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一按章节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肥力)、(潜在肥力)二、判断题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形成的矿物质。

土壤学真题及答案

土壤学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对的在题号前划√,错的在题号前划×)1、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

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地质大循环。

√2、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供应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水平,是土壤的一种重要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3、土壤液态水的流动是由于从一个土层到另一个土层中土壤水势的梯度而发生的流动的方向是较低的水势到较高的水势。

×4、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I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活性酸。

×潜性酸5、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大气中的含量高。

√二、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土壤酸化的原因有哪些?在多雨的自然条件下,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土壤及其母质的淋溶作用非常强烈,土壤溶液中的盐基离子易于随渗滤水向下移动。

这时溶液中的H+取代土壤胶体上的金属离子,而为土壤所吸附,使土壤盐基饱和度下降,氢饱和度增加,引起土壤酸化,在交换过程中,土壤溶液中H+可以由下述途径补给。

(1水的解离。

水的解离常数虽然很小,但由于H+离子被土壤吸附而使其解离平衡受到破坏,所以将有新的H+离子释放出来。

(2碳酸解离。

土壤中的碳酸主要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二氧化碳由植物根系、微生物呼吸以及有机质解离产生。

(3有机酸的解离土壤中各种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有草酸、柠檬酸等多种低分子有机酸,特别在通气不良及真菌活动下,有机酸可能积累很多。

(4土壤中AL+和H+解离。

盐基饱和度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土壤盐基饱和度的高低反映了土壤中致酸离子的含量。

(5酸性沉降。

一是通过气体扩散,使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称之为干沉降。

另一种是随降水夹带大气酸性物质到达地面,称之为湿沉降。

(6其他来源.农业生产上的施肥、灌溉措施也会影响土壤PH。

土壤学(答案版)

土壤学(答案版)

土壤学(答案版)第一篇:土壤学(答案版)09农资土壤学考试部份题目: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指土壤在植物生命过程中能够不断供给植物水、肥、气、热的能力。

2、硅铝率:指土壤中的SiO2与三氧化物的分子比率硅铝率(%)=SiO2分子数/(Fe2O3+Al2O3分子数)3、原生矿物:在岩石风化过程中,结构与化学组成没有改变,而只是发生机械破碎作用而残留于土壤中的矿物。

4、反硝化作用:土壤中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N2损失掉的作用5、矿质化:把复杂的有机物变成简单无机物6、盐基饱和度:指盐基离子占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百分率7、水解性酸:用弱酸强碱盐(醋酸钠)溶液处理土壤,代换性H+和Al3+被全部代换出来所显示的酸性8、土壤孔隙度:土壤的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率9、土壤热容量: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土壤温度升高1℃时所需的热量。

单位:卡/cm3.度或卡/g.度。

10、土壤环境容量:在保证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并不至于土壤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值简答:1、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答:①温度;②土壤水分与通气状况;③植物残体的特性;④土壤特性2、土壤养分的来源与损耗?答:(一)土壤养分的来源1、人为施肥2、微生物固氮3、土壤矿物质与有机质分解释放4、土壤底层养分被集中到表层5、降雨:主要是氮(二)土壤养分的损耗1、作物收获物带走:有效支出2、淋溶损失3、挥发损失:铵根遇碱变氨气,硝酸根变氮气。

2和3是无效支出。

3、土壤沙化的类型与防治?答:沙化类型:①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②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③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沙化防治:①营造防沙林带;②实施生态工程;③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④合理开发水资源;⑤控制农垦;⑥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4、阳离子代换的力的规律?答:(1)离子电荷价数:三价˃二价˃一价(2)离子半径与水化程度:离子半径大,表面电荷密度小,水化能力弱,水化后半径小,代换能力强。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1. 尿素、氯化铵不宜作(追肥).2. 对无结构的挖垫土壤进行改良,最好施用( 堆肥 ).3. 杜鹃、山茶、兰花、凤梨对养分需要属( 少肥 )花卉.4. 土壤腐殖化程度强,其不良后果是导致土壤(养分积累少).5. 当填充物在填补树洞边缘时,填充物应(低于韧皮部 ).6. 施用过多的氮肥,会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7. 下列常见化学肥料中,(磷酸二氢钾)为复合肥料.8. 下列氮肥中,(硝酸铵)属生理碱性肥料.9. 五星花是茜草科的耐热性花卉,其主要繁殖方法是(播种 ).10. 磷肥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失).11. 下列营养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s).12. 土壤微生物中耐酸性较强的是(土壤真菌).13. 为减少磷酸亚铁被土壤固定,可与(泥炭或有机肥)混合施用.14. 根据测定土壤的(电导度),可以大致推断土壤中氮的含量.15. 下列花卉中耐热性最弱的花卉是(欧洲报春)16. 在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中,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还原转给(非生物成分)而形成循环..17. 露地用地膜覆盖,其土壤属于(非淋溶、非聚积型).18. 下列氮肥中,(尿素)属生理酸性肥料.19. 晚香玉为春植球根,不耐寒,喜温湿气候,其主要用途是(切花).20. 以观花为主的植物,在花芽分化期应多施(磷肥).21. (花叶芋)是以观赏叶片为主的球根花卉.22. 风信子在观赏应用时同中国水仙的类似特点为(水养)23. 植物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适合于(磷)的pH值,其他营养元素也是基本足够的.24. 施用锌肥时,如果与(尿素)适宜配合,效果更好.25. 单位体积固体颗粒(不包括孔隙)的干重称(土壤比重).26. 铵态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流失与挥发).27.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种类丰富,下列常见的栽培种类中花色最丰富的是(欧洲报春).28. 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植物(徒长 ).29. 豆科绿肥在(盛花至初荚期)翻压人土最为适宜.30. 以下几种介质中持水性能最强的是(木屑 ).31. 土壤内物质和能量存在状况及其被植物利用转化程度称为(土壤肥力).32.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花卉种类丰富,其中以观叶为主的是(彩纹秋海棠).33. 以下几种介质中通气性能最好的是(陶粒).34. 上海土壤类型中,分布最广且耕性较好的是(黄泥沙).35. 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下列肥料中的(磷酸铵)属于复合肥.36. 大多数园林植物适宜孔隙度的范围是(50-60%).37. 为减少饼肥在腐熟时的臭味和氮的损失,同时增加营养可在饼肥中加入(磷酸亚铁).38. 在下列氮肥中,(硝酸钠)属生理中性肥料.39. 土壤真菌的营养类型为(异养型).。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含量最高的矿物质是: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2. 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是:A. 矿物质B. 有机质C. 水分D. 空气答案:B3.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尿素D. 氨基酸答案:B4.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施用化肥B. 降雨C. 土壤侵蚀D. 土壤有机质分解答案:A5. 土壤颗粒大小的分类中,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称为:A. 砂粒B. 粉砂C. 黏粒D. 粗砂答案:C6. 土壤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磷酸盐答案:B7. 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有机钾D. 钾盐答案:A8. 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A. 降雨B. 地下水C. 地表水D. 土壤蒸发答案:A9. 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A. 分解有机质B. 固氮C. 释放磷D. 吸收钾答案:A10.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农药残留D. 生活垃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的_____层是植物根系主要分布的区域。

答案:表层2.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中_____的含量。

答案:有机质3. 土壤中氮、磷、钾被称为_____元素。

答案:主要4. 土壤酸化会抑制土壤中_____的活性。

答案:微生物5. 土壤颗粒越大,其_____能力越强。

答案:透水6. 土壤中磷的难溶性形式主要通过_____作用转化为可利用形式。

答案:微生物7. 土壤中钾的可溶性形式主要通过_____作用被植物吸收。

答案:离子交换8. 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主要发生在_____层。

答案:表层9.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促进_____的循环。

答案:养分10. 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_____来减轻。

答案:植物修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学基础试题(附答案)

土壤学基础试题(附答案)

土壤学基础试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孔隙)土壤的烘干土重。

4、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度是单位土壤总容积中的孔隙容积,可表示土壤孔隙状况。

5、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指土壤中土粒大小及其数量的构成情况。

6、吸湿水吸湿水指干土从空气中吸着水汽所保持的水。

7、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指田间水饱和后,在防止蒸发条件下2~3天内自由水排除至可忽略不计时的含水量。

8、土壤凋萎系数植物因缺水凋萎并不能复原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土壤萎蔫含水量,或土壤凋萎系数。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30分)1、砂土、粘土和壤土有何不同的肥力特点?答案要点:粘土的肥力特点有:水分的有效性低,不耐旱、不耐涝;空气含量低,容易污浊;升温降温都慢;养分含量高,转化慢,肥劲慢而持久;耕性差。

砂土类的性质与粘土类恰好相反。

壤质土集中了粘土与砂土的优点,适合种植绝大多数植物。

2、土壤结构体有哪几种?如何识别?答案要点: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

常见的土壤结构体有:块状和核状、棱柱状和柱状、片状、团粒状和微团粒状。

根据自然状态下的外观判别。

3、什么是毛管水?有几种类型,为什么说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答案要点: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毛细管中的水分叫毛管水。

分为悬着毛管水和支持毛管水。

毛管水的特点是:数量大,能溶解溶质,移动快,容易被植物吸收,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水分形态。

4、分析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答案要点:土壤有效水的有效程度不同,在凋萎系数以下的水分属无效水,在凋萎系数至毛管断裂含水量之间的水分,移动缓慢,量也小,难以满足作物的需水量,属于弱有效水(难效水);毛管断裂含水量至田间(或毛管)持水量之间的毛管水,移动快,数量大,能及时满足作物的需求,属于速效水,田间持水量以上的水分属多余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对的在题号前划”,错的在题号前划X)1、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

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地质大循环。

”2、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供应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水平,是土壤的一种重要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3、土壤液态水的流动是由于从一个土层到另一个土层中土壤水势的梯度而发生的流动的方向是较低的水势到较高的水势。

X4、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I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活性酸。

X潜性酸5、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大气中的含量高。

” 二、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土壤酸化的原因有哪些?在多雨的自然条件下,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土壤及其母质的淋溶作用非常强烈,土壤溶液中的盐基离子易于随渗滤水向下移动。

这时溶液中的H+取代土壤胶体上的金属离子,而为土壤所吸附,使土壤盐基饱和度下降,氢饱和度增加,引起土壤酸化,在交换过程中,土壤溶液中H+可以由下述途径补给。

(1水的解离。

水的解离常数虽然很小,但由于H+离子被土壤吸附而使其解离平衡受到破坏,所以将有新的H+离子释放出来。

(2碳酸解离。

土壤中的碳酸主要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二氧化碳由植物根系、微生物呼吸以及有机质解离产生。

(3有机酸的解离土壤中各种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有草酸、柠檬酸等多种低分子有机酸,特别在通气不良及真菌活动下,有机酸可能积累很多。

(4 土壤中AL+和H+解离。

盐基饱和度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土壤盐基饱和度的高低反映了土壤中致酸离子的含量。

(5酸性沉降。

一是通过气体扩散,使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称之为干沉降。

另一种是随降水夹带大气酸性物质到达地面,称之为湿沉降。

(6其他来源.农业生产上的施肥、灌溉措施也会影响土壤PH。

2、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土壤养分供应、土壤结构、土壤生态功能都有重要的影响。

1、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

土壤几乎包括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这些都是有机态的养分,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随着有机质的矿化,这些矿物可以转化为简单的无机态被作物和微生物吸收利用。

有机质在转化的过程中多种有机酸和腐植酸对土壤矿物质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的有效化。

2、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

腐殖质疏松多孔,又是亲水胶体,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单位质量腐殖质保存阳离子养分能力比矿质胶体大2-30倍,在保肥力弱的砂质土壤中尤为突出。

腐植酸和其他盐类组成缓冲体系,可以缓冲土壤溶液中H+和其他养分离子浓度的变化。

3、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腐殖质是一种胶体,施予砂性土壤后增加砂土的粘性;另一方面由于松软絮状多孔粘合力不如粘粒强,所以黏粒被他们包被后,易形成散碎的团粒,使土壤松软而不再结成硬块。

腐殖质能明显加深土壤颜色,使土壤升温快,同时,导热率居中,有利于保温和春发植物早发速长。

4、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理活性。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两者呈正相关。

腐植酸是植物生理活性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提高细胞渗透压,从而增强作物抗旱能力,腐殖质能提高过氧化酶活性,促进作物生长。

低浓度腐植酸能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根系生长。

5、减少农药和重金属污染。

土壤有机质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有强烈亲和力,降低其活性。

腐殖质还能络合或螯合重金属离子,促使其排出土体,降低其毒害作用。

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也受腐殖质的络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影响。

三、论述题(20分)试述我国土壤退化的成因与现状。

1、我国土壤退化的面积大、强度大、类型多我国土壤退化发生区域广,就全国而言,我国东西南北中都有不同类型和不等程度的土壤退化现象。

土壤退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1、华北主要发生着盐碱化。

2、西北主要是沙漠化3、西南主要是山区石质化4、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肥力减退和化学污染5、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主要是水土流失6、青藏高原主要是冷冻和土壤贫瘠化。

2、土壤退化发展快、影响巨大。

1、耕地占用仍在加快,耕地减少趋势将持续下去。

2 土壤酸化现象严重;3、耕地剥离、土壤流失、土壤沙化、草地退化速度快。

我国土壤退化的成因:土壤退化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大方面,前者是土壤退化的基础和潜在因子,后者是土壤退化的诱发因子和主要因子。

1、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我国总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我国目前单位土地承载人口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倍。

使不少地区长期走入了“人口增长-过度开发-环境恶化和土壤退化-地区贫困化的恶性循环。

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等土地资源在各个地区分布不均匀,配置上不协调,区域开发压力大。

2、生态脆弱区范围大。

我国农业耕垦区中,黄土高原、新疆绿洲、西南岩溶区、东北西部及内蒙古均属生态脆弱区,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态系统界面,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极为脆弱,土壤退化潜在危险明显。

3、对土壤掠夺式经营。

滥垦滥耕、乱砍乱伐、超牧超载、铲草皮、挖草根、烧秸秆等在我国经常发生;我国耕地土壤质量总体水平低。

高产田面积少。

4、水资源缺乏。

自然条件限制是引起土壤退化的原因之一。

我国水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分离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耕地只占全国的38%,而径流量占全国82%。

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耕地占全国的40%,但径流量仅占全国的6%。

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均淡水毗牙U你眼中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水量为2310立方米,属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土壤退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和来衡量土壤的通气性能。

2、土壤圈中逐步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不同土壤,正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作用的产物,这些影响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的自然因素称为成土因素,包括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

3、土水势是表示土壤水分在土一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它主要由基质势、—压力势_、_溶质势—和—重力势—几个分势组成。

4、土壤学中主要依据腐殖质的颜色和酸碱溶解性分为—富里酸_、_胡敏酸_、—胡敏素—三个组分。

5、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

6、土壤热量的来源有—太阳辐射能—、—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和地球内热。

7、原生矿物是直接来源于母岩的矿物,其中—岩浆岩—是其主要来源。

、选择题(单项选择10分每题2分)1、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大气中的含量」b_。

A低B高C不一定2、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供应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水平,是土壤的一种重要_b_。

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生物性质3、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I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c_。

A活性酸B生理酸C潜性酸第1页(共2页)4、土壤液态水的流动是由于从一个土层到另一个土层中土壤水势的梯度而发生的流动的方向是—a—。

A较高的水势到较低的水势B较低的水势到较高的水势C不移动5、在_c_土壤中,大量铝、铁、锰化合物变为可溶性的,因而造成对植物的毒害。

A强碱性B中性C强酸性三、简答题(60分每题10分)1、土壤水、气、热状况如何综合调控?土壤肥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彼此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其中某一因素的变化,都将引起其它因素的相应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受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性质的制约。

了解肥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据以确定适当的栽培措施,有助于协调并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水、气、热状况的调节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壤肥力2.合理灌排,控制水分,调节气、热状况3.精耕细作、蓄水保墒、通气调温4.改善土壤结构及土体结构,调节土壤水、气、热状况5.覆盖栽培,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6.保墒剂和保湿剂的应用2、影响土壤酸碱缓冲性的因素有那些?3、植物与动物生产及其和土壤管理利用的关系如何?4、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怎样?5、土壤质地改良主要采取那些措施?6、为什么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自从人类有了耕种历史以来,人的力量便参与了土壤的形成过程,使土壤迅速从自然土壤转变为农业土壤阶段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植被破坏,土壤裸露,遭受大气、水、热的作用剧烈,有机质分解快,难于积累;表土直接受雨水的打击,冲刷加剧,淋溶流失不断深入底层;自然植被被栽培作物所代替,根系活力减弱,自然阶段土壤有机质积累的疏松层次和稳定团粒结构遭到开垦破坏。

尤其是栽培植物周期短,更替快,养分积累慢,致使土体热、水、气、肥诸肥力因素发生较大变化。

自然土壤的开垦就是通过人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更多的农产品,为人类服务。

所以农业土壤既是自然土壤的发展,又是人类劳动的产品。

首先是栽培作物。

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一方面要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又以残根、落叶和根系的分泌物质补给土壤,同时根系的机械作用往往又影响土壤的结构性能,所以这些都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和生物性状。

其次是耕作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创造了疏松的耕作层,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解决了水分同时存在、同时供应的矛盾。

尤其是深耕,为作物根部活动和有益微生物生活创造了良好环境。

耕作结合施肥,还改善了土壤养分条件,使更多营养元素加入到生物循环中去,尤其是有机肥的加入,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生物性状,发展了微生物区系,补充了土壤中能量的来源,加强了生物循环的物质基础。

此外平整土地,修筑梯田,以及其他各项改良土壤的措施,消除或削弱了影响土壤肥力发挥的限制因素。

当然,不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常常导致土壤资源遭受极大破坏。

综上,人类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改变了自然因素的分量和对比关系,改善了土壤热、水、光、气、养分的相互关系,克服了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条件,是土壤肥力恢复并提高。

四、论述题(60分每题20分)2、根据我国土壤资源特点谈谈如何提高耕地资源的生产力和利用率。

3、试述我国土壤退化的成因与现状。

第三部分土壤学(50分)六、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对的在题号后划/,错的在题号后划X)1、土壤颗粒是指在岩石、矿物的风化过程及土壤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碎屑物质,它是构成土壤固相的基本组成。

V2、土壤质地越粗,容重越小,土壤总孔隙度也就越大。

X3、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影响土壤养分元素的释放、固定和迁移等。

V4、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供应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水平,是土壤的一种重要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