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博物馆展览大纲文物清单及图片
国家博物馆24件不能出境文物介绍

国家博物馆24件不能出境文物介绍
1. 陶鹰鼎
2.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3. 后母戊鼎
4. 利簋
5. 大盂鼎
6. 天亡簋(未展出)
7. “虢季子白”青铜盘
8. 四羊方尊
9. 孝端皇后凤冠
10.人面鱼纹彩陶盆
11. 滇王之印
12.舞蹈纹彩陶盆
13.子龙鼎
14.LUOTI浮雕彩陶壶
15.诅盟场面请铜贮贝器
16.船形彩陶壶
17.青瓷莲花尊
18.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19.红山玉龙
20.隋椭圆形绿玻璃瓶
21.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
22.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23.隋绿玻璃盖罐(“镜里千秋”展馆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地方)
24.象牙梳
以上24件珍品,除备注外,都在负一层的「古代中国」展馆展出。
当然,国博里处处是国宝,件件是精品。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24件禁止出国的国宝之外,像三星堆青铜面具、击鼓说唱陶俑、金缕玉衣、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这几件也都在负一层的古代中国馆)等都是值得我们观看的珍宝。
太和县博物馆观后感

太和县博物馆观后感
根据党史学习教育安排,3月31日,太和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祝振华携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全院党员干部参观太和县博物馆,踏着岁月足迹,重温太和历史,感受太和发展。
展馆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党员干部们依次参观了“远古家园”“诸侯际会”“汉魏名区”等七个展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的历史文物、一幕幕逼真还原的历史场景,党员同志们听事迹、看展品、悟精神,在移步换景之间聆听历史回声,详细了解太和县的历史发展演变脉略与古代文明成就,感受太和县浓厚的历史气息。
祝振华表示,我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挫折、闯过了险阻、取得了成就,太和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太和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留下了珍贵的精神、人文财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在真学真用真做上下工夫,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谈体会、学经验、找差距、促提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担当,结合十四五规划、年初制定计划,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暨“让患者更顺心,让职工更顺手”活动再走访,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为患者、职工办实事、解忧难,不断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实事、干成事的动力,全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强度的全国县域知名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夏商周时期文物图片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
二 文字广告
大型牛骨刻辞 这片大型甲骨阴刻文字并填朱,正面记 述甲辰之夕有大骤风等内容,背面记载 北方有敌人入侵等内容。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长14.8cm,宽12.5cm,河南省安阳 市出土,这块卜骨上面有商王命令 “众人”进行协田活动的记载。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
公元前2070 2070- 1600年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二 禹铸九鼎广告天下
诸侯、 诸侯 士大夫 诸侯、卿大夫 七鼎 大夫 五鼎 等级 列鼎数 目 鼎内所 盛肉食 天子 九鼎 士(在特定场合用) 在特定场合用) 三鼎 士 一鼎 豕 豚
牛、羊、豕 豕 小猪) 小猪) 牛、羊、 牛、羊、豕、 羊、豕、鱼、 豚((小猪)、腊、肠 牛、羊、豕、 羊、豕、鱼、 豕 小猪)、腊、鱼 )、鱼 肠胃、 肠胃、 肠胃、 肤五种, 少牢” (猪)、鱼、腊 鱼、腊、肠胃、 腊、肠胃、 , 三种,称胃、 ” (猪)、鱼 、腊 鱼、腊、肠胃、 腊、肤五种 三种, ”少牢 )、鱼 盐腌的肉干) 肤七种, ,称” 七种, 五种, 少牢” 肤三种, 少牢” (盐腌的干肉)、 肤、七种亦称” 肤、五种, (盐腌的干肉) 、 肤七种,亦称” 称”少牢” 肤三种,称”少牢” 盐腌的肉干) 肠胃、 肤 猪肉 肠胃、 大牢” 大牢” 少牢” 肠胃、肤((猪肉 大牢” ” 肠胃、 大牢 称”少牢” 鲜鱼九种, 块)、鲜鱼、鲜 , 块)、鲜鱼、 鲜鱼九种 腊九种, 大牢” 腊九种,称”大 称”大牢” 牢” 八簋 六簋 四簋 二簋 八簋 六簋 四簋 二簋 黍、稷等食制品 黍、稷等粮食制 品 同左 同左 同左 同左 同左 同左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红陶折腹鼎 通高18.5cm 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赵琛摄
文物介绍.ppt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陕西历史博 物馆)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陕西历史博物馆)
盛唐著名银器。通高18.5厘米,这件仿皮囊形银壶,器腹两面均锤出一马衔杯 纹,马颈系飘带,昂首扬尾,似作舞状。纹饰鎏金。形制优美,图案别致,制 作精工。圈足内有墨书一行:“十三两半”。
谢谢
“大禹治水”玉山(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 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唐朝兽首玛瑙杯(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朝兽首玛瑙杯(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 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刘胜的金缕玉衣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 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世界。
马踏飞燕(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甘肃省博物馆)
这件铜奔马(也称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现已作为中国旅 游的标志,成为中华民族向外展示自己文化传统的代表。 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 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迅疾的飞鸟衬 托奔马的神速,不仅造型生动活泼,而且巧妙地使奔马的重心集中在蹄下的飞 鸟上,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 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文物介绍
演讲人
目录
01/ 02/ 四羊方尊(中国国家博物 馆)
司母戊大方鼎(中国国家 博物馆)
03/ 04/ 《清明上河图》(北京故 宫博物院)
博物馆的文物介绍合集

博物馆的文物介绍合集一、青铜器1. 大型青铜鼎:这是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鼎的形状庄重大气,饰有动物纹和几何纹,展示了古代青铜器工艺的高超技艺和艺术美感。
2. 青铜剑:这把青铜剑是战国时期的典型作品,剑身细长,剑柄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纹饰,展现了古代青铜器的精湛工艺和创作技巧。
二、陶瓷1. 宋代青瓷盘:这是一件宋代青瓷盘,盘身呈浅碗状,釉色淡雅,胎体坚硬,展示了宋代青瓷的独特韵味和高超制作工艺。
2. 元代青花瓷碗:这是一件元代青花瓷碗,碗口略微外撇,碗身绘有精美的青花纹饰,展现了元代青花瓷的独特风格和精细绘画技巧。
三、字画1. 《清明上河图》:这幅北宋张择端的名作展示了北方城市繁荣景象和人民生活场景,画面细腻丰富,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2. 《百鸟朝凤图》:这幅明代徐悲鸿的作品以百鸟朝凤为题材,画面生动活泼,展示了徐悲鸿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动物形态的深入研究。
四、玉器1. 和田玉佩:这是一件和田玉雕刻的佩饰,玉质温润细腻,雕工精湛,展现了和田玉的独特魅力和精美工艺。
2. 玉璧:这是一件古代贵族的玉璧,璧身呈圆形,玉质晶莹剔透,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之一。
五、绘画1. 《千里江山图》:这是明代唐寅的作品,描绘了中国南方山水的壮丽景色,画面气势恢宏,是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2. 《百花图》:这是清代石涛的作品,以百花为题材,画面色彩鲜艳,展示了石涛精湛的花鸟画技法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力。
六、雕塑1. 《思想者》: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塑造了一个深思熟虑的人物形象,寓意着人类思考智慧的重要性,是西方雕塑艺术的代表之作。
2. 《东方红》:这是中国雕塑家齐白石的作品,雕塑了一个挺拔的红军战士形象,展示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雕塑艺术代表之一。
七、书法1. 《兰亭序》:这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以行书书写了一篇饱含情感的序文,书法流畅优美,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2. 《黄庭坚诗》:这是北宋黄庭坚的作品,以草书书写了一首咏史之诗,书法刚劲有力,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书法风格和个人气质。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民俗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一、概述***县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
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
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气,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广阔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奉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阔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一〕序言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内容: 文字、照片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
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文物介绍.ppt

埃及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位于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最深处,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这个面具也被象征着 冥神奥西里斯,面具也被成为是世界上精美的艺术珍品之一。 意大利达芬奇油画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 有600万左右。1952年,德国发行首枚《蒙娜丽莎》邮票。 中国东汉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被称为东汉铜奔马,于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的国家级文物,是东汉艺术家的经 典之作,在中国历史上代表了东汉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中,被列为镇馆之宝,并 在2002年被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珍贵文物。
古埃及的罗塞塔纪念碑
这座埃及罗塞塔纪念碑看起来非常普通。它不像中国的青铜器和瓷器那样美丽, 也不像古埃及的金库那样美丽。由于它是由黑色玄武岩制成,重达1,524千克, 它不是世界上最重的文物,但它确实是最重要的文物之一。这个文物与天堂相 悖的原因是文物上共有三种文字,即14条古埃及象形文字,32条埃及草书和 54条古希腊文字。这些古代文献清楚地记载了当时的古埃及,它不仅是一个反 对天堂的文物,也是一部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历史书”。 中国周代利簋
中国商代后母戊鼎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高133厘米,重约832.8千克的青 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 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 文化。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 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埃及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印度舞王湿婆青铜像 铜像塑造了湿婆神在尘世的火葬场上,跳着永恒的宇宙之舞,象征着宇宙的 创造、保护和毁灭的过程,他脚下踩着一个魔鬼,四只舞动而弯曲的手臂, 象征其神法无边,他把自己的力量投给思想和物质,并且使它们轮流跳舞, 那火焰状的光环便代表宇宙。铜像中的湿婆神有三只眼,表示可以洞悉过去, 观察现在和看到未来。这座铜像在印度是非常著名的,其优美的造型和精湛 的工艺,使人们可以感受到宗教和舞蹈,已经深深地溶汇于印度人民的生活 之中。
太和县博物馆《展览大纲》文物清单及图片

太和县博物馆《展览大纲》文物清单及
图片
(里面凡是红字显示的,都是需要借展、复制的展品)
1、太和县水系图
2、太和县行政区划地图
3、太和县历史沿革表
第一组:太和境内出土古生物化石展品清单
第二组:倪丘孤堆遗址采集大汶口-龙山文化标本一览表
第三组:灰角寺遗址采集大汶口文化标本清单
第四组:东殿顶遗址出土龙山文化标本清单
第五组: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出土典型器物展品清单(12件,从蒙城县博物馆借展)
第六组:太和境内出土龙山文化标本清单
第七组:文物(复仿制品):
春秋盟书长4.4~19.8厘米,通高1.7~5.5厘米(仿制山西侯马盟
书)
第八组:太和胡窑春秋墓地出土文物清单
第九组:文物(复仿制品):
新郪虎符长8.8厘米,分两半,底合榫。
(仿制品)第十组:新郪遗址出土文物清单
第十组:文物清单
3-1、楚国王室遗珍·文物复仿制品清单
(从省博物院、寿县博物馆复制)
第十一组:钜阳城遗址(殿顶子遗址)出土文物清单
第十二组:汉代铜镜展品
第十三组:汉代青铜器展品
第十四组:汉代印玺展品
第十五组:汉代画像空心砖展品
第十六组:汉代陶器展品
第十七组:陶瓷、石器一组
第十八组:铜镜一组
第十九组:杂器一组
第二十组:元明清铜器展品一组
第二十一组:元明清杂器一组
第二十二组:徐广缙家族文物展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和县博物馆《展览大纲》文物清单及
图片
(里面凡是红字显示的,都是需要借展、复制的展品)
1、太和县水系图
2、太和县行政区划地图
3、太和县历史沿革表
第一组:太和境内出土古生物化石展品清单
第二组:倪丘孤堆遗址采集大汶口-龙山文化标本一览表
第三组:灰角寺遗址采集大汶口文化标本清单
第四组:东殿顶遗址出土龙山文化标本清单
第五组: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出土典型器物展品清单(12件,从蒙城县博物馆借展)
第六组:太和境内出土龙山文化标本清单
第七组:文物(复仿制品):
春秋盟书长4.4~19.8厘米,通高1.7~5.5厘米(仿制山西侯马盟
书)
第八组:太和胡窑春秋墓地出土文物清单
第九组:文物(复仿制品):
新郪虎符长8.8厘米,分两半,底合榫。
(仿制品)第十组:新郪遗址出土文物清单
第十组:文物清单
3-1、楚国王室遗珍·文物复仿制品清单
(从省博物院、寿县博物馆复制)
第十一组:钜阳城遗址(殿顶子遗址)出土文物清单
第十二组:汉代铜镜展品
第十三组:汉代青铜器展品
第十四组:汉代印玺展品
第十五组:汉代画像空心砖展品
第十六组:汉代陶器展品
第十七组:陶瓷、石器一组
第十八组:铜镜一组
第十九组:杂器一组
第二十组:元明清铜器展品一组
第二十一组:元明清杂器一组
第二十二组:徐广缙家族文物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