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运动对机体基础代谢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人体基础代谢标准

人体基础代谢标准

人体基础代谢标准一、简介人类身体代谢涉及多种因素,包括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消耗能量的机体过程、以及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的过程等等。

人的体重、年龄、性别、身体活动量、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从生命早期开始,是人体内所有身体细胞所参与的最基本代谢活动之一。

基础代谢标准是描述基础代谢率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人类健康生活和营养调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定义人体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安静状态下,不受食物或者药物影响,生命体征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人体所需的最低热能消耗(kcal/24h或kj/24h),包括心率、呼吸、脑功能、肾脏和肝脏功能、胃肠系统等生理功能和器官所需要的能量。

三、测定方法1.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包括休息能量消耗测定法、心肺功能测定法和心率变异性分析法等。

(1)休息能量消耗测定法休息能量消耗测定法通常采用静息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等身体指标测定法。

根据人体气体交换原理,通过氧气消耗和二氧化碳产生的比例计算出呼吸商和基础代谢率。

(2)心肺功能测定法心肺功能测定法采用呼吸分析仪和心脏监测器,通过测定心肺功能参数和能量消耗值,得出体内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推算出基础代谢率。

(3)心率变异性分析法心率变异性分析法是通过记录恒定的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变化,通过计算分析人体生理水平的方法之一,依靠心率的变异程度及心率变化速度来推算出人体的能量消耗值,推算出基础代谢率。

直接测定法通常采用测定血液、尿液中代谢产物的方法来确定基础代谢率。

直接测定法精度高,但是费用较高,而且需要采集人体标本,不太方便。

四、标准值1.成年男性:25~45岁时基础代谢率一般为1600~2000 kcal/24h(6700~8100kj/24h)。

3.儿童和青少年的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

4.体重较轻的人群基础代谢率相对较低,反之则相对较高。

5.孕妇、哺乳期女性和体行上了大量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身体状态的不同,其基础代谢率也会有所不同。

不同人群的运动项目的营养需要与指导

不同人群的运动项目的营养需要与指导
是增强中华民族体魄的庞大的伟大的系 统工程。
一、 生命活动需要能源
营养和体育运动都是维持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 因素。
不同运动项目对机体代谢有不同特点,对营养有不同 要求。
营养因素与科学运动相结合,才可有效的促进身体发 育,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
10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一)人体运动由骨骼、关节、肌肉三者共同实现。
◆动员慢; ◆耗氧大; ◆能效低; ◆长时间耐力运动后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16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3)蛋白质代谢
①蛋白质的代谢:有氧分解代谢供能 ②蛋白质分解供能特点:
●必须有氧参与 ●供能不重要。 ●主要参与新陈代谢和调节生理功能
17
三、肌肉活动能供供应的三个系统
ATP是唯一直接供能物质,但体内储量很少, 必须不断再合成。
骨骼-杠杆;关节是枢纽;肌肉收缩-动力。
(二)根据肌肉收缩的特点身体运动可以分为:
静力性运动 动力性运动
1.静力性运动的特点:
肌肉紧张用力,但肢体却静止不动。 如:平衡、倒立、十字支撑等。
2.动力性运动的特点:
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运动。 如:跑步、游泳、自行车、球类运动等。
11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一、 生命活动需要能源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成为广大人民群 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1995年,国务院颁布“体育法” 制定“奥运争光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
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8
奥运争光计划--更高、更快、更强。 展现国家强盛,为民族争世界一席之地。
全民健身计划--健康第一。 “全民健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

什么是身体的基础代谢率?

什么是身体的基础代谢率?

什么是身体的基础代谢率?身体的基础代谢率(BMR)是指每日必须消耗的最低能量,它是我们身体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所必须的能量。

BMI主要由像呼吸、脑功能、消化、循环、排泄和肌肉活动等一系列身体最基本的动作组成。

简单来说,它就是我们最基本的能量消耗,即在不做任何运动、仅满足基本功能时,人体每天需要消耗的最低能量。

一、身体的基础代谢率的影响因素1、性别:男性的基础代谢率要高于女性,原因在于男性体重大部分由肌肉组成,而肌肉的消耗能量比较多,相比之下,女性的体重则以脂肪为主,消耗能量少得多。

2、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BMI也会逐渐下降,原因是机体能量活动减少,密度降低,脂肪含量增加,肌肉清除减少等。

3、体重和身高:BMI的计算方式是以体重和身高的比值为基础的,身高越高或者体重越重的人,其基础代谢率就会更高。

4、营养:饮食习惯会造成BMI的不同,如果摄入大量热量,则机体BMI也会增高;反之,如果摄入不足,机体BMI可能会降低。

二、身体的基础代谢率的影响1、影响用户健康:BMI高低影响用户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利于维持用户身体的正常运行状态,有利于推进用户获得健康的体重。

2、影响运动效果:BMI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用户的运动效果,影响运动的安全性,正常的BMI对健身而言很重要,减肥也需要以BMI为参照,定制减肥计划。

3、影响饮食摄入:正常范围的BMI可以维持正常的能量消耗,相反,高低BMI都不利于维持体能活动的持续性,也不利于用户摄入全面的热量和营养素。

三、基础代谢率的测量1、体重测量法:最常用的是体重测量法,测量体重可以直接反应出身体的能量消耗情况,但仅仅通过体重推断风险是不准确的,因为体重不能反映身体的脂肪含量。

2、基础代谢率测定:基础代谢率测定法可以准确测定用户每天消耗的最低能量,但需要用户进行全天的实验动作,数据采集耗时较长,成本也较高。

3、标准曼宁测试法:标准曼宁测试法是一种根据体重、身高和年龄计算BMI值的测试,其结果能够准确反映用户的体重情况,但只能在体重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反映机体BMI的变化。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5、大脑、基底神经节、小脑如何调控躯体运动?P74-P79
①最高水平:大脑新皮层的联合皮质和大脑基底神经节为代表,负责运动的战略,即确定运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运动策略。②中间水平:运动皮质和小脑为代表,负责运动的战术,即肌肉收缩的顺序、运动的空间和时间安排以及如何使运动协调而准确地达到预定的目标。③最低水平:脑干和脊髓为代表,负责运动的执行,即激活那些发起目标定向运动的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池,一对姿势进行必要的调整。
②慢性运动可导致运动或能量节省化。即当机体在同等负荷运动下能达到更大的功率输出或更高的摄氧量水平,表明机体的运动节省化程度提高。运动的节省化较最大摄氧量具有更高的可训练性。
③大强度运动中,各能量代谢系统对能量供应的参与并非以顺序出现,而是相互整合、协调,共同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
第二章
1、兴奋性: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大强度运动中,各能量代谢系统对能量供应的参与并非以顺序出现,而是相互整合、协调,共同满足体力活动的基本器官肌肉对能量的需求。一般来讲,依运动模式、运动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同,三种供能系统都参与能量供应,只不过各自占据的比例不同。
7、试述能量代谢对慢性运动的适应?P27
①慢性运动可上调其主要能量代谢功能系统的酶活性,使急性运动对神经激素的调节更加敏感,内环境变化使器官功能更加协调,同时加速能源物质以及各代谢调节系统的恢复,促进疲劳消除,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6、视觉、听觉、位觉、本体感觉的感受装置是什么?其感受何种刺激?P63-P68视觉:视网膜受眼刺激
听觉:螺旋器受耳刺激
位觉:囊斑,半规管壶腹峭身体各种变速运动和重力不平衡时产生的感受刺激本体:肌梭和腱器官肌肉长度变化,肌肉张力刺激
第四章
1、糖皮质急速的生理作用?P86

基础代谢率名词解释及其应用

基础代谢率名词解释及其应用

基础代谢率名词解释及其应用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它反映了人体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甲状腺功能等因素有关。

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方法有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和公式推测法,其中间接测热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对于评估人群的营养需要量、诊断甲状腺疾病、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代谢率的定义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这种状态时,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所散发的热量千焦数就是基础代谢率,其单位为kJ/(m2⋅h)。

基础代谢率反映了人体维持生命各器官进行最基本的生理机能所消耗的热能需要量,如维持心跳、呼吸、血液循环、神经传导、细胞分裂等。

它占据了人体每日总能量消耗的60%~75%,因此是人体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础代谢率的测量方法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方法有三种: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和公式推测法。

2.1 直接测热法直接测热法是将被测者置于一特殊的检测环境中,收集被测者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四个方面)发散的总热量,然后换算成单位时间的代谢量,即能量代谢率。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反映人体产生和散发热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但是其装置较为复杂,操作困难,费用高昂,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2.2 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是根据三大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产能时所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间存在的定比关系,在特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通过测量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生成量来计算能量消耗。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即机体消耗的能量应等于产生的热能和所做的外功之和。

基础代谢率是什么 用它减肥靠谱吗

基础代谢率是什么 用它减肥靠谱吗

基础代谢率是什么用它减肥靠谱吗什么是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跟减肥息息相关,基础代谢率不提高减肥就很难进行,下面跟着一起来看下。

提到减肥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节食减肥,减肥的原理大家都懂,摄入小于消耗。

当身体出现亏空是,就会开始脂肪和肌肉来弥补这个亏空自然就会瘦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涉及到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基础代谢率。

那么什么是基础代谢率呢?跟减肥有什么关系?基础代谢率随着年龄、性别的不同和不同,一般来说体重基数大的基础代谢率高,男人比女人的基础代谢率高,年龄越大基础代谢率越低。

成年人一天的基础代谢率大约在1200~1500左右,也就是我们每天必须要摄入不低于1200的热量才能保证机体正常运转。

如果这时候有人用节食来减肥的话,那么一天摄入的总热量就会低于1200大卡,身体不能摄入足够的热量,热量供应不足前期就会通过分解肌肉来维持,而到后期才会开始分解一小部分脂肪。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节食减肥后体重下降了而身体还是肉肉的容易反弹的原因。

可以说减肥跟基础代谢率是息息相关的了当身体的体温升高时基础代谢率也升高,而人如果在长期节食或者饥饿的时候,就会出现基础代谢率降低。

想要减肥一方面要增加运动量来消耗一些基础代谢后余下来的热量,另一方面还要仔细计算,减少热量的摄入。

为什么有的人节食减肥不容易成功,而且还容易复胖的原因就是出现在基础代谢率的下降,还有些人年龄一大就容易长胖也是基础代谢率的原因,吃进去一样的东西,但是却不能消耗掉同样多的热量,所以就全部都堆积在身上啦。

运动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减肥消耗的热量其实是很有限的,比如你吃一个汉堡,你需要走路一个小时才能消耗掉,运动那么辛苦,为什么还要选择运动来作为减肥的方法呢?这是因为运动不仅可以消耗热量,还能提高你的基础代谢率,且每次运动后所提高的基础代谢率在接下去的一天内都可以维持住。

当然了,这边所指的运动是超过15分钟的连续不间断的运动。

按照运动强度的不同,新陈代谢率可以提高15;;50%的水平。

基础代谢(医学)

基础代谢(医学)
甲亢心 甲亢危象 局限性粘液性水肿 淡漠型甲亢 甲亢肌病
分类
• 原发性甲亢
• 继发性甲亢 • 高功能腺瘤
病理和病因
最常见
原发性甲亢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余两种病因不明
辅助检查
基础代谢率测定 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
131
甲状腺摄 I 率测定 血清中T3和T4含量测定:T3升高,T4升
该体表面积每小时的BMR: 36.8kcal*1.75=64.4kcal 24小时的BMR: 64.4*24=1545kcal(6468kJ) M2 = 1.75m2
(三)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体表面积与体形、年龄、性别、

内分泌、气温等
(四)怎么样提高基础代谢率
消耗更多的能量未消化吸
收它。

进食淀粉、糖类、脂
肪食物只是为了满足身体
需要,不会增加身体的代
谢率。蛋白质则不同,吃
下去之后会让身体温暖,
早餐是恢复代谢速度的信号

熟睡时体内代谢速度降低,
当我们开始再进食时,代谢速度
随着恢复加快。如果你错过早餐,
你的机体只好等到午饭时才能开 始燃烧热量,才能加快代谢速度, 如果你正在减肥,早餐是一定不 能省掉的。
睡眠时间同样是身体器官休 入量减少,身体会误认为
息排毒的时间,没休息好代 谢能力会减弱。保证每天晚 上23点到次日凌晨5点这段 时间的睡眠,器官才有更好 的代谢能力。
你在挨饿,需要平衡、用 来维持呼吸、心跳等的基 础代谢便会自动降低,反 而影响身体功能的正常运 转。这时候营养不良就露
头了,代谢率反而会降低
基础代谢率的改变
当人体发热时,基础代谢率将升高。一般说 来,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可升高 13%.其它如甲亢、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 白血病以及伴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也伴 有基础代谢率升高。当机体处于甲减、病理 性饥饿时,基础代谢率将降低。其他如阿狄 森病、肾病综合症以及垂体肥胖症也常伴有 基础代谢率降低。

如何提高你的基础代谢水平 - 2薄荷减肥论坛

如何提高你的基础代谢水平 - 2薄荷减肥论坛

代谢综合征,你该知道的
判定标准
1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是否超过25?
2空腹血糖是否超过6.1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7.8mmol/L?
3血压是否超过140/90mmHg?
4空腹血甘油三酯是否超过1.7mmol/L,或空腹高密度脂蛋白小于0.9mmol/L(男)、1.0mmol/L(女)?
化解:给常规运动加点“料”
1.高强度间隔锻炼。在你每5分钟的慢跑中插入一个30秒的全速疾跑,或在你单调的走路练习中加入一个1分钟的倾斜式走步。由于你的身体正在剧烈运动中,你可以燃烧更多的卡路里。
2.修正仰卧起坐。和以往仰卧起坐不同的是:脚要抬高,高于身体水平;双手放在身前;每次身体放松恢复平躺时,仅下背部着地,上背
大蒜 含硫化物的混合物,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只有减脂才能拯救“代谢综合征”中人,而减脂必须内外兼修,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外修篇 打退隆起的小肚腩
25岁是个分水岭。岭这边是做梦,岭那边开始圆梦:盼嫁、怕老、觅封侯,还有噩梦:开始长贼肉。有人说,25岁之后,再瘦的人都开始长小肚子,这不仅是美丽问题,更与健康攸关。这一场减肥战争无可避免,而且旷日持久,因为只要你退一步,“敌人”就会跟进。
代谢系统是体内的一个工作站,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全由它经手消化。高脂、高糖过多,血液夹裹脂肪浩浩荡荡冲击代谢工作站,零件迅速磨损,“代”不动了,只好名成“代谢综合征”。最直观的效果是身体脂肪增加,其中以内脏脂肪扩张为最。
美国代谢综合征的判定标准非常简单,只有一条:腹围达到某个标准即被收编,在我们国家必须同时具备若干条款才获批准。因为我们和人家长得不一样,同样的脂肪人家明目张胆地贴在面儿上,而我们只偷偷地藏在身体里。体重正常、内脏脂肪超标的更多见于亚洲人,俗称“隐性肥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类型运动对机体基础代谢率的影响1 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是指一个人在静态的情况下,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热量所消耗的卡路里数,主要用于呼吸、心跳、氧气运送、腺体分泌、肾脏过滤排泄作用、肌肉紧张度、细胞功能等所需的热量,换而言之,基础代谢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耗。

一般而言,机体热量消耗主要有三个途径:①食物的热效应,约占总热量消耗的10%;②身体活动,约占总热量消耗的15~30%;③基础代谢率,约占总热量消耗的65~70%,是反映成人能量消耗量的重要指标[1]。

基础代谢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下降[2],从而导致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4]。

基础代谢率的水平与运动量密切相关[5],目前运动训练是改善基础代谢率的主要方法。

2 不同类型运动与基础代谢率2.1 有氧运动与基础代谢率有氧运动是指以有氧氧化为主要代谢方式的运动类型,在该代谢模型下人体可以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可持续时间较长,在锻炼过程中,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可消耗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韵律操等。

有氧运动是有效燃烧脂肪、提高基础代谢率的重要方式,Lopes AL[6]等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一阶段的有氧运动后机体的基础代谢率会显著升高。

每次运动后,人体基础代谢率升高的时间可持续24小时左右(具体数据如表1-1,图1-1所示),如果每周运动三次,每次45分钟,就能保持这个较高的基础代谢率,加上科学节食,体内多余的脂肪就会有效消耗掉。

表1-1 训练前后基础代谢率比较(X±S,KJ/d)组别训练前训练后12h 训练后24h有氧运动组 4828±712.64 5720±711.37①② 4826±711.57对照组 4901±701.78 4896±715.66 4892±709.81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训练前相比,P<0.05图1-1 训练前后基础代谢率比较(KJ/d)有研究认为有氧运动对基础代谢率的影响,可能是通过直接增加能量支出或间接提高基础代谢率的途径,导致机体热收支负平衡而减肥[7-8]。

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的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的积蓄, 抑制脂肪细胞的积累, 减少脂肪细胞的体积并且降低了摄食效率减少脂肪的沉积。

同时长时间有氧运动使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脂肪水解过程的限速酶活性增加,加速脂肪的水解促进脂肪的分解。

因此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控制脂肪的合成和增加脂肪的供能,从而减少脂肪的合成促进脂肪的消耗。

研究表明长期有氧运动可以使肥胖机体体脂重量和百分比,降低瘦体质量加空腹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下降糖耐量改善[9-10]。

有氧运动是日常能量消耗变化最大的部分在能量平衡中起关键作用[11-13]。

但值得注意的是,过量的有氧运动反而会消耗肌肉、降低基础代谢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消耗的不仅仅是脂肪,而且还包括肌肉。

研究发现,两小时中量的有氧运动可耗尽体内90%的白氨酸,白氨酸是对肌肉生长非常重要的一种氨基酸,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白氨酸水平可防止因锻炼过度引起的肌肉分解。

2.2 无氧运动与基础代谢率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

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

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

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其实是酵解时产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

这些酸性产物堆积在细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劳毒素”,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肌肉酸痛,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酸中毒和增加肝肾负担。

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有: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俯卧撑、潜水、肌力训练等。

无氧运动虽然不太能燃烧脂肪,但却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量最重要的途径。

而肌肉含量越高,基础代谢就会越好,能够成为易瘦的体质。

因此,也有人认为,无氧运动才是提升基础代谢率最有效的方式[14]。

在所有无氧运动中增加肌肉量效果最好的就是肌肉锻炼,因为加重肌肉的负担,会产生乳酸等物质囤积在肌肉中,此时大脑会接受到这个指令,分泌促进肌肉形成的成长荷尔蒙。

进行举重或是哑铃等肌肉锻炼,能够分泌较安静不动时200倍的生长荷尔蒙,其也能刺激骨质的形成以及皮肤的新陈代谢。

而成长荷尔蒙除了促进肌肉生成之外,也能分解脂肪。

被分解的脂肪会被运出脂肪细胞,进入血液中,成为容易被使用的能量源。

这种状态即便在运动之后成长荷尔蒙停止分泌之后仍会持续。

2.3 低氧运动与基础代谢率低氧运动是用人工方法使健身房氧含量低于正常状态下的一种健身方式。

在低氧环境中人们为适应低氧低气压环境,心率加快,心脏排血量增多,血中携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随之增多,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加强。

结果,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

专家学者认为,在低氧状态下进行身体锻炼更有利于肺、心脏、血循环系统功能的恢复与增强。

低氧运动可以通过抑制食欲,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来减少能量摄入、提高基础代谢率、提高有氧代谢酶的活性和影响激素分泌来促进代谢,抑制合成,从而达到减体重的目的[15]。

Butterfield等的研究表明,到达4300 m高原的第一天,基础代谢率升高30%,高原居留3周后仍高于平原水平17%。

从基础代谢率公式(基础代谢率%=[脉压(mmHg)+脉率-111]%)可以看出,基础代谢率将随脉压和脉率的升高而增加。

低氧环境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同时,由于低氧激活低氧诱导因子- 1(HIF-1),其激活后可转录调节下游的肾上腺髓质和酪氨酸羟化酶(是儿茶酚胺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调节体内儿茶酚胺的生成)编码基因,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低氧已成为一种现实,人们可以在不上高原的情况下处在低氧环境中。

可以说,低氧减体重是有效、可行的。

运动则可通过增加能耗达到减体重、降体脂的目的,同时运动由于具有改善血脂代谢、提高心血管功能等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逐渐成为人们健身娱乐的首选。

如果把低氧和运动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低氧运动,将会达到更好的减体重效果。

3 常见运动方法3.1 持续有氧运动(CMT)持续有氧运动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不间断的有氧运动,是一种以提高人体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为目的的体育运动。

它的特点是:第一,运动强度一般为中低等且运动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以上;第二,运动过程中供氧充足,体内能量消耗较多,可促使体内脂肪氧化。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们日渐意识到运动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截止至目前为止,持续有氧运动仍是锻炼人群采用的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如快走、慢跑、游泳和自行车等。

3.1.1持续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Stanley P.Brown研究了有氧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且在研究过程中他以心率变化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价判断。

实验前,测得40名参与者中男子的安静心率为65-75次/min,女子的安静心率为70-80次/min。

经过一个阶段的有氧训练后,参与者的安静心率每分钟下降了10-20次。

这说明有氧训练可以增强心肺的耐力,进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

Perko等研究证明长时间有氧运动可以降低体脂百分比和脂肪含量,同时促进了代谢,且对身体几乎没有副总用,有益于身心发展。

3.1.2持续有氧运动对身体成分的影响潘军、刘海平等人于2010年以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以12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8周训练每周5次,每次训练时间为50min,训练强度心率控制在130以上,通过测试数据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改善学生身体成分,能够明显降低体脂含量。

3.1.3持续有氧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有氧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是衡量其对人体健康水平影响的重点。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具有调整功能,且能够显著提高脂代谢的功能,对调整身体成分和改善体形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有氧运动结合膳食控制被公认为比较有效的健康减肥的方法。

3.1.4运动方案制定持续有氧运动方案在制定时需注意:运动强度不能太大,持续运动时间不少于30min,运动心率应控制在有效的心率阈值(有效心率阈值=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70%)。

运动时间不得超过1h,避免身体进入疲劳状态。

以慢跑方案为例,该训练方案根据循序渐进原则,分为四个阶段,共12周。

具体训练方案如表3-1、表3-2、表3-3、表3-4所示:表3-1 第一阶段持续有氧训练方案表3-2 第二阶段持续有氧训练方案表3-3 第三阶段持续有氧训练方案表3-4 第四阶段持续有氧训练方案12周训练结束后,身体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如表3-5所示:表3-5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成分指标变化情况上述结果表明,为期12周,每周3次持续30min以上的有氧训练对机体体脂百分比、脂肪重量、基础代谢量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与普通男子相比,持续有氧训练对普通女子减脂痩身效果更加明显;优点:持续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脂肪消耗、改善体内糖脂水平、提高有氧适能等健康相关的参数。

缺点:运动时间较长、运动节奏单调,因此,大多数人群尤其是肥胖人群难以坚持。

3.2 循环抗阻训练循环抗阻训练是指重复次数较多而组间间歇时间较短的训练方法。

循环训练起源于欧洲的军事训练,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练习点,按照规定的顺序、路线,依此循环完成所规定的连续内容和要求的训练方法。

在军事训练中,军人可以通过循环训练方法达到强健肌肉、增加力量和强化意志的目的。

上世纪年代以来循环训练被引入到运动训练中来,并随之针对不同的训练目的演化出多种不同的循环训练内容。

3.2.1循环抗阻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Hurley等人于1984年研究了高强度循环抗阻力量训练对人体心肺耐力的影响,发现虽然高强度循环抗阻力量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参与者的心率,但是由于在高强度循环抗阻力量训练中摄氧量较低,该训练方法无法有效地提高参与者的最大摄氧量。

3.2.2循环训练对身体成分的影响Davies等人于2011年研究了循环抗阻力量训练对肥胖青少年力量水平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其研究结果显示:①循环训练组的最大摄氧量提高了16%,下肢坐姿腿燈伸的最大力量提高了40%,而对照组的最大摄氧量则下降了3%,下肢坐姿腿燈伸的最大力量仅提高了20%;②循环训练组的腰围减少了3%,对照组则增加了3%;③循环训练组的皮下组织和内脏的脂肪含量均下降了10%,而对照组的皮下组织和内脏的脂肪含量则分别增加了8%和6%;④循环训练组的血液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抗性分别下降了24%和21%,而对照组的血液胰岛素含量增加了6%,胰岛素抗性则降低了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