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2023太原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太原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书有弗记者乎?(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①殊:特别。
②寝陋:丑陋。
③易: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
⑤畅:畅通,昌盛。
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主人日再食食:________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③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________④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咸: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版
一、阅读理解
A篇
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 内容:请按照表格格式填写。
2. 题目: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 内容:请回答问题。
B篇
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 内容:请按照表格格式填写。
2. 题目: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 内容:请回答问题。
C篇
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 内容:请按照表格格式填写。
2. 题目: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 内容:请回答问题。
二、短文改错
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每行划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三、单词拼写
请根据上下文和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的正确形式。
四、书面表达
请根据提示,完成一篇100字以上的作文。
五、段落选择
根据段落的内容和顺序,选择正确的选项。
六、阅读填空
请根据文章内容,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以上为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
具体详情请参考附件中的word版文档。
注意:本文档内容为模拟内容,非真实考题及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10月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查范围:第1课~5课,第10课、11课完,课外古诗词诵读(上)。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采用网阅形式阅卷,请将答题信息与答题过程在配套的答题卡上完成。
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本试卷配套答题卡的相应的位置里。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1.书法和音乐一样,以抽象的语言创造抽象的形象,运用妙笔使人感到旷远、博大、幽微、深沉、高逸,使人精神得到升华,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2分)甲乙A.此作品是草书,狂放不拘,飞扬飘逸,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
B.此作品是隶书,结体扁平,蚕头燕尾,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坚定的信念。
C.此作品是行书,行云流水,舒展有型,表明精深的业技靠的是勤学苦练。
D.此作品为楷书,笔画平直,形体方正,告诉我们做事要慎重考虑,要勇敢面对困难。
2.天高云淡,金秋送爽!漫卷诗书,徜徉在唐诗宋词的世界里,品其深奥,感其情怀,沐浴在熏人心醉的意境中,我们的内心会变得纯净而宽广。
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经典诗词中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坦诚心志,不惜残年,忠君之心的弥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中更是杜甫登山时的踌躇满志。
经典诗词中的真情流露。
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在无疑处有意设问,表达自怜之意。
2025年山西省太原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山西省太原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题及答案指导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脉脉(mò)憎恶(zèng)炽热(zhì)呢喃(ní)B. 霎时(shà)拮据(jū)惬意(qiè)模样(mó)C. 字帖(tiě)纤细(xiān)殷红(yīn)惩罚(chéng)D. 贮蓄(zhù)粗犷(guǎng)胆怯(qiè)绯红(fēi)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常用字读音。
选项中的错误在于:A项中的“憎恶”应读作zēng,“炽热”应读作chì;B项中的“模样”应读作mú;C项中的“字帖”应读作tiè,“殷红”应读作yān。
因此,只有D选项所有读音均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那景色十分壮观。
B.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绣,是我们班的学习标兵。
C. 在这偏僻的山谷里,竟隐藏着如此美丽的世外桃园。
D. 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奋发图强,再接再励。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规范。
选项中的错误在于:B项中的“优绣”应写作“优秀”;C项中的“世外桃园”应写作“世外桃源”;D项中的“再接再励”应写作“再接再厉”。
因此,A选项无错别字。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一向做事谨慎,从不轻举妄动,这次却一反常态,主动请缨担任了这次任务的总指挥。
B. 晚会上,她的一曲《青藏高原》唱得抑扬顿挫,荡气回肠,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佳作。
D. 春天到了,公园里百花争艳,美不胜收,游人们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答案:B解析:B项中“抑扬顿挫”原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此处用来形容歌声不恰当,因为歌声主要关注的是音调和旋律的变化,而非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解析)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解析)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WORD版)
本文主要解析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试卷共分为阅读理解、写作和综合能力三个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包括多篇阅读材料,要求考生阅读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本次考试的阅读材料包括散文、小说和诗歌等不同文体的作品。
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
写作
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题目展开写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本次考试的写作题目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考察考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能力。
题目形式多样,包括改错、连词成句、选择填空和补全句子等。
注意:由于版权保护和试卷保密的原因,本文档无法提供试卷
内容的摘录。
> Note: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given, I have provided a concise summary of the document without quoting any unconfirmed content.。
2023年山西太原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山西太原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读·书(12分)【书法笔墨浓淡里的博雅气韵】1. 三晋碑林院荟萃了数量众多的明清文化名家楹联,左侧的两个七言联碑便出自于此。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碑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2分)A.字体端正秀美,是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的劝勉之词。
B.字体龙飞凤舞,赞扬了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的精神。
贪 C.字体灵动飘逸,以竹、兰比喻君子高尚纯粹的节操和品格。
D.字体蚕头雁尾,表达了读书证验古今,弹琴调和心性的人生乐事。
甲:(C) 乙:(A)甲:(▲)乙:(▲)【诗文盛世花香中的大美中国】2.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看花人。
小宇:“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欣欣向荣的中国。
小文:“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是明净如洗的中国。
小美:“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春天的中国花草相映,生机盎然。
小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冬日的中国似有春花满枝,壮美浪漫。
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有爱的护花人。
小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用挚爱守护高洁。
小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我们用奉献守护初心。
小启:用爱守护“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人间奇景。
小慧:用心体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情。
二、读·思(38分) (一)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分享选文·缅怀革命先烈】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在太行山上,年仅37岁,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太原五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太原五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学士世衡喜藏书,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公,以为真迹,一日,潞公会宴,出书画,而李在坐,一见此贴,惊曰:“此贴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
李方知为石君所传,具以白潞公。
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而以李所收为摹本。
李乃叹曰:“彼众我寡。
岂复可伸?今日乃知身孤寒。
”(1)选出加下划线词意相同的一项( )A.一日,潞公会客/是金陵人,客此B.出书画/与朱元思书C.具以白潞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急令人归/男有分,女有归(2)用三条“/”在下列句子应该加标点地方划开。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3)你怎样评价文中,“坐客”的行为?2.阅读选文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
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
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
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
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
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
其母既亡,则无五子。
五子若殒,亦复无淮。
”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选自《世说新语》)(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坐凌事当并诛/坐以待毙B.淮不许/安陵君其许寡人C.淮与宣帝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特原淮妻/原形毕露(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3)结合选文,说说宣帝为什么“特原淮妻”。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23年太原中考语文试卷

23年太原中考语文试卷23年太原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共20分)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长城有许多特点,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巍峨壮丽。
从石头、砖块一块叠加而成的长城可以傲视群山,令人赞叹不已。
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长城的敬意和钦佩之情。
问题:长城有哪些特点?2. 阅读下面短文,判断正(√)误(×)。
成语是汉语的常用词语,通过成语可以加深语文学习效果。
下面列举的五个成语是:天人合一、一步一个脚印、如火如荼、助人自助、井底之蛙。
1)天人合一是指自然与人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2)一步一个脚印是形容人们不急躁,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路。
() 3)如火如荼是指形容事物热闹活跃、一片繁华的景象。
()4)助人自助是指人们应该自己主动帮助自己,不依赖别人的帮助。
()5)井底之蛙是指人们眼界狭窄,只看到狭小的一隅而不懂得放眼全局。
()二、选择题(共15分)1. 下面五个字母组成的单词中,哪个是形容词?A. 床B. 公 B. 大 D. 红C. 高2. 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语属于疑问代词的是:A. 他们几个笑得非常开心。
B.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C. 哪一个是你的钥匙?D. 这里是他办公的地方。
三、完成句子(共15分)1.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需要_______技术来改善环境。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3. 我们应该_______地保护动物,而不是伤害它们。
4. 学习要有_______,不能只埋头苦学。
5. 放假期间,请大家不要_______花草树木。
四、作文题(共30分)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告诉他你们学校举行的一次节约用水主题活动。
1. 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2. 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3. 你对活动的感受与收获。
以上就是23年太原中考语文试卷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太原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肉食者鄙________②神弗福也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3)下列划线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何以战(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
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注】①滑稽:能言善辩。
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
③比:近来。
④惩艾:惩治,惩戒。
⑤曩:从前。
⑥寻绎:推求探索。
⑦省:记。
⑧孙搴(qiān):人名。
⑨勒:编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做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4)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墨子·贵义》)(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③不若手足之贵也________④予子冠履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B.所欲有甚于生者万事莫贵于义C.故不为苟得也必不为。
何故?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4)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___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_______”的观点。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穷冬裂风穷冬:________②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舍:________③腰白玉之环腰:________④故有所览,辄省记辄:________⑤为一说,使与书俱为:________(2)下列各项中的划线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B.归而形诸梦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5)结合【甲】文宋濂早年求学的故事,说说【乙】文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给你的启示。
5.阅读《三国演义》选段,完成(1)-(3)题。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A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A曰:“A肉眼安识英雄?”B曰:“休得过谦。
”A曰:“A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B 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A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B笑曰:“家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A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B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A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B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A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B曰:“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
”A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B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A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B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A曰:“舍此之外,A实不知。
”B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A曰:“谁能当之?”B以手指A,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B耳!”A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等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A乃从容俯首拾等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B笑曰:“丈夫亦畏雷乎?”A 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1)A是指________。
B是指________(2)概括选段故事情节。
(3)简要概括文中人物(A或B)的性格。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
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
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
”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
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
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
二人辞归。
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
齐婴亦反公扈之室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
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
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节选自《列子·汤问》)(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谓公扈齐婴曰________②故足于谋而寡________③易而置之________④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3处)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4)下面是两位读者读完此文后的感受。
请结合文章内容,为他们的观点提供论据。
①扁鹊的医术真高明。
②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原来本性是有办法改变的。
7.阅读《师旷劝学》,完成小题。
师旷①劝学晋平公②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光;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④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①师旷:晋国乐师,目盲。
②晋平公:晋国国君。
③炳烛:点燃灯烛。
④昧:昏暗,黑暗。
(1)请你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文章虽短,但说理清楚,这得益于写作技巧。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4)本文让你想起了学过的哪篇文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
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