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计算方法及案例(共32P)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建筑能耗计算公式简介建筑能耗计算是建筑设计和能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
本文将介绍建筑能耗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并提供相关的示例来说明其用途和计算方法。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建筑能耗计算公式:灯光能耗计算公式•能耗(kWh)= 照明功率(W)× 使用小时数(h)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建筑中使用的灯光设备的能源消耗。
例如,一间办公室里有10盏每盏功率为40瓦的灯,每天使用10小时,那么该办公室灯光每天的能耗为:能耗 = 40瓦× 10小时 = 400瓦小时 = 千瓦时(kWh)空调能耗计算公式•能耗(kWh)= 制冷剂功率(W)× 使用小时数(h)该公式用于计算建筑中空调设备的能源消耗。
例如,一个办公室中的空调制冷剂功率为2000瓦,每天使用8小时,那么该办公室空调每天的能耗为:能耗 = 2000瓦× 8小时 = 16000瓦小时 = 16千瓦时(kWh)电梯能耗计算公式•能耗(kWh)= 提升高度(m)× 重量(kg)× 重力加速度(m/s²)× 效率(%) / 动力因数× 使用次数(次)该公式用于计算建筑中电梯设备的能源消耗。
例如,一个建筑中的电梯每次使用耗费1000千焦耳的能量,使用次数为100次,那么电梯的能耗为:能耗 = 1000千焦耳× 100次 / 3600千焦耳/千瓦时≈ 千瓦时(kWh)办公设备能耗计算公式•能耗(kWh)= 功率(W)× 使用小时数(h)该公式用于计算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的能源消耗。
例如,一台电脑的功率为80瓦,每天使用8小时,那么该电脑每天的能耗为:能耗 = 80瓦× 8小时 = 640瓦小时 = 千瓦时(kWh)结论建筑能耗计算公式对于评估建筑的能耗和节能潜力非常重要。
通过对不同设备和系统的能源消耗进行计算,可以为建筑节能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节能)热工计算: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
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
R —围护结构热阻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
①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②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K)]
③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 / 传热系数K [W/(㎡K)]
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
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修正系数。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有很多种,具体的公式取决于建筑的类型和能耗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能耗计算公式示例:
1. 总能耗 = 能源消耗量 ×能源单位成本
其中,能源消耗量是指建筑所使用的能源的总量,能源单位成本是指每单位能源的成本。
2. 暖通空调能耗 = 冷热负荷 ×系统效能
其中,冷热负荷是指建筑所需要的冷热量,系统效能是指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
3. 供暖能耗 = 建筑面积 ×供暖能耗系数
其中,建筑面积是建筑的总面积,供暖能耗系数是指每单位面积供暖所需的能耗。
4. 采光能耗 = 照明能耗 ×采光系数
其中,照明能耗是指建筑照明所消耗的能量,采光系数是指建筑被供光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添加其他参数。
为了得到准确的能耗结果,建议使用专业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或咨询专业人士进行能耗计算。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实例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步骤(50%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现状 05年9月,由国务院组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联合召开的“全国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电视电话会议。 全国:建设部副部长仇宝兴指出: 施工图设计文件执行节能标准的 严寒和寒冷地区 90% 实际施工的 50% 夏热冬冷地区 20% 实际施工的 14% 我省(今年10月节能专项检查,不完全统计),30%地市新建建筑100%按节能标准设计,15%的没有节能设计,55%执行节能标准的30%~80%。按图纸施工的更少。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步骤(50%标准) 1、非住宅居住建筑 1.1 确定节能方案、统计建筑体积、外表面积、计算不同构造外墙的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 1.2 工程概况 建设地点、层数、朝向、阳台类型、建筑体积、外表面积、体形系数、 等; 1.3 计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1.4 计算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1.5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 内部冷凝 ● 常用室内空气露点温度(td)(℃)
ti (oC)
td(oC)
18
10.12
20
12.01
22
13.88
25
16.71
■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能设计计算
保温和隔热的区别 ● 保温 通常是指在冬季室内外温度条件下,围护结构阻止由室内向室外传热,从而使室内保持适当温度的能力。 ● 隔热 通常是指在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围护结构在室外综合温度(室外空气和太阳辐射合成)和室外空气温度波作用下,其内表面保持适当温度的能力
■节能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 3.0.3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INF=(ti-te)·Cρ·ρ·N·V 式中 Cρ——空气比热容,取0.28w·h/(kg·K); ρ——空气密度(kg/m3),取条件下的值;新标准P5,单位kg/m2误,应为kg/m3,省标P19,河南省除安阳和濮阳ρ=1.30外,其他采暖城市ρ=1.29; N——换气次数,住宅建筑取0.5 1/h,其它居住建筑有相应规定。如:托幼建筑1.5 1/h。 V——换气体积(m3),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新标准P6, 单位m2误,应为m3。新标准P25,省标P22。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Ri—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
R—围护结构热阻(m.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R0
式中: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Kb3Fb3)/(Fp+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节能)热工计算:
1、围护结构热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
①厚度δ(m)=热阻值R(m.k/w)*导热系数λ[W/(m.k)]
???②热阻值R(m.k/w)=1/传热系数K[W/(㎡?K)]
???③厚度δ(m)=导热系数λ[W/(m.k)]/传热系数K[W/(㎡?K)]
建筑碳减排量计算案例

建筑碳减排量计算案例咱们就拿一个普通的写字楼来说事儿吧。
一、基础信息。
这写字楼啊,总共十层,建筑面积大概是10000平方米。
之前呢,这楼里的照明设备全是那种传统的白炽灯,空调系统也是比较老旧的,能耗特别高。
二、改造前的能耗与碳排放计算。
1. 照明部分。
每层楼有100个白炽灯,每个白炽灯的功率是100瓦。
每天开灯时间算它10个小时。
那一层楼照明设备每天的耗电量就是:100个×100瓦×10小时 = 100000瓦时,也就是100千瓦时。
十层楼总共就是100×10 = 1000千瓦时每天。
按照每千瓦时电产生0.785千克二氧化碳来计算(这个数值是根据电力来源的平均碳排放系数估算的哦),照明部分每天产生的碳排放量就是1000×0.785 = 785千克。
2. 空调部分。
这个老旧空调系统的制冷功率很大,每天运行12个小时。
整个写字楼的空调总功率大概是200千瓦。
那每天空调的耗电量就是200千瓦×12小时 = 2400千瓦时。
同样按照每千瓦时电产生0.785千克二氧化碳来算,空调部分每天产生的碳排放量就是2400×0.785 = 1884千克。
所以,在改造之前,这写字楼每天因为照明和空调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共就是785+1884 = 2669千克。
三、改造措施与改造后的能耗及碳排放计算。
1. 照明改造。
把所有的白炽灯都换成了节能的LED灯。
每个LED灯功率只有20瓦。
还是每层100个,每天开灯10小时。
那一层楼照明设备每天的耗电量就变成了:100个×20瓦×10小时 = 20000瓦时,也就是20千瓦时。
十层楼总共就是20×10 = 200千瓦时每天。
这部分每天产生的碳排放量就是200×0.785 = 157千克。
2. 空调改造。
把老旧空调系统换成了新的节能型空调,新空调的总功率降到了150千瓦,每天运行时间还是12小时。
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一、建筑工程节能案例分析以下将详细分析几个建筑工程节能案例,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启示。
案例一:某城市住宅小区项目该项目为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住宅小区,包含多栋高层住宅楼、商业楼及配套设施。
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建筑节能与环保要求,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
(1)外墙保温技术:外墙采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减少室内热量散失,降低取暖能耗。
(2)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小区提供清洁能源。
(3)绿色植被:在小区内种植大量绿色植被,提高绿化率,降低地表温度,减少空调使用。
案例二:某公共建筑项目该项目为一座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办公、会议、展览等功能。
在设计阶段,建筑师注重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以降低能耗。
(1)自然采光:设计合理的窗户尺寸和朝向,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亮室内空间,减少人工照明能耗。
(2)通风设计: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导风装置,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内空调使用频率。
(3)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环保、高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
案例三:某工业建筑项目该项目为一个大型工业厂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
在建筑设计中,工程师们采用余热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1)余热回收系统: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为厂房提供供暖和热水。
(2)热泵技术:利用空气源热泵技术,回收室内热量,降低空调能耗。
(3)高效节能设备: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二、经验分享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1.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在建筑项目的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节能与环保要求,选用合适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
3.自然光与通风的利用: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窗户尺寸、朝向以及通风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
4.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在工业建筑项目中,采用余热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范例建筑专业

课题名称:建筑节能设计导则与范例课题编号:Y0808A3357科研业务成果之二建筑节能计算书范例(建筑专业)(2008年版)课题负责人:衣健光、沈久忍、马伟骏课题参与人:杨富军、孙娅2008年10月目录第一部分: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编制深度要求 (1)一、初步设计阶段 (2)二、施工图设计阶段 (2)第二部分: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范例 (4)第三部分: 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范例 (28)第四部分: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范例使用说明 (52)第一部分: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编制深度要求一、初步设计阶段1.设计依据:主要规范、标准、技术措施;2.工程概况:建设地点、使用性质、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及高度、结构类型;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限值;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计算主要公式;5.节能设计简要说明:建筑节能总体说明(包括建筑主朝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围护结构保温做法;6.体形系数计算:给出建筑外表面积、体积、体形系数;7.窗墙面积比计算:按各朝向给出窗(包括透明幕墙)面积、立面面积;8.窗(包括透明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9.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或热阻计算;10.结论;11.软件计算:如采用软件计算应说明软件名称及版本号。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1.设计依据:主要规范、标准、技术措施;2.工程概况:建设地点、使用性质、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及高度、结构类型;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限值;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计算主要公式;5.节能设计简要说明:建筑节能总体说明(包括建筑主朝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围护结构详细做法;6.体形系数计算:给出建筑外表面积、体积、体形系数及详细计算过程;7.窗墙面积比计算:按各朝向给出窗(包括透明幕墙)面积、立面面积及详细计算过程;8.窗(包括透明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9.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或热阻计算;10.结论;11.软件计算:如采用软件计算应说明软件名称及版本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编制要求》及使用实例目录1.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1(建筑专业)2.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2(电气专业)3.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3(暖通专业)4.附表1~45.《某工程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6.《某商业楼建筑节能计算审查表及报告书》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项目名称)×××××(归档号)建筑专业主持人:(设计总负责人)审定人:校审人:计算人:×××××(设计单位名称)××年×月×日注: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居住建筑)目录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页)三、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表A-1)(页)四、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页)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2、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表5.3.1-1的规定值,或外窗的传热系数大于表5.2.2的限值时,应以‘参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甲类)目录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页)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四、甲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1)(页)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乙类)目录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计算书(页)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四、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页)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大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第3.1.5.1条和3.1.6.2条的规定值,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表3.2.2-2的限值时,应以‘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附录D-3)取代‘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编制说明一、当设计建筑物可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商住楼等,应按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分别进行建筑节能计算,在首页封面后应包括居住和公共建筑两部分目录和文件。
二、当设计建筑物不能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局部有少量宿舍用房的办公楼等,可按主要部分的性质(居住或公共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计算。
三、底部为一、二层小型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可全部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计算。
四、计算文件中各有关数据和材料做法均应与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图纸,以及暖通节能计算文件中有关数据取得一致。
五、如节能设计标准修定更新,节能计算应执行新标准,并按新标准编制计算文件。
(施工图)建筑设计说明有关节能设计部分编写格式节能设计(居住建筑)一、建筑节能执行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
二、设计住宅为层建筑,朝向,体形系数S= 。
三、建筑为结构,采用外墙体系,墙身细部: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注: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1、平屋顶保温包括;坡屋顶保温包括;2、外墙1为:;外墙2为:;3、接触室外空气地板包括:;4、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包括:;说明:1、上表内容及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可依据实际建筑增减,但不应遗漏。
2、设计采用填充式变形缝保温做法时,应说明填充材料做法,或索引通用图集。
3、构造做法一栏可索引通用图集,也可引用施工图工程做法说明编号。
4、表中外墙传热系数应为平均传热系数km。
五、外门窗及屋顶天窗节能设计1、各朝向外门窗窗墙比2、坡屋顶天窗面积 m2。
3、外门窗、屋顶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注: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层为。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的级水平,外门窗立口,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说明)1、如设计建筑有不封闭阳台,且不采用全玻璃阳台门时,应说明阳台门下部门芯板设计传热系数要求。
2、中空玻璃间隔层充惰性气体时,填写间隔层厚度数值后应加字母D。
节能设计(公共建筑)一、建筑节能设计执行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
二、本工程属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S= 。
三、建筑为结构,采用外墙体系,墙身细部: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四、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注:1、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①平屋顶保温包括;坡屋顶保温包括;②外墙1为:;外墙2为:;③接触室外空气楼板包括:;④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之间的楼板与隔墙包括:;2、墙身变形缝保温构造见。
(说明:1、上表内容及设计建筑部位补充说明可依据实际建筑增减,但不应遗漏。
2、构造做法一栏可索引通用图集,也可引用施工图工程做法说明编号。
4、表中外墙传热系数应为平均传热系数km。
)五、外门窗、透明幕墙及屋顶采光窗、天窗节能设计1、各朝向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说明:当为甲类节能建筑时,上表应增加总窗墙比一栏。
)2、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M= 。
3、外门窗、透明幕墙、屋顶采光窗、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注:1、透明幕墙及屋顶天窗设置,遮阳系数SC 达到,满足限值要求。
2、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层为。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的级水平,透明幕墙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的级水平,外门窗立口,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说明:如建筑各朝向外门窗设计性能不同,表中应区分朝向说明;中空玻璃间隔层充惰性气体时,填写间隔层厚度数值后应加字母D。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编制说明一、说明中各有关数据和材料做法均应严格依据“节能计算文件”编制,并与暖通节能说明取得一致。
二、节能设计说明为指导施工定货及门窗等部位二次设计提供依据,围护结构各部位选材、构造及性能要求应阐述准确。
三、为帮助各部分填写要求,附一份填写示例供参考,设计人可依据设计工程设计增减表格中需说明的栏目,也可以文字代替表格,但不应遗漏应有的内容。
附录一: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填写示例节能设计(居住建筑)一、建筑节能执行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
二、设计住宅为九层板式建筑,朝向南偏东15°,体形系数S= 0.25 。
三、建筑为剪力墙结构,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墙身细部:女儿墙、檐口板、空调板、勒脚及窗井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88J2-9图集(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注: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1、平屋顶保温包括屋顶层上人平台及封闭阳台顶板;坡屋顶保温包括顶层及入口门厅凸出部分;2、外墙1为:钢筋砼外墙保温构造;外墙2为:陶粒砼空心砌体保温构造;3、接触室外空气地板包括:封闭阳台底板;4、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包括:地下自行车库及出入口门厅顶板;五、外门窗及屋顶天窗节能设计1、各朝向外门窗窗墙比2、坡屋顶天窗面积 32.4 m2。
3、外门窗、屋顶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注: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层为空气层。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的 4 级水平,外门窗立口均与外墙齐平,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88J2-9页次19 。
附录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填写示例节能设计一、建筑节能执行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
二、本工程属乙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S= 0.21 。
三、建筑为框架结构,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墙身细部:女儿墙、檐口、挑板、线脚、勒脚、窗井及进排风道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 88J2-10图集(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注:1、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①平屋顶保温包括二层上人平台及五层上人平台;坡屋顶保温包括顶层及人防出口屋顶;②外墙1为:陶粒砼空心砌块填充墙部位;外墙2为:非透明幕墙部位;③接触室外空气楼板包括:主入口凹廊顶板、五层出挑底板;④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之间的楼板与隔墙包括:地下层车库与设备用房顶板、车库与物业用房隔墙;2、墙身变形缝保温构造见88J2-10补3 。
五、外门窗、透明幕墙及屋顶采光窗、天窗节能设计1、各朝向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说明:当为甲类节能建筑时,上表应增加总窗墙比一栏。
)2、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M= 0.05 。
3、外门窗、透明幕墙、屋顶采光窗、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注:1、透明幕墙及屋顶天窗设置内遮阳百叶,遮阳系数SC达到 0.38 ,满足限值要求。
2、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间隔层为空气层。
3、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的 4 级水平,透明幕墙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的Ⅲ级水平,外门窗立口均与外墙齐平,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 88J2-10页次79 。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电气专业)一、对施工图设计的要求:1、在设计说明中增加“节能设计”内容,用规范性语言概括地说明建筑电气采取的节能措施和采用的先进技术,以及选用的能耗低、运行可靠的产品、设备。
2、在照明设计中,根据工程性质、规模,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的有关规定,确定主要房间及场所的标准照度值及相应的功率密度值(不含住宅套内房间),并对其各有代表性的房间及场所的照度和功率密度值进行计算。
将计算结果列表,其格式如下表。
二次装修房间(场所)预留用电量并确定二次装修的照度标准值以及照明功率密度。
照明照度及功率密度计算表注:照明照度及功率密度值计算表可列在电气专业总说明中,也可分别列在各层照明平面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