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论圈点批注法在《骆驼祥子》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旋论圈点批注法在《骆驼祥子》教学中
的应用
应用一《结合生活故事圈点关键情节》
在教《骆驼祥子》的时候啊,我就想着得让这帮小鬼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祥子的那些事儿。
我跟他们说,你们知道不,这祥子的经历啊,就跟咱身边有些人的遭遇似的,有起有落,让人忍不住要细细琢磨。
比如说,我就跟他们讲了咱隔壁老王头的故事。
老王头年轻的时候那也是个雄心勃勃的主儿,一心想着挣大钱,就跟祥子刚开始拉车那股子冲劲儿似的。
老王头整天起早贪黑地忙活着摆摊卖小吃。
那时候他的眼神里啊,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就盼着哪天能赚够钱盖个大房子。
然后呢,我就让学生们一边听这个故事,一边去圈点《骆驼祥子》里祥子刚开始奋斗时候的那些关键情节。
像祥子刚买了车那部分,他那小心翼翼维护车子的样子,就跟老王头刚把小吃摊支起来,精心擦拭那些器具差不多。
学生们听得可认真了,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错过啥重要的。
通过这个对比,学生们就深刻理解了祥子起初对未来的憧憬。
再看后面,老王头运气不好,碰上城管整顿,东西都被没收了,一下子就像泄了
气的皮球。
这时候再让学生去圈点祥子车被大兵抢走后的那些描写,他们就能切实体会到祥子那种从希望到绝望的心情啦。
这种圈点批注啊,就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了身边实实在在的故事,让学生们能更好地走进祥子的世界,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看看他这一路是咋跌跌撞撞走过来的。
应用二《通过角色表演批注人物性格》
教到《骆驼祥子》中祥子性格转变这一块的时候,我可没少费心思。
我想着啊,光让学生们干巴巴地看书、写批注,那多没意思啊,得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感受。
于是,我就组织了一场小小的表演活动。
我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饰演不同阶段的祥子,还有和祥子有关系的那些角色,像虎妞啥的。
这表演可热闹啦!一开始,扮演年轻祥子的那个小同学,那劲头可足了。
挺直了腰板,眼睛里闪着光,把祥子刚开始的勤劳、淳朴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拉车的时候那动作,模仿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嘴里还吆喝着:“嘿哟,来喽!”旁边扮演乘客的同学也配合得很默契,一会儿说:“小伙子,拉快点儿啊!”
到了后面,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的祥子呢,那可就完全变样了。
扮演
这个时期祥子的同学,耷拉着脑袋,眼神里满是迷茫和颓废。
表演到问别人借钱那部分的时候,还真把那种低声下气、厚着脸皮的感觉给演出来了。
其他同学呢,就一边看表演,一边在书上批注这个阶段祥子的性格特点。
看完一组表演,大家就叽叽喳喳讨论开了,有的说:“哎呀,你看祥子现在这副模样,真是让人又同情又生气。
”有的说:“这变化也太大了吧,都是被这社会给逼的呀。
”
通过这次表演式的批注,学生们对祥子性格的转变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能体会到那个黑暗的社会对人的摧残。
这样一来,《骆驼祥子》里的人物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印在了他们的脑子里啦。
这种圈点批注法,真的让他们学得开心,理解得也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