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利矿难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启示
浅谈智利矿难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启示

2 0 1 3 年 1月
C h i n a C h e m i c a l T r a d e
境安全
浅谈智利矿难对我 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启 示
高 宇 柴 然 李 鹏
1 2 3 0 0 0 ) ( 辽 宁工程 技术 大学 ,辽宁 阜新
摘 要 :通过对智利矿难成功救援 的分析, 了解我 国矿 山安全 管理存在 的不足, 特别是煤矿在安 全管理 中的不足 ,明确矿 山安全 管理建设各 方面的 工作职责。特别应强制要 求对避难硐 室的使 用, 以提 高矿 山事故发生现 场作业人员的生存率, 最终改善我 国地下煤矿的安全管理 水平 与应急救援能力。
1 . 1 . 1 在面 临井 下应急 出 口全 部被 阻断 的紧急情 况下 , 矿工 们能 开展 有 效 的 自救 , 并形 成有效 的管 理体 系和统 一的领 导者 ; 1 . 1 . 2合理 协调分 配井 下获得 的有效 能量 资源 : l _ 1 . 3 运 用 各 自的专业 和培训 知识 , 寻找到 地下水 源 ; 1 . 1 . 4同时 对 同伴进 行基 本医 疗检查 及 心理 辅导 。这些 都 为矿难 的 成功 营救 起到 了重 要的促 进作 用 。 1 . 2 我 国现 场 工作 人 员应 具备 的素 质 通过 智 利 矿难 我 们不 难发 现 , 地下 矿 山发生 事故之 后, 首先 面对威胁 的是 现场作 业人 员, 他 们是 矿 山安 全 事 故 的直 接 受 害 者 , 也 是 面对 安 全 事 故 时开 展 积极 自救 的首 要 担 当 者 。所 以, 现 场 作业 人员 的专 业技 能和 安全 素质 在应对 矿 山安全 事故 时 显得 尤为 重要 。因此 : 1 . 2 . 1 首 先提 高现场 作业人 员 的安全 意识, 加强煤 矿作业 人 员安全 技 能标 准和 业务培 训 ; 1 . 2 . 2加强 事故 应 急预 案 的制 定和 演 练 ,加 强现 场 作业 人 员识 灾 、 避灾 、逃 生的能 力训 练; 1 . 2 . 3 加 强对专 业矿 山安全 教育培 训机 构的建 设和 管理 ; 1 . 2 . 4 积极 建立 矿山 安全文 化; 1 . 2 . 5 建 设本质 安全 型矿 山。 2 . 企业 因素 2 . 1 在 智 利矿难 中, 救援 活 动开 展之 初 , 救 援 队伍前 后共 进 行 了七 次 开凿探 井 的尝试 , 均 以失败 告终 , 究其 原因是 矿井地 图错 误和 岩层 的不稳 定 。也 没有 预 测 到会 在 钻孔 时 遇 到断 层 。可 见对 矿 山 各 种资 料 准 确 、 完善 、详细 的管理 , 对 于矿 山发生 安全 事故后 , 开展 应急 救援 是有 力的保 障 。对于 此次 矿难 能 以零伤 亡的 记录 取得 救援 的成功 , 最关键 的 因素便 是 该 矿山 在矿 井之 下 配备 了避 难 硐室 。避 难硐 室 里存 储着 紧 急情 况下
我们从智利矿工营救中学什么

我们从智利矿工营救中学什么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坍塌,33名矿工被困地下逾两个月。
他们的生命曾经垂危,但全世界不放弃的力量最终使他们获得了自由。
这场营救行动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的坚强意志以及团结合作的力量。
那么,我们从智利矿工营救中学到了哪些东西?1. 生命的可贵智利矿工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生命是多么的宝贵和脆弱。
33名矿工长期被困地下,暴露在高温高湿、高二氧化碳环境下,他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生命垂危的考验。
全球的关注和救援行动,在提高公众对生命意识的同时,还强化了人类的爱与同情。
2. 团结合作的力量智利矿工事件也是一次人类团结合作的伟大行动。
全球范围内各种救援技术和方案得到交流和融合,救援团队和人类为营救每一名矿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这个过程证明了科技和人道主义的力量,它们不仅改变了救援的历程,也提升了人类对于创新和合作的尊重。
3. 对困境的勇气33名智利矿工在困难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他们尽可能地保持乐观和冷静,同时也展现了自己适应环境和相互帮助的能力。
矿工的生存和成功救援永远都是一个挑战,但他们的信念和坚忍是值得我们吸取的精神品质。
4. 对环境的负责和尊重智利矿工事件还教给我们如何对环境进行负责和尊重。
铜矿的资源开采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特别是对于矿工个人的安全和风险,这一问题备受关注。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可持续的矿业行业,同时也要建立更好的安全规范和监管,从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5. 对人性的尊重和互相理解最后,智利矿工事件还展现了人类互相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
从全球各地前来援助的救援团队,到媒体和社会人士的关注和支持,这场事件破除了文化、语言和地域之间的障碍,提升了全球社会的连结和合作。
我们应该通过理解和融合不同文化和人类价值观念,尊重并利用人类的多样性,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深入思考智利矿工事件所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时,我们同样不应忘记对那些为这场救援行动付出的人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在当前能源结构中,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煤矿事故频发的问题一直以来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管理经验的积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进行展开详细分析,旨在为煤矿安全问题提供思考和解决的方向。
首先,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之一是提高安全意识。
由于矿井环境复杂多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煤矿工人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
煤矿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工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其次,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也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经验之一。
在管理体系中,煤矿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
同时,还应加强对煤矿安全设备的配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加强监管执法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煤矿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加强对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
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煤矿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此外,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煤矿安全技术的进步也是重要的经验之一。
煤矿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人为疏忽和操作错误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煤矿安全管理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煤矿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管理经验的积累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和推动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我们相信煤矿安全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并为煤炭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持续和安全的保障。
智利矿难启示录

智利矿难启示录智利矿难启示录2010年8月5日,智利北部库皮亚波省一个金铜矿发生坍塌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地下700多米,此后他们被困在地下长达69天。
通过国际救援队伍和智利政府的努力,所有33名矿工得以成功救出并获救,这场救援行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被称为“智利矿难”。
这起惨剧不仅震惊了全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一、安全是企业的重中之重矿难事件中,导致矿工被困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和违规操作。
矿井通风设备不完善,防火设备不足,逃生通道不畅通;而矿工们为了追求利益,采取了违规行动,加重了事故的后果。
在企业中,安全是经营的重中之重,如果不严谨地执行安全措施,很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企业应该始终将安全措施放在首要位置,以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困难在矿难事件中,救援行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当33名矿工被困在地下时,全世界都在为他们祈祷。
同时,国际救援队伍和智利政府携手合作,展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救援行动。
他们的合作和团结,是成功救出33名矿工的关键。
在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困难。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要懂得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达成目标,战胜困境。
三、不放弃希望,找到生命的奇迹矿工被困在地下长达69天,他们没有食物、饮水和日光,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没有失去希望。
生命的奇迹也终于降临,33名矿工都平安获救。
这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希望,每个人都有奇迹发生的可能。
只要我们坚持,保持信仰和勇气,就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四、人性的光辉永恒矿难事件中,全球人民向被困矿工伸出援助之手,数以万计的人聚集在矿井外祈祷、献花和为被困矿工献上礼仪。
无论是救援行动的志愿者还是普通民众,当事情发生时,每一位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这也印证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无私,无论在多么危险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有救助他人的愿望。
这种善良和无私的品质,应该被我们珍视和发扬光大。
从智利矿难营救探讨我国地下矿山安全事故管理建设

Dic so n t e S ft n g me tCo sr cin o susin o h aey Ma a e n n tu to f Un e g o n nn n Chn h o g e d r ru d Mii g i ia tr u h t h CHI iig Ac ie tRe c e LE M n n cd n s u
Z A G Mi a g G O Z ogi, H N iga H N  ̄i , U hn l Z A G Bn h o n n
( u m n n es yo c n ea dT c n lg , u m n 5 0 3 Y n a , h a K n igU i r t f i c n e h o y K n ig 0 9 , u nn C i ) v i S e o 6 n
张敏 江 , 忠林 , 秉 皓 郭 张
( 昆明理 工大 学 , 6 0 9 ) 昆明 5 0 3
摘 要: 通过对智利矿难成功救援 的分析 , 了解我 国矿山安全管理存 在的不足 , 明确 现场作业人员 、 企业 、 府 政
三 方 在矿 山安 全 管 理 建 设 方 面 的 工作 职责 。特 别 是 企 业 安 全 投 入及 政 府 安 全 监 管 过 程 中 , 强 制 要 求 对 避 难 硐 室 应
者 不仅包 括企 业 的领 导 , 还包 括行业 却存 在着 劳 动条 件 相 对 落后 、 业 环境 危 作
险等 安 全 问 题 。 因此 , 注 矿 山安 全 , 强 安 全 管 关 加
理, 不仅关 系着 工作 在 第 一线 的矿 工 的生 命 安全 和
界 的同时 , 给我 国金属 地 下 矿 山应 对 安全 事 故 的 也 安全管 理建设 提供 了很 好 的经 验 与借 鉴 。 矿 山安全 管理 是管理 者对矿 山安 全生产 进行计 划、 组织 、 指挥 、 协调 和控 制 的一 系列 活动 , 护现 场 保
煤矿管理创新大讨论:走出困境的心得与启示

煤矿管理创新大讨论:走出困境的心得与启示走出困境的心得与启示煤矿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然而,近年来,煤矿行业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例如生产安全隐患时有发生、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煤矿管理创新大讨论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现状出发,提出一些管理创新方案的思路,希望能提供一些启示和心得。
一、现状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煤矿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煤矿的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落后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管理创新方案1.安全管理的创新安全是煤矿最基本的需求和前提,安全管理应成为公司的核心管理内容。
通过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建立安全责任制和生产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把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技术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控制,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监控技术实现对煤矿现场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送到数据分析处理中心进行分析,使得煤矿生产监测更加高效、精准。
2.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煤矿行业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行业,同时煤的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电力或热能,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
而在如今严峻的环境形势下,行业也要尽可能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为此,可以在采煤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煤采技术,利用联合开采技术,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同时加强能源转化技术的研发,将煤炭化学能更加高效地转化为电力和热能,进而实现能源更加清洁、高效、节约的目标。
3.管理在数字化时代,为煤矿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机遇。
制造、工厂、矿山等行业需要大量的协作工作,而协调难度常常很大,这时候可以运用技术中的集成式系统,对煤矿生产进行线上管理,包括人员的调度、能源的分配和设备维护等,帮助煤矿实现更加高效、自动化的生产。
4.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企业内部文化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煤矿行业能否发展稳定和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形成。
在这个方面,有些企业能够进行活跃、创新和积极的文化建设,让员工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其内在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性。
安全稿件

生死援救:智利矿难的启示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也是矿难多发的国家,近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力度,但重大矿难事故却仍在频发,10月16日河南禹州平禹煤矿又发生了一起死亡32人的重大安全事故,目前上至国家和地方正在采取紧急施救,但仍有5人生死未卜。
暂且不论事故责任的定性,但活生生的32条生命已经逝去的事实,却令人刻骨铭心。
反观10月13日智利圣何塞矿难33名矿工被成功营救,智利为全世界做出了一个榜样!事后有报道对此次的营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首先是决策的科学性。
矿难时时有,援救方法个不同。
实难矿工在底下700米处,他们是怎样知道的?决定钻孔援救的方案又是怎样定位钻孔的?其次是决策实施的高效性。
记得在很短的时间内,钻孔设备就到了援救现场,并立即着手钻孔援救。
这反映了政府的高效组织实施能力。
原计划4个月的援救行动二个月就圆满完成了;33名遇难矿工全部获救!第三是援救仓的设计的科学、安全与人性化。
援救仓里有食品、水、氧气、报警等自救系统;最大限度的避免次灾害和衍灾害发生在援救人员的身上。
第四是实难矿工的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团结一致、互相鼓励;群策群力,自救等待。
他们对祖国有百倍的信心和信赖;他们对所处的环境无怨无悔;他们对生的希望充满乐观,唱起了国歌;他们充满幽默与达观,象总统要就喝,在生死未卜的环境想中还不忘庆祝自救祖国的200年生日。
他们的精神与态度很好的配合了援救行动。
虽然以上几点都是对成功营救的根本总结,但我认为完善的应急机制是此次成功营救的根本,尤其是建立的井下应急避难所对延续矿工的生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反观我国的煤矿井下,每到发生矿难时,总是九死一生,似乎无路可退,为什么最终总是上演一幕幕人间悲剧? 虽然领导下井制将会使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提升,但我们仅仅只欠缺这些吗?难道领导下井就能使矿难杜绝?在建立严格完善的安全机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护人员的生命,要延续他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智利矿难给中国哪些启示

智利矿难给中国哪些启示?最后一名被困矿工路易斯乌尔苏亚(中)成功升井后同智利总统皮涅拉(右)一同庆祝矿难发生前,你对智利了解多少?你知道的可能仅是它有一段黑暗的皮诺切特独裁统治、今年年初发生过8.8级地震。
但这场救援,却让全世界开始关注智利,因为智利创造了人间奇迹——被困700米井下69天之后,33名矿工全部获救。
两个多月的救援,让智利人民更加团结;因为对生命的呵护,智利也在世界上赢得了尊重。
有专家表示,智利彻底摆脱了“失败国家”形象。
22小时救出所有人当地时间13日21时55分(北京时间14日8时55分),当“凤凰2号”搭载着最后一名被困矿工路易斯乌尔苏亚露出地面,智利圣何塞铜矿救援现场汽笛长鸣、欢呼声四起,人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
至此,33名矿工全部获救。
从北京时间13日上午11时11分,首名矿工回到地面,到乌尔苏亚升井,33名矿工升井共用了22小时,比预计的两天大大缩短。
中国应改变灾难报道的方法与智利相似,中国也是一个地质灾害频繁、矿难频发的国度,庞中英认为中国当以此次智利矿难为鉴。
“其实中国本身也有成功实践,比如两年前的四川地震,外界在一开始没有料想到各部门能那么快投入救援,甚至允许国际救援力量参与,对全球媒体开放,这一切都为我们国家形象树立起了正面作用。
”今年以来,河南新华矿难、重庆同华矿难、山西屯兰矿难等煤矿特大安全事故接二连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矿难,已成为国家之痛。
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探究矿难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寻找科学破解难题之路,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采矿是一个高危险行业,稍微一点麻痹或者松懈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任何国家都无法绝对避免矿难的发生。
痛定思痛,我们能做的还有增强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为矿工们提供充足的保险保障。
记者采访了中国人寿寿险和财险的两位工作人员,请他们介绍一下采矿企业应该如何投保。
问:煤矿企业应该投保那些险种?答:对煤矿行业的保险保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煤矿财产的风险保障,二是对煤矿员工的风险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智利矿难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启示
摘要:通过对智利矿难成功救援的分析,了解我国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特别是煤矿在安全管理中的不足,明确矿山安全管理建设各方面的工作职责。
特别应强制要求对避难硐室的使用,以提高矿山事故发生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存率,最终改善我国地下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与应急救援能力。
关键词:智利矿难救护煤矿安全建设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疯狂的增长,由于能源格局所造成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煤炭大国中凸显得更为严重。
煤矿企业为了追去高利润,降低安全投入致使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2010年10月14日,智利圣何塞铜矿33名现场作业人员在井下发生坍塌,被困69天之后,以无一人遇难的记录,取得了矿山救援的奇迹。
其震惊世界的同时,也给我国煤矿应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管理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与借鉴[1]。
一、矿山事故因素分析
1.现场工作人员因素
1.1智利矿难营救经验分析在智利矿难中,矿工是在发生坍塌的第一时间,运用掌握的自救知识,第一时间去寻找矿井通风口。
1.1.1在面临井下应急出口全部被阻断的紧急情况下,矿工们能开展有效的自救,并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领导者;
1.1.2合理协调分配井下获得的有效能量资源;
1.1.3运用各自的专业和培训知识,寻找到地下水源;
1.1.4同时对同伴进行基本医疗检查及心理辅导。
这些都为矿难的成功营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2我国现场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通过智利矿难我们不难发现,地下矿山发生事故之后,首先面对威胁的是现场作业人员,他们是矿山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也是面对安全事故时开展积极自救的首要担当者。
所以,现场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素质在应对矿山安全事故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1.2.1首先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煤矿作业人员安全技能标准和业务培训;
1.2.2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加强现场作业人员识灾、避灾、逃生的能力训练;
1.2.3加强对专业矿山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1.2.4积极建立矿山安全文化;
1.2.5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山。
2.企业因素
2.1在智利矿难中,救援活动开展之初,救援队伍前后共进行了七次开凿探井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矿井地图错误和岩层的不稳定。
也没有预测到会在钻孔时遇到断层。
可见对矿山各种资料准确、完善、详细的管理,对于矿山发生安全事故后,开展应急救援是有力的保障。
对于此次矿难能以零伤亡的记录取得救援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便是该矿山在矿井之下配备了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里存储着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食物和水源,这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2.2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不足:我国矿山企业在更新设备、增加安全设施设备的过程中,对于井下避难硐室的投资,将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我国的矿难事故频繁发生,企业因素主要包括:
2.2.1我国的矿山企业领导者安全意识差,过于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
2.2.2企业忽视必要的安全投资,如安全设施陈旧、安全设备严重不足、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低下等问题[2]。
3.政府因素
3.1在智利矿难救援过程中,智利政府一直坚信矿工活着的信念。
并运用了以下科学合理的方案:
3.1.1确定现场作业人员是否遇难及寻找现场作业人员的位置;
3.1.2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足够的能量补充、空气流通及精神支持,包括与家属视频通话、观看足球比赛等;
3.1.3积极地开展国际合作,不计代价地让现场作业人员处于最稳定的心理状态。
最终此次救援取得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3.2我国目前应急体系的不足
政府对矿山安全事故有提供应急救援的责任。
3.2.1我国现有的应急体系还有很多不足:
3.2.1.1国家矿山救援大队布置服务半径过大,而相对装备不足;
3.2.1.2装备陈旧,种类太少;
3.2.1.3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
3.2.1.4快速应急反应机制不健全;
3.2.1.5权责不合理。
3.2.2而且政府在矿山安全管理的监督方面,也存在问题,如:
3.2.2.1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安全监察不够严格。
3.2.2.2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相关法律保障,权责不够合理,发生事故后往往出现瞒报现象,贻误救援。
3.3我国政府应加强的安全管理措施
目前矿山企业在市场准入的门槛上没有“强制性”要求,在退出市场时也没有“强制性”标准。
因此政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3.1严格审批条件,强化安全准入与淘汰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是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设计上是否安全;企业从业人员及领导者安全意识技能是否到位等内容。
若这些条件没有符合,则不予通过;
3.3.2要严格把好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工作,对非法开采者要坚决取缔和严格查处;
3.3.3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矿山,要责令其停产整顿直到合格为止。
如果经整顿仍未能达到安全基本条件的,政府将依法注销或吊销其采矿许可证。
3.3.4推行矿山安全年检制度,要求矿山企业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评价[3,
4]。
二、结论
综上所述,智力矿难的救援成功给中国的煤矿企业及政府上了一节课。
我们从中吸取的经验包括
1.增强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
2.增加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投入,积极推广应用煤矿安全技术,尤其是避难硐室的建设[5],意义重大;
3.加大对矿山安全的立法和监管力度;
4.建立积极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5.建立一套合理的权责制度[6]。
参考文献
[1]王启明,鲍爱华.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J].采矿技术,2005,5(2):11-12.
[2]唐利华.浅谈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J].中国矿业,2001,10(6):36-37.
[3]崔建军,马立成,苏春乾?采场管理在开采低品位复杂矿体中的作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8,60(2):47-49.
[4]吴穹,许开立.矿山管理学[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5]徐春浩,乔地.我国应加紧推进安全生产避难场所建设[J]科技日报2010,10,28 第001版.
[6]周民良.智利矿难救援给我们什么启示[J]中国能源报2010 ,10 ,25 ,第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