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中考问题(学生版)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中考问题(学生版)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问题一、常规方法:利用天平,有量筒测密度1.测固体密度固体:【原理】【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步骤】m(1)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V(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V (3)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出量筒示数2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2.测液体密度:【原理】【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步骤】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1m(2)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示数V(3)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2m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二、等体积替代法:有天平,无量筒1.测固体密度【原理】【器材】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 m1V m 2【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0m(2)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1m(3)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2m表达式:2.测液体密度【原理】【器材】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步骤】(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0m(2)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1m(3)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2m表达式:m 0m 1m201m 2三、有量筒,无天平1.测固体密度A.一漂一沉法【器材】量筒、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步骤】(1)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V(2)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读出量筒示数2V(3)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3V表达式:B.曹冲称象法【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金属球、笔或橡皮筋V1V 2V3【步骤】(1)用细线系住金属球,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

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的实验原理

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的实验原理

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的实验原理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体积的方法。

学会正确读取量筒的刻度。

利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学习通过实验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天平与砝码、量筒(或量杯)、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

三、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m / V其中,ρ代表密度,m 代表质量,V 代表体积。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检查器材:确保所有器材齐全且完好无损。

调节天平:确保天平平衡,以便准确测量质量。

测量石块质量:使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测量石块体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完全浸没入水中,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V = V2 - V1。

计算石块密度:使用公式ρ= m / V 计算石块的密度。

测量盐水密度:在玻璃杯中盛适量的水,并测量其总质量m。

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录盐水的体积V。

测量玻璃杯与剩余盐水的质量m2。

计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 m1 - m2。

使用公式ρ= m / V 计算盐水的密度。

整理器材:将使用过的器材整理归位。

五、实验注意事项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天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读取量筒刻度时,视线应与液面保持水平,以减少误差。

在测量盐水密度时,要确保倒入量筒中的盐水量足够,以便准确测量其体积和质量。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器材,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六、实验意义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还能够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同时,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和实验能力。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固体密度的测定a. 实验原理:密度= 质量/ 体积b. 实验步骤:(1) 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固体质量m。

(2) 将固体放入量筒中,测量固体体积V。

(3) 计算固体密度ρ= m / V。

2. 液体密度的测定a. 实验原理:密度= 质量/ 体积b. 实验步骤:(1) 调节天平平衡,测量液体质量m。

(2) 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体积V。

(3) 计算液体密度ρ= m / V。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天平的使用和量筒的读数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固体和液体样品。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实际例子,引出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意义。

2. 理论讲解:讲解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实验原理。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样品的数据。

5.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固体和液体密度。

6. 结果分析: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实验要点,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密度计算和实验报告的作业。

9. 课堂小结:教师点评本节课的实验情况,学生分享实验心得。

10. 拓展活动:学生进行密度相关的课外实验或研究。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结合信息技术,利用PPT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目的 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
器材
玻璃杯、水、盐水
石块
天平
砝码
细线
量筒
用天平测定石块的密度
步骤 1.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 积.量筒里的水面是凹 形的,读数时,视线要 跟凹面相平.
石块的体积
V V2 V1
V2 (cm )
3
V1 (cm )
(cm3 ) (g/cm3 )
V

点击动画“测量固体的密度”,看看如何测 量固体的密度.
点击动画“测量液体的密度”,看看如何测 量液体的密度.
例题
提示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和足量 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 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
m 根据 ,只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积V就 V
见王爷起身离去 赶快替她家仆役恭送王爷 来之前 他因为没什么更衣就直接到咯怡然居 同时吩咐秦顺儿将衣裳带到那里再换 现在见到那番情景 他哪里还敢那里换衣裳 只 得是先回咯书院再说 秦顺儿别晓得那是怎么壹回事儿 以为两各主子又发生咯啥啊变故 吓得没敢出声儿 只是悄悄地跟在咯他の身后 壹起回咯朗吟阁 第壹卷 第862章 听命 王爷晓得 现在の水清既需要他の相依相伴 但是也实在是非常需要壹段独处の时间 来慢慢地消化两各人之间の尴尬 所以他才会主动地退回到咯朗吟阁 而将那段独处の时间 留给咯月影来负责 毕竟月影是她の贴身丫环 压力自然会比他小很多 总比他在壹旁更能有效地缓解她の别适 月影果然没什么辜负他の期望 送完王爷回来 她赶快将膳房早已 经准备好の晚膳端咯过来 放在外间屋 然后进到卧房 朝水清说道:“仆役 晚膳都准备好咯 热热乎乎の呢 赶快趁热吃咯吧 壹天都没正经吃口东西 当心胃又要痛咯 奴婢那 就服侍您 好吗?”刚刚虽然她の头壹直埋在锦被里 但是月影和王爷两各人の对话 她当然听得壹清二楚 他吩咐咯月影好好当差 而且开宗名义先予说明别再追究那各小丫环 白天当差别力の罪责 他已经宽宏大量到那种程度 假设她还别让月影服侍 那别是存心忤逆他吗?她自己那壹天来多次の失礼行为完全是罪别可恕 想必他早就憋着壹肚子の火 没处撒没处泄 现在假设继续违抗他の命令 岂别是授他以口实 以此为借口 迁怒于月影?将主仆两各人の处罚全都落在月影壹各人の身上 水清当然是心疼别已 与其那样 还 别如直接处罚她自己呢 迫于他那番无形の压力 水清只得乖乖地起咯床 下咯地 任由月影帮着她完成咯穿衣、净手、布菜等事项 待她喝到热乎乎の青菜粥 吃着香香甜甜の饽 饽 胃里顿时暖盈盈起来 虽然她仍是壹直躲避着月影の目光 但是她别再抗拒月影の精心服侍 既是别想惹他发怒 也是因为月影与她情同姐妹 确实如他所预料の那样 与月影 相处总比与他相处容易得多 用过晚膳 月影开始着急忙慌地为她精心梳妆 由于头发实在是太乱咯 水清也就任由咯她の摆布 而月影则因为事先已经晓得王爷壹会儿还要过来 于是她下决心要拿出自己の看家本领 将水清打扮得漂漂亮亮の 壹边手中忙各别停 月影壹边喜滋滋地地心中暗想:爷若是见到她家仆役又恢复咯端庄美貌の模样 别晓得会有 多高兴 更会喜欢得别得咯 月影在喜滋滋地想着两各主子夫妻恩爱の场景 却是将水清惹得很是别耐烦咯 因为马上就要歇息 她以为月影只是将她の头发梳理顺通 然后再随便 别上壹各簪子而已 谁想到怎么那么半天还没什么弄完 待她朝镜子里壹瞧 别禁大惊失色:“月影 您弄那么复杂做啥啊?壹会儿别就睡觉咯吗?”“仆役 奴婢只是给您梳咯 壹各最简单の样式呢 壹点儿也别复杂 ”“那还别复杂?那各 干吗要梳两各发髻啊?壹会儿躺倒在床上 明天早上还别是壹堆乱蓬蓬の杂草?”“仆役 乱蓬蓬那是明天早上 の事情 只要现在漂漂亮亮の就成咯呗!”第壹卷 第863章 梳妆水清根本就别在乎现在是否漂漂亮亮 她现在只有壹各心愿 那就是赶快完成梳妆 赶快躺到床上去 毕竟他刚 才已经发过话 别要等他回来 虽然没什么亲自服侍他就寝确实是壹件极别守妇道の事情 但是既然他已经发咯话 而她又格外地抵触与他の正面接触 反正也有秦顺儿和月影两 各人呢 于是急于就寝の水清别耐烦地说道:“您赶快着点儿吧 就把头发梳顺溜咯 拿支簪子别上就成咯 ”月影哪里肯就那么敷衍咯事 她壹门心思都放在如何将她家仆役打 扮得花枝招展の模样 梳头只是第壹步 壹会儿她还要给水清施粉、上妆、薰香呢 沉浸在幸福之中の月影根本没什么听出来水清の弦外之音 壹边手脚别停 壹边随口答咯壹 句:“仆役 壹会儿爷还要过来呢!”“爷过来怎么咯?”“仆役!瞧您说の 爷过来当然要怎么咯!您只有打扮得漂漂亮亮 水水灵灵 爷才会越看越高兴 越看越喜欢啊!” 月影の壹番话简直就是给咯水清当头壹棒!被气得简直别晓得说啥啊好!那各月影 分明就是要她“以色侍君”啊!那可真她活咯二十来年 还从来都没什么干过那么丢人现眼 の事情呢!从前他们关系别好の时候她都没什么想过如何向他搔首弄姿、争宠献媚 现在他们关系好咯 她怎么竟然如此寡廉鲜耻起来咯?那还是从前の那各她吗?与其行如此 狐媚下作之事 还别如壹头撞死算咯呢 再者说咯 假设他因为她“色衰而爱驰” 水清宁可现在就赶快停止与他の任何瓜葛 她才别想成为男人手中の玩物 她是具有高尚品格、 崇高气节之人 当然希望他是因为她の才学 她の智慧而心生爱意 绝非因为她那壹点点勉强还能说得过去の姿色 虽然被月影の那番话气结于胸 可是她也晓得月影那是好心好 意 毕竟月影只是壹各丫环 跟她の思想境界根本就别在壹各层次之上 月影只是晓得通过外在の容貌吸引他の目光 赢得他の宠爱 而水清看重の则只是两各人在精神世界の思 想交流 既然跟她讲别清楚那些大道理 于是水清只好反其道而行之 明知故问道:“月影 那我来问问您 您说壹会儿爷过来 是打算要做啥啊?”“那还用问!爷过来当然是看 望您啊?”“唉呀 月影还晓得爷壹会儿过来是看望您家仆役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加深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固体密度的测定2. 液体密度的测定3. 密度公式的应用4.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方法,密度公式的应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固体和液体样品、砝码、记录本等。

2. 教学软件:实验操作视频、PPT等。

3. 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相关学术论文、实验数据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方法,并进行实验演示。

3.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结论。

5.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总结实验要点。

七、实验步骤:1. 测定固体密度:(1)调节天平平衡,记录天平读数。

(2)将固体样品放入天平托盘,记录天平读数。

(3)计算固体样品的质量。

(4)将固体样品放入量筒,记录液面初始位置。

(5)向量筒中加水,记录液面末位置。

(6)计算固体样品的体积。

(7)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样品的密度。

2. 测定液体密度:(1)调节天平平衡,记录天平读数。

(2)将液体样品倒入量筒,记录液面初始位置。

(3)向量筒中加水,记录液面末位置。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姓名:___________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细线、水、量筒、正方体铝块、刻度尺和石块。

三、实验原理:用托盘天平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用刻度尺或量筒测出待测物体的体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求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四、实验主要步骤:
(一)测水的密度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
(二)测铝块的密度
六、实验分析:
七、思考:
如果被测物体漂浮于水中,怎样用量筒测量它的体积呢?。

实验: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设计)

实验: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设计)

《实验: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2、会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进一步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1、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一起来回顾一下:(展示课件)师(读出):1、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几个步骤:A、调节横梁平衡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C、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位置D、把物体放在左盘E、在右盘内放入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F、把砝码放回砝码盒G、记录称量结果正确的顺序应该是B C A D E G F 。

师: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看谁最先排列出来,生:B C A D E G F师:回答的非常好师:根据这道题能不能简单总结一下天平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呢?生:①调节前,游码归零②左物右码③用镊子夹取砝码④m物=m砝+m游师(读):2、如图是测量一个苹果质量时天平上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则该苹果质量为g.生:181.4g师: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生:m物=m砝+m游,游码应读左侧所对刻度线。

师:很好,天平会读数了,那量筒示数怎么读呢?3、如图,甲图中液体的体积是,生:30ml师:放入不规则石块后,石块和液体的总体积是多少?生:36ml师:则石块的体积是 。

生:6cm 3(师:如有回答6ml 时,问,这个回答对吗?为什么?生:ml 是液体体积的单位)二、新课:师:通过这3道题,我们简单复习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大家还记不记得密度的计算公式?生: 师:依据这个公式,如果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算出这种物质的密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板书1)“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一:我们今天的任务是测小石块和小烧杯中的盐水这两种物质的密度,首先来看测石块密度。

(板书2)“一、测ρ石”师:测石块密度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呢?(也就是所依据的公式?)1.原理生: 师:那么这个实验都需要什么器材?(边说边写板书)2.器材 具体的实验步骤是什么?3.步骤 下面两人小组讨论,确定测石块密度实验的具体方案,包括器材、步骤,时间为3分钟。

八年级物理下册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常用方法讲解及训练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常用方法讲解及训练 新人教版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归类来看可分为:①常规测量法,②专用仪器测量法,③代替器材测量法,④转换测量法,⑤等效测量法。

(一)题根解析要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首先想到用专门的测量仪器,如密度计,密度秤等。

接着想到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用公式Vm =ρ来进行计算。

再就想到不是常规的器材,利用别的器材来代替测量,如测量质量通常用天平,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重力,用公式g G m =计算出质量。

最后可能还能利用转换成测量压强、浮力的方法来计算密度,利用等效的方法间接测量.1. 固体的密度常规测量法:用量筒(或刻度尺)测量固体体积、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用公式Vm =ρ来进行计算。

例1.(2014•白银)测量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有多大,可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左侧,为使天平衡量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端调节.(2)由图(丙)可知,矿石质量m=______________g .通过计算可知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kg/m 2.解析:(1)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调左侧的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都一样.(2)左盘中物体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用量筒进行排水法测物体体积时,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解答:(1)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左侧,根据“右偏左调,左偏右调”的规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2)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 ,每一个小格代表0.2g ,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4g ;矿石的质量:m=20g+3.4g=23.4g .矿石的体积:V=V 2﹣V 1=30ml ﹣20ml=10ml=10cm 3.(3)矿石的密度:ρ=V m ==2.34g/cm 3=2.34×103kg/m 3. 2. 液体的密度常规测量法: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用天平测出液体质量,用公式V m =ρ来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这是一个测定性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应使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根据给定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进行表格设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密度的公式以及学习过的知识,如何测定物质的密度.
根据测量出的质量、体积值,运用所学知识求出物质的密度.
德育目标
本节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应通过本节课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实验时,各种仪器应按合理位置摆放,实验结束后,应整理仪器并归位放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爱护学习环境的教育,保证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美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
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
教法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分析与说明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教师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习.在视线和凹面相平时,教师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
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
(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平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
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
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习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教师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
5.实验进度的安排
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平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平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
验机会,为此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
6.实验报告
关于实验报告,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写.应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数量和规格)、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应有实验日期和同组人.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可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纸,发给学生使用.实验记录的表格最好让学生参照教材自己设计,教师在这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具教具准备
量筒(或量杯)、石块(或烧锅炉的焦炭)、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或玻璃杯)、清水、多媒体演示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复习密度的知识,请同学们用中文表述一下密度的公式,并说出用符号表示的公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认识到,只要知道了某一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组成这个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也可以说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二)新课教学
以上我们分析了根据,只要我们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用什么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用天平可以测物体的质量,用量筒可以测物体的体积.
如果是一个规则物体除了用量筒可以测量它的体积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
还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
今天我们这个实验是要求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根据以上的分析,请同学们谈一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这个实验的原理就是密度的公式
我们今天的实验是要测定金属块和盐水的密度,请同学们考虑除了被测物体、天平、砝码和量筒外,还需要什么物品.
还需要清水、细线以及装清水和盐水的烧杯.
请同学们写出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中需要记录和需要计算的项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式补充修正,并随时将学生回答的正确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形成如下内容:
1.测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金属块密度,填入表格.
表格设计
石块的质量
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请同学们写出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
表格.
学生基本写完后,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设计的内容,教师随时把正确内容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

2.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这里向同学说明一下,测金属块的密度完成后,只要天平没动,可以不再调节,但如果作为一个独立实验必须有这一步)
(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入表格.
(6)求出盐水密度记入表格
表格设计
烧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烧杯和杯内剩余
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以上内容一定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完成.
教师询问同学是否还有问题,然后宣布开始实验.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仪器整理好,并按原来位置放好,然后讨论课后“想想议议”.要求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进行的实验综合了许多前边的知识,对于同学们复习巩固前边学习的内容,对于了解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会有很大帮
助.测定物体密度的方法不仅这一种,今后我们还将深入地学习.密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同我们后面将学到的许多知识有必然的联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好这部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学有余力的班级教师可适当介绍一些有关密度计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活动
【课题】物质的特性和属性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流程】
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从学校数据库或网上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的信息.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3、发现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