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计算初步

合集下载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节能)热工计算: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
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
R —围护结构热阻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
①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②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K)]
③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 / 传热系数K [W/(㎡K)]
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
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修正系数。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手算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手算
之比不宜过大,长宽比应适宜。 ● 增加建筑的层数,多分摊屋面或架空楼板面积。 ● 建筑体型不宜变化过多,立面不宜太复杂,造型
宜简练。
可整理ppt
20
二、窗墙比与遮阳系数
可整理ppt
21
外窗(含透明幕墙)热工设计
在建筑的外窗(含透明幕墙——下同)、墙体、 屋面三大围护部件中,外窗的热工性能最差,是影响 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能耗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它的 能耗约为墙体的3倍,屋面的4倍,约占建筑围护结构 总能耗的40%~50%。因此,加强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减少窗的热量损失,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提高建 筑节能水平的非常重要环节。
V0——外表面所包围的建筑体积(m3)
可整理ppt
11
规定性指标:
建筑类别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条式建筑
点式建筑
≤0.35
≤0.4
严寒、寒冷地区≤0.4。其 他地区无要求。
浙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
4.1.3 建筑物的体形宜避免过多的凹凸与错落,体形 系数不宜大于0.40 。
3.建筑单体的节能设计要点
3.1 体形系数
3.2 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气密性要求及K值、遮阳系数的规定(限值)和
计算
3.3 墙体(包括居住建筑的分户墙和公共建筑中必要的 分隔墙)K值的规定(限值)和计算,外墙平均K值的计算
3.4 屋面(包括屋顶透明部分)K值的规定(限值)和计算
3.5 楼地面(包括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挑空楼板)K值的规定(限值) 和计算
9
设计内容 屋顶透明部分
规定性指标传热系数
≤3.0
≤0.4
≤屋顶总面积的20%
计算 数值
技术措施

建筑系统节能热工计算方法及其标准详解

建筑系统节能热工计算方法及其标准详解

建筑热工指标计算及其标准皖源集团—安徽节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一、适用范围新标准(JGJ 26-95)中规范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简称三北地区)等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一般都在90天以上,最长的满洲里达211天。

这一地区习惯上称为采暖区,其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0%。

新标准适用于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约占92%)和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

集中采暖系指由分散锅炉房、小区锅炉房和城市热网等资源,通过管道向建筑物供热的采暖方式。

二、相关的热工指标计算方法的规定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H H T INF IHq q q q =+-式中:H q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2/W m );H T q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2/W m ); INF q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W m ); IHq —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住宅建筑取3.80(2/W m )。

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计算1()()/mi c i i i i H T t t K F A q ε==-∑式中:it —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e t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i ε—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取用方式详见附录1);i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2/m K W ,对于外墙应取其平均传热系数(计算方法详见附录2);i F —围护结构的面积(2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0A —建筑面积(2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计算0()()/i e INF t t C N V A q ρρ=-式中:C ρ—空气比热容,取0.28/()W h kg K ;ρ—空气密度(3/kg m ),取e t 条件下的值;N —换气次数,住宅建筑取0.5(1/h ); V —换气体积(3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建筑能耗、碳排放及可再生能源分析报告(初步设计阶段)(参考模板)

建筑能耗、碳排放及可再生能源分析报告(初步设计阶段)(参考模板)

建筑能耗、碳排放及可再生能源分析报告(初步设计阶段)一、设计依据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4.《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5-515.《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15-133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7.《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 449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10.《建筑幕墙》GB/T 2108611.《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 5116112.《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71061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14.《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15.《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16.《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455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1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 5080124.《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5.《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26.《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试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12月发布)25.《广东省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DBJ 15-7526.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2.建设地点:3.建筑功能:4.项目用地面积:m25.项目建筑总面积:m2,其中地上:m2,地下:m26.总平面图、建筑效果图三、节能设计概况1.总平面布局情况(简述项目总体布局,工程楼栋数量构成、各栋单体建筑朝向等)2.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及建筑热工性能指标2.1 说明屋面节能设计情况(屋面形式、保温措施、参数要求)2.2 说明外墙节能设计情况(外墙构造、墙材类型参数、保温措施类型、参数)2.3 说明外窗节能设计情况(外窗构造、型材、玻璃、各朝向窗墙比)3.给水排水节能设计3.1 简述用水水源、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水源及排污处理系统,节约运行费用3.2 说明节水设施(卫生器具及配件,如龙头、水嘴、马桶、小便器、水池水箱溢流报警、用水点超压减压阀等);3.3 说明供水节能措施(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节能型供水设备的选用情况、用水分项计量)3.4 雨水利用情况(透水地面、雨水回用系统)4.电气照明节能设计4.1 照明节能设计指标(主要房间、场所照度值、照明功率密度、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照度均匀度)4.2 节能设备(灯具、变压器、疏散指示灯、室外路灯)4.3 节能系统设置(停车库、公共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的照明控制方式、BAS系统、能耗监测)5.通风与空调节能设计5.1 节能型设备(空调系统类型及冷热源系统、机械通风产品的能效等)5.2 自控设计(空调设备的集中监控、能量统计、运行控制、调节)5.3 计量四、房间设计参数1.室内房间设计参数本项目设计建筑室内房间设计参数按照《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附录C取值。

建筑节能分析计算详解

建筑节能分析计算详解
10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步骤 2、住宅建筑
2.3 若不满足三个条件 2.3.1 计算建筑面积; 2.3.2 按1.1~1.5的方法计算;增加2.3.3~2.3.7; 2.3.3 计算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 2.3.4 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2.3.5 计算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 2.3.6 计算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2.3.7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
4、传热系数: K=1/ R 0=1/ (R i+R +R e ) ; 其中: R i=0.11(0.115);R e=0.04(0.043);
3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常用公式
例:
各层材料名称
厚度
1、水泥砂浆
δ(m)
0.02
2、砖墙 3、硅酸铝保温砂浆 4、麻刀灰
0.24 0.025 0.002
2、导热系数λ 及蓄热系数S 的修正系数a: 详《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P71 在某些情况下, λ 及S 是要修正的。
8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步骤(50%标准) 1、非住宅居住建筑
1.1 确定节能方案、统计建筑体积、外表面积、计 算不同构造外墙的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
15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 内部冷凝 ● 常用室内空气露点温度(td)(℃)
ti (oC) 18 20 22 25
td(oC) 10.12 12.01 13.88 16.71
16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保温和隔热的区别
● 保温 通常是指在冬季室内外温度条件下,围护结构
阻止由室内向室外传热,从而使室内保持适当温度 的能力。 ● 隔热

建筑节能计算初步

建筑节能计算初步

卧室或客厅 封闭阳台 平面
对有人坡屋顶,按三棱柱计算
建筑体型:
体形系数越小越节能
体形系数: 大

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
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F / V
例题:试计算三栋十层30m高,每层建筑面积 同为600m2,不同平面形状建筑的体形系数。
计算结果比较:
栋号 A B
架空 层 无
南向
≤0.50
1-6层≥Ⅲ级 气密性等级
计算数值
技术措施
4.2 体形系数
4.2.1 体形系数定义
建筑体形系数S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
表面积Fe和外表面所包围的体积Ve之比值。
计算公式:
S Fe Ve
Fe——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m2) Ve——外表面所包围的建筑体积(m3)
4.2 体形系数
4.3窗墙面积比
在建筑的外窗(含透明幕墙——下同)、墙 体、屋面三大围护部件中,外窗的热工性能最差, 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能耗的最主要因素 之一。它的能耗约为墙体的3倍,屋面的4倍,约 占建筑围护结构总能耗的40%~50%。因此,加强 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窗的热量损失,是改 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非常重 要环节。
4.2.1 体形系数定义
外表面积Fe: 不包括地面、不采暖空调楼梯间 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包括飘窗的外表面积与体积。 对封闭阳台,计算其内隔墙面积。若无内隔墙, 则按封闭阳台的外表面计算面积和体积。 对有人坡屋顶,按三棱柱计算.
对有人坡屋顶,按三棱柱计算
注意:建筑物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力求平面简 单、规整,尽量减少平面的凸凹变化。建筑物 的体形宜避免过多的凹凸与错落,通常居住建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_2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_2

节能设计及计算类别:根据功能按照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构造措施:1)、1. 屋面保温做法采用70厚憎水性岩棉板保温层传热系数:上人屋面0.53,不上人屋面0.54,满足传热系数限值要求。

2. 外墙保温选用采用40厚锚固岩棉带保温层,传热系数为0.45,满足传热系数限值要求。

3. 外窗采用PA隔热铝合金中空玻璃(5+12A+5), K=2.70满足传热系数限值要求。

4. 不采暖空间相邻的楼板做法选用L09J130-54-7 (25厚岩棉保温层),k=1.36,满足传热系数限值要求。

5.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采用200加气混凝土砌块),k=0.94,满足传热系数限值要求。

6. 建筑地面保温层选用20厚挤塑聚苯板,R=2.23满足传热系数限值要求。

7. 采暖、空调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保温层选用采用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R=2.17,满足传热系数限值要求。

一、节能参数设计计算:1)、建筑面积:93362.5㎡2)、地上建筑面积:74074.0㎡3)、建筑外表面积546X20.8+18750+592X3=31882.8㎡4)、建筑体积18750X20.8+3948X3=4018445)、体型系数体形系数:S=外表面积/体积=31882.8/401844=0.086)、设计窗墙比:(1)外墙面积:东向外墙面积:3011㎡南向外墙面积:3521㎡西向外墙面积:3046.4㎡北向外墙面积:3451㎡屋顶面积:18571.9㎡(2)外门窗面积:东向:5.04+2.52+4.2+2.52+9.75+4.2+5.04+25.2=71.07㎡南向:2.2x13x4.55+1.2x2x12+2.8x4.55x4+2.8x2x12+1.2x0.975x12=291.13㎡西向:(2.2x7+3.56+2.8x2+7.9+7.5x2)x4.55=215.94㎡北向:(7.5x6+2.2x6+7.1x2+7.8+2.8x2)x4.55=390.39㎡屋顶天窗:1274.96㎡(3)设计窗墙比:东向:71.07/3011=0.02 窗墙面积比≤0.2 满足要求。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传热系数)!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传热系数)!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传热系数)!
展开全文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 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主要 包括屋顶、外墙、架空或外挑楼板以 及室内地面的保温隔热构造的确定、 材料的选用以及采用保温门窗等措施。
4.1.3 居住建筑建筑节能涉及的热工参数
• 参数主要包括:
• 1) 体形系数S
2) 窗墙面积比X
• 3) 传热系数K
4) 热惰性指标 D
• 5) 综合遮阳系数Sw
主要内容 4.1 建筑节能计算基础 4.2 体形系数 4.3 窗墙面积比 4.4 传热系数(K)和热惰性指标
4.1 建筑节能计算基础
4.1.1 建筑节能计算范围
表4-1 建筑节能计算范围
序号
位置
具体内容
1
屋面
屋面传热较快
2
外墙
墙体、热桥
3 楼梯间隔墙
采暖空间与非采暖空间
4
户门
包括阳台门上的透明部分
4.3.1 窗墙面积比
普通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夏季白天通过窗户 进入室内的太阳幅射热也多。窗墙面积比越大, 采暖、空调的能耗也越大。因此从节能角度出发, 必须限制窗墙面积比。一般情况,应以满足室内
宜简练。
4.3 窗墙面积比
4.3.1 窗墙面积比
窗墙面积比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

的比值 计算公式:
X

Ac Aw
Σ Ac——同一朝向的外窗(含透明幕墙)及阳台门透
明部分洞口总面积(m2)。
Σ Aw——同一朝向外墙总面积(含该外墙上的外门窗
的总面积)(m2)。
4.3窗墙面积比
注意: 1)以整个朝向为单位计算,不以房间为单位。 2)对飘窗只计算其窗洞的面积。 3)对玻璃门应按窗户计算.
4.3窗墙面积比
在建筑的外窗(含透明幕墙——下同)、墙 体、屋面三大围护部件中,外窗的热工性能最差, 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能耗的最主要因素 之一。它的能耗约为墙体的3倍,屋面的4倍,约 占建筑围护结构总能耗的40%~50%。因此,加强 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窗的热量损失,是改 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非常重 要环节。
5
窗户
建筑热或冷散失的薄弱环节
6 阳台门下部
芯板
7
地面
周边和非周边地区
4.1.2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
采暖通风系统
围护结构系统
•在满足人们对舒适热环境的 前提下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
• 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 问题
•主要是通过高效保温隔热材 料的合理使用和正确布置,以 减少外界环境对室内热环境的 影响。
卧室或客厅 封闭阳台 平面
对有人坡屋顶,按三棱柱计算
建筑体型:
体形系数越小越节能
体形系数: 大

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
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F / V
例题:试计算三栋十层30m高,每层建筑面积 同为600m2,不同平面形状建筑的体形系数。
计算结果比较:
栋号 A B
架空 层 无
(30m×10m+10m×1
无 140m×30m+600m2=4800 5m×2)
C
×30m=18000

140m×30m+600m2×2=54 00
18000
体形系数 S=F0/V0 3540/18000=0.197 4140/18000=0.23 3900/18000=0.217 4500/18000=0.25
筑体形系数不宜大于0.3 。
表4-3 体形系数规定性指标
建筑类别
条式建筑
点式建筑
居住建筑
≤0.35
≤0.4
公共建筑 严寒、寒冷地区≤0.4。其他地区无要求。
● 建筑外墙面面积应按各层外墙外包线围成的面 积总和计算。
● 建筑物外表面积应按墙面面积、屋顶面积和下 表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外挑楼板、架 空层顶板)面积的总面积计算。不包括地面面 积,不扣除外门窗面积。



外围护面积F0(m2)
98m×30m+600m2=3540 98m×30m+600m2×2=414 0 110m×30m+600m2=3900 110m×30m+600m2×2=45 00
体积V0(m3) 25m×24m×30m=180 00
18000
40m×15m×30m=180 00
18000
● 建筑体积应按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层地面围成的 体积计算。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规定,架空层指仅 有结构支撑而无外 围护结构的开敞空 间层。
外挑楼板就是把接触到室外空气。 所以也要做好保温.
外墙
室内
室内
飘窗立面
设计内容
架空楼板 分户墙 楼板 户门
能 耗 指 标
表4-2 建筑节能技术参数
规定性指标 传热系数
计算数值
K≤1.5 K≤2.0 K≤2.0
K≤3.0 采暖年耗电量Eh(KWh/m2)<
25.99 空调年耗电量Ec(KWh/m2)<
30.80
采暖空调设备最低能效比值
技术措施
注:● K为传热系数[W/(m2·K)]。D为热隋性指标。
4.2.1 体形系数定义
外表面积Fe: 不包括地面、不采暖空调楼梯间 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包括飘窗的外表面积与体积。 对封闭阳台,计算其内隔墙面积。若无内隔墙, 则按封闭阳台的外表面计算面积和体积。 对有人坡屋顶,按三棱柱计算.
对有人坡屋顶,按三棱柱计算
注意:建筑物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力求平面简 单、规整,尽量减少平面的凸凹变化。建筑物 的体形宜避免过多的凹凸与错落,通常居住建
表4-2 建筑节能技术参数(仅供参考)
设计内容
规定性指标
体形系数
屋顶 传热系数 外墙 传热系数
外窗及 阳台门 透明部分
条式建筑≤0.35
点式建筑≤0.40
K≤1.0 D≥3.0
K≤0.8 D≥2.5
K≤1.5 D≥3.0
K≤1.0 D≥2.5
北向
窗 墙
东向
面 积 西向

南向
≤0.45
无外遮阳 ≤0.30 有外遮阳 ≤0.50
≤0.50
1-6层≥Ⅲ级 气密性等级
计算数值
技术措施
4.2 体形系数
4.2.1 体形系数定义
建筑体形系数S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
表面积Fe和外表面所包围的体积Ve之比值。
计算公式:
S Fe Ve
Fe——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m2) Ve——外表面所包围的建筑体积(m3)
4.2 体形系数
4800/18000=0.267
5400/18000=0.30
结论一
平面外形越紧凑,体形系数越小; 层数越少,体形系数越大; 增设架空层,体形系数随之扩大。
控制体形系数大小的方法:
1) 减少建筑的面宽,加大建筑的进深。面宽与进深 之比不宜过大,长宽比应适宜。
2) 增加建筑的层数,多分摊屋面或架空楼板面积。 3) 建筑体型不宜变化过多,立面不宜太复杂,造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