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校园景观文化的园林植物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校园植物景观文化探讨

校园植物景观文化探讨

校园植物景观文化探讨摘要总结了植物的文化性及分类,分析了校园植物文化设计的原理、表现方式、植物景观的配置及校园文化与植物造景的关系等,以期为校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植物文化;园林景观;教育校园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植物景观是构成校园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校园植物景观对体现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植物景观的文化性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植物景观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师生在此可以释放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在感官愉悦的同时还能激发灵感,从而达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功能。

马卡连柯说过:“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不好的环境里,也会很快地变成一群小野兽”。

因此,一个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确定了校园环境是构成学校身心教育的关键环节。

同时,校园植物景观在文化方面也有所体现,正如松柏耐寒象征着君子的坚强性格;梅花历来是作为励志植物;荷花,作为洁身自好的植物代表。

1 植物文化与分类1.1 植物文化性祖先钻木取火,从而对树木产生了崇拜之情,也就在此渗透了人文内涵。

后期经过儒家思想对其抽象化,将人类的感情思维融入到植物身上,就丰富了植物的文化内涵。

这就可以说植物文化是历史赋予它的。

每一个植物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不同地区、民族对植物文化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正如人们常将“岁寒三友”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而富丽堂皇的牡丹则代表繁荣兴旺,这与国外将橄榄枝象征和平是一样的,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产。

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物质生活方面,如植物具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精神层面,通过植物为载体,透射出的价值观念等。

笔者认为,植物文化就是在平常生活中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可以供人们食用和药用,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植物,就是从古至今留下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1]。

1.2 植物文化的分类1.2.1 植物的美学文化。

人们在利用植物配置时,植物的美学文化就会体现出来,植物的美学文化可以体现在色彩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校园植物群落配置方案

校园植物群落配置方案

校园植物群落配置方案
在校园中进行植物群落配置,可以采用以下方案:
1. 规划草坪区域:在开阔的区域规划草坪,选择耐草踏踩、耐旱或耐阴的草种进行种植,同时设立适当的路径,方便学生和教职工通行。

2. 构建花坛和景观区:在校园的主要道路或校门入口处规划花坛和景观区,选择各类花卉和观赏灌木进行种植,使校园更加美观。

3. 建造绿化墙和垂直花园:在建筑物的外墙或阳台上建造绿化墙和垂直花园,利用垂直空间增加植物数量,增加校园的绿化覆盖率。

4. 设立校园林荫带:在校园的主要道路两旁或庭院内规划树木,选择乔木种植在林荫带,为校园增添自然气息,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

5. 建设花海和湿地区:在较大的空地上规划花海和湿地区,种植适应湿润环境的花卉和湿地植物,提供校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6. 建立草木综合运动区:在校园内规划草坪和运动设施,为学生提供户外运动的场所,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增加校园的绿化景观。

7. 培育中药材园和蔬菜园:在校园内规划中药材园和蔬菜园,培育各类中草药和蔬菜植物,为学生提供健康食品,同时增加校园的绿色环境。

以上是校园植物群落配置的方案,可以根据校园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细节设计,以达到美化环境、丰富生态、提供休闲娱乐等多重目的。

校园绿化的研究与分析

校园绿化的研究与分析

校园绿化的研究与分析摘要:校园绿化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即要考虑到校园的自然风貌,也要考虑到校园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文化底蕴,这两方面没有轻重前后,应该共同协调发展,在实际的绿化建设中更应该把握“科学发展观”并结合自身特点,把握自身优势,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整个校园拥映“绿荫碧水”、办学辈出“颖士贤才”,形成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景观。

将建设成为真正的博学创新,厚德尚能的“世外桃源”。

关键词:绿化,景观建设,绿化分区,Abstract: College campus afforest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igns of college modernization.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landscaping.The plant system should be conforms to the university characters. And different areas should follow different rules. What more, campus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ork and study directly. This paper first overviews the campus virescence,then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campus afforestation, func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Through analysising the current campus afforestation situation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chool greening. Then dicscuss the causes of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All the solutions should follow the "people-oriente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principles of both natural and human. They also should uifies its own natur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constuct their college campus afforestation with scientifical,reasonable and effective.Key words: college campus afforestati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Greening division, West Anhui University1 引言的绿化景观建设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貌和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是生物学,景观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有机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摘要:植物造景是指以乔木、藤木等树木和草本植物的外观和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修剪调整等多种表现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自然美,通过植物的分布搭配为人们带来视觉冲击,以这种方式创造具备一定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

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可将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进行优化,使其在绿化环境的基础上更具观赏价值和艺术性。

本文对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应用引言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存在,在布局方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布局过程中要对植物的形态、颜色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具体的施工类型,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

另外,设计师要充分了解掌握园林景观艺术布局的设施、建筑、路面等不同元素的不同情况,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保证植物造景和艺术手法合理化。

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1.1体现层次感植物造景可对园林的整体地形进行修饰,借助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艺术渲染,提升园林的整体层次价值。

在园林设计中将乔木、灌木等植物相结合,建立错落有致的造景工程,提升园林整体设计感。

1.2提升艺术观赏性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认知日渐提升,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可在促进城市绿化,满足绿色生活需求的同时,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园林相关设计人员,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设计搭配方式,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美、色彩美和线条美。

将不同颜色、不同种类、不同生长周期及不同外观形态的植物完美融合至园林景观中,形成植物与园林的和谐统一,在对园林整体起修饰作用的同时,可保证园林空间的合理使用。

1.3改善生态环境缺乏植物的园林在雨水天气的影响下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充分利用植物造景技术的园林,在提升园林多元性层次化和观赏价值的同时,利用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可有效缓解水土流失问题,从而降低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风险。

此外,植物对空气中灰尘和颗粒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可有效调节太阳能辐射,从而改善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12-05T07:32:37.19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5期8月作者:孙世杰1 李雨菲 2[导读] 植物造景是一种在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环节,孙世杰1 李雨菲 21 深圳易道文旅设计有限公司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2 北部湾大学 535011 广西钦州市摘要:植物造景是一种在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环节,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景观设计的总体质量。

因此,在当前为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需要积极的对其植物开展合理的配置,同时对于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形态特征进行合理性的分析与了解,这样才可以全面对植物以及景观之间的关系,实现针对性的组成与配置。

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当前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实现对植物造景方面的合理化运用,以此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关键字:植物造景;园林景观;生态环境引言:当前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不仅仅提升了城市的宜居环境,也相应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功能性需求。

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园林景观设计,就需要积极的对其植物造景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与规划,同时强化实际的运用水平,才可以符合园林景观的设计标准。

1.植物造景1.1 概念在园林植物景观的造景过程中,主要是使用乔木、灌木、地被以及藤本等诸多方面,进行植物之间的合理化设计与处理。

在植物与其他园林景观的要素调整中,经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处理,就可以实现一个高质量的植物景观空间。

进行植物的选择当中,要始终保障体现出植物的个体以及搭配美观,这样便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1]。

其次,进行设计的饿环节,还需要注意植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始终都市生态园林的基本指导思想,以此体现出以人为本、崇尚自然以及美化环境的诸多方面处理方式,以此实现因地制宜的处理方式,符合相应的设计需求。

在一个色彩合理、疏密有序的植物搭配方式,才是符合人们实际需求的园林景观。

1.2 价值植物是园林景观当中基本的组成要素,以此也是在进行项目设计过程中,要重视起其具备着较强生命力特征的重要要素。

浅谈园林植物文化意蕴的表达——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为例

浅谈园林植物文化意蕴的表达——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为例

2021年第08期现代园艺浅谈园林植物文化意蕴的表达———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为例程晓荷,展茂筝(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摘要:植物配置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美而丰富的表达植物所饱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通过分析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人格化、艺术化和象征化等各种艺术形式,挖掘园林植物的文化意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手法,具有较高的美学鉴赏意义和人文价值,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提供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支撑。

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局部景观设计效果为例,分析园林植物在校园景观中的运用及文化意蕴的表达。

关键词:校园景观;园林植物;植物配置;文化意蕴校园景观是为师生提供休闲、学习、观赏的场所,山水骨架是园林规划的载体,植物是数量最多且面积最大的表达要素,合理而巧妙的植物配置可以提升校园景观丰富度,使校园富有生气。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除了注重植物的色彩、规格和组合搭配之外,更要彰显植物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赋予场地有意义的人文要素。

1园林植物的文化意蕴1.1人格化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植物拟人化的诗词常常出现,古人根据植物的自然属性赋予其人或事物的品性特征,从而抒情壮志。

常见如松柏,庄严古朴、不畏严寒,具有顽强、不朽的品格;竹子空心的特征象征谦卑,柔韧的品性;梅花傲雪绽放,象征坚韧、高洁的品质[1]。

而意境美是园林景观的又一崇高境界,意境美的营造虽无定法,但却有章可循。

有学者总结意境美的营造方式包括:一是托物言志,赋予植物以高尚的性情品质,将植物拟人化;二是借助人的五感系统,对植物的欣赏通感化,欣赏并理解景观饱含的深意;三是以植物为主题进行诗词书画、景点名称创作,该方法常与植物拟人化结合使用[2],可见植物的人格性与人文意蕴密不可分。

1.2文化性植物的文化性是指植物所具有的文化属性。

合理利用植物配置不同的园林景观,可以承载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传递历史文化的精神风采,引领师生的道德观、价值观。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摘要:当前,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此种大环境下,构建绿城市尤为重要。

在现代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园林景观项目为人们构建适宜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质的园林景观承担着城市绿色开放、生态共享、弘扬文化、传承经典、塑造特色等功能,是公共活动聚集与城市功能开展的核心区域,推动着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应用1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发挥的作用1.1美化环境在园林建设中,从植物的形态大小、姿态、色彩、花期、气味及季节性变化等方面多样化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的水平布局和空间感,使植物景观更具观赏性配,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美的体验。

1.2环境保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引发了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

园林景观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净化空气质量,水土保持,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适宜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2风景园林项目植物造景应用策略2.1在特定环境中塑造植物景观植物的各异形态及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特征,在塑造园林景观时需配置与环境风格属性协调一致的植物,传递特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祭祀性和纪念性园林里常栽植松柏,如在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工程周围有一道宽30m的油松、山里红和雪松3种树木为主组成的绿色林带。

油松刚劲挺拔,四季常青,衬托出纪念堂庄严肃穆的气氛,延安人民敬献的13株青松就栽植在这片松树林中;山里红是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喜爱的传统果树,春天白花满树,秋天红果累累,别具一格,又由于其叶子宽阔,与松树细长的针叶相衬,增加了绿化带的美观度;雪松主干高直,侧枝平展,树型似塔,气派雄伟,起到烘托纪念堂宏伟建筑的作用。

在绿化带南端成丛的桧柏体型高耸、色调浓重,与树冠浑圆、叶色嫩绿的馒头柳相互衬托,绿化带南北入口两侧的花坛从春到秋均盛开着鲜花,形成气势磅礴、欣欣向荣的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植物景观配置是体现文化意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作为园林的基础构成元素,不仅具备装饰、美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历史文化、民族习俗和哲学思想等多重文化意义。

本文将从植物种类、形态、布局、意象等方面,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

一、植物种类的文化意义中国古典园林中采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除了美化景观外,还体现了不同文化内涵。

1.松柏:中国古代视松柏为千年老者、高贵者,代表坚定、刚毅、长寿和吉祥,是儒家思想和文化的象征。

在古典园林中,松柏树林被作为“暮色苍茫”的背景装点,极富诗画意境,使人抽离尘世,返璞归真。

2.枫树:枫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勇敢、自由、革新和生命之力。

在古典园林中,枫树常被植于寺院、庭院之内,因其枝繁叶茂、树姿优美,极具观赏价值,在秋季更带来了一片金黄与红色的色彩盛宴。

3.牡丹: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代表高贵、富贵、繁荣、和平和美满,是中国经典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寄托。

在古典园林中,牡丹一般被种植在古香古色的月季花园、荷花池塘和园林门楼两侧,为清新雅致的园林氛围营造出良好的芳香氛围。

植物的形态在古典园林中也有很多象征意义。

1.竹子:竹子是中国园林中会被大量使用的植物,被视为高尚、谦虚、精神气质的象征,还寓意专一、忠贞和坚强。

在古典园林中,竹子的形态多种多样,竹叶和竹枝的纹理亦非常艺术有趣,特别是随风摇曳的舒展姿态,给园林增添了一种流动、柔和的美感。

2.荷花: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花卉,代表神圣、高雅、洁净和节制,常常被作为传统文人书房的庭园装点。

在古典园林中,荷花广泛被认为是园林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一般被植在池塘或小溪之间,通过静态的姿态来体现深沉、雅致的美感。

1.夹道:夹道是指两旁树木或灌木良好搭配,形成道上景物,普遍应用于庭院和公共内部景观设计。

夹道在视觉效果与环境中起到极佳的平衡作用,同时还能够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意蕴,让人感受别样的自然与生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现校园景观文化的园林植物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7-05-23T10:19:03.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4期作者:李月新[导读] 摘要:本文从园林植物设计出发,阐述了在校园景观文化营造过程中,能够体现校园景观文化的植物设计方法,通过对植物的自然特点,文化特征及配置形式等方面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从而能够更好的诠释校园文化。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本文从园林植物设计出发,阐述了在校园景观文化营造过程中,能够体现校园景观文化的植物设计方法,通过对植物的自然特点,文化特征及配置形式等方面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从而能够更好的诠释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景观文化;园林植物设计 1 背景 1.1 校园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是指人与景观长期互动所形成的与景观相适应的精神观念,并把这种观念体现在景观环境中,它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1]。

校园作为一类特色突出的景观场所,常常予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向往。

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中山大学的红砖绿瓦、武汉大学的樱花,景观更是成为学校的文化标志。

校园景观文化则是以师生为主体的使用人群在对校园内的建筑、山水、园林植物及景观小品等的解读,从而影响教学生活及情感态度,甚至价值观。

校园景观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组成的部分,应当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展示学校价值追求的窗口。

1.2 校园景观文化要素
校园景观中的要素主要包括山水、植物、建筑及园林小品,校园景观文化的营造也主要依托景观四要素。

建筑、山水及园林小品决定着景观场地空间格局的营造,通过不同的材质及组合方式能够体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场所精神,所传达的景观文化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但其景观本身却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

植物因其具有生命特征,成为景观组成要素中最灵动的一环。

它会随四季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其形、其叶、其花、其果使其的观赏性更强。

人利用植物为自身生存发展所衍生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丰富多样,园林植物在校园景观文化的呈现注定可以更加多样。

2园林植物营造校园景观文化的方式园林植物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其本身的形态或色彩上,同时还包括其风韵美。

在校园景观文化营造中,不仅要善于运用植物的自然属性,同时还应挖掘植物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2.1 善用植物自然属性
植物的自然属性除了其本身的形态、色彩、质感、气味等特征外,还包括其所生长的地理环境。

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需要深入的了解植物本身的特点,才能够在校园景观文化的创造中锦上添花。

2.1.1 植物的地域性
地域是指一个具体位置的地区,在很多的方面与其它地区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植物种类上也是一样,不同的植物适合不同的生存环境,即使相同品种的植物生长于不同地区所呈现的形态特征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植物地域性特征说到底就是植物的乡土性,而创造景观的文化性基础便是由植物所决定的,乡土植物根植于地方文化,其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使得运用其来创造景观文化显得更加具有生命力。

因此,在校园景观文化的创造上,首先应该遵循的便是植物的地域性,多选用乡土植物作为景观环境营造的素材,能够更加强化环境的地域特征,独具特色的乡土植物更是能够使校园文化独具魅力。

2.1.2 植物的观赏性
植物的另一自然属性便是其观赏性,不同种类的植物在作为园林景观时,都有其独特的观赏特性。

例如木棉、黄花风铃木等植物,因其本身的生长特性呈现出先花后叶的生长状态,在植物抽稍之前满树花朵的情境甚是惹人爱;再如有些植物有明显的季相变化,者就能够在景观营造上根据不同的季节展示出不同的观赏形态,从而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还有像猫尾木、大叶紫薇等植物除了会发芽、开花,还有独特的果实形态;另外园林中还有很多的植物,或许季相变化不明显,花朵不够鲜艳奇特,果实不够独特硕大,但是其树体形态足够漂亮,同样也能作为环境氛围营造的材料。

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果是园林景观中最直观的呈现方式,独具地方特色的植物形态、色彩、花果更是对地方文化的一种诠释,在校园景观文化的创造过程中,立足乡土树优先原则,不断的挖掘植物的观赏特性,是体现校园景观文化直接的方法。

2.2深度挖掘植物文化属性
植物除了在观赏性之外,还兼具文化性。

人们在欣赏植物的外在美时,往往将其拟人化,赋予了植物人的品格或者象征意义。

2.2.1 园林植物文化象征
中国人作诗作文讲究意韵,在造园上同样讲究意境,而造园的意境除了场地建筑空间之外,更多的意境传达便是通过园林植物。

如“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竹通常被用来隐喻有节的君子,松通常象征长寿,而梅表达的确实不畏环境恶劣的高洁品质;更多常见的如玫瑰月季象征着爱情,杜鹃花花语中饱含着思乡、怀乡之情。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植物所传递的文化内涵深厚,运用植物独特的文化象征,来创造植物的意境美,是校园景观文化创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2 园林植物文化互动
园林植物的文化互动,主要是指人与植物之间的互动,而衍生的一系列活动,进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校园景观文化。

对于植物经营者来说,植物的收获不论是花朵还是果实,都是欣慰的。

而由这些所产生的文化互动也是不可估量的。

如各类鲜花类植物,满园鲜花的盛开不仅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科研、教育等功能;再如各中果实类树木,在硕果累累的季节既可以看到采摘人的喜悦,同时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慰藉。

对于校园景观来讲,花卉的盛开能够美化校园环境,年年岁岁的美景便能形成校园所独具的景观文化;当地特色的果树在校园内的运用,不仅能够起到美化校园的作用,还能增强校园师生与景观环境的互动性,例如有些学校运用荔枝、芒果等果树种植形成郁闭的荔枝林、芒果林,在果实成熟的季节,全校师生共同采摘荔枝的庆祝活动,俨然成了其学校所独具的校园景观,这样的校园景观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了,更多是是校园师生完全融入参与到了校园景观的形成中,自然形成的校园文化就不会流于形式。

2.3 植物配置形式创新
校园植物的配置形式需要根据校园整体设计风格确定,可是规则式,也可是自然式的,但是必须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将校园文化融入植物配置的形式当中去,例如某学校的学苑路以方圆的形式修剪校园中的绿地灌木,以此隐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在某些具有特征的城市中也会运用一定的植物造景形式象征城市的特征,例如大连市绿地中,多以绣花花坛的形式,以海浪、海鸥等作为图形构建城市绿地,以此来体现滨海城市的特点。

在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中,应该充分应用新颖独特的植物造景形式来体现校园文化,对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做法。

3 结语
校园景观文化是校园环境景观与校园师生共同创造的,而植物作为校园景观组成中的基本要素,其生命力及变化性决定了校园景观文化的多样性及独特性,因此,在进行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时,应当深入的了解校园建设发展理念及植物的自然属性及文化特征,恰当的将两者联系起来,提升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煦. 中国景观文化论[ J] . 南方建筑, 2001( 1) : 42-45.
[2]丁杰.高效校园植物文化的表达分析——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14(8):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