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就业机会增加
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 地居民收入水平。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湿地公园的示范项目,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提高环保 意识。
传承地方文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让湿地公园成为展 示地方特色的窗口。
促进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增强社区凝聚力。
重要性
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涵养 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湿地公园也是开展生态旅游 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地理位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离杭州市中 心约15公里。
加强与国际湿地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西溪国家 湿地公园示范项目的国际影响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管理体制
政府应加大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的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推 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湿地公园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 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公众参与度
拓展国际合作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 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 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建设内容 • 实施方案与计划 • 预期成果与影响 • 风险评估与对策 • 结论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
湿地公园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杭州西溪XX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杭州西溪XX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杭州西溪XX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发计划书》开发计划书目录一、背景二、编制任务三、编制内容四、保障体系五、委托方工作六、项目报价一、背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非诚勿扰》在西溪湿地取景之后,广告效应明显,xx年全年游客量约300万,旅游收入达到1.1亿元。

短时间内的迅速发展,《非诚勿扰》功不可没,但这种效应是短暂的,如何继续维持和扩大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游客在景区消费等,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详情,我院金锋院长与委托方洽谈之后,xx年11月30日,根据委托方要求,经商议,我们特向委托方呈交《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编制计划书,对其编制任务、内容和方法以及作业进度等作出具体安排。

二、编制任务本方案通过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判读,通过现场考察和问卷调查以及其他综合条件分析,完成以下来任务:(一)对客源市场进行客观详细地分析,明确市场发展趋势,定位目标市场,使公园旅游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二)针对目标市场,制定有效的营销和促销战略,开发多渠道的信息流通手段,积极高效投放广告,使信息有效地到达受众群体;(三)根据景区发展现状,对新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提出旅游线路设计思路和方案;(四)将景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三、编制内容根据委托方要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的编制内容为:1、景区旅游发展背景解读;2、景区旅游客源地市场背景分析与旅游客源地市场开拓分析;3、xx年景区目标市场定位及重点客源市场开发方案;4、xx年景区广告投放计划及宣传方案;5、景区旅游节庆活动产品策划;6、景区游线设计思路和方案;7、景区旅游新产品设计方案;8、景区旅游发展建议。

以文化为主题的湿地公园设计

以文化为主题的湿地公园设计

以文化为主题的湿地公园设计在长期的规划设计中,专家们发现无论是客户还是旅游从业者几乎都认为湿地公园就是生态的,自然的。

其实不然,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除了保留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以为,我们一样可以给湿地公园贴上文化的标签。

下边以比较有特色的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例探讨文化主题湿地公园的设计。

西溪除了具有迷人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以外,在历史上也曾是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胜地,与西湖、西冷印社并称为“三西”名胜点,是文人墨客每年驻足之地。

北宋时期任杭州通判的杨蟠写过一首至今公认为最早颂赞西溪的诗:“为爱西溪好,尝忧溪水穷。

山源春更落,散入野田中。

”就西溪湿地公园而言,使其保持完整的外在界面与内涵,是位于世界上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的这块土地仍具有高度的生态和理性与精致和谐的美感,让人们能永远持久地拥有和欣赏其自然和人文美景,是规划的宗旨所在。

一、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条件(一)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特点突出西溪湿地内集中了河泽溪塘,山林田园、民俗风情、建筑遗迹、历史文化等多种类型的风景资源,资源的互补,适合组织多类旅游项目。

在众多的风景资源中尤以自然质朴的溪流河荡风光、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田园风情最为突出,而这些风景资源正好迎合风景旅游发展的趋势。

回归自然、山水游览、民俗采风、古迹及历史文化探寻以及休闲娱乐等旅游内容将成为未来风景旅游发展的主流。

(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西溪湿地的开发史与杭州这七大古都之一的城市发展不可分的,吴越和南宋两度建都杭州营造了许多寺观建筑、名胜园林建筑、私家园林建筑,虽然至今仅留下遗址,但还是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宋、明两代皆有《西溪百咏》,清《四库全书》收录两卷,足见其文化价值,清代对西溪歌画者不少;现代林纾、郁达夫等西溪游记又颇为时人所喜爱,都有欣赏价值。

(三)生态环境健全西溪湿地池塘遍布、河道贯通、水域广阔、芦荡飘曳,周边无严重污染的工业厂矿,水质较清澈,少受工业污染。

湖岸曲折,两岸树木苍翠,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于人们修身养性、休闲度假。

杭州西溪湿地发展策划

杭州西溪湿地发展策划

一、旅游资源总体特征(一)保护区概况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城区的西北部,在西湖区蒋村乡、余杭区五常乡辖区范围内。

历史上的西溪风景区一般是指西溪古荡至留下段两岸的宽阔地带,其范围为:南岸包括今日老和山-秦亭山-灵峰山-北高峰-美人峰-龙门山-竹竿山-小和山山脊线以北的丘陵坡麓地带;北岸包括余杭塘河以南五常乡-蒋村乡一带水网平原,面积约60平方公里。

西溪自古便有“西溪之胜,独在于水”之说,但是自近代以来,伴随着杭州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原来的水乡泽国渐渐萎缩,只有在北至文新路延伸段,东到紫荆港路绿带西侧,南至沿山河,西到绕城公路绿带东侧面积约10.6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水城风光最为突出,水乡田园风光依旧存在,杭州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将该区域界定为保护范围,本次旅游策划即以此为区域范围。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距离杭州市武林广场大约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从天目山路、文新路、紫荆港路均可直接进入景区;保护区西北角有绕城公路的进出口,是上海、常州、南京等方向的游客进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的通道;另外,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通过紫荆港路及灵西隧道,能快速到达西湖风景区,实现强强联合,对外地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区位优势突出。

(二)资源特色1.古朴的田园风光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资源分类标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单体类型齐全,拥有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气候与特殊景象、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大主类的旅游资源。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的水域面积广阔,水网、河道、水塘纵横交错,构成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景观的基本格调。

同时,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旅游资源类型组合优势明显,有水、山、植被、生物栖息地等自然景观,也有遗迹遗址、建筑设施、特色聚落、民俗等人文景观;有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古寺庵;有观赏、参观价值较高的景观资源,也有休闲、参与价值较高的娱乐性资源;有各种有形的旅游资源,也拥无形的丰富的文学艺术类资源,它们共同构成具有江南水乡特点的古朴的田园风光,为资源的多方位、多功能、多层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最新西溪湿地项目规划

最新西溪湿地项目规划
应对二
创新应对绿色生态办公产品, 为未来生态办公发展树立新风 向标
规划策略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26
规划策略
业主对本项目有何诉求?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27
业主对本项目有何诉求?
诉求一
怎样安排建造周期,更加高效 的实现园区运作?
应对一
分期界限清晰明确,地块分割 均匀,各期可单独运作,利于 业主分期拿地,逐步开发。
2.西临水城南路一侧的商业以对内为主,待道路建 系生态风情形象,同时运作模式更灵活。 商业—— 灵活定位。
成,可对外开放。
办公——住宅 2.沿水城南路商业以高层底商为主。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31
规划策略
本项目的建筑如何脱颖而出?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32
本项目的建筑造型如何脱颖而出?
规划策略
现代简洁——时代感和科技感
本项目的市场环境是怎样的?
项目坐标——时间坐标
市场对办公产品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于“便捷高效、空间宽敞”,追求郊区生态办公已经成为办公产品的新焦点。
规划策略
——传统商务办公区 城市混凝土森林般压抑的环境,快节奏的疲劳工作 方式,催生工作压力。
——郊区生态办公区 远离城市中心的喧闹与压抑,郊区办公拥有幽静和环境优美的天然优势。为 办公提供园林式的生态环境,在人与环境的友好共处中实现“幸福办公”!
中心广场——开放、有序,彰显办公园区的不凡气质,带给心灵一次检阅
组团庭院——富有趣味的场地设计、具有识别性的园区符号,再次强化办公者的归属 感,增添工作热情
私家庭院——独有的附送庭院不仅仅是入口前的绿化空间,更是企业重视办公环境、 重视生态营造的门面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44
交通组织分析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解析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解析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位于花蒋路南段西侧,整合现有农居,大幅降低 建筑密度,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交 芦庵、厉杭二公祠、曲水八景等,恢复种植传统 湿地植物,以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为主题。展示 和研究西溪湿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0规划用地面积(西湖区区块):4.89平方公里。 其中: - “三区” 湿地生态保护区:约2.3平方公里; 民俗文化保护区:约1.96平方公里;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约0.28平方公里(一期已建1.12平方公 里); - “一堤”
规划布局 根据总体规划,西溪湿地公园二期涵盖了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 展示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等。规划功能结构形态为“一堤三区”。“一 堤”即花蒋堤特色景观带;“三区”即湿地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展示 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
9
花蒋堤特色景观带:花蒋路位于二期范围的中心地带,是衔接东西两 个湿地生态区的景观带,全长 2.3 公里。景观带内 将建设河渚古街、西溪民俗博物馆、水街水市、 企业会所、俱乐部、休闲度假配套设施等。 生 态 保 护 区: 位于花蒋路东侧,保育现有的池塘、林地、植被、 河汊港湾,拆迁农居,整合水系,在部分农居拆 迁地贯通或开挖水面,创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 境,形成各类生物的栖息地。该区域将成为国际 湿地研究中心、科研科普基地,是展示及研究西 溪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块。不对外开放,仅针 对科考人员及特殊人群。 民俗文化展示区: 位于花蒋路北段两侧,整合现有农居,降低建筑 密度,营造良好的湿地农(渔)耕生态环境,恢复西 溪湿地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景点。建立与生态旅游 相适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展示西溪湿地独特 的民俗文化风情,开展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活动。
7
二、 规划方案
(一)
湿地公园一期

西溪湿地

西溪湿地

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南部西溪旅游服务中心内,东临杭州西溪旅游服务中心的西溪湿地主入口、南靠沿山河,西面与湿地公园相望,北面则为西溪旅游服务中心商业区。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1200 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2000 平方米,地下部分为4000 平方米;项目地块基本呈东西狭长、南北较窄的长方形。

项目规划目标为建设一个集科普展示与科研教育于一体,结合部分商业、餐饮等业态的建筑综合体---- 不仅充分展示西溪湿地的生态多样性及湿地本身的悠久人文历史,作为科普教研的基地,更以成为国际性的旅游胜地为目标,打造国际一流的湿地科普研究展示中心。

二、项目背景与资源西溪湿地位于杭州的西缘,与西湖仅一山之隔,东起紫金港路,西至绕城公路,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10.08 平方公里。

其以典型江南水乡风光而著称,历史上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这里水网交错,河渚重叠,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的“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

缘于此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城西和谐生活示范区,更毗邻西湖风景区、浙大与仓前高教园区等。

目前杭州市委市政府规划以西溪湿地二期保护工程为突破口,启动实施“和谐生活示范区”的建设,其必然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关注度和公众效应。

杭州西溪旅游服务中心正是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东南角,东临紫金港路,南至天目山路,西、北面均为湿地公园。

项目总用地面积22.37 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15 万余方,总投资约14 亿元。

本项目作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重新对西溪湿地的多元化价值进行诠释、从历史角度探讨其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促进市民对湿地所含内在价值的认识和了解,达到公众对湿地保护工作的支持与参与等使命,力求全方位打造博物馆成为国际一流的湿地科普研究展示中心。

西溪湿地——精选推荐

西溪湿地——精选推荐

西溪湿地项⽬概况1/背景明清时期,西溪就是⼀个著名的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并且有“副西湖”的美誉。

2007年2⽉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2003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程;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的西缘,与西湖仅⼀⼭之隔,以“野趣、清幽、闲逸”的意境和“⼀曲溪流⼀曲烟”的典型江南⽔乡风光⽽著称,曾是杭州最优美的画卷,⽔是西溪湿地公园的主⾓,稠密的⽔⽹形成西溪湿地公园的主题。

⽔⼜造就西溪湿地公园的“荡”、“滩”、“堤”、“岛”、“洲”的独特景⾊。

西溪除了具有迷⼈的江南⽔乡、⽥园风光以外,在历史上也曾是杭州著名的⽂化胜地。

这⾥⽣态资源丰富、⾃然景观质朴、⽂化沉淀深厚,被誉为杭州的“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湿地。

不过,西溪湿地在近现代的演化中受到了很⼤的⼈为破坏。

这是国内第⼀个也是唯⼀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化湿地于⼀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它既不同于湿地⾃然保护区,也不同于⼀般意义上的⽔景公园,兼有⽣态修复、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对改善杭州市⽣态环境,提⾼城西区域性⽣态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作⽤2/区位交通旅游规划控制范围湿地公园范围东起紫⾦港路绿带西侧,西⾄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沿⼭河,北⾄⽂⼆西路(不含西溪旅游服务中⼼⽤地),总⾯积约为10.64平⽅公⾥。

外围保护带公园界限以外东⾄紫⾦港,南⾄⽼和⼭麓,西⾄绕城公路西侧绿化带,北⾄余杭塘河,总⾯积15.7平⽅千⽶。

周边景观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区域⽤地⾯积约为50平⽅千⽶,与历史记载的西溪位置范围基本吻合。

现状分析公园内集中了河泽溪塘,⼭林⽥园,民俗风情,建筑遗迹,历史⽂化等多种类型的风景资源,资源的互补,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众多的风景资源中尤以⾃然质朴的溪流河荡风光,历史悠久的⽂化遗迹,江南⽔乡特⾊的⽥园风情最为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 衣

根据对湿地景观格局的 分析,据此勾画出西溪湿地 自然保护区分区示意图。 • 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中 包括:一级核心保护区、二 级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 保护性开发区、外围景观保 护区、旅游区域六个层次。
青 衣
西溪湿地原有水岸特征
• 西溪湿地以“千塘百堰” 的地理形态为其主要特征,而 这些“鱼鳞状”的水塘并不是 天然形成的,而是长久以来人 们围堰养鱼的结果。分割池塘 的是纤细的堤岸,高出水面不 过1 米,堤岸时断时续,一些 毗邻的池塘因此连成一气,形 成珠箔银屏迤逦开”的丰富景 观层次。湿地内也有清晰的较 宽阔的河道以及蜿蜒曲折,窄 小幽暗的河道。水岸多样,概 括起来可以分为:池塘垂直驳 岸、河道驳岸、开阔河岸护坡3 类。 青 衣
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
二路延伸段。
青 衣

面积: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约为10.08平方公里。
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湿地生态: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分布着维
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鸟类有12目26科89种,占
杭州所有鸟类总数近50%。

• 民俗文化展示区: • 位于花蒋路北段两侧,整合现有农居,降低建筑密度,营造良好的湿 地农(渔)耕生态环境,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景点。 •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 • 位于花蒋路南段西侧,整合现有农居,大幅降低建筑密度,恢复西溪 湿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交芦庵、厉杭二公祠、曲水八景等,恢复种 植传统湿地植物,以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为主题。
青 衣
西溪草堂:为明晚期国子监祭酒冯 梦祯(字开之)(1546-1605)别业。梦 祯工于诗词,喜好收藏,晚年慕西溪山 水幽胜,乃于安乐山永兴寺旁(现留下 西湖高级中学)置地筑山堂别业,名 “西溪草堂”。现移建于此。
西溪梅墅:位于公园的东南面, 毗邻西溪精华区域“秋雪庵”保护区。 自古就非常著名,吸引了众多文人雅 士前来赏梅。
花蒋堤特色景观带: 花蒋路位于二期范围的中心地带,是 衔接东西两个湿地生态区的景观带, 全长2.3公里。景观带内将建设河渚 古街、西溪民俗博物馆、水街水市、 企业会所、俱乐部、休闲度假配套设 施等。 生 态 保 护 区: 位于花蒋路东侧,保育现有的池塘、林地、植被、河汊港湾,拆迁农居, 整合水系,在部分农居拆迁地贯通或开挖水面,创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三) 生物景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堤岸、渚岛、田园均片植大量花木、 翠竹、芦苇、苍梅,点缀着四季景观。深潭口的古樟树已有数百年的 历史,仍然苍翠挺拔;河塘两岸的垂柳,树影垂枝,倒映水中,婀娜 多姿。 • (四) 诗词、碑刻胜迹景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历史悠久,人文掌故较 多,历代文人墨客多在此留有诗词、字画、碑文等胜迹。由于长期的 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现存的诗句、扁额、碑刻较少,但仍可挖掘利用。
青 衣
总体布局
从2002年到2007年,杭 州市委、市政府筹集资金40 个亿,分三期,实施西溪湿 地综合保护工程。 分为东 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 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 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 态景观封育区(三期)。
青 衣
西溪湿地鸟瞰图
• 分区原则 • 1、同一区内的 规划对象的特征及 其存在环境应基本 一致。 • 2、同一区内的 规划原则、措施及 其成效特点应基本 一致。 • 3、规划与分区 尽量保持原有的自 然、人文、线状等 单元均界限的完整 性。青
青 衣
1980-2003年西溪湿地变迁
•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 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 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全乡有养猪户415 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 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 • •
六大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三区、一廊、三带”的空间布局: 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东部是2.4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 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西 部是1.78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 生沼泽地;中部是5.9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青 衣
西溪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面对西溪的美景,我们更容 易用感性的思维去欣赏,而科学 的研究是要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 的。左图是根据2000年杭州西溪 湿地航拍图,在图上画出300m ×300m的网格,每个网格再平均 划分为8×8=64个单元格。按照 水面面积比例的不同,将这些单 元格分成五种类型,并用不同深 度的颜色在图上表示出来 青 衣
青 衣

湿地植物植物园:总占地 约55公顷,是以西溪富有特色 的基塘系统、河流滩渚等生态 多样性中的湿地植物的展示以 及全国范围内水生、 湿生植 物的收集、栽培和展览为主要 内容,以休闲游览、 科研科 普教育、水生植物的配植示范 和引种繁育为主要功能 的湿 地植物园。目前共培育湿地植 物600多种,其中乔木 100余 种,湿生灌木地被近250种, 挺水植物150余种, 漂浮植物 30余种,浮叶植物50余种,沉 水植物30余种。 青 衣
青 衣
西溪湿地内水网交错, 河塘重叠,芦苇茂密。湿地 内河港、池塘、湖漾、沼泽 等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 左右,其中滩地20余处;6 条河流流经湿地,总长110 多km;大小鱼塘2770 多个, 重叠交错呈“鱼鳞状”。
青 衣
西溪湿地独特的肌理特征
现状问题
•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 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 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 方公里。

规划方案
青 衣
(一) 湿地公园一期
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 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主要 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 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 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 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 详见右图:
青 衣
烟水渔庄: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濒 临朝天暮漾。这里展示了西溪农事鱼耕 活动,也是游客休闲、餐饮的中心。在 美丽的渔庄里,我们可以享受到西溪的 美味佳肴,吃到各种风味和品种的淡水 鱼;大众垂钓区让游客享受到野外垂钓 的闲情逸致。
穿 越 湿 地 的 高 速 公 路
湿 地 上 的 生 活 垃 圾 青 衣
•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 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 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 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 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 • 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 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 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分析
青 衣
风景园林研1201 徐文杰 2012104042016

西 溪 且 留
西溪湿地的变迁
明清时期,西溪就是一个著名的风
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 三西”,并且有“副西湖”的美誉。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生 产生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西溪湿地 渐遭蚕食,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公里 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 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 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 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03年,杭州市 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西溪湿地呈现显著的块状景 观空间格局特征。不同特征的单 元格以不同规律聚集在一起,形 成了不同性状的斑块,用统计数 据来表达。在64个单元格中,如 果一类格数量较多,说明该斑块 中水面分布较为集中,明水面积 较大;如果二类格或三类格数量 较多,则水面分布较均匀且量多; 如果四类格数量较多,则该斑块 以农田地貌为主或水面面积较少; 五类格的数量说明了该斑块内建 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梅竹山庄:此为清钱塘文人章黼 (字次白)(约1777-1857)所建。庄 内多古梅修竹,据史料记载,章次白对 西溪的挖掘、疏浚工程作出的贡献很大。 青 其为人性高洁,好读书,喜字画,常邀 衣 朋唤友至此吟诗作画。故名。
(二) 湿地公园二期
根据总体规划, 西溪湿地公园二期涵 盖了湿地生态保护区、 民俗文化展示区、曲 水庵湿地景观区等。 规划功能结构形态为 “一堤三区”。“一 堤”即花蒋堤特色景 观带;“三区”即湿 地生态保护区、民俗 文化展示区、曲水庵 青 湿地景观区。 衣
青 衣
风景资源评价
•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西郊,用地以水网沼泽为主,自然 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 的田园水乡风情,按照风景资源类型特征分类,其风景资源可分为以 下七类。 • (一) 水域景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纵横交汇的六条主要河流围 合汇聚,分别是沿山河(西溪)、五常港、紫金港、顾家桥港、严家 港与蒋村港。曲折多变的水道、迂回弯转的堤岛,形成了舟移景异的 水陆特色景观。 • (二) 地貌景观:西溪自古便以南岸的丘阜叠峦与北岸的河塘水网相峙, 交相呼应,互为借景。本次规划以沿山河为南界,北部特有的地貌景 观以洲岛、岸陆为主,大面积的水体围合着星星点点的洲岛,微微起 青 伏的地形片植着桃、梅、杮、芦等树木花草,形成具有良好生态环境 衣 的岸陆景观,同时也成为飞禽走兽的栖息地。
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
曲一 烟曲 溪 流 一
青 衣
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 。(康熙)
秋芦飞雪
蒹葭泛月
莲滩鹭影
龙舟胜会
渔村烟雨 洪园余韵
曲水寻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