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的名词解释
无菌技术相关概念及原则

无菌技术相关概念及原则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 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操作中保持无菌 2.用无菌持物镊(钳)夹取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 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 ,避免交叉感染。 3.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 新灭菌。
无菌技术相关概念及原则
一、无菌技术相关概念
无菌物品(aseptic supply) 经过物理或化学 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污染物品 (infectant)指未经过灭菌处 理或灭菌处理后又被污染的物品。
无菌技术相关概念及原则
一、无菌技术相关概念
无菌区域(aseptic area) 经过灭菌处理 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技术相关概念及原则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无菌技术的几个基本概念即无菌技术、无 菌物品、无菌区、非无菌区、污染物品。医护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 树立医疗安全意识,将无菌观念落到实处,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进行无菌操作前,应保持环境应清洁、干燥,操作人员应着装整齐 ,操作时应正确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切 勿跨越无菌区和污染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应按要求规范保管,合理 使用,避免资源浪费。
非无菌区(non-aseptic area) 未经灭菌或 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
无菌技术相关概念及原则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前准备
1.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 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灰 尘飞扬。 2.工作人员应着装整洁,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 ,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带无菌手套。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 ***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发生感染和交又感染的一项重要的 基本操作,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实践中。如注射、导尿、穿刺、手术时,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防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交叉感染。无菌技术 的操作规程是根据科学原则制定的,每个医务人员必须速守,以保证患者 的安全。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 1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使已灭菌的物品不 被污染,保持无菌,以防微生物侵入机体的操作技术。 2 、无菌物品 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3 、无菌区域是指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为放置无菌物品而准备的区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操作者要戴好帽子、口罩并洗手。 2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环境要保持清洁。 3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 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物品使用后,必须重新灭菌后方可 再用;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或包内取出, 即使未使用, 也不可再放回。 4 、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 存放和使用。无菌包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在未被污染的情 况下可保存 7-14 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5 、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镊)。未经消毒的手臂及*** *** 用物不可跨过无菌区。 6 、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被污染或疑有污染,不可再用,应予更换 或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止交叉感染。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 布的内面。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 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 单巾铺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 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 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 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无菌术的名词解释

无菌术的名词解释一种重要的医学技术,“无菌”是医学专家手术时使用的重要技术,它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感染危险。
有关“无菌”的起源和价值的讨论,由法国微生物学家维克柯斯基于1876年至1877年在瑞士日内瓦发表的论文而开始,他的论文提出“无菌”是医学手术及护理过程中产生感染危险的重要因素,并且提出了有关护理时无菌措施的重要建议,建议护理者在护理人员和病人之间加强卫生。
无菌术在当今社会是一种非常普遍且重要的医学技术。
它的实施使医院和临床环境中的手术室及护理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更加符合无菌的要求。
具体的无菌技术,首先是要求手术室及护理环境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室内温度湿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让尘埃和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消散,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手术室和护理环境需要定期消毒,以确保室内清洁无菌卫生。
另外,无菌技术的有效实施,还需要精心设计的专业医疗服装,这种服装既要帮助护士有效穿着舒适,又要具有出色的防护功能,使护士免受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的影响。
此外,医院护士在手术时还应遵循“一次性使用”的原则,尽量避免将器械和其他用具重复使用,以防止有害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此外,无菌技术还要求手术及护理人员在手术及护理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层级防护”,以防止病毒的扩散。
要求手术及护理人员在手术及护理过程中必须全副武装,比如手术台应该蒙上细菌阻隔膜,手术及护理人员应该穿着专业的防护服,头发要用特殊的消毒膏涂抹,手术及护理人员还必须在手术及护理过程中使用专门的可消毒手套,严格保持医疗操作步骤的细致。
总之,无菌技术是医学护理及手术过程中产生感染危险的重要技术,其有效实施对于降低术后感染、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使用可以使护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水平,从而实现最优的医疗效果。
《无菌技术》PPT课件

2021/6/10
38
脱无菌手套
2021/6/10
39
注意事项
❖ 1戴手套时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
❖ 2戴手套发现破洞,立即更换。 ❖ 3脱手套时,翻转脱下。 ❖ 4戴好手套后清除手套上的滑石粉,避免落入无菌
区,刺激组织。 ❖ 5脱手套时,如有脓血等污物,先用消毒液清洗,
然后脱下手套;脱手套时应从手套口翻转脱下,不 可强行拉扯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2021/6/10
40
2021/6/10
谢谢!
41
2021/6/10
3
1 2 3 4
2021/6/10
主要内容
无菌技术概念 无菌操作意义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4
一、概念
❖ (一)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
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 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 (二)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 染的物品
13
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
❖ 操作时:面向无菌区域,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 持20cm距离 ;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
❖ 四不可:跨越,讲话,咳嗽,打喷嚏 ❖ 取物 ❖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
包或无菌容器内。 ❖ 用后处理 ❖ 无菌物品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均不可再用,应更
2021/6/10
16
无菌持物钳的存放方法
❖ 干燥保存法,将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 干罐保存在无菌包内,在集中治疗前开 包,4h更换一次
2021/6/10
17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1.持物钳(镊)的类别
无菌技术ppt课件

保障医疗安全
无菌技术是医疗安全的 重要组成部分,为医护 人员提供了一套规范的 操作流程和标准。
02
无菌技术的基本 原理
无菌环境的构建
01 环境准备
在无菌操作前,需对操作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操 作台、器具和空气洁净。
02 操作过程
无菌操作需在严格的操作规程下进行,包括穿戴无菌服 装、使用无菌器具、保持操作台面的无菌状态等。
医疗环境控制
无菌技术还应用于医疗环境的控制,包括空气净化、物体 表面消毒等,以创造一个无菌的医疗环境,降低感染的发 生概率。
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防止感染
无菌技术能够防止手术 和医疗过程中的感染,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提高治疗效果
无菌技术能够减少医疗 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 度。
无菌技术的改进措施 和创新方向
引入新设备
引入自动化设备减少人为操作,如无菌 室内部环境监控系统,保障无菌条件。
材料改进
采用耐高温、耐辐射和生物相容性好的 新型材料,提高无菌包装的可靠性和安 全性。
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如使用紫外线消毒技术、 无菌气体置换技术等,提高无菌技术的 效率和效果。
无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04
操作过程
在操作过程中,需 要保持手术器械和 手术部位的清洁, 避免任何微生物的 污染。
05
操作后处理
操作完成后,需要 对手术器械和手术 部位进行再次消毒 处理,确保不会留 下任何微生物的残 留。
03
无菌技术的实践 应用
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技术
手术器械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 清洗、消毒和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无菌效果的评估
评估方法
01 通过微生物学检测,观察无菌操作后样本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评估无菌效果。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得概念与原则无菌技术就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发生感染与交又感染得一项重要得基本操作,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实践中、如注射、导尿、穿刺、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防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交叉感染、无菌技术得操作规程就是根据科学原则制定得,每个医务人员必须速守,以保证患者得安全、一、无菌技术得概念1、无菌技术就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得过程中,使已灭菌得物品不被污染,保持无菌,以防微生物侵入机体得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就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得物品。
3、无菌区域就是指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为放置无菌物品而准备得区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在进行无菌操作前,操作者要戴好帽子、口罩并洗手。
2、在进行无菌操作时,环境要保持清洁。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物品使用后,必须重新灭菌后方可再用;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或包内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4、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得名称、灭菌日期,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存放与使用。
无菌包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固定得地方,在未被污染得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5、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镊)。
未经消毒得手臂及用物不可跨过无菌区。
6、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被污染或疑有污染,不可再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止交叉感染。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得场所进行操作。
2、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3、用拇指与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得内面。
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单巾铺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得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发生感染和交又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实践中。
如注射、导尿、穿刺、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防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交叉感染。
无菌技术的操作规程是根据科学原则制定的,每个医务人员必须速守,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1、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使已灭菌的物品不被污染,保持无菌,以防微生物侵入机体的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3、无菌区域是指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为放置无菌物品而准备的区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在进行无菌操作前,操作者要戴好帽子、口罩并洗手。
2、在进行无菌操作时,环境要保持清洁。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xx;无菌物品使用后,必须重新灭菌后方可再用;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或xx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
4、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存放和使用。
无菌包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5、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镊)。
未经消毒的手臂及用物不可跨过无菌区。
6、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被污染或疑有污染,不可再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止交叉感染。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单巾铺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
无菌技术介绍

脱: 外脱 捏手腕外翻脱 内脱 插手套内翻脱 消毒 浸消毒液内→洗手
3、注意事项: 戴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己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 一手套的里面 发现手套有破洞,应立即更换 脱手套时,未脱手套的手不可触及自己的皮肤,己脱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六)戴无菌手套法
1、目的: 进行各种无菌操作时,以确保无菌效果
2、操作方法: 戴: 准备 同前 核对 核对手套尺码和灭菌日期 擦粉 取粉包,涂擦双手,弃纸 取手套 掀起口袋外层,捏手套反折部分取出 戴手套 戴一只手套,已戴了手套的手插入另 一手套的翻边内面(手套外面)戴好 整理 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衣袖外面
(三)无菌包使用法
1、包扎法:
放物 在包布中央,玻璃类用棉垫包裹 折盖 先近侧角,后折左右角(角尖端 向外翻折);最后盖外侧角 系带 用带十字包扎或用指示胶布粘贴 注明 挂标签,注明名称及灭菌日期
2、打开法:核对
3、包内物品一次性取出 4、一次性无菌物品开包法: 5、注意事项:
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 解带 带压于包下或卷放在包布边下 开包 对侧角→ 左右角→近侧角 取物 用无菌钳 包回 包内物品一次用不完,按原折包好 包带横缠绕不打结 注明 开包时间,24h内可再开包取用
(3)防止交叉感染:一人一物
(4)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应予更换、重新灭菌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目的: 1、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2、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给他人 操作前准备: 1、环境: 环境整洁、宽敞、安全; 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 2、用物: 齐全、摆放合理(整洁、方便使用、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无菌包或容器外标签清楚、胶带变色、在有效期内 无菌溶液名称、日期清晰、在有效期内 3、操作者: 着装整齐符合要求、剪指甲、洗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技术的名词解释
无菌技术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使试验物质或工作环境达到无菌状态,以防止微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无菌技术在医疗、实验室和制药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避免疾病传播和污染物的存在。
一、无菌技术的背景
几世纪以来,人类一直与微生物展开斗争。
从洗手的发现到现在的高科技实
验室,无菌技术的兴起得益于科学的进步和对微生物的深入了解。
无菌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和实验研究领域的发展。
二、无菌技术的原理
无菌技术主要通过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和杀灭微生物来实现。
常见的主要方法
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1.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无菌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主要通过高温、冷冻、辐射
和过滤等方式来杀灭或去除微生物。
例如,在制药工业中,高温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在高温下,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会受到破坏,从而达到无菌的效果。
2.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指通过使用消毒剂或抗菌剂来杀灭微生物。
消毒剂可以应用于
物体表面或工作环境中,以杀灭存在的微生物。
抗菌剂则主要应用于体内,对抗疾病引起的感染。
这些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和性质来确定。
3. 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是指利用其他微生物或生物体来抑制或杀灭有害微生物。
例如,
使用特定的细菌来抑制其他具有致病性的细菌或真菌的生长,从而达到无菌的效果。
三、无菌技术的应用领域
无菌技术在医疗和制药行业中广泛应用。
在医疗领域,无菌技术成为手术室
和各种医疗设备的基本要求。
手术室内的操作需要无菌环境,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在制药行业中,无菌技术是制备药物的基本要求之一。
药品的制备过程必须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无菌技术不仅应用于制药过程中的原料、仪器和设备,也应用于药品包装和贮存过程中。
此外,无菌技术也在实验室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实验中,对微生物的实验研究需要无菌条件,以消除实验结果的多余因素。
四、无菌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从传统的高温灭
菌到现在的微波灭菌,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设备,无菌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未来,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无菌技术将进一步提高。
新材料
和技术的引入将改变传统无菌技术的局限性,使无菌技术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结论
无菌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减少和控制微生物的数量,有效地
保证了医用器械和药品的完全无菌状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无菌技术在医疗、制药和实验研究等领域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类的不懈努力下,无菌技术将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