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管理

合集下载

第10章 金融调控法律制度讲解

第10章  金融调控法律制度讲解
精品文档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二金融调控法的目标与原则?间接调控原则?计划指导原则?相互协调原则一金融调控法的目标?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二金融调控法的原则精品文档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三金融调控法的体系与手段?存款准备金制度?基准利率制度?再贴现制度?再贷款制度?公开市场操作制度?常备借贷便利制度一金融调控法的体系?中央银行法律制度为金融调控法体系的核心?专业性金融法律制度是金融调控法体系的配套制度?外汇管理法律制度是金融调控法体系中的重要制度二金融调控法的手段精品文档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四金融调控法的主体与程序?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在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政策的执行实施部门
(二)金融调控法的手段
• 存款准备金制度 • 基准利率制度 • 再贴现制度 • 再贷款制度 • 公开市场操作制度 • 常备借贷便利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金融调控法的主体与程序
(一)金融调控主体
• 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在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政策的执行、 实施部门。
(二)金融调控法的法定程序
• 金融调控程序的法律规范 • 金融调控法的决策程序与执行程序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
• 宏观调控职能 • 服务职能 • 监管职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及其目标的一般规定
• 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 • 终极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现实选择
• 《中国人民银行法》对货币政策实行的是“有层次和主次之分的单 一目标”。 • 稳定币值是货币政策目标的第一层次,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目
本章教学重难点:我国货币目标的现实选择、存款准备金 制度、再贴现制度、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 调控职能、金融调控法的原则、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宏观 审慎管理。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
银行的监管 二、对证券业的监管 三、对保险业的监管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内容

金融监管从对象上看,主要是对商业银 行、对证券业、对保险业的监管。 具体监管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市场 准入监管、日常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 管。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内容
一、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二、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形式 1、双边的谅解备忘录; 2、多边论坛; 3、以统一的监管标准为基础的协调; 4、统一监管。
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三、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组织 根据协调能力,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组 织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成员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监管组织, 包括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国际 保险官联合会等。这类组织主要通过没有法律约 束力的“君子协定”来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以 及国际性监管标准的推广。 另一类是以国际法或区域法为基础的监管组织。 如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组织等。 在国际监管组织中,巴塞尔委员会影响突出。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二)金融业的特殊性 1、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 2、金融业的内在风险; 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其面临风险的客观必然性; 金融业经营的高负债性;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极大破坏性 3、金融业的公共性 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对社会公众产生影 响,因此,保护投资者利益,对整个金融体系的 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广义的金融监管除主管当局的监管之外,还包括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行业自律性组织的 监督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等。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二、金融监管的原则



1、依法管理原则; 2、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3、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4、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5、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第十章国际金融市场

第十章国际金融市场

10.3 欧洲货币市场
一、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 ★欧洲货币市场是世界各地离岸金融市场的总体 ★欧洲货币(Euro-currency)又称境外货币、离岸货币(Off-
shore Currency),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存储和借贷的 各种货币的总称。 ★欧洲银行:是指经营所在国货币以外的一种或另几种货币 存款业务的银行。
(二)国际债券的发行与流通
1、发行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发行人、担保人、牵头人、承销 商、法律顾问等。
2、国际债券资信评级:目前美国主要的评级公司是标准普尔 公司(S&P)、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菲奇公司(Fitch)、 达夫公司(D&P)和麦卡锡公司(M&M)。
3、国际债券的流通方式:场外交易为主要方式。 两大清算系统:欧洲清算系统(Euro Clearing System,ECS) 和塞得尔(Cedel)
(Agent Bank)和参加行(Participant Bank)组成。 ★担保人:一般是借款人所在国的政府机构
(四)国际银行中长期贷款的信贷条件
1、利息及费用负担(即直接成本) 2、利息期——起息日与利率适用的期限 3、贷款期限——贷款期、宽限期和偿付期 4、贷款的偿还 5、贷款货币的选择
1、贷款成本
管制——创新——再管制——再创新 ★前苏联——1950年
★英国——1957年,财政发债——资金供求——管制:本
国金融机构不得向非居民提供英镑贷款——结果?。
国际金融中心
西欧区
亚洲区
中美洲 和加勒 比海区
北美洲区
中东区
黄金 市 场
伦 敦
以 现 货 交 易 为 主
最 早 、 交 易 量 最 大
苏 黎 世

中级银行管理真题及解析:第10章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审计

中级银行管理真题及解析:第10章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审计

中级银行管理真题及解析:第10章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审计1、单选: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下列关于员工岗位的内部控制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各分支机构和各部门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风险状况和业务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授权体系,明确各级机构、部门、岗位、人员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并实施动态调整B.商业银行应当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岗位,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的岗位安排C.商业银行应当明确重要岗位,并制定重要岗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不相容岗位人员之间不得同时轮岗D.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合理确定部门、岗位的职责及权限,形成规范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明确相应的报告路线答案:C解析:商业银行要明确重要岗位,并制定重要岗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轮岗或强制休假制度,原则上不相容岗位人员之间不得轮岗。

2、单选:根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商业银行应配备充足的内部审计人员,原则上不得少于员工总数的()。

A.3%B.5%C.1%D.2%答案:C解析:商业银行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审查评价并督促改善商业银行经营活动、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效果,编制并落实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年度审计计划,开展后续审计,评价整改情况,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负责。

商业银行应配备充足的内部审计人员,原则上不得少于员工总数的1%。

3、单选:商业银行董事会应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原则上应由()担任。

A.部委董事B.独立董事C.外部监事D.股东董事答案:B解析:董事会应下设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成员不少于3人,多数成员应为独立董事。

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有财务、审计和会计等与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原则上应由独立董事担任。

4、单选: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全面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独立性原则、融合发展原则B.全面性原则、审慎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独立性原则C.全覆盖原则、制衡性原则、审慎性原则、相匹配原则D.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答案:C解析: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都应遵循的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要求。

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2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圣才出品】

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2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圣才出品】

第10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1.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答:在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中,与我国中间业务概念相对应的是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会改变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依据2001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中间业务具有表外性、多样性和风险差异性三个特点。

2.中间业务的种类如何划分?答:(1)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表外业务广义和狭义概念的区别,按照是否构成银行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可以将表外业务分为两类:①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

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

这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和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

②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

银行通过这类业务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不承担任何资金损失的风险,因此不构成银行的或有债权/债务。

这类业务主要包括代理类、信托类、信息咨询类、结算支付类以及与贷款和进出口有关的服务等。

(2)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分类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功能和形式角度,将中间业务分为九大类:①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②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③代理类中间业务。

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

④担保类中间业务。

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的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

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⑤承诺类中间业务。

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接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借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种。

第十章第十一章金融体系金融基础设施

第十章第十一章金融体系金融基础设施
◆世界上最早的支付清算体系是177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的票 据交换所;1854年,英格兰银行首先建立票据清算制度, 支付清算很快地发展为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目前大 多数国家都有法律明文规定中央银行负有组织支付清算的 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具有“会同 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 运行”的职能。
• 无论是银行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都能够很好的 配置资源,问题的关键并在于目前银行所占的比重多一些,还 是市场所占的份额多一些,而在于银行或者市场在配置资源过 程中的效率,以及在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主 导方向将更适于本土经济。
• 相互渗透之路
第三节和第四节
• 一、对主导的金融体系下,出于市场是不完全的,所以市场的 风险分散功能是有限的,金融中介会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风 险平滑服务;市场和中介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各种信息,市场是 加总信息的有效机制,而中介则节约了搜集信息的成本,二者 谁更有效率取决于获取信息的种类;不同类型的金融体系产生 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
• • 影子银行: 加强对其监管、防范风险。
• 在中国的市场现实中,影子银行主要涵盖了两块:一块是商业银 行销售得如火如荼的理财产品,以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售的类 信贷类产品,比如信托公司销售的信托产品,另一块则是以民间 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
第十一章 金融基础设施
• 第一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 支付清算系统
• 入场后,各银行一方面将应收票据分别送交各付款行, 一方面接收他行交来的本行应付款票据,核对、计算应 付各行款项金额及应付总金额,填交换票据计算表。
• 各银行比较本行应收、应付款总额,计算出应收应付净 额后,填具交换差额报告单,并凭报告单与交换所的总 结算员办理最后款项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是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修正;根据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最新商业银行法全文包括总则、商业银行的设立和组织机构、对存款人的保护、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财务会计、监督管理、接管和终止、法律责任、附则。

正文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第三条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一)吸收公众存款;(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三)办理国内外结算;(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五)发行金融债券;(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八)从事同业拆借;(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十)从事银行卡业务;(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第四条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第十章中央银行」

「第十章中央银行」

第十章中央银行1.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之下,需要有中央银行?学习以下各篇之后对这个问题会有较多的理解,希望把它列在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之中。

答: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有中央银行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在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各家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利。

因当时实行金本位制,各家银行只要保证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能随时换成金属货币,就可以稳妥经营。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银行经营的问题,商业银行可能无法保证自己所发银行券的兑现。

此外,因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经营范围的限制,其发行的银行券流通往往有很大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权威性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并确保其兑现。

(2)票据交换、清算的需要。

随着商业银行间相互支付量的增加,每天收受的票据数量在扩大,由各银行自行轧差清算成为问题,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机构,为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提供服务。

(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期限不断延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上升。

单个银行由于资金有限,支付能力不足而产生挤兑与破产事件。

为此,有必要集中各家银行的准备金,对某一银行的支付困难实施救助。

(4)金融监管的需要。

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管理。

这种管理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一般的政府机构很难胜任,要由专业性的机构来对全国的货币金融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担负统一发行,票据清算,提供再贷款与金融管理任务。

这就是现代的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试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明其特定的职能。

答:(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

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时,也收取利息和费用,但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却不是获取利润,而是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以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0
流动性管理:借款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证券 $9M 存款 $90M 借款 $10M 银行资本
负债
$90M $9M $10M
• 这种行为的成本就是借款利息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11
流动性管理:出售证券
负债 $90M $10M
• 在获取准备金的各种方立情绪
• 其他银行只有在贴现率很高的情况下才会同意购买这些贷款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14
第二国民银行 负债 -$100 支票存款 -$100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6
银行基本业务:盈利方式
第一国民银行 资产 法定准备 金 超额准备 金 负债 +$100 支票存款 +$90 +$100 资产 法定准备 金 贷款 第一国民银行 负债 +$100 支票存款 +$90 +$100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4
银行的基本业务:现金存款
第一国民银行 第一国民银行
资产
库存 现金 +$100
负债
支票存款 +$100 准备金
资产
+$100
负债
支票存款 +$100
• 开立支票帐户将会导致银行准备金的增加,其增加的金额等 于支票存款增加的数额
第10章
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管 理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负债
– – – – 支票存款 非交易性存款 借款 银行资本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5
银行基本业务:支票存款
第一国民银行 资产 应收现金项 目 +$100 负债 支票存款 +$100
第一国民银行 资产 准备金 +$100 负债 支票存款 +$100 准备金 资产
证券
$10M
证券
$10M
• 假设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 • 只要银行拥有足够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外流就不会迫使银行 调整其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部分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9
流动性管理:准备金不足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10M 存款
• 资产转换:出售具有一组特征(的负债,然后运用所筹到的资金去购买 具有不同特征的资产 • 银行借短贷长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7
银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 • • • • • 流动性管理 资产管理 负债管理 资本充足性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管理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证券 $9M 存款 $90M 银行资本 $1M
负债
$90M $10M
• 出售证券的成本是经纪人手续费和其他交易费用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12
流动性管理:联邦储备体系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证券 $9M 存款
负债
$90M $9M $10M
$90M 向联邦储备体系的 借款 $10M 银行资本
• 必须向联邦储备体系支付的利率世纪基于贴现率形成的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13
流动性管理:减少贷款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证券 $9M 存款 $81M 银行资本 $10M
负债 $100M $10M
Assets 准备金 贷款 $0 存款
Liabilities $90M $10M
$90M 银行资本
$90M 银行资本
证券
$10M
证券
$10M
• 准备金制度是一项法律规定,而其缺口必须得以弥补 • 超额准备金是对于存款外流所引致的各种成本的保险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8
流动性管理:足够的超额准备金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20M 存款
负债 $100M $10M 准备金 贷款
资产 $10M 存款
负债 $90M $10M
$80M 银行资本
$80M 银行资本
• 力图购买回报率较高而风险较低的证券
• 通过资产多样化来降低风险水平
• 在对于流动性得需求和来自低流动性资产的更高的 回报之间进行平衡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16
负债管理
资产管理:三个目标
• 力图寻找那些回报率最高的可能投资的贷款和证券
• 降低风险 • 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15
资产管理:四种方法
• 试图找到愿意支付高利率同时又不大可能出现违约 行为的借款者
10-2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资产
– – – – – – 准备金 应收现金项目 银行同业存款 证券 贷款 其他资产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0-3
表10-1全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各项 占总额的百分比,2008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