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化学成分用法用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的临床应用1、简介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起源于《伤寒杂病论》。
主要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具有温阳发散、解表散寒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2、桂枝汤的组成与功效2.1 桂枝桂枝具有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寒冷症状。
2.2 芍药芍药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能够缓解痛经、腹痛等症状,并调节女性月经周期。
2.3 甘草甘草有补脾胃、益气养阴的功效。
可以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2.4 生姜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毒的作用。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寒冷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3、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具有治疗感冒、风寒表症的功效,常用于以下临床情况:3.1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温阳发散,解表散寒,缓解上述症状。
3.2 腹痛腹痛常由寒冷引起,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不畅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温中散寒,缓解腹痛并促进肠胃蠕动。
3.3 痛经痛经多由寒冷引起,表现为经期腹痛、腰酸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活血化瘀,缓解痛经症状,并调节月经周期。
4、注意事项4.1 孕妇忌用桂枝汤具有一定的温阳作用,对于孕妇来说,使用桂枝汤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孕妇忌用桂枝汤。
4.2 老年人慎用老年人身体功能已经衰退,对于较为温热的药物容易产生不适,因此老年人在使用桂枝汤时需慎重。
4.3 个体过敏者禁用部分个体对桂枝汤中的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5、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桂枝汤中医方剂,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
6.2 温阳发散中医术语,指通过药物温热的作用使寒邪散解。
6.3 解表散寒中医术语,指通过药物的作用使体内寒邪从表面排出。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桂枝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经典方剂,起源于古代《伤寒论》一书。
它由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温经散寒、行气化湿、活血止痛等功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桂枝汤能温经散寒。
根据中医理论,寒邪入侵体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寒痹痛、寒性呕吐、寒性泻痢等病症。
桂枝汤中的桂枝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改善寒邪侵袭引起的痛症,提高体内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驱寒的效果。
其次,桂枝汤能行气化湿。
中医认为湿邪滞留于体内会引发气滞、痰湿等病症。
桂枝汤中的桂枝、苏子等药物具有行气化湿的作用,能够疏通经络、促进体内湿气的排泄,从而改善气滞症状,减轻身体的不适感。
再次,桂枝汤能活血止痛。
中医认为血液运行不畅会导致疼痛,而桂枝汤中的桂枝、川芎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此外,桂枝汤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桂枝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桂皮醛,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加快身体的康复速度。
桂枝汤的主要适应症包括伤寒、寒热不均、痰饮积滞、气滞血瘀等病症。
对于这些疾病,一些常见的症状如发热、恶寒、肌肉酸痛、胸闷、头痛、脉细等可以得到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桂枝汤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并不适用。
孕妇、体质虚弱、气血亏虚、阳虚者等都不宜使用桂枝汤。
同时,服用桂枝汤时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避免出现过度服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桂枝汤作为中医药学中的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行气化湿、活血止痛等多种功效。
它适用于伤寒、寒热不均、痰饮积滞、气滞血瘀等病症,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但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进行合理使用,避免不适反应的发生。
桂枝汤

甘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及根茎。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1.益气补中,用于脾气虚弱之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及心气 不足之心动悸、脉结代。 2.祛痰止咳,咳嗽气喘。 3.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 4.清热解毒,用于热毒证及药物、食物中毒。生甘草性凉, 能清热泻火解毒,临床广泛用于各种热毒证,尤长于疮痈、 咽喉肿痛等的治疗。 5.调和药性,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 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解毒生用,补中缓急炙用。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浮肿者不宜用。不可长期大量使用。 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大枣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 药性。 用于脾胃虚弱,血虚,妇女脏躁。 或用于药性峻猛方剂中。 【用法用量】 10--30g。(3--10枚)
• 辛甘扶阳 ---- 桂枝 炙甘草 • 酸甘化阴 ---- 白芍 炙甘草 • 培补胃气(扶阳) ---- 生姜 大枣
桂枝汤《伤寒论》 白芍9克 灸甘草4.5 克 生姜9克 大枣4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头痛,汗出 恶风,关节肌肉疼痛,苔薄白脉缓等。亦治产后、 病后营卫不和,时见微热、汗出恶寒等症。 【组成】桂枝9克
桂枝汤六个主要症状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舌淡红,苔薄白。
生姜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根茎。生用。
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枝、防风、神曲、使君子肉、厚朴、木香、白芍、陈皮。
【处方来源】《幼科直言》卷五。
【方剂主治】寒气入胃,吐虫,面青,手足作冷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桂枝汤 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枝、厚朴(炒)、陈皮、甘草、桔梗、红花、柴胡、麦芽、神曲、木香。
2.对汗液分泌的调节作用
桂枝汤煎剂灌胃能增加正常大鼠足跖部的汗腺分泌,抑制安痛定所致的汗腺
分泌亢进,也能拮抗阿托品引起的汗腺分泌减少。
3.抗炎镇痛作用
桂枝汤煎剂灌胃能对抗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
鼠足肿胀,对小鼠甲醛性足肿胀也有抑制作用。还能降低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发
生数,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反应潜伏期。
4.抑制流感病毒和病毒性肺实变
桂枝汤煎剂灌胃能明显减轻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炎症,降低肺实变,减
少肺组织中增殖的病毒颗粒数量。以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角叉菜胶性足肿胀、
炭末廓清功能为指标所作的正交设计实验结果显示,桂枝汤全方抑制病毒性肺炎,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RES)功能的作用显著强于组成药味的各种组合。方中各组
方歌(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二)桂枝汤方治中风,发热汗出又恶风,芍姜草枣啜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三)头痛项强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借粥之功。(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四)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桂麻相合明各半,太阳如疟此为功。
桂枝汤加/减/换三方二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桂枝汤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草药汤剂之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功效与作用。
据古籍记载,桂枝汤最早可追溯到公元200年左右的东汉末年,由著名医师张仲景所创。
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药物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方论》中详细记载了桂枝汤的方剂及主治病症。
桂枝汤以其独特的药性和良好的疗效,成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桂枝汤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桂枝、炙甘草、大枣和生姜,其中桂枝是该汤的主药。
桂枝是一种民间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辛散发表的作用。
桂枝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鹼、纤维素等成分,具有温经散寒、解表发汗、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功效。
将桂枝与其他药物配伍后煎煮,可以发挥出更多的药效,对多种常见病症有显著的疗效。
首先,桂枝汤可以治疗感冒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桂枝汤具有发散表缓解表瘴的作用,能够开窍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桂枝汤还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可以通过汗出热,起到解热退烧的作用。
此外,桂枝汤还有辅助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
其次,桂枝汤对于血液循环不畅、经络疼痛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桂枝汤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络瘀阻而导致的疼痛。
桂枝汤中的桂枝和炙甘草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以疏通经络,舒筋活络。
因此,桂枝汤不仅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病症,还可以缓解头痛、肌肉疼痛、神经痛等症状。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改善情绪、舒缓压力、促进睡眠。
桂枝汤具有平肝潜阳、调和胃气的功效,能够调整人体内分泌,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桂枝汤还可以镇静安神,促进睡眠。
因此,桂枝汤对于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等精神情绪不稳定的人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宫寒等妇科疾病。
桂枝汤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可以活血调经,缓解经期疼痛,改善月经不调等症状。
桂枝汤还具有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疗子宫出血等问题。
中药土方促进血液循环的方剂

中药土方促进血液循环的方剂血液循环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之一。
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输送氧气和营养素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也有助于排出废物和代谢产物。
中药土方作为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几个中药土方方剂,这些方剂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健康。
方剂一:桂枝汤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组成。
桂枝汤有温通经络、宣散寒湿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桂枝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精油,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生姜和大枣则有温阳祛寒的功效,可以改善寒凝引起的血液淤滞。
方剂二:四逆汤四逆汤是另一个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中药土方方剂。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干姜、大枣和甘草。
四逆汤能够暖阳通经络,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人参是四逆汤中的主要药材,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改善血液的流动性。
干姜和大枣则有温阳补气的功效,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方剂三:阿胶饮阿胶饮是一种由阿胶、红枣和蜂蜜组成的中药土方方剂。
阿胶是一种具有滋补和活血功效的中药材料,富含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
阿胶能够滋养血液,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红枣和蜂蜜具有补血和养血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阿胶的功效。
方剂四:川芎茶川芎茶是一种由川芎和红茶混合而成的中药土方方剂。
川芎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川芎茶可以放松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特别对手脚冰凉或经期不调的人群效果显著。
总结:中药土方方剂在促进血液循环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桂枝汤、四逆汤、阿胶饮和川芎茶都是常用的中药方剂,它们通过不同的药理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健康。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适用于自己的方剂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使用任何中药土方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文章字数:646字)。
桂枝汤准确配方解析:传统中医秘方助你调理身体

桂枝汤准确配方解析:传统中医秘方助你调理身体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桂枝、芍药、生姜和大枣四味药物组成。
它具有发汗解表、和营止痛、温经散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的准确配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中医秘方,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它来调理身体。
一、桂枝汤的药物组成1. 桂枝:桂枝是桂枝汤的主药,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桂枝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邪气,解除肌表的束缚,使邪气外散。
桂枝还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 芍药:芍药是桂枝汤的辅药,具有和营止痛、养血敛阴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芍药的主要作用是和调营血,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气血瘀滞,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同时,芍药还具有养血敛阴的作用,能够滋养阴液,防止因发汗解表而导致的阴液损伤。
3. 生姜:生姜是桂枝汤的佐药,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生姜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桂枝发散风寒邪气,增强解表的效果。
同时,生姜还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胃脘不适、呕吐等症状。
4. 大枣:大枣是桂枝汤的使药,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大枣的主要作用是协助桂枝、芍药等药物发挥其功效,增强桂枝汤的整体效果。
同时,大枣还具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的作用,能够改善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脾胃虚弱、心神不安等症状。
二、桂枝汤的配方原理桂枝汤的配方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汗解表与温经散寒相结合:桂枝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能够解除肌表的束缚,使邪气外散;芍药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
二者相辅相成,既能够有效地解除风寒邪气的束缚,又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从而达到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等症状的目的。
2. 和营止痛与养血敛阴相结合:芍药具有和营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气血瘀滞;桂枝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消除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
《桂枝汤的临床应》课件

对于感冒伴有咳嗽的患者,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用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药 ,以增强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
关节疼痛伴有发热的加减应用
总结词
祛风散寒,清热解毒
详细描述
对于关节疼痛伴有发热的患者,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以增强祛风散寒、清热 解毒的功效。
虚寒腹痛伴有腹泻的加减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 用》ppt课件
目录
• 桂枝汤简介 • 桂枝汤在临床的应用 •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 桂枝汤的注意事项 • 临床案例分享
01
桂枝汤简介
桂枝汤的组成
桂枝:5克
炙甘草:3克 大枣:3枚
白芍:5克 生姜:5克
桂枝汤的功效
01
02
03
解表散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于治疗感冒初期,恶寒 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用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避免食用腥膻发物
桂枝汤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因此在 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 影响药效。
腥膻发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影响药 效,因此应避免食用。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 ,因此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
桂枝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01
桂枝汤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 作用,如与华法林、地高辛等药 物合用时,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
02
在服用桂枝汤期间,如需同时服 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的意 见,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05
临床案例分享
感冒治疗案例
总结词:风寒感冒
详细描述:患者因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服用桂枝汤后,症状 得到缓解。
风寒感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汤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化学成分用法用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
别名
处方来源汉·《伤寒论》。
剂型冲剂;合剂
药物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加减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汤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冲剂:每袋10g,每次1袋,日3次口服。
合剂:每次20ml,日3次口服。
用药禁忌1.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钩体病误用,有致肺大出血的报道。
2. 温病初起,发热不恶寒,汗多烦渴或内有湿热者禁用。
3.服后饮热粥、盖被取微汗,不可令大汗出。
4.外感风寒表实证不宜用。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1.偏瘫:应用本方加味:桂枝12g,白芍15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7枚,红花9g,防风9g。
因汗出过多,营阴耗伤重者白芍可增至30-40g;瘀血较重者,可减白芍量加赤芍。
气息低微,精神萎靡,脉浮者加黄芪。
治疗偏瘫24例,男性22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8岁。
疗效标准:劳动力恢复,生活能自理者,为临床治愈;症状明显改善,偏废肢体能扶杖活动,言语不清者能说简单生活用语,为显效;服药后症状少有改善者为好转。
结果:服药最少者14剂,最多者103剂,平均58剂。
临床治愈者15例,显效6例,好转3例。
2.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应用本方加味:桂枝10g,白芍10g,鸡血藤30g,当归10g,防风10g,炙甘草5g,大枣5枚,生姜3g。
用水浸泡1日后,第1遍煎取250ml,分早晚2次服用。
第2遍煎至2500ml 于晚上服药后,趁药液温热擦洗患处15-25分钟,日用1剂。
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均在55岁以上;反复发作3年以上者16例,2年左右8例,10-30日者7例。
结果: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19例;好转(症状消失,有复发现象,应用本方治疗仍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
3.颈椎病:应用本方加味:桂枝15g,白芍15g,葛根20g,伸筋草20g,丹参30g,炙甘草10g,生姜3g,大枣5枚。
每日1剂,水煎,每天早、晚各服200-500ml,15日为1疗程,一般连用2-10个疗程。
治疗颈椎病301例;男195例,女106例;年龄35-80岁;病程15-180日。
结果:痊愈(各种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258例;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体征明显改善,能坚持工作)24例;有效(症状和体征
好转)12例;无效(体征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7例;总有效率为97.5%。
药理作用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抑制病毒,调节肠道和免疫功能,对呼吸和心肌血流亦有一定作用。
1.对体温的调节:桂技汤煎剂5-1Og/kg灌胃,能降低正常大鼠肛温,能降低酵母所致大鼠发热;5g/kg腹腔注射可降低正常小鼠皮肤温度,静脉注射可降三联菌苗所致的家兔发热,有量效。
时效相关。
另一方面,以相同剂量的桂枝汤煎剂,灌胃对安痛定所致大鼠体温降低有升温作用。
以10g/kg桂枝汤煎剂灌胃,在发热和体温低下大鼠从体温调节的基本过程,研究了它对体温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
发现在发热机体,桂枝汤可阻断发热激活物和白介素1、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降低前列腺素E2和环核苷酸cAMP等中枢发热神经介质在下丘脑中的含量及其作用,促进体温调节中枢发热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降解灭活、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激活致冷神经调质蛙皮素受体的活性,从而发挥其解热作用。
在低体温机体,桂枝汤可提高前列腺素E2和cAMP等中枢发热介质在下丘脑中的含量,阻断发热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降解灭活,提高其在体温调节中枢中的含量,据抗致冷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抑制致冷神经调质蛙皮素同其受体结合,拮抗蛙皮素、神经降压素的降温作用,激活传出神经α-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发挥其升体温作用。
2. 对汗腺分泌的调节:以
3.5-10.0g/kg桂枝汤煎剂灌胃,能增加正常大鼠足跖部的汗腺分泌。
以相同剂量给大鼠灌胃,既能抑制因安痛定所致的汗腺分泌亢进,也能拮抗阿托品引起的汗腺分泌减少。
3.抗炎:桂枝汤煎剂以8.75-35.0g/kg灌胃,能对抗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抑制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的形成和发展,有量效关系。
15.0g/kg腹腔注射也能抑制小鼠甲醛性足肿胀。
4.镇静、镇痛:桂技汤能显著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并可与巴比妥钠协同,提高入睡率、延长睡眠时间,有镇静作用。
桂枝汤给小鼠灌胃,能降低醋酸刺激腹膜所致的扭体发生数;腹腔注射能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拟疼痛阈值,有镇痛效果。
5.对胃肠功能的调节:桂枝汤灌服能抑制大鼠醋酸性胃粘膜溃疡的形成,使病理动物胃粘膜、肝组织中的琥珀酸脱氨酶、ATP酶、碳酸酐酶活性恢复接近正常。
能对抗消炎痛所引起的胃H+,K+-ATP酶活性的抑制。
腹腔注射桂枝汤煎剂,能抑制小鼠的唾液、泪液分泌,抑制蛙口腔粘膜的上皮纤毛运动。
以8.75-35.0g/kg桂枝汤煎剂灌胃小鼠,既能抑制因注射新斯的明引起的肠蠕动亢进,也能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肠蠕动抑制,具双向调节作用。
6.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以桂枝汤煎剂灌胃小鼠,能延长氨水诱致的咳嗽时间、提高气管内酚红排泄量;灌胃豚鼠,能延长组织胺诱致哮喘发生的潜伏期,有镇咳、平喘、祛痰作用。
7. 增加心肌血流:以桂枝汤煎剂 15g/kg灌胃正常家兔,药后20分钟即能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作用持续2小时。
8.对免疫功能的调节:随着机体的机能状态、给药过程和不同的免
疫指标有所不同。
桂枝汤煎剂灌胃对免疫功能已呈抑制的病毒感染小鼠,可提高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凝集素、溶血素效价和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率,使之恢复到正常;对免疫功能已增强的左旋咪唑处理小鼠,则可降低血清凝集素、溶血素效价和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率,使之接近和恢复到正常水平。
给正常小鼠以桂枝汤,于给药初期能抑制小鼠体液抗体凝集素的产生,7日后则呈现促进。
口饲、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均能抑制小鼠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的产生,抑制绵羊红细胞、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氯苯引起的迟发性超敏,抑制淋巴细胞对ConA和LPA引起的增殖反应。
9.抑制流感病毒增殖和病毒性肺实变:桂技汤煎剂口饲小鼠,能明显减轻流感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降低肺实变;用特异性免疫荧光测定感染动物肺组织中增殖的病毒颗粒,给药组的病毒数量显著减少。
10.组方配伍研究:在小鼠上,以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炭末廓清功能为指标所作的正交设计实验结果说明:全方抑制病毒性肺炎、增强RES功能的作用显著强于组成药味的各种组合,全方减去任何一个药味都会影响疗效。
方中各组成药味在全方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桂枝在抗炎作用上是主要的,芍药在抑制病毒性肺炎、大枣在提高RES功能上是主要的。
方中各组成药味间有的有协同、有的有拮抗,如桂枝伍芍药,抗炎作用增强;桂枝伍生姜,抗炎和提高RES功能增强;芍药伍甘草,增强了抗病毒性肺炎、抗炎和提高吞噬活性等功能;芍药伍大枣,抑制肺病变的作用增强,而对RES活性的提高有拮抗;甘草伍大枣,抗炎和提高RES的功能增强。
11.药物动力学研究:以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在大、小鼠上以解热、发汗和抗炎的药效法估测桂枝汤的效应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96、2.62和 2.76小时,估测其效应维持时间分别为10.62、8.95、15.72小时。
12.服法研究:对大、小鼠的时间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汤对活动期动物的解热作用强于静止期动物,桂枝汤对人宜白昼服。
提高环境温度并辅以药后灌服小米粥汤,能增强桂枝汤的抑制病毒性肺病变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说明“吸粥温覆以助药力”的科学性。
以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为指标,一日2剂的作用强于一日1剂,连日服的作用强于非连日服。
以抗炎、解热作用为指标,将一日总剂量分三次口饲小鼠,每次间隔2.5小时,作用比总剂量一次服的作用也明显增强。
毒性试验桂枝汤煎剂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为25.79g/kg,最小有毒剂量11.94g/kg。
以桂枝汤20、40、80g/kg 灌胃大鼠,连续3个月,对动物一般情况、体重增长、血象、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生产厂家
各家论述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