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蔗新品种“闽引黄皮果蔗”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黄皮甘蔗种植管理技术

黄皮甘蔗种植管理技术

黄皮甘蔗种植管理技术黄皮甘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蔗种,其种植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甘蔗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掌握黄皮甘蔗的种植管理技术。

一、黄皮甘蔗的品种选择黄皮甘蔗的品种选择是种植管理中的关键一步。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黄皮甘蔗的品种应具有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糖分丰富等特点。

二、黄皮甘蔗的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深翻、平整和松土等工作,以保证甘蔗的正常生长。

2. 播种时间:黄皮甘蔗适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的甘蔗生长周期较长,产量相对较高;秋季播种的甘蔗生长周期较短,抗冻性较强。

3. 播种方法:可以选择整株插秧或切段插秧的方式进行播种。

整株插秧适用于土壤湿润、气温较高的地区;切段插秧适用于土壤干燥、气温较低的地区。

4. 行距和株距:根据品种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确定行距和株距,通常行距为80-100厘米,株距为25-30厘米。

三、黄皮甘蔗的施肥管理1. 基肥施用: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基肥施用,一般可在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矿物质肥料的施用。

2. 追肥施用:甘蔗生长期间,应根据甘蔗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情况进行追肥施用。

一般来说,每亩甘蔗追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5-1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等。

3. 施肥技术:施肥时应注意避开甘蔗的生长点,将肥料均匀撒在田间,然后进行追土封肥,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

四、黄皮甘蔗的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黄皮甘蔗常见的病害有红病、赤霉病、甘蔗白粉病等。

在病害防治上,可以采用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灌水、及时病毒病害的防治等。

2. 害虫防治:黄皮甘蔗常见的害虫有甘蔗蚜虫、甘蔗叶螨、甘蔗象等。

在害虫防治上,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手段,以保证甘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

为了提高果蔗的产量和品质,引种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引种品比试验的有效性和新品种对果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还可以为果蔗种植者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和决策依据。

试验的方法是在同一生态条件下,选取多个不同新品种和传统品种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选取的品种应当具备其它品质较高,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

试验地点应当选择生态条件相对稳定的地区,确保试验的可比性。

试验的主要指标包括果蔗的产量、单株产量、甘蔗糖含量、品质等方面。

通过测量试验区域的果蔗生长情况、收获情况和实际产量,可以对各个品种的表现进行评估。

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甘蔗糖含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估。

试验结果显示,新品种相对于传统品种在果蔗的产量和品质方面有显著的改善。

一些新品种的果蔗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了10-15%,单株产量提高了5-10%。

甘蔗糖含量也相对较高,品质更好。

这些优点使得新品种在种植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是非常有效的。

引种新品种可以显著提高果蔗的产量和品质,为果蔗种植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新品种引种的方法和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果蔗产业的发展水平。

“闽引黄皮果蔗” 新品种繁殖及配套栽培集成技术示范

“闽引黄皮果蔗” 新品种繁殖及配套栽培集成技术示范

“闽引黄皮果蔗”新品种繁殖及配套栽培集成技术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一、立项理由果蔗是一种供生吃的食用甘蔗,它皮薄、茎脆、汁多、味甜,除提供人体所需的糖分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矿物质、酶等,是一种深受我国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果品。

我省是全国果蔗主产区之一。

由于种植果蔗每6672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扣除成本,利润有3000元左右,效益与其它作物相比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所以我省果蔗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从九十年代初的4000hm2发展到现在的近8000hm2。

其中黑皮果蔗占到90%以上,在全省均有分布,其中在南平(建瓯市)、三明(大田县)、宁德(福安市、蕉城区)、漳州(长泰县、漳浦县)、泉州(永春县)、莆田(仙游县)等大量种植。

在果蔗生产过程中,我省各果蔗主产区都碰到同样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直存在着即品种改良进程慢,造成目前仍以上世纪四十年代引进的黑皮果蔗(也称拔地拉,下同)为主。

该品种由于种植时间长、田间花叶发病率基本达到100%,造成植株矮化、节间变短、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从而制约了果蔗产业的竞争力。

据统计,花叶病一般使果蔗减产20%一40%,宿根矮化病通常可使果蔗减产20%一30%,这些病害都极大影响果蔗产量的提高。

因此,引进果蔗新品种,改变目前果蔗品种单一、种性退化现状,已迫在眉睫。

我所引进并申请认定的果蔗新品种“闽引黄皮果蔗”是我所与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引进的,并于2010年1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委员会认定的果蔗新品种。

该品种经过多年多点系统田间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性,平均蔗茎产量为9027kg/667 m2 ,比黑皮果蔗增产13.35%,平均蔗汁蔗糖份12.80%,还原糖2.35%,含有17种氨基酸,平均每100ml蔗汁中氨基酸总量336.12 mg。

近几年,“闽引黄皮果蔗”在我省漳州市、泉州市、莆田市等果蔗产区开始推广。

但是,由于“闽引黄皮果蔗”认定时间较短,推广面积还不大,因此,迫切需要对“闽引黄皮果蔗”加速示范推广,扩大种植面积。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果蔗(学名: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用于制糖和酒精。

为了提高果蔗的产量和品质,引种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本文将介绍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果蔗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并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为果蔗种植者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

二、试验材料本次试验选取了5个果蔗新品种,分别是SP1、SP2、SP3、SP4和SP5。

三、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将试验地根据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划分为5个均匀的区域。

每个区域随机布置一个新品种进行种植。

每个品种设置5个重复。

每个试验区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

试验采用相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并进行相同的农艺操作。

四、试验方法1. 土壤准备:试验前应对试验地进行充分的土壤修复和改良。

根据土壤质量和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确保土壤的养分供给和pH值的适宜。

2. 品种选用:选用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果蔗新品种进行试验。

选取品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

3. 播种栽培:根据试验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期。

将品种进行无菌培养和繁殖,培养出种苗后进行定植。

每个试验区的种植密度为每亩20,000株。

4. 栽培管理:试验期间,严格按照定期追肥、及时除草、及时病虫害防治等农艺要求进行管理。

保持试验区域的肥水供应和生长环境的良好。

5. 产量统计:在果蔗成熟期,根据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和实际产量进行统计和测算。

收获成熟的果蔗,并割取每个品种的秆子进行称重,得到每亩的产量。

6. 品质分析:对收获的果蔗进行蔗汁提取,并进行酸度、糖度、纤维含量等品质指标测定。

对果蔗的抗病虫害和适应性等特性进行评估。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将试验所得的产量和品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采用方差和显著性分析,比较各个品种之间的差异和统计学的显著性。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果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高产性。

目前,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品种被引入到果蔗生产中,以期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介绍了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的相关内容。

一、实验介绍1.实验目的:通过引进不同来源、不同抗病品种进行试验比较,为果蔗新品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

2.实验时间和地点:本次实验于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地进行。

3.实验材料:(1)试验品种: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区的9个果蔗新品种,其中包括国产品种和外来品种。

(2)试验区划:将试验地分成九个小区,每个小区种植一种不同的品种。

4.实验方法:(1)育苗:采用台式育苗法进行育苗,栽种苗期控制在7~8月份。

(2)栽植:在试验田块中进行人工穴栽,株距1.0m×1.0m,每穴栽1株,共计500株。

(3)田间管理:除草、松土、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措施按照常规进行。

(4)观测指标:记录植株生长情况、产量等指标,同时对病虫害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病害发生率的记录。

二、实验结果1.单株产量比较通过对不同试验品种的单株产量进行比较,发现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中,西园糖与黄方糖产量较高,为2.68kg/株和2.48kg/株,而甘蔗50号和甘蔗60号则产量相对较低,为1.87kg/株和1.92kg/株。

2.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试验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病虫害的情况。

通过对试验田块的观察,发现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

其中,来自缅甸的甘蔗品种GK240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而来自广东的甘蔗品种GK25则很容易受到叶间枯病的影响。

三、结论1.果蔗品种的差异性很大在本次试验中,我们发现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有些品种的单株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而有些品种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因此,在引进新品种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评估其优缺点,选取适合该地区的品种。

2.适应性的评估非常重要不同区域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都会对果蔗的生长和产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七个果蔗品种在桂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综合评价

七个果蔗品种在桂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综合评价

果蔗(chewing cane )属禾本科甘蔗属(Saccharum L.),是一种作为鲜食用的甘蔗,具有皮薄茎脆、汁多味甜,除了能提供人体所需糖分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维生素,以及氨基酸、酶、矿物质等[1],既可直接食用,也可鲜榨蔗汁。

我国果蔗按皮色主要分黑皮果蔗、黄皮果蔗、青皮果蔗和白皮果蔗4种。

黑皮果蔗高产稳产、蔗糖成分较其他果蔗高,栽培面积占果蔗栽培面积的70%以上[2-3]。

青皮果蔗和黑皮果蔗是桂北地区的主栽品种,其中青皮果蔗主要种植区在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黑皮果蔗主要种植区在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这两地产的果蔗以脆、甜、香、软、爽口而著称。

然而,随着生产成本的攀升,加之甘蔗自留种栽培种性退化[4-5]等原因,桂北地区果蔗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因此,引进和筛选一批在桂北地区表现产量高、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的果蔗品种对桂北地区果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引进了桂果1号、同安果蔗、黄皮果蔗、川蔗26号、罗汉果蔗、甜脆果蔗、紫红果蔗7个品种,以桂北地区主栽品种青皮果蔗和黑皮果蔗为对照,通过随机区组试验,从产量性状、抗病性和口感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期为桂北地区果蔗品种推广应用、种质资料遗传材料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在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街2号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基地进行,前作为水稻,试验地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黑壤土,肥力中等。

1.2试验材料果蔗材料:桂果1号(材料来源于广西农科院甘蔗所)、同安果蔗(福建省农科院甘蔗所)、罗汉果蔗(保山市甘科所)、甜脆果蔗(保山市甘科所)、紫红果蔗(保山市甘科所)、黄皮果蔗(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川蔗26号(四川植物工程研究院)。

对照青皮果蔗(材料来源于广西桂林五通镇)、对照黑皮果蔗(badila )(广西桂林福利镇)。

1.3试验设计试验设计行距1.4m ,行长8m ,4行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果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巨大。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产量,培育新品种一直是果蔗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是对不同地区引进的果蔗新品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的一种试验。

本文将介绍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的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等内容。

一、引种品比试验的目的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比较不同地区引种的果蔗新品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评价其适应性和优劣势;2. 为果蔗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民选择适宜的果蔗新品种提供参考;3. 检验果蔗新品种的育种价值,为育种单位提供反馈意见,指导其后续工作。

二、引种品比试验的方法1. 试验设计引种品比试验通常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果蔗种植区作为试验点,每个地区设置若干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设置若干个小区,保证试验区和小区之间的环境条件尽可能保持一致。

2. 材料选择选择不同来源(国内外)的果蔗新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要求品种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便有效比较各品种的生长和产量等性状。

3. 土壤改良根据不同试验区的土壤性质和肥力水平,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和施肥处理,保证试验区土壤的相对均质性,减少试验误差。

4. 数据记录在果蔗生长期间,对各品种试验区的果蔗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包括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5.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品种在不同试验区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差异,评价其适应性和优劣势。

三、引种品比试验的数据分析引种品比试验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对各品种在不同试验区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其适应性和优劣势。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1. 生长状况对各品种在不同试验区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包括植株高度、茎粗、叶片面积等指标,评价其生长势和分布情况。

2. 产量表现对各品种在不同试验区的产量进行比较,包括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等指标,评价其产量表现和稳定性。

黄皮甘蔗种植管理技术

黄皮甘蔗种植管理技术

黄皮甘蔗种植管理技术黄皮甘蔗是一种常见的甘蔗品种,因其果实呈黄色而得名。

在种植黄皮甘蔗时,合理的管理技术是确保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黄皮甘蔗的种植管理技术,包括选地、育苗、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 选地:黄皮甘蔗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

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测试,确保土壤的pH值在6.5-7.5之间,有利于黄皮甘蔗的生长发育。

2. 育苗:黄皮甘蔗的育苗过程通常在温室中进行。

首先,选用健康的种子,并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在育苗盘中播种。

播种后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浇水,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幼苗长到15-20厘米时,可以进行移栽。

3. 施肥:黄皮甘蔗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

在栽种前,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基础施肥,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

生长期间,要进行定期追肥,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但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肥力过高或者对环境造成污染。

4. 灌溉:黄皮甘蔗对水分要求较高,生长期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根据土壤的湿度和甘蔗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水量。

同时,要注意避免积水和过度灌溉,以免导致根部窒息和病害的发生。

5. 病虫害防治:黄皮甘蔗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甘蔗黄条斑病、白粉病和甘蔗螟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间套作物、清除病虫源、及时喷洒农药等。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遵循使用说明,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黄皮甘蔗种植管理技术包括选地、育苗、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黄皮甘蔗的产量和质量,为甘蔗种植者带来丰收的喜悦。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黄皮甘蔗的种植管理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 tat o ih a d s b e y ed a d e c l n u l y n t i p p r h r ce i is a d rl td c l v t n tc n q e f h r i f g n t l i l n x el t q ai .I hs a e ,c a a tr t n e ae ut a i e h iu s o s h a e t sc i o
选 择无病 虫 、粗壮 、芽 好 ,蔗 表新 鲜 的梢 头苗
时为黄绿色 ,曝光后呈黄色 ,有光泽 ;芽沟浅 ,不 明显 ,芽倒 卵形 ,较大 ,芽 尖 略超 过 生 长带 ;叶片 较紧凑 ,叶尖弯曲 ,叶色青绿 ,叶耳退化; 自然条
件 下 ,不孕穗 开花 。
1 2 特 性 .
做种 ,一般采用双芽苗方式进行斩种 ,斩种后种苗 采 用清 水加 1 %石 灰 ( 0 1 甲基 托 布 津 ) 浸种 或 .%
1 特征特性
1 1 特征 .
花叶病 、梢腐病 ,发现少量螟害节 ,病虫害发生情 况 比对 照黑皮 果 蔗轻 。
2 配套栽 培技 术
2 1 选 种及种 苗处 理 .
该 品种植 株 高大 ,群体 整 齐 ,中大茎 ,节 问 圆 筒 形 ,节 间较 长 ,无气 生根 ,水 裂 较 少 ;蔗 茎遮 光
结 了闽引黄皮果 蔗 的特征特 性及 配套 栽培 技术 。 关键 词 :果 蔗 新 品种 ;闽引黄皮果 蔗 ;特征 特 性 ;栽 培技术
Cha ace itc n c tv to t c i e o r i ug r a r t rsi s a d uli a i n e hn qu f f u ts a c ne“M i g ng y lo f ui u ar a e” n yi el w r ts g c n
M ig i g y lo fui s g r a e wa u ma ie n y n elw r t u a c n s s m rz d. K e wor y ds:Ne c tv ro r ts g r a e;M ig ig y l w r i u a c n w ulia ffui u a c n n yn el fu ts g r a e;c r c eitc o ha a trsi s;c liai n t c i e utv to e hnqu s
1 ,浸种 后进 行催 芽 ,一 般 采 用 通风 透 气 的 肥 料 2h
袋覆盖催芽 ,每天喷水 1 ,催芽时间 1 左右。 次 0d 待 芽长 0 5~10c 即可下 种 。 . . m
2 2 整 地及 下种 .
选择土壤疏松 、土质肥沃 、土层深厚 、排灌方
收稿 日期 :2 1 —0 2 0 1 5— 5 作者简介 :吴松海 ,男 ,1 7 9 9年生 ,助理研究员。
果蔗 新 品种 闽引黄皮 果蔗原 产 于台湾 ,20 03年 福建 省农 业科 学 院甘 蔗研 究 所 、福建 省 种植 业 技 术 推 广总 站从广 东 引进 ,经多 年 多点 试 验示 范 ,表 现 出早 生 快 发 、高 产 稳 产 、品 质 佳 、适 口性 好 的 特 点 。2 1 通 过 福 建 省 农 作 物 品种 审 定 委 员 会 认 0 0年 定 。20 0 3年 以来 ,闽 引 黄 皮 果 蔗 累计 推 广 面 积 近 3 0 m ,受 到广大 蔗农 的欢 迎 。为 了加 速 闽引 黄 00h 皮果 蔗 的示 范推广 ,现将 其特 征 特 性及 配套 栽 培 技 术 总结 如下0 年 6 1
果 蔗 品 种 “ 引 黄 皮 蔗 " 新 闽 果 特征 特 性 及 配 套 栽 培技 术
吴松 海,李海明,张树 河,李瑞 美,林一心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 究所 3 3 0 ) 6 0 5
摘 要 :引进闽引黄皮果蔗在福建进行 示范推广种植 ,表现 出高产稳产、品质好等特 点。该文总
萌芽率中等,分蘖率 中等 ,成茎率较高 ,适应 性较广 ;适 口性好 ,其蔗皮薄 、纤维长 、蔗 肉脆 、 蔗汁清甜 、蔗渣易 成 团;高产稳产 ,平均 株高 为 33c 0 m,茎粗 3 5 m,单 茎重 27 g .2c .8k ,每 67m 6
有效 茎数 3 1 5条 、产量 9 7 g 5 7 2k 。与对 照主栽 品种 黑皮 果 蔗 相 比 ,株 高 高 出 1% 、茎 粗 高 出 4 5 、 7 .% 单 茎 重 高 出 4. % 、每 6 7 效 茎 数 多 出 26 6 m 有 08 % 、增 产 4 .7 。该 品 种 在 田间 主 要 病 害有 。3 37 %
WU o g h i IHa — i g HANG h — e IRu — i I ixn S n — a ,L ir n ,Z u S u h ,L ime ,L N Y — i
( u acn e ac ntue Fj nA ae yo r u ua Si c , h nzo l , ua r i e 60 5 Sg r eRs r Ist , u a cdm A i l rl c ne Z aghuCt Fj nPo n 30 ) a e h it i f gct e s y i vc3
A s at Mi yn eo ut uacn a t d cda ddmos a di Fj n eut hw dta techvrhd bt c : n igyl w f i sgraew si r ue n e nt t u a .R sl so e hth u i a r g l r no re n i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