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工艺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溶剂萃取技术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工艺优化与效果评估

溶剂萃取技术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工艺优化与效果评估

溶剂萃取技术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工艺优化与效果评估中草药作为一种重要的药材资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为了充分发挥中草药的疗效,提取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溶剂萃取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分离提取方法,在中草药的处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溶剂萃取技术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工艺优化与效果评估。

一、溶剂萃取技术简介溶剂萃取技术是指通过溶剂与混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混合物中的有用组分与溶剂分离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溶剂与被提取物质之间的亲和性差异,实现物质的分离。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醇类、醚类等。

二、中草药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中草药提取工艺的优化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溶剂选择、浓度、提取温度和时间等。

其中,溶剂选择是提取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不同的溶剂对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有不同的亲和性,选择适宜的溶剂可以提高萃取效率。

此外,溶剂浓度的选择也对提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提取温度和时间对中草药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效果同样具有显著的影响。

三、溶剂萃取工艺优化的方法为了优化溶剂萃取工艺,提高中草药提取效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正交试验法:正交试验法可以通过系统的试验设计,研究多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找出最佳的参数组合。

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溶剂萃取的效率。

2. 响应面分析法:响应面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工艺优化方法。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提取工艺参数与提取效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响应面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实现最佳的提取效果。

3. 单因素试验法:在工艺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通过逐个调整各因素的取值,可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

四、溶剂萃取工艺效果的评估方法为了评估溶剂萃取工艺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含量测定法:通过测定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可以评估提取工艺的效果。

含量测定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分析方法进行。

2. 生物学活性测定法:中草药中往往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药理活性是评估提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复方中药提取的技术分析与研究

复方中药提取的技术分析与研究

复方中药提取的技术分析与研究复方中药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统中药以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治疗剂型。

由于复方中药具有多重成分自然配合的特点,可以综合发挥多种药效,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复方中药的制备过程中的药物提取工艺非常重要。

因为合理的复方提取工艺可以大大提高中药成分的利用率和提取率,同时降低成本,增加制剂质量。

本文将对复方中药提取的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常用的提取方法目前,常用的复方中药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类:传统的煎煮法和现代的新技术提取法。

(一)传统煎煮法传统的煎煮法是将药材添加水后,以常火慢煮至少一个小时,取药汁后过滤。

在这种方法中,药材可以煮多次以提高提取率,交替煮取。

传统的煮煮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和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但是,其提取效率较低,而且煎煮法中由于存在一定的热量,使得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容易受到破坏。

(二)新技术提取法新型的技术提取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纳米技术提取等。

这些新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精确度高、良好的活性物质保留率等优点。

其中最常使用的是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微波辅助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性质,对中药成分进行萃取。

最常使用的是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因为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下可调节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以提高提取效率。

超临界萃取法具有无污染和活性成分损失少等优点。

微波辅助提取是指利用微波的加热效果,通过微波吸收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中药药效成分的溶出速度,提高提取效率。

微波辅助提取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二、提取工艺的优化在复方中药的提取工艺中,除了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外,还应具有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提取剂浓度、药材粉碎、药材比例等因素的优化,以提高提取率和药效成分的质量。

(一)提取时间调控在传统煎煮法中,提取时间通常较长,为保证提取效果,采用多次煎水加料的方法。

在利用当前的新技术提取法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

中药材提取——精选推荐

中药材提取——精选推荐

中药材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新技术一、絮凝法分离技术。

传统的中药材提取普遍采用水提醇沉法作为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杂质的分离手段。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乙醇耗量大,生产成本高,安全生产系数低。

采用上海中药工程中心开发的絮凝法分离技术,则具有成本低、分离效果好K、操作安全简便等特点。

该方法是以天然产品壳聚糖经技术处理后作为絮凝剂加入中药材的水提取液中,以电离中和及吸附方式沉降带负电的粒子,如蛋白质、鞣质、粘稠质等胶体粒子,经沉淀、过滤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以上海中药三厂为例,应用该法提取的感冒退热冲剂其药效、药理及化学成份经对比,结果表明无显著变化。

而成本却降低了4/5。

二、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

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溶媒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的特点,是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的一项新技术。

实践证明,通过一套连续式微波萃取装置,从丹参中提取有效成份,已获得满意效果。

三、超临界萃取技术。

本技术是利用某种流体( 特别是CO2气体),在临界点具有特殊溶解能力的特点进行中药材的萃取分离,它可以防止各种有效成份的逸散和氧化。

提取过程通常在略高于萃取剂临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简便安全,极少有破坏中药材中易挥发成分或生理活性物质的情况,没有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

四、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能实现连续有效地自动分离的实用分离技术。

该技术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无损耗,溶剂用量少,非常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分离和纯化。

它能构成连续、自动、高效和非高压的色谱系统,既能实现从微克量级的分离分析到数克上百毫升量级的制备提纯;又能用于未经处理的大量粗制样品的中间级分离,以及直接与间接的高纯度分离。

目前,在应用碱、蒽醌类衍生物、皂甙等有效成份方面,已获得满意的成果。

水提醇沉法用于中药药液的澄清,在药剂生产中广泛应用该法既要提取大部分有效成份,又能除去不溶乙醇的大部分蛋白质及部分多糖等杂质,从而保证了制剂的澄明度。

中药材的压榨提取

中药材的压榨提取
理化检测
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对中药材进行成分分析、含量测定等,以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
微生物检测
对中药材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有效性指标
根据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制定有效性评价指标, 如总有效成分含量、生物活性等。
安全性指标
在正交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 法进行试验设计,建立提取条件
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通过对响应面的分析,找出各因 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优提取条
件。
验证试验
在最优提取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 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产品检测与质量评价标准 建立
产品检测方法
感官检测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对中药材进行初步检测,判断其外观、 气味、口感等是否符合要求。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优化
试验因素与水平确定
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选取关键因素并确定各因素的水平范围。
正交表设计与试验
选用合适的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以较少的试验次数获得全面的 试验信息。
结果分析与优化
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各因素的最优组合和最佳提取条 件。
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
试验设计与建模
成本相对较高。
石油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
03
对非极性成分溶解能力强,提取效率高,但毒性较大,需注意
安全使用。
溶剂回收方法和效率评估
蒸馏法
通过加热使溶剂汽化,再冷凝回 收,适用于沸点较低的溶剂。回
收效率较高,但能耗较大。
萃取法
利用不同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差异进 行萃取分离,适用于多种溶剂的回 收。回收效率取决于萃取剂的选择 和操作条件。

现代中药的分离提取技术分析

现代中药的分离提取技术分析

现代中药的分离提取技术分析传统提取法是一种最常用的中药分离提取技术。

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醇提取和乙醚提取等。

在水提取中,首先将中草药材粉碎并浸泡在适量的水中,然后以煮沸的方式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再用纱布或过滤器将草药渣滓过滤掉,得到水提取液。

在醇提取中,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将草药中溶解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传统提取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存在提取效果低、提取时间长、溶剂残留等问题。

胶体分离法是一种基于胶体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分离技术。

它通过调控分散系统中的离子强度和溶液pH值,使胶体颗粒显示出相互作用势能最大的性质,使其自发地发生胶体聚集和胶体沉降现象,从而实现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分离。

胶体分离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稳定,可广泛应用于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分离材料对混合物进行精细分离的方法。

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利用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将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在固定相上进行分离;气相色谱法则利用化合物在固体固定相和气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样品在高温下挥发,从而实现对有效成分的分离。

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离速度快、分离度可调等优点,但对分离柱的要求较高。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通过振荡传导到液体,产生连续的高频振动,从而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从固体向溶液的转移。

超声波可破坏细胞壁,加速溶剂渗透进入细胞内部,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溶剂消耗较少等优点。

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微波对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加热,并通过热对草药细胞壁和细胞核的作用,打破细胞结构,促进有效成分的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果好、耗能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能及在临界条件下的高扩散性和质量转移效应的提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在临界条件下具有像液体一样的密度和像气体一样的扩散性,由此可实现对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

中药复方甘草合剂提取工艺研究

中药复方甘草合剂提取工艺研究

中药复方甘草合剂提取工艺研究中药复方甘草合剂是中医药中的重要汤剂药物,治疗多种疾病的方剂之一,既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又能滋补脾胃,调经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中医药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药复方甘草合剂的药效,对其进行提取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中药复方甘草合剂提取工艺的研究1、甘草粉末制备甘草粉末的制备是提取中药复方甘草合剂的关键,其制备方法有很多种,通常采用粉碎、筛选、干燥等方法制备粉末。

采用最新的冷研磨技术,可以将原料中的活性成分如多酚类、酸类、和酵素等,一同粉碎,完美的把这些活性成分保留,不至于损伤或流失,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2、热反应提取法热反应提取法是研究中药复方甘草合剂提取技术的常用方法,主要是将甘草提取液加入热溶液中,利用热反应将甘草活性成分从原料细胞外部溶解出来,然后冷却回落,分离出细胞外的活性物质,实现对中药复方甘草合剂的提取。

3、冷冻脱脂法冷冻脱脂是提取中草药复方甘草合剂的一种技术,主要是利用冷冻的方法将原料细胞内及细胞外的活性成分脱脂,所以可以有效的把原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去除,这种冷冻脱脂法特别适用于提取脂类和蛋白质等活性物质。

二、中药复方甘草合剂提取工艺优化1、研究原料的特性及提取分析原料的特性对于中药复方甘草合剂的提取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需要对原料进行提取分析,研究其中活性成分的类型、性质及含量,才能更精确地建立提取工艺参数。

2、研究活性物质的类型及提取效果活性物质的类型及提取效果也是提取中药复方甘草合剂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活性物质是中药药物呈现药效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中药复方甘草合剂提取技术必须考虑到活性物质的类型及提取的效果。

三、研究结论中药复方甘草合剂的提取技术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药复方甘草合剂提取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原料中的活性成分,提高中药治疗的效果,在提取中药复方甘草合剂的技术方法上,主要利用热反应提取法、冷冻脱脂法等技术,还可以结合特定的实验技术和设备来优化提取工艺,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中药提取方法

中药提取方法

中草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

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治疗效果,就要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及有毒成分。

因此,中草药提取对于提高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最为重要。

但常用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

回流法、浸渍法。

渗漉法等)在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方面,存在着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

提取率不高等缺点。

近10年来,在中药提取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这些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中草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又能达到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的目的。

本文就这方面作一综述。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简称SCFEFE)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简称SCF)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进行革取和分离的新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流体(溶剂)在临界点附近某区域(超临界区)内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对溶质的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的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利用这种SCF作溶剂,可以从多种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待分离组分。

常用的SCF为CO。

,因为CO。

无毒,不易燃易爆,价廉,有较低的临界压力和温度,易于安全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超临界CO。

萃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近常温的条件下提取分离,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

廖周坤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夹带剂,对藏药雪灵芝进行了总皂苷粗品及多糖的苹取试验,与传统溶剂萃取工艺相比较,收率分别提高至旧.9倍和1.62倍。

何春茂、梁忠云利用超临界CO。

卒取技术从黄花蒿中革取所得的萃取物中杂质(蜡状物)含量低,青蒿素提纯精制简单,收率高产品质量好。

雷正杰等利用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技术,对厚朴的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革取物为淡黄色膏状物,经分析该萃取物由厚朴酚等11个化学成分组成,其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相对含量高达46.81%和45.00%。

当归药物成分及提取工艺分析

当归药物成分及提取工艺分析

当归药物成分及提取工艺分析【摘要】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人体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当归的药物成分,探讨当归药材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通过研究提取工艺的影响,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当归的提取工艺,提高药物成分的提取率和药效。

文章总结了当归药物成分及提取工艺的重要性,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是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提高当归药物成分的效果,并推动当归药材在临床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当归的药物成分及提取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当归、药物成分、提取工艺、分析、优化、影响、改进、创新、重要性、未来研究、结论、成分分析、药材、工艺、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为伞形科植物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根部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历来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等功效,被誉为"女性之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当归的药物成分及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充分挖掘其药用价值,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当归中的主要药物成分包括有机酸、挥发油、羧酸、维生素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通过分析这些药物成分的含量和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归的药用功效,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

提取工艺作为当归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药效的提取率和稳定性。

优化和改进当归药材的提取工艺,对于提高其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当归的药物成分及提取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提取工艺对药物成分的影响,并提出提取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方向,旨在更好地发挥当归的药用价值,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1.2 研究意义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当归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苯丙素类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活血止痛、调节免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坛
中药提取工艺技术分析
白波徐明月
(黑龙江松花江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中药生产作为我国主要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正在逐渐走向国际。

由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欢迎。

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药剂安全事故的频发,中药药剂的生产和提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中药药剂的生产过程中,提取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着生产出来的药品质量,本文主要就中药药剂的提取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中药药剂;提取;技术措施
中药即中医用药,是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极为悠久,时至今日仍然被广大民众认可。

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发明和应用,中药药剂的提取过程经历了静态提取、动态提取等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1中药药剂的动态提取阶段
中药药剂的传统提取方法是静态提取,主要就是将原材料进行浸渍,进而从中提取中药成分的做法。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学家的不断探索,研制出了动态提取药剂的新方法。

与传统的静态提取方法相比,动态提取具有其不具备的优势: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药药剂的提取率;同时改进了中间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中药药剂的生产成本等等。

中药药剂的动态提取有很多常用方法,如:煎煮法、回流法等等。

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动态提取设备之上。

1.1煎煮法
煎煮法是将药材饮片或粗粉放置于煎煮器中,加水使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并保持沸腾状态一定时间的提取方法。

但由于煎煮法多采用水为溶媒,温度较高,仅适用于有效成分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的提取。

1.2渗漉法
渗漉法是将药材粗粉置于渗漉器内,溶剂连续地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地从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根据具体的操作方法不同,可以将渗漉法分为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逆流渗漉法。

1.3回流法
回流法是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药材有效成分,将浸出液加热蒸馏,其中挥发性溶剂汽化后又被冷凝,重复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提取完全的方法。

2中药药剂的动态逆流提取阶段
中药药剂的动态逆流提取阶段主要是通过逆流提取装置完成,其中包括:螺旋式逆流提取装置和动态温浸提取设备等等。

2.1螺旋式逆流提取装置
螺旋式逆流提取采用动态原理,使药材颗粒扩散界面周围的药物有效成分迅速向溶媒中扩散,同时保证扩散界面内外存在较高的浓度差,并且应用逆流原理实现各提取工作段内药材颗粒扩散界面内外维持较均匀的浓度差。

2.2动态温浸提取设备
动态温浸提取设备是利用机械强制循环方式,将溶剂由提取罐内自上而下连续循环,流动浸出,促使固液两相产生较高的相对运动速度,扩散边界层变得更薄,加快药材中溶质向溶剂中扩散。

3中药药剂的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
动态循环阶段逆流提取是通过多个提取单元之间物料和溶剂的合理的浓度梯度排列和相应的流程配置,结合物料的粒度、提取单元组数和提取温度,循环组合,对物料进行提取的一种新的技术。

3.1结构及工作原理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装置由提取单元、热水机组和通风装置等组成。

几个相同的循环提取单元通过总管连接组成提取装置。

每一个提取单元由提取罐、阀门、管道等组成。

热水机组为加热提取提供热源,通风装置用于电器的防爆,热水机组和通风机组应置于安全区,并与提取单元和提取溶剂隔离。

整个中药药剂的提取过程是相互分离的,每个单元和设备各自负责不同的药剂提取作业。

当前面的提取过程结束时,有效成分被提净的单元进行排渣和加料作业;其他未提净的单元被提净单元的下一单元的饱和溶剂排至后道浓缩工序,不饱和溶剂按有效成分含量递减的反方向隔一个的单元进行单元组数减1次的迁移;新鲜溶剂加入到无溶剂的单元。

3.2该阶段的药剂提取工艺参数
3.2.1科学掌握物料粒度。

由于制成中药药剂的具体原材料不同,所以最后制成的药片要求的物粒粒度也不尽相同。

该装置在提取药剂时,要使用颗粒、饮片作提取原料,粒度范围一般为1~7mm,细粉应控制在30目以内。

3.2.2严格控制阶段提取时间。

不同药剂的原材料对于具体提取时间的长短有不同的要求,使用这项新技术有效的缩短可提取药剂的表面时间,而阶段提取的时间同样具有严格的限制,一般为40~80min。

3.2.3注意提取单元组数问题。

提取单元组数对于药剂的提取来讲至关重要,中药药剂的有效成分高低就是由其决定的。

采用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的最少提取单元组数n=3,一般药材有效成分基本被提净的单元组数n=5。

3.2.4严格控制药剂的提取温度。

由于生产中药所采用的具体原材料不同,因此在对其进行提取时,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区分,防止最终影响药剂的生产。

但是,当采用这项新的提取工艺时,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可以适当的降低提取温度,节省在提取过程中耗费的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3.2.5科学掌握溶剂用量。

影响中药药剂最终提取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溶剂用量就是重要的一个。

对于溶剂的用量我国的相关部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浸润物料需用1~2倍物料重量的溶剂,实际溶剂用量为3~6倍物料重量。

采用了阶段连续逆流的方法和多个提取单元组成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流程,使每个提取单元的溶剂参与了对所有提取罐内物料的提取,每个提取罐的物料均被所有溶剂提取,通过溶剂的反复套用,降低了溶剂对物料的绝对用量,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减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这一新工艺也受到了中药药剂生产厂家的广泛青睐。

4中药药剂提取技术分析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是中药材提取有效成分的一种新型提取设备,可进行常温或加温浸渍、常温或加温阶段连续逆流等多种方式提取。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人已经对鸡血藤、灵芝等中药进行了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的工艺研究。

另外,将提取罐当作层析柱使用,效果良好。

通过对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这种新提取方式的深入认识,对设备性能的不断熟悉、各种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动态循环连续逆流提取在中药制剂制备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在该领域的研究资料较少;由于设备制造因素,几乎所有的研究实例都是中试规模,实验室对该方法的研究比较少,限制了对该方法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

因此,在整体水平上,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随着中药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药药剂的提取迈向了新台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静态药剂提取法,动态提取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文章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要概述了中药药剂的动态提取阶段;第二部分分析了中药药剂的动态逆流提取阶段;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中药药剂的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第四部分对中药药剂提取技术进行了分析说明。

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