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辙机

合集下载

转辙机的作用名词解释

转辙机的作用名词解释

转辙机的作用名词解释在铁路运输领域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转辙机这个词。

转辙机是一种常见的铁路设备,它在铁路交叉口或分岔口的一侧设置,用于改变行车列车的行进方向。

转辙机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保证了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营,同时也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下面将对转辙机的作用进行较为详细的解释。

首先,转辙机能够引导列车行进方向的改变。

当一个行驶中的火车接近交叉口或分岔口时,转辙机会利用机械装置将火车从一条轨道引导到另一条轨道上,使其行进方向发生变化。

这一过程通常由转辙机的操纵员通过操纵杆或按钮来完成。

转辙机的设计巧妙,使用简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行进方向的改变,确保列车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行车事故的发生。

其次,转辙机可以实现多路并行的铁路交叉运输。

在铁路网络中,经常会出现两条或多条铁路线路的交叉口,这时就需要使用转辙机来引导列车准确进入所需的轨道。

利用转辙机,列车可以按照预定的路线行进,各条线路的交通运输可以同时进行,提高了运输效率。

转辙机的灵活性也使得多条线路的交叉更加便捷,减少了列车在交叉口等待的时间,增加了交通运输的通畅度。

此外,转辙机还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实现紧急停车。

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例如列车出现故障、轨道异常或其他突发事件,转辙机可以起到紧急制动的作用。

操纵员可以通过操作转辙机,将列车引导到备用的停车轨道上,实现紧急停车,以保证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另外,转辙机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隔作用。

在火车进站和出站时,转辙机可以限制列车的行进方向,避免列车进入错误的轨道或逆行。

这样可以保证火车的有序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转辙机的存在为火车的准确停靠提供了保障,确保乘客安全上下车,不致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综上所述,转辙机在铁路运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引导列车行进方向的改变,实现多路并行的交叉运输,实现紧急停车以及阻隔作用,为火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转辙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铁路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也为乘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转辙机的工作原理

转辙机的工作原理

转辙机的工作原理
转辙机是一种常用于铁路或地铁系统中的设备,用于实现列车在同一个铁轨上进行转弯运行。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检测列车位置:转辙机首先会通过传感器或其他检测设备,确认即将到来的列车的位置和方向。

2. 切换道岔:根据列车的位置和预定的路径,转辙机会切换相应的道岔,使列车能够正确地转弯。

3. 定位道岔:一旦道岔切换完成,转辙机将道岔锁定在正确的位置上,确保列车能够安全通过。

4. 放行信号:转辙机会向列车的驾驶员或信号系统发送信号,告知列车可以安全通过转弯部分。

5. 监控系统:整个过程中,转辙机会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道岔的状态和列车的位置,以确保转弯过程的安全和顺畅。

需要注意的是,转辙机必须在列车完全停稳之后才能进行道岔切换,以确保列车安全通过转弯部分。

同时,转辙机也需要与信号系统和列车驾驶员进行紧密的配合和沟通,以保证列车能够遵循预定的路径进行行驶。

整个工作过程严格遵循铁路或地铁的安全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高效性。

转辙机的操作规程

转辙机的操作规程

转辙机的操作规程转辙机是指用于铁路轨道上的道岔控制设备,通过操作转辙机可以实现列车的转轨或分轨,确保列车在不同的轨道上行驶。

为了保证安全和顺畅的运行,转辙机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转辙机的操作规程,共计1200字。

一、转辙机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 操作员应仔细阅读转辙机的操作手册,掌握转辙机的操作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

1.2 操作员应对运行一切影响转辙机正常工作的因素有所了解,包括天气状况、轨道状态等。

1.3 操作员应检查转辙机的外观和工作状态,确保各部件完好无损,无异响,并进行必要的润滑和维护工作。

1.4 操作员应确保自己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并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

1.5 操作员应保证操作现场的整洁和安全,并清除可能引起意外的障碍物。

二、转辙机的操作步骤2.1 操作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指示前往所需操作的转辙机,确保自己身边无人员和障碍物。

2.2 操作员应先确认转辙机的位置和状态,包括道岔位置、锁闭状态和轨道通断情况。

2.3 操作员应使用正确的工具对转辙机进行解锁,并将手动杆置于中立位置,确保转辙机处于可操作状态。

2.4 操作员应按照信号系统的指示或列车调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转辙机操作方式,包括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

2.5 手动操作方式下,操作员应根据列车调度指示,将手动杆拨至相应位置,使得转辙机切换到所需的轨道,然后锁定手动杆并确认道岔位置是否正确。

2.6 自动操作方式下,操作员应通过控制台或遥控器输入相应的指令,使得转辙机切换到所需的轨道,并确认道岔位置是否正确。

2.7 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转辙机的运动情况,确保转辙机正常工作且无误操作。

2.8 操作员应经常检查转辙机周围的工作环境和道岔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转辙机正常工作的问题。

2.9 操作员在操作结束后应将手动杆置于中立位置,并将转辙机重新锁定,确保转辙机处于安全状态。

三、转辙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1 操作员在操作转辙机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和疲劳,确保准确地执行操作。

转辙机的作用

转辙机的作用

转辙机的作用转辙机是用来将火车或电车的车轮导引到不同的轨道或路径上的机械设备。

它的作用十分重要,不仅可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行驶,还能够提高运输效率。

首先,转辙机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列车的安全行驶。

当列车需要从一个轨道转移到另一个轨道时,转辙机可以通过改变轨道的方向,将车轮导引到正确的路径上。

这样可以避免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偏离轨道或者脱轨的危险。

转辙机通过精确的操作,能够保证列车的平稳转轨,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了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其次,转辙机还能够提高运输效率。

在火车站或货运站,转辙机的设置可以使列车在不同的轨道之间进行快速转移。

根据列车的行进方向不同,转辙机可以将列车引导到不同的目的地或方向。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缩短列车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转辙机的高效操作使得列车能够快速地进行转轨,不仅减少了列车之间的间隔时间,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排队等候。

此外,转辙机还可以实现不同路线的连接。

在铁路交叉口或者复杂的路网中,转辙机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调整转辙机的角度和位置,可以将不同的轨道连接起来,形成各种复杂的路线。

这样就实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运输的无缝对接。

没有转辙机的存在,不同路线之间的交通将会受到限制,运输效率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总之,转辙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在铁路和轨道交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确保列车的安全行驶,还能够提高运输效率和实现不同路线的连接。

无论是在火车站还是货运站,转辙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铁路交通的发展,转辙机的设计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为我们的出行和物流运输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保障。

转辙机的基本要求

转辙机的基本要求

转辙机的基本要求转辙机是一种用于铁路交通中的设备,主要用于调整列车行进方向的装置。

它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稳定可靠:转辙机的结构必须牢固稳定,能够承受列车的重量和运行时的冲击力。

同时,转辙机的各个部件之间要有良好的连接和配合,确保其正常运转。

2. 精确的操作控制:转辙机需要能够精确地根据指令进行操作,调整轨道的转向。

操作控制系统应具备高度可靠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情况和需求。

3. 快速的转换速度:转辙机在改变轨道方向时需要迅速完成,以确保列车的平稳行进和安全通行。

因此,转辙机的转换速度要求较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转换操作。

4. 良好的耐久性和维护性:转辙机通常处于室外环境中,需要经受各种气候条件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转辙机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同时,转辙机的维护保养应简便易行,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5. 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转辙机的运行过程中,需要确保列车和人员的安全。

因此,转辙机需要配备可靠的防护装置,如防护栅栏、安全信号灯等,以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6. 灵活适应不同铁路条件:不同的铁路线路可能存在不同的曲线半径、坡度和轨距等因素,转辙机需要能够适应这些不同的条件,并保持良好的运行性能。

7.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转辙机的设计、制造和运行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和合规性。

转辙机作为铁路交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基本要求的实现对于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通行至关重要。

在不同的铁路线路和运行条件下,转辙机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以上所述的基本要求是普遍适用的。

只有满足了这些基本要求,转辙机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轨道转换,确保列车的安全与畅通。

转辙机的工作原理

转辙机的工作原理

转辙机的工作原理转辙机是铁路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控制铁路轨道的转向,使列车能够在不同的轨道上行驶。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机械、电气和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转辙机的工作原理。

1. 机械部分转辙机的机械部分包括转辙道岔、道岔机构和传动装置。

转辙道岔是由铁轨和道岔舌组成的,它可以使列车从一条轨道转向另一条轨道。

道岔机构是用来控制转辙道岔的机械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传动杆和连接杆等。

传动装置则是用来传递动力,使道岔机构能够正常工作。

2. 电气部分转辙机的电气部分包括电动机、限位开关、控制器和电源系统。

电动机是用来驱动转辙机的关键部件,它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道岔机构,实现转辙道岔的转动。

限位开关用来检测转辙道岔的位置,一旦道岔达到预设位置,限位开关会发出信号停止电动机的运行。

控制器则是用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停和转向,根据列车的行驶方向和信号系统的指令,控制器会发出相应的指令给电动机。

电源系统则是为转辙机的电气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3. 控制系统转辙机的控制系统是整个转辙机的大脑,它接收来自信号系统的指令,根据列车的行驶方向和轨道的状态,控制转辙机的工作。

控制系统通过与信号系统和列车调度系统的通信,实现对转辙机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当列车接近转辙机所在的区段时,控制系统会接收到信号系统的指令,根据列车的行驶方向和信号灯的指示,控制转辙机的转向。

综上所述,转辙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机械、电气和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

当列车接近转辙机所在的区段时,控制系统会接收到信号系统的指令,根据列车的行驶方向和信号灯的指示,控制转辙机的转向。

同时,电动机会通过传动装置驱动道岔机构,使转辙道岔实现转向。

限位开关用来检测道岔的位置,一旦道岔达到预设位置,限位开关会发出信号停止电动机的运行。

整个过程需要精准的控制和协调,以确保列车能够安全、顺利地通过转辙机所在的区段。

2.转辙机机构原理和作用

2.转辙机机构原理和作用

2.转辙机机构原理和作用
转辙机是一种机电传动设备,主要用于铁路道岔的控制和转换。

它由机构、传动系统、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其中机构部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运动的核心部件。

转辙机机构由减速机构、组合齿轮、卡盘机构、轴盘、支轴、锁定机构、手动机构等多个部分组成。

其中减速机构主要起到降低旋转速度的作用,组合齿轮则用于提高角度的精确度。

卡盘机构则能够保证转辙机的稳定性和控制可靠性。

轴盘部分还具有承载和支撑的作用。

作用方面,铁路路网中肯定不可缺少道岔的存在。

转辙机正是用于控制道岔的一个关键装置。

它能够将信号电流转换为机械运动,完成道岔的开合和转向。

这样就能够保证火车在铁路道路上的正常操作,行车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转辙机的作用,也需要我们重点强调其对铁路交通运输的指导意义。

作为铁路运输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转辙机在行车安全、运输效率提高、智能化铁路信号控制等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转辙机相关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铁路运输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铁路运输需求。

总之,转辙机机构是铁路交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装置。

它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运动,实现道岔的开合和转向,从而维护铁路运输
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掌握转辙机的原理和作用,努力提高其效率和质量,为铁路运输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辙机调试步骤

转辙机调试步骤

转辙机是铁路交通系统中用于调整铁轨位置的重要设备之一。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转辙机的调试步骤:
1. 检查设备:首先要对转辙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各个零部件齐全,没有松动或损坏的情况。

2. 调整参数:根据铁轨的实际情况和列车运行的需求,对转辙机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包括控制系统参数、转辙角度、转辙速度等。

3. 手动操作:可以先进行手动操作,通过操纵杆或者控制面板,观察转辙机的运行情况,确保转辙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自动操作:接下来可以进行自动操作的调试,测试转辙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确保自动操作时能够准确响应指令并完成转辙动作。

5. 联锁测试:如果转辙机与信号系统、列车控制系统有联锁关系,需要进行联锁测试,确保转辙机的操作与信号系统和列车控制系统的协调与安全性。

6. 安全测试:在调试过程中,要注意转辙机的安全性能测试,包括紧急停车装置的测试、防护装置的测试等。

7. 记录数据:在调试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各项参数的调整情况、手动和自动操作的测试结果,以备将来参考和分析。

在进行转辙机调试时,要确保设备周围没有人员和障碍物,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调试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严格遵守铁路交通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避免因为不当的操作而引发安全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电动转辙机
一、概述
1、基本情况
电动转辙机是以电机为动力,经减速器减速后转换道岔。

在道岔变位并于基本轨密贴后,将其锁闭并构成相应表示。

另转辙机还可以根据所安装的牵引点不同分为:可挤型和不可挤型。

即机场线使用不可挤型,其他线均使用的是可挤型。

对于ZD6型直流转辙机又可分为 D、E、F、G、J型。

一般来讲普遍使用D 型、E型用在双机牵引的A动,J型用在双机牵引的B动、G型用于复式交分道岔、F型于可动芯轨上。

2、型号组成及表示意义
二、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
1、交流转辙机
1.1结构特征
交流转辙机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摩擦联结器、滚柱丝杠、推板套、动作杆、锁块、锁闭铁、接点座组、动作杆、锁闭杆(表示)杆等部件组成。

1.2工作原理
动作原理:1)、电动机接通电源后,电机上的小齿轮通过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进行两级减速把动力传递到摩擦联结器的齿轮上;
2)通过摩擦联结器中的内外摩擦片的摩擦作用,齿轮的旋转运动传递到滚珠丝杠上,滚珠丝杠把传动齿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与丝杠联结的推板套的水平运动;
3)推板套水平直线运动,推动安装在动作杆上的锁块,在锁闭铁的辅助下使动作杆水平运动,完成转辙机的解锁、转换和锁闭功能。

交流转辙机(ZDJ-9型)有着安全可靠的内锁闭功能,它是通过在转换终点位置时锁闭块在推板套和锁闭铁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表示原理:转辙机表示功能的完成是由动作板、接点座组、表示杆共同完成的。

1)推动套动作的同时,安装在推动套上的动作板随着推动套一起运动;
2)动作板开始运动后,动作板滑动面一端的斜面推动与起动片联结的滚轮,切断表示。

同时接通动作接点为下一转换做好准备;当道岔转换到位时,滚轮从动作板滑动面上落下,切断动作接点,接通表示接点,给出道岔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滚轮通过左右支架的作用,使锁闭柱(检查柱)抬起或落下锁闭(表示杆)槽内,达到检测道岔状态的作用。

1.3挤岔原理、现象、恢复
1.3.1原理:挤岔时,当挤脱器中的锁闭铁在动作杆上的锁闭块作用下,脱开挤脱柱,在锁闭铁上的凹槽推动水平顶杆→立顶杆→动接点支架,从而切断表示。

1.3.2现象:
1)挤脱器水平面高出3MM左右;2)动接点被顶杆顶开,断表示;3)道岔无法密贴;4)拆下挤脱器看锁闭铁上的凹槽错位(即锁闭铁错位)。

注意:非人工恢复锁闭铁前,不可能再接通表示!
1.3.3挤岔恢复:松开挤脱器的调整螺母,取出调整垫圈、挤脱柱(连带蝶簧),然后将道岔摇到解锁状态,轻敲锁闭铁一端,使其恢复到挤脱前的状态(即锁闭铁上的凹槽处于正中央)。

装入挤脱柱、调整垫片并拧紧调整螺母,把转辙机左右分别摇到密贴状态,观察密贴情况。

如轻敲锁闭铁不能使锁闭铁移动,则可能由于挤岔时,锁闭铁移动过大,造成锁闭铁一端移动超过水平顶铁,在此种情况下恢复,就必须将接点座卸下,将锁闭铁恢复到位。

向下轻敲立顶杆使水平顶杆恢复原位,动接点打入静接点后,即可完成装入挤脱柱、调整垫片并拧紧调整螺母等工作。

注意:1、不要将挤脱柱上碟簧弄散,否则顺序颠倒将改变挤脱力的大小。

每次挤脱都会使碟簧变形,较少挤脱力,所以在挤脱十次后,碟簧将完全报废。

2、每次恢复挤脱器时,必须减少一个调整垫片(调整垫圈共两个),以此恢复挤脱力(挤脱力为28KN+2KN)。

如没有测量仪表,可用450MM 2板子,将调整螺母完全紧固牢固!
2、直流转辙机
2.1结构特征
直流转辙机主要由机壳、机盖、电机、减速器、移位接触器、自动开闭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等部件组成。

………
三、检修作业程序
1、设备维护周期
2、检修作业程序
请参考通号公司《5号线信号设备技术管理规章》(试行)
3、维修中注意事项
1)在对道岔外部进行检查时,务必检查各杆件的螺母是否紧固。

因为各杆件松动必将影响道岔的密贴及表示。

另虽然第一、二、三连接杆不属于通号公司,但同样会对道岔产生影响。

因此通常情况下,维修人员也进行检查、紧固;
2)重点折返道岔转辙机动接点由于频繁使用,磨损会严重,故此检查自动开闭器接点时应注意。

如磨损严重时要及时进行更换;
3)如道岔转换力大、反弹力大时,应注意道岔是否掉板、尖轨跟端的紧固螺母是否过于紧固、道岔的密贴力是否过大、尖轨与基本轨是否平行密贴等等;如遇此种问题均要及时解决,否则长期使用会对转辙机损害较大。

4)交流转辙机应注混合油即机油勾兑润滑脂,比例为1:7。

而对传动齿轮的注油不应过多,且对溢出部分要及时进行清理,以免渗透到摩擦联结器中,影响摩擦转换力;
5)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摩擦力的试验,如果长时间不试验,务必造成摩擦联结器中内外摩擦片的粘连,增加转换力;
6)交流转辙机表示调整正好与直流转辙机的相反,为调拉入端后调伸出端。

四、故障
1、基本故障处理流程
ZDJ9型转辙机故障处理流程图
2、故障案例
ZD(J)9电动转辙机定位向反位无法搬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