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u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对外贸易量:是指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直接买卖的行为。
对生产国为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则为直接进口贸易。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生产国是转口贸易。
对第三国而言为转口贸易。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
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挑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验业务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过境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或国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财务关税: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目的而征收的进口关税。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2 服务贸易服务行业分为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3 复出口与复进口贸易: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时,称为复出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时.称为复进口4 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或再输出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易手进行的买卖。
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即是转口贸易对外贸易依存度:4.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以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5.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6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
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7 国际价值: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性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当商品交换变成世界性交换时,各国的社会劳动就转化为世界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商品的国别价值就转化为国际价值.商品的国际价值和国别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疑结物,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量上则是不同的.8 .封闭市场价格::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它主要包括调拨价,垄断价,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9 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不受垄断及国家力量干预的情况下,由独立经营的买卖双方通过公开自由竞争而形成的基本客观地反映国际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状况的价格。
国际贸易_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答案:1. 国际贸易——从字面上看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从经济学意义理解,国际贸易是指具有独立关税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3.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4. 总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反之,凡是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总贸易。
5. 专门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一律列为进口,称为;反之,凡离开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专门贸易。
6. 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或本地区的商品未经加工就出口。
7. 过境贸易——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要经过第三国的情况。
8. 直接贸易——又称双边贸易,是指不需第三国介入,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直接发生的贸易活动。
9.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交易需要第三国的介入才能完成的贸易活动。
10. 包销——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包销或独家经销协议,把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利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对方的贸易方式。
11. 代理——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代理协议,委托代理商在市场上招揽生意,或从事其他的委托事务,委托商对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负责,代理商只收取约定的佣金。
12. 寄售——是指这样一种销售方式,即出口企业和国外的代销商订立寄售协议,把货物运交给代销商,代销商出售货物后,扣除协议规定的销售费及佣金后13. 招标——是指招标单位需要采购商品或兴办某工程时,说明有关条件,邀请有兴趣的企业在指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的程序报价即投标,然后由招标人再开标与评标,选择最满意的投标人进行交易。
14. 拍卖——是指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在拍卖场以公开叫价的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交易方式。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及贸易相关的要素交换的活动,2.是各国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3.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将其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4.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总额= 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一般:Σ各国出口贸易额反映国际贸易规模5.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 价格指数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地区分布):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常用一国对各国或地区的贸易额占该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反映。
7.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地区分布):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常用各国或地区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例反映。
8.对外贸易依存度(Y):也称对外贸易系数或开放指数Y=(Σ进口额+Σ出口额)/GNP或GDP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9.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10.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一般以制成品、半制成品、初级产品在该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反映11.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12.贸易条件指数=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3.过境交付: 即服务者提供者和消费者都不跨越国境14.境外消费:即服务消费者到服务提供者国内接受服务15.商业存在:服务企业到国外开办服务场所,提供服务16.自然人流动: 一国自然人到服务消费者所在国或第三国提供服务17.市场经济需要对外贸易:①商品生产的发展需要国际贸易:②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国际贸易: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特点:分工的深化和交换的扩大18.关境:关境是一个国家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
国贸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一国(地区)同别国(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净进口:是指一国同类商品上有出口也有进口,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部分。
3.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
4.对外(国际)贸易量:是指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对外(国际)贸易额,即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办法,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计算公式为:对外(国际)贸易量=对外(国际)贸易额/价格指数。
5.贸易顺差: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或称贸易黑字,我国也称之为出超。
6.贸易逆差:当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逆差,或称贸易赤字,我国也称之为入超。
7.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地区)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签订进口合同与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以营利为目的,通常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
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地区)而言,是转口贸易。
8.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对外贸易密度,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程度的基本指标。
9.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10.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
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
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出口,即总出口。
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之和即为总贸易额。
11.专门贸易:以进出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从外国进入关境和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称专门进口。
离开关境的商品称专门出口。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国际贸易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国际贸易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国际贸易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国际贸易的意思国际贸易的简称国贸(International Trade),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
国际贸易造句欣赏1、谈判双方在语言理解上的分歧会严重影响每一笔国际贸易的成交,因为参加洽谈的任何一方自然都愿意使用自己管窥蠡测的语言。
2、要迎接世贸规则挑战,就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基本程序和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否则,盲目应对便会自食其果。
3、新建的国际贸易大楼里批发零售的商品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4、这个时期贫穷国家能够利用其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之后便是货物价格升高,退出世界廉价货物市场,生产能与发达国家相媲美的高附加值产品的阶段了。
5、在中国,仲裁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仲裁委员会主持进行.6、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放宽管制,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
7、国际贸易问题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也是南北对话的议题。
8、申诉者还需要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证明,这些纸张的进口给美国市场造成或可能造成实质性损害。
9、在他的统治时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国际贸易量急剧增加。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进口贸易: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出口贸易: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
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称为“总出口”,两者之与为总贸易额。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关境是指一国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
所以关境与国境可能存在不一致,例如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存在使国境要大于关境,而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对外统一征收关税,内部则自由贸易互免关税,此时关境要大于国境。
贸易条件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总水平与进口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对比。
贸易条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贸易条件能反映出该国的价格优势与竞争能力的变化趋势。
实际计算时,价格一般用指数表示。
对外贸易额(值)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贸易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
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对外贸易量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_主要特点_种类_结算方式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_主要特点_种类_结算方式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国际贸易的简称国贸(International Trade),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
国际贸易的种类一、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1、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2、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
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
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WTO 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二、按商品的形态国际贸易可划分为1、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有实物形态的商品的进出口。
例如,机器、设备、家具等都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这些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
2、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没有实物形态的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
专利使用权的转让、旅游、金融保险企业跨国提供服务等都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商品,其进出口称为无形贸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 国际贸易2. 国际分工3. 世界市场4. 总贸易5. 专门贸易6. 复出口7. 过境贸易8. 直接贸易9. 转口贸易10. 包销11. 代理12. 寄售13. 招标14. 拍卖15. 来料加工16. 进料加工17. 租赁贸易18. 贸易条件19. 对外贸易依存度20.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21.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22. 国际收支23. 生产可能性曲线24. 国民预算线25. 社会元差异曲线26. 机会成本27. 相对价格28. 绝对优势29. 比较优势30. 李嘉图理论模型31. 贸易收益32. 贸易方式33. 贸易条件34.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35. 要素禀赋36. 相对要素充裕度37. 相对要素密度38. 斯托尔帕一萨缪尔森命题39. 雷布任斯基命题40. 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41. 专用要素模型4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43. 里昂惕夫之谜44. 人力资本45. 要素密度逆转46. 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47. 琼斯扩大效应48. 贫困化增长49. 部门间贸易50. 部门内贸易51. 规模经济52. 规模报酬递增53. 外部经济54. 内部经济55. 需求相似理论56. 规模经济理论5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58. 引力模型59. 部门内贸易指数60. 战略性贸易政策 61. 重商主义 6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63. 贸易乘数理论 6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外部经济分支理论 6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利润转移分支理论66. 幼稚产业选择的外部经济标准 67. 幼稚产业选择的潜在竞争力标准 68. 幼稚产业选择的现值标准 69. 早期重商主义 70. 晚期重商主义71. 自由贸易政策 72. 保护贸易政策 73. 国际商品协定 74. 普遍优惠制度(GSP) 75. 关税税则或海关税则 76. 完税价格和海关估价 77. 非关税壁垒措施 78. 进口配额制 79. 自动出口限制 80. 进口许可证制 81. 技术性贸易壁垒 82.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83. 贸易开放度84. 进口渗透率85. 出口率86. NTMs的覆盖面指数87. 关税等值88. 关税有效保护率89. 关税的生产扭曲损失90. 关税的消费扭曲损失91. 进口配额92. 自愿出口限制93. 出口补贴94. 倾销。
95. 国际收支96. 外汇 97. 汇率98. 直接标价法99. 间接标价法100. 贴水101. 升水102. 汇率制度103. 固定汇率104. 浮动汇率105. 单—汇率106. 复汇率107. 实际汇率108. 外汇市场109. 外汇风险110. 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111. 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112. 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113. 横向型跨国公司114. 垂直型跨国公司115. 混合型跨国公司116. 民族中心型公司117. 多元中心型公司118. 全球中心型公司119.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20. 世界贸易组织121. 乌拉圭回合122. 非歧视原则123. 最惠国待遇124. 国民待遇125. 关税保护原则126. 透明度原则127. 公平贸易原则128. 互惠贸易原则129. 市场准入原则130. 贸易便利化131. 政府采购132. 竞争政策133. 国际服务贸易134. 跨境提供式服务(cross-border supply)135. 境外消费式服务(consumption abroad)136. 商业存在式服务(commercial presence)137. 自然人流动式服务(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138. 政府公共职能性服务139. 旅游设施140. 国际旅游服务141. 旅游公司142. 旅游代理商143. 国际金融服务144. 基础电信服务145. 增值电信服务146. 现代咨询服务147. 国际教育服务148. 服务贸易总协定149. GA TS的一般性义务150. GATS的具体承诺义务151. GATS的透明度原则152. GATS的最惠国待遇原则153. GATS的国民待遇原则154. GA TS的市场准入原则155. 国际技术贸易156. 专利157. 商标158. 专有技术159. 国际工程承包160. 总包161. 转包162. 联合承包163. 国际直接投资164. 国际信贷165. 政府贷款16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7. 世界银行168. 国际开发协会169. 对外加工装配业务170. 进料加工171. 补偿贸易172. 直接补偿173. 间接补偿174. 劳务补偿175. 国际租赁176. 融资性租赁177. 经营性租赁178. 衡平租赁179. 区域经济一体化180. 优惠贸易安排181. 自由贸易区182. 关税同盟183. 共同市场184. 经济联盟185. 完全经济一体化186. 贸易创造187. 贸易转向188. 贸易偏转189. 功能一体化190. 制度一体化191. 进口替代战略192. 出口替代战略名词解释答案:1. 国际贸易——从字面上看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从经济学意义理解,国际贸易是指具有独立关税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3.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4. 总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反之,凡是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总贸易。
5. 专门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一律列为进口,称为;反之,凡离开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专门贸易。
6. 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或本地区的商品未经加工就出口。
7. 过境贸易——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要经过第三国的情况。
8. 直接贸易——又称双边贸易,是指不需第三国介入,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直接发生的贸易活动。
9.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交易需要第三国的介入才能完成的贸易活动。
10. 包销——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包销或独家经销协议,把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利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对方的贸易方式。
11. 代理——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代理协议,委托代理商在市场上招揽生意,或从事其他的委托事务,委托商对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负责,代理商只收取约定的佣金。
12. 寄售——是指这样一种销售方式,即出口企业和国外的代销商订立寄售协议,把货物运交给代销商,代销商出售货物后,扣除协议规定的销售费及佣金后13. 招标——是指招标单位需要采购商品或兴办某工程时,说明有关条件,邀请有兴趣的企业在指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的程序报价即投标,然后由招标人再开标与评标,选择最满意的投标人进行交易。
14. 拍卖——是指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在拍卖场以公开叫价的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交易方式。
15. 来料加工——是指国内生产企业接受外商提供的原料或零部件,按照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产品,并把生产的产品交给外商,以收取加工费。
16. 进料加工——是指国内企业自主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自行加工成产品,并自营出口,自负盈亏。
17. 租赁贸易——是指设备拥有者与承租人订立租约,把设备交给承租人使用一段时间,同时收取一定租金的交易方式,可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18.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通常用某一时期内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
19.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20.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在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或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21.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从世界角度看,他是指各国在世界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一国角度看,它是指该国出口值和进口值的国别和地区分布情况。
22.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所有经济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系统记录。
23.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lility Curve)——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它表示在给定技术和可利用资源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或国家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与知识所得到的两种物品的各种产出数量的组合轨迹。
24. 国民预算线(National Budget Line)——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下,一个国家各种消费选择组合的轨迹。
25.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保持等量的国民消费水平或福利水平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消费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或者说它是显示社会福利水平为一常数的各种消费选择。
26.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微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选择一单位某一物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
机会成本越小,则表示选择该物品的经济合理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27. 相对价格——用一种商品的价格表示的另外一种商品的价格,是用食品表示的衣服的相对价格。
28. 绝对优势(Adsolute Advantage)——指一个国家较之另一个国家在生产同种商品中所拥有的最高的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单位劳动投入带来的产出率最大,或是指一个国家较之另一国家在生产同种商品中所具备的最低的生产成本――表现为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量最小, 29. 比较优势(Comparetive Advantage)——指较之另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在生产同种商品上拥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或比较成本)的优势。
30. 李嘉图模型(Ricardian Model)——比较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斯密与李嘉图,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完成、以机器生产逐步替代手工生产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代。
这时,英国顺利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并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立足于世界经济强国的现实,他们对自由贸易使贸易国双方均获益的结果深信不疑,同时,劳动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独立与主导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资本因此还没有取得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而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他们共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并以该理论为基础解释自由贸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人们将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理论称为古典贸易理论,故比较优势理论又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此外,在李嘉图之后,人们对比较优势理论做了多方面的补充与发展,但基本精神仍是将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视为比较优势的起因,因此,人们将这种把比较优势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基础之上的自由贸易模型称之为李嘉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