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毛雪颖 20132081(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届应用心理系)摘要目的实验主要探究视、听两种不同感觉通道的简单反应时的差异性,以及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的长短。
方法大学生两名作为被试,采用Psykey3.1心理教学系统软件进行实验。
结果由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t检验,t= 2.0347< t0.05=2.048;由对4种色光的选择反应时t检验,t=3.366> t0.05=2.021。
结论视觉简单反应时较听觉简单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选择反应时与简单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选择反应时大于简单反应时。
关键词实验心理学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Psykey3.1心理教学系统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1引言反应时是指从集体接受刺激到做出回答所需要的时间,即S-R的时间间隔,也称反应潜伏期。
反应时的概念最早是由天文学家提出的。
关于它的研究也是从天文学家开始,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茨(1850)对青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后,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
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
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和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任务。
简单反应时(也称A反应时),在这类反应时任务中,单独呈现一个刺激,观测者立即做出反应,此时只有一个刺激、一种反应;简单反应时为包含在更复杂的反应中的认知操作提供了一个基线。
选择反应时(也称B反应时),就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在选择反应时实验中,给被试呈现几种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做出几种相应的反应。
在B任务中,刺激和反应都在一个以上,每一个刺激都有其对应的唯一反应。
一个反应包括发生于简单反应中的基线反应,还包括刺激确认和反应选择的认知操作。
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又要根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
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引言:选择反应指的是面对不同的刺激或情境,个体所做出的对应反应。
选择反应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者通过实验来探究人们在面对不同选择时的决策和反应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选择反应实验,探索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的反应和决策过程。
实验设计: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控制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示性选择反应,第二部分是非指示性选择反应。
第一部分:在该部分,每位参与者需要面对一系列刺激,在一定时间内做出选择。
实验者根据每位参与者的选择情况,记录下他们在每个选择上的反应时间和选择结果。
实验者同时观察参与者在做出选择时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获得更多有关参与者选择过程的信息。
第二部分:在该部分,参与者需要回想并描述第一部分中的选择过程。
实验者倾听并记录下每位参与者的描述。
实验结果:经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参与者在第一部分的反应时间普遍较快,选择结果集中在某一特定选项上。
此外,实验者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面对某些刺激时,个体的面部表情明显变化,说明情绪对选择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在第二部分的描述中,参与者普遍表达了对选择的头脑活动的理解和思考过程。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选择时,个体会根据不同的情景和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不同个体在选择反应上存在差异,有的人更加冲动和敏感,有的人更加理智和深思熟虑。
选择反应过程可能受到情绪、经验和个体差异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此外,通过对第二部分的描述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参与者在做出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有多种多样。
结论:选择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从反应时间、选择结果和口头描述等多个角度对选择反应进行了研究。
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选择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简单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声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实验(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本实验通过学习掌握测定声、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实验程序,并了解选择反应时不同于简单反应时的特点。
以14名大学生为被试,在JGW-B型心理实验台上分别对单一刺激和多种刺激的声和光的反应时进行研究。
实验时先让被试练习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为20次,其中2次为侦察刺激;然后让被试连续完成三个单元。
分别统计四个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结果表明,选择反应时的标准差和平均数均大于简单反应时,声的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均大于光。
可以看出,选择反应比简单反应所需时间长,声比光的反应时间长。
关键词声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1.引言反应时间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反应变量之一。
反应时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是包括三个时段:第一时段,刺激使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其冲动传递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第二时段,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从那里经运动中枢到效应器官的时间;第三时段,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后开始效应活动的时间。
简单反应时间是给予被试者以单一的刺激,要求他作同样的反应。
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已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并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选择反应时间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
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最先始于天文学家Bessel对于人差方程的研究。
最早将反应时间的测量用于心理实验的是荷兰生理学家年以后,冯特及其学生对反应时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为了揭示信息加工过程和特点,反应时间的测量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内隐学习领域出现了一种名为序列反应时的研究方法,10年后,刚刚萌发的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也出现了一种基于反应时范式的研究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其中,系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比勒姆()于1978年提出的。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

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反应时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反应时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衡量人类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参与者对于不同类型刺激的反应时,探究人类对于不同刺激的感知和处理速度。
实验设计与方法本实验采用了随机对照组设计,共有30名参与者。
实验过程中,参与者被要求坐在一个安静的实验室中,面对一台电脑屏幕。
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了不同类型的刺激。
第一部分是视觉刺激,参与者需要在屏幕上迅速点击出现的不同颜色的方块。
每个方块的颜色和出现时间都是随机的,参与者需要尽可能快地点击正确的方块。
实验记录了参与者点击方块的反应时间。
第二部分是听觉刺激,参与者需要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后,迅速按下键盘上对应的数字键。
每个音调的声音和出现时间也是随机的,参与者需要尽可能快地按下正确的数字键。
实验同样记录了参与者按下数字键的反应时间。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在视觉刺激部分,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45秒。
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者对于亮色和暗色的方块的反应时间没有明显差异。
然而,对于红色方块的反应时间明显快于其他颜色的方块。
这可能是因为红色在视觉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够更快地引起注意。
在听觉刺激部分,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60秒。
与视觉刺激不同,参与者在听觉刺激下的反应时间明显长于视觉刺激。
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者对于高音调的声音的反应时间明显快于低音调的声音。
这可能是因为高音调在听觉上更易于被察觉,能够更快地引起参与者的注意。
通过对比两个部分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于视觉刺激的反应时间普遍快于听觉刺激。
这可能是因为视觉系统在信息处理上更为高效,能够更快地将刺激转化为反应。
另外,在两个部分中,不同刺激的颜色或音调对于参与者的反应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这表明刺激的特征对于反应时具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定参与者对于不同类型刺激的反应时,揭示了人类对于不同刺激的感知和处理速度。
声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评估药物或治疗的效果
某些药物或治疗方法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反应 时间,因此通过简单反应时实验可以评估药 物或治疗的效果。
03
实验设备介绍
1 2
声源 用于产生声音刺激的设备,如扬声器。
反应计时器 用于测量被试者反应时间,通常使用计算机软件 实现。
3
实验操作台 放置声源和反应计时器的台面,确保稳定和方便 操作。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二
向被试者介绍实验目的和要求, 确保被试者明确了解实验流程。
步骤四
在被试者听到声音刺激后,立 即按下反应计时器上的按钮, 记录反应时间。
步骤一
将被试者坐在实验操作台前, 确保舒适和放松。
步骤三
开启声源设备,设置声音刺激 参数(如频率、响度等),并 启动反应计时器。
反应时间作为心理活动的度量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认知 加工速度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比较不同被试或同一被试 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可以探究心理因素与反应时间 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注意、情绪、疲劳等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或者探究不同年龄、性别、认知能力等因素与反应时间的 关系。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心 理活动特点。
步骤五
重复进行多次实验,收集足够 的数据用于分析。
数据记录与整理
1
记录每个被试者的反应时间,单位为秒(s)。
2
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便标准差等, 以得出实验结论。
04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筛选
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平均值计算
对所有被试者的反应时间进行平均,得到平均 反应时间。
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 实验报告

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反应时测定仪的操作,学习对选择反应时和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
比较选择反应时间的差别。
二、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反应时测定仪三、实验简介简单反应时是指呈现一个刺激,要求被试从看到或听到刺激到立即作出反应的这段时间间隔。
又称A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者分别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从刺激呈现到做出选择反应的这段时间称为B反应时,其中包括简单反应的时间、辨别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映的时间。
此次实验主要是选择反应时实验,被试者根据屏幕显示的颜色按相应颜色的键。
四、实验结果张怡心选择反应时实验具体数据总平均选择反应时:406ms不同颜色刺激的平均反应时不同学生选择反应时对比图平均选择反应时:409.3ms五、实验分析首先,该同学的最终结果选择反应时是406ms,随机选择的几个同学的平均选择反应时是409.3ms,说明该同学处在平均范围内。
其次,根据上述表格数据显示,该同学队红色和绿色刺激的反应时不同,对绿色的反应时短于对红色的反应时。
可能是个体对不同颜色的偏爱程度和敏感程度不同。
通过对比图可看出,不同个体的反应时存在着差异,平均反应时在400ms 左右。
反应时影响因素:⑴反应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有关。
刺激的性质对反应时间有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当刺激强度很弱时,反应时间较长,刺激强度增至中等或高强度时,反应时间可大为缩短。
另外,尤其在视觉刺激反应中,随着刺激面积的增大或刺激呈现时间的增加,反应时间也会逐渐减少。
不过此次实验中没有刺激强度的变化。
(2)与个体的诸因素有关。
除了上面所说的那些因素外,反应时间当然还会受被试本身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被试机体的适应水平是影响反应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机体适应水平的变化对简单反应时间的影响相当于刺激强度的影响。
所以,在视、听反应时间的实验中,需要考虑到被试的感觉适应问题,要对刺激和背景的对比因素加以控制,必要时应设置隔光、隔音设备。
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概述:选择反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根据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决策。
本实验旨在探究选择反应时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选择反应的机制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双选项的选择反应任务。
参与者需要根据屏幕上的指示,在两个选项之间做出选择。
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参与者的选择反应时和准确率,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数据。
实验过程:实验共有三个条件:基准条件、时间压力条件和干扰条件。
在基准条件下,参与者没有任何限制,可以自由选择并作出反应。
在时间压力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选择。
在干扰条件下,参与者在做出选择前会受到一定的干扰,例如听到噪音或看到干扰性图像。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条件下的选择反应时和准确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基准条件下,参与者的选择反应时较长,但准确率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参与者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更加谨慎和深思熟虑。
在时间压力条件下,参与者的选择反应时明显缩短,但准确率相对较低。
这表明时间压力会影响个体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
在干扰条件下,参与者的选择反应时和准确率均受到干扰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变化。
这说明外界干扰会干扰个体的决策过程,导致选择反应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下降。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选择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时间压力和外界干扰都会对选择反应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决策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和提高自身的选择反应能力来应对各种挑战。
结论:选择反应是个体根据外界刺激作出决策的过程。
本实验通过不同条件下的选择反应任务,探究了选择反应时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和外界干扰会对选择反应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产生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选择反应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决策需求。
参考文献:[1] Smith, P. L., & Ratcliff, R. (2004). Psychology and neurobiology of simple decisions.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27(3), 161-168.[2] Ratcliff, R., & McKoon, G. (2008). The diffusion decision model: theory and data for two-choice decision tasks. Neural Computation, 20(4), 873-922.。
声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声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人类对声音刺激作出简单反应所需的时间,并探究反应时间与声音强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1. 计算机
2. 音频播放器
3. 音频耳机
4. 反应按键
实验原理:
当刺激物作用于人体某个感受器官时,感受器官便会引起一系
列神经元的兴奋,从而形成感觉。
在本实验中,感受器官为耳朵,刺激物为声音。
当测试者听到声音后,神经元会传递信号至脑部,对刺激物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
实验流程:
1. 开启计算机,进入测试软件界面。
2. 点选要测试的声音强度(70分贝、80分贝、90分贝)。
3. 放置音频耳机,握紧反应按键。
4. 进行实验,在听到声音后立即按下反应按键。
5. 统计测试结果并计算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
经过多组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本组数据得出所有测试者对于70dB声音的反应时间平均为0.29秒,对于80dB声音的反应时间平均为0.24秒,对于90dB声音的反应时间平均为0.21秒。
实验结论:
1. 声音强度越大,人类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越短;
2. 声音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类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变化非常小。
3. 本实验结果稳定可靠,反应时间的测量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组成员:张冰、杨亚楠
学号:2014160331016
实验日期:2016.3.24
声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结 果
1.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数据,经整理后参见附表1,声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和声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
2.计算声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讨 论
1、比较声选择反应时与声简单反应时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简单反应时是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被试只做单一的反应。选择反应时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的可能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声简单反应时实验中,被试听到声音的刺激就要迅速作出反应(按键),而声选择反应时实验则要被试对呈现的刺激进行判断(高、中、低),然后根据判断按相应要求的键,其中声选择反应时实验包含:辨别——选择——简单反应时,故而声选择反应时比声简单反应时所用的时间长。
0.475
0.574
16
0.232
0.307
0.167
17
0.388
0.362
0.477
17
0.281
0.235
0.212
18
0.413
0.425
0.442
18
0.230
0.180
0.215
0.548
0.635
0.570
7
0.289
0.232
0.190
8
0.437
0.518
0.309
8
0.288
0.226
0.215
9
0.520
0.655
0.331
9
0.298
0.236
0.196
10
0.471
0.422
0.447
10
0.265
0.228
0.258
11
0.461
0.628
0.408
11
0.274
结论
声选择反应时比声简单反应时所用的时间长。
附 录
表1声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和声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单位:秒)
声选择反应时实验(s)
声简单反应时实验(s)
次数
被试1
被试2
被试3
次数
被试1
被试2
被试3
1
0.478
0.501
0.604
1
0.850
0.263
0.262
2
0.745
0.726
2、在被试54次的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是否有明显的练习效果。
练习效应是指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应,从而导致了实验反应加快和准确性提高。从数据表中可看到,每一次实验结果是不同的,反应时平均数有起伏,被试1反应时和后两组差异有点明显,可以说明练习效应的存在一定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各组数据差异并不是很大。在较长的实验过程中个体差异,疲劳效应等可能会对练习效应所带来的影响有一定的抵消作用。在做声选择反应时的实验前,我们做了声、光简单反应时实验,因为实验装置的原因,耗时长,并且实验当天时间有限,中间没有间断休息,有一定的疲倦情绪,虽然练习效应存在,但疲倦带来的误差使实验结果(反应时)受到影响,故而在被试54次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没有明显的练习效果。
表2声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单位:秒)
被试1
被试2
被试3
总计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0.547
0.078
0.497
0.082
0.478
0.081
0.507
0.027
从表2可以看出:3个被试反应时总均值为0.507,标准差为0.027,其声选择反应时不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0.433
2
0.445
0.217
0.234
3
0.575
0.543
0.590
3
0.362
0.240
0.221
4
0.558
0.281
0.558
4
0.366
0.226
0.261
5
0.536
0.478
0.459
5
0.340
0.209
0.235
6
0.557
0.409
0.361
6
0.273
0.220
0.234
7
0.195
0.194
12
0.595
0.512
0.510
12
0.243
0.142
0.207
13
0.534
0.454
0.376
13
0.312
0.190
0.194
14
0.790
0.477
0.487
14
0.228
0.182
0.298
15
0.707
0.445
0.661
15
0.318
0.205
0.149
16
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