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完整版)课后习题

第2 章2.什么是聚合物的结晶和取向?它们有何不同?研究结晶和取向对高分子材料加工有何实际意义?聚合物的结晶:高聚物发生的分子链在三维空间形成局部区域的、高度有序的排列的过程。
聚合物的取向:高聚物的分子链沿某特定方向作优势的平行排列的过程。
包括分子链、链段和结晶高聚物的晶片、晶带沿特定方向择优排列。
不同之处:(1)高分子的结晶属于高分子的一个物理特性,不是所有的高聚物都会结晶,而所有的高聚物都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取向。
(2)结晶是某些局部区域内分子链在三维空间的规整排列,而取向一般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一维或二维有序,是在外力作用下整个分子链沿特定方向发生较为规整排列。
(3)结晶是在分子链内部和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外部作用也可以对结晶产生一定的影响;取向一般是在外力作用和环境中发生的,没有外力的作用,取向一般不会内部产生。
(4)结晶主要发生在Tg~Tm范围内,而取向可以发生在Tg或Tm以上的任何温度(热拉伸或流动取向),也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冷拉伸获得。
(5)结晶单元为高分子链和链段,而取向单元还可以是微晶(晶粒)。
结晶是结晶性高聚物加工成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结晶直接影响到聚合物的成型加工和制品的性能。
结晶温度越低,聚合物加工熔点越低且熔限越宽,结晶温度越高,熔点较高且熔限越窄。
化学结构相似而结晶度较大的聚合物成型加工温度较高。
结晶过程中结晶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制品的成型加工周期,结晶越快,冷却时间越短,而结晶越慢,加工成型周期变长。
聚合物结晶颗粒的尺寸对制品的透明性、表观形态和机械性能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结晶在聚合物的成型加工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
取向是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或者加工后处理阶段形成的,结晶聚合物和非晶聚合物均可以产生取向。
非晶态高聚物的取向,包括链段的取向和大分子链的取向,而结晶态高分子的取向包括晶区的取向和非晶区的取向,晶区的取向发展很快,非晶区取向较慢。
取向能提高拉伸制品的力学强度,还可使分子链有序性提高,这有利于结晶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其耐热性。
高分子加工思考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1.高分子材料分为哪几类?(高分子材料是一定配合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主要成分树脂或橡胶和次要成分添加剂组成)在成型设备中,受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熔融塑化,然后通过模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材料制品。
分为塑料、橡胶、纤维三类)2.塑料、橡胶、纤维分类?3.名词解释:工程塑料通用塑料特种塑料化学纤维合成纤维4.生产塑料制品的完整工序有哪五个?原料准备、成型、机械加工、修饰和装配5.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和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得物理性质及加工性能比较(见讲义)。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1.高分子材料的熔融性能热传递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辐射聚合物的加热与冷却都不易由于聚合物的表观粘度随摩擦升温而降低,使物料熔体烧焦的可能性不大2.聚合物的流动和流变性能拉伸流动和剪切流动,各类型流体的流动曲线,影响高聚物熔体粘度的因素,粘度、流动稠度、流动指数、流动性的关系,熔体流动速率熔体流动速率——在规定的温度、压力(2160×9.81×10-3N)下,每10min内通过国标指定尺寸(书P76装料筒直径φ9.55±0.025mm, 出料口直径φ2.095±0.005mm)毛细管的试样总质量(克数)单位:克/10分钟3.聚合物熔体的弹性流动缺陷:管壁上的滑移,端末效应,离模膨胀,弹性对层流的干扰,熔体破裂,鲨鱼皮,产生原因熔体破裂——当挤出速率逐渐增加,挤出物表面将出现不规则现象(畸变、支离和断裂),甚至使内在质量受到破坏。
离模膨胀——被挤出的聚合物熔体断面积远比口模断面积大,称为离模膨胀鲨鱼皮——挤出物周边具有周期性的皱褶波纹。
4.高分子材料的成型性能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晶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等聚集态可挤压性、可模塑性、可纺性、可延性概念5.成型过程中的取向作用拉伸取向(薄膜双向拉伸后,拉伸后的薄膜在拉伸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会提高。
6.高分子材料的降解与交联交联、交联度熟化降解——高分子材料化学键的断链、交联、主链化学结构改变、侧基改变以及上述四种作用的综合交联——线性大分子链之间以新的化学键连接、形成三维网状或体型结构的反应。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内容及部分习题答案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1、热固性塑料: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
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在溶剂中不溶。
化学结构是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结构。
举例:PF、UF、MF2、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熔融、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成型。
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在溶剂中可溶。
化学结构是线型高分子。
举例: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 聚氯乙烯。
3、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4、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度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可作为结构材料。
举例:PA聚酰胺类、ABS、PET、PC5、缓冷:Tc=Tmax,结晶度提高,球晶大。
透明度不好,强度较大。
6、骤冷(淬火):Tc<Tg,大分子来不及重排,结晶少,易产生应力。
结晶度小,透明度好,韧性好。
定义:是指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结晶性聚合物,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使其来不及结晶,以改善制品的冲击性能。
7、中速冷:Tc>=Tg,有利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性能好。
透明度一般,结晶度一般,强度一般。
8、二次结晶:是指一次结晶后,在一些残留的非晶区和结晶不完整的部分区域内,继续结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9、后结晶:是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来不及结晶的区域,在成型后继续结晶的过程。
第三章添加剂1、添加剂的分类包括工艺性添加剂(如润滑剂)和功能性添加剂(除润滑剂之外的都是,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2、稳定剂:防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使其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添加剂。
针对热、氧、光三个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将稳定剂分为热稳定剂、抗氧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
高分子材料与应用各章习题总结

高分子材料及应用各章试题总结第一章绪论1【单选题】材料研究的四要素是?∙A、合成/加工、结构/成分、性质、实用性能∙∙B、合成/加工、结构/成分、性质、使用性能∙∙C、分子结构、组分、性质、使用性能∙∙D、分子结构、组分、性质、实用性能∙我的答案:B2【多选题】未来新一代材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既是结构材料又具有多种功能的材料∙∙B、具有感知、自我调节和反馈等能力的智能型材料∙∙C、制作和废弃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污染的绿色材料∙∙D、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循环作用的可再生材料∙我的答案:ABCD3【判断题】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称之为功能物性,另一种是通过外场刺激所转化的性能称为特征性能。
∙我的答案:∙4【判断题】材料的特征性能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限度内对材料施加某种作用时,通过材料将这种作用转换为另一种作用的性质。
例如许多材料具有把力、热、电、磁、光、声等物理量通过“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进行相互转换的特性。
∙我的答案:∙5【判断题】材料的功能物性是指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包括热学、电学、磁学、力学、光学等。
∙我的答案:6【简答题】材料科学的内容是什么?∙我的答案:一是从化学角度出发,研究材料的化学组成,健性,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规律;二是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述材料的组成原子,分子及其运动状态与各种物性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为材料的合成,加工工艺及应用提出科学依据。
∙7【简答题】材料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我的答案:1,一定的组成和配比∙2,具有成型加工性∙3,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并能够保持∙4,回收,和再生性∙5,具有经济价值∙8【简答题】材料科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的答案:就是以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理论为基础,从电子,原子,分子间结合力,晶体及非晶体结构,显微组织,结构缺陷等观点研究材料的各种性能,以及材料在制造和应用过程中的行为,了解结构-性能-应用之间的规律关系,提高现有材料的性能,发挥材料的潜力并探索和发展新型材料以满足工业,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现代技术发展对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内容及部分习题答案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1、热固性塑料: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
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在溶剂中不溶。
化学结构是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结构。
举例:PF、UF、MF2、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熔融、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成型。
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在溶剂中可溶。
化学结构是线型高分子。
举例: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
3、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4、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度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可作为结构材料。
举例:PA聚酰胺类、ABS、PET、PC5、缓冷:Tc=Tmax,结晶度提高,球晶大。
透明度不好,强度较大。
6、骤冷(淬火):Tc<Tg,大分子来不及重排,结晶少,易产生应力。
结晶度小,透明度好,韧性好。
定义:是指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结晶性聚合物,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使其来不及结晶,以改善制品的冲击性能。
7、中速冷:Tc>=Tg,有利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性能好。
透明度一般,结晶度一般,强度一般。
8、二次结晶:是指一次结晶后,在一些残留的非晶区和结晶不完整的部分区域内,继续结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9、后结晶:是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来不及结晶的区域,在成型后继续结晶的过程。
第三章添加剂1、添加剂的分类包括工艺性添加剂(如润滑剂)和功能性添加剂(除润滑剂之外的都是,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2、稳定剂:防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使其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添加剂。
针对热、氧、光三个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将稳定剂分为热稳定剂、抗氧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
聚合物成型加工课程期末笔记

聚合物成型加⼯课程期末笔记1.三⼤材料:塑料,橡胶,纤维塑料材料的分类按来源分类:(1)缩聚物(2)加聚物(3)逐步加成物按树脂的受热后的性能表现分类(1)热固性塑料(2)热塑性塑料按树脂的应⽤分类(1)通⽤塑料(2)⼯程塑料橡胶材料的分类(聚异戊⼆烯)(1)通⽤橡胶(2)特种橡胶化纤材料的分类(PA锦纶,PET涤纶)(1)杂链纤维(2)碳链纤维2.制造⽅法及组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本体聚合法——透明性、电绝缘性优良,吸收增塑剂快,加⼯流动性好悬浮聚合法——为获得粒度分部窄、颗粒匀称、表观密度合适的树脂,常采⽤两种分散剂乳液聚合法——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差,但是树脂颗粒较细3..影响⾼分⼦材料性能的化学因素构成的元素种类及其连接⽅式碳链⾼分⼦优点:好的可塑性;加⼯成型⽐较容易;原料来源⽐较丰富,成本低;缺点:⼤多数都容易燃烧;耐热性⽐较差;容易⽼化;杂链⾼分⼦(主链除碳原⼦以外,还有其他原⼦)主要是通过缩合聚合或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耐热性和强度性能⾼,可以作为⼯程塑料主链带有极性,容易⽔解、醇解或者酸解元素有机⾼分⼦(主链含Si、P、Se、Al、Ti等,但不含碳原⼦)耐热性能都⽐较好,但成本⽐较⾼⽆机⾼分⼦(主链上不含碳原⼦,也不含有机取代基,纯粹由其他元素组成)易⽔解,强度差; 耐热性、硬度⾮常⾼端基对热性能的影响——相当于⼀种杂质,造成熔点的降低对光稳定性的影响——有的⾼分⼦化合物的降解是从端基开始的利⽤端基可使⾼分⼦化合物改性和功能化——制造相容剂4.影响⾼分⼦材料性能的物理因素结晶性与物性结晶度增⼤,透⽔性和透氧性变⼩结晶度增⼤,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变⼤结晶度增⼤,成型收缩率较⾼成型过程中的取向取向:在外⼒作⽤下,分⼦链沿外⼒⽅向择优排列。
可以分为流动取向和拉伸取向取向后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和透⽓性增加熔体粘度与成型性影响熔体粘度的内在因素聚合物链结构与极性相对分⼦质量及其分布材料的组成影响熔体粘度的外界因素温度——温度升⾼使⾼分⼦链热运动和分⼦间距增加,熔体粘度下降——过⾼的温度引起⾼分⼦降解压⼒——压⼒提⾼,⾃由体积减少,分⼦链距离减⼩,分⼦间作⽤⼒增⼤,熔体粘度增⾼——增⼤成型压⼒,增加功率消耗和设备磨损压⼒-温度等效性剪切速率(严格控制螺杆的转速或压⼒不变)——剪切速率增加,熔体粘度下降——剪切变稀现象作业:⽐较聚合物的结晶与取向聚合物⾼温熔体向低温固态转变过程中,使分⼦链的构型(结构形态)得到稳定规整的排列,这就叫聚合物的结晶。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第五节 高分子材料配方实例
配方的指定过程
几种橡胶的基本配方单位:质量份
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的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例
聚氯乙烯的配方 单位:质量份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配方实例 单位:质量份
谢谢观赏
即以高分子化合物质量为100份,其他组分 则以相对于高分子化合物的质量份数表示。
————应用广泛,适于工业生产, 也是大多数科研论文和报告巾的配方表示方法。 • 2、以混合料为100份的配方表示法
即以高分子化合物及各种添加剂的混合料总 质量为100份,各组分以质量分数表示。
————便于成本核算,计算材料消耗
• 除此之外,还有: 1)以混合料体积为100份表示的配方。 当己知各种组分密度时,可以高分子化合物 为l00份的配方很方便地换算出来,然后归一即可。 ————常于按体积计算成本 2)生产配方。 即按设备的生产能力,计算出各组分每次的 投料质量数。
————便于生产操作
阻燃PVC制品配方的两种表示方法
• (2)形状造型设计。主要考虑制品的功能、刚度、强度和成型工艺等,
应力求做到形状对称、造型轻巧、结构紧凑。画出草图,了解哪些件 能是必需的,哪些是可选择的;确定哪些尺寸是规定的,哪些尺寸可 变。
• (3)合理选材。在分析制品使用目的和用途对材料性能要求与成型加
工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多种候选材料,试制出样品,经性能测试、收 集用户使用意见后,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制品最终选用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 教学目的:掌握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的一 般原则和程序,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能, 配方设计步骤及配方的指定过程,配方的 常见表示方法。
• 重点内容:配方设计的原则及步骤,基本 配方、性能配方及实用配方的关系。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内容及部分习题答案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1、热固性塑料: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
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在溶剂中不溶。
化学结构是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结构。
举例:PF、UF、MF2、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熔融、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成型。
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在溶剂中可溶。
化学结构是线型高分子。
举例: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
3、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4、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度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可作为结构材料。
举例:PA聚酰胺类、ABS、PET、PC5、缓冷:Tc=Tmax,结晶度提高,球晶大。
透明度不好,强度较大。
6、骤冷(淬火):Tc<Tg,大分子来不及重排,结晶少,易产生应力。
结晶度小,透明度好,韧性好。
定义:是指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结晶性聚合物,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使其来不及结晶,以改善制品的冲击性能。
7、中速冷:Tc>=Tg,有利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性能好。
透明度一般,结晶度一般,强度一般。
8、二次结晶:是指一次结晶后,在一些残留的非晶区和结晶不完整的部分区域内,继续结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9、后结晶:是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来不及结晶的区域,在成型后继续结晶的过程。
第三章添加剂1、添加剂的分类包括工艺性添加剂(如润滑剂)和功能性添加剂(除润滑剂之外的都是,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2、稳定剂:防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使其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添加剂。
针对热、氧、光三个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将稳定剂分为热稳定剂、抗氧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入水底的为聚氯乙烯(聚乙烯的密度小于水,聚氯乙烯的密度
大于水;常温时分别约为0.92g/cm3和1.4g/cm3)
28
4.聚苯乙烯(PS)
特点:
无色、无味、无毒、无嗅,具有光泽的透明固 体。 相对密度为1.04—1.09。 刚度和表面硬度较大,尺寸稳定性好,着色容 易。
29
4.聚苯乙烯(PS)
10
三氧化二锑 8
配方的组成
23
聚氯乙烯的配方
单位:质量份
30
鞋底:
SBS 100 PS 50 ——改性剂、提高强度、耐磨性、耐撕裂 CaCO3 20 ——降低成本、提高耐磨性、拉伸强度、硬度 防老剂 SP 1.0 抗氧剂164 1.0 7#机油 35 ——软化剂 ZnSt 0.5 ——稳定剂、润滑剂 着色剂 2
22
23
24
3.聚氯乙烯(PVC)
特点:
聚氯乙烯的分子链中存在极性氯原子,增大了分子间的作用 力,阻碍了单链内旋,减小了分子链间距离,所以刚度、强度 和硬度均比聚乙烯高。质硬、耐老化性好。 优点:具有轻质、防水、防潮隔热、保温、防潮、阻燃、 施工简便等。规格、色彩、图案繁多,极富装饰性,可应 用于居室内墙和吊顶的装饰,是塑料类材料中应用最为广 泛的装饰材料之一。 缺点:怕火,不耐高温,在较热的环境中工作容易变形。
高分子制品设计
婴儿奶瓶 ——无毒,耐热,热传导性低,透明 塑料拖鞋 ——轻便,耐磨,柔软,便宜 药用胶囊 ——软胶囊 ——硬胶囊
17
高分子制品设计
婴儿勺 ——无毒,耐热,热传导性低 饮料瓶 ——无毒,轻便,不易渗漏,便宜 塑料花盆 ——耐老化,强度较高,耐湿
18
1.聚乙烯(PE塑料)
34
高分子复合材料
代表:
玻璃钢(玻璃纤维+热固性塑料) 碳纤维增强塑料 优于上。
35
36
37
38
39
40
41
产品设计时,应根据需求综合比较 各种塑料的具体性能指标(查手册),选 用合适的塑料材料。
42
8
材料配方的表示方法
以高分子为100份的表示方法 ——以高分子质量为100份,其他组分相对于 高分子化合物的质量份数
以混合料为100份的表示方法 ——以高分子及各种添加剂的总量为100份, 各组分以质量分数表示
9
配方的两种表示方法对比
组分 PVC 氢氧化铝 硼酸锌 以高分子质量为100 100 25 10 以混合料质量为100 100/143=69.54 25/143=17.48 10/143=6.99 8/143=5.59
初步试样
6
制品设计步骤
性能测试评价
定额核算和成本核算
加工方法选择
最终材料选定 生产工艺流程制定
7
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原则
制品的性能要求
成型加工性能要求 选用的原材料来源容易,产地较近,质量稳定可靠, 价格合理 必要时候采取不同品种和价格的原材料复配,适当 加入填充剂,降低成本
15
在生产宽 1200mm,厚 0.5mm的聚氯乙 烯软膜时,采用以下配方: 聚氯乙烯树脂 100,三盐基硫酸铅 2,硬酯 酸钡 1.2,硬酯酸铅 0.8,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0,癸二酸二辛酯 10,环氧大豆油 5,氯化 石蜡 5,硬酯酸 0.8,碳酸钙 8,钛箐兰 0.5
问: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配方中树脂、 稳定剂、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颜料 各是什么?
25
3.聚氯乙烯(PVC)
性状:
白色粉末,密度1.4。
常用方面:
工农业 农用薄膜(透气、透紫外线)、雨布耐酸、碱管、 绝缘层、电线管、医药卫生器具
建材 墙板、天花板、目前大量用于饰条、室内门窗、塑 钢门窗等。
26
27
聚乙烯薄膜与聚氯乙烯薄膜的鉴别
(1)触摸法 手摸起来有润滑感,蜡感,是聚乙烯膜袋,而聚氯乙烯薄膜摸起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1
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根据制品的使用目的和用途,确定应具备的 性能特点、成本限制和适用标准等 形状和造型设计:主要考虑制品的功能、刚 度、强度和成型工艺
2
3
4
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8
制品设计步骤
产品使用要求的确定
形状造型设计
聚丙烯管材配方实例
LDPE PP 丁二烯橡胶 抗氧剂1010 碳酸钙 10 100 10 0.5 30
14
作为包装袋薄膜原料配方应 该如何变化?
作为透明的微波炉饭盒配方 应该如何变化?
作为阻燃的装饰材料配方应 该如何变化?
加入石墨、石棉纤维或玻璃纤维等,可以改善塑料 的机械性能; 加人石棉粉可提高塑料的耐热性; 加入云母粉可提高塑料的电绝缘性; 加入二硫化钼等可提高塑料的自润滑性; 加入铝粉可提高塑料对光的反射能力等。
来有些发粘
(2)抖动法 用手抖动,声音发脆,质轻易漂浮是聚乙烯薄膜袋;声音低沉为 聚氯乙烯薄膜袋 (3)燃烧法 易燃,火焰呈黄色,燃烧时有石蜡状油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时的 气体,是聚乙烯薄膜袋。不易燃烧,离火即灭,火焰呈绿色,为
聚氯乙烯薄膜袋
(4)浸水法 将塑料袋浸入水中,用手按压入水后,能浮出水面的为聚乙烯,
应用方面:
用于制作透明或色泽鲜艳的各类制品,如文具、灯具、 灯饰、室内外装饰、化妆品装饰、果盘 电子工业、仪表设备外壳、车灯罩、光学零件(三棱 镜、透镜) 另外用悬浮法制成不同密度的泡沫塑料可做隔音包装、 隔音、防震、救生材料等。
30
31
32
5. ABS塑料
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树脂,具有 上三种组分的特点
丙烯腈使聚合物耐油、耐热、耐化学腐蚀; 丁二烯使聚合物具有卓越的柔性、韧性的橡胶的特点; 苯乙烯使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熔融的加工流动性;
ABS树脂具有高的坚韧性、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具有耐热 性和耐油性。
33
5. ABS塑料
应用方面: 电器部件 电器外壳、电话机外壳、电视机外壳、笔记本电脑外壳、显示器外壳 等; 汽车部件 台面等 用品 旅行箱、安全帽等; 板材 电冰箱内衬、建筑门窗、百叶窗 管材 ABS管、管件等 其它 该材料电镀性能良好,可获得金属质感的电器零件外观、奖牌、饰件等。
常用方面:
日用品 皂盒(常用着色剂:荧光黄、透明红、荧光 绿)塑料袋、药品瓶、油桶、餐具、玩具、花、日 用杂品等。 其他
板材(即出版材、片材) 人造革 单丝 泡沫塑料及其制品
19
20
21
2.聚丙烯(PP)
常用方面:
工农业 喷灌管、化工管道、板材、电缆包覆和护套、打包带、包装袋、 瓦楞板等 机械零件 齿轮、手把、接头、汽车水、油箱壳体、电视机壳体等 日用品 水杯、食具、玩具、饮料、药品容器、包装薄膜如玻璃纸透明。 纺织品 丙纶纤维、无纺布等。 另外 聚丙烯改性后,大大扩展了其用途,可做成仿木材。发泡制品 可作包装材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