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实施岸电改造技术方案分析
港口岸电系统建设及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方案(一)

港口岸电系统建设及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方案1. 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绿色能源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追求。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港口国家,拥有数千个大小港口,对于岸电系统的需求十分巨大。
而现有的岸电系统往往结构复杂,维修困难,且功率密度低,无法满足现代船舶的用电需求。
因此,对港口岸电系统进行改革,并引导船舶进行受电设施改造,对于提高港口的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 工作原理港口岸电系统主要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将陆地电网的电能传输到港口,再通过变频装置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适合船舶使用的低压直流电。
而船舶受电设施则通过码头上的受电装置接收岸电,经过转换后供应给船上设备使用。
3. 实施计划步骤3.1 调查与研究首先需要对全国各大港口的岸电系统及船舶受电设施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2 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出适合各港口的岸电系统改造方案和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方案。
3.3 施工与安装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岸电系统的施工和船舶受电设施的安装。
3.4 调试与检测在施工和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检测,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5 推广与应用将改造后的岸电系统和船舶受电设施在全国各大港口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4. 适用范围此方案适用于全国各大港口,包括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油品码头等。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需要使用岸电的场合,如靠港船舶、浮式生产储油轮等。
5. 创新要点5.1 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提高输电效率,减少输电损耗。
5.2 研发新型变频装置,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快速转换。
5.3 设计智能化岸电管理系统,实现岸电的智能分配和远程监控。
5.4 推广可再生能源与岸电系统的结合使用,如风能、太阳能等。
6. 预期效果6.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新型变频装置,可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2 减少环境污染:岸电系统替代了传统的燃油发电系统,减少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码头岸电项目技术方案

**码头岸电项目技术方案一、项目意义1.1 项目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运国家,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 80 多亿吨,居世界之首,每年在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靠泊装卸货物的船舶数量巨大。
由于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船舶均使用轻质或重质柴油为燃料的发电机自行发电,相当于每艘船舶就是一个小型发电厂,一个移动的烟囱,既造成污染,又浪费能源。
中国对外原油依存度 2011 年首次超过美国达到 55%,到2014年则接近59%,国际海事组织(IMO)2013年数据表明:全球以柴油为动力的船舶每年向大 气排放1000万吨氮氧化物,850 万吨硫化物,污染物通过气候作用可以传播至1000km以外的地区,此外,船舶使用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噪声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港口二氧化碳(CO2)排放主要来源于船舶在港区内航行、靠离泊操作、靠港船舶辅机发电、码头燃油装卸设备操作和水平运输车辆的运行这三部分。
据美国西雅图港公布的 2005 年 CO2 排放来源分析结果表明,靠港船舶辅机发电排放的CO2占全港CO2 排放的 35%,同期港口装卸设备排放的CO2占全港CO2排放的 33%。
燃油设备运行消耗燃油、排放CO2的同时伴随着污染物的排放。
码头船舶岸电系统工程是指对港口岸电供电系统和船舶受电设备进行必要的增建和改造,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港口提供岸电的功率应能保证满足船舶停泊后所必需的全部电力设施用电需求,主要包括:船舶的生产设备(如:舱口盖驱动装置、压载水泵等)、船上生活设施、安全设备和其它设备用电。
据测算如果船舶在港口靠泊期间关停自身的燃油发电机而改用船舶岸电,每年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917万吨,相当于180万人口一年的排放量;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2.6万吨,相当于720万人口一年的排放量;减少排放氮化物19.5万吨。
船舶接用岸电技术作为一项有效节能技术,在国外港口已有所应用。
2004年洛杉矶港采用岸电技术对集装箱船舶进行供电,实施效果良好。
NOx、SOx 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排放量平均减少95%。
码头岸电实施方案

码头岸电实施方案为了推动港口码头的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港口作业效率,我们制定了码头岸电实施方案,旨在推动船舶停泊时使用岸电,减少使用发电机的情况,从而减少港口区域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提高港口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一、实施目标。
本方案的实施目标是在港口区域内推广岸电使用,减少船舶使用发电机的情况,降低港口区域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提高港口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二、实施步骤。
1. 确定实施范围,首先,我们将确定实施岸电的范围,包括哪些码头和停泊区域将纳入岸电使用范围。
2. 建设岸电设施,在确定实施范围后,我们将进行岸电设施的建设,包括岸电接口、供电设备等,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
3. 推广宣传,在建设完岸电设施后,我们将进行岸电的推广宣传工作,向船舶公司、港口管理方和相关部门宣传岸电的优势和重要性,鼓励船舶停泊时使用岸电。
4. 监测评估,实施岸电后,我们将对港口区域的空气质量和噪音水平进行监测评估,确保岸电的实施效果。
三、实施措施。
1. 政策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支持和推动岸电的实施。
2.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岸电技术和设备,确保岸电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3. 经济激励,对使用岸电的船舶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鼓励船舶停泊时选择使用岸电。
4. 安全监管,加强岸电设施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岸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四、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岸电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港口区域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改善港口区域的环境质量,提高港口的形象和竞争力。
同时,岸电的实施也将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推动港口的绿色发展。
五、总结建议。
在实施岸电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建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标准,加大对岸电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同时加强对岸电设施的安全监管和维护工作,确保岸电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六、结语。
码头岸电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推动港口的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港口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码头使用岸电实施方案

码头使用岸电实施方案
首先,对于码头的岸电系统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
先是供电系统的建设,包括变压器、配电柜、电缆等设施的安装和
调试。
其次是岸电接口的设计和布置,以确保船舶能够方便地接入
岸电系统。
此外,还需要考虑岸电系统的管理和监控,包括对供电
设备和接口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其次,对于船舶的岸电接入,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首
先是船舶岸电接口的设计和安装,需要考虑船舶的各种型号和尺寸,确保不同类型的船舶都能够方便地接入岸电系统。
其次是船舶岸电
接口的使用管理,包括对接口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以及对船舶接入
岸电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船舶能够安全、稳定地使用岸电系统。
另外,岸电系统的实施方案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
的问题。
在岸电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环
保法律法规,确保岸电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岸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操
作规程和紧急处理预案,以确保岸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总的来说,码头使用岸电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供电系统建设、船舶接入管理、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岸电系
统能够安全、稳定地为船舶提供电力,推动港口的环保、高效和可
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推动更多的港口和船舶使用
岸电系统,共同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贡献。
港口岸电系统建设及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方案(二)

港口岸电系统建设及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方案1. 实施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港口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国政府为了推进绿色航运和环保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港口岸电系统的建设和船舶受电设施的改造。
同时,这也符合当前国家产业结构改革的方向,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缓解能源供应压力。
2. 工作原理港口岸电系统是一种将陆地电网的电能转换为适合船舶使用的电源,通过专门的数据线和接口为船舶供电的设备。
船舶受电设施则是接受岸电系统提供的电能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利用的设备。
岸电系统与船舶受电设施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船舶在港期间零排放的目标。
3. 实施计划步骤3.1 调研和规划首先需要对当地港口和船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明确岸电系统的需求和建设规模。
同时,对船舶受电设施的改造计划进行详细规划,包括改造的范围、技术方案、时间节点等。
3.2 岸电系统建设根据规划,逐步在港口建设岸电系统。
首先需要在岸上设置专门的供电设施,包括变压器、变频器、电源柜等设备,同时铺设供电线路至码头,为船舶提供电源。
3.3 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对需要改造的船舶进行统计,并按照技术方案对其受电设施进行改造。
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安装电源接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等设备,以及对原有设备的升级或替换。
3.4 系统调试与优化在完成岸电系统和船舶受电设施的改造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4.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大中型港口,尤其是繁忙的商业港口和工业港口。
对于小型港口或小型船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岸电系统方案。
5. 创新要点5.1 全过程环保本方案实现了从岸电系统到船舶受电设施的全过程环保,可以在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2 智能化管理通过数据线和接口的连接,可以实现岸电系统和船舶受电设施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控船舶用电情况,为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船舶港口岸电技术及其应用

船舶港口岸电技术及其应用随着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飞速发展,船舶运输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也成为全球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要源头。
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船舶港口岸电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船舶港口岸电技术及其应用。
1.保护环境船舶发动机的燃烧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水和空气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损害。
而船舶港口岸电技术则可以降低燃油的使用量和废气排放量,从而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侵蚀。
2.减少船舶运营成本使用岸电可以减少船舶的耗油量,降低运营成本。
对于靠港停泊的大型船只,使用岸电也可以避免长时间运营发电机组,从而减少机组维护成本和燃油消耗成本。
3.提高港口效率船舶靠港等待卸货或装货时需要保持发动机运行状态,而使用岸电可以避免船舶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从而改善港口的生态环境和降低靠港的停泊时间。
4.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船舶停泊在港口等待装卸货物时,运行发电机组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噪音,影响周边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
使用岸电可以减少船舶的排放,对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有显著的作用。
二、岸电技术的应用1.直接连接岸电解决方案将船舶与岸电直接相连,通过岸电为船舶提供电力。
该解决方案比较简单,实现快捷,但需要对船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装,使船舶的电气系统符合要求。
2.岸电系统中间转换电力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管理和控制船舶与岸电系统的电力传输。
该解决方案具有极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灵活性,可以根据船舶的电气系统自适应调节电力传输,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船港运营。
总之,船舶港口岸电技术是未来船舶运输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随着技术和政策的不断推进,船舶港口岸电将为环保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岸电改造实施方案

岸电改造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岸电改造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举措。
岸电,即岸边供电系统,是指船舶在停泊时通过岸边供电系统获取电力,避免使用发动机发电,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岸电改造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港口环境、减少港口的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岸电改造实施方案需要对现有的港口和码头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
这包括对港口和码头的电力需求情况、停靠船舶的类型和数量、电力设施的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现状,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岸电改造方案。
其次,根据调研和评估的结果,制定岸电改造的具体方案。
这包括确定岸电供电系统的建设位置、供电容量、供电方式等。
在制定具体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港口和码头的实际情况,确保岸电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接下来,进行岸电改造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这需要与港口管理部门、船舶管理部门、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岸电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进行,确保岸电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对岸电改造实施方案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对岸电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岸电改造方案的长期有效运行。
总之,岸电改造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调研和评估,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改造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岸电改造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岸电改造工作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改善港口环境、减少港口的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港口岸电技术的应用研究

港口岸电技术的应用研究1. 引言港口作为货物的重要交通枢纽,承载着国际贸易的重要任务。
然而,传统的港口码头在满足货物装卸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港口排放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降低能源消耗,港口岸电技术应运而生。
2. 港口岸电技术的原理及优势港口岸电技术是通过在船舶停泊时,利用岸上的电源供应电力,替代船舶上的柴油发电机组,从而实现船舶运行和货物操作时的电力供应需求。
岸电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岸上的电力转化为适合船舶使用的低压电流,通过港口的供电设施连接到船舶上。
岸电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2.1 环保优势船舶柴油发电机组的排放是造成空气和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利用岸电技术可以将船舶的电力供应切换到清洁的岸上电源,大幅减少了港口排放带来的污染。
2.2 能源效率提升船舶柴油发电机组的效率通常较低,而岸电技术可以利用岸上电源供应电力,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这对于大型码头来说尤为重要,能够大幅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2.3 船舶维护成本降低船舶上的柴油发电机组需要经常性的维护和保养,而利用岸电技术可以减少这部分维护成本,降低了船舶运营的成本压力。
3. 港口岸电技术的应用案例3.1 上海港上海港是中国第一大港口,自2012年起开始推广岸电技术。
目前,上海港已经在主要集装箱码头和客运码头建设了岸电设施,并鼓励船舶在停泊期间使用岸电进行供电。
通过实施岸电技术,上海港大幅减少了港口的污染排放,并提高了港口的整体环境质量。
3.2 洛杉矶港洛杉矶港是美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九大港口。
洛杉矶港自2004年以来,积极推广和应用岸电技术。
通过引入岸电技术,洛杉矶港在减少港口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4. 港口岸电技术的发展前景岸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效率的要求,港口将更加积极地引进岸电技术,并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实施岸电改造技术方案分析
船舶接用岸电作为一项可以有效减少港口污染物排放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截
止2010年底,国外有20 多个港口实施了岸电技术。
洛杉矶港在2011年将有15个码头应用船用岸电技术;长滩港计划所有集装箱码头在2014年应用船用岸电技术,2014年50%的靠港集装箱船舶使用岸电,2020年80%的靠港集装箱船舶使用岸电。
我国港口岸电技术还处在研究起步阶段,但上海港、连云港港、招商局国际蛇口
集装箱码头、青岛港招商局码头等港口或码头已对集装箱船、散货船应用岸电技术进行
了研发和试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交通运输部对于岸电技术的推广较为重视。
2010 年交通运输部启动了上海港、连云港港、蛇口集装箱码头共7 个泊位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改造的示范工作;2011年交通运输
部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中提出“继续推广应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同时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
1 港口岸电改造
1.1 船舶接岸电技术
船舶接岸电技术是指船舶在靠泊期间停止使用船舶上的发电机,改用陆地电源供电,从而减少废气的排放量的船舶供电方式。
岸电系统是为实现船舶接岸电技术而设置的一系列组件,大体可分为岸上供电系统、电缆连接设备和船舶受电系统3 个部分。
岸电系统设计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有容量和频率、电压。
此外还要考虑电制、电气连接接口、相序校正及缺相保护及电缆安全等。
在2006/339/EC法案文本附件中就给出了靠泊船舶岸电联接装置典型布置图。
1.2 港口岸电改造港口实施船舶接岸电技术需要进行的改造包括码头供电系统的增
容扩建和岸电系统的设置。
如果码头变电所供电裕量较大,能够满足船舶接岸电的功率需求,可以不考虑变电所的功率增容问题。
进行岸电系统的设置时,首先需要根据到港船舶的用电电制确定是否需要安装船用大功率变频(岸电)电源,同时,需要合理地选择岸上接电箱的位置点,变频电源的设置位置,使港区变电站到码头配电站的距离最短、低压接线最短,有利于节约投资,增强可操作性。
2 岸电系统设计方案
如果靠港船舶为国内航线航行船舶,船舶用电电制与岸方供电电制一致,岸电系统中不需要设置变压变频装置;否则需要布置变压变频装置。
2.1 国内船舶接岸电系统
靠港船舶为国内船舶时,岸上需要设置岸上接电箱,船舶上需要设置插座屏和转接屏等。
设置岸上接电箱时应注意两个问题:岸上接电箱的容量应能满足靠泊船舶的最大使用功率;岸上接电箱的布置应保证不影响码头的生产作业,同时应保证船舶在指定范围内的任一位置靠泊时都能接岸电使用。
2.2 外籍船舶接岸电系统
外籍船舶供电的岸电系统需要设置变压变频装置,本文分别以靠泊船舶使用
440 V/60 Hz 低压电以及6.6kV/60 Hz 高压电为例,分析外籍船舶接岸电系统的设计方案。
根据岸方向船方供电的电压等级,在设计岸电系统时可以选择以下3 种供电方案。
1)低压船舶/高压岸电/60 Hz 供电方案
连云港港岸电系统采用的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就是一种低压船舶/
高压岸电/60 Hz 供电方案,该系统中:
①高压变频电源系统安装在码头配电房内,输入侧接10 kV/50 Hz电源,输
出侧为6.6 kV/60 Hz 。
②码头海侧安装高压接线箱,高压接线箱将配电房内 6.6 kV/60 Hz的电力
传输至船舶,由于传输电压高,传输电缆利用1 根高压电缆即可。
③高压电缆和电缆卷车置于船上,船舶靠岸后,将船上电缆与高压接线箱对接,从而完成电力由岸上向船舶的传输。
④小型船载固定电站(隔离变压器)安装在船舶上,输入电力为 6.6 kV/60 Hz,输出电力为440 V/60HZ。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
①采用高压上船,1 根高压电缆就可以把电力传输到船舶上。
线路压降小、负载能力大,有利于设计较大功率输出的电源。
②岸上供电系统采用分体式,大部分供电设备设在配电房,小部分直接吊装上船,岸上码头门机前沿将无任何设备。
③使用船载变电站,省去了每次船舶靠港后电站吊装和多根低压电缆的对接工作,使得船舶使用岸电更方便快捷,降低劳动强度、降低了岸电使用成本。
但该方案的实施涉及对船舶的电气改造,需要港方和船方共同完成。
(2)低压船舶/ 低压岸电/60 Hz 供电方案上海港外高桥二期集装箱码头的岸电系统目前采用的就是低压船舶/低压岸电/60 Hz 的供电方案。
该岸电系统主要是实现岸
方向电网电制为440 V/60 Hz 的靠港船舶供电,该系统中:
①岸电变频电
源装置置于岸上,通过一根带有快速接头的电缆连接到10 kV/2 000 kVA 接电箱。
②岸电变频电源的输入为10 kV/50 Hz,输出电压为440 V,输出频率50
Hz/60 Hz任选。
工作原理:利用变压装置将10 kV电源电压降压到变频器的工作电压720V,然后利用变频器完成50 Hz至60 Hz的变频,最后通过变压器实现660 V/460 V变压输出,输出变压器还有隔离的作用。
变频器如选用高压变频,变频器输入为10kV、50 Hz,变频后
经过变频器变压,输出为660 V/460V、60 Hz, 输出变压器还有隔离的作用。
③变频电源装置提供9个440 V/60 Hz 快速接头的插座箱。
④连接船岸的电缆及电缆卷筒置于电缆卷筒箱内,变频电源装置与电缆卷筒
箱用9 根两端带快速插头的电缆连接。
⑤电缆卷筒箱配有9个440 V/60 Hz 快速接头的插座箱,同时还配有3个低压卷筒带9 根电缆,9个插头,电缆用吊车吊入船舶。
上海港外高桥二期集装箱码头船舶接岸电系统中,变频电源装置和电缆卷筒箱均置于码头前沿,变频电源装置置于主体电源移动舱(主移动舱)内,电缆卷筒箱置于电缆卷放移动舱(副移动舱)内。
该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①无需对集装箱码头进行土木改造,也无需对船舶进行电气改造,便于推广应用。
②将供电装置装入标准集装箱,置于码头边,便于移动,解决了我国港口船舶利用率高、供电位置难以确定的问题。
但该方案中变频电源装置和电缆卷筒箱体积较大,且船岸连接电缆数量多,对码头的设备布置有一定的要求,电缆连接操作时间长,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和设备(3)高压船舶/ 高压岸电/60 Hz 供电方案
高压船舶/ 高压岸电/60 Hz 供电方案可以实现岸方向电网电制为6.6 kV/60 Hz的船舶供电,该系统中:
①岸电变频电源装置置于岸上,并通过一根带有快速接头的电缆连接到10 kV/50 Hz 接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