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便秘取穴规律探究
【便秘的针灸治疗方法】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

【便秘的针灸治疗方法】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便秘的针灸治疗方法】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点考点,你复习到了吗?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提分,我们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1.体针疗法治法:调理肠胃,行滞通便。
以足阳明、手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大肠俞、天枢、归来、支沟、上巨虚。
配穴:热秘配合谷、内庭。
气秘配中脘、太冲。
气虚配脾俞、气海。
血虚配足三里、三阴交。
阳虚配神阙、关元。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神阙、关元用灸法。
方义:大肠俞为背俞穴,天枢乃大肠募穴,俞募相配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大肠传导功能复常。
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之气通畅,则肠腑通调。
归来、上巨虚,行滞通腑。
2.推拿疗法以和肠通便、调理气机为主。
胃肠积热宜清热润肠通便;气机郁滞宜顺气行滞通便;气血两亏者宜补益气血,润肠通便;阴寒凝滞宜温阳通便。
(1)基本治法1)摩腹助运,荡涤胃肠:顺时针摩腹,即自左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2)点穴通便:以拇指或食中两指点揉中脘、天枢、水道、大横。
3)推按降结肠:若在左下腹部摸到有粪块,可向下方用力推按,若能听到肠鸣音为最佳。
4)直擦腰骶:患者俯卧位,在腰骶部沿脊柱两侧做上下的快速擦动以温阳助运。
然后用轻柔的按揉法在肾俞、大肠俞、八髎、长强穴治疗,往返2——3遍,促进粪块排出。
(2)辨证治疗1)胃肠燥热:配合横擦八髎、大肠俞以透热为度,较重按揉足三里、大肠俞,以酸胀为度。
2)气机郁滞:按、揉胸胁部的中府、云门、膻中、章门、期门;背部的肺俞、肝俞、膈俞,均以酸胀为度,不宜刺激太重;横擦胸上部,以透热为度;斜擦两胁,以微有热感为度。
3)气血两亏:横擦胸上部、左侧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热为度;配合按揉支沟、足三里、上巨虚各1分钟。
4)阴寒凝滞:横擦肩背部及腰部肾俞、命门穴,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热为度;配合直擦背部督脉及横擦腰骶,以透热为度。
从“脏腑别通”角度分析便秘的针灸取穴

•290•浙江中医杂志2021年4月第56卷第4期从“脏腑别通”角度分析便秘的针灸取穴+郝春花管志敏=洪中华李炜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嘉兴314001关键词脏腑别通便秘针灸穴位针灸是治疗便秘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脏腑辨证和 经络辨证理论是常用的取穴依据〇第九版全国高等中医 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治疗本病的主穴是: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照海;随证加法:热秘配合谷、腹 结,气秘配中脘、太冲,冷秘配关元、神H,虚秘配关元、脾俞,大便干结配关元、下巨虚。
笔者认为,除了脏腑经 络理论外,亦可以通过脏腑别通理论来分析。
“脏腑别 通”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明•李梃所著的《医学人 门》转引《五脏穿凿论》进一步阐明了“脏腑别通”理论,其主要论述是: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 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
本文试以此来探讨前 述腧穴的取穴依据。
1脾与小肠相通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小肠为受盛之官,主泌 别清浊。
故而,小肠的受盛化物,亦可以看作脾主运化功 能的延伸。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 精”,小肠的泌别清浊,实际上是在饮食水谷入胃,化生 精气之后归于脾,是脾气散精功能的延续。
同时食气入胃,浊气归心”,食气入胃,经过脾的运化输布,营养浓 厚之气人心,而心和小肠相表里,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 之后,营气亦人小肠,糟粕入大肠。
营气的化生濡养之 功,实际是脾主运化和小肠受化共同参与完成的。
所以,小肠的泌别清浊,实际上是脾运化水谷和水液功能的外 延。
脾运化水谷与小肠分清功能相近,脾运化水液与小 肠主液功能相连,它们相互协同,完成了饮食物的消化 吸收。
生理相通必然病理相连,从《内经》相沿至今,小肠 病和脾胃病并未严格区分。
在便秘的治疗中,虚秘常配 关元、脾俞,大便干结常配关元、下巨虚,关元为小肠的 募穴,脾俞为脾的背俞穴,下巨虚为小肠之下合穴,它们 的相配,体现了脾通小肠之意。
2肝与大肠相通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大肠主津,主传导糟粕;全身 **基金项目:嘉兴市科技局基金项目脏腑别通理论指导针 刺取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编号:2018AD32122 # 通讯作者:管志敏,E-mail:jlszxcgzm@163. com 气机升降和饮食消化、水液代谢依赖于肝的疏泄。
针灸穴位 大便难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大便难穴说明指导书
总述大便难穴,经外奇穴名。
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别名第七椎。
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各旁开1寸处取之,左右共2穴。
浅层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大便难、荨麻疹、呃逆。
针刺0.3-0.5寸。
1.名称大便难穴
2.别名第七椎
3.出处《备急千金要方》
4.隶属经外奇穴
5.位置背部第7 胸椎棘突各旁开1寸处取之
6.主治大便难、荨麻疹、呃逆
7.功能暂无资料。
8.操作针刺0.3-0.5寸
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在背部第7 胸椎棘突各旁开1寸处取之。
左右共2穴。
11.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
浅层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12.名词释义暂无资料。
13.功能作用暂无资料。
14.详细主治大便难、荨麻疹、呃逆。
15.详细操作针刺0.3-0.5寸。
局部沉胀酸痛感。
留针30分钟。
灸3-7壮。
16.临床运用暂无资料。
17.配伍暂无资料。
18.附注暂无资料。
19.相关论述《备急千金要方》:“大便难,灸第七椎两旁各一寸七壮。
”。
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1、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即大肠俞穴位)。
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
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
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2、天枢穴:在肚脐旁二寸处(三指宽),大肠气集结之处,可自行按揉这个穴位,早晚饭前按揉两分钟即可;
支沟穴:在手腕背侧、腕横纹后三寸处(四指宽),其具有通便运气的作用,可自行用手指直接按在穴位上,早晚各三分钟。
3、大肠按摩
A.身体左侧向下横卧。
将大拇指以外的四只手指放在骨盘内侧,大拇指放在背侧,夹住腰部。
B.大口吸气,然后一边慢慢吐气,一边将手腕向身体内侧倒。
数一二三四用力按压,然后边吐气数五六七八边放开!!
C.B的动作重复3次!身体相反侧也同样重复3次! ※肋骨与骨盘间每次间。
针灸治疗便秘临床规律研究

对照组 5 O
2 0
2 2
8
8 4
0 . 6 1 7 9
注: 与对照组相 比, OP < O . 0 5
3 讨论
致排 便无 力 , 哺乳 期 或妊 娠期 妇 女等 。 1 . 2 方 法 对 照 组 主要 口服 复 方 聚 乙二 醇 电解 质治
疗 便 秘 。实 验 组 采 用 针 灸 治 疗 , 主 要 选 四神 聪 、 大 肠俞、 上 巨虚 、 足三 里 、 天枢 , 兼肠 道 实 热加 曲池 、 合
《 按 摩 与 康 复 医学 2 2 0 1 5 年第 6 卷第 5 期 C h i n e s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2 0 1 5 , V o 1 . 6 No . 5
—2 5一
针灸治疗便秘 临床规律 研 究
曾德 容 , 白晋 慧 ( 什 邡市 人 民医 院 , 四川 什 邡 6 1 8 4 0 0 )
[ 摘 要 ] 目的 : 探 究针灸 治疗便秘 的临床效 果。方法 : 1 0 0 例 便 秘 患者 随 机 平 分 为 实 验 组和 对 照 组 , 对 照 组 口服 复 方 聚 乙 二 醇 电解质 , 实 验 组 采 用针 灸 治 疗 , 对 比两组的临床 效果。结果 : 实验组 总有效率 为9 6 %, 显 著 高 于对 照 组 的 8 4 %( 尸 < 0 . 0 5 ) 。 结
对照 组 痊 愈 2 0 例, 有效 2 2 例, 无效 8 例, 总 有效
收 治 的便 秘 患者 1 0 0 例, 随机 平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实 验 组 。实 验 组 男 3 2例 , 女1 8 例, 年龄 3 O ~ 5 7岁 , 平 均 4 5 . 3 4 - 1 . 7岁 , 病程 l 7 天~ 1 3 年, 平均 3 . 5 - 4 - 1 . 1 年; 对 照
董氏奇穴案例--其门其角其正治疗便秘

董氏奇穴案例--其门其角其正治疗便秘
女,50岁,时常个把星期甚至10多天一次大便,软,粘便池,说话声音细,董氏掌诊肺区青白色,有乌筋,取穴:三其、灵骨,三其是针向小肠经方向,留针约15分钟时,叫赶快拔针要上厕所。
我用三其治便秘均有效,而且多一次即效,多是单取三其没配穴,三其我用的是巴特师爷的方法,个人想可以透三经,比单扎大肠经可能会好点那就是斜刺。
附:冯静平师兄论述:“大便秘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玉龙歌》,临床用之颇效。
学习董针后,多用外关、支沟倒马针,另一手内关间使倒马针。
也曾听人说,承淡安先生用阳池治疗便秘,只是不曾用过。
三其针向手太阳或手少阴方向,与传统支沟直刺比较符合恩师邱雅昌先生的穴位空间论。
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优势与选穴规律研究

慢性功能性便秘又可称为慢性特发性便秘,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大便干燥,排便频率>3d/次,但其又是器质性病变不明显的排便功能异常[1]。
该疾病主要是由于结直肠动力下降、盆底肌肉功能异常或者高敏感性肠道所导致的,并且使患者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2]。
长时间便秘会导致患者痔疮、肛裂,提高肠道肿瘤的发生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3]。
为探究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优势与选穴规律,本文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013-2017年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为与功能性便秘罗马Ⅱ、Ⅲ诊断标准或者国内诊断标准相符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4],将其进行针灸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方法:对照组采取具有确切疗效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取针灸治疗或者以针灸治疗为主并搭配其他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根据“便秘、针灸、穴位、随机对照试验”等关键词进行中文检索。
根据“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acupuncture”、“acupoint”等进行英文检索。
搜索2013-2017年间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文献。
检索的数据库网站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质量评定标准:文献资料的筛选分别交由两名评估人员独自开展。
依据Cochrane Handbook5.1文献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
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Ravman5.1.6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结果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可参考的文献共有10篇,使用穴位共有23个。
根据检索所得的10个研究结果得出,除了其中1项研究未进行有效率和痊愈率对比外,其余均进行了相关对比。
一共有3项研究进行了西医与中医的疗效比较,Meta分析得出,针灸在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上的临床治疗更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有效率OR=4.89,96%CI(2.56,10.24)];痊愈率[OR=3.63,96%CI(1.98,6.75)]。
老年人便秘,针灸、方药治疗能见效

乐活82老年人便秘,针灸、方药治疗能见效罗仕伟 (叙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400)便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老年人尤其好发和多见。
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伴有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至少1~2次,或者2~3 d排便1次。
而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且排便费力,粪便干结、量少。
便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成为老年患者就诊的主诉之一。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便秘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便秘主要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久,出现粪便干燥、排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及体征。
便秘会导致老年人肛门出现坠胀疼痛感、食欲不振、腹痛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
在临床中,便秘也伴随着多种疾病发生,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长期便秘的患者,还会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
1便秘的病因病因:(1)饮食不节:饮酒过量,吃太多辛辣油腻的食物,导致肠胃积热,大便形成干结,从而导致排便困难。
食用太多生冷食物,会导致阴寒之邪侵入人体,损伤阳气,寒邪留滞不去,就会导致胃肠传导功能失调,从而造成便秘;(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多、久坐不动,导致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腹部胀痛;(3)年老体虚:老年患者身体通常会发生气虚和血虚等现象,气虚会导致肠胃没有传送粪便的力气,血虚则会使肠道湿润度下降,粪便发生干结,难以排出;(4)感受外邪:寒邪会导致阴寒内盛,肠胃寒冷就会形成便秘,热邪会使肠胃燥热,损耗津液,从而导致大便干燥。
2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针灸治疗便秘的穴位有很多,具体选穴时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理机制进行相应调整,常用治疗便秘的穴位有合谷穴、支沟穴、天枢穴、中脘穴、腹结穴、丰隆穴和足三里穴。
另外,还要看患者的具体病机,如果病机有阴虚的情况可以加上阴陵泉穴、太溪穴、复溜穴等补阴的穴位。
如果患者有长期便秘、气虚的表现,需要在上述穴位加上补法,也就是同时针一个穴位时手法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有区别,所以要根据实证则泻、虚证则补的原则进行针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1 何天有 针刺治疗麻醉后便秘 4 6例「 1 〕中国针灸, 2 0 0 1 , 2 1 ( 5 ) :
2 8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1 0 ] 刘桂芹 钊刺推拿治疗中风便秘[ I ]山东中氏杂志, 2 0 M, 1 9 ( 5 )
1 C A M. 0 a. , 2 0 0 3 , V . I . 1 9 , N O. 1 0
它治法。病人 多时, 甚至忽略了辨证、 诊脉等方法, 在一定的范围内经常是将针扎下得气后就留针 , 或加 电针, 直至出针也很少去行钊 一 。同时临床上经常电针 等方法代替了手法 , 许多针灸医家对针刺手法也逐渐
[ 1 4 1 管建红, 李铭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便秘 3 4 例临床观察[ 1 1 . 中国民
扬光大。
卜‘ 会 . 二 奋 . . 4, 卜 尝 声 . ‘ 卜. 弓 , . 月 卜户 卜. 一 奈, 奈一 卜 卜. 砚 卜补 二 . . 创 卜 卜卜 争二 号 , 妇 卜, , 卜. 月 卜 ̄卜. 谧 加 一 令. 州 卜卜 杏. 谧声 , 嘴户 卜卜. 弓. . 川 卜甘 卜一 卜, , 会 . 二 会 . 一卜
三阴交、 足临泣、 中褚的作用强 , 而在胃经经穴中, 又以 足三里穴作用最强。针刺家兔足三里穴能明显引起肠 管充血与运动增强, 且双侧穴位比取单侧穴位效应强。 与此相对照的是, 针刺两侧前肢和后肢大腿内侧时, 未 见蠕动波改变。有人以脊髓背表面电位( c o d d o n s u m
〔 , ] 张凤英, 代树文. 针刺配合耳穴疗法治疗便秘 5 4 例【 月. 针灸临床 杂志, 2 0 0 1 , 1 7 ( 6 ) : 1 4 . [ 8 1 张友贵. 针刺治疗脚腰推骨折后腹胀便秘 3 5例[ I 7中国针灸,
收稿 日 期: 2 03 一 0 5 一 。
针灸治疗便秘取穴规律探究
冯 4 } 1 , 向 谊2 ( 指导)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9 )
摘 要: 搜集近二十年来针灸治疗便秘的临床报道近三十篇 , 对其取穴规律从中西医角度进行了总结与
4 提高临庆疗效 是针刺手法的 目的
针灸方法种类较多, 如传统针刺手法、 现代针灸方 法. 对于许多疾病都有效, 但是何种方法对什么病有特 效, 并不十分明了。如遇到一些顽固性疾病, 往往所有 的方法堆在一起, 到头来, 即使是疾病好转也不知是何 种方法所起的关键性效果, 所以需要我们进一步摸索, 对不同病种的不同证型进行某种针灸疗法的有针对性 的进行治疗, 如浮针疗法治疗痛证、 小针刀治疗关节粘 连、 放血疗法消除A I 血、 蜂针疗法治疗风湿病等, 进行 疗效及疗法总结, 故此针灸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待 总结与提高。要对所做的针灸方法进行一定的规范 性, 不但要使得疗效提高, 而且使得所做的方法及取得 的疗效的重复率高、 这样才能使针灸的方法进一步发
对此, 笔者在探寻规律的同时进行了思考, 并分析
如下 :
自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2 0 0 1 , 2 7 ( 6 )6 6 3 .
[ 4 1 汀红根, 沈玉明. 穴位埋线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5 0例【 1 ]中医外 治杂志, 2 0 0 1 , 1 0 ( 1 2 ) : 4 1 .
气秘的成因。健脾可以益气, 所以针刺足太阴经穴以 及以补为主的脾、 胃的背俞穴, 可以健脾胃, 益中气 , 以 资生化之源; 冷秘多由于阳气虚衰, 寒气内生所致, 故 补肾助阳, 以温通大便, 所以可配选足少阴肾经经穴。 综上所述, 便秘的针灸取穴有以下规律: ( 1 ) 以足 阳明胃经经穴为主; ( 2 ) 大肠俞募配穴不可忽视; ( 3 ) 配 穴根据八纲辨证取穴。中医传统的思路和西医现代研 究均证实以上规律的合理性,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对便 秘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分析 , 为针灸治疗便秘的临床取穴提供 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便秘 ; 穴位; 规律 中图分类号 : 8 2 5 6 . 3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童编号 : 1 0 0 5 一0 7 7 9 ( 2 0 0 3 ) 1 0 一0 0 0 2 一0 2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 是以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时间延长,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或 日久无便意 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虽然便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但其背后常隐藏着非常复杂的病因, 危害人体健康, 尤 其对患有心、 脑疾患的病人来说, 易导致碎死或病情恶 化。临床上便秘病人常靠服用泻剂辅助排便, 但这样 久而久之会致结肠间神经丛损伤, 传输功能障碍而加 重便秘。从古至今,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有效的疗法, 在 治疗便秘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 临床相关报道也较多, 效果而较佳。本人从生物医学数据库 中搜集到从 1 9 7 9 年到 2 0 0 1 年针灸治疗便秘相关文章 2 8 篇, 对其 取穴作了统计, 寻找、 探寻取穴规律, 并进行 了 相应的
作老简介: 冯 009 7 8 一〕 , 女. 硕 上研究生 , 主要从 事针灸推拿临床与 教学工作。
分析总结。
1 穴位
1 . 1 主穴
最常使用的穴位包括天枢、 _ 卜巨墟 、 足三
里、 大肠俞。在本人所搜集的2 8 篇相关报道中选用天 枢穴的最多, 有] 1 7 篇, 占6 0 . 7 1 % ; 选用上巨墟的有 1 4 篇, 占5 0 %; 选用足三里的有 1 3 篇, 约占4 6 . 4 3 %, 而 大肠俞的选用率是 3 9 . 2 9 %, 以上四穴的使用率均超 过1 1 3 , 构成了治疗便秘处方的主穴。其中, 在选用大 肠俞的 1 1 篇文章中有 1 0 篇同时选用了天枢穴, 在所 有2 8 篇文章巾占了3 5 . 7 %0 1 . 2 配穴 在 2 8 篇报道中, 有8 篇文章将便秘的治 疗通过辨证分为热秘、 气秘、 虚秘、 冷秘, 分别进行不同 的配穴处理。在 8 篇文章中, 对于热秘的治疗, 7 5 %的
3 . 1 主穴以足阳明穴为主 早在《 灵枢》 中就提到了胃与肠之间密不可分的关 系。如《 灵枢 ・ 本输》 : “ 大肠 、 小肠皆属于胃” , 《 灵枢・ 胀
[ 5 」 刘9 4 平, 杨洪妈 针刺治疗顽固性便i C [ 1 ]河北中医, 1 9 9 1 , 1 3 ( 5 ) :
报道选用了合谷, 6 7 . 5 %选用了曲池; 气秘的治疗常选
万方数据
针灸临床杂志 2 0 0 3 年第 ,卷第 1 0 期
用中院、 阳陵泉和行间。中院和阳陵泉的使用率均为 5 0 %, 3 7 , 5 %的报道选用了行间; 脾俞与二阴交在虚秘 的治疗中使用率较高 脾俞达到 6 7 . 5 %, 而三阴交也 达到 5 0 %的使用频率; 在对冷秘的治疗没有以上证型 那样明显的统一性, 使用最多的照海穴, 其使用率为
参考文献 :
[ 1 ] 李云华. 方世兰 罐灸治疗便秘4 0例【 1 1 针灸推拿, 2 0 0 1 , ( 1 2 ) : 1 2 . [ 2 1 杜丽芬. 1 1 药井用治疗老年顽固竹便, 9 1 0 5 例[ 1 ]新福中9药
1 9 9 8 , 1 6 ( ! ) : 3 0 .
[ 1 3 1 吴裕华 钉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便秘5 0 例「 1 1新消化病学杂志.
1 9 9 5 , 3 ( 6 ) : 1 2 1
p o t e n t i a l , C D P ) 为指标, 观察电针足阳明N 经头面、 胸
腹和下肢某些穴位时的针刺传人冲动在脊髓内投射部 位, 研究结果表明上起上腹部的天枢穴, 下至下肢的丰
2 归经
2 . 1 主穴归经 经过整理发现, 选用率最高的前三个 穴位天枢、 上巨墟、 足三里均为胃经经穴, 可见足阳明 胃经在便秘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肠俞属膀胧 经腕穴, 与阳明经大肠募穴天枢相配治疗大肠病。 2 . 2 配穴归经 热秘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卞, 如常选 用具有清热作用的合谷、 曲池; 气秘配穴多见的太冲、
2 8 4
I I I 〕 吴耀持 叶朴芳. 骨伤后便秘的针灸辨证治疗D3 - 1 几 海针灸杂志 .
1 9 9 8 . 1 7 ( 6 ) : 1 5 .
[ 1 2 1 王连顺 针灸治疗单纯性便秘二则[ 1 ]天津中医, 2 0 0 0 , 1 7 ( 8 ) : 3 3 .
3 7. 5% 0
热, 耗伤津液, 则大便干结, 所以对于热秘, 应选用可清 热保津的穴位。合谷、 曲池穴属大肠经穴, 可调理肠 胃, 加上其穴性可清解实热, 所以有利于热秘的治疗; 气秘的病因病机为情志失和, 气机郁结, 导致大肠传导 功能阻滞, 所以治在疏肝理气、 调理气机, 所以可配取
肝胆经穴;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气虚则转运无力, 这是
4 0
t 6 〕 林杖武. 浅谈针刺承山穴为主治疗便秘休会[ 1 1 " 巾医外治杂志
1 9 9 1 , ( 6 ) : 3 1 .
论第三十五》 : “ 六府胀, 胃胀者, 腹满, 胃 脱痛, 鼻闻焦 臭妨于食, 大便难。 ” 足阳明胃经循行腹内支脉“ 下循胫 外廉” , 途经足三里、 上巨墟, 取之可调整腹 内脏腑经 气, 这也是经络脏腑相关性的经络特点。在解剖结构 方面, 胃 肠上下相连, 在生理病理方面也息息相关。现 代研究证明, 天枢 、 上巨墟、 足三里较其它经脉穴位如
淡漠 了。
2 . 5 现代针灸仪器逐渐发达 目前的针灸仪器疗效较佳。现代针灸仪也是建立 在临床针灸的实践中, 通过实验证明有效才推出。如 韩氏电针仪, 就是在电刺镇痛的基础上, 对电乍 } 的波形 与频率进行了研究, 结合针后体内的神经 一 体液等变 化, 经过多次实验 而制造出来的。而 且许多仪器是无 创痛治疗, 如经皮电刺激( ' I T E S ) , 超声波、 微波刺激 、 激光治疗等, 因为无创痛就提高了接受治疗的广泛性。 现代针灸仪与有效性结合 , 可避免了繁锁的针刺手法 , 但这些仪器是否能优于针灸传统刺法, 尚有待证实。 2 . 6 继承传统针刺法中的合理内核 虽然针灸临床上应用传统针刺手法不多, 但在传 统针法中有许多精华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 这也是广 大古今针灸学家的经验结晶, 是许多现代针灸仪器所 不能替代的。如促进得气的方法, 搓法、 弹震法; 守气 的推弩法; 通关过节的飞经走气法等, 有许多是难以用 电针等现代工具达到的。尤其是在针灸临床对某些虚 实明显的疾病, 以及一些顽固性疾病, 辨证选法就有助 于提高疗效。 3 临床施用的针灸方法应优胜劣汰 针灸临床必须取得疗效这是治疗的关键。其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