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断口分析(前言、第一章)
断口分析1概论

3).断口:无光泽的纤维状、剪切面断裂、与
拉伸轴线成45º.
2.穿晶断裂与沿晶断裂:根据断裂扩展途 径的不同来分
穿晶断裂:裂纹穿过晶粒内部、可能为脆性断裂也可 能是展,多属脆断。
3.韧窝、解理(及准解理)、沿晶和疲劳 断裂:根据微观断裂的机制上分 4.正断、切断:根据断面的宏观取向与最 大正应力的交角
K准则:当裂纹有缓慢扩展过渡到迅速扩展的瞬间,应 力强度因子达到一个临界值KIC (以无限大板穿透裂纹 为例)
K c
a K IC
即为:脆性断裂的K准则 KⅠC:材料常数,材料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 KI是由载荷及裂纹体的形状和尺寸决定的量,是表征 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计算量;KIC是材料固有的机
第一章
金属的断裂
第一节
断裂的分类
1.脆性断裂和延伸断裂:根据宏观现象分
脆性断裂:1).裂纹源:材料表面、内部的缺陷、微裂纹; 2).裂纹扩展所需应力:较低<屈服应力; 3).塑性变形:少或无;
4).断口:平齐、与正应力相垂直 。
延性断裂:1).裂纹源:孔穴的形成和合并; 2).塑性变形:较大;
c
应力场强度分析与断裂韧性: 根据裂纹尖端应力分布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裂纹变
形:Ⅰ型:裂纹张开型
Ⅱ型:边缘滑开型(正向滑开型) Ⅲ型:侧向滑开型(撒开型)
在平面应力、应变条件下有(Ⅰ型) :
K Y
mn K :应力强度因子KN· -3/2 a:裂纹半长 Y:裂纹形状系数
a
2.断裂力学:(脆断)以线弹性理论为基础
裂纹尺寸与断裂强度的关系
K 1c c Y
K 1c
断口分析-文档资料

河流花样起源于孪晶界
河流花样起源于夹杂
河流花样起源于析出相
河流花样起源于晶粒内部
河流花样在扩展过程中遇到倾斜晶界、扭转晶界和普通大角 度晶界时河流形态发生改变。
裂纹与小角度倾斜晶界相交时,河流连学地穿过晶界。小角度
倾斜晶界是由刃型位错组成。晶界两侧晶体取向差小,两侧晶体 的解理面也只是倾斜一个小角度。因此裂纹穿过时河流花样顺延 到下一个晶粒。
在金属的韧窝断口中,一般最常见的是尺寸大小各 不相等各不相等的韧窝,如大韧窝周围密集着小韧窝 的情况。
SEM 大韧窝周围密集着小韧窝
TEM
韧窝大小、深浅及数量取决于材料断裂时夹杂物或
第二相粒子的大小、间距、数量及材料的塑性和试验温
度。如果夹杂物或第二相粒子多,材料的塑性较差则断
口上形成的韧窝尺寸较小较浅。反之则韧窝较大较深。 成核的密度大、间距小、则韧窝的尺寸小。在材料的 塑性及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二相粒子大, 韧窝也大;粒子小,韧窝也小。韧窝的深度主要受材 料塑性变相能力的影响。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大,韧 窝深度大,反之韧窝深度小。
低碳钢解理断口河流花样
河流花样形成示意图
(1)解理台阶产生机制
①两个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解理裂纹通过与主解埋面相垂直 的二次解理形成解理台结,如图所示.
二次解理
C103铌合金氩弧焊焊缝断口上的解理台阶
②解理裂纹与螺位错相交形成台阶。解理裂纹与螺位错相交 产生一个布氏矢量大小的台阶。裂纹扩展过程中如与多个同号 螺位错相交,矢量不断叠加,达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一个能够观 察到的台阶。裂纹与异号螺位错相交台阶就抵消或减少。
载荷作用等外部因素;焊接裂纹、焊缝夹杂、气孔严 重及焊后热处理条件不当;压力容器在低温或与有害 介质接触,环境介质与拉伸应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应 力腐蚀断口;上述零件的断裂经常呈解理断口,氢脆 断口有时也可见到解理断裂。
热处理:材料断口分析(第1-4章)

§4、准解理断裂
与解理相比,准解理断裂的特征: ①准解理裂纹源常在准解理平面的内部形成,而解理裂纹源在解理面 边界(晶界)形成 ②准解理裂纹扩展路径比解理裂纹要不连续得多,常在局部地方形成 并局部扩展 ③准解理包含更多的撕裂 ④准解理面的位向并不如铁素体基体的解理面{100}严格对应,不 存在确定的位向关系
大角度晶界,扇形花样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3、舌状花样
特点:形状象“舌头”,一般在钢铁材料中成组出现。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1、概述
1、定义 正应力、解理面、穿晶脆断 2、发生条件 一般均在bcc、hcp金属中发生,而fcc只在特殊情 况下才发生,如腐蚀环境、材质较差时。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3、温度 T↓,易导致解理断裂
T<Tc,晶体在塑性变形前产生解理裂纹,断口呈现脆性 T>Tc,晶体先发生塑变,后产生解理,即断裂时伴随一定的塑性变形
4、加载速度 V↑,易发生解理断裂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4、断口形貌特征
宏观断口:结晶状形貌 冰糖块状(晶粒粗大) 灰色的石状
结晶状断口
石状断口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微观断口:多边形图象(晶粒外形轮廓) 冰糖状形貌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扇形花样
河流花样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舌状花样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材料断口分析(前言、第一章)

沿晶断裂多为脆断(氢脆断裂),少数为韧性断裂(高温蠕变断裂)
31
3、断裂方式 正断:断裂的宏观表面垂直于σmax方向,断口较平
整。电子图象可能出现韧窝花样、河流花样 切断:断裂宏观表面平行于τmax方向。
断口宏观形貌为抛物线状的韧窝花样
征, 而裂源在材料表面上萌生。
41
裂纹扩展方向的确定: ①纤维区指向剪切唇 ②放射条纹的发散方向 ③板状样呈现人字纹(chevron pattern)
其反方向为 源扩展方向
42
§3、断裂过程
裂纹形成 裂纹扩展:亚稳扩展(亚临界扩展阶段)
失稳扩展
43
裂纹形成的位错理论 (裂纹形成模型或机制) 1、位错塞积理论—stroh理论 2、位错反应理论—cottrel理论 3、位错墙侧移理论 4、位错交滑移成核理论 5、同号刃位错聚集成核理论
29
脆断的特点:
1、断裂时承受的工作应力很低,一般低于σ0.2 2、裂纹源总是从内部的宏观缺陷处开始 3、T↓,脆断倾向↑ 4、断口平齐、光亮,且与正应力垂直,断口上常
呈人字纹或放射性花样
30
2、断裂路径
沿晶断裂:裂纹萌生和发展是在晶界处发生的过程 穿晶断裂:裂纹萌生和发展是在晶粒内部处发生的过程
材料断口分析
潘清林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
1
断裂现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Biblioteka 202122
概述
一、基本概念 断裂:材料在特定条件(σ、T、介质)下分成两个或
断口学ppt课件

16
17
18
6.1 韧性断裂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6.1.1 单晶的韧性断裂现象 6.1.2 多晶的断裂现象
19
20
21
22
6.1 韧性断裂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6.1.4 韧性断裂的影响因素 结构特征:fcc bcc hcp 晶粒大小:晶粒细化,韧脆转移温度降低,韧性提高 杂质、第二相 应力状态及应变速率:拉应力、压应力 形变温度及环境
(1)对材料塑性的诊断 可以根据断口上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区等三个区域
的相对大小、纤维区纤维的长短、颈缩的大小和韧窝的尺寸。 (2)对载荷类型的判断 静拉伸应力—杯锥状或45°切断断口 静压缩应力—45°切断断口 静扭转应力—与扭转成90°断口
42
43
44
6.2 韧性断口的特征和诊断
6.2.3 韧性断口的诊断 韧性断口形成原因的诊断
23
6.2 韧性断口的特征和诊断
6.2.1 韧性断口的宏观特征
24
25
6.2 韧性断口的特征和诊断
6.2.2 韧性断口的微观特征 滑移分离
26
6.2 韧性断口的特征和诊断
6.2.2 韧性断口的微观特征 韧窝
27
6.2 韧性断口的特征和诊断
6.2.2 韧性断口的微观特征 韧窝形成机理
空洞聚集,即显微空洞生核、长大、集聚直至断裂。
28
29
30
31
6.2 韧性断口的特征和诊断
6.2.2 韧性断口的微观特征 韧窝的形状
32
33
34
35
36
6.2 韧性断口的特征和诊断
6.2.2 韧性断口的微观特征 韧窝的尺寸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断口分析通常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过程,并且是应用多种仪器联合测试检验的结果,是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分析工作。
因此需要严格的科学态度,精心地、有步骤地进行研究分析。
断口分析步骤:(1)所有试样的选择、鉴定、保存以及清洗;(2)宏观检验和分析(断裂表面、二次裂纹以及其他的表面现象);(3)微观检验和分析;(4)金相剖面的检验和分析以及化学分析;(5)断口定量分析(断裂力学方法);(6)模拟试验。
1 断裂构件的处理及断口的保存在确定了断裂的金属构件后,就要采取措施把断口保存好,尽快制定分析计划。
通常金属构件的断裂不止一个断口,有时要立即判断主断口有困难,此时应该把所有断件收集好,在收集过程中切勿把断口碰伤或对接,也不要在断口上使用防蚀涂层。
保护和清理断口是断口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
对断口和裂纹轨迹进行充分检查后方可进行清洗。
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断口应该用不同方法处理:(1)大气中的新鲜断口,应立即放入干燥器内或真空干燥器内而不必清洗。
(2)对于带有油污的断口,首先用汽油,然后用丙酮、三氯甲烷、石油醚及苯等有机溶剂溶去油污,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吹干。
当浸没处理还不能去除油污时,可使用蒸汽或超声波方法进一步去除。
(3)在腐蚀环境下发生断裂的断口,通常在断口上覆盖一层腐蚀产物,这层产物对于分析断裂原因是非常有用的,但对断口形貌观察常常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考虑。
因为有许多腐蚀产物容易水解或分解,因此进行产物分析要抓紧时间,同时不要进行任何清洗和处理。
通常把带有腐蚀产物的断口试样,先用X射线、电子探针、电子扫描显微镜或俄歇能谱仪进行产物分析,得出结论后去掉产物再观察断口形貌。
去掉腐蚀产物有时可采用干剥法。
用醋酸纤维纸(称AC纸,由7%的醋酸纤维素、丙酮溶液制成厚度0.1~1mm的均匀薄膜)复型进行清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断口表面已经受到腐蚀的时候。
断口分析

断口分析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断口分析英文名称:fractography定义:对故障金属构件断裂面进行检查并分析其断裂原因的技术。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热工自动化、电厂化学与金属(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断口分析是研究金属断裂面的学科,是断裂学科的组成部分。
金属破断后获得的一对相互匹配的断裂表面及其外观形貌,称断口。
目录编辑本段断口分析(一)的许多珍贵资料,所以在研究断裂时,对断口的观察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通过断口的形态分析去研究一些断裂的基本问题:如断裂起因、断裂性质、断裂方式、断裂机制、断裂韧性、断裂过程的应力状态以及裂纹扩展速率等。
如果要求深入地研究材料的冶金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断裂过程的影响,通常还要进行断口表面的微区成分分析、主体分析、结晶学分析和断口的应力与应变分析等。
随着断裂学科的发展,断口分析同断裂力学等所研究的问题更加密切相关,互相渗透,互相配合;断口分析的实验技术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将会取得新的发展。
断口分析现已成为对金属构件进行失效分析的重要手段。
编辑本段断口的宏观和微观观察断口分析的实验基础是对断口表面的宏观形貌和微观结构特征进行直接观察和分析。
通常把低于40倍的观察称为宏观观察,高于40倍的观察称为微观观察。
断口分析(二)对断口进行宏观观察的仪器主要是放大镜(约10倍)和体视显微镜(从5~50倍)等。
在很多情况下,利用宏观观察就可以判定断裂的性质、起始位置和裂纹扩展路径。
但如果要对断裂起点附近进行细致研究,分析断裂原因和断裂机制,还必须进行微观观察。
断口的微观观察经历了光学显微镜(观察断口的实用倍数是在 50~500倍间)、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断口的实用倍数是在 1000~40000倍间)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口的实用倍数是在 20~10000倍间)三个阶段。
因为断口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观察断口所用的显微镜要具有最大限度的焦深,尽可能宽的放大倍数范围和高的分辨率。
断口分析

故障件的断口分析在形形色色的故障分析过程中,人们常会看到一些损坏零件的断口,但是人们缺乏“读懂”它的经验,不能从它的断口处判断其损坏1.2.2-12-2属光泽的断层;而内层呈银灰色白亮条状新断口(见图1)。
图13.典型的金属疲劳断口典型的疲劳断口定会出现疲劳裂纹源区、裂纹扩展区和瞬时断裂区三个特征。
断口具有典型的“贝壳状”或称“海滩状”。
3-1疲劳裂纹源区:是疲劳裂纹萌生的策源地,它处于机件的表面,形状呈平坦、白亮光滑的半圆或椭圆形,这是因为疲劳裂纹的扩展过程速度缓慢,裂纹经反复挤压摩擦而形成的。
它所占有的面积较其他两个区要小很多。
疲劳裂纹大多是因受交变载荷的机件表面有缺陷;譬如裂纹、脱碳、硬伤痕、焊点等缺陷形成应力集中而引起的。
疲劳裂纹点在同一个机件上可能有多处,换句话说可能3-23-3要点:疲劳宏观断口的特征断口拥有三个形貌不同的区域:疲劳源、疲劳区、瞬断区。
随材质、应力状态的不同,三个区的大小和位置不同。
1、疲劳裂纹源区裂纹的萌生地;裂纹处在亚稳扩展过程中。
由于应力交变,断面摩擦而光亮。
加工硬化。
随应力状态及应力大小的不同,可有一个或几个疲劳源。
2、疲劳裂纹扩展区(贝纹区)断面比较光滑,并分布有贝纹线。
3图2图3故障的可能因素有二:1)在极限载荷下产生的弯曲断裂2)材料与工艺上的原因首先作一简单验算(见图4):已知:前稳定杆扭转角刚度Kβ=5000Nm/rad=5000/57.3=87.3Nm/度稳定杆作用力半径R=355mm=0.355m当汽车满载,车轮上下跳动±100mm时,稳定杆的工作扭角β=±7.5°拉杆11)。
212)断口有两个区域,一为暗区(已产生的裂纹断面);另一为亮区(新拉裂的断面)。
3)在暗区边缘沿花键根部有一明显的淬火裂纹(因它而扩散到整个暗区,形成断裂面)。
4)断口金相颗粒比较细小均匀,说明热处理正常。
图23.基本分析1)暗区系零件中频淬火时,因花键根部出现淬裂导致该区大面积与主体裂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第一章 金属的断裂
§1 断裂分类
§2 断口三要素 §3 断裂过程 §4 断裂强度
28
§1
断裂分类
1、断裂性质 塑性断裂: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断口呈暗灰色纤维状
脆性断裂: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为光亮的结晶状,
较平整 一般地:断面收缩率<2-5%称之为脆断,这种材料称为脆性材
料,反之成为韧性材料。
( 3)
52
当晶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很小的变形,原子面就发生分
离,这时分离过程所作的功,应等于形成两个新表面所需要的
能量。形成单位裂纹表面外力所做的功应为σ-x曲线下所包围 的面积。根据能量守恒:
2 dx
2 0
2
0
2 x m sin dx m cos 2
超高强钢等,也就是只适用于那些裂纹尖端塑性变
形功可以忽略的情况。
② 对于一些断裂前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金属,为
了采用Griffith判据,需修正
2 E ( u p ) c a
1/ 2
up为塑性变形功
60
③ Griffith判据只是个必要条件,但它不是个 充分条件,因为当裂纹满足能量条件时,裂 纹尖端应力并不一定等于σm;
同号位错聚集
48
裂纹扩展两阶段:
亚稳扩展:裂纹自形成而扩展至临界长度的过程
特点:扩展速度慢,停止加载,裂纹停止扩展
裂纹总是沿需要消耗扩展功最小的路径,条 件不同,亚稳扩展方式、路径、速度也各不相同 失稳扩展:裂纹自临界长度扩展至断裂 特点:速度快,最大可达声速;
扩展功小,消耗的能量小;
危害性大,总是脆断
注意:通常解理断裂总是脆性断裂,但脆性断裂不一定是解理断裂
33
剪切断裂: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而造成的滑
移面分离的断裂。它包括:
滑断(纯剪切型断裂)——纯金属、单晶体金属。断口呈锋利楔形或刀尖形 微孔聚集型断裂——大多数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
34
5、其它
应力状态:静载断裂(拉伸、剪切、扭转) 动载断裂(冲击、疲劳) 裂纹扩展速度:快速断裂(拉伸、冲击) 缓慢断裂(疲劳)
57
讨论:
c
1. 在脆性材料中,裂纹扩展所需的 应力与裂纹半长的平方根成反比,
裂纹越长,越容易失稳。
2. 如外加应力不变, 而裂纹在物 体服役时不断长大,则当裂纹长大
到
a
ac
2 E s
2
也达到失稳扩展的临界状态。
58
3. 比较σm和σc
E 1/ 2 m ( ) a0
m a c a0
41
裂纹扩展方向的确定: ①纤维区指向剪切唇
②放射条纹的发散方向
③板状样呈现人字纹(chevron pattern) 其反方向为 源扩展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2
§3、断裂过程
裂纹形成 裂纹扩展:亚稳扩展(亚临界扩展阶段) 失稳扩展
43
裂纹形成的位错理论 (裂纹形成模型或机制) 1、位错塞积理论—stroh理论 2、位错反应理论—cottrel理论 3、位错墙侧移理论 4、位错交滑移成核理论
材料断口分析
潘清林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
1
断 裂 现 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断裂:材料在特定条件(σ、T、介质)下分成两个或 几个部分的现象。 或具有有限面积的几何表面发生 分离的过程。 断口:断裂后的自由表面或横截面。 断裂与断口的关系:
2、韧性断裂(滑移分离)
3、解理断裂(准解理断裂) 4、沿晶断裂
5、环境断裂(SCC、氢脆、蠕变等)
6、疲劳断裂 7、工程实际断裂分析(材料加工、P/M)
8、断口分析技术
26
四、教学方法、教材与参考书
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教材:崔约贤编著:《金属断口分析》,哈工大出版社,1998
参考书:上交大,《 金属断口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 哈宽富著, 《 断裂物理基础》,科学出版社,2000 金属损伤图谱(An Atlas of Metals Damage)
沿晶断裂:裂纹萌生和发展是在晶界处发生的过程 穿晶断裂:裂纹萌生和发展是在晶粒内部处发生的过程
穿晶断裂可以是韧性的(微孔聚集型断裂),也可以是脆性的(解理 断裂、穿晶应力腐蚀断裂)
沿晶断裂多为脆断(氢脆断裂),少数为韧性断裂(高温蠕变断裂)
31
3、断裂方式 正断:断裂的宏观表面垂直于σmax方向,断口较平 整。电子图象可能出现韧窝花样、河流花样 切断:断裂宏观表面平行于τmax方向。 断口宏观形貌为抛物线状的韧窝花样
m sin
其中:
2 x
σm理论断裂强度 x为原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a-a0
当 x很小时, sinx=x, 则:
2 x m
(1)
51
当 x很小时,ε和σ之间仍符合虎克定律,则:
x E E a0
由(1)、(2)式可得:
( 2)
E m 2 a0
38
二、断口三要素的分布类型
①F、R、S ②F、S——160℃光滑园柱拉伸试样断口 ③R、S——低合金钢在-160℃条件拉伸或冲击断口
④S——纯剪切型断口或薄板拉伸断口
39
三、影响因素
1、试验温度 T ↓, 2、试样尺寸 t↑, 3、试样形状 F↓ S↓ R↑ F↓ S↓ R↑
试 样形 状
40
四、断口三要素的应用
脆断是一种突发性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没有明显的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29
脆断的特点:
1、断裂时承受的工作应力很低,一般低于σ0.2 2、裂纹源总是从内部的宏观缺陷处开始 3、T↓,脆断倾向↑ 4、断口平齐、光亮,且与正应力垂直,断口上常 呈人字纹或放射性花样
30
2、断裂路径
2 x
2 0
代入(3)式得:
2
m
m
1/ 2
E m a0
理论断裂强度 (4)
53
对于 α-Fe
γ=2000erg/cm2 E=2×1012达因/cm2
a0=2.5×10-8cm
代入(4)式: σm=4×1011达因/cm2≈1/5E
1 1 一般固体材料 m ( ~ ) E 5 10
根据断口三要素可以判断裂纹源的位置及宏观裂纹扩展方向 裂纹源的确定:
①利用纤维区,通常情况裂源位于纤维区的中心部位,因此找到纤维
区的位置就找到了裂源的位置; ②利用放射区形貌特征,一般情况下,放射条纹的收敛处为裂源位
置;
③根据剪切唇形貌特征来判断,通常情况下裂纹处无剪切唇形貌特 征, 而裂源在材料表面上萌生。
49
第四节 断裂强度
断裂强度σf : 指原子面发生分离时所需要的真应力
大小。 T , f
一、理论断裂强度σm
1、定义:如果一个完整的晶体,在拉应力作用下, 使材料沿某原子面发生分离,这时的σf就是理论断 裂强度。
50
2、断裂强度计算
a0
假设原子间结合力随原子间距按正弦曲线变化, 周期为λ, 则:
5、同号刃位错聚集成核理论
44
位错塞积理论—stroh理论
问题:①裂纹形成只与外加切应力有关,而与应力 状态无关,与实际不符; ②未考虑第二相粒子的影响。
45
位错反应理论—cottrel理论
问题:未考虑材料中的第二相粒子,因它们 的形状和分布影响断裂性质
46
位错墙侧移理论
47
其
它
模
型
位错交滑移
延迟断裂(SCC、氢脆)
断裂能量:低能断裂(结晶学断裂) 中能断裂 高能断裂(非结晶学断裂)
35
§2 断口三要素
一、断口三要素的内容与特点 光滑园柱形试样的拉伸变形过程: 均匀变形——缩颈——断裂(杯锥状断口)
cup and cone
36
断口三要素
37
三要素:
纤维状区(fibrous zone);放射状区(radial zone);剪切唇区(shear lip)
阻力:
裂纹形成时新增的表面能 W 2 2 a 2 U e a E
W 22a 1 4a
此时物体中的总能量变化为
u W U
e
4a
2 a 2
E
由图可知:当裂纹达到临界尺寸ac时,总能量变化达到极大值。
根据求极值的方法,可求出带裂纹的断裂强度σc
④ 对于一些不存在原始裂纹的金属,Griffith 公式无法解释实际σf低的原因。
61
而实际材料的 f (
1 1 ~ ) m 小2~3个数量级 10 100
f m
材料中存在原始裂纹、缺口、夹杂物等缺陷, 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达到σm 而断裂
54
二、Griffith 缺口强度理论
A.A.Griffith为了解决 σm比σf 值大2~3个数量级的问题,早在
1920年就提出了缺口强度理论。
24
二、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①寻找断裂原因; ②分析研究断裂机理;
③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意义:防止事故发生,减少损失;
提出改进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25
三、主要内容
1、金属断裂(类型、过程、机理、形貌特征、实例) 2、断口分析方法和技术 3、断裂失效分析 具体分八章: 1、金属的断裂(类型、断口三要素、过程、断裂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