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学
医学临床诊断学知识点

医学临床诊断学知识点在医学领域中,临床诊断是指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确定并判断疾病的过程。
医学临床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对于医生正确判断和治疗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学临床诊断学的知识点,以便读者加深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一、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医生进行临床诊断的第一步,它包括询问患者个人信息、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内容。
通过详细而全面的病史采集,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相关症状以及可能的病因,为后续的诊断提供线索。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在病史采集之后,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和听诊等方法,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检查。
常见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的外观、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脏器等,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患者体征异常以及其他与疾病相关的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尿液、体液、组织等样本,提供关于疾病的生化、免疫、遗传等方面的信息。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疾病的依据。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放射学和超声学等技术,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观察,以了解和诊断疾病情况。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MRI、超声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于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等信息,对于一些内脏器官的观察和评估非常有价值。
五、诊断学思维诊断学思维是医生进行临床诊断的核心能力之一,它是基于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推理、分析和综合判断,将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组合起来,从而得出最终的诊断结论。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运用诊断学思维进行问题定义、提出诊断假设、进行诊断推理和评估,最终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
六、常见疾病在医学临床诊断学中,了解和熟悉一些常见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对于医生进行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临床诊断学症状学重点

临床诊断学症状学重点一、引言临床诊断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对于医生正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症状学是临床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了疾病所引起的不适感觉、异常体验以及患者自身感受的问题,是诊断的重要线索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临床诊断学中症状学的相关内容,包括症状的分类、描述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症状的临床特征。
二、症状的分类1. 按症状产生的原因分类症状可以根据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理性症状:生理性症状是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一些特征性体验,如饥饿、口渴等。
•病理性症状:病理性症状是疾病所致,如发热、疼痛等。
•心理症状:心理症状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一些体验,如焦虑、抑郁等。
•过敏性症状:过敏性症状是特定的物质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2. 按症状的性质分类症状还可以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主观症状:主观症状是患者自身感受到的不适,如疼痛、头晕等。
•客观症状:客观症状是由医生或他人观察到的一些体征,如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等。
三、症状的描述方法在病史采集和临床诊断中,对症状进行准确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症状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程描述病程描述主要是指症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疼痛的发生是否突然,症状的持续时间是长久的还是间断的等。
2. 症状的特点症状的特点描述是指对症状的性质、强度、程度以及所涉及的范围进行描述。
例如,疼痛的性质是刺痛、钝痛还是绞痛,疼痛的强度是轻度、中度还是剧烈等。
3. 相关因素描述症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有变化,对于这些相关因素的描述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病因。
例如,疼痛是否与活动、压力、进食等有关,对于头痛是否与经期有关等。
4. 伴随症状描述有些症状可能会伴随着其他症状一起出现,对这些伴随症状进行描述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例如,恶心、呕吐是否伴随着腹痛,咳嗽是否伴随着咳痰等。
临床医学--诊断学

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需要与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相鉴 别。
精神分裂症
幻觉、妄想、言语和行为紊乱等症状,需要与其他精神障碍疾病 相鉴别。
05
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诊断学在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确定疾病诊断
诊断学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帮助医生确定疾病诊断,识别疾病 的病因、部位、程度和性质。
指导康复治疗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评定,诊断学能够指导制定 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 治疗等。
监控病情进展
诊断学通过定期的康复评定,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 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06
结论与展望
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01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 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2023
临床医学--诊断学
目录
• 绪论 • 诊断学基础 • 临床诊断技术 •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绪论
临床医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1
临床医学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综合应用基础 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等多学 科知识和技术的医学专业。
2
临床医学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 目标是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需要与其他肠 道疾病相鉴别。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绞痛
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需要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等疾病 鉴别。
高血压病
血压升高,需要与其他高血压急症相鉴别,如高血压脑病、急性 心力衰竭等。
大三上学期临床诊断学临床诊断学满分必备重点

《临床诊断学》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阐述学习临床诊断学的目的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临床诊断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明确临床诊断学是通过物理诊断(症状学、问诊和检体诊断)和辅助检查来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
【教学内容】一、临床诊断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三、临床诊断学发展简史。
四、临床诊断学的发展方向。
【教学时数】理论课简要介绍【教学方法】课堂结合临床案例讲授诊断学的学习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第一篇症状学常见症状【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熟悉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发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二、掌握常见症状的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重点讲述发热、头痛、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绀、腹痛、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黄疸、意识障碍等,自学其他未列出的临床症状。
一、发热1、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2、病因与分类;3、发生机制;4、临床表见:发热的分度;5、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等;6、伴随症状和体征;7、问诊要点。
二、头痛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
三、水肿1、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心源性水肿与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的鉴别要点;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四、咳嗽与咳痰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五、咯血1、病因与发生机制: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六、胸痛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七、呼吸困难1、病因与发生机制: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2、临床表现:左、右心衰的特点;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八、发绀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的鉴别;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
九、腹痛1、病因;2、发生机制:内脏痛、躯体痛、牵涉痛;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
临床医学课件--诊断学

叩诊
听诊
用手触摸病人的身体,感受温度、湿度、疼痛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
用手指敲击病人的身体,了解器官的相对位置和密度变化。
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呼吸音等,以判断器官功能状态。
一般体格检查的内容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血压等,以了解病人的生命状态。
生命体征
观察皮肤颜色、湿度、温度和淋巴结大小、分布等,以判断疾病情况。
X光检查广泛应用于骨折、肺部疾病、腹部疾病等领域。
03
CT检查对于观察器官、组织、血管等结构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CT检查
01
CT检查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02
CT检查采用X射线束对人体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二维图像。重要性源自定义与重要性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疾病发生的时间、诱因、症状、变化等。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粪便等生物样品进行化验检查,以辅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
借助X光、超声、CT等影像技术对体内结构进行观察。
体格检查
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
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理论学习
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包括尿量、颜色、酸碱度、尿蛋白、尿糖等指标,可反映肾脏功能、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
尿常规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尿沉渣检查
尿液培养可检测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用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
尿培养
尿液检查
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肝脏分泌的酶类及蛋白质,评估肝脏功能及肝脏病变程度。
2023
临床医学课件--诊断学
临床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解析

临床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解析临床诊断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充分的临床经验,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原因和严重程度。
正确的临床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临床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一、临床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临床诊断学是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来确定患者所患疾病的学科。
它既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
临床诊断学的基本任务是明确疾病的类型、确定疾病的原因以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通过系统的诊断,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病痛。
二、临床诊断学的方法1.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临床诊断的第一步,医生需要与患者详细交流,了解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通过细致入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可能类型。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方法,对患者身体各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的异常体征,从而作出初步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获取大量的生化指标和病理信息。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影像学检查等。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超声波、磁共振等技术,观察内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的方法。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5. 生物标志物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某些特定分子或物质,来诊断和监测疾病的方法。
例如,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在早期发现肿瘤的存在,以便及时治疗。
常见的生物标志物包括酶、激素、抗体等。
6. 诊断性治疗试验诊断性治疗试验是一种特殊的诊断方法,通过给予患者一定的治疗措施,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从而判断患者所患的疾病类型。
这种方法常用于临床诊断困难的情况下。
总结:临床诊断学基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和诊断性治疗试验等多种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类型、原因和严重程度。
临床诊断学

四、群体检查 (一)群体检查的方法与程序 ⑴问诊调查查阅养殖场的生产日记、资料。 ⑵现场巡视群体状况,以及个体畜禽的临床 检查等。 ⑶抽样采血进行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学检验 或抗体检测等。具体可先了解防疫程序、饲 养管理以及饮水情况,然后巡视环境及畜禽 群体。必要时进行临床抽样检查以及对有异 常表现的动物作细致检查。
3、叩诊适应范围主要用于浅在体腔(如 头窦、胸、腹腔),含气器官(如肺、 胃肠)的物理状态,同时也可检查含气 组织与实体组织的邻居关系,判断有无 器官的位置变化。
(五)听诊:临床上可分为直接听诊与间 接(听诊器)听取机体器官在生理或病 理过程中产生的音响。
直接听诊:主要用于听取患病畜禽的呻 吟、喘息、咳嗽、暧气、咀嚼以及特殊 情况下的肠鸣音等。 间接听诊:主要是借助听诊器对器官活 动产生的音响进行听诊的一种方法。间 接听诊主要用于心音、呼吸道的呼吸音、 消化道的胃肠蠕动音的听诊。
2、猪除了常规皮肤、被毛、体态、精神、 食欲、二便,还要注意四肢是否损伤,这 对于种母猪、仔猪特别要注意。 3、反刍动物主要观察反刍、暧气、被毛、 鼻镜、运动、行为等。 4、其他畜禽以及特种经济、观赏动物应根 据动物的生物习性进行针对性检查。
第三章 整体及一般检查
一、体格、发育及营养水平 (一)体格与发育临床上体格可一般分为 大中小三种。体格、体重是决定用药量 的根据。特别是一些安全范围小的药物。 (二)营养水平 1、营养缺乏 2、慢性消耗性疾病 3、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o o o o
2、听诊时的注意事项 (1)要在安静环境下进行 (2)被毛磨擦是常见的干扰因素 (3)听诊要反复实践
o (六)嗅诊:即用鼻嗅闻病畜禽的呼出 气体、口腔气味、分泌物及排泄物及排 泄物的特殊气味。
二、特殊检查方法 (一)导管探诊 (二)穿刺法 (三)实验室诊断 (四)特殊仪器检查 三、临床检查程序 (一)病畜登记 (二)问诊
医学临床诊断学知识点

医学临床诊断学知识点医学临床诊断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断指导。
在医学临床诊断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医生们掌握,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核心知识点。
1.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临床诊断的第一步,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可以了解患者的疾病过程、症状表现、病因及家族史等信息,有助于医生明确诊断方向。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的直接观察和检测,通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生理指标等数据,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病种。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等生理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因,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利用X光、CT、MRI等影像学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手段,它可以直观地观察患者内部器官的病变情况,帮助医生明确诊断方向。
5. 生化检查生化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代谢状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6.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帮助医生明确病变病理类型,为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提供依据。
7. 诊断思维诊断思维是医生在进行临床诊断时的重要思维方式,包括全面分析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信息,结合自身经验和医学知识,进行科学推理和判断,最终明确诊断。
总结:医学临床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学科之一,医生们需要掌握丰富的诊断知识和技能,运用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以上介绍的医学临床诊断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医生们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兽医临床诊断学: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临床诊
断学的
内容
症状学(症候学)1.病史采集:即问诊。
2.临床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
诊及辅助器进行系统的检查。
3.实验室检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方
法对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组织进行检查,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组织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临床检查和特殊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实验室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和健康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特殊检查:用X射线、超声波、心电图、各种
内窥镜等特殊设备对组织器官结构或功能进行检查,获得比较客观和正确的结果。
方法学(检查法)
症状:动物患病后经过检查所发现的机能异常和病
理现象。
体征:组织或器官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变化;或兽
医用叩诊、听诊以及器械检查所发现的异常
现象。
症
状
分
类主要症状和
次要症状主要症状:在疾病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
特点:在提示和确诊疾病中起主要作用,或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次要症状(一般症状):指在疾病过程中表现不突出、对疾病诊断意义不大的症状。
特点:诊断意义不大;但常是主人就诊的原因。
固定症状和偶然症状固定症状:在疾病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症状。
偶然症状: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出现的症状。
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由疾病引起的全身性反应或整体的异常变化。
特点:疾病诊断意义不大,但能够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
局部症状:出现在患病组织器官、表现明显的局灶性反应。
特点:反应病变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病变性质,对疾病有诊断意义。
临床诊断学的内容症状学(症候学)
症
状
分
类
典型症状:能够反应疾病临床特征
的症状(包括局部、主要、示病症
状)。
示病症状:能反应疾病性质的症
状,或一但出现就可以确诊为某种
疾病的症状。
典型症
状和示
病症状
综合征
(综合症
候群或综
合症状)
综合征(综合症候群):在疾病
发展过程中,一些症状有规律地
出现或按一定秩序相继出现。
综合症候群常提示某一特定器
官或系统的疾病。
由主要症状、
固定症状、典型症状组成。
早期症状(前趋症状):指动
物在疾病发生初期表现出来
的症状。
特点:可为疾病的早
期诊断提供启示和线索,但无
特异性。
亚临床症状:指机体出现的症
状难以达到明显的程度。
早期症状和
亚临床症状
诊断的方法论
诊断的
分类
症状学诊断:一般称临床诊断:
根据主要症状来命名的诊断结
论。
机能性诊断(病理生理学诊
断):根据机体功能障碍的表现
特征来命名的诊断。
特点:需
以症状学诊断作为基础。
病理学诊断(病理形态学诊
断):依据患病器官形态学变化
特征作出的诊断。
特点:可确
定疾病部位、性质。
是通常门
诊应达到的诊断。
发病学诊断(发病机理诊断):
能阐明发病机理的诊断。
病因诊断:阐明发病原因的诊
断。
特点:较完美的诊断。
对
疾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中称为
病原学诊断。
诊断所表
达内容
建立诊断
的时间
早期诊断:在发病初期建立的
诊断。
晚期诊断:在疾病的后期或死
的诊断。
诊断的方法论 临床诊断学的内容 诊断的分类 观察诊断: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
治疗诊断:急性中毒病和营养缺乏病的诊断。
建立诊断的手段 诊断准确度 疑问诊断:症状不全或病情复杂,暂时不能够作出准确的诊断结论,此时的诊断。
可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判定该诊断结论正确与否。
初步诊断:通过病史调查、一般检查、系统检查后所作出的诊断。
是疾病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最后诊断:经过对动物全面检查,排除类似疾病且经治疗验证的诊断。
建立诊断的方法(疾病诊断的方法) 论证诊断法:把患病动物的症状与某一设想的疾病的特征进行一一比较而作出诊断的方法。
特点:多用于症状表现典型、充分的疾病;兽医需有较丰富的经验;简单实用,但造成误诊的可能性也较大。
鉴别诊断法(排除诊断法):指将收集到的症状与一组类似疾病进行鉴别,排除不相吻合或可能性不大的疾病而建立诊断的方法。
步骤:首先提出待鉴别的疾病(常见多发病 少见病);然后一一实施鉴别;最后作出诊断。
特点:多在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时应用。
涉及知识面广,有时因遗漏疾病而造成误诊。
药物诊断法:通过应用(或试用)某种特定药物后,根据动物机体呈现的反应状态作出诊断的方法。
指对动物疾病发展趋势及其结局的一种估计。
预后判定注意事项:疾病的早晚轻重;充分考虑动物的个体特性(年龄、体质);病畜饲养管理及周围环境条件 ;医疗条件;经济价值——“兽医水平”的体现;兽医人员判定时要有丰富实践经验。
诊断结论 对动物所患疾病的描述,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①患病部位,疾病种类(性质)、严重程度(宁重勿轻)。
②指出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
③判断疾病预后
第一章 临床基本检查法
浅触诊:用指腹,手掌或手背平放在体表滑动式检查 体表软组织,浅在血管和骨骼等。
临床基本
检查法
问诊 现病史 发病时间 发病地点 动物所表现的症状 病的经过 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动物的生产性能 畜主所估计的病因 既往病史 曾患过的疾病 是否做过手术 治愈情况 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情况 饲养管理情况使役情况 饲料的种类 饲料制度 饲料调制 使役情况 畜舍卫生和防疫制度 繁殖方式和配种制度 环境条件:“三废” 触诊 利用检查者的手或借助检查器具触压动物体,根据感觉了解组织器官有无异常变化的一种诊断方法 直接触诊 深触诊:内脏器官。
按压(捏压)式触诊——单手、双手按压(捏 压)——胸腹壁敏感性、中小动物内
视诊 直接视诊 病畜的整体状态 被毛与皮肤 生理活动 可视黏膜 粪尿性状 畜群巡视 畜群面貌观察 发现异常 畜舍卫生状况 饲料检查 生产性能及繁殖能力 间接视诊 口腔;鼻腔;耳腔 眼 阴道 膀胱 直肠 胃与气管
临床基本检查法触诊
间接触诊:通过直肠触诊。
检查的内容:
①体表状态;
②检查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冲动(胃蠕动、心搏动、脉搏);
③检查局部紧张度及内容物状态;
④检查敏感性,即有无疼痛反应。
触感变化:
①捏粉样(生面团样)触感:皮下水肿
②波动感:血肿、脓肿液化期,腹腔积液。
③柔软有弹性:皮下气肿。
④坚实(硬固):骨瘤、结石、异物、秘结粪球(小动物肠
道阻塞)等。
⑤敏感:有疼痛反应。
提示局部炎症。
叩诊
对动物体表某一部位进行叩击,使之振动并产生音响的性
质,去判断被叩击部位及其深部器官的物理状态,间接地
确定该部位有无异常的诊断方法。
直接叩诊:以叩诊槌或弯曲的手指直接叩击动物体表某一
部位的方法。
适用范围:鼻窦、瘤胃、蹄部、气肿部疾病的
诊断及反射机能的检查。
间接叩诊
指指叩诊:中、小动物和浅表器官的检查。
槌板叩诊:大动物及深部器官的检查。
适用范围:心、肺检查。
目的:判断器官、组织的含气量、弹性、敏感性、
大小。
叩诊音
浊音:叩诊厚层的肌肉部位(如臂部)及不含气
的实质器官(如心脏、肝脏、脾与体壁直接接触
的部位时所产生的声音。
清音:叩诊正常肺区的部位所产生的声音。
鼓音:叩诊健康马体盲肠基部(右肷部)时所产
生的声音,或叩诊健康牛瘤胃上部所产生的声音。
影响叩诊音的因素:
(1)组织器官含气量——音性质。
(2)组织器官弹性——音强弱。
(3)叩诊的力量——振动扩散的范围。
(4)被检部位的厚度以及距离体表远近。
(5)邻近器官的影响(含气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