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针灸治疗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选穴思路分析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选穴思路分析

氏等 观察深刺天枢 治疗功 能性便秘 的效果, 其选穴 治疗 思路
本是大肠募 穴, 属于特 定穴治疗 的范畴, 沿 袭 刘 氏等 “ 的治疗 思路, 但 其 深 刺 的手 法 强 调 了 透 腹 膜 , 直 接 刺 激肠 壁 , 更 突 出 了 其 局 部 刺激 的特 点 ; 而 林 氏等 对 深 刺 天 枢 治 疗 功 能性 便 秘 的
传输型便秘也是此类选穴思路 。
4 加 强 局 部 刺 激 丁 氏 针 灸 治 疗 排 便 推 进 力 不 足 型 便 秘 以长 强 、膀 胱 俞 、
中 、大肠俞 、殷 门为主, 选穴 围绕腰骶部局部 。而刘 氏等 n
以天 枢 、大 横 、水 道 、归 来 治疗 老 年性 便秘 , 选 取 的则 全 是腹 部 的 穴 位 。此 二 者 一 后 一 前 , 其 用 意 均 在 于 加 强 局 部 刺 激 。 王
太 冲、 曲池, 气秘加中脘 、阳陵泉, 冷秘加神 阙、关元, 虚秘加 脾 俞 、气海 。这两 者都是 典型 的辨证取 穴 的体现 。张 氏等
这 种 选 穴 思 路 是 总 结 既 往 某 时 间 段 内使 用 频 次 最 高 的 穴 位, 将其归纳为主处方, 建 议 临 床 使 用 。黄 氏 采 用 计 量 分 析 方
此类选 穴思路 围绕功 能性便秘 的病 位在大肠 这一基本 特 性, 以大肠相 关的特定 穴为主拟 定处方。 如L i等 以大肠的俞
者 多伴抑郁情绪这一特殊表型提 出的针灸选穴 思路 。
3 选 取 大肠 相 关 特 定 穴
畅 的一种病 证。中医将其辨证分 为 “ 实秘 ”和 “ 虚秘 ” 。现代 医学则有器 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之 分, 临床将 功能性便秘分 为慢传输型 、出口梗 阻型 、混合型 。现代针灸 临床 治疗的便秘 以功能性便秘为主 。 因便秘 的病 因复杂, 发病机制不 明确, 其治 疗也莫衷一是, 针灸治疗作 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 临床 被广 泛应用, 只是现有 的临床研 究缺 乏统一公认 的适应症 、取 穴、 操 作方法 “ 。就 其选穴而 言, 各家 思路各不相 同。笔者基 于文 献 对针灸临床选穴思路进行整理, 以期对 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 1 选取 高频使用 的穴位

中医针灸推拿治便秘

中医针灸推拿治便秘
经济效益
通过对比针灸推拿治疗便秘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经 济效益,评估其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分析针灸推拿治疗便秘对患者生活质量、工作和 学习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其社会效益。
05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
总结词
针灸推拿对老年性便秘患者具有显著的治 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
针灸推拿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强调机体内外环境的统 一协调,注重预防和康复。
针灸推拿的起源和发展
1
针灸推拿起源于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2
针灸推拿在古代就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防 治,并在历代医学家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完善。
3
现代针灸推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 医学理论和技术,进一步发展创新。
促进排便反射
针灸推拿可刺激肠道神经,增强肠道反射,使肠道蠕动加快,促进排便。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适用于虚秘、冷秘、习惯性便秘等。
禁忌症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不适于热秘、气秘等实证患者。
03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方法
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
常规针刺
通过刺激主穴和配穴,调和气血,达到通便的作 用。
06
结论
中医针灸推拿对便秘的治疗效果
总体有效
中医针灸推拿对便秘的治疗效果总体上是比较显著的,能够有效 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缓解病情。
改善肠道功能
中医针灸推拿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从而起到治疗 便秘的作用。
调节内分泌
中医针灸推拿可以调节内分泌,特别是对于一些内分泌紊乱引起 的便秘有很好的疗效。
详细描述
药物性便秘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针灸推 拿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是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 同时配合推拿手法缓解肠道副作用。治疗过程中,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穴位的调整和刺激强度 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医生还会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使用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 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便秘效果优势西医

针灸治疗便秘效果优势西医

针灸治疗便秘效果优势西医发布时间:2021-05-07T14:36:49.3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作者:曾俊[导读] 便秘指的就是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且排便过程较为困难,偶尔出现便秘的情况可能跟患者饮食曾俊遂宁市中医院四川遂宁市 643000便秘指的就是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且排便过程较为困难,偶尔出现便秘的情况可能跟患者饮食、休息、生活状态有密切联系,但如果便秘时间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超过了12周,则基本可以判定为慢性便秘,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通常来说便秘多见于女性,在治疗方便以改变生活、饮食习惯为主,如果依然没有取得效果,可以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我国医学发展迅速,在处理便秘症状的过程中,针灸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且比西医拥有更多优势,例如操作简便,起效快等。

1.中医针灸治疗便秘在进行针灸的治疗过程中,穴位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便秘治疗上,一般选择天枢、大肠俞等穴位。

医护人员需要以患者个人实际情况为主,认真分析患者出现便秘的原因,适当增加针刺穴位,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选取合适的针灸方式。

便秘也分为几个种类,要根据不同的种类选择不同的方式。

(1)对于实秘的患者而言,需要利用泻法针灸;(2)对于虚秘的患者而言,可以利用补法针灸;(3)对于冷秘的患者而言,需要在原有穴位的基础上,增加气海、灸神阙两个穴位,同时利用艾灸的治疗方式;(4)对于热秘的患者来说,可以增加合谷、曲池穴位;(5)气滞秘的患者可以通过针刺行间穴位进行治疗;(6)在应对气血虚弱的患者上,可以增加脾俞和胃俞两个穴位。

在穴位的选择上,第一组可以针刺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在治疗方法上,选择每次取2针的方式;第二组选取的穴位为足三里、支沟等穴位,针灸频率为每天一次,针灸方式为弧度提拉刮针,在治疗完成后,需要留针15分钟。

如果利用耳针法进行治疗,所选取的穴位为大肠、心穴等。

2.治疗便秘的按摩操耳朵按摩:人体耳朵部位有大量的反射区和穴位,在耳朵按摩的过程中能够加快人体血液循环,起到人体机能调理的效果。

针灸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27例

针灸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27例
视 。随着肛肠 动力 学研究 的不断深人 和 临床 检 测手 断
的不断进步, 便秘的分型已非常细化t ]。由于功能性 ’
便秘 , 尤其是 ( S T C ) 发病 比例逐年增 加。故对该病机 理 的探 讨 及 有 效 治 疗 已成 为 临 床 研 究 人 员 的 主 攻 方 向。虽然造成 ( S T C ) 的原 因较复杂 , 但 因肠道 动力学 的改 变 , 使 结肠 运输 功能下 降 , 不 能形 成有效 的压力将
针、 不锈钢针等发展阶段闭。而“ 灸” 的用具, 虽然有
《 肘后备急方 >中记载的“ 瓦颤 ” 灸器 , 《 古今 医鉴》 记 述 的“ 铜钱 ” 灸器 , 《 外 科 图 说 》中绘 制 的 “ 灸板” “ 灸
收稿日期: 2 侧 万一 1一 0 作者简介: 郭晓原( 1 55一 9 ) , 女( 满族) , 黑龙江人, 学士, 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
粪便排向远端, 造成排便障碍, 导致便秘[ J已被临床检 z
验所证实。根据祖 国医学理论分 析 , 慢传输 型便 秘为 宗气不足 , 大肠传 导无力所致 。而针刺疗法可通过经
络的传导作用引发 自发的循经传染[ J, 5 从而加快 胃肠
蠕动 , 缩短排便周 期 , 缓 解便 秘症状 , 达 到治疗 目的。 这是因为经络把人体的五脏六腑 、 四肢百骸 、 五官七窍 等器 官联 接成一 个 统 一 的整 体 。 当刺 激某 些 穴 位 时 , 可 引起 对这 个组 织 中心所 主管 的器官 系统 的双 向调节
5 讨 论
便秘过去在临床上 只作 为一个症状 , 因好发于老
年人和产后妇女 , 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 2 0 年, 由
于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 、 寿命 的延 长、 工 作 节奏 的加 快、 饮食习惯 的改变等 , 便秘患者 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

老年人便秘,针灸、方药治疗能见效

老年人便秘,针灸、方药治疗能见效

乐活82老年人便秘,针灸、方药治疗能见效罗仕伟 (叙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400)便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老年人尤其好发和多见。

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伴有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至少1~2次,或者2~3 d排便1次。

而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且排便费力,粪便干结、量少。

便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成为老年患者就诊的主诉之一。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便秘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便秘主要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久,出现粪便干燥、排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及体征。

便秘会导致老年人肛门出现坠胀疼痛感、食欲不振、腹痛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

在临床中,便秘也伴随着多种疾病发生,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长期便秘的患者,还会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

1便秘的病因病因:(1)饮食不节:饮酒过量,吃太多辛辣油腻的食物,导致肠胃积热,大便形成干结,从而导致排便困难。

食用太多生冷食物,会导致阴寒之邪侵入人体,损伤阳气,寒邪留滞不去,就会导致胃肠传导功能失调,从而造成便秘;(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多、久坐不动,导致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腹部胀痛;(3)年老体虚:老年患者身体通常会发生气虚和血虚等现象,气虚会导致肠胃没有传送粪便的力气,血虚则会使肠道湿润度下降,粪便发生干结,难以排出;(4)感受外邪:寒邪会导致阴寒内盛,肠胃寒冷就会形成便秘,热邪会使肠胃燥热,损耗津液,从而导致大便干燥。

2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针灸治疗便秘的穴位有很多,具体选穴时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理机制进行相应调整,常用治疗便秘的穴位有合谷穴、支沟穴、天枢穴、中脘穴、腹结穴、丰隆穴和足三里穴。

另外,还要看患者的具体病机,如果病机有阴虚的情况可以加上阴陵泉穴、太溪穴、复溜穴等补阴的穴位。

如果患者有长期便秘、气虚的表现,需要在上述穴位加上补法,也就是同时针一个穴位时手法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有区别,所以要根据实证则泻、虚证则补的原则进行针灸。

浮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浮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浮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浮针疗法是一种中医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

该疗法通过对穴位施以针刺刺激,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从而治疗便秘。

下面将对浮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浮针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且无创的疗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

根据中医理论,功能性便秘往往是由于脏腑气机不畅所致,浮针疗法通过针刺让病人产生一定的温热感,刺激腹部器官,帮助调节脏腑功能。

浮针疗法主要是以浮针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针刺技法进行综合治疗。

在实施浮针治疗时,医生会选择穴位如足三里、足三阳经等,并使用浮针进行刺激。

通常在每次治疗中,医生会选择4-6个穴位进行针刺,每个穴位会保持15-20分钟。

浮针疗法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首先,浮针疗法能够改善大便的频率和质量。

研究表明,浮针疗法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排出的速度,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其次,浮针疗法还可以减轻便秘引起的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研究发现,浮针疗法能够调节肠道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减轻腹部不适症状。

此外,浮针疗法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功能性便秘常常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而浮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体力和精神状态。

虽然浮针疗法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有许多优点,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便秘。

为确保疗效,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在进行浮针治疗时,还需要注意穴位的选择和操作技巧,以及对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总结起来,浮针疗法是一种有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医针灸疗法。

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肠道蠕动,浮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便秘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浮针疗法适用范围有限,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浮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进展

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进展

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进展丁庆刚【摘要】便秘在临床上,属于伴随疾病而存在一个症状,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长,排出时间延长,粪质坚硬,便量减少,排出困难不畅.特殊情况下合并直肠胀感及排便不禁的临床症状.据国内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出的结果表明:便秘的发病率为0.1~0.15,老年患者比重最大,其中仅60岁以上患者人数就占总便秘患者的18%~23%.便秘患者常伴随腹部的不适感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临床观察表明其常可诱发或加重消化系统的相关疾病,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而有效的治疗便秘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所关注.现有大量临床报道显示针灸对便秘的治疗确切有效[1].【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5(013)009【总页数】2页(P148-149)【关键词】针灸;便秘;老年病;综述【作者】丁庆刚【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便秘是发生在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排出困难[2]。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约有2%~28%的人正受到便秘的困扰。

便秘在我国的发病率在10%~15%之间,其中老年人占18%~23%,其发病年龄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3]。

便秘具有复杂的病因病机,其病位主要在大肠,其发病机理与胃、肺、肝、肾的生理功能失常有关。

临床上常可由肠胃有热郁积不散,灼伤阴津,气虚阳衰,脾胃运化无力,阴亏血少,大肠运化乏源,阴寒积滞,损伤脾阳以及气机郁滞等病理因素引起[4]。

临床上,根据其发生机理不同将便秘分为虚秘与实秘两大类。

老年性便秘多认为属于中医“虚秘”范畴,虚者由气血阴阳不足,造成大便津液亏虚,肠失濡润而引起的大便排出困难。

虚者补之,治疗以扶正为主,各医家根据临床经验归纳出滋阴养血、益气温阳的治疗虚秘的根本大法。

气机升降失常常引起便秘症状的产生,脾胃为气机的枢纽,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功能健运则机体气血生化有源,气机得以调畅,排便正常。

中医针灸推拿治便秘ppt

中医针灸推拿治便秘ppt
治疗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联合治疗,患者便秘 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大便通畅,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
05
总结与展望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优势
疗效明显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效果较为 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症
状。
副作用小
与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推拿治 疗的副作用较小,相对比较安
全。
改善生活质量
针灸推拿治疗不仅能够缓解便 秘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整
分类
针灸包括体针、耳针、头针等多种 类型,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 针灸方式。
推拿简介
起源
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起源于古代按摩疗法

原理
推拿通过手法按摩、推、拿、 按、摩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 、舒缓肌肉和关节,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
分类
推拿包括多种手法,如滚法、 揉法、捏法等,根据不同的疾
体生活质量。
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不足
01
02
03
操作不规范风险
针灸推拿治疗操作不规范 可能导致不适或者病情加 重等情况。
部分患者疗效不佳
部分患者可能对针灸推拿 治疗没有反应,效果不佳 。
治疗周期长
针灸推拿治疗需要一定时 间持续治疗,不能立即见 效。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便秘的前景
拓展应用领域
中医针灸推拿在治便秘领 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可以应用于更多不同 类型的患者。
治疗方法
采用“健脾和胃”法,在 患者的脾胃经脉上施以推 拿手法,如捏、按、摩等 。
治疗效果
经过三天推拿治疗,患者 便秘症状得到缓解,大便 通畅,效果显著。
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案例
病历摘要
某患者因肠易激综合征导致便 秘,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一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支沟:宣通三焦气机 照海:滋阴
增液行舟,便秘要穴
增液行舟:出自《温病条辨》,为生津润肠以
行大便之法。
配穴:


热秘配合谷、腹结 气秘配中脘、太冲 冷秘配关元、神阙 虚秘配关元、脾俞 大便干结配关元、下巨虚
操作:
毫针常规刺。冷秘、虚秘可加用灸法。
干燥坚硬,伴有肛门灼热,苔黄厚—积热 素体阳虚,排便艰难,舌胖苔白滑,无肛门灼热—阴寒
粪质不甚干结,排便不畅—气滞
粪质不干,便下无力,或欲便不出,舌淡少苔—气虚 粪便干燥,排出艰难,舌红少津无苔--阴(血)虚
【治疗原则】
原则—“通下”,而非泻下 实则通泻(清热润肠通便,顺气导滞) 虚则润补(益气养血,温通开结)
胃肠积热为热秘; 气机郁滞为气秘; 阴寒积滞为冷秘; 气血阴阳不足为虚秘。

病位:大肠 相关的脏腑:肺、脾、肾 基本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职
【诊断】
1.便秘的临床特征:
次数减少,周期延长; 周期不长,但粪干难排; 粪质不硬,排便无力,便出不畅。 2.伴随症状: 腹胀腹痛、头晕头胀、脘闷嗳气、食欲不 振、心烦易怒等。
便清长,或腹中冷痛,拘急拒按,或腰膝酸冷 舌象:舌质淡,苔白或薄腻。 脉象:沉迟,或沉弦。 治法:温阳通便
治 疗
基本治疗 治法:调肠通便。取大肠的背俞穴、募穴及下
合穴为主。 主穴 天枢 大肠俞 上巨虚 支沟 照海
方义: 天枢:大肠募穴 大肠俞、
俞募相配,通调大肠腑气
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治疗便秘的临床要点: 1.轻微的便秘,不需要药物治疗; 2.泻下药要慎用,且中病即止;
3.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要重视体育运动; 5.要注意改善饮食结构;
6.中医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
【分证论治】实秘
1.肠胃积热 主症: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 兼次症: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时欲饮
大肠气机郁滞 传导失职
气秘
虫积肠道,气机阻滞
久坐少动,气机不利
【病因病机】
3.阴寒凝滞
恣食生冷,凝滞胃肠
外感寒邪,凝聚肠胃 过服寒凉,阴寒内结
阴寒内结 凝结肠道
寒凝冷秘
【病因病机】
4.阴亏血少
素体阴虚, 津亏血少 病后产后, 气血亏虚 失血多汗, 伤津亡血 辛香燥热, 损耗阴血 房室劳倦, 阴津亏损

3.病因:
外感寒热、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坐卧少动、 年老体虚。 4.理化检查: 胃肠X线钡餐、纤维结肠镜检查。

【鉴别诊断】
相同点
便秘 积聚 均可出现腹部包块 小腹左侧
条索状 便后消失或减少
不 部位 同 点 性质
与排便关系
腹部各处均可
形状不定 与排便无关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寒热虚实
冷,小便短赤。 舌象:舌质红干,苔黄燥,或焦黄起芒刺。 脉象:滑数或弦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分证论治】实秘
2.气机郁滞 主症:大便干结,欲便不出
腹中胀满 兼次症:胸胁满闷。嗳气呃逆, 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后不畅。 舌象:舌苔薄白,或薄黄或薄腻。 脉象:弦或弦缓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预防与护理措施】
1.饮食调节,足量饮水:
膳食需富含纤维素(迟缓性便秘),如荞麦、玉米、 芹菜、韭菜、菠菜、海带及水果等。每日至少15g,饮 水量1500ml以上。必要时晨起饮一杯水或牛奶。 2.生活调理,增加运动: 养成定时排便,特别是早餐后排便的习惯。不论早 餐后有无便意,均应入厕训练10分钟左右,如此反复 训练可以逐渐形成规律性排便习惯。

【预防与护理措施】
3.物理调护: 腹部按摩。方法是:平卧于床上,以脐为中心,用手掌 顺时针和逆时针顺序按摩,同时可按摩天枢穴(脐旁2 寸),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 排便前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至有明显酸胀感时, 坚持1分钟,有便意,然后屏气增加腹压,以助排便。
【病例讨论】
阴虚→大肠干涩→阴虚便秘 血虚→大肠不荣→血虚便秘
5. 气虚阳衰
过食生冷, 损伤阳气 苦寒攻伐, 伤阳耗气 素体虚弱, 阳气不足 年老体弱, 气虚阳衰 久病不愈, 正虚阳衰
气虚→大肠传导无力→气虚便秘
阳虚→阳虚寒凝,肠失温养 →阳虚便秘
【病因病机】
小结

病性:热、气、冷、虚

【结语】
便秘是由于大肠传道功能失常以排便时间 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出困难为特征的一种病 证。可单独出现,也可并发在其他疾病中。 其发病原因实证主要热结和气滞;虚证主 要是由于气血阴阳的亏虚。 临床辨证也分为虚实两大类。 治疗要注意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切不可一 并通下。

便秘
引起胃肠神经 功能紊乱
诱发 脑出血
晚期肝硬化 患者易引起氨中毒

诱发心梗
正常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息肉
结肠癌
便秘是常见症状,女性显著高于男性(2-4倍) 其发生率:
我国各地的患病率有很大差异, 大体上在3%~17%之间。 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以后 可达28-50%
【概述】
二、源流 1.《内经》称为“后不利”、“大便难”,认为便秘

查体:腹平软,左下腹压痛,可触及条索状 包块,肠鸣音减弱,1-2次/分。腹部X线透视 检查无气液平面,血分析正常。请问: 1.该患者中医诊断何病?试述本病的诊断思路。
2.中医辨为什么证型?试述辨证依据。 3.本病应与哪些疾病鉴别?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案分析】
诊断:
证型: 治法: 处方:

功能性便秘 肠易激综合征 肠炎恢复期 直肠及肛门疾病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肌力减退
【病因病机】
1.肠胃积热
热病之后,余热留恋 肺热肺燥,下移大肠 过食辛辣或过服温药 素体阳盛,燥热内生
胃肠积热 肠道干涩
热秘
【病因病机】
2.气机郁滞
忧愁思虑,脾伤气结 肺失肃降,腑气不通 抑郁恼怒 ,肝郁气结
其他治疗
耳针,取大肠、直肠、交感、皮质下 穴位注射,取大肠俞、上巨虚 穴位埋线,取天枢、大肠俞、气海、足三里
穴位敷贴,神阙
皮内针
按语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较好。 患者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转归预后】
一、转归:

便秘日久→腹胀呕吐;失眠烦躁;肛裂痔疮
二、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较好,辨证得当大都可痊愈 年老体弱、病后、产后体虚便秘,难求速效
张某,女性,70岁


患者从1989年开始,大便干结如羊屎,排出乏力, 伴有腹胀闷不适,身体瘦弱,精神倦怠,气短乏力, 口干不欲多饮,心烦失眠,长期服用便秘通,能保持 3-5天一次大便,但排出困难。1周前因吃炒花生米后, 大便已7天未解, 腹部胀满较甚,曾3次上厕所 排便均未排出,且每次排便时 汗出湿衣,头晕不适。 舌质红,苔薄而少,脉细无力。
【概述】
二、源流
3.《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 强调引起便秘的病因与五脏不调、阴阳虚实寒热有关 4.《景岳全书》 把便秘分为阴结、阳结 有火为阳结,无火为阴结。 5.《石室秘录·大便秘结》
认为便秘主要是 肺燥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 “大便秘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
【概述】
三、范围
查体:腹平软,左下腹压痛,可触及条索状 包块,肠鸣音减弱,1-2次/分。腹部X线透视 检查无气液平面,血分析正常。 请问: 1.该患者中医诊断何病?阐述本病的诊断思路

2.中医辨为什么证型?阐述辨证依据。
3.本病应与哪些疾病鉴别?怎样处方?
【概述】
一、定义 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临床表现:
舌象:舌淡,苔薄百。
脉象:细。 治法:养血润燥
【分证论治】虚秘
3.阴虚便秘 主症:大便干结,努挣难下, 兼次症:口干心烦,潮热盗汗,
耳鸣,腰膝酸软。 舌象:舌质红,苔少。 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分证论治】虚秘
4.阳虚便秘 主症: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兼次症:面色光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小

【分证论治】虚秘
1.气虚便秘 主症: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出 兼次症:便后乏力,汗出气短,面白神疲
肢倦懒言。 舌象: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苔薄百。 脉象:细弱。 治法:补气健脾, 润肠通便

【分证论治】虚秘
2.血虚便秘 主症:大便干结,努挣难下,面色苍白 兼次症: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
与脾、胃、肠有密切的关系,其病机多为脾胃受寒, 肠中有热。 2.张仲景《金匮要略》称便秘为“脾约”、“闭”、 “阴结”、“阳结”。

认为其病与寒、热、气滞有关。 首次将便秘依寒热而分阴结、阳结二类。 并创制了苦寒泻下的承气汤,温里泻下的大黄附子汤, 养阴润下的麻子仁丸,理气通下的厚朴三物汤。



1.排便周期延长; 2.排便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 3.粪质不硬,但便出不畅。

现代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1.排便习惯延迟,每周少于2次; 2.大便坚硬、干燥; 3.排便费力,排便时25%的时间在用力摒便。
对便秘的重视不够
极少导致死亡 或住院
引起或加重 肛门直肠疾患
引起结肠癌
便 秘
【目的要求】
1.掌握:便秘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常见
证型的证治。
2.熟悉:便秘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要点。
3.了解:便秘的概念及临床特点,历史源流,
转归、预后以及护理措施。
病案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