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部物流园区规划问题研究45页PPT
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 PPT

流
配送中心
单个物流园区规划模型的常用假设
• 物流需求凝结为一个点 • 忽略一定的固定资产构建、劳动力成本、库存
成本等差异 • 运输费率的线性假设,即与运输距离呈线性关
系 • 直线运输假设(实际可乘以一定的系数,如市
内1.41,长途公路1.21,铁路1.24等) • 静态规划模型,即不考虑未来的收益与成本变
二、物流园区(中心)规划的基本方法
• 1、规划考虑因素 • 接近市中心 • 接近交通主干道出入口 • 追求较低的地价区位 • 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 • 良好的可达性 • 靠近铁路枢纽 • 位于集中消费物流区
周围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 2、影响因素
• 主要归结为三个大类、四个环节和八个主要方 面
• 三个大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能
• 四个环节:城市交通布局、城市产业商业的布 局及供应链、专业化市场的需要、城市发展规 划
• 八个主要方面: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环 境、经营环境、投资环境、功能设计、布局规 划、建设规模等
• 图示如下: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四)功能
➢ 物流组织管理功能:货物运输、分拣包装、储 存保管、集疏中转、市场信息、货物配载、业 务受理
➢ 经济开发功能:新建设施的开发功能(物流环 境改善,大量投资);既有设施及资源的整合 作用
❖ 总结: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 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 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
❖负面影响:干扰城市正常生活,影响环 境
• (三)作用 • 集约作用:货站、场;货物;技术;管理的集
约。 • 衔接作用:运输方式及港口的有效衔接 • 对联合运输的支撑作用: • 对联合运输的扩展作用:散杂及分散运输货物 • 提高物流水平:时间、费用、服务、装卸搬运
浅析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发展环境及路径选择

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是依托①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②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的内陆保税物流园区,是③“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始站、重庆铁路口岸所在地,是国家发改委批复重庆设立的④“三基地三港区”中的铁路物流基地、国家服务标准化试点园区和首批市级重点物流园区。
园区规划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1117亿元(其中政府性投入440亿元,社会市场类投入约660亿元)。
被评为2014年全国优秀物流园区。
为适应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新形势,2014年重庆市政府赋予西部物流园四大功能定位,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点、西南地区保税物流分拨中心以及内陆地区铁路枢纽口岸。
按照市政府的定位,园区将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建设、十年基本成形”的要求,到2025年全面建成后将形成一座年产值3000亿元、GDP800亿元、税收约100亿元、人口30万的现代商贸物流新城,成为绿色环保、高端物流、总部引领、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开放高地和创新基地。
一、园区主要特点1.体现了“国家战略、市级平台、沙区操盘”的基本特征。
西部物流园是践行“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节点,是重庆“三基地三港区”重要板块和实践全市开发开放战略的市级平台,是沙坪坝区具体操盘的重要战略新空间和经济增长极。
2.汇集了“贸易通道、铁路资源、开放平台”的基础优势。
西部物流园占位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点,拥有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兴隆场铁路编组站两大铁路资源,布局内陆首个铁路口岸、首个汽车整车口岸、⑤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 型)三大开放平台,是重庆对欧贸易的桥头堡和进出口重要集散地。
3.贯穿了“开放引领、创新实践、多元融合”的基本要求。
西部物流园是重庆⑥“三个三合一”内陆开放高地标志性特征的主要展现,发展跨境电商、保税贸易等创新政策汇集的重要洼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和产城互促、产城融合的实践舞台,开放引领、创新实践、多元融合是工作要求,更是路径方法,贯穿发展全过程。
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PPT 58张)

成很难拆迁,如果选址不当,将付出长远代价。 园区的建设,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就是从空间和时 间上,对园区的建设、改建和扩建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规划的合理与否对园区的设计、施工与应用,对其作业质 量、安全、作业效率和保证供应,对节省投资和运营费用 等都会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
第四章 物流园区选址规划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 选址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步骤 园区的选址方法
4.1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
1、物流园区选址的重要性
物流园区的选址属于物流管理战略层的研究问题, 选址将显著影响实际营运的效率和成本,以及日后仓 储规模的扩充与发展。
4.1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
4.1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 城市边缘地带,靠近货物转运枢纽 靠近交通主干道出入口,对外交通便捷 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周围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4.1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
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已经确定了城市范围内的用地总体规
划。
4.1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
案例:普洛斯 普洛斯是亚洲最大的工业及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在 中国及日本26个市场拥有并管理总计数百亿元的资产。 普洛斯在 中国18个主要城市投资、建设并管理着53个园区(其中有51个物 流园和2个轻工业厂房园区),基本形成了覆盖中国主要物流枢 纽的平台网络。截至2010年6月30日,普洛斯在中国完工和在建 的物业面积为440万平米。公司已进入的城市包括北京、成都、 重庆、大连、佛山、广州、杭州、嘉兴、宁波、南京、青岛、上 海、沈阳、深圳、苏州、天津、无锡和珠海。
4.1 物流园区选址的基本原则
重庆西北现代物流园区

重庆西北现代物流园区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位于重庆城市西永组团i、j分区,地处城市功能拓展区,于2021年9月经市政府第40次市长办公会研究同意,依托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的内陆口岸型综合物流园区,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起始站、国家发改委批复重庆设立“三基地四港区”中的铁路物流基地和首批市级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面积约35.2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117亿元。
园区以建设“中国内陆铁路国际港、中国西部现代商业物流新城”为目标,坚持“产城融合、城园融合”的发展理念,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的模式开发建设。
全面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和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形成一座人口约40万的现代化物流新城。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重庆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和包昆通道的结合点,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的“长江经济带”,以欧亚大陆桥为依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是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成渝城镇群的重要极核,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是中国九大物流区域的核心城市,也是全国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
它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重庆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节点机遇,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中国内陆开放窗口。
重庆对外战略通道规划图以水运通道、铁路和高速公路、空中航线为骨架,构建各种交通方式畅通便捷、有机衔接、高效集约、国际国内通达、舒适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
计划形成“4+5”外部战略渠道:面向国际,构建重庆-新疆-欧洲、重庆-上海-太平洋、重庆-昆明-印度洋、重庆-深圳-太平洋等四条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提升重庆对外开放能力。
面向国内市场,建设重庆-成都、重庆-郑州、重庆-贵阳、重庆-长沙、重庆-西安五大国内综合交通通道,加快形成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物流园区总体规划》课件

运营成本预算
人员薪资 设备维护费用 能源消耗成本
固定资产投资
办公设备投入 仓储设施投资 车辆装备费用
投资回报分析
投资回收期 资本金现值 投资风险评估
● 06
第6章 总结
项目总结
本项目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总体规划,优化物流园区布局,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果评估表明,规划实施取 得明显成效,为未来的物流园区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工 作建议包括持续优化规划方案,加强物流设施建设,提高服 务水平,推动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
确定项目的规划范围和定位
02 目标市场分析
明确目标市场需求和定位
03 竞争对手分析
了解竞争对手情况
发展策略
定位策略
市场细分 差异化定位 定位明确
市场营销策略
推广策略 市场营销手段 市场营销计划
发展路径规划
阶段目标设定 经营模式选择 团队建设规划
未来展望
智能化物流
引入物联网、人工 智能等技术
多元发展
感谢致辞
致谢团队成员
物流规划师、工程 师、设计师
感谢领导支持
相关部门领导、项 目资助方
感谢合作伙伴
物流企业、政府部 门、研究机构
项目团队介绍
物流规划师
负责制定物流园区总体规划方 案 优化物流设施布局
工程师
负责物流设施建设与改造 监督工程进度
设计师
设计物流园区景观 提升园区视觉形象
项目经理
协调项目各方关系 推动项目顺利完成
城市环境分析
在进行物流园区规划时,首先需要对城市环境进行分析。包 括了解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相关的环 境保护政策,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物流园区的选址和建设规 划。
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教材(PPT46页).pptx

Göttingen
Ostsee
Rostock
Magdeburg
Berlin-West
Berlin
-
Polen
Berlin
- Ost
Berlin-ost Süd ÷
Frankfurt/O
Belgien Luxemburg
Köln Koblenz
Trier
Kassel
Erfurt
Leipzig Südwestsachsen
• 德国国土面积大约35.7万平方公里,小于黑龙江省的 45.4万平方公里。
交通学院
(2003)
Nordsee
Lübeck
Niederlande
DUNI
Hamburg
Emsland
Rheine
Osnabrück
Herne
Bremen
Hannover/ Lehrte
olfsburg Salzgitter
交通港站与枢纽
4、物流园区的特点
•
(1)现代化
•
物流园区不同于传统的仓储区、货运站、货运码
头,它拥有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拥有先进的管理信
息系统,拥有训练有素的物流操作人员,拥有先进科
学的运作管理模式。
(2)多功能
•
物流园区不是仅具有仓储功能的仓储区和运输功
能的货运场,它是具有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
交通学院
注:*为组合枢纽
黑龙江龙运物流园区规划
• 龙运物流园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朝阳镇内,哈 尔滨哈南编组站南侧2.8Km处,西临京哈高速 公路,交通条件优越,有利于货物集散和运输 组织。
• 该项目由龙运物流园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园 区一期规划面积50.15万平方米,二期规划面 积110万平方米。负责沿北京至哈尔滨公路 (G102)至关内方向货流的组织,开展全方位 的综合物流服务业务。
重庆西北现代物流园区

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位于重庆城市西永组团I、J分区,地处城市功能拓展区,于2007年9月经市政府第40次市长办公会研究同意,依托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的内陆口岸型综合物流园区,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起始站、国家发改委批复重庆设立“三基地四港区”中的铁路物流基地和首批市级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面积约35.2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117亿元。
园区立足建设“中国内陆铁路国际口岸、中国西部现代商贸物流新城”目标,坚持“产城融合、城园一体”发展理念,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市场运作”的模式开发建设,预计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额及产值3000亿元以上,形成一座40万左右人口的现代物流新城。
国家“两带一路”战略规划图重庆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和包昆通道的结合点,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的“长江经济带”,以欧亚大陆桥为依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是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成渝城镇群的重要极核,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是全国九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将利用“两带一路”的战略节点机遇,扩大开放,打造中国内陆开放窗口。
重庆对外战略通道规划图以水运通道、铁路和高速公路、空中航线为骨架,构建各种交通方式畅通便捷、有机衔接、高效集约、国际国内通达、舒适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
规划形成“4+5”对外战略通道:面向国际,构建重庆-新疆-欧洲、重庆-上海-太平洋、重庆-昆明-印度洋、重庆-深圳-太平洋等四条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提升重庆对外开放能力。
面向国内,构建重庆-成都、重庆-郑州、重庆-贵阳、重庆-长沙、重庆-西安等五条国内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形成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园区规划课件-PPT

” 的 经 济 促 进 公 司 兴 株 式 会社 三家 组成 出资方设立子公司来进行管
、 图 林 根 物 流 基 地 的 神 流 通中 心协 同组 理,如传化集团设立的传化
基地管理机构 的管理有限公司
合联合会进行管理
物流基地
上海外高桥物流基地;
代表园区(基 地)
上海国际航空物流基地等;
不来
梅的“
货运
四、物流园区分类
按行业导向不同分类
q 专业性物流园
q 综合性物流园
物 按层次节点分类:
流 q 物流基地型
园 q 物流中心型
区 q 配送中心型
的 按园区兴办主体类型:
基 本 类 型
q 政府主办型 q 政府规划,企业运作型 q 企业自办的专业型 q 市场自发形成,政府规划 枢纽型物流园:
q依托航空港
q依托运输港
存在问题
•建设盲目,缺乏规划 •重圈地,轻物流 •重硬轻软,有形无神 • 多为“和效应”,缺乏“积 效应” •“现代”园区,“传统”服务 •缺乏协作,难以优化 •重形式,轻实质
园区名称
园区定位类型
园区定位功能
盐田物流园区
枢纽型园区
具有存储、配载、运输方式的转 换以 及物 流信
息服务等多种功能,园内的企业 以制 造商 、仓
• ——为吸引物流、配送转运中心等物流企业在园区集聚,物流 园区在空间布局时还需考虑物流市场需求、土地价格、交通设 施、劳动力成本、环境等经济、社会条件因素。
• ——以德国为例,在设置物流园区时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 • 一是至少可以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接,特别是公路和铁路
两种方式; • 二是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物流园区布局与运输网络相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