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设计(1202)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探究教学设计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探究教学设计摘要通过交流培养根尖心得,精准提问引导制作装片,显微观察与数据处理,课堂讨论而知识拓展四个教学环节,完成实验的探究教学。
关键词分生组织有丝分裂制作装片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材中重要的实验之一。
本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制作细胞分裂装片标本,围绕染色体的存有状态实行观察、分析,进而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该实验涉及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培养、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数学模型的构建等知识和技能。
它能协助学生实现由“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的飞跃。
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极少,对于缺少显微观察经验的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很少看到或根本看不到分裂期的细胞,这是本实验的难点之一。
所以,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培养,装片制作的各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实验成功与否。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能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能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能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具有识图、比较、分析、判断、创新的水平。
素养;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识图、比较、分析、判断、创新的水平;通过数学统计、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水平。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和求异的创新精神。
3 课堂活动3.1 设计问题,引入课题师:出示一张设想的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时期与染色体数目关系曲线图。
该图存有的问题是什么?生:根据已学知识评价该数学模型的科学性。
师:虽然书本明确在实验中不能看到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但我们能否根据所学知识确定各时期的长短呢?生:回答不一。
(显示学生对此问题的困惑。
)师:展示必修一教材第112页图6-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显微照片,每一张照片都停留在相对应时期,说明实验中看到的是某一时期的状态,而不是连续过程。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学案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学案备课周次:第九周主备课人:张惠林审核人:邢向阳组员:周凤奇刘彦辉郭艳春杨志敏冯李君王明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方法。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4) 熟练使用高倍显微镜。
实验原理:(1)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
(3)同一组织细胞,其分裂并不同步进行,可观察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
实验材料:洋葱(或蒜、葱代替)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分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装片酸洋红溶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方法与步骤:过程:解离---漂洗----染色-----观察步骤:一:取生长健壮白色的洋葱根尖剪取洋葱根尖部分2mm—3mm。
(提示: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时细胞分裂活跃,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多,此时取材最合适)二. 将剪取的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1:1)的培养皿中,在温室下解离3min—5min.(提示:注意解离时间。
时间过短,则细胞不易被压散,时间过长,则细胞容易被压碎,影响染色)解离的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三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试),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漂洗10min。
(提示:漂洗的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四染色把根尖放入盛有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中,染色3-5min。
(提示:染色的目的: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五制片用镊子取染色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提示:1.按压的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2.注意不能使盖玻片移动,以免材料模糊不清。
3.控制力度,必须一次压片成功)六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再换高倍镜观察。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识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 学会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绘出有丝分裂中期的简图。
能力目标:1. 巩固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 理解相关溶液的作用机理,培养分析能力。
3. 通过根尖的培养、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1. 通过小组进行根尖培养及实验过程的相互配合,培养协作精神。
2. 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辨别和判断,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1.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特征,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 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 理解各时期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
实验原理观察部位:植物体的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分裂旺盛)。
分裂过程: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为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不同时期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各自的特点。
观察过程: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生长点的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再用高倍镜辨别各时期的染色体(染色质)变化,并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染色原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着色。
材料用具材料:培养好的洋葱(或蒜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解剖针等重难点突破:指导学生预习: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实验目标预习该实验内容。
从理论上掌握根的培养方法、装片的制作技术和观察时可视目标的寻找与辨别。
指导学生制片:固定时间取材,通常是上午的10时至下午2时分裂活跃,尤其是上午10时至11时20分最活跃,解离时间不易过长或过短,否则根尖未充分解离或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体成分破坏。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精品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教学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程序装片的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培养:实验课前3-4d培养(温暖、常换水),待根长到5cm取材:取根尖2-3mm解离: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95%的酒精溶液按1∶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解离时间:3-5min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解离程度:根尖酥软漂洗:漂洗液:清水漂洗时间:10 min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染色:染色液: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时间:3-5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观察:先低倍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绝在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
因为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
)【例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为利于观察,常采用哪些方法使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解离、弄碎、压片)三、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关注要点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是高中教材中几个关键性实验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实验有几个需要关注的要点,在此做简要归纳与分析:关注要点一:根尖分生区细胞1、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位置:实验中学生经常犯得错误是,拿来植物根,随意剪一段下来就进行实验,结果往往导致实验失败。
因为分生区细胞的位置在距根尖2~3毫米的位置上,所以要注意取材的位置。
2、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即使取材位置合适,但此处细胞也不全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细胞的形态,只有呈正方形(有的并不是十分规则的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才是分生区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设计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设计《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2. 授课对象:高三生物学习者3. 授课时间:45-60分钟4. 授课地点:实验室5. 授课内容: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6.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2) 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3) 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生物学教材、实验手册、操作步骤卡2. 教具准备:显微镜、根尖分生组织切片、滴定管、滴管支架、细胞培养液、缓冲液3. 其他准备:备受板、布毛巾、橡皮擦三、教学步骤1. 热身:引入有丝分裂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有丝分裂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出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中的一种,由两个等量的染色体构成,细胞核分裂后形成四个等量的染色体,细胞分裂一次分裂出四个细胞的过程,让学生分析有丝分裂的特点。
2. 操作: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引导学生如何操作显微镜,正确调节聚焦,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让学生掌握有丝分裂的细节,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
3. 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结果,回顾有丝分裂的概念,让学生总结有丝分裂的过程,如何操作显微镜,使学生掌握有丝分裂的概念。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同学们对有丝分裂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有效地掌握了实验技能。
同时,我还注意到,部分学生操作显微镜时,有着不足之处,他们在调节聚焦时不够精准,导致观察清晰度不够,因此我要在下一次课程上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的纠正与指导。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12: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动手绘图的方 式,巩固、加深学 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和记忆。
引导学生完全理解 实验内容,做到不 仅知其然并且知其 所以然。
环节五 分享与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讨 论实验过程、结果 和收获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分析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的原 因,交流心得和体会。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 流意识与能力。
实验创新
通过利用农村购买的土蒜在浸水海绵上培养根尖,有效解决 了超市洋葱、大蒜不能生根的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植物有
丝分裂过程划分为
哪几个时期?有丝 思考、讨论、回答 分裂中各个时期细
实
胞染色体有哪些行 为变化?
复习巩固所学内 容,同时为实验做 铺垫。
验
环节二 实验探究
设 细胞有丝分裂临时 所处时期以及判断依据
不同时期的依据,
计 装片的制作
3.巡回检查,对比 找出最为清晰且具 代表性的细胞,组 织学生观看并回答 细胞所处时期
提升学生的科学探 究能力。
环节三 绘图
要求学生回忆并 绘制植物细胞有丝 分裂不同时期的细 胞图片
思考、回忆、绘图
环节四 思维提升
提出问题: (1)取材时为什么 只能剪 2~3 mm, 而不能过长? (2)实验操作中 漂洗和染色的顺序 能不能互换?并说 明原因
教 1.通过问答的方式 1.回忆思考并说出植物分生 通过实验探究,使
学 强调植物分生组织 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原理 学生对大蒜根尖分
细胞有丝分裂的原 2.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 生组织细胞有丝分
活理
裂临时装片
裂不同时期有清晰
动 2.示范讲解、指导 3.观察找出处于有丝分裂不 地认知,清楚划分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案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及其染色体形态特点。
3、能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学习使用高倍显微镜和绘生物图的基本技能。
2、通过以观察有丝分裂为目标的实验设计,帮助学生培养推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解科学实验的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使用显微镜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观察各时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特点。
【教学难点】1、实验设计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和解离。
2、染色的原理3、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
4、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课前准备】实验材料:大蒜(提前2-3天准备,使其生根)。
实验器具与试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铅笔,滴管、烧杯、试剂瓶。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清水,【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体会法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将要做的实验是“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很明显我们我们就知道我们实验的目的。
思路:回顾有丝分裂选材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作业布置一、实验目的1.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能够独立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3.能够绘制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简图(示例如上图图)。
二、材料的选择:探究:选材有什么要求原则:培养时间短、染色体的数目小、染色体大和分裂旺盛时期段多结果:选择大蒜根尖三、实验步骤:①解离: 取4条左右3 mm 左右的大蒜根尖,放入质量分数15%HCl 溶液和体积分数95%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室温解离10min ,(使根尖透明酥软HCl 和酒精的作用?,)②漂洗: 取出根尖在培养皿放入清水漂洗约10min ,5分钟换一次水。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1、观察什么是根尖分生组织的特征2、了解什么是有丝分裂3、观察有丝分裂的具体过程。
二、实验背景有丝分裂是植物的繁殖方式之一,它是子囊的单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使其分裂成两个对等的细胞,一个细胞称为母细胞,一个称为子细胞,母细胞和子细胞相等。
根尖分生组织指在萝卜等植物的根尖处形成的非正常组织,形成一列包裹着母细胞的细胞,这些细胞呈连锁状,它们可以继续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和分支的发生。
有丝分裂是根尖分生组织的一部分。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烘干的萝卜根,显微镜和染色液。
2、将萝卜根切开,将其表面反射放入染色液中染色,然后将染色的萝卜根用显微镜观察,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特征,是否形成一列包裹着母细胞的细胞。
3、如果观察到根尖分生组织,取一处细胞,放大观察,观察是否有母细胞分裂。
4、如果发现有母细胞分裂,大致记录分裂的过程,如母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壁变薄,细胞器出现分裂,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等。
5、当有丝分裂结束时,观察有丝分裂完成后细胞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细胞形状发生变化,有什么变化等。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观察到的根尖分生组织的特征是一列包裹着母细胞的细胞,放大观察后,发现母细胞在染色液的影响下开始分裂,其中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壁变薄,细胞器出现分裂,母细胞中心的质芯移动,最终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细胞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细胞形状发生变化,有什么变化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根尖分生组织的特征和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别是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有丝分裂中母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壁变薄,细胞器出现分裂,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等具体的过程,它们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使我们明白植物的生长的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重要性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吴小芳
一、教学内容分析
“细胞的增殖”是《分子与细胞》这一模块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
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本节课涉及的主干知识是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情况。
其中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有丝分裂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课时的内容学习对后续生物学知识学习很有帮助,特别是要发掘其中蕴含的生物学方法和观点,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课后实验。
本节课设计为先自主学习,在家里完成“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然后在学生自主学习后,大胆尝试,进行知识发生过程式教学,先做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后,再来学习各个时期的特征,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究
本节教材具体内容涉及两个实验,在实验材料、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的结果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通过模拟探究性实验,来认识细胞大小于其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以及细胞通过分裂增殖的必然性;“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实验,其实验目的是学会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技术,同时帮助学生识别、比较有丝分裂各个时期,巩固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认识。
两个实验中前者在设计思想上运用到物理模型构建,后者在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时构建了数学模型。
由此本节内容可以充分培养运用观察、实验和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实验数据等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常用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知识,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了解NaOH与酚酞的显色原理,知道分子简单扩散过程
2.能力基础
学生在本模块前面的学习当中,已经进行过其他的探究活动,对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在操作技能上也有一定的基础。
3.心理基础
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但心理上较不成熟,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相对不足;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普遍习惯于对直观事物的观察和描述,要运用各种模型来分析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运用联想迁移进行思考,此外,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不同模型来描述、记录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细胞的有丝分裂),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利用课前自学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来帮助学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3)对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计数,绘制曲线图。
2、能力目标
通过实施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学会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技术和构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提高运用模型方法记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难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处理并分析实验数据。
难点突破策略:课前培训小组长,小组合作学习和管理
五、教学方法及设计思路
1.直观教学法:用微课演示根尖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教学法:利用表格、曲线图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进行类比、归纳。
3.讲述法:对教材中“意义”及“方式”等了解内容采用此教法。
4.讲解法:“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结合直观法,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解决此类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实验小组的组织及实验准备方案
(1)分组:实验中2人一个小组,4人一个大组,全班共计6个大组;
(2)培训:课前组织各组大组长进行预实验(数码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大蒜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认识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实验数据的获得及处理)和学习管理培训(实验常规、合作技能、讨论的组织程序等)。
2、课程资源开发
(1)微课1: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2. 微课:我还是我
(2)实验器材准备:
最佳根尖(洋葱,大蒜,蚕豆比较);最佳染液(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的苯酚品红)大蒜培养至根尖;显微镜、吸水纸、擦镜纸少量,学生自备纸、笔。
(3)其他材料准备:PowerPoint课件、课堂学习单等。
(二)课堂教学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七、板书设计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目的要求
二材料用具
三方法步骤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