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内十个“新中式”景观居住区
新中式案例分析

主 商 业 街
-内庭院 (扬—抑—扬)
主街宽,胡同窄,内庭
胡 同 内 庭 院
院又豁然开敞;序列上: 空间处在连续的变化之中, 一层层地变得更私密。街 巷在这空间序列中起着由 开放到私密的过渡作用, 担负着由内而外的双重身 份,连接着宅与宅,宅与 自然,形成了人与人交往 的空间场所。
复古派
新中式建筑的两种主要做法
方法二:重新诠释传统特征:仅仅使用传统建筑的符号达到标识的作用,强 调文化感和意境上的相似,在表象方式上颇为接近后现代主义的手法。 建筑规划形式上: ——规划布局理念兼顾现代化生活方式。 ——产品在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造工艺以及功能空间设计,加入了国际 化要素,体现了一种现代建筑简约、时尚的风潮,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 格,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类似于结构主义的手法在产品细节设计方面融入一些 被符号化了的中式元素,是比较难以被直接识别的中式建筑。比如:在建筑 设计方面仅仅保留代表中式建筑符号的色彩——长城灰;或者是在山墙处设 计被抽象化的马头墙、人字顶;或是在住宅正面添加被简化的门楼装饰等等。
新中式建筑的两种主要做法
方法一:复兴传统 把传统的地方建筑和规划的方式、基本构筑保持下来,突出文化特色,删除 某些过于繁琐的细节,强调形式主义。 规划上: (南北差异,可以体现为四合院派或江南水乡派) 北方的合院派建筑在外观上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灰色坡屋顶、筒子瓦及一 定高度的墙院围合方式;材质上多选用地域色彩浓厚的灰砖,形成雄浑、宏 大的气势;空间结构上则是尽可能多地设计庭院空间,以追求四合院的全包 围形式。 南方园林派则以其“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精致的景观和空间处理手法 独步天下。该派建筑多以苏州园林为主要传承对象,亭、台、楼、阁、轩等 也多仿造苏州园林样式。景观营造手法借鉴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处理方法,如 借景、漏景、对景、隔景等。白墙青瓦、高大的马头墙、飞檐是建筑中的突 出特点。整体建筑形象可用“粉墙黛瓦”来形容,如同中国水墨画,淡丽清 雅,诗意油然而生。
城市特色房产推荐

城市特色房产推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于房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大都市中,各类房产纷纷涌现,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房产。
本文将为您推荐几个不同城市的特色房产,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房产市场。
1. 上海的老洋房上海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
而上海的老洋房则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房产特色之一。
这些老洋房多建于20世纪初,具有浓厚的欧式风格,外观精致华丽,内部结构复杂且充满历史气息。
无论是居住还是投资,购买一套上海老洋房将成为一段难忘的体验。
2. 北京的四合院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充满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而四合院则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建筑形式,代表着北京古老的底蕴。
四合院由四面围合而成,中央是一个天井,独特的布局使得四合院透气舒适且充满家庭温暖。
无论是想体验老北京的风情,还是追求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购买一套北京的四合院将是不错的选择。
3. 广州的港式住宅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各类外来文化在这里交融。
广州的房产市场也因此展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港式住宅成为一大亮点。
港式住宅融合了中式和西式的建筑风格,外观简洁大方,内部布局合理且注重细节。
选择一套广州的港式住宅,不仅意味着拥有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还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
4. 成都的巴蜀建筑成都作为中国西南重要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而巴蜀建筑则是成都的特色房产之一。
巴蜀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形式独特而古朴,充满了浓厚的巴蜀文化特色。
在成都购买一套巴蜀建筑,不仅能够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本土文化氛围。
总结:城市特色房产丰富多样,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独特之处。
上海的老洋房、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港式住宅、以及成都的巴蜀建筑都是各自城市的代表特色房产。
在购买房产时,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房产,从而创造一个独特而舒适的居住环境。
无论选择哪座城市的特色房产,都将成为一段珍贵的居住体验。
十大特色民居介绍及图片

NO.1福建土楼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
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
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NO.2开平碉楼广东开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
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
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
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新中式景观山水院落

新中式景观山水院落林致远(福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0)摘要:设计旨在从项目的建筑规划和地域丰富的自然山水、书院文化及历史名城承载的自身丰富的多元文化中挖掘题材,中国园林讲究“师法自然”,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利用植物来展现地域、文化、艺术美,新中式景观设计要把功能与艺术美、地域、文化进行完美结合才能既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关键词:新中式;山水意境;地域文化;中式植物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0)22-0074-020引言凯兴天下社区位于山东菏泽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周边生活、教育、娱乐、公园配套较为完善,地块靠近老城区,交通便捷,地理区位优越,是该区域上风上水的风水宝地,尽揽繁华都会生活,如图1所示。
1新中式景观设计理念该项目采用新中式景观的空间设计手法,在空间序列上通过两条主要轴线的贯穿,层层递进,一步一景,形成一府(即状元府),两院(即国学院和学士院),一台(融境台),六园(即儒庭园、览山园、缤纷园、石林园、桑榆园、莺飞园)的三重十境景观空间格局。
该项目以书院文化为承载对象,打造书院文化和自然山水为主体,通过感受游、立、闲的人生三重境界依次展开景观空间节点,以带有文化特征的国学院、融境台、学士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景观节点在中轴线上自然和谐的延展开。
项目选择新中式景观自然美属性和精神美属性兼具的植物。
在社区咫尺空间,尽量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空间。
形成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园林空间意境。
2新中式社区景观整体规划设计以解读现有规划建筑围合的景观空间为基础,以新中式经典的设计手法,重现原生的中式门堂楼阁的五进空间序列,完成现代书院及自然山水空间的打造。
与其文化脉络景观相呼应形成该项目最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景观除了在文化上考虑人文的营造及熏陶,更在功能上提出打造一个温暖的、人文的、互动的、社交的、健康的居住环境。
社区的景观满足人群全年龄化,共享互动化,健康场景化的人居需求,从5大健康维度,10大场景模块诠释健康内核,实现0~100岁全龄人群身心灵的健康关怀,在共享互助中赋予丰富的居住体验,在温暖场景中重构健康生活方式。
新中式风格居住示范区景观设计实例

新中式风格居住示范区景观设计实例(图文)自古以来,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像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三晋文化的务实豁达,等等。
而成都文化的精髓是“道”,即“道法自然”。
成都人在独特的道文化影响下,崇尚自然,喜欢自由,从而构成了自己交友方式和思考方式,最后变成思考方式。
在有限的”间“空间里实现“道法自然”,就如同“螺丝壳里做道场”,这是道和间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项目整体面积较小,在场地条件的限制下,为拥有更加丰富的到达体验,设计以门,庭,园,台,径五大空间场景,打造一个于传统园林景观格局之上,兼融现代造景设计手法的新中式景观,描述小巧而精致成都空间,结合”间“美学,通过诠释成都闲适生活,体验”之间“美学,造就”有里有面,有庭有院“,诠释成都闲适生活,造一方能尽情感受时光之美的理想人居空间。
油松清雅挺拔,枝干横展,展现出雄浑苍劲的傲人气势。
假山石、水流、青松相映成趣,构建出水院超然的山水意境。
此院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山水之间深远不尽,这也是中国人对于“间”的至高追求。
和煦微风掠过清清波面,内外相映成趣。
阳光下,树影间,水景相互交融形成丰富的感官体验,这是未来我们想为客户营造的理想生活。
回望大门,与亭台楼阁形成对称礼序空间,阔气大门倒映在中庭水景中,形成与天地对话的自然哲学意境。
户经过绿岛、小桥,到达我们会客厅,在会客厅内驻足静赏,或沏茶。
坐于亭台楼阁间饮茶闲谈,歌酒赋诗,水岸风华随桨边水流而悄然“退隐”,一汪水景,联结起两种生活,彼此对望间就也产生了羁绊。
在前期规划时,景观想要达到提高跌水瀑面高度,且浮于跌水之上的会客厅不会影响后期建筑的采光,于是让会客厅结合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美人靠,让人浮坐于水面之上。
会客厅沿用门楼的设计元素从挑檐到装饰线条都交相呼应,林间茶室临水而坐,四时美景尽收眼底,忘乎所以,逍遥自在。
淡淡薄霧、遠近不同、橫看成嶺、光線折射⋯⋯便是‘間’的美學。
自然造化,原本沒有美,只是人有了意識、有了感知之後,便有了美。
景观房产美景尽收眼底

景观房产美景尽收眼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大自然的美的创造与人类的智慧结晶,景观房产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具特色的环境设计,成为了人们追逐的梦想之地。
本文将以不同地理位置和环境设计来展示不同类型的景观房产,让您全方位了解这些美景尽收眼底的房产。
1. 陆地桂林山水间的别墅桂林山水以绚丽的山峦、辽阔的水面和独特的岩石景观闻名于世。
位于桂林山水中的别墅房产,可以让您在这片诗意之地中享受舒适宁静的生活。
别墅设计一般以中式园林风格为主,配以传统的华夏文化元素,使得整个房产融入自然之中,并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别墅中,可以俯瞰青山绿水,聆听山间的鸟语花香,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2. 海岛度假别墅的独特魅力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岛度假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后,到一个宁静的小岛上度假,不仅可以远离尘嚣,还能欣赏到令人惊叹的美景。
海岛度假别墅是理想的选择,其设计多以现代风格为主,采用开放式布局,营造出通风明亮的居住环境。
与此同时,为了突出海岛的特色,别墅的外部设计常常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以最大限度地将大自然的美景带入室内。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别墅中度过一个轻松惬意的假期是多么令人向往。
3. 城市高层楼盘的都市风光对于繁忙的城市居民来说,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可能有限。
然而,一些城市高层楼盘设有景观花园或屋顶花园,为居民提供了在都市中欣赏美景的机会。
这些楼盘通常建在城市主要的交通节点,高楼层的位置使得居民可以一览城市的美景。
楼盘内部的设计则注重空间利用和舒适度,给人宽敞明亮的居住感受。
当您站在窗户前,眺望远方的繁华城市,一切的疲惫似乎都被吹散了。
4. 河湖景观房产的水与天空河湖景观房产可以让您充分享受水与天空的美妙融合。
这些房产常常建在水域之间,为居民提供了近距离欣赏湖光山色的机会。
别墅和房屋的设计一般遵循现代风格,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营造开放的居住空间和大面积的玻璃窗,让景色在您的居所中尽收眼底。
居住区案例分析

项目一、二期于2005年6月正式面 市,首期将全面推出Townhouse、新洋 房、新多层三种全新产品,尤其是 Townhouse产品,将全面开拓深圳联排 别墅的先河。
(1)“风”主题:
庭院内的景观元素采用
富于空气流动感的构图,
流线形的铺装、弧形墙等,
无不显出风的特质,并融
入日月主题。
西山庭院
(2)“叶”主题: 以叶形构图为基调,穿插在南 北向的铺装上;“叶面”处理以 绿化为主;内植大树,提供荫蔽 空间;院内有一水面,水面一侧 的绿地上有一叶形雕塑,同时也 是盛水的容器,水自然溢出跌落 到水池中;还有一凉亭,供赏景、 活动之用;材料的使用与建筑协 调。
西山庭院
6.3街坊和院落
整个小区的住宅建筑设计成街坊院落的形式,这种布置形式的目的是使居民 产生对城市的联想,对居住环境的关心。该小区的开发面对的客户数量并不太 多,又与市区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这种格局不会使居民产生离群索居的感觉。
院落是聚合住区居民,使其产生并保持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空间环境。 内庭院是居民直接感受的环境,是提供归属感的载体。强调空间围合感,强 调属于自己街坊的个性,同时促进居民在院落中的共同活动的可能性,促进居 民的相互交往。 每个内庭院以其环境设计主题各具特色,是有品位的,安全的,有居住气氛 的,可交往的,体现居住品质的,“大家”共享的场所。
联排住宅形成了两个方 向略有不同的主要村落。
townhouse、洋房和多层 住宅分别形成了不同的 村落。
各村落通过一条半环形 的主路连接起来。
新中式建筑案例

新中式建筑案例新中式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近年来在国内外备受关注与青睐。
它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成为了当代建筑领域的一大亮点。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典型的新中式建筑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现其独特魅力。
案例一:北京古北水镇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是一座以水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小镇。
整个水镇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木质结构和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展现出了独特的新中式风情。
在水镇的设计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古北水镇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也成为了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展现了新中式建筑的多重魅力。
案例二:上海田子坊田子坊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一处保存完好的老式石库门建筑群。
近年来,田子坊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修缮,保留了原有的传统建筑风貌,同时也引入了现代商业和文化元素。
在田子坊的改造过程中,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将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田子坊成为了上海市的一大文化地标。
如今,田子坊不仅是游客们打卡的热门景点,也是年轻人文艺生活的聚集地,展现了新中式建筑的时尚与活力。
案例三:广州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是一座集歌剧院、音乐厅和多功能表演厅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其外观设计融合了传统的岭南建筑元素和现代的钢结构材料,展现出了独特的新中式风格。
在大剧院的设计中,设计师们巧妙地运用了传统建筑的斗拱、檐口等元素,同时又采用了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使整个建筑既具有传统的优雅与韵味,又具有现代的气派与豪华。
广州大剧院不仅成为了广州市的文化地标,也是国际知名的建筑艺术作品,展现了新中式建筑的艺术魅力。
以上三个案例展示了新中式建筑在不同场景下的独特魅力,它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成为了当代建筑领域的一大亮点。
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中式建筑将在更多的领域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元素”这一符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逐渐逐渐扩大,一批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项目应运而生,现代住区环境设计越来越多运用到了新中式景观风格。
今天,小编收集整理了国内十个“新中式”景观住区设计,同大家一起分享。
1.泰禾运河上的院子(北京,2004)
北京泰禾运河岸上的院子景观设计通过对传统里弄和胡同空间的研究,在本案基础上以现代手法重新组织梳理街巷空间,整体性上成为中国形式与现代内涵的表征,气质与内涵则表现在居住的动和静之中,建筑、景观的形式,来自于传统的审美和现代的适应性,极具现代居住特征。
特别是对空间尺度的合理设计、比例适当和整体协调上对人居住其中的心理感受上挖掘文化内涵来作为解决景
观设计的主导思路。
结合总体规划及建筑与公共空间体系的布局,设计团队确立了景观规划的思路:由静街、深巷、馨院、花溪、山水园一起形成的新中式景观体系。
随着时间发展,数十个精品小院已经完成,去年多个大宅开始进入设计阶段,目前五栋美轮美奂的大宅已基本建成,分别名为“云水禅居”、“庐山幽居”、“颐园”、“桃花源”和“骊宫”。
2.易郡(北京,2005)
新本土主义建筑的基本理念是尊重自然和师法自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态方法,营造生态环保节能节材、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需求。
其内涵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三大特征。
易郡——新北京四合院将上述理念有机地融入其空间、材料、绿化与文化内涵中,其并非简单地继承传统四合院的形式,而是在室内外空间上汲取了内敛、方正、向心等精髓;在材料及其构造上坚持了真实理性原则。
3.观唐(北京,2005)
“观唐”在设计中明确了不是要单纯地仿建古建单体而是营造传统的诗意氛围。
其设计立意是塑造一个可游、可居的环境。
北京的观唐中式别墅在回归中式院落的生活意念和精神境界同时,又吸纳了西式别墅的现代生活流线,以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室内居住空间实现舒适的居住生活。
其内在的空间布置,以大面宽、小进深的方式实现住宅的生态化特征,延用地周边集中布置的布局方式,实现内部连通,同时室内空间采光的均好性和冬季保暖效果又得到保证。
综合体现了中西式住宅的优势,建成茹古涵今、中西合璧的中式宅院。
4.万科第五园(深圳,2005)
项目主打特色是现代中式建筑风格,吸纳了岭南四大名园、北京四合院等众多中式建筑的精华,辅以现代的建筑文化及特色,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建筑风格,把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白墙黑瓦简洁的外观和色彩很有意境的和谐美,营造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新中式建筑特色。
力图在中国民居文化建设上有所突破,依寻“岭南四园”的思路,建造了崭新的住宅小区——万科第五园,其意是想在“岭南四园”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新型的、南方的中国式的现代生活模式,园林层叠,出入有致,空间交错,明亮通透,湖光山色,饶有新意。
5.香山81号院(北京,2005-2006)
该设计在对场地文脉积极回应的基础上再阐述了传统中国的理想居住方式。
细节体现了与延续的传统一致的宁静氛围,展示了设计的简明与优雅。
对于当地材料和乡土植物的应用保留了场地的特色,回应了地方性。
它给这样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如何融合建筑、景观和文化为一体,来满足现代的语境下的新需求这一终极目标。
在场地固有条件的前提下,设计师对于宁静、简明,以及更重要的是,对于理想山居的现代表达的追求根植于西方景观设计传统以及中国文化之中。
从对于场地文脉的敏感回应到对乡土植物的选择,无一不体现了这种融合的努力。
通过对于中国传统山居理想的重新表述,设计展示了内在的统一与和谐能在何种程度上激起共鸣。
6.绿地21城·百合园(昆山,2006)
百合园以丁字街为骨架的建筑布局,混合了“街道-前院-内院”与“街道-前院-建筑”两种模式,整体布局和谐巧妙、各自围合。
街道散发着中式的幽静素雅,而空间则展现了庭院的私密尊崇,私家庭院与开放、半开放的公共庭院相互呼应,勾勒出浓郁的中式风情,现代生活与传统中式空间意境在此相遇、结合,完美的实现了居住对于院落情怀的回归。
7.香山·甲第(北京,2008)
项目遵循“设计源于生活”,“科技回归人生”,“文化融入自然”三项原则。
香山甲第通过不同层次空间的组合和色彩变化创造具有浓郁东方灵气的栖息环境。
在总体建筑风格上,汲取香山之灵气和北京传统文化之精髓,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加适量现代元素,通过“胡同”、“四合院”等不同空间的组合和色彩的变化,结合北京文化特色和红、黄、灰等香山色调,营建具有浓郁东方灵韵的栖居环境,打造一个浓缩北京文化和香山特色的高尚居住区。
既能满足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又能提供现代人需求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8.北林苑万科·棠樾(东莞,2009)
万科·棠樾项目北临仙水湖、大屏障森林公园,西接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和企洞水库,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
设计团队充分依托景观河道和山体资源,在以适宜尺度与山水对话的同时将体现东方文化的徽派建筑与新古典园林完美结合,成功将其打造成极具现代中式风格的奢华别墅社区和高端生态住宅区。
设计以山为轴,以水围合,达到水体别墅组团户户临水,山体别墅组团户户临山,高层住宅户户拥有广阔水体、山体全景景观。
此外,通过使用不同的材质表达统一的灰色基调,传递出中国传统的自然、沉稳气息和浓郁的现代东方韵味。
9.和庄(杭州,2010)
和庄建筑风格以清朝官邸为基本调性,重现高墙灰瓦的大户宅院的显赫气势。
和庄在传承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精髓的同时,吸纳西方现代生活的流线。
建筑布局引入中式庭院生活理念,形成合院的布局形式,体现“院落”的概念,既能满足中国人“喜聚”的居住习惯,又能提供现代人需求的私密生活环境。
和庄景观设计追求的是看似随意,实则每一处景致都是设计师精心之作,它避免中轴对称,处处体现自然。
和庄整体的景观设计定位为现代中式园林风格,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这一思想在景观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配合和庄清朝官邸的建筑风格,利用“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
在景观的营造中,主要采用借景、对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以营造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
这使建筑物与景观互为依托。
10.平门府(苏州,2010)
苏州平门府位于古城核心区,用地周边名胜古迹甚多,历史及文化资源丰富。
周边基本保持着古代“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独特的历史平江城风貌。
与古城著名景点北寺塔仅一墙之隔,距苏州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约1km。
本案地处苏州古城中的核心保护区,对古城风貌有着不可言喻的历史责任。
项目设计中特别遵循地域文脉、古城肌理。
在建筑与空间互为图底的关系上维系苏州古城缘水而筑,置园造林,粉墙黛瓦绵延千年不断的民居历史感。
在总体规划上,设计强调景观与建筑的空间次序感,有通过建筑极力营造小街深巷,风情蕴籍的苏州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