得。

第二次,将评价体系各级评价指标成对比较,以区间数的形式给出判断矩阵,确定第一级指标和第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第三次发布火灾风险评估问卷,评估所研究的地铁站二级指标的安全性。

1.5.4区间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区间分析层次过程用于确定指标系统中各级指标的权重。

通过组合定量指标构建模糊复杂评估模型,并将评估模型应用于样本验证方法的准确性。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2.1国外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2.1.1伦敦地铁风险评价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地铁是伦敦地铁。

但是,由于平台长期失修,设备老化和车辆破损,发生了大量事故。

自1987年11月以来,伦敦国王十字街地铁站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导致伦敦市民关注地铁的安全。

火灾爆发后,伦敦地铁研究所重新采纳了消防专家的建议,并采取了一系列消防措施。

(1)安装火灾自动探测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设备。

(2)加强地铁火灾管理人员的培训。

(3)加强监控,加强各车站乘客的流动控制。

(4)设立现代化的消防控制中心。

(5)加强经费、法律的保障和保护。

(6)对于重要站点,要进行特殊防火管理措施。

(7)消防局每个季度都必须检查一次各地铁站的消防安全和设备。

2.1.2日本地铁风险评价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地铁的安全管理比较合适,如制定了一系列国家和地方防火规则和措施,开发先进的消防设备。

根据1961年至1975年的不完全统计,由于加强了日本的防火研究,每年平均发生三次45次火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无所获。

火灾事故。

分析原因后已知。

(1)地铁隧道、车站、站厅和地铁列车都采用不燃或者难燃的建筑材料。

(2)安装了自动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3)安装了异常情况下的广播设备。

(4)设置了灭火设备和排烟设备。

(5)加强地铁管理员工的防灾训练,并对乘客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加其安全的意识。

2.2国内城市地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地铁火灾事故研究的安全管理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地铁火灾事故非常危害,不仅受伤人员,而且严重影响社会。

由于预防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因此调查火灾事故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地铁火灾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目前,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取得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发展机制,建筑设计预防措施,灭火设备和管理等具体成果。

虽然由于安全的相对性质,安全管理的内容在事故发生之前不能受到限制,但它还包括对事故后对人们的影响,特别是烟雾分析的详细分析。

为了检查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的疏散计划,有必要调查火灾发生地点的烟雾发生和移动,以及对人员的影响。

事故现场的消防功能设计。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使用计算燃烧,计算机流体动力学,传热,传热和传质,化学反应和相关现象的定性分析。

计算机仿真软件CFD用于根据仿真结果模拟计算机分支和相应的应急计划。

火灾报警系统由计算机监控系统,火灾探测器,事故判断人机界面界面,灭火系统等设计,根据不同车站建筑物的结构安排不同的检测和灭火方案。

是的,它还包括报警系统与其他安全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通信安全性的信息流的构建。

地铁隧道主要包括防火疏散,消防控制策略,如驾驶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通信系统异常运行,应急救援疏散系统的建立,通信,指挥,救援等它是包括在内。

该研究的其他方面提出了更紧急的反应机制和方法。

研究地铁火灾的应急救援预案:保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是火灾事故发生后的第一目标。

研究我国地铁火灾事故安全疏散救援预案的重点方向有。

(1)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效果分析。

(2)事前操作和演练应急救援预案。

(3)散事故现场的人员(4)设应急救援体系。

目前以案例分析、定性分析、政策策略制定研究为主。

所以在应急救援体系理论建设和定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第三章初步构建出城市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3.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系统指标评估系统是一系列个人估计指标。

系统评估成功的关键是为系统定义系统索引系统。

指标体系应切合实际,合理,完整,科学。

它应该最大程度地反映地铁的安全性。

疏散系统的所有因素。

在建立评估地铁疏散安全性的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