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绘画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教案范文精选5篇

高中美术教案范文精选5篇

高中美术教案范文精选5篇高中美术教案范文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学生开始接触到人物画,捉到人物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多次接触,到了五六年级,又学习过人物结构和一般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正确性认识和经验.但这种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几乎还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就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面部形象、结构和表情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物画。

本课教材主要通过传统的“八格图”和“三停五眼”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人物面部的基本规律,包括头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变化等.按大纲要求,本教学内容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讲授课,第二课时为技法练习课.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画法,在第一课时我也安排了人物画的写生练习,但不是对真人的写生训练,而是面对照片进行练习,这一方面降低了写生的难度(对象可以保持不动),另一方面更利于对人物头像画的步骤进行更直观的讲解.这将为下一课时的真人头像写生打下基础。

2、教学目地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的脸型特征和五官的位置关系,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②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

3、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4、教学难点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掌握人物头像的相关知识。

②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5、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二、授课部分<引入新课部分>在上课之前,播放一部影片片断。

目地:让学生在休息之余观看影片,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发生兴趣,为后面的引入新课埋下伏笔。

点击图标,打开演示文件。

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系列大家熟悉的电影明星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认不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答案肯定是认识,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让大家回忆上课前看的影片,让同学们讲出影片中有哪些人物。

此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已经回来了课堂,这时提出问题:既然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或者说能记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靠的是什么来加以判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同学们会得出答案:是通过人的样子及人的脸来判断的。

2022年高一美术教学工作计划5篇

2022年高一美术教学工作计划5篇

2022年高一美术教学工作计划5篇2022年高一美术教学工作计划篇1课程简介1.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素描是美术专业学习的基础课,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通过素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上掌握基本的造型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绘画观察方法,使学生拥有好的绘画技巧和独立的艺术创作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顺利升入美术类高等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通过课程理论讲授、教师示范技法演示及个别指导训练,要求三个月内学生能够掌握素描的方法与步骤:石膏几何体,静物,人物速写,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体感感、空间感、光感,最终能够独立完成素描艺术创作。

3.课程的基本内容:石膏几何体组合、静物素描,石膏(一)静物结构素描1、教学目的与要求(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透视关系对画面的影响:线条对画面虚实关系的作用。

(2)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构图的基础知识,能严谨的运用透视理论,空间表达手法来处理物体的结构、虚实、质感。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构图、结构、质感、虚实空间的线条表现。

(2)、教学难点: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形(曲线)透视)3、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程讲授、示范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4、教学主要内容:(1)透视的原理认识与应用A、平行透视B、成角透视C、曲线(圆形)透视(2)内结构与外结构(3)结合几何形体的表现(4)构图学基础知识(5)线条与空间的关系(6)曲线形体的表现5、作业练习:几何组合形体训练5张、曲线组合形体训练10张。

(二)静物全因素调子素描1、教学目的与要求:(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光影在画面中的作用,调子在画面中的作用,以及怎样运用调子表达画面虚实关系。

(2)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构图的基础知识,能准确运用构图、画面黑白灰处理手法、透视理论、空间表达手法来处理物体的光感,体感,质感,虚实等气氛。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光影在三维空间转换为画面二维空间的运用。

2023年高中美术教学计划模板8篇

2023年高中美术教学计划模板8篇

2023年高中美术教学计划模板8篇中学美术教学安排篇1依据美术学科学习规律以及美术专业高考的要求,同时依据20xx级美术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及课时支配,制定了高一至高三大致的美术教学安排与设想:高一:上学期:注意绘画基础与爱好的培育,课程设置为:素描基础学问――单个石膏几何形体的临摹——组合石膏几何形体的临摹——组合几何形体的写生——静物素描临摹下学期:静物素描临摹(先结构素描后调子素描)——静物素描写生——石膏五官的临摹——石膏五官形体的`写生——石膏五官形体的组合写生高二:上学期:石膏头、胸像的临摹——石膏头像的写生——人物头像的临摹——色调基础学问——静物色调临摹+整学期的速写临摹、写生(利用晚辅导时间进行)下学期:人物头像临摹——人物头像默写——静物素描——色调静物临摹——色调静物写生+整学期的速写临摹、写生(利用晚辅导时间进行)高三:上学期:人物头像、人物带手临摹——人物头像默写——人物头像写生——人物带手临摹、写生——静物色调写生——静物色调默写——风景临摹+速写写生+设计基础+针对性强化训练下学期:全面进入高考备考阶段,针对学生状况及报考院校作针对性强化训练+组织支配专业考试。

中学美术教学安排篇2一、培育目标:美术高考培训主要培育的是各大高等美术院校所需的美术类特地人才,能适应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的新生力气,为社会美术事业的发展培育初级人才。

二、培育规格:(一)基本素养要求酷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具有仔细的学习看法、较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专业学问要求:1、驾驭美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学问(透视、结构、解剖、色调配色原理)2、较强的美术鉴赏实力。

3、扎实的美术造型实力。

4、良好的美术考学心理,相识美术院校的招考规律。

(三)文化要求:巩固原有文化基础,在基础较弱的课程上有肯定的提高。

高中绘画教学设计

高中绘画教学设计

篇一: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全集第一周、第二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2、过程与方法: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师堂上示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创造,既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重要艺术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四、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常规)二。

引入新课: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

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1.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

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

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代表人物是范宽、郭熙和王希孟.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水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峰。

2024年高中美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2024年高中美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2024年高中美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教学分析:本教材遵循《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进行编写,旨在全面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领域:“形态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和“欣赏评述”。

二、学生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美术抱有浓厚兴趣,但注意力和耐心需要持续培养。

通过绘画,他们能初步发展审美感知力,增强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同时培养创新想象能力,以提升美术素养。

初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学习起来更为自如。

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强烈,我将竭力提升他们的教学效果。

通过融入简笔画教学,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能更充实自我,增加美术知识,提高对外形的把握,完善构图技巧,提升技能学习。

三、教学目标:(1)熟悉并掌握各种绘画工具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2)理解色彩理论,勇于尝试创新,创作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3)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美术学习为终身学习的基础。

(4)利用多元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游戏化学习,鼓励他们不断创作,展示自我,表达创作意图。

(5)选择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激发和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

(6)教师的示范教学应规范严谨,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绘画技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设计:美术教学对吸引学生具有天然优势。

教学中,我们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享受美术带来的乐趣,同时引导他们探索更多美术知识。

通过认识基本色彩和形状,运用美术工具表达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介,用各种方式表达思想。

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感知学习,自主归纳感受,培养创新思维,注重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触类旁通。

五、教学评价方案:教学评价分为两大部分:1、艺术表现:(40分)学习态度____分、作业完成质量____分、课堂参与度____分,爱护教材____分。

2、基础知识:(60分)期末测试____分2024年高中美术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美术学科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已历经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高中美术《绘画》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绘画》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绘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的研究活动,学生将能够:1. 掌握绘画的基本理论和技巧;2. 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3. 培养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4. 增强绘画作品的表现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介绍和使用方法;2. 线条与素描技法的研究;3. 色彩理论和基本的绘画色彩运用;4. 静物绘画和风景绘画的实践。

3.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基本绘画材料和工具(20分钟)- 介绍常用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铅笔、彩笔、画笔、颜料等;- 演示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提供学生尝试练使用这些材料和工具。

步骤二:线条与素描技法的研究(30分钟)- 介绍线条在绘画中的基本作用和表现方法;- 演示素描技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线条和素描练。

步骤三:色彩理论和基本的绘画色彩运用(40分钟)- 介绍色彩在绘画中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技巧;- 演示基本的色彩混合和调和方法;- 提供学生进行色彩实践练。

步骤四:静物绘画和风景绘画的实践(60分钟)- 提供静物模特和风景图片作为绘画对象;- 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绘画技巧进行实践创作;-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4. 教学评估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学生的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实践创作情况;2. 对学生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对他人作品的欣赏和建议。

5. 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教学和学生的研究,可以准备以下资源:1. 绘画材料和工具:铅笔、彩笔、画笔、颜料等;2. 静物模特和风景图片;3. 绘画技巧的示范视频和教学参考资料。

以上是对高中美术《绘画》教学设计的简要概述。

希望本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实践和反馈,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入理解绘画艺术之美,并能够创作出具有表现力和个性的绘画作品。

高中美术教案(优秀10篇)

高中美术教案(优秀10篇)

高中美术教案(优秀10篇)高中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A、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B、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C、技能目标:学生在木版画创作实践中学习版画的造型方法,掌握黑白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D、创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木刻版画的特点,有创意地设计并制作动物黑白木刻作品。

教学重点及难点: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与表现语言。

(第一课时)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动物的设计与印制。

建议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一、课前准备:教具:欣赏用的版画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木版、木刻刀、油墨和颜料、滚筒、木蘑菇、印纸。

学具:木版、三棱刀和圆口刀、颜料、文具盒、印纸。

二、教学程序:1、激趣导入一上课,教师利用投影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画面里画的是什么内容(出示木刻年画“门神”的实物或数字图片)提问:“你认识画中的人物吗知道这是什么画种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的说是演戏的人,有的说是神仙等等,在回答了一连串的答案之后,我逐步提示:画面是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类似的门神年画。

你知道这种批量生产的古代的年画是如何制作的是一幅一幅画上去的吗(学生回答:是印刷出来的。

)这是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是通过画稿、刻板、印制完成的图画。

版画是间接性艺术,通过“版”做媒介再转印于纸上,这不同于直接性表现的其他绘画。

版画有固定的印版,可以重复印制而产生多幅原作,因此版画又称为复数性的艺术。

你们想做吗“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木刻版画。

2、感授新知(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木刻版画是一门集绘画、刻板、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绘画艺术,是在木板上采用不同的刻刀,通过刻、切、铲、凿、划等手段来表现形象的。

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首先教他们怎样握刀,怎样刻直线、曲线、点,认识不同刀具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魅力;如何运用黑白的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进行木刻画面的黑白处理,并学习一些简单的表现技法。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画(精选5篇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画(精选5篇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画(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第四章《绘画艺术》第二节《中国画》。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分类、技法、意境等方面。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十五页至第三十八页,详细内容为:1. 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画的分类与特点3.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与表现形式4. 中国画的意境与审美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分类、技法、意境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提高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国画的技法和意境表现。

教学重点:中国画的分类、特点、基本技法及审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中国画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具:宣纸、毛笔、墨、颜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2)中国画的分类与特点(3)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与表现形式(4)中国画的意境与审美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如勾勒、皴擦、点染等。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基本技法。

(3)学生独立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

4.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画的分类与特点3.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与表现形式4. 中国画的意境与审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

2. 答案要求:(1)作品要求构图合理,技法熟练。

(2)能够体现中国画的意境和审美。

(3)作品尺寸:A3纸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画展览,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参加中国画比赛,提升绘画技能。

(3)开展课外活动,如中国画讲座、研讨会等,拓宽学生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绘画教学方案
课时 1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有一初浅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重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难点: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学法:描述,理解,感受与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PPT幻灯片。

经过上个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在这新的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

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

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

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
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

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

提问: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印融会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问:用什么工具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呢?
学生回答:“文房四宝”或“笔、墨、纸、砚”
教师提问:文房四宝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很简单了,但你们知道那里的是最好的吗?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对应的中国画工具材料,最后由学生总结。

教师小结:中国画所用的“文房四宝”原指湖笔、宣纸、徽黑、端砚。

湖笔产地浙江湖州;宣纸产地安徽泾县;徽黑产地安徽歙县;端砚产地广东高要端溪。

继而延伸到中国毛笔的种类、宣纸的种类和生产,书画用墨的种类,中国四大名砚。

课件出示宋代梁楷的“泼黑仙图人图”和张大千的《一水菰蒲绿半天云雨清》)
学生欣赏中提问:从这两幅画中我可以看出笔墨怎样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

问:这是因为什么呢?
因调水的多少,可有深浅变化:因笔中含水的多少有干湿变化,由于在笔的不同部位蘸墨蘸水,又可产生一笔下去,自然分出深浅的效果。

利用宣纸渗水的性质,可在墨上冲水,水上冲墨或色墨结合,幻化出水墨淋漓,色墨相融。

挥挥洒洒、气象万千的奇妙效果,亦即墨法中最负盛名的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等等。

课件出示几张西方油画和几张国画:让学生从表现形式上谈谈有什么区别?从中总结出,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是区别以西方油画的最基本的特点。

提问:大家谈谈您对国画中的诗、书、画、印的认识?
教师小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美妙的诗文吟诵生活,历史上许多画家即是书法家又是诗人,往往以诗文隐寓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人格追求。


问:如何理解中国画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美学追求?
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提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思考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先分小组讨论,最后选代表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如:国画创作最初是追求形式,晋人陆机论。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到了东严明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

到清代,这种看法就更有发展,石涛认为必须“深入物理”,才能“曲尽物态”,以求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到了现在齐白石说绘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由于不同时期的美学追求不同,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也有出出了写实、写意等画法。

①富春出居图卷·黄公望
黄公望字子久,平江常熟人。

这是一轴纸本水墨长卷画,纵33厘米,横厘米,前半段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段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描绘富春江一带初秋景色,画风平淡天真,笔墨富于变化。

此图发挥了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特点,完全不同于西洋绘画的“定点透视”。

长卷可以“景随人迁,人随景移”,作者和观者如在景中游,边走边看。

这幅画靠的是艺术修养和笔墨功夫。

画家79岁始创作此画,终日对真山真水潜心琢磨,用简练的线条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受“三四载未得完备”。

书中选的是其中一段。

③看泉听风图轴·唐寅
唐寅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等,苏州人。

工诗文书画,高远构图。

景物占了左边大部,右上角留出较大天空,用诗文书法题款与左下角繁多的景物遥相呼应。

根据以前美术鉴赏的学习和新课的学习,谈谈你对中国画的认识和感受。

举二三例,谈谈你对中国画关于“不似之似”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所学知识点。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