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概念

民族的概念
民族的概念

民族的概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及其祖先共同创找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民族志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同时有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一般来说他是在原始社会解体时而形成的。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共同体仍在不断的分化、融合、重新组合。

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统一的国民族国家,一贯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饭丢民族歧视与压迫。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对与中国这样的社会和足以多民族国家来来说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手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正确的民主政府指引下各民族团结和睦,团结平等,共同发展、从而带来了中华民族兴旺发达、民族富强的景象。

中国多民主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地交错分布,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互相依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地处亚热带东部,太轻阳西岸,四周天然隔阂,内部地理单元体系完整,这种特点鲜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国多民族内向凝聚的特点。中华大地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中国各民族的先民、都是中华大地上的最早居民,他们从远古洪荒时代便繁衍生息玉中华大地上。共同促成了中国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进入父系社会后中国的部落联盟打体分为三大集团,及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男发的南蛮集团。

华夏集团包括皇帝、炎帝、……………

三苗、伏羲、女娲、欢儿属南蛮集团。

以上三大部落经长期交往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古人类化中华话大地上中华大地上具有凝聚力

中华大地是人类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具有丰富的凝聚力,中华大地上的丰富的古人类

中国各民族分布一览表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 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依族贵州省。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尼族云南省。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傣族云南省。 黎族海南省。 傈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佤族云南省。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拉祜族云南省。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景颇族云南省。 柯尔克孜 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羌族四川省。 布朗族云南省。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阿昌族云南省。 普米族云南省。 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怒族云南省。 乌孜别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族 俄罗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德昂族云南省。 保安族甘肃省。 裕固族甘肃省。 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塔塔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独龙族云南省。 鄂伦春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赫哲族黑龙江省。 门巴族西藏自治区。 珞巴族西藏自治区。 基诺族云南省。

民族的概念

民族的概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及其祖先共同创找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民族志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同时有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一般来说他是在原始社会解体时而形成的。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共同体仍在不断的分化、融合、重新组合。 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统一的国民族国家,一贯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饭丢民族歧视与压迫。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对与中国这样的社会和足以多民族国家来来说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手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正确的民主政府指引下各民族团结和睦,团结平等,共同发展、从而带来了中华民族兴旺发达、民族富强的景象。 中国多民主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地交错分布,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互相依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地处亚热带东部,太轻阳西岸,四周天然隔阂,内部地理单元体系完整,这种特点鲜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国多民族内向凝聚的特点。中华大地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中国各民族的先民、都是中华大地上的最早居民,他们从远古洪荒时代便繁衍生息玉中华大地上。共同促成了中国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进入父系社会后中国的部落联盟打体分为三大集团,及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男发的南蛮集团。 华夏集团包括皇帝、炎帝、…………… 三苗、伏羲、女娲、欢儿属南蛮集团。 以上三大部落经长期交往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古人类化中华话大地上中华大地上具有凝聚力 中华大地是人类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具有丰富的凝聚力,中华大地上的丰富的古人类

论中国各民族团结的现状

论中国各民族团结的现状 汤睿智 内容提要: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非常注重对民族关系的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表现。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历史发展表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长期密切联系,频繁交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求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其中,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相处,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携手并进的关系。”只有民族团结,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从而促进民族互助,最终达到多民族共同繁荣的目的。 为了保障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中国宪法规定: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同时,国家还在全体公民中广泛开展各民族大团结思想的宣传和教育。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一次会议上也提出,要让全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在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新闻报道、学术研究中都大力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特别是反对大民族主义。为了防止和杜绝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民族主义和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有关部门还专门就严禁在新闻出版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民族团结内容等事项作出了规定。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举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对维护各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共同进步繁荣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以弘扬正气,激励先进,使民族团结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推动了团结事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多样化以及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有五个自治区,它们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在这些自治区中,都存在着多民族杂居的现象。所以,为了促进这些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处理好自治区内的民族团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建国以后,中国千百年来的压迫制度,是内蒙古的蒙古族以及其他民族实现了真正的民族解放,开始了蒙、汉等民族平等、团结、友好合作的新时代。 “蒙古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彻底消除了历史上由于反动统治阶级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和分割统治而造成的蒙汉各民族人们之间的矛盾、隔阂,为增强民族团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内蒙古境内的蒙汉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互相帮助,密切合作,结束了“旗县并存,蒙汉分治”,实行了土地改革,并且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此外,区内还定期召开全区的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现在,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已经形成了民族平等、亲密团结、友爱互助、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我国边境线约有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 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 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 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 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民族的形成

神奇的新疆 第一部分民族篇 第一节民族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的形成时间、形成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民族与氏族,种族、国家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民族的形成过程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民族的形成时间,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抵制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 教学难点 1、民族的形成时间,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民族与氏族,种族、国家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设计 一、导语引入 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的年代较晚。在中国古籍里,经常使用“族”这个字,也常使用民、人、种、部、类,以及民人、民种、民群、种人、部人、族类等字。但是,“民”和“族”组合为一个名词则是后来的事。1903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学者梁启超把瑞士-德国的政治理论家、法学家J.K.布伦奇利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来以后,民族一词便在中国普遍使用起来,其含义常与种族或国家概念相混淆,这与西欧的民族概念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二、民族的形成时间及过程 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因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经由了一个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即民族逐渐形成。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三、民族的特征 1、西方民族特征的不同观点 布伦奇利认为民族有8种特质:①其始也同居一地;②其始也同一血统;③同其肢体形状;④同其语言;⑤同其文字;⑥同其宗教;⑦同其风俗;⑧同其生计(经济)。意大利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是“具有土地、起源、习惯、语言的统一,以及生命和社会意识共同一致的人类的自然社会”。孙中山提出了形成民族的五个力:第一血统、第二生活、第三语言、第四宗教、第五风俗习惯。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概念为不少辞书收为定义,影响颇为广泛。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逐渐介绍到中国来,学术界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民族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民族识别工作的进行,对И.Β.斯大林概括的民族定义及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讨论,便逐渐广泛深入,对民族与氏族、部落,民族与种族,民族与国家的区分才愈加具体。 2、马克思主义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民族的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为什么呢?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工具。是不是说同一种话的就是同一个民族呢?不是,有时,几个民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回族和汉族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所以,《爱我中华》中说“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是不科学的。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民族是不是只有一种语言?也不对。 (2)、共同地域 共同地域是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这是民族与氏族、部落的重要区别,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也是民族形成的最关键的一步。既然这样,那是不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都是同一个民族?不是的,同在中华大地上,但是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新疆也有好几个民族。 (3)、共同的经济生活 这是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每个民族都会在长期的生产、交换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如蒙古的游牧经济,彝族的纺织经济等。正是这种经济上的联系才把人们牢固地联结为一个共同体。 (4)、共同的心理素质 是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比如大家熟悉的歌曲《小背篓》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这是由宋祖英演唱的一曲脍炙人口的土家族民歌,她就是凭着这一首歌而一炮走红。在这首歌里就很好的体现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吃——糍粑 住——吊脚楼 用——小背篓 这些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有很大的稳定性,从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才使之成为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四、民族与氏族、部落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不同于氏族、部落。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则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的人们混合形成

论西方民族国家的行成

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摘要:16、17世纪欧洲向外扩张的同时,由于内部发生的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开始了社会转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欧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民族;中世纪;海外扩张;新兴资产阶级;新君主 关于民族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2)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韦伯斯特大学辞典》对民族的解释依次是: ① 由一般表现为共同语言、宗教、习俗等等的假设的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人群;② 具有相同的惯例、习俗以及社会同一意识与共同利益感的人群;③ 统一在一个单一的独立政府之下的一国居民之总体,即国家。可见中国人的民族一词的概念与西方人ethnic group(民族)概念是不同的。 在西方文化中,涉及边界和国土方面的国家意为Country,涉及民族方面的国家意为Nation,涉及政权和政治方面的国家意为State。 在中国,我们头脑里的“民族”概念具有多重含义,更多趋向于nation(国家)。(1)广义的民族概念,含义相当于“人类共同体”,接近于people;(2)国家概念紧密相连,“国族”一词可以较形象地表达这层含义,如中华民族,相当于nation;(3)狭义民族概念,即国族组成部分的各民族,如中国的56个民族(部分学者主张用族群ethnic group)概念表达; (4)小民族或不发达民族,用部落可能更加确切。 中世纪时期,西欧经济除了在14世纪曾衰退过外,在中世纪早期几个世纪以后,一直保持相当稳定的增长。原因之一是,1000年以后,外来入侵随着维京人中止进攻而告停止,当时,这些地区的人口约增长了50%,人口的激增促使人们牡蛎改进农业技术以支持人口的增长,而粮食的增长转而又使人口进一步增长成为可能。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的发展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他表示西欧开始崛起,这一趋势想后来帮助英国人和荷兰人在全世界使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黯然失色。不仅欧洲内部的贸易在发展,而且欧洲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贸易也在发展。贸易关系的扩大和加强产生了重大影响。欧洲经济适应国际贸易的程序开始远远超过东方诸侯较为自给自足的帝国的经济。 随着经济的扩展,欧洲的技术也发展了,并提供了扩张所必须的物质和技术,就欧洲的海外扩张来说,最重大的技术进步表现在造船、航海设备、航海术和海军装备方面。这些发展给了欧洲人一个决定性的而有力条件,使他们能夺取并控制世界诸大洋。 欧洲通过海外扩张,美洲大量金银涌入,除了这飞来横财,还有努力贸易、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DOC)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 编辑 分布特点

编辑 人口数目 编辑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分布地区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基本政策 编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 生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的精神,制定了本地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其政策明显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这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1953年7月1日为3532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体系。 学科背景: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民族传统体育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并形成以武术为主体,包括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新设本科专业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1.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2.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3.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在理论、学术界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 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 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五十二个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161.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一、东北、内蒙古地区(7个民族)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朝鲜族、赫哲族、满族、达斡尔族、蒙古族 二、西北地区(14个民族) 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裕固族、回族、东乡族 三、西南地区(26个民族)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羌族、彝族、仡佬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纳西族、基诺族、傣族、哈尼族、德昂族、阿昌族、普米族、僳僳族、佤族、水族、景颇族、拉祜族、布朗族、白族、独龙族、毛南族 四、中南、东南地区(8个民族) 高山族、黎族、京族、仫佬族、壮族、土家族、瑶族、畲族 五、汉族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情况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现今人口为13.39724852亿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人口较稀少。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为12.25932641亿人,占91.51%,其余五十五个民族的人口为1.13792211亿人,占8.49%,称为少数民族。各民族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中国56个民族人口情况资料 官话拼音中文名称人口 Achāng Zú 01 阿昌族33,936 Bái Zú 02 白族1,858,063 Bǎoān Zú 03 保安族16,505 Bùlǎng Zú 04 布朗族91,882

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地域及简介

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地域及简介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外国民族音乐概念常识

一、民族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 1.民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是以血统、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即: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 2.民族文化——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学术思想、道德观念、文物制度、风俗习惯等)。 两大特性:一是共同性,(各分子所共有)。一是延续性(即随民族之演进而绵延不断)。使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心理凝聚力之支柱,而维系民族团结。 3.民族音乐——广义: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狭义: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4. 文化脉络中的音乐 (1)音乐与自然环境 区域性差异制约文化现象的区域性差异。地理因素的稳固状态,这种制约也呈相对的稳定性。(2)音乐与社会环境围绕着生产方式而形成的多种社会性关系与音乐的关联之中。它不仅限于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而且对音乐的意义和风格也有深刻的影响。 (3)音乐与亚洲,既有最早的拜火教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大,也有地区性、部族性和各地的民间信仰,形态十分多样。跨民族、跨国家的大,在这种占统治地位的地区,形成了许多共同的生活、文化方式,究其成因,共同的也是其中之一。 (4)音乐与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因素,语系是区别民族的系统指标之一。语言因素对音乐因素的影响也是甚为深刻的。 5.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区划根据世界各民族音乐风格差异、文化背景,划分为九大区域。 1、东亚音乐文化区 2、东南亚音乐文化区 3、南亚音乐文化区 4、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 5、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 6、欧洲音乐文化区 7、北美音乐文化区 8、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 9、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第一章东亚音乐 1.日本雅乐日本雅乐的含义是依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的。狭义的雅乐指的是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器乐合奏曲(主要是舞蹈伴奏音乐),日本称之为唐乐、高丽乐。 广义的雅乐是把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以及接受了从亚洲大陆输入的唐乐、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也加进雅乐之中。雅乐的特色:音乐讲究旋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格调高雅,速度由慢渐快,旋律多类型化,调门固定,有绝对音高。 2.能乐 (能+狂言)。能是一种严肃的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结合的综合艺术;狂言是以滑稽为主的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 3. 朝鲜半岛雅乐(正乐)雅乐就是雅正之乐。 朝鲜半岛传统的雅乐大致包括管弦合奏、管乐合奏、吹打、歌乐。 4. 傍梭里(唱乐)傍梭里又叫剧歌、杂歌、唱乐、唱剧、唱剧调。 是以傍念佛、傍巫祭、山打令中使用的叫做“傍”的小鼓作为伴奏而长时间歌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傍梭里大致由唱(歌唱)、科(表演动作)、白(说白)三大要素构成。 5.农乐农乐是在农耕祭祀活动、农民播种之后祈求丰收和秋季丰收后感天地与祖先的严肃的祭天仪式的风俗习惯中,以及作为农民的娱乐活动而进行的演出形式,也称风物戏。 6.伽倻琴《散调》是朝鲜朝末期产生于南道的代表性器乐独奏音乐。玄琴(玄琴,外形既似古琴,又像古筝)是男性乐器,伽倻琴就是女性乐器。 7..蒙古长调蒙古的一种民歌体裁形式,旋律悠长舒展,词与曲的结合“字少腔多”、“一字多音”,句中、句尾常用拖腔. 节奏自由,没有固定的节拍和节奏循环.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杨雪冬 现代国家(modern state)或者说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政治组织单位(吉尔平,1994),而现代国家的构建则是一个不断寻求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性历史进程。这种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单个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诸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上(宁骚,1995)。因此,国家构建可以作为检视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视角和基点。 一国家构建、民族构建和民族国家构建 20世纪晚期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科学作品的大量译介,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民族构建(nation-building)和民族国家构建(nation-state-building)三个概念也开始被国内学界较频繁地使用。尽管如此,对于三者的界定、相互间的关系(定义上和历史时段上)以及适用范围,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看法。比如,对于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的译法就有多种。比较流行的有“国家政权建设”、“国家建设”或者“国家形成”。实际上,这种混乱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即使在创造这些概念的西方社会科学界,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民族国家有多个表述形式(nation-state, national state,nation state)就说明了这点。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所反映的历史情境与这些概念使用者的非西方认识情境的不对称。具体而言,一方面,与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概念一样,这三个概念也是从西方经验中归纳出来的,虽然在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后得到了理论上的抽象,具有了相对的普适性,但不可避免地带着某种地域历史性。另一方面,在中国的认识背景下,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国家”起码充当了英语中的三个词:作为地理概念的country;作为政治概念的state;作为民族/文化概念的nation。作为研究者很难在语言表述上把作为分析概念的“国家”与作为日常生活概念的“国家”区分开来。这直接导致了研究表述中的困境。 除语言表述的独特性外,“国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当代政治文化中还被赋予了强烈的本土性的解释。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国”与“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政治人的生长逻辑,也是“国”的家庭化或家族化的典型写照。虽然与西方传统类似,传统文化在序列上把“国”置于“家”之上,但是并没有把二者作为“公域”和“私域”区别开来(亚里斯多德,1965),而是把两者重叠在一起,淡化了国家的制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摘要: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融入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期望后,甄别吸收国外民族理论得以界定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从分析对我国民族概念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三个理论方向入手,理解诸多时代背景因素在我国民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概念;国外民族理论;时代背景 一、近代国家民族学说影响下的民族概念 这一时期以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界限。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定义的现实背景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时代渴望是救亡图存。 (一)民族国家学说的特点 民族国家理论是从地域、文化、人民和政府之间具有客观一致性的假设出发进行研究民族概念的学说,它在关于建国和征募忠实臣民的政治演说中获得极大发展的。在政治演说中,政治领袖们用民族国家学说把他们的追随者团结在同一面旗帜或其他国家象征的词汇下,进行政党活动。在这个学说下,民族概念是在政治和教育中被用来把普通人局部的、宗教的或基于亲族关系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爱和忠诚。 (二)我国接受民族国家学说的时代背景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入,如何凝聚本土力量共同抗拒侵略,成了时代主题。民族国家理论以其强调本土存在权益的特点,成为民众反抗侵略的思想武器,受到国内有识之士的重视。 (三)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的际遇 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经历了宣传、理解、践行、吸收的四个过程。 宣传、理解阶段:最初民族概念是被作为政治动员口号来使用的,如1901年,梁启超在其文章《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就大量运用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帝国主义”等词;1903年,梁启超在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时说:“今日民族帝国主义者与古代帝国主义迥异,……彼则由于一人之雄心;而此则由于民族之涨力!”并指出:“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 践行、吸收阶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面对需要动员各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的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却相当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宁夏、内蒙古都有分布。而少数民族分布也有“小聚居”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其具体分布大致情况如下:

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辽宁省为最多;其次有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朝鲜族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其次有黑龙江、辽宁等省。现在最大的聚居区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则有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多与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回族分布全国各地,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集中,其次则有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和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南、伊犁地区和北疆各地。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族都居住或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甘、青、川、滇四省。门巴族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南部。珞巴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彝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四川二省,少数在贵州、广西等省(区)。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和湖南、云南等省。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

民族和国家有什么不同

民族和国家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民族主义,它的起源是什么? 描述国家构建的危机。 什么是虚弱国家和失败国家? 社会主义和政府统制有什么不同? 美国人对政府角色的看法被广泛接受吗?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府的六种类型是什么? 达尔的影响力术语有哪些?为什么其中有的比其他的更好些? 国家能够或者应当使它的社会现代化吗? 什么是象征性政治?民族民族:拥有自我历史意识的人口。(nation)与国家国家:民族的政府结构。(state)孰先孰后?民族是个具有自我意识、凝聚力、共同的态度和观念,并经常(但并非总是)有一种共同的语言的人群。国家是一种政府结构,通常是独立自主的并有足够的权力来厉行它的法令。[请注意我们是在原初意义上使用state一词,这和说美国有50个州(state)不是同一个词意。]很多人会争论说民族一定是在国家之前就发展起来了。国家毕竟是人为创造的,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去匆匆,不断变换着形式。民族无疑是个基础性的因素:具有宗族情感的人群肯定要比政府结构来得早。第3章民族、国家和政府政治科学(第九版)历史研究却拒绝这种常识性观点。在很多情况下,是国家政府结构创造出了围绕着它的民族。例如,南非的祖鲁族并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人为创造的民族,不到两个世纪以前,一个强大而残暴的武士谢卡(Shaka)把许多部族和部落聚在一块使之成为一个民族。今天,人们认为自己是祖鲁族只是因为谢卡通过占领把他们集结在一起,强迫他们说他的语言并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战士。法兰西经常会让人感觉是一个天然的民族,一个有着共同历史、语言和文化的整齐的六边形(指版图形状)。但如今的法国还包括几个语言和历史完全不同的地区大都是几个世纪以来通过武力得来的。巴黎通过教育、语言和中央集权的政府来灌输一种法兰西意识。法兰西民族是其国家出于便利而发展创造出来的。所有民族中人为色彩最浓的当数美国,它是由一群来自13个不同殖民地的人在费城集会期间经过精心策划联结起来的。在融合同化千千万万个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移民的同时,美利坚合众国历经多年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开国文献中明确表达的理想的基础上的。民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是由品性各异的能工巧匠们创造出来的。对许多国家来说,创造的进程还远未完成。西班牙国家与西班牙民族并不相称。托雷多国王和马德里试图照搬法国中央集权的办法,但这些卡斯蒂利亚人永远也无法把一个统一的西班牙意识强加给加那利人、巴斯克人、加里西亚人、安达卢西亚人和纳瓦雷斯人。地区主义地区主义:有时在一国地区人口中出现的不同的意识。一直困扰着西班牙政治直到今天。英国征服印度次大陆并实行统治(Raj)统治(Raj):指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之前,几乎不存在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