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不住的目送》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短文及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短文及答案

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

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

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

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

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

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

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

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

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

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

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

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

人教2016版初一年级下学期期末全真模拟试题(附详细答案)

人教2016版初一年级下学期期末全真模拟试题(附详细答案)

人教2016版初一年级下学期期末全真模拟试题语文测试题二(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温馨提示:1、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

2、黑色中性笔书写、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杜绝空题。

一、(20分)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花舱.c āng 花穗.su ì忏.悔ch àn 盘虬.卧龙qi ú B.依傍.b àng 纤.巧qi ān 猥.琐w éi 仙露琼.浆qi óng C.伫.立zh ù孱.头c àn 笼.罩r ǒng 灼灼..其华zhu ó D.懊丧.s āng 渺.小mi ǎo 矜.持j īn 血.气方刚xu ě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繁密延棉遵嘱蜂围牒阵B.服侍爱怜漂泊脍炙人口C.舜息涉足枯槐察言观色D.颤抖遗撼哆嗦垂垂墓老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济南西客站片区景色宜人,高楼鳞次栉比....,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城。

B .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C .元宵节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城隍庙赏灯. D .留学生小李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的节目成了她每天必修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 .盛夏时分,人民在吃小龙虾时,切忌不要同时服用维生素C 。

B .止咳片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远志、贝母等配置而成。

C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D .在昨天举行的大会上,三个民族学生代表热情洋溢的作了发言。

5.选出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4分) A.《草房子》邱二爷第一次揍细马,是因为发现他偷偷攒路费要回到父母身边。

“揍”中体现出邱二爷对细马真挚的爱。

《锁不住的目送》阅读练习及答案

《锁不住的目送》阅读练习及答案

《锁不住的目送》阅读练习及答案锁不住的目送①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

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

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

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②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

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

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

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

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

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③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

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

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

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

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

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

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

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④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

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

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

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奈萎缩的腿脚。

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

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

”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

我直起身的一瞬,。

里微微一疼。

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⑤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⑥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

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

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⑤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⑥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2)“……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额虎来。那大虫望A势猛一扑。那A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节选文字出自《水浒传》,A处人名是______,这段故事情节名为: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锁不住的目送
①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3.某中学开展以“阅读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②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③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II )卷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II )卷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II )卷一、基础运用 (共12题;共87分)1. (5分)读拼音,写词语biàn lùn zhèn hàn jìnɡ pèi jiě shìzhuó yu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8分)看拼音,我能规范地写词语。

guó wáng kuài lèzhēn zuǒ yòu________________认________________qíng xǔ duōwài kàn jiàn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婆________3. (4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A.shěB.shè①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________②他一直没有舍得喝。

________C.zhuǎn D.zhuàn③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________④正在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毛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

________4. (4分)看拼音写汉字。

wǒ men bàn fǎxiǎo zǔxǐ huā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8分)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草地一________白杨一________剪刀一________楼房一________眼泪一________面包一________手套一________汽车6. (5分)口语交际。

你知道哪些书法家,请选择以为你喜欢的书法家,说说他的故事。

7. (4分)从课文《两只鸟蛋》中找出近义词。

拿下-________ 着急-________ 急忙-________ 好像-________8. (5分)解释划线的字,并说说诗句的意思①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020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二及答案

2020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二及答案
(1)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
①在镇长陪伴下,罗宾逊观赏了古老的森林。树木和花草随风摇________,散发出浓________的芳香。罗宾逊情不自________地说:“这里太美了,有令人神往的自然环境和吸不尽的新鲜空气。”
②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它可以有效地抵________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对小孩的智力发育有很大帮助。
不过,树木最好的防寒设备,是松软的雪被。大家都知道,细心的园丁们故意把怕冷的小果树弯到地上,用雪把它们埋起来,这样,小果树就暖和多了。在多雪的冬天,白雪像鸭城被似的,把森林(遮盖 覆盖)起来,那时,不管天气怎样冷,树木也不害怕了。
不管严冬怎样残暴,它也冻不死我们北方的森林!
我们森林中的“王子”们可以抵御一切暴风雪的袭击。
(4)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曳、郁、禁、御(2)把白银仙境的空气用罐子装起来拿到城里去卖。(3)白银仙境的空气新鲜,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他想让那些深受大气污染之害的人们也能吸到白银仙境的新鲜空气。(4)略
(4分)
二、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片段,完成练习。(14分)
发疯的茶会(节选)
爱丽丝有气无力地叹了一声。“我觉得你可以把时间用在更好的事情上,”她说,“而不要把它浪费在问一些没有谜底的谜语上。”
“如果你像我一样对时间很热悉的话,”那位制帽匠说,“你就不会说什么把’它浪费了。该说’他’才是。”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联考试卷B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联考试卷B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联考试卷B卷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以下是古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评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马致远,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故土的浓浓乡愁。

C . 《列子》和《吕氏春秋》收录的作品,都是春秋时期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D . 《诫子书》旨在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古诗(词)文默写。

①________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庭重用的一句是“________ , ________?”④《春望》一诗中写战火不断、家书难求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⑤《论语十则》中“________ , ________。

”体现了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⑥古诗中有许多含有“鸟”字的诗句,请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________ , 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学生开展以“品质富阳•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运用语文知识参与解决。

(1)下面是学生志愿者对500份问卷调查表中关于“闯红灯原因”的数据统计结果,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

(不得出现数字)(2)活动中,张阳同学写了一则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其中划线部分内容有语病,请帮他修改。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①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引发的。

②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③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认真学习交通法则,切实做到文明出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4分)4. (1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渔家傲[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锁不住的目送

锁不住的目送

锁不住的目送作者:平湖之鹰来源:《现代青年·精英版》2019年第06期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

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

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最让母亲不堪的,是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

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

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

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

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

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

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殤。

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

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

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

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

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

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

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

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

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

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

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

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

”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

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

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

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锁不住的目送
①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

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

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②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

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③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

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

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

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

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

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④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

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

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

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

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

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

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

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⑤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

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

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

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

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⑥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

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

”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

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

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⑦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⑧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⑨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

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

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

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⑩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

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

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

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⑪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
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⑫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

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⑬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

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⑭“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作者:平湖之鹰,选自:文章阅读网)
14.第④段第一句话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何作用?
1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子所表现的“母亲”的心理。

17.如何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8.作者“狠心”地将母亲锁在家中,你赞同作者的这一做法吗?为什么?
【答案】
14.①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写锁着母亲的举动,引出下文对这一举动原因的叙述;②内容上:强烈地表达对母亲老年衰老的无比心痛和为了母亲安全不得已将她锁在家中的深深的无可奈何之情。

(意思对即可)
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比作半枯的藤蔓,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母亲衰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和怜惜之情。

(意思对即可)
16.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细致生动地刻画了母亲在离开老家来到城里后孤单、落寞以及因为给儿子带来麻烦而惶恐不安的心理。

(意思对即可)
17.①含义:表层含义是指“我”将年迈、腿脚不便的母亲锁在楼上的家中,她却趴在阳台边一直目送“我”离开小楼去上班;深层含义是指孩子是母亲永远的牵挂、也是年老时的依赖。

②作用: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含蓄地表达了文章主旨:标题新巧,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意思对即可)
18.示例:①赞同。

因为作者上班时无法照顾母亲,将母亲锁在家中,可以避免年迈体衰、腿脚不便的她外出时发生意外,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无奈之举)。

②不赞同。

这样做,会让离巢的母亲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

老人不仅需要身体的康健和关照,更需要精神的寄托和安慰。

可以帮助她下楼和其他老年人聊天、交流等。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