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县下景水库工程坝址选择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9)水库坝址选择的因素分析(含答案)

类型19 水库坝址选择的因素分析图19-1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9-1(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说出A —B 河段的河流流向。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 处和B 处两个选择方案。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答案] (1)盆地地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大致在100~1500米之间。
(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3)A 处:弊,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利,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
B 处:利,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弊,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规范演练1.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图19-2),回答下列问题。
图19-2(1)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是________。
从地形上看,乙处为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处是否适合建水库?请简要说明其理由。
(3)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处,找油气应在________处。
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图19-3,单位:米),回答问题。
图19-3(1)A地为________地形,判断理由是什么?(2)a、b两条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___支流,原因是什么?(3)B河上拟建一水电站,请在图上标出最佳坝址。
(4)当地计划在甲、乙两村间修一条公路,应该选择①线路还是②线路?为什么?3.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图19-4)和剖面图(图19-5)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图19-6),完成有关问题。
图19-4图19-5(1)图19-4中的水库大坝坝址选择的地形是________,这样选址的理由是什么?(2)在图19-5中观察,大坝上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落差应为H1、H2、H3中的________,水轮发电机应安装的位置是________(A或B)。
天峨县下景水库工程坝址选择

2.1上坝址
2.1.1地形地质条件
上坝址河段较顺直,河流流向大致为N15°E,河谷呈宽底“V”字型,谷底宽8~45m,水深0.2~1m,河床高程510~523m。两岸山体不对称,左岸较陡,左岸山梁稍单薄,右岸山体雄厚,右坝肩边坡为顺向坡,坡度稍缓。河谷水边附近及两侧岸坡基岩时有出露。坝址区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较稳定。岩性主要为中厚~厚层状砂岩夹薄层状粉砂质泥岩,以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质泥岩互层,无断层发育,岩体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右坝肩深30.1m~33.3m(厚3~60cm)处沿层面发育软弱结构面,延伸长度>100m,岩屑夹泥充填,发育较深。
2.2.3工程施工
本方案采用分期导流方式,一期采用明渠导流,二期采用底孔导流,导流底孔设在右岸非溢流坝段内,为圆洞型,直径2.5m,洞长22m,导流任务完成后对底孔进行封堵。该方案施工总工期26个月。
坝址选择的原则

坝址选择的原则
坝址选择的原则如下:
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如果同时发电,还要选择地势落差大的地方,以创造更多的水能。
避开断层地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对于大型的水利设施在选址的时候,就是应该要考虑到地质构造。
一般要选在地基坚实的地质构造上,背斜与向斜的比较上,背斜顶部因受张力的影响,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由于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水库坝址应布置向斜。
总之,要选择地质坚固、峡谷地段、水能丰富、移民量小的地区。
同时水库等水利工程区在修建时需要避开喀斯特地貌区。
般致密坚硬、均一、完整、强度大、抗水性强、渗透性弱,是修建高混凝土坝最理想的地基。
其中尤以花岗岩类为最佳。
这类岩石需注意它们与围岩以及不同侵入期的边缘接触面,平缓的原生节理,风化壳和风化夹层的分布,选坝时避开这些不利因素。
最理想的坝址是深成的岩浆岩体、深变质的花岗片麻岩、厚层石英岩、石英砂岩等。
理论上应选择向斜,因地表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
一般不选背斜,是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表层不坚实。
断层、地层倒转区等都是岩体断裂裂隙比较发育、完整性较差的地段,应予以充分注意或避开。
在大坝工程建设中,岩溶的不利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贵州乌江思林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强烈发育,大坝、地下厂房、导流洞等主要建筑物均遭遇岩溶。
岩溶对工程建设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岩溶涌水、河水倒灌、围岩稳定等。
龙滩工程的绿色屏障——龙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景象

重点 改善 生态状 况 县
2O 年是 “ 06 十一 五”规划 的第
状况 ”工作 ,广西的 巴马县 、隆林
年 ,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
实施方案》 ,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
批后 组织实施 ,并 报国家林业局备 案。要按照林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建设中的潜力和作用,紧密结合中
。
阳
容 量 60 千瓦 的 电站 ,坝 址 以 上流 3万
施工 区内以前裸露的岩石边坡
不 见 了 ,代 之 挂 网 绿 化 工 程 的 一 片
域面积9 O平 方公里,占红水河流 850
域 面 积 的 7 % 。 水 库 正 常 蓄 水 位 1
新绿 ,绿化面积达1 17平方米。此 .25
外 ,从 红 水 岸 上 悬 崖 绝 壁 上开 出 来 的对 外 二 级 公 路 边 ,也 种 下 200 0 多
进 入 红 河 两 岸 施 工 区 内纵 横 环
绕的工地道 路 ,路基及边坡上 ,龙
滩 公 司 建 设 “ 态 绿 篱 加 固 工 生
20 年 7 1 0 1 月 日正 式 开 工 建 设 的
龙滩水 电站 ,20 年9 O 06 月3 日下பைடு நூலகம்蓄 水 ,1, 日第 一阶段蓄水顺 利完 0J5 E1 成 ,恢复向下游供水 ;20 年5 07 月第
木 。往昔一片杂乱无章的 荒草地 , 如今变 成了红水河畔一幅美 丽的风
景画。
傍水 、风 景秀丽的天峨县 城到龙滩
坝 首 ,两 条 公 路 宛 若 飘 带沿 河 两 岸 向上 游飘 去 ,一 路 满 目碧 绿 ,与 奔 腾 的 河 水 相 互 映 衬 。进 入 龙 滩 施 工 区 内 ,龙 滩 大 桥 两 头 是 延 绵 数公 里 长 的 龙 滩 生 态 公 园 ,公 园 内 曲径 通 幽 ,绿 树 摇 曳 ,碧 草 如 茵 ,芳 花 吐 蕊 ,蜂飞 喋舞 。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龙 滩水 电站枢 纽 由挡 水 、 水 、 泄 引水 发 电 系统及 通 航 建 筑 物 等 组成 。龙 滩 水 电站 为 一 等 大 ( ) 1 型工 程 , 坝等 永久 性 主要 建 筑物 按 1 建 筑 物设 计 , 大 级 设 计 洪水 标准 为 5 0一 遇 ,校 核 洪水 标 准 为 10 0年 0 00
工程 开发 的任务 是 以发 电为 主 , 有 防 洪 、 运等 综 兼 航
合利 用效 益 。坝 址 控制 流 域 面积 9 0 k , 85 0 m 占红 水 河 流域 面积 的 7 %。电站分 两期 开发 , 常 蓄水 位远 1 正 景按 40 0 m设 计 , 前期 按 3 5 7 m建 设 。前 期正 常 蓄水
机单管引水 ,①~ ⑦号机进水 口底 板高程 35 0 0 . m, 0 ⑧、 ⑨号机进水 口底板高程 3 5 0 引水洞过水断 1. m, 0
体 和坝 基 的 防 渗 排 水 措 施 、 基础 处 理 、 水 建 筑 物 设 计 、 游 河道 整 治 以及 碾 压 混 凝 土温 度 控 制 标 准 和措 施 等 内 泄 下
容。
关 键 词 碾 压 混 凝 土 重 力 坝 断 面 设 计 防渗 排水 结 构 设 计 基 础 处 理 温 度 控 制
段 。前 期 建设 只包 括 2 3 坝 段 . 余 坝 段在 后 期 ~ 2号 其 修建。
引 水 系 统 由坝式 进 水 口和 9条 引 水 洞 组 成 , 单
坝基 主要 位 于坝址 区岩体 质量 相对 较好 的 T 层砂 岩及 少量 泥板 岩岩 体之 上 。坝 基砂 岩坚 硬 , 和 饱 单 轴抗压 强 度平均 值 大于 10 a 泥板 岩 主要 集 中 0 MP 。
景 正 常 蓄 水 位 40 时 . 0m 总库 容 2 27亿 m , 效 库 7. 有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完整版

《坝工课程设计》平山水利枢纽设计计算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目录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 (1)1.1基本资料 (1)1.2设计数据 (2)2 枢纽布置 (4)2.1 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及等级 (4)2.2各组成建筑物的选择 (4)2.3 枢纽总体布置方案的确定 (5)3 土石坝设计 (6)3.1坝型选择 (6)3.2坝体剖面设计 (7)3.3防渗体设计 (8)3.4 坝体排水设计 (9)3.5 反滤层和过渡层 (9)3.6 护坡设计 (11)3.7 顶部构造 (11)3.8 马道和坝顶、坝面排水设计 (11)3.8 地基处理及坝体与地基岸坡的连接 (12)3.9 渗流计算 (12)3.10 坝坡稳定计算(只作下游坡一个滑弧面的计算) (14)4 溢洪道设计 (16)4.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16)4.2 溢洪道基本数据 (16)4.3 工程布置 (16)4.4溢洪道水力计算 (17)4.5构造设计 (2)4.6地基处理及防渗 (2)5 设计成果说明 (8)附图一:枢纽布置平面图 (8)附图二:坝轴线处地质剖面图 (8)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1.1基本资料1.1.1概况平山水库位于G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平山河中游,该河系睦水的主要支流,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沿河道有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自南向东由高变低.最低高程为62.5m左右;河床比降3 ‰,河流发源于苏塘乡大源锭子,整个流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下游盛产稻麦,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木材,竹子等土特产.由于平山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易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利资源。
1.1.2枢纽任务枢纽主要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鱼及供水等任务进行开发。
地下暗河拦河大坝施工场地及交通道路布置方案选择

施 工 场 地 及 交 通 线 布 置 方 案 的 比选 , 好 地 解决 了这 一 问题 , 供 同类 工 程 借 鉴 。 较 可
【 关键词 】 堵洞型拱坝 1 概 况
山体之下 20~ 0 m。该段 暗河枯 水期 水面高 程 3 3 0 40 0
~
3 1 水 深 1O m左 右 , 床 淤积 物 为 砂 卵石 、 0 m, .O 河 块
困难 , 且影响到工程进度 、 工程投 资及枢 纽总体布置方
案 的合理性 。
石、 枯木 、 淤泥 、 黏土等 。据地 勘工作 查明 , 暗河底部 的
・
2 ・ 2
钟 志 强/ 态 补 偿 在 流域 水 资 源 管 理 中 的 重 要 性 生
的积极性 , 会出现上游干活 , 不 下游享受 的畸形发展 。
开发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不佳 。虽然经过 数十年 的 植树 造林 , 方的沙尘天气依然频繁 。因此 , 北 加大补偿 力度已经成 为共 识 , 么 如何 解决 生 态 补偿 问 题 呢? 那
流能力较小 , 泄洪建筑物及引水建筑物均为 隧洞 , 泄流 能力受洞径 及水头 的控制 , 主要 建筑物 失事后 不会对 下游造成 严重灾 害 , 经上级主管部 门审批 同意 , 其主要
建筑物定为 Ⅱ等 3级 , 设计 洪水标 准为 P=1 , 水 % 库
位 3 8 1 m, 核 洪 水 标 准 为 P =0 2 , 位 8 .3 校 .% 水 3 7 0 i, 9 . 1 正常水位 35 O m, n 6 .O 死水位 3 0O m。 5 .0 施工导流为临时建 筑物 , 根据规范 规定 , 导流建筑 物 的洪水标准为枯水期 3年一遇洪水 , 时段为 1 月 ~ 1 次年 4月 , 相应洪 峰流量 为 5 . m / , 82 s浩坤天窗围堰前 水位 经 调 洪 演 算 为 3 55 m, 游 岩 流 天 窗 水 位 1.0 下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详细解读第十五讲水库建设(共31张PPT)

知识梳理:水库选址
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这样两侧有 自然的山体阻挡河流,只要在中间修一 条坝连接两边山体,就可以很好的起到 蓄水的作用,修的坝短,工程量少。坝 后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 “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这样蓄水量 大,但很多水库不一定就有这样的口袋 地形,也可能是狭长形的。水库范围应 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 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如果同时发电, 还要选择地势落差大的地方,以创造更 多的水能。避免断层地带,以免诱发断 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 后果。
能力提升:水库“消落带”的开发与保护
四、消落带的功能
消落带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前的过渡区域,是陆域 集水区泥沙、有机物、化肥和农药等进入水域前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 也是水体循环调节的缓冲带,对水陆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物种 流起着廊道、过滤器、屏障等作用,在净化陆域集水区面源污染、稳定 库岸、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生物生境、美化景观、维持水陆界面生态系 统动态平衡等方面,都提供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
能力提升:水库“消落带”的开发与保护
一、消落带的成因:
1、季节性水位涨落:季节性的水位涨落使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 露于水面的区域;
2、周期性蓄水:大型水库周期性蓄洪或泄洪,导致水位升降,形成 消落带。
二、消落带功能与特征: 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既受到水位消涨和陆岸带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 也影响着江河湖库水体及陆岸带人类的生活与健康,是一个完整的生态 系统。消落带自身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与相邻的水陆生态 系统之间均发生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对这些区域的研究应考虑其 动态性。
(2) 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可使降雨分布发生 改变,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实测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 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 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峨县下景水库工程坝址选择
发表时间:2019-06-12T16:16:49.8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作者:徐梁辉[导读] 泄洪、厂房等建筑物的方案比选及设计工作。
经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综合比选之后,下景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推荐上坝址。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 从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征地移民及库区淹没、施工条件、供水效益、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天峨县下景水库上、下坝址进行综合比选,经分析后认为上坝址综合条件优于下坝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推荐上坝址方案。
关键词: 坝址比选;下景水库;混凝土重力坝
1 工程概况
下景水库工程坝址位于广西天峨县布柳河支流下景河的中游河段,是一座以农村人饮供水为主,结合灌溉的综合利用水库。
工程通过修建拦河坝形成水库,利用输水管道向下景村等5个村屯提供人饮及灌溉用水,并设环境放水设施。
本工程由拦河坝及输水管线组成。
水库正常蓄水位541.0m,总库容68.2万m3。
下景水库属小(2)型水库,属Ⅴ等工程,拦河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坝顶总长124m,坝顶高程546.5m,最大坝高37.5m。
供水规模为0.101m3/s,供水管线总长9.42km。
图1 下景水库上、下坝址位置图
2 坝址比选
从下景村驻地往上游至英景屯河段,河床较开阔,主要为农田耕作区,不宜建坝;从巴学屯往上游至巴挥屯支流汇合口,该河段两岸亦为农田耕作区,淹没巴挥屯部分房屋,拆迁量大,不适宜建坝。
英景屯上游至巴学屯河段,河谷狭窄,淹没农田少,两岸山体雄厚,因此在该河段选取上、下两个坝址进行比较。
下坝址位于英景屯上游约0.5km,上、下两坝址相距约0.5km。
坝址比较按等效益(同等兴利库容)原则进行。
2.1上坝址
2.1.1 地形地质条件
上坝址河段较顺直,河流流向大致为N15°E,河谷呈宽底“V”字型,谷底宽8~45m,水深0.2~1m,河床高程510~523m。
两岸山体不对称,左岸较陡,左岸山梁稍单薄,右岸山体雄厚,右坝肩边坡为顺向坡,坡度稍缓。
河谷水边附近及两侧岸坡基岩时有出露。
坝址区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较稳定。
岩性主要为中厚~厚层状砂岩夹薄层状粉砂质泥岩,以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质泥岩互层,无断层发育,岩体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
右坝肩深30.1m~33.3m(厚3~60cm)处沿层面发育软弱结构面,延伸长度>100m,岩屑夹泥充填,发育较深。
2.1.2 工程布置
上坝址拦河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由左、右岸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组成。
坝顶总长124m,坝顶高程546.5 m,顶宽4.5m,最大坝高37.5m。
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间,坝段长30m,设2个表孔,单孔宽度为12m,采用无闸开敞式WES实用堰,堰顶高程541m。
左、右岸非溢流坝段分别长37m和57m,上游坡面铅直,下游坡面542.0m高程以上垂直,542.0m高程以下坡比为1:0.7。
坝下游消能工采用底流消能,下挖式消力池为矩形断面,长38.5m,宽20m,深4.0m;消力池后设混凝土护坦,长19.5m。
2.1.3工程施工
本方案采用分期导流方式,一期采用明渠导流,二期采用底孔导流,导流底孔设在右岸非溢流坝段内,为圆洞型,直径2.5m,洞长33m,汛期利用坝体缺口与导流底孔联合泄洪。
施工总工期26个月。
2.2 下坝址
2.2.1地形地质条件
下坝址河段非常弯曲,河流整体流向大致由南向北,坝址位置河谷呈宽底“V”字型。
两岸山体不对称,左岸山体整体较雄厚,坝轴线处为一向东凸出的单薄山脊,左坝肩边坡为逆向坡,整体构造稳定性较好;右岸山体整体较雄厚,坝轴线下游侧为一单薄山梁,右坝肩边坡为顺向坡,坡度较陡,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差。
坝址区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稳定。
岩性主要为薄~中厚层状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以砂泥岩互层为主,岩体强度较低。
右坝肩深7.2m~14.6m(宽3~50cm)处沿层面发育软弱夹层,延伸长度50~100m,岩屑夹泥充填。
2.2.2 工程布置
下坝址拦河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由左、右岸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组成。
坝顶总长139m,坝顶高程527.6m,顶宽5.5m,最大坝高33.6m。
溢流坝段结合河流走向,布置在左岸,坝段长30m,设2个表孔,单孔宽度为12m,采用无闸开敞式WES实用堰,堰顶高程522.0m。
左、右岸非溢流坝段分别长16m和93m,上游坡面铅直,下游坡面523.1m高程以上垂直,523.1m高程以下坡比为1:0.7。
溢流堰考虑充分结合现有山体布置,下游溢流面坡比为1:1.5衔接坝下消能工。
坝下消能工采用底流消能,下挖式消力池为矩形断面,长38.5m,宽20m,深4.0m;消力池后设混凝土海漫,长35m。
2.2.3 工程施工
本方案采用分期导流方式,一期采用明渠导流,二期采用底孔导流,导流底孔设在右岸非溢流坝段内,为圆洞型,直径2.5m,洞长22m,导流任务完成后对底孔进行封堵。
该方案施工总工期26个月。
2.3 坝址选择
上、下坝址经过对各种坝型方案的对比研究和分析,均选择常态混凝土重力坝作为代表坝型。
坝址比较按等效益原则下进行。
(1)从地形、地质条件分析,地形上来看,上坝址地形狭窄,下坝址地形相对开阔。
上坝址水流较顺,下坝址河流弯曲,水流归槽不顺,但下坝址上游有一形似“大肚子”的洼地地形,对库容形成比较有利。
从地质条件看,上下坝址各有优缺点,上坝址的主要优点是地层以砂岩为主,岩体强度高;缺点是右岸覆盖层厚、岩体风化深、为顺向坡。
下坝址优点是覆盖层较薄、岩体风化弱、岩体透水性较弱;缺点
是右岸为顺向坡。
总体来说,上、下坝址均具备建坝的地质条件,从地形及岩体强度方面来比较,上坝址略优于下坝址。
(2)从枢纽布置分析,上下坝址重力坝各建筑物布置均较紧凑。
上坝址溢流坝段位于河床中间,水流归槽平顺,下坝址由于河流较弯曲,溢流坝段布置于左岸,消力池跨下游河床,水流归槽不顺。
上下坝址均涉及右岸顺向坡开挖问题,但下坝址开挖量更大。
上坝址右岸上坝路连接现有道路,长323m,下坝址须满足过坝公路的需求,左右岸上坝公路共长871m。
从工程布置上来看,上坝址优于下坝址。
(3)从征地移民及库区淹没上分析,上坝址方案的水库淹没补偿投资比下坝址多,但上坝址坝区征地比下坝址少,上下坝址坝区征地、库区淹没投资分别为2221.37万元、2287.86万元,两方案投资基本相当。
但下坝址坝区和库区涉及占压、淹没现有村屯道路0.5km,需改建,施工期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综合来看,上坝址在征地移民及淹没方面优于下坝址。
(4)从供水工程效益上来看,上坝址供水管线长度比下坝址相比多0.5km,但由于上坝址供水水头比下坝址高15.4m,上坝址自流面积1150亩比下坝址多15%,供水效益增加明显。
所以从供水效益看,上坝址更优。
(5)从施工条件比较上分析,两坝址施工条件各有优缺点,上坝址优点是与现有道路距离约300m,施工不影响道路通行,缺点是左右岸施工道路稍长;下坝址优点是现有道路穿过坝区,施工方便,缺点是施工期间需要考虑村民临时通行要求,需在坝址上游修建临时通行道路总长750m。
两坝址下游两岸均无较开阔地形,施工场地布置困难。
从施工导流看,上下坝址均采用底孔导流,导流工程量差不多。
综上所述,从施工条件上看,上坝址要优于下坝址。
(6)从工程投资分析,两坝址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比较见表1。
表1 上、下坝址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比较表
从表1中可知,上坝址工程总投资较下坝址节省901.84万元。
从工程投资方面比较,下坝址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以上坝址作为推荐坝址。
3 结语
工程选址是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重大技术问题和关键决策项目之一,对坝址的各方案进行综合论证比较,选定坝址,才能进一步虽然开展坝线、坝型比较,泄洪、厂房等建筑物的方案比选及设计工作。
经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综合比选之后,下景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推荐上坝址。
参考文献:
[1]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天峨县下景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南宁: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19.。