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园林特征及运用

合集下载

新中式景观风格浅析

新中式景观风格浅析

新中式景观风格浅析中式景观风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式景观风格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中式景观风格。

这种新中式景观风格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美学相结合,打破了传统中式景观束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新中式景观风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中式景观风格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在设计中强调自然、生态、人文相融合,注重营造冷暖气流、水系系统等自然生态环境。

设计师以自然材料和植物为主,将现代技术和传统手工艺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个性的中式景观。

第二,新中式景观风格突出传统文化元素。

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继承传统文化,提取传统建筑元素,使其融入到当代设计中。

例如,将中国传统飞檐、仕女做旧风格、青瓦红墙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中式景观设计当中。

第三,新中式景观风格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在空间布局上,追求高度的层次感、节奏感,使人们在游览中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时空感受。

景观的多层次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更能够营造出空间和谐、协调的感觉。

第四,新中式景观风格植物种植注重形态和美感。

在植物选择和搭配上,注重植物形态的美感和色彩变化,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即使是日常植物也能被巧妙的融入景观设计之中。

综上所述,新中式景观风格是一种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美学相结合的景观设计风格,它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突出传统文化元素,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植物种植注重形态和美感。

这种风格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融合,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视觉效果。

浅析园林中的新中式景观应用

浅析园林中的新中式景观应用

浅析园林中的新中式景观应用新中式景观设计是以中国古典园林为精神内涵,揉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元素,在功能、形式、材料上满足现代人居环境需求的一种设计方法和理念。

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景观设计千篇一律,大量模仿甚至抄袭国外设计作品,一味追求名贵石材和树种,不惜巨资南树北移,形成空有华丽堆砌的外表,而不能成为人们心灵深处的家。

在经历了大跃进式的扩张与浮华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回归,逐渐被人们接受和青睐。

一、新中式景观风格产生的原因新中式景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其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与必然性。

它的出现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整个景观行业的发展史中,不难看出,景观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文化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改革开放的前些年中国基本上是全盘复制西方景观,这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整体景观水平,但也使得景观的趋同性越来越严重。

可以这样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景观设计建造发生许多变化,由过去以注重精神内涵的精致艺术形式转为随处可见的与西方景观类似的当代设计。

”中国具有地域性的园林特色逐渐没落,中国传统造园精髓也濒临消逝的处境中国的设计师开始摸索能够表达中华民族风格的设计。

亚洲的几个国家,尤其是日本、印度,他们的对外开放也使景观的发展经历与我们相同的过程。

新中式风格景观的产生,是对外开放大环境下景观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为中国的开放和崛起而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赞誉,这对中式风格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此外,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是各种风格流派的研究、设计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

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新中式景观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客观因素。

二、传统造园手法的再现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采用框景、漏景、对景、夹景、借景、障景等造园手法。

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混搭。

比如江南园林中庭漏窗, 上海九间堂的房间内也有一扇作用相似的窗,但形式上采用更为简洁的方形材质上则是更为实用的玻璃。

新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手法

新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手法

新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手法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将传统的中国园林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的设计风格。

其特点是在保留传统园林特色的同时,注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以营造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空间氛围。

以下是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常见手法:1.学习传统园林布局: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以传统园林布局为基础,如回字形园林布局、游廊线性布局等。

通过恰当地运用这些传统布局手法,能够创造出具有历史传承感的空间氛围。

2.营造重点区域: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注重营造一个或多个重点区域,如主景区、水景区、花园区等。

这些区域通过布局和景观元素的安排,突出园林的核心主题,吸引观赏者的目光,使其成为园林的焦点。

3.创新造园元素: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常常巧妙地运用传统园林中的造园元素,如廊架、假山、水景等,并通过创新手法赋予其现代功能。

例如,在廊架上增加遮阳设施,使之成为休憩和观赏的场所。

4.融合中西室内室外设计: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将中式园林元素融入到室内室外设计中,营造出兼具中西元素的空间风格。

通过选用传统材料和家具,结合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使得整个空间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与和谐。

5.利用自然材料: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注重运用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和水泥等,以营造出朴实自然的景观氛围。

同时,也会运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如玻璃、不锈钢和照明设备等,增加空间的现代感。

6.引入现代艺术元素: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常常引入现代艺术元素,如雕塑、水景艺术和灯光艺术等,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为整个空间增添一丝现代气息。

7.围合布局和开放空间: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常常采用围合布局的手法,在庭院的周边筑墙或搭建围栏,将空间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场所。

同时,也注重创造开放的空间,以增强空间的通透性和开放性。

总之,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通过运用传统园林的布局和元素,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创造出一种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时尚的空间氛围。

这种设计风格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和观赏的需求,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沉淀。

新中式园林的特征及运用

新中式园林的特征及运用

新中式园林的特征及运用新中式园林,即在传统中国园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建筑技术与理念,创造出兼具现代和传统元素的园林形式。

这种园林风格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城市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

本文将介绍新中式园林的特征及其运用。

一、新中式园林的主要特征1. 传承传统元素。

新中式园林在设计上充分融入传统中国园林的元素,如仿古建筑、假山、池塘、廊亭、走廊等,以此彰显中华园林的特色。

2. 讲究空间布局。

新中式园林不仅注重园林的美学和视觉效果,也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在新中式园林的设计中,通常会借鉴传统中国园林的“重景轻框架”的布局思路,强调空间的层次和缓急有致。

3. 融入现代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

新中式园林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材质选取上,新中式园林通常选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使园林具有更加现代的审美感。

4. 带有文化内涵。

中式园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新中式园林更是将中国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园林中,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这也是新中式园林得以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新中式园林的运用1. 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化的一种体现,而新中式园林的设计元素可以令公园更加具有视觉效果,增强公园的文化内涵。

同时,新中式园林设计通过背景风貌的突出,带来自然与城市的结合感,让人们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得到放松和舒适的感受。

2. 旅游景区。

新中式园林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在旅游景区的运用上,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并提供更加美好的游览体验。

3. 私人庭院。

私人庭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新中式园林设计可使之更加充实。

私人庭院对空间比较敏感,因此新中式园林的层次和布局更适合在私人庭院的设计中运用。

三、新中式园林的未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中式园林在未来的设计中会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在材料和建造工艺上,新中式园林将会选用更加环保的原材料,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平衡。

同时,新中式园林将会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更加丰富的园林元素为人们创造更具美感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发展与运用

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发展与运用

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发展与运用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现代景观设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中式景观设计近年来成为了业内的热门潮流,其发展与运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新中式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概念、起源、特点、应用和前景。

一、概念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并打造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国际化现代景观设计风格。

这种设计风格不仅注重景观美学上的满足,还涵盖了文化和历史等方面。

二、起源新中式景观设计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的文化复兴引起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被引入现代景观设计中,形成了新中式景观设计。

三、特点1.打造文化内涵丰富的场景新中式景观设计通过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为人们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2.追求艺术美感新中式景观设计将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当中,通过自然景观、建筑构造等方面体现出艺术美感。

3.倡导绿色环保新中式景观设计注重绿色环保,通过运用自然材料、多样化的植物和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达到环保的目的。

四、应用新中式景观设计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型公共空间、商业广场、园林别墅、旅游景点等领域。

在一些重要场所和城市重新建设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应用。

五、前景新中式景观设计具有巨大的前景。

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新中式景观设计应用在城市、公共场所和高档私人住宅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文化和传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六、结论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新中式景观设计成为了新趋势。

它不仅在景观美学上获得了成功,还将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巧妙地结合。

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应用面越来越广泛,未来机会仍然巨大。

因此,我们需要在景观设计方面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加强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结合,打造出更加优秀的新中式景观设计作品。

新中式景观在园林中的体现和运用

新中式景观在园林中的体现和运用

新中式景观在园林中的体现和运用摘要:针对民族地域性文化景观在园林建设中难以保护运用、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景观再现困难、文化符号少等问题,从保护文化遗址、以人为本将功能与文化结合、注重整体氛围营造、新中式景观设计方式的借鉴等角度进行分析,尝试解决营造中的困难。

本文从“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构成介绍着眼,重点简述“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存在的必要性和目前“新中式”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将“新中式”应用到景观设计的办法。

关键词:新中式;风格景观;运用1“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简介1.1“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定义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性,且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独有的审美特色,在园林风格中展现古典唯美的气质。

“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是指在现代的居住环境中,将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的一种设计理念,这种理念将中式元素和现代元素有机的融合,是景观设计的一种升华。

1.2“新中式”景观设计的组成元素1.2.1 植物、山、水的设计我国的景观设计是提倡动静结合的,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山是属于静态景观,而水是属于动态景观,这两种景观常常是结合设计,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境界,这样的结合使得单纯的水景观不至于太过于波澜雀跃,也让沉稳的山景观不会显得过于沉重。

1.2.2 道路景观我国的园林对道路的设计是尤其重视的,对于道路的用处、性质、颜色以及和周围环境结合体现的气质都有全面的考量。

最后展现的园林道路要让人有观赏性,而周围的环境与道路结合将更富于有韵律和和谐感,以提高整个环境的质量和品味。

1.2.3 和文化相结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一定要了解园林景观在周围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园林也可以更好地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园林景观设计和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会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和感受文化、并与园林中的景观有更好的交流。

这种的园林所创造出的环境是适合人们居住且不失其优雅品味的。

2 “新中式”风格造景特点2.1 造园思想的应用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崇尚自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意识形态追求。

新中式庭院设计理念及特点

新中式庭院设计理念及特点

新中式庭院设计理念及特点新中式庭院设计理念及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中式庭院设计正在进行一场更新换代的变革。

新中式庭院设计理念强调融入现代元素,包括自然、简约、舒适、功能性和艺术性等特点,使庭院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与自然亲近的理想场所。

下面我将介绍新中式庭院设计的特点。

首先,自然性。

新中式庭院设计强调自然与人工的结合,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

设计中常运用传统的中式园林元素,如池塘、假山、花木等,以营造自然的氛围。

同时,植物的选择也更加注重生态效益,提倡使用乡土植物,注重植物的原生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简约性。

新中式庭院设计追求简洁、精致的风格,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琐的装修,注重空间的灵动性和流线感。

设计中常采用现代的材料和造型,使庭院呈现出简约、清爽的美感。

第三,舒适性。

新中式庭院设计注重舒适度的提升,尤其是对座椅和休闲区的设计。

座椅通常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舒适度好,并结合庭院整体风格,增加庭院的舒适感。

同时,为了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庭院设计中还加强了功能性的考虑,如设置合理的灯光、音响等,方便居住者的日常使用。

第四,功能性。

新中式庭院设计注重庭院的功能性,为居住者提供各种不同的功能区域。

例如,设置休闲区、娱乐区、花坛、草坪等,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设计中还注重营造私密性,增加居住者对庭院的归属感,使其成为居住者专属的私人空间。

第五,艺术性。

新中式庭院设计突出艺术性和审美感,力求将庭院打造成一个以人为本的艺术品。

设计中常采用对称、错落有致的布局,注重空间的对比和层次感。

同时,注重庭院细节的处理,通过互动的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衬托,增加庭院的美感。

新中式庭院设计的特点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通过自然、简约、舒适、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设计要素的有机融合,新中式庭院设计既保留了传统中式庭院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审美追求和实际需求。

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更加自然、简洁、舒适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更好地享受到庭院带来的美好与惬意。

新中式园林

新中式园林

► 空间的层次感设计
1. 依据住宅使用人数和私密程度的不同,需 要做出分隔的功能性空间,则采用“垭口” 或简约化的“博古架”来区分; 2. 在需要隔绝视线的地方,则使用中式的屏 风或窗棂,通过这种新的分隔方式,单元式 住宅就展现出中式家居的层次之美。

新中式的颜色选择 1. 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 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 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 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 2. 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显崇 高、喜庆、祥和的氛围。 3. 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 观宁静、典雅的氛围。 4. 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 观氛围。 5. 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 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 6. 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 7. 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与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 品构架等,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 园特点。

传统符号的应用 1. 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 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 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 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 2. 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 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 3. 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 4. 有十二干支纪法 5. 有甲骨文、象形文字 6. 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生肖、 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极、金乌 7. 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 8. 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 松、竹、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格素雅精巧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其造园手法独特、造园意境深邃。

它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伴随着社会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融合交流,各种具有地域性的设计风格逐渐进入中国且被人们接受并将其运用到各行各业,一股股欧陆、地中海、东南亚风充斥着人们的眼球,纯粹的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界已经遭到巨大挑战。

新中式风格早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时期就出现了,随着欧陆风情、地中海风情等各种地域文化的出现,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欣赏风格的转变。

新中式以全新的风格脱颖而出,它传承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国古典设计手法与技巧的跟进和变通,以及在新材料新内容上的运用,出色的表现出含蓄而秀美的中国风情。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新中式园林风格的对比与解析,分别对具有新中式风格的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园等不同类型的设计进行举例和分析,来探讨新中式风格在中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前景。

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荣誉。

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其造园艺术历来与中国的文学艺术相通,相互之间有着深远的渊源,尤其受唐宋时期以来的写意山水画的影响,在整个园林建造上处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明清时期的园林达到中国园林的成熟期,无论在造园手法还是造园技巧上都达到了纯火炉青的地步,造园活动无论在数量、规模或类型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此时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都已经发展成熟,尤其是在当时士大夫文化影响下的私家园林,造园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化一脉相通,是模拟自然山水园林的典范。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兼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的艺术作品,其在营造要素上主要包括了山水创作,建筑经营,植物配置,动物生趣,天象季相,景线布局,装饰陈设,诗情画意等八项因素相互融合贯通来表达相关意境。

明清时期的园林既是中国造园史上巅峰时期,也是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史的总结,私家园林又被称为文人园林,风格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

皇家园林则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为后来皇家园林的鼎盛打下基础。

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建筑方面,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

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雄伟的皇家气派。

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了“玲珑、活泼、通透、淡雅”的特点,将秀丽小巧、含蓄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植物配置方面,中国传统园林追求返朴归真、向往自然,因此在植物搭配上,造园者喜好在园林中模仿自然山林植被景观,将亭、台、楼、阁等建筑与山、石、花、树等自然因素相互协调融为一体,充分运用植物色彩来体现和渲染园林环境。

通过借助自然气象的变化和植物的本身的生物特性,来创造春、夏、秋、冬四季不同
的景观效果,从而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所特有的艺术效果,打造成一座“虽由人作,宛自
天开”的自然山水园。

在意境方面,中国传统园林主要表现在园林中的厅堂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方面[1],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利
用空间变换从而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技艺手法,不仅使园林在富有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更为丰富多样,而且在现代设计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通过对历史的渗透,通过对其文字的解读,通过对空间变化的感知,在景物的观赏与体会中达到审美的高层次。

“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是对中国风景园林意境的最好表达,同时也是人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普遍认知。

2、新中式园林的特点
新中式园林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提升,同时也是对古典园林精髓的一种与时俱进
的表达。

它并不是盲目的照搬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某一处场地,而是在理解传统造园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通过古典设计手法与现代场所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运用叠加的手法,有机的对现代园林景观进行再创造。

新中式风格并不是单纯的套用中国传统元素,它是将新古典元素和具有中式风格的元素进行叠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吸收,将社会的现代元素和中国传统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欣赏水平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的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的体现。

新中式园林将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结合,将传统造园的气韵和意境保留在环境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对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灵活运用,充分考虑对景、框景、近看、远眺等多层次的空间视线组织,步移景移,在视线的开、闭、转、合等方面进行精心打造[2],运用现代材料对古典韵味的诠释以及在植物配置上古为今用意境的表达,都是新中式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的继承与发扬,表达出其唯美不奢华,含蓄不张扬,精致不造作,亲切质朴,自然人性化的特征。

3、新中式风格在园林中的运用
3.1新中式在居住区中的运用一一以万科第五园为例
第五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片区南部,原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地势起伏较大。

万科充分考虑当地地域特征,以岭南四园为创作母本,吸收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精髓,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与现代材料有机结合,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居住片区,同时也在中国的房地产业开创了新中式居住区的新篇章,成为国内打造新中式房地产业的领跑者。

第五园通过对空间,色彩,植物的灵活运用,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古典园林低调内敛、含蓄幽静的意境
(图1)。

在空间上,第五园借鉴了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通过院落式构成来设计居住区的空间序列,住区中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安排合理,从不同空间层次上满足了业主的心理需求;运用传统的处理手法,通过一系列的漏景、障景、框景、借景、对景等多样设计方式,尽可能的在小场所表达大空间;运用岭南园林的设计元素,在庭院和巷弄的处理上借鉴了广东地区天井、碉楼冷巷,从本土地域特色上完成对主题景观的诠释。

在色彩表达上,第五园宛如一副水墨画,整体建筑包括所有细节全部运用“黑、白、灰”这三种无色系列进行渗透[3],整个园区在色彩上表现出浓郁的江南风情,风格淡雅而恬静,置身其中,让身心在片刻间获得宁静(图2)。

在植物上,大胆运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竹,品种以刚竹属的刚竹、紫竹居多,窄街深巷、高墙小院在大量栽植的竹再现了岭南四大园林之一余荫山房“翠竹夹墙”的景象,行走其中让曲径通幽的意境更为丰富(图3)。

第五园是人们在居住区中寻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完美契入点,它成功的打败了被西风所充斥的中国地产业,让人们以全新的视觉来解读新中式园林景观,同时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并更深层次的去感受中国传统园林的神韵和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